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扶贫日记(经典四篇)

01-03

说起作文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想象力,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写出来的作文肯定是不一样的。你印象深刻的作文是哪一篇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2024扶贫日记(经典四篇)”,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扶贫日记 篇1

阳春三月,大别山到处山花烂漫,春意盎然。而地处深山里的岳西县青天乡三槐村却是乍暖还寒,寒气袭人。

3月17日,根据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统一部署,我和局机关10多名职工,新年后又一次来到青天乡三槐村,深入到各自结对贫困户家中开展"二清楚二明确"活动,即弄清楚家庭状况、弄清楚致贫原因,明确脱贫路子、明确脱贫时间。

上午10点,我们一行刚到三槐村部,就和等候在这里的村干部与结对户热情地打招呼,相互问长问短,村部顿时热闹起来,一股暖流流淌在大家的心中。

接着,我们在村会议室召开了简短的见面会,简要地总结与通报了去年来的结对帮扶情况。会上,乡党委书记说,三槐村在县人社局的帮扶下,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都有显著提升;各帮扶干部对贫困户的脱贫、发展一直倾力支持。我代表局党组向结对帮扶贫困户讲述了2015年所做的帮扶工作,并简要地介绍了2016年的计划安排,把我们所做的和准备做的事情,明确告诉大家,让大家清楚明白。这次走访送温暖活动中,我们每个结对干部个人捐资700元,由村两委统一准备了米、油等生活用品,向结对户送上一点心意。

随后,我们在各自结对贫困户的引导下,深入到他们家中走访慰问。虽然山中坡陡路滑、崎岖难行,但大家精神饱满,亲自背着大米、拎着食用油,步行数公里的山路到贫困户家中走访,实地了解致贫情况,商议具体的帮扶措施。

三槐村掌形组王贻海户是我的结对户,全家3口人,家庭收入来源主要是靠他做建筑砌匠的一点工资和一点茶桑收入,收入微薄。他家致贫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孩子上大学,入不敷出,开支较大,家庭很贫困。我和乡党委王书记步行4里多山路来到他家,看到我们来后,王贻海同志热情地接待我们坐下。我向他详细询问了家里情况,认真听听他们有什么具体要求。我很高兴地听说孩子学习很上进,家里目前虽然较困难,但孩子毕业后,就会负担减轻。看到他家空闲地较多,我建议他们今年多养几头黑猪,多种点土产品,我帮助销售,一起共同渡过眼前的困难。王贻海告诉我,今年他准备搞种养业,养殖3头有机黑猪,利用猪粪养泥鳅;准备开挖一口渔塘。看着他兴奋的样子,我感觉到他家致富很有希望。我当即表示,帮他一起联系项目,让他好好谋划清楚报到村里,叮嘱他保重身体,有什么要求及时和我联系,我会尽力提供帮助的。不知不觉已到中午,老王热情地留我们吃饭,看到他们忙前忙后,不忍多打扰,就告辞返回了村部。回来的路上,踏着新铺的泥土,吃力地爬上山坡,我看到老王家房顶上飘出袅袅炊烟,心里感到暖暖的,心想:春天已经来了,收获硕果的金秋还会远吗?

扶贫日记 篇2

3月30日至31日,蒙蒙细雨中,古丈县住建系统一行38人在彭辉局长的带领下,再次深入断龙山镇坐苦坝村和猛虎洲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作为局里的新人,一路上悉心听着前辈讨论着前几次进村入户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情况。从他们的交流中了解到,我局自驻村以来,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强化责任,形成合力,上下联动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此次我们住建系统一行分为7个小组,分别对坐苦坝村309户(其中精准扶贫户155户)和猛虎洲村254户(其中精准扶贫户153户)上门入户进行精准再识别,核定脱贫人员,及时纳入返贫人员,确保贫困人口不掉队。

小组分好后,各自小组长迅速带领自己的组员,入户调查农户现状。我们小组分配到的任务是完成坐苦坝村干条组17户和猛虎洲村桐一、二组18户人员家庭现状的调查。从我们调查情况来看,扶贫成效显著,例如两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产发展能力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坐苦坝村的油茶产业发展迅速,油茶加工厂即将投入生产;猛虎洲村的茶叶产业已经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我们调查过程中,大部分村民早已深入茶叶地去采茶。其中一位茶农笑着对我们说:“现在这个时间采茶好,可以卖好价钱,大部分村民在采茶,一般每人每天采茶收入大约200元,有的甚至更多……”看着茶叶地里忙碌的茶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我们心里也舒坦。不过从走访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所在,由于一些年轻人,没有技能和资金,难以在村里发展产业,无奈选择外出务工,家里只留下丧失劳动力的老人;另外,由于猛虎洲村没有茶叶加工厂和懂茶叶加工技术的能人,使得该村只能便宜出售生茶,达不到茶叶种植的最佳效果。

为了切实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确保全面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彭辉局长边走边强调,一要强化责任,加大宣传,一把手牵头抓总、全局干部职工协助、扶贫工作队具体落实,确保扶贫政策“落地生根”;二要精准脱贫到户到人,“一户一档”、“ 一户一策”,精准帮扶脱贫;三要加大帮扶力度,通过带动产业发展、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等方式促进村民增收。

走访了35户扶贫户,听了彭辉局长的讲话,作为同样出生在农村的我感触颇深。作为农民的儿子,和农民打交道我倍感亲切,作为扶贫队伍中的一员,我也急切的想让每一位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众人拾柴火焰高”,精准扶贫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想要真正改变贫困现状,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参与,即:

借助社会帮扶。扶贫开发离不开政府,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帮助村里积极招商引资,借助社会的力量,来缓解村里资金和技术缺乏所带来的压力。

参与式扶贫。政府、村支两委加大宣传力度,让老百姓明白,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需要国家的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更需要自身的不懈努力。鼓励干部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创新、真抓实干、艰苦奋斗,在现阶段扶持下依靠自身力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让村民参与到扶贫建设队伍中来,切身体验建设发展所带来的收益。

扶贫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扶贫建设过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为了群众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谋发展、促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百姓。

强化基层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扶贫开发工作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选举有能力、有资历的村民担任村支两委成员,做到一心一意搞建设,全心全意谋发展。

扶贫日记 篇3

[工作总结之家 gZ85.com]

2月18日。晨起鹅毛大雪。

人生难得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扶贫,还真得感谢领导们走心的鼓励。

雪,一片一片一片,不远万里空降,粉身碎骨,丝毫没有退却。离约好出发的8点半,即将到点,我给医院人力资源部的协调官发了一条短信:雪下这么大,今天的远行还是风雪无阻吗?稍后,收到回复“厅里没说取消,今天就还得如期而至”。看来,床是赖不住了,干脆起来,给上届的队员也付去同样的信息,问如此恶劣的天气是否能去,并向桂东方面打听路面状况。予新认队长也发去请示短信,重点在庇求今日可以不出发的正当理由。15分钟过去,三方面君似乎统一的都是去的意思。看样子,就是天上下刀子也要去。这,注定是一场说走就走的远行。

既然没了悬念,那就走吧,行囊已经装箱,换洗衣物外加电脑和媳妇醋意的“小老婆”单反相机。重是重了点,可这以然是我旅行的标配,宁可少洗几个澡,也要把相机电脑带上,活人总不能让网络憋死。在这里,要感谢数据管理部的陈姐,紧急关头,首先扶了一下我的贫,帮我解决了随时随地上网之忧。接下来的一年,就看乡下的电信给力不给力了。遥忆前年奔袭西藏,我也是背着偌大的相机包拍在4500米的高原上。

洗漱,整理,正准备通知司机班车来装行李的时候,军情急转。队长发话,因桂东高速车少路滑,雪下滞后,加之上届之君周四竞选在即,时间太赶,怕难以如期返程,于是窃喜,多重因素叠加,促成了媳妇原本失落的小奢侈。还是大雪留客,终于觉得它是那么的可爱了。

行程延后,也许周五,也许下周再走。

工作移交,等待开春之举。

感恩。晚安。长沙。

扶贫日记 篇4

12月3日星期四晴

今天是第二次入村摸底。早上出门,满目白霜,呼口气立马成雾。区教育局3位领导、我和4名村干部,分成4个组,分头行动:挨家挨户问卷、填表、按手印。

我从东峰村五组开始,一上午走访了16家。我看到有不少家庭都盖了两层小洋楼,觉得还不错。但是,真正入户以后,才发现情况不尽如人意。

走访的第一户是双女户,还有一位老奶奶,常年瘫痪在床,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男主人得了大病,每年要花好几万。房子勉强建好了,但是没有产业,靠身体好的时候零散打工挣零花钱。

