[荐]关于装秋节的作文精选

01-01

关于装秋节的作文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花时间整理的内容,不妨参考一下本文,希望你喜欢。作文在我们的工作生产生活里有很重要的地位,写作文可以让自己的思考更深刻、观点更鲜明。写作文要多花心思,多训练才会写好。

关于装秋节的作文(篇1)

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我爱这天那皎洁的明月,更爱那一家人团圆吃月饼的气氛。

中秋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每逢中秋节,我就想起那洁白的明月。我觉得这一天也是月亮的节日,天上那淘气的星星仿佛也知道似的,不和月亮抢着出来了。月亮圆滚滚的,既像个大玉盘,胖乎乎的大肚子气球,银亮亮的,这让我想起了一首李白“诗仙”写的.一首诗:“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我不仅喜欢月亮,还喜欢月饼。有一年中秋,妈妈悄悄地拿出又香又脆的月饼,放在柜子上敬月亮婆婆。意想不到的是,我莫名其妙地站在了月饼旁,拿起月饼就送进嘴里,一口一口的品起味来,香喷喷的,非常好吃。正好中秋节一家团聚,让大家一起吃,我抓起几个就跑,似马儿一样快,到了餐桌旁,我给他们每人分一个,我们一边吃月饼,一边谈笑风生。

中秋是团圆的日子,我们赏着月、吃着饼,一起共度这美好的一天。

关于装秋节的作文(篇2)

小时候在一个小县城中长大,总盼着过节。中秋节是家乡最重视的节日之一。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优习网无虑的孩子。

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宁静的心境,一种深深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故乡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圆圆的苹果,圆圆的葡萄。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着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正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空气中弥漫的思念的味道,像淡淡的月光一样悄无声息地深深渗入人的心里,悠远绵长。

我喜欢故乡中秋的田野。这时,遍野是金灿灿的稻子,微风吹过,稻海中荡起金色的波浪,一阵阵稻香迎面扑来。沁人心脾,让人心旷神怡。花也开了,人们都争先去观赏。秋天的花儿没有春天的艳丽夺目,也没有夏天的繁华气象,秋天的花儿有一种雅致的节制,恰到好处。

我喜欢故乡中秋的果实。金色的阳光洒在奶奶家院子里,映红了那枣树上的“玛瑙”。那一串串的大红枣红得夺目,给中秋节平添了几分喜庆。果园里,还有红彤彤的苹果,黄橙橙的梨,紫莹莹的葡萄,到处充满着丰收甘甜的气息。

故乡的中秋节啊,是我记忆深处最甜美的梦!

关于装秋节的作文(篇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一大早妈妈就把我喊起来,我问妈妈“这么早起床干什么呀!”妈妈说:“中秋节不去你外婆家过节吗?”我一听要去外婆家,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到了外婆家,我们就去水府庙看望我太太。来到水府庙,姐姐就提议我们去捉鱼。我们拿起网子,往河边走去。一开始,我拿起网子在水里网来网去,结果一无所获。然后,姐姐好像想出一个办法,对我说“阳阳,把网子给我吧!”我把网子给了姐姐。姐姐在水下网一网一堆污泥都网上来了。我疑惑不解:“为什么会网堆污泥上来呢?”之后,姐姐往污泥里一拿,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就出来了。我恍然大悟:原来鱼喜欢在污泥上躺着。我急忙对姐姐说:“姐姐,快把网子给我。”姐姐说:“再让我玩一会儿。”我一把夺过网子,看见几条小鱼在河底静立不动,我猛的对着它们一网,提上来一看“咦!怎么没有鱼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姐姐说:“还是让我来吧!”我不服气,又网了一次,结果还是一无所获。我只好把网子给姐姐了。每次我发现鱼群,姐姐负责网鱼,我又帮着将网到的鱼放进桶子里。不到两个小时我们满载而归。一整个上午我一直沉浸在捉鱼的快乐里。

下午,舅舅请我跟妈妈去唱歌。一开始,我以为是自己拿话筒唱。一到那里,才知道是在一个屏幕上点歌,大屏幕上会出现歌词。一开始我只敢小声唱,不敢大声唱。后来,我看见妹妹在大声唱,我想:我可不能落后呀!于是我大声唱了起来。我唱了许多歌,有《玫瑰花的葬礼》、《神奇的赛尔号》、《感恩的心》......我们尽情欢唱,一边品着香甜的月饼,好不快乐呀!

晚上,我抬头看月亮,一轮明亮的月亮高高挂在天空,皎洁的月光照着大地。这时我不禁吟起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月亮是多么美呀!我不禁又想起了嫦娥在广寒宫一定很孤单,后羿一定在那想嫦娥。

这个中秋节我过得可充实可开心了,真令我难忘!

关于装秋节的作文(篇4)

月圆之夜,团圆之夜,难忘之夜。中秋节到了,她呼唤着各地的人们回家和家人团聚,在海外的华侨回来了,在外地打工的人们也回来了。他们都来和家人过中秋节了。每年只有这一天人们才能团团圆圆地在一起吃个饭。所以这个节日是人们最难忘的日子。

但是有的人就不一样了,在中秋节的时候回不了家,可是在外地的人们邀请他们去过中秋节,所以在中秋节时人人的心都是温暖的。有的人在中秋节时会掉下眼泪,因为他们长年在外得不到家人的关怀的人,而今天他们和家人团聚激动不己的心情在此时被解脱出来化成了一滴滴的眼泪滴在地上,同时也滴在了心上。但是苦的回忆是甜的,分别的回忆是幸福的,之所以有这些事因为有了中秋节。

孤独冷漠被爱赶走了,此时此刻人们心中只有祝福的语言和激动的心情,人们吃着月饼,赏着月亮,月饼里的味道并不是单独的,它是丰富多彩的,是啊,这月饼中包含着一年中的苦辣酸甜,月饼的线条上记录着家人分别和重逢时的心情,离别时虽然很痛苦,但重逢时的喜悦弥补了痛苦。离别在此时磨灭了,痛苦的心情在此时受到了安慰,月饼带走了痛苦,带来了幸福,人们终于找到了心中所失的东西,那就是亲情,亲情能把伤心驱赶走。使痛苦的心灵得到温暖的抚摸。

我们的中秋节时神圣的伟大的,时难忘的,我们在中秋节的时候会很快乐,但是离家多年的人却不单只是快乐那么简单,他们的心情无法用语言和文字来形容,但是在中秋节这天我们就能知道这种心情是什么味道。

啊!中秋节,你是我们神圣的节日,没有了你,那么将不会再有亲情出现。

关于装秋节的作文(篇5)

中秋节的时候大家都要边吃月饼边赏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来告诉你吧!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

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