我想,没有支柱产业,大部分青壮年还是会纷纷出门务工。若在外买房安家,如果老了,出不了力气了,还是要回老家,还得靠政府帮助。所以扶贫,产业扶持才是根本。

最彻底最扎实的一次工作

12月5日星期六多云

今天周末,全乡干部都没有放假,包村干部全部下乡。

东峰村入户走访已全部完成。今天的主要任务是组长打电话告知常年在外的农户;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庹明照和我汇总全村得分情况。

忙到下午6点钟基本完工。回到政府,漆黑一片。大多数干部还住在村上,组织委员张海英带着两岁半的儿子在村上跑,这个点还没回来,真是很辛苦。这次大排查工作,是我工作以来,最彻底、最扎实的一次,也是我对基层工作感悟最深的一次。

比较成功的一次群众会

12月8日星期二多云

今天下午两点半,在东峰村五组召开群众互评会。会场设在农户院场里,到会群众35人,参会的有庹明照、4名村干部和我。会议由村书记庹明合主持,我领学《五峰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五看五定"大核查工作实施方案》,庹明照讲会议纪律和互评规则。随后,当场选出2个监票人,2个计票人,分别监督2个投票点。按照之前我们讨论的投票方式,将摸底得分40分以上的户主名字全部打在一张表格上,后面是50个空白格子,同意他当贫困户的在空白格子画"√",不同意的画"×",与会群众挨个去填。

填的时候,监督人在旁边看着,群众填完后,由计票人统计得票情况,最后的汇总票,由监票人和计票人签字按手印。填票的时候,凡是对自己得分有疑问的,由村会计何运东负责将摸底表找出,给群众核对。若有错误,当场指出,给予纠正,并由到会群众在纠正处按手印。

总体来说,今天的会议是比较成功的。由于天气转冷,一部分群众填完票就走了,剩下组长汇总投票情况。

把"古麇菜籽油"推广到全国

12月10日星期四阴

今天群众互评会全部结束,但是村上工作仍然很多。下一步是召开全村评议会,由评议小组最终确定贫困人口。从村上回来,我在想,彻底改变贫困面貌,要靠发展产业,发展产业最重要的是紧紧联系市场。

东峰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阳光和灌溉条件都很好。种蔬菜产业很好,见效快,收益高,可是现在交通不便,且青壮劳力大多外出务工,所以种植油菜、玉米、小麦农作物为主。

油菜花节,虽然已经办成了xx届,社会反响也很好,但是农民得到的实惠很少。也就是卖点土鸡蛋、自家种的蔬菜或腊肉。个别农家乐见点收入,但有些农户家的油菜籽现在还堆在家里。

而明年,柳五路沿线村都种油菜,油菜花景观会从一个点变成一个带,油菜籽的产量会更多,怎么打开销路是关键。如果能借着"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的机会,深入挖掘五峰古麇文化,把五峰菜籽油注册商标,并请相关鉴定机构来评估菜籽油的营养价值,把"古麇菜籽油"推广到全国。这样老百姓种油菜的积极性会更高,五峰的"油菜花节"也会越办越红火。

打造一个五峰的"四方山"

12月14日星期二晴

今天,区委书记孙道军来五峰乡调研,亲自走访农户,对农户嘘寒问暖,并热情鼓励他们想办法,把日子过红火。

在讲到东峰村产业的时候,他说"东峰村也建个‘一带一路’、‘一路’是通村路与柳五路对接;‘一带’是产业带,实现俯瞰东峰村既是产业带也是景观带。"我在想,汉江原本绕观山流经西峰、南北峰和东峰,后来汉江改道,观山依旧挺立,汉江改道后却留下肥沃的河谷平原,就是现在三个村的主要耕地。要想将产业带变成景观带,除了升级改造现在的环观山公路以外,还需打造一个合适的"观景台".如果将观山打造成五峰的"四方山",修游步道,合理建设休闲场地,并将孟良焦赞寨遗址联系到一起,这样一来,油菜花开,站在山顶即可一览"黄金经济带",并且也丰富了"风情田园体验区"的内容。

是否可以建个乡村"婚介所"?

12月21日星期一晴

今天驻村工作队董祥国、王明、庹明照再次入驻东峰村。我们今明两天的任务是,对有异议的农户再次上门核查。

今天一共走访了12户。这几次走访,让我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农村的光棍汉是贫困的主力军,是未来政府兜底的主要对象。仅拿东峰村来说,粗略计算,全村30岁以上未婚的有48个,其中30至40岁的18个,40至50岁的6个,50岁以上的有24个,50岁以下的大部分在外务工,50岁以上的都留在家里,靠种地和打零工维持生活。

难怪走访的时候,有些老年人说:"扶贫我别的啥都不要,只要政府帮忙找个儿媳妇。"这部分人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不高,除了自身能力以外,主要是觉得人生没有希望,有的抱着"过一天是一天"的思想,得过且过。所以怎样提高他们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呢,城市里有"夕阳红",有婚介所,乡下生活简单,圈子小,也就是左邻右舍和亲戚之间交往多一些。我们是否也可以借鉴一下城里的经验呢?

打响土猪肉的牌子

相关文章推荐

扶贫日记11篇


如何在周记中全面的展现自己呢?周记是将上一周自己发生的事情和情感记录下来的形式之一,许多孩子都会将一些事情写进周记。这里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您整理的关于“扶贫日记”的范文,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启发!

扶贫日记 篇1

按照市委精准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10月28-30日,中心“三访三化”工作队来到三眼塘镇黄茅新村,开展“一进二访、精准扶贫”工作。

二组青年村民金洪波,1998年在参加本村水利建设劳动中,被电排设备轧断了2个手指,落下了伤残。村领导向我们介绍,小金身残志不残,这些年来,没有向集体伸过手,要待遇要救助,而是自强不息、自食其力。但因身体残疾,许多事不能做,家庭生活较为困难。

我们约见了金洪波,只见他身体瘦弱,个头不高。伤残的左手失去了大拇指和食指,仿佛让我们看到当年那受伤断指、血染工地的惨痛一幕。从他与我们初次见面的交谈中,我们知道这是个很有头脑、办事精明的年轻人。金洪波告诉我们,因为承包的田土不多,农闲时节在益阳、沅江两地贩运农产品。家里买了1台三轮摩托车,夏天贩西瓜,冬天贩桔子。每天3、4点钟起床,拉着货物到益阳农贸市场占摊位,因为这样可以省去租场地的开支。妻子在俏嘴巴食品厂做临时工,每月工作20来天。2个小孩加上年过七旬的父亲,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说,今年桔子行情好,自己熟悉销路,想收贮保鲜,春节上市时卖个好价钱,就是没本钱,如果有几万元贷款就好了。我们觉得这是个好想法!

工作队员、中心副主任张硕是个办事迅即的人,立即调动自己的关系,和信用社的负责人取得联系,落实了贷款事宜。我们和村支书周红兵等领导商议,由政务中心贴息,下月初为金洪波贷款5-6万元,支持他收贮桔子保鲜。我们相信,有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和他个人的勤奋努力,4年以后,这个对象一定会如期进入小康,实现市委的既定目标。

 扶贫工作驻村民情日记

扶贫日记 篇2

20xx年4月12日零时12分,天气阴。今天是星期日,我带领工作组在鲁班镇八竹村村干部王君政陪同下来到鲁班镇八竹村团田组对贫困户基础情况进行调查走访。这时突然从对面的小山坡上冲出一个11岁左右的男孩,手里拿着小石头向我们一行扔了过来,嘴里还骂着一些我听不懂的话﹍﹍嗨,你还别说,这小子那真叫一扔一个准。我的额头被击中了,只见额头破了皮流了血。

“这是谁家的孩子啊,这么皮!”我忍不住的喊道。只听村干部王君政说道:“李书记您别生气,这是我们村团田组村民王圻园的儿子,因为智力有问题,而且还闹腾,所以他家父母把他送到特殊学校人家也不收,平时大人出门干活,也没有人管。“原来是这样啊,难怪”,我心里嘀咕道。“难道他家人不管他吗?”我问道。“他家人管,怎么管!这孩子的父亲前几年打工时得了严重的尘肺病,一年不知要跑多少趟医院,他母亲又要干农活、打零工帮助丈夫治病,又要养活一家三口。你说怎么管”村干部王君政说道。

“那我们去王圻园家里看看吧”,我立即安排到。村干部说“好,可是也不知他家大人在不在,要不我先打听下,通知他们”。果然不出村干部的预料,我们在王圻园家门口等了近1个小时,王圻园夫妻俩放下农活从山坡上赶了回来。一见我们夫妻俩人连忙将我们请到了家中,我一进屋抬头看了看,这是一间新建的一层三间房,屋内没有装修,就是简单将墙体清光了一下,屋内除了一台老旧的电视机外就没有什么像样的电器,只能用一贫如洗来形容了。“各位领导好,我叫王圻园,感谢你们能来看我……”,只听王圻园说上两三个字就要咳上好一阵方能接着说下去,我真担心他一直这样咳下去真的会把气管咳坏了。我抬头看了看他,满脸的憔悴病容、身体很瘦弱,仿佛风大一点就能将他吹走似的,在他身边的妻子也是一脸的疲惫。“你好:我叫李绍国是仁怀供电局驻鲁班镇八竹村的村干部”,我边说边伸出双手与夫妻俩人分别握了手。“我这次到你家就是想了解下你们家的生活、生产基本情况,还有你家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助解决的……”我问道。只听王圻园说道:”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去年出资1万多元帮我们家的危房进行改造,现在就是我们家门口的地面没有钱硬化,可以不可出点钱给我们硬化一下,还有我生病欠了好多钱,可不可以……”听到这些我拿起走访记录本一一认真记录起来。“哟,李书记你的额头浪个弄的,好吓人呢!”王圻园问道。我摸了摸受伤的额头笑道:“没事,就擦破了点皮”。“还说呢,李书记就是被......”眼看村干部快要将我受伤的实情道岀,我急忙道:“是我刚才不小心弄的,真的没事。对了,刚才了解到你们家种的土地不多,要不发展下养殖业,我给你们预备添置些小猪仔、小鸡,还有小羊羔,你们看怎样?”我提议道。“谢谢李书记,养这些太麻烦,而且我们家也没有人手养这些”王圻园答道。我说:我们驻村干部的工作中除了对贫困户实际困难进行帮助外,更重要的是跟据你们的实际情况,帮助你们发展经济,让你们能过上好的日子。这样吧,我回去后与你们的村委会干部协商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帮助你们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那现在我们还要到下一家去看看,你们去忙吧。”于是我们又断续走访下一一家贫困户。

在走访完贫困户回来的路上,村干部王君政问道:“李书记你刚才咋不告诉王圻园,你额头上的伤就是他儿子弄的呢?“唉,大家看到的王圻园一家是什么境况,我怎么能再增加他的负担”我回答道。这时车内“鸦雀无声”,大家陷入了沉思中……

20xx年4月13日3时27分,又是一个不眠夜,不知是因为受伤的额头隐隐作痛,还是王圻园一家的面容不断的在我脑海里浮现的原故,今晚我彻底失眠了……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一个对未来缺乏信心的家庭。王圻园的儿子跟我的孩子差不了几岁,但是想起他痴傻的面容,还有衣食无着落的情况就让人心疼万分,我该怎样才能帮助到他们呢!嗯,明天先让老婆去给王圻园的孩子购两件合适的衣服;等明天忙完所里的'事务后,再去村里联系下,想方设法帮助王圻园申请一下医疗救助;还有更重要的是明天再去王圻园家中给他们做一下思工作,让他不能放弃、坚定信心,在我们的帮助下积极脱贫致富奔小康。

他的工作,得到了该村广大群众的积极认可,20xx年李绍国因工作业绩突出,被仁怀市委、遵义市委评为“先进驻村干部”。李绍国心系新农村建设痴情不改,情牵新农村建设无怨无悔,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真心、真情、实干描绘着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

扶贫日记 篇3

按照县里的部署,我院决定对长潭河乡中间河村经筛选出来的40余户贫困户进行扶贫帮困,按照每名干警联系一户的原则进行定期脱贫帮扶。

早上,我带领所分管的部门十余名干警前往中间河村认穷亲,结对子。由于修路,车子在宣恩到万寨的公路上颠簸前行,同事们久坐机关,看一路的茶园风光、闻扑鼻的稻花香气,远近处都是忙忙碌碌的劳作的人们,都很激动和兴奋,加之平常办案总感到枯燥,又因此次扶贫任务是县里安排的重要任务,所以都有一种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之感。一路上叽叽喳喳的议论怎么帮困的问题,有的讲是不是要干警自己掏钱接济?有的说我们是不是还要帮助他们进行农业生产?还有的讲现在农村日子应该好过,政府的各种惠农政策多,有的讲洞坪水库大得很,打鱼卖都可以过得很好。我悠悠的说了一句:到了你们就清楚了,至于怎么帮扶,你们入户调查了就会知道怎么做了。车过张家垭,一片高峡平湖的风光呈现在同事们的眼中,一阵惊叹和拍照后,车在湖两岸的壁挂公路上蜿蜒前行,在提心吊胆中我们来到了中间河小镇。

中间河小镇是个移民村,二三十户人家围绕着盘山公路而建,由于移民大多外迁和在外打工,小镇上显得冷清而又萧条,早已闻讯的工作队书记和村干部在小镇上等待着我们一行,我们将贫困户名单拿出来后,工作队覃书记和村干部很熟悉的就将各户人家的位置告诉了我们,并对各户的贫困情况给我们作了简单的介绍,周围的村民也很是热心的介绍,在人们七嘴八舌中,我按照各户驻地分派了对象。刑庭艳姐和我就分派到湖对岸山坡上较远的两户人家。工作队覃书记用一辆破面包车将我们送到湖边后,又坐了十几分钟渡船后,覃书记给我们指着半山腰隐约露出屋角的人家说,那就是李自明(我的帮扶对象)的屋,上面一点就是符永家(艳姐帮扶对象)的屋。在渡口上等了十来分钟,从山间的沙石小路上下来一位背着背篓的中年妇女,自我介绍是李自明的妻子叫王延开。并面带羞涩的说,不好意思,我们家的情况惊动了县里来的领导(把我们当成县里的领导),给政府添了麻烦。当看到我们带的一些米面油后,更是连说不好意思。

沿着陡峭的砂石小路一路往上爬,我一边介绍我们来的目的,也一边听王延开介绍家里致贫的原因。王延开介绍,他家四口人,由于修建水库水淹,家中只有0.5亩责任地,男人李自明只好常年在外打工,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只有在海南等地做苦力,一年也找不到大钱;儿子成年了,但没安家也在外打工,但打工的钱,还够不到他自己花销;女儿去年才从卫校毕业,现在在宣恩城里给别人卖衣服,一个月一千来块钱,不够她自己用;王延开本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去年就住了几次院,常年需要药保养,光医疗费就用去了5000块,农活多了做不了。按她自己的话讲,看上去好好的,吃得玩得就是做不得。一路上她对贫困二字始终纠结,认为原来家里条件并不差,近几年主要是自己有病,加之女儿读书花费不少,所以总是入不敷出。她没有抱怨其他,反反复复就是讲自己身体不争气,拖累了家庭,也给政府添了麻烦。

在气喘吁吁间我们来到了她家,一栋三间土木结构的房屋呈现在眼前,房前屋后收拾的干干净净,进入堂屋里面摆放的东西虽然杂乱但是很干净。女主人用帕子将椅子擦了又擦,生怕脏了我们的衣裤,搞得我和艳姐很是不好意思。按照此行目的我们对她家进行了详细调查。王延开一家居住在1994年建成一栋土木结构(180平米)中,耕种有五分责任地,由于村民大多搬迁,荒地较多,所以王延开就利用荒地养了4头牛,13头生猪。我问道,你身体又不能劳累,养了这么多牲口,吃得消吗?她无奈的说:么子法喲!还不是要下蛮,要吃饭,儿子还要安家,女儿要打发,给他们能创造一点是一点,尽我们老家伙的力,免得到时遭埋怨。交谈间,我们还了解到,王延开家,20xx年打工收入3万元,她养生猪卖了2200元,但女儿学费、他的医疗费和人情开支等共计支出33560元,家庭赤字1360元。

谈到今年,王延开表示只要自己身体稍微好一点,应该比去年要好好多,女儿不要学费了,家里应该会好起来的,同时她也表示自己给政府添麻烦了,但有信心今明两年打个翻身仗,不会久背贫困帽子。在我们的鼓励下,王延开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谈到有么子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解决的,王延开带着农村人特有的朴实向我们提出,看能不能给他们家修一条公路,因为水淹之前,他们这里有一条通往中间河集镇的公路,现在水淹了,公路也没有了,进出只有靠渡船,且渡船一天只定时跑6趟,而他们几家进入只有从水路和外界相通,十分不便;另外由于库区蓄水,滑坡时有发生,她家修的院坝因为滑坡已整修了几次仍然没能修好。最后她又像是对我们说又像是自言自语,要是能整体搬迁就好了。说实话,对她讲的修路也好,整体搬迁也罢,我的内心真的没底。但走的时候,我还是诚心的对她说:你反映的问题,我会向相关部门提出,我们共同努力,争取把问题解决!

告别两户帮扶对象,我们搭上了最后一趟渡船,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我在想早上自己给同事提出的一个问题:我该怎么帮扶他们?

扶贫日记 篇4

带着学校周五中午扶贫会上分发的表单,我早上九点出发,经过车辆人烟稀少的大公路,穿过雨后盘旋泥泞的村村通石子山路,越往山上走,越感觉到冷空气迎面袭来,闻着前方勤劳农家柑橘树,柚子树的清香,我知道今天帮扶的第一户贫困户农家快到了,快走过长满柑橘树的大石子路经过泥湿的黄土小路时,出来两只狂吠的家犬,还好主人家知道有人来,马上面带微笑,热情地走出来拦住它们并询问我找谁。

在农户热情的带领下,我来到马兴凤老人家,他的妻子蔡红春老人正在洗衣服,冬天山上气温格外低,加上近日寒雨不断,所以一早她就把为数不多的补丁衣服洗了准备晾干。看到我来了她马上放下手中的活,一边引我到炉子旁就坐,一边热情的打招呼并拿出几个大柚子,让我走时带路上口渴吃,虽年事已高,老人的热情依旧,委婉的谢绝老人家后,就拿出今天的资料进行记录。二老告诉我他们家现有两口人,这和我帮助的另一位覃华东家一样,只不过覃华东家有一在金果坪乡中心小学上六年级的学生,而且学生成绩优异,很懂事。由于马兴凤家的二老身体欠佳,常年就种着屋前后人的一小块田地,一年养一头猪,自给自足,没有什么可支配的收入。我告诉老人家这次调查资料提交上去后,相关部门会根据民情制定出好的政策,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老人家很欣慰的笑了,真诚的道了声质朴的感谢。

走出马兴凤老人家,在大公路上赶上了一位热心的90后农村小伙的客运车回到了学校。提前打电话约好,下午一点我来到了覃腊梅家,经过了解,她家住的粗糙土房子是危房,已经向村里反映上报。覃腊梅原有7亩田地,后来分出去给女儿覃仕菊4亩,由于常年身体体弱多病,就留在家里,简单的种着剩下三亩,有油菜,红薯,洋芋,养了两头猪,留一头卖一头。她的儿子覃仕红在武汉工地当门卫,几年前做过切大肠手术,她讲当时儿子的病在浙江小地方没医院敢治,后来辗转回到恩施,才在大医院把人倒过来再切除露出的部分才好些,听着这位母亲伤感的叙述,感觉的到她很想念在外打工的孩子。我告诉她现在儿子病也治好了,恩施发展也不错,可以过几年让儿子在附近找份工作,离家近些,也可以一两个月回家团聚团聚,希望她能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安心生活,有什么需求可以告诉我们,我们会向上传达,帮助她家一步一步致富。到这时她才忽略了苦楚的现状,露出闪光的泪花和欣慰的微笑。

扶贫日记 篇5

今早我去参加全县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了,老公在家里就忙着帮我联系电工,我们约好了下午要去帮王安秀家修电路的。

当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杨局长后,他也很支持,还派了单位的公车专程送我们去复兴。下午3点左右,我们就驱车来到了复兴。踏着一级级石头砌成的台阶,在复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永的陪同下,我们向15组王安秀的家进发。

雨后的山林,青翠欲滴,生机勃勃,我们左右欣赏着一路的美景,尽情享受着清新的空气。路上还惊喜的发现了一只正在核桃树上辛勤搬送核桃的小松鼠,还是一次两颗呢!来到王安秀的家,已是20分钟以后了。大家汗流浃背,顾不上喝一口水,就摆开电工设备,忙碌了起来……

前一次走访慰问王安秀的时候,我就了解到王安秀家快60岁了,家有一女已外嫁,有一儿常年在外打零工,收入微薄。她本人体弱多病,曾患过精神病,自理能力有限,家里生活比较困难,平时只能靠低保来维持生活。因为火灾原因,王安秀家里的用电线路严重损坏,不能照明,夜里只能用手电筒照明,勉强摸索着生活。

回到家,我就与当电工的丈夫协商了一下,在他的组织动员下,他和两名电工师傅,积极行动,提着电工设备,带着电线、插座、开关、节能灯等材料,来到复兴村15组王安秀的家,专程为老人家的受损线路进行改造,一边还向她讲解安全用电和节能知识。

王安秀家的木梯都被火烧没了,这个歪叉的木梯还是去隔壁老乡家借的呢!因为木梯长短不一、地面高低不平,为了安全起见,还需要人帮忙扶着……

作为非专业人士,我就只能在旁边偶尔帮忙递一下扳手、扶一下木梯、拿一下钳子,顺便照照相……

我和同行的吴书记、谭义丰,不时向王安秀了解她的受灾详情、厨房维修的打算、资金筹措情况等,希望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尽快改造好住房、厨房和猪圈等,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雨后的夏日,依然闷热难耐,没多久,大家还没干透的衣服就又被汗水浸湿了。

终于第一盏灯亮了,大家看了下时间,从动手开工修电也不到一个小时,耗时不是很多哦,接下来会更容易呢,大家不禁信心百倍——

经过大家两个多小时的辛苦工作,王安秀家的灯终于又恢复了光明了。当看到自己家里原先凌乱的线路,已经由崭新的导线整整齐齐的排列;明亮的节能灯泡取代了原先昏黄的白炽灯时,王安秀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连连感谢:“你们真是太好了,专门来帮我修电,今天晚上我家里就亮堂了,真的很感谢你们啊!”

因为有位电工要赶回去上夜班,我们顾不上喝口水,就急忙又往回赶。一路上,大家既对能帮忙修电颇有些成就感,也对王安秀家的困境很是忧心忡忡……

扶贫日记 篇6

扶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

挂钩扶贫民情日记范文一

3月14日,是国税局干部黄前远和他的帮扶对象约定好的日子:送老人到医院接受眼睛手术治疗。一年前,黄前远同志走入了石牛乡木山村的大山深处,结识了他的帮扶对象年近八旬的赵梅秀老人,因子弱媳愚,一家的生活重担全落在老人身上,种田喂猪,砍柴采药,而老人的衰弱之躯已不堪重负,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白内障等多种疾病,生活的重压让她苦不堪言。

此时黄前远走进了她的生活:春种、秋收时节,送上生产资金,中秋、春节,送去了殷殷关怀和年货,冬添寒衣病送良药。但长年的操劳让老人的病情一天天的加重,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拉上乡邻和同事一齐劝说老人,总算说动老人接受住院治疗。他主动联系医生,交纳住院费用,为老人准备可口的饭菜和营养品,国藩医院的领导听说了老人的事后,主动减免了部分住院费用,医生的精心治疗,护士的细心护理,黄前远如亲人般的嘘寒问暖让老人的身体得到了够好的康复,很快,老人的眼晴又能清楚的看到长在春天里的花草了。

挂钩扶贫民情日记范文二

2016年1月22日。走访地盘子村贫困户黄生录家。

基本情况:家庭人口4人,黄生录以及儿媳与两个孙子。黄生录60岁,以拉运沙石为第一收入来源,以全家10亩耕地租赁费用(每亩500元,年共计5000元)为第二收入来源。儿媳在县城租房照顾孩子上学,期间在各类饭馆打工(每月1500元)为该家庭第三收入来源。目前户主黄山录因腿痛、腰痛等疾病而无力拉运沙土,因此全家月收入不足2500元。

需求:通过申请扶贫资金,搞家庭牛羊养殖。因为黄生录本人有牛羊养殖经验,同时也可以向村民租贷部分草场,牛羊养殖条件已经成熟。

措施:积极联系县兽医站技术人员对其引进牛羊养殖技术进行培训;对自家庭院部分房屋改造为牛羊养殖棚;协调牛羊饲草料,联系当地养殖大户引进带动等。

家庭希望:通过黄藏寺水库建设补偿款,首先在县城购买一套80平米左右的房子,让儿媳与孙子居有定所,孙子上学也方便;家庭内部积极动员儿媳择婿再嫁。

据了解,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县共确定了9个省定重点村和13个州定贫困村。共抽调扶贫干部71人,其中省级27名,州级44名。扶贫干部均能及时报道上岗,积极与乡镇党政、村两委打成一片,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为扶贫工作队和选派单位树立了良好形象。

一本民情日记虽然只是概要的民情记述,但如果没有一种亲力亲为,没有一种一心为民的民生情怀,自然就看不到贫困村未来的希望,当然就更写不出独到的发展眼光和发展思维。从这个意义而言,民情日记是一面镜子,是一个窗口,或者说是一个扶贫攻坚的发令枪,从中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一种激越与奋进。

挂钩扶贫民情日记范文三

2014年01月29日

昨天中午从兰州汇报旱情情况回来,下午去了大河乡光华村位于榆木山的牧业点,一年一度畜牧业生产的最关键时期---接羔育幼已全面展开,我去的这一户牧民家的新生羔羊因病死了好几只了,乡农牧业技术服务站的技术人员和村干部已闻信去了,并提取了病死羔羊的病料送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实验室化验,正在等待结果。

本来我要带一个兽医去的,但无奈的是机关的兽医全部去各乡,村突击打小反刍兽疫疫苗去了,我只能只身前往。接羔育幼才刚刚开始,由于持续的干旱,今年流产也较往年明显增加,这是草原畜牧业的本质决定的,虽然这些年大力发展舍饲半舍饲养殖情况有所好转,但是离彻底改变尚需一段时日。了解了这一户的情况,反复交代了要注意的事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返回到县城已是华灯初上的时节了,牧区居住分散,要做好农牧村工作实在不易。

回来后分别安排了应对的措施,一是安排休病在家的一名高级兽医师和实验室一名女同志,明天再去这一家进一步确诊病因,以便对症下药;二是要求包村技术人员近期督促牧民做好消毒等防控工作,三是要求技术人员继续查阅资料交流诊断,尽快控制疫病,减少群众损失。

明天要去明花,祁丰,大河三个乡查看小反刍兽疫防控情况,工作的特殊性和最近牧业生产的形势,需要我们到一线去了解情况,帮助开展工作,再说了,我们一线的100多名干部还在加班加点的忙碌在千家万户呢。下去,到一线,到一线的同志们中间去,到牧业点去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

干部职工的表现令我感动,默默的我对你们说一声---谢谢!

扶贫日记 篇7

今天是第二次入村摸底。早上出门,满目白霜,呼口气立马成雾。区教育局3位领导、我和4名村干部,分成4个组,分头行动:挨家挨户问卷、填表、按手印。

我从东峰村五组开始,一上午走访了16家。我看到有不少家庭都盖了两层小洋楼,觉得还不错。但是,真正入户以后,才发现情况不尽如人意。

走访的第一户是双女户,还有一位老奶奶,常年瘫痪在床,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男主人得了大病,每年要花好几万。房子勉强建好了,但是没有产业,靠身体好的时候零散打工挣零花钱。

我想,没有支柱产业,大部分青壮年还是会纷纷出门务工。若在外买房安家,如果老了,出不了力气了,还是要回老家,还得靠政府帮助。所以扶贫,产业扶持才是根本。

扶贫日记 篇8

我的帮扶对象是一名精神病患者,中年妇女,微胖,目光呆滞,和她完全无法进行语言交流。村主任老黄介绍,她丈夫在外打工境况很差,多年无音讯,无儿无女,只有轮流住在姊妹家。其姊妹家也相距甚远。第一次我随“大部队”去看她,是该村的黄主任亲自骑摩托把她从衡阳那边接过来,黄主任代替她接受了我的红包,再又是黄主任用摩托车把她载回去。黄主任单瘦的身子,也将近六十岁了吧。看着他们的背影,有点感动。心想,我这卑微的帮扶反而给他们带来了麻烦。无奈我也是小女子一个小兵一个,没有居高位,没有很多钱,也不会驾车。

第二次再随“小部队”去看她,我不敢麻烦黄主任再把她载来载去,那样实在辛苦又实在危险。我大胆地信任黄主任,把我的小小心意放在黄主任手里,请他转交。尽管同行的领导有质疑,但是我说,我完全有理由相信,朴实勤劳的黄主任会帮我完成心愿转达心意。即使没有,就当是感谢老黄吧,也是应该的。心想,下次,一定要好好地感谢老黄。

扶贫日记 篇9

扶贫工作驻村民情日记20xx年5月16日星期一中雨

找“穷根”开“良方”

农忙,白天,田间地头与农户交流,早晚,入户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

我们到熊绍支家,他以核桃待客,笑容羞涩。刚从地里回来,泥土和雨滴的芳香尚存,他神采飞扬。

熊绍支38岁,熊家6人。住房由土墙砌成,为更宽敞,他加宽客厅。农闲,他外出务工,因无技能,体力活,低收入。农忙,回家种地,亩产不高,尚能自给自足。

我们鼓励他,为他谋划。

“按凤塔村现有条件,你认为适合种植什么作物?”

“从今年开始,我摸索种植魔芋,但我不懂技术,只能参照图片资料进行模仿。”

“我们会努力协调政府开展种植培训,提供技术保障。”

“省交通厅来村里扶贫,为我们修致富路,地里的粮食不愁运不出去了。”

“路通了,要送孩子出去读书,走出大山。只要不等靠要,一定能脱贫致富奔小康。”

……

熊绍支一直想方设法变家境,他勤劳朴实,我们印象深刻。让老人颐养天年,让孩子外出求学,让家人吃饱穿暖——依靠这方世代养育自己的水土,才是他最长远的生计。

老党员刘海全,46岁,因贫至今未娶,与母亲、二弟、三弟和侄子共处一室。走访发现,凤塔村三代同居不分家、大龄单身汉等不鲜见,因病返贫、因残致贫等突出。部分贫困户住木楞房,人畜共居,防火能力差。有的“赘婿”因贫而走,留下妻儿成单亲。村民自我保护的意识不足,意外伤害、亚健康、离婚等问题凸显。

夜深人静,工作队员结伴返回村委会。手电筒的光束照亮泥泞崎岖的山路,一把雨伞、一顶草帽、一个背包、一本笔记本、一份调查表、一双沾满泥巴的胶靴,蚊虫叮咬的一身“红包”止不住地痒,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浸湿了衣服。大家一边交流进村入户的收获,一边相互鼓励克服恐惧、消除疲惫。村民或许早已进入梦乡,他们充满期待的眼神仍然历历在目,恳切的请求始终萦绕耳畔。脱贫攻坚,我们在路上。

扶贫工作驻村民情日记按照市委精准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10月28-30日,中心“三访三化”工作队来到三眼塘镇黄茅新村,开展“一进二访、精准扶贫”工作。

二组青年村民金洪波,1998年在参加本村水利建设劳动中,被电排设备轧断了2个手指,落下了伤残。村领导向我们介绍,小金身残志不残,这些年来,没有向集体伸过手,要待遇要救助,而是自强不息、自食其力。但因身体残疾,许多事不能做,家庭生活较为困难。

我们约见了金洪波,只见他身体瘦弱,个头不高。伤残的左手失去了大拇指和食指,仿佛让我们看到当年那受伤断指、血染工地的惨痛一幕。从他与我们初次见面的交谈中,我们知道这是个很有头脑、办事精明的年轻人。金洪波告诉我们,因为承包的田土不多,农闲时节在益阳、沅江两地贩运农产品。家里买了1台三轮摩托车,夏天贩西瓜,冬天贩桔子。每天3、4点钟起床,拉着货物到益阳农贸市场占摊位,因为这样可以省去租场地的开支。妻子在俏嘴巴食品厂做临时工,每月工作20来天。2个小孩加上年过七旬的父亲,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说,今年桔子行情好,自己熟悉销路,想收贮保鲜,春节上市时卖个好价钱,就是没本钱,如果有几万元贷款就好了。我们觉得这是个好想法!

工作队员、中心副主任张硕是个办事迅即的人,立即调动自己的关系,和信用社的负责人取得联系,落实了贷款事宜。我们和村支书周红兵等领导商议,由政务中心贴息,下月初为金洪波贷款5-6万元,支持他收贮桔子保鲜。我们相信,有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和他个人的勤奋努力,4年以后,这个对象一定会如期进入小康,实现市委的既定目标。

扶贫工作驻村民情日记从乡上回村已四点多钟了,村委马主任夫妇二人下田挖洋芋去了。于是,我打算到村里转转,顺便了解点民情。

从村主任家出门不远,就走上了xx山梁。站在山梁上远远望去,xx庄乡及xx镇的许多村社尽收眼底。这里都是成片的玉米田,在夕阳的照耀下,黄澄澄的十分好看,不过大部分农田已收割。

这时我想起了我们人大秦主任经常给我讲xx山区推广双垄全膜玉米的事。他当时给我讲,以前的xx山区群众都是和海东的其他山区一样,大部分都种植小麦、豌豆等作物,对种植玉米想都不敢想。可是在前些年通过省上和地区的扶持,以及县上的大力推广,整个xx山区的大部分农村都大面积种植双垄全膜玉米,农民受益匪浅,是一场农业上的“*”。当时我还有点半信半疑,总认为海拔较高的干旱山区种植玉米不大可行。可是在今天看来,这不是神话,确有其事。就在前两天,我送财经城建委朱进成主任去中川乡时,就的的确确见识了。我们是从xx庄乡出发,又从xx乡翻越山岭抄近路,经巴州去中川的。所以看见了山上正在收购购的成片成片的双垄玉米带状田。

正在边走边想时,迎面遇上了一位回族老乡。打了个招呼后,我们闲聊起来。我问他以前对种植玉米怎么看?他说以前根本没想过种植玉米,也想不到我们这样的干旱大山里能种植玉米。说到这里,他感叹:这些年

党和政府确实好啊!就拿种植玉米这件事说吧,刚刚推广的时候,政府免费提供地膜、种子、化肥,乡干部们苦口婆心地动员,但大家就是不种。现在呢?我们都尝到了甜头,大家的积极性一年比一年高,收入也每年都在增加,我们打心眼里感谢政府。我说今年玉米的收成咋样?他说一亩地的玉米少说也能收入一千元以上,种植小麦的话,再多也只能收入个四、五百块,根本不划算。

这时,我又想起了我们秦主任去年让我在“两化”(化隆、循化)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中写:在浅山山区推广种植双垄全膜玉米的事。当时我还有点想不通,现在想来真有点惭愧啊!当时我对秦主任说化隆的干部、群众都可能没有积极性。主任说那是县上的领导们没下决心,只要领导干部们下决心,出实招,肯定能行。今天,我对主任的话彻底地信了!期望再过几年,我的家乡化隆也能看到漫山遍野金灿灿的玉米带状田!

扶贫日记 篇10

非常荣幸,我被选派到武都区佛崖乡燕崖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和其他帮扶工作队一样,我们作为全省乃至全国扶贫大军的“最小机构”,却站在扶贫主战场的最前沿激烈奋战着。我所驻的村子是一个确确实实的贫困村,它不是革命老区,资源也不丰富,唯一用拥有的便是勤劳朴实的村民。燕崖村全村92户422人,贫困人口53户229人,贫困发生率54%,地处成武高速佛崖乡东西出口之间,成武高速、江武公路均穿村而过,大面积土地被公路占去,村民只能在山上贫瘠的土地种植花椒、玉米、小麦等农作物,花椒作为部分家庭的主要经济作物,其他粮食作物仅够维持生计,要想脱贫致富,任重而道远。

扶贫日记 篇11

7月,县文联首次被安排了扶贫点。

扶贫点在角奎镇位卓村,说近也近。

文联无车,好在文联主席陈衍强平时交际还广,朋友还多,听说要用车,一朋友爽快答应出车出人。

汽车在半边山蜿蜒的山路上行驶,由于是第一次去扶贫点,为了表示文联扶贫的诚心、信心和决心,全单位的2人全部前往。

位卓村有农户600多户,主要农作物为玉米,无水田,主要的经济林果为核桃,村社公路是土路且有部分社未通公路,贫困面大。

之前,陈主席就和村支书李国刚通过电话,仔细询问了解全村村情,了解谁家最困难,好确定帮扶对象,解决实际问题。调查摸底是我们此行的目的。

蔡万元就是这次位卓认识的,是文联帮扶的农户之一。

汽车在山路上颠簸1个多小时后,到达了位卓村,听说要去蔡万元家,路边一村民调侃地说,你们赶紧看看去,他家的猪前些天都上吊自杀了,过年猪都吃不成了哦。我们纳闷,听说过人上吊,猪上吊还闻说未闻。细一追问才知,蔡万元家太穷,盖不起猪圈,家里养了一头猪,白天放养,夜晚蔡家怕猪走失,就用一根绳子套住猪头,绳子的另一端拴在房子旁边的树桩上,这些年头都这样过来了,没想到这次,猪半夜乱跑跌入坑内,吊死了。

蔡万元属特困户,困难是肯定的,但贫穷的程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蔡万元,双目失明,属残疾人,家里4口人,有一儿一女,女儿已出嫁,儿子在县城城关中学读书。听到有人来,蔡万元的媳妇出了门,蔡万元则摸索着站在门口。

到过很多农户的家,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堂屋,堂屋设有神龛,用来祭祀,平时大都收拾得干净,不堆放杂物。蔡家堂屋里堆满了10多袋用蛇皮口袋装着的沙子和柴禾,没设神龛,空隙的地方就是堂屋到二间的过道。二间里有两张床,一张床上乱七八糟的堆满衣服,看样子是很久没人睡过了,另一张床上铺有一床棉絮,虽然旧,还是能看出是前些年时兴的大红花铺盖。靠窗子的地方有一个火炉,火炉边放着三截木桩,是用来坐人的,没有凳子,屋里可以称作凳子的是一张稍微高点的木凳,和学校里学生坐的凳子差不多,只是凳子的凳面略宽一些,这是蔡家用来摆放饭菜的饭桌。文联的2人坐下后,蔡万元的媳妇陪着在火炉边坐下来,在没有可坐的木桩了,蔡万元只好站着,低着头,双手不停的来回使劲地搓。

聊天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蔡家贫困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劳动力。蔡万元双目失明,无法下地干农活,家里里里外外全靠媳妇一人,一年的收成入不敷出,全家靠低保勉强维持生活,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讲,外出打工是不可能的了,看来要摆脱困境,只有从发展种养殖业入手。

提高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是帮助农民摆脱贫困的方法之一。怎样让蔡家包谷增收,猪长膘、核桃增产呢,闲聊的时间在拉长,我已越来越坐不住了。

我坐不住不是因为蔡家狭窄阴暗的房间,不是因为低矮的坐凳,而是我的愧疚感,此时此刻这种感觉已经让我无地自容。

我是一个连最基本的农业知识都不懂的人,什么时候栽洋芋什么时候种包谷,哪个时节种瓜哪个时节种豆我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该怎样帮助这家人?

踏进蔡家的那一刻起,就真心希望自己能为这家人做点什么,就竭力的想为这家人做点实事,然而,现在却什么都做不了,做不成。在蔡家人的面前,在贫困的面前,从未感到自己是如此的弱小和无能。我低下头,心头是一阵阵揪心的难受。

内心的不平静使得我再也无法和蔡万元聊下去,我赶紧走出蔡家的门。蔡家住在一个山洼的地方,门前有一片空地,由于地势高低不平,便将屋右方的空地平整成两小块,一块高,一块低,紧挨着高一块地旁边有几棵树,想必,蔡家的猪是拴在这儿后掉进低洼的。我又去看了看蔡家的厕所,厕所容得下一人蹲下,但如果用成牲圏,关一头猪是不成问题。蔡万元啊蔡万元,把厕所改成猪圈是多现实的问题,温饱都解决不了,猪肉也吃不上,还要脸干嘛呀,人的拉撒问题,挖个坑就行。想到这,我急忙找蔡家人去了。

从蔡家出来,陈主席忧心忡忡的说,单位人太少,一人拿500元都才1000元,解决不了蔡家的实际困难,要是大单位就好了,六七十人的大单位,一人出资100元都有六七千,够盖猪圈了,回去再厚着脸皮找找相关单位要资金要项目吧。

想到临来之前,主席就跑了相关部门,想要点物资要点资金要点项目,最后都空手而回,想到蔡万元接过我们递过的钱时嘴角的笑容,我也高兴不起来。

蔡万元啊蔡万元,你要是“名副其实”该多好,你的贫困成了我们的难题,怎样帮你摆脱困境,怎样让你解决温饱,我想啊想·

2024四年级日记(经典5篇)


在开始写作之前,我们可以先阅读一些范文作为参考。网上的范文对我们来说是一份宝贵的资源,你平时应该会对阅读范文产生兴趣吧?在本文中,我们将全面深入地剖析和分析“四年级日记”的多个方面,希望你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越来越感受到成就的喜悦!

四年级日记(篇1)

时常发呆而且越来越觉得发呆是一种境界,类似于忘我一样。

在有雨的窗前坐着,抬头望着窗外的雨丝飘洒,发呆。发呆时,脑子里忽而混沌忽而发虚;发呆时,精神恍惚,目光呆滞,似乎什么都想,不知道刻意、有心这类的字眼;发呆时,人的本性就流露出来了,憨憨的,淳朴的。世界开放了,地球的转动停止了,时间也似乎舒缓了脚步。

发呆时,犹如人之初,性本善,呆然之中,时而笑过而忧,也许只是一个表情凝固住了,似笑非笑或如哭非哭,不过这一切都是不自知的,也是无意识的。

真的,发呆是一种心情,一份忘我,是一份陶醉,一份沉浸,是一种投入,一份随意,也是一种境界。

四年级日记(篇2)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一首感恩的乐曲,那是树对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飘荡,描绘了一幅感恩的画卷,那是白云对蓝天的感恩。

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生命和温暖;感谢我的朋友,是他们给了我关怀和友谊;感谢我的老师,是他们给了我知识和帮助。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也是一种感情的抒发,让我们把这优秀的传统美德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吧!

让大家行动起来吧!用心去感谢曾经爱过你的人吧!让我们一起体会,让感恩行动起来吧!

四年级日记(篇3)

已经连续几周都是周末下雨,所 以我和妈妈去冲冲家玩了,冲冲是一个男孩子,我们从小就认识的,可以说是青梅竹马哦。

今天我们一起玩了拼图、ipad、还一起叠纸船、冲冲叠了20几个,我是新手不会叠一边观看一边学习,就这样一直忙个不停。后来我提议要把这些船放在水上面玩,冲冲同意了我的提议,我们俩就进了厕所,关起门装了满满一盆水,把船都放在了水里,就在我们都玩得兴奋时,突然盆里的水不小心被我们洒了一地,这时我们的妈妈跑到厕所批评了我们。而且我的鞋子和袜子都湿了,妈妈借了一双冲冲的袜子给我换上。我知道闯祸了,所以妈妈批评时我一言不发,心里想着下次不会再犯了。尽管今天出了这种小小的意外,但是没有影响到我的心情,这周末我过得很愉快!

四年级日记(篇4)

星期天早晨,我在花盆里种下了十颗小绿豆。我细心地给它翻土浇水,过了一整天,从土里钻出了几棵小芽芽儿,是嫩绿色的,非常的好看。

等到第三天晚上我去的时候,我看到小芽儿变成了小豆瓣,是两瓣儿的,颜色也变成了深绿色。

又过了几天,豆瓣儿慢慢地变成了小叶子,每一棵都有几个小叶子。

后来,小叶子越来越高,叶子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长得特别快,我非常地高兴。我每天都按时给它浇水。

小豆豆儿,你们快一点儿长大吧,让我知道你们长大以后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希望你们快一点开花,结出更多的小绿豆!

四年级日记(篇5)

10月18日 星期五 天气晴

下午,我们学习科学课的《蚯蚓》。老师给我们每组发了一条蚯蚓,还给每组发了一张纸,上面有泥土。

我们用放大镜观察着蚯蚓,蚯蚓在白纸上慢慢地爬着。突然,老师往蚯蚓身上泼了一点水,顿时蚯蚓快速地向旁边爬去,好像把这些水当成了“热水”。在白纸上,我们 还 发 现 了一条黄黄的线,这是什么呢?老师帮我们揭开了谜,原来这是蚯蚓爬过所留下的痕迹。

10月19日 星期六 天气晴

今天,我把作业写完了,就跑去找表哥玩。来到表哥家门口,看见他在找着什么,就跑过去问:“表哥,你在干什么?”表哥说在捉蚯蚓。我说:“那我们一起捉吧!”

说完,我们就一起捉蚯蚓去了。我们仔细地在泥土里寻找,终于找到了两只蚯蚓,可开心了。我给蚯蚓弄了个舒适的家,把它们养起来。

10月20日 星期日 天气晴

一大早,我就去看蚯蚓了。蚯蚓的皮肤很光滑,身上有环状的条纹。蚯蚓没有眼睛和鼻子,但是有头和尾巴。

听说蚯蚓有再生的功能,再生的能力很强。我决定探个究竟。首先,我拿出一条蚯蚓,用准备好的小刀把它切开。蚯蚓不住地扭动着身子,还流了不少血,看样子很痛苦。

过了十几分钟,我拿起蚯蚓一看,果然复活了。真是太神奇了!

扶贫日记100字


为您提供幼儿教师教育网准备的以下可能有用的“扶贫日记”。记事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活动和权益,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常常撰写周记对吧。而通过写周记,我们可以增强思考和表达能力。欢迎访问我们的网页,将会有更多收获等待着您!

扶贫日记 篇1

7月24日 星期日

周末,趁雨天农民闲赋在家,我们决定到贫困户家里走访。由于今年降水量大,进罗马村的一段硬化路已于5月整体坍塌。无奈之下,我们冒险沿着崎岖的河沟毛路前行。进入汛期以来,河水把道路冲刷得沟壑纵横。我的心情异常沉重,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交通状况尚且如此,脱贫摘帽更是任重道远哪!

将车停于陆籽岔河,我们冒着淅沥小雨、踩着湿滑泥路,继续向阿普马独组进发。到达帮扶对象蜂跃华家时,他们一家三口正围坐在火塘边吃早点。见到我,一家人略显愕然,随即拉我坐下,很熟套地用傈僳语言与我沟通起来。蜂跃华的妻子说,今年的大春(玉米)只要没有后续的自然灾害,增收是有保证的。担忧的是今年罗马村都在种附子,若到时又像去年的玛咖一样变成泡沫的话,全家辛苦种植的两亩附子就血本无归了,这可是一家人一年经济收入的盼头啊!谈到这些话题,我这个行外人也无语了,只能引导她多与村"三委"加强联系,多与种植户沟通交流,从整体层面出发与收购商交涉。

随后,我来到与之相隔不远的另一户帮扶对象蜂梅青家。蜂梅青家房屋的整体布局和环境的整洁度比蜂跃华家好些。坐在她家宽敞明亮的'厨房里,蜂梅青介绍了她家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产业发展想法。

结束走访,我的心情却不轻松,虽然两户帮扶对象的思维意识、处事远见有所差异,但均有一个共性:有了创业的行动、有了率先脱贫的思想,却迷茫于下一步该如何做、从哪个方向去做的困境里。

精准扶贫工作中,我认为,各级党委政府要在抓实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加快调整产业布局、争取产业资金,做好抵御市场风险、解决"销售难"的工作,引领广大群众发展持续、稳定、绿色的产业项目,确保增产增收,加快脱贫致富。

扶贫日记 篇2

一套领导精心安排的办公设备、一副妻子细心准备的生活行囊、两个经验丰富的公益志愿者陪着我带着市委、市政府和部领导对扶贫攻坚工作的殷殷嘱托,我来到聚宝乡黑顶村开始履行第一书记的工作职责。

高高的黑顶山连绵起伏,世代守望着勤劳、淳朴的黑顶山人民;粗壮的大柳树枝繁叶茂,时刻陪伴着热情、奔放的黑顶山儿女。

没有迎来送往的客套寒暄,支部书记调集一切可利用资源配合我们工作的开展;没有乡村市里的生分疏远,村委会主任默默的解决生活的各项困难。

打扫村部卫生、组装办公设备,用最高的效率扫清工作的障碍。

15户贫困户、34口人,拍照片、填调查表、唠家常,我们用真挚的情感和朴实的语言拉近了党和人民的距离。

汇总材料、美化照片,建档立卡为扶贫攻坚打下坚实的基础。

扶贫攻坚,累并快乐着!

扶贫日记 篇3

今天是我和接对帮扶的贫困户陈元龙约定,看新房屋基平整的日子,老陈是五台乡红场村二组贫困户,年前座谈时,就一再提出,房子住不成了,得重建。我鼓励他重新选址,并将政策做了说明。

一大早,我和同事驱车30余公里来到村里,又步行去新房选址的地方,走了不到10分钟,就听到轰鸣的机械声,同去的村干部告诉我,那是老陈请的挖机,在清除场地上的碎石和土方。

“得亏领导帮忙操心呀!”,老陈老远看到我,赶忙迎上来,说些感谢的话。我回应到:“不要感谢我,要感谢党和政府精准扶贫的好政策!”

“算了下没,建起大概得多少钱?”我和老陈现场攀谈起来。

老陈告诉我,平整屋基,加盖起和装修,估计得12万元左右,还强调总得装修一下再住进去。我支持他适当装修一下是必须的,还表扬他是村里第一个动工建新房的贫困户,老陈听了很高兴。

“都五六十岁的人了,遇到党的好政策,我得积极配合,虽然国家有政策,我自己也想办法拿点钱出来,把新房搞气派点!”听老陈这么有信心,我点头表示赞许。

随后,我又和老陈在屋基四周转了一圈,就猪栏、厕所的位置作了个初步规划。

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我又和老陈坐下来,问他房屋盖起后的打算。老陈告诉我,盖新房不耽误种庄稼,另外再搞点养殖,猪栏建好了,买两个小猪娃儿喂,再养个百把只鸡子,一年收入个8000块钱不成问题。我连忙称赞老陈有头脑,并又重复发展养殖业的政策,老陈开心的笑了。

不知不觉攀谈了个把小时,我得再去看另外一户,正要起身离开时,发现老陈头部受了点小伤,我问他怎么回事,老陈告诉我,拆旧房时不小心被瓦片砸到了。我赶忙又坐下来,提醒老陈建新房一定要注意安全,个人的安全,施工人员的安全都得注意,房子建起了,生产生活也要注意安全。老陈非常感谢我的提醒。

在离开老陈去另外一户的路上,我对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及时正确的政策宣传很重要,要让贫困户知道做什么,怎么做;要想办法调动群众自身脱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干部无论怎么帮扶,都还得他本人自己去实施,因此调动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重要,也就是要发挥内因的作用;帮扶干部还要多关心贫困户的生活细节问题,多拉家常,比如问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儿女婚姻情况等等,包括正确使用对群众说话的语气,都很显得很重要,注意这些细节了,干部和群众之间就没有了距离,他们会很信任你,感激你。我进一步认识到,还要将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和感激进行因势利导,上升到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感激,只有这样,才能在广大农村形成和谐向上的正能量。

扶贫日记 篇4

20xx年9月12日,中秋节,在遂溪的几个驻村干部相约晚上到县城聚一聚。虽然同在一个县,但大家分散在不同的镇区,平时难得相聚在一起,有这么个活动自然很高兴。我所负责帮扶的草潭镇东港村离县城有70公里,下午3点多,我便出发往县城赶。当到达离县城还有16公里的岭北镇时,手机响了,一开始还以为是先到达县城的驻村干部的“催命”电话,看号码后方得知是村里养猪场一名饲养员的来电。电话里头传来急促的声音:“喻科,不好了,有一头猪病了,麻烦你快过来看看。”简单几句询问后,我立即开车沿线折返。

回猪场时已经是晚上6点多,村干部和饲养员都在。大家一起反复检查。接着,我们在猪场开了个短会,把这批猪出栏前的注意事项梳理了一遍,重申了猪场的各项制度,要求相关人员打醒精神,严控各种疾病发生,让这批生猪健康顺利出栏,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实现农民增收。

回到宿舍,天色已暗下许久,身心俱疲的我爬到电脑前,悄悄地将自己的QQ签名更新为“猪快乐,我快乐”。

这是深圳驻村扶贫干部喻强一篇普通的日记。

主持修建水塔、修乡道,来回奔波为农村贫困小学聘请支教老师、赠送电脑,还主动联系外地客商,帮助当地农民高价卖出番薯、火龙果等作物……虽然远离城市的繁华于喧闹,深入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基层,但他无怨无悔,他常对身边人说,只要当地百姓生活改善了,对他们工作满意了,在这里再辛苦都是值得的。他的“猪快乐、我快乐”的口头禅一直在深圳驻遂溪的扶贫干部中广为流传。

20xx年5月,38岁的喻强从深圳来到东港村挂职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在异地他乡的偏远农村,一呆就是1年多。在这段时间里,东港村发生了可喜变化:通过建立农户北运蔬菜基地、建设养猪场等24项措施,这个北部湾畔乡村的174户贫困家庭实现100%脱贫。

在扶贫活动中,喻强坚持写“扶贫日记”,将自己在帮扶工作的过程、效果和感受一一记录下来。通过他的日记,我们认识到到这个曾经整体较为贫困的乡村。

深圳扶贫单位因地制宜,筹建良种猪生产基地,为群众提供优质番薯、辣椒种苗,赠送化肥、农药,捐献电脑、桌椅、书包、文具,修缮学校窗户设施等,兴建水塔解决1000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在贫困村庄发生可喜变化的'过程中,喻强的身影紧紧相随,他是见证者更是亲历者。

经历了一年多的基层扶贫工作,喻强对扶贫工作也有了自己思考和认识,他说,身在基层不是受苦受累而是增长见识和实现价值,扶贫不是走走形式,做做面子工程,而是应投入责任和全部的感情,用心感受扶贫工作和乡村生活的喜怒哀乐。

村干部扶贫驻村工作日记二

今天一早,我驱车来到我局扶贫村石牛乡高枧村。高枧村位于石牛乡九峰山下,是个偏避落后的穷山村,占地面积2.75平方公里。该村分12个村民小组,共220户人家;耕地面积370亩,林木3700亩。高枧村基础设施落后,至今尚有4个村民小组未通公路 。

我把车停在村支书王鹏展家旁,一下车,王书记和村里李主任就迎了过来,“赵书记,又有几天没看到你了”王书记寒暄道。我说今天就不到你书记家坐了,待会就去走访几户村民。我们首先来到村民罗湘凤家,这是一栋两层楼的砖瓦房,庭院打扫的干干净净,屋外还放了两个垃圾收集桶。一进门,罗老正在练习书法,见我们到来,他马上放下笔,热情招呼我们坐。罗老今年69岁了,看上去精神矍铄,身体硬朗。他5个子女都已成家立业在外地工作,平时他就和老伴在家,罗老爱好书法和根雕,家里摆了许多他亲手制作的根雕作品,有造型各异的动物,还有雕有十二生肖的拐杖,每个作品都富有想象力,雕刻的惟妙惟肖。我不禁由衷赞叹罗老的艺术创造力。罗老说自己做这些既是一种爱好,也能打发闲余时间,还能丰富精神生活。在与罗老的闲谈中,他高兴地说:自从年初你们扶贫工作队驻村以来,村里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你们帮助新建的村卫生室,方便了我们村民看病,以前得个小感冒都要跑20多里去县城医院,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看病了;村里原来的老村部年久失修,废弃多年,以前村里开会都是“打游击,没有固定的地方,现在可好了,新的村部办公楼马上就要竣工了;流经我们村里那段河巷子淤塞很严重,遇到下大雨就淹没两岸的农作物。村里以前多次开会想疏通河道,但由于资金问题迟迟没有行动。你们得知这一情况后,通过实地察看,多方争取资金,现在河道清淤、整修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当问及罗老的生活情况时,罗老坦言:自己家只有8分水田、6分旱土、1亩多楠竹,地里的收入每年2000多元,由于子女都还孝顺,逢年过节都要给些钱,加上政府每年还发放一点补贴,日子过得虽不富裕,但也还安逸。罗老最后还希望我们扶贫工作队帮村里引进项目,带动村民早日脱贫致富。

从罗老家出来,我又走了王金山等几户人家,我仔细了解他们家的生产生活情况,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并把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都记了下来。返回途中,我陷入了沉思:高枧村基础条件差,人均耕地少,没有特色经济作物,也没有工矿企业。年轻人大都在外地打工以维持生计,要尽快让村里脱贫致富,除了改善基础设施,还要有好的致富项目,同时要用先进的思想武装村民头脑。农民其实很善良、淳朴,也容易满足,只要你真心实意为他们做事,他们会记得你的。

扶贫日记 篇5

今天,我和嘎查支部书记一起到朝格图家了解玉米收割进度和今年的收支情况。由于今年他家打井比较晚,5月下旬才播种,玉米地又是泛碱的新地,土地肥力差,长势受了一些影响。不过朝格图见到我们后,还是欢喜的说:“今年有了草料,我家的牛羊产业可以发展壮大,得谢谢国家的扶贫政策,感谢帮扶单位。”

驻村以来,我多次深入到贫困户家中、田间地头,拉家常、讲政策、算细账、话脱贫,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发展愿望。当了解到朝格图家因学、缺土地致贫时,我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审批打井手续,争取了扶贫项目资金2万元,旗政协办公室投入资金12146元,为朝格图家新打深井1眼并配套,为60亩水浇地配套了滴灌设施。

当了解到朝格图当年40只羊的绒毛只卖了1923元时,我和同事与他盘坐在一起,分析增量不增效的症结,先找到病根,然后对症下药,最后帮助他卖出了20只山羊,买回了15只小尾寒羊种羊。以小尾寒羊多胎性、生长快、出肉率高来改良畜种,利用秸杆、玉米发展舍饲养殖、羔羊育肥,促进朝格图家养殖业发展,提升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成效。

另外,朝格图的大女儿今年高中毕业,顺利报考了内师大生物科学专业,但拮据的家庭收入,让一家人又皱起了眉头。知道这件事后,我与同事积极帮助申报自治区教育助学、市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助学,同时争取社会救助,成功申请了“国酒茅台助学”、“泛海助学”,接受了旗蒙医院2000元的助学金。

扶贫日记 篇6

经过数次努力,终于为社区的贫困户李伯达找到了结对帮扶企业,厂长是位外地人,退休后到我镇投资创办了化工厂。记得前几天和他联系时,他正在外地谈生意,我告诉他我是社区贫困户帮扶联络员,一番沟通之后,他答应“五一”节赶回来陪我一起去走走,看来今年的“五一”休闲计划又没指望了。

拎上包刚准备出门“你是我的一滴泪……”电话铃“唱”起来。一接,是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从外地打来的,叫我约几个老同学一起聊聊,我只能说抱歉喽,毕竟工作第一啊,一脚蹬上车子便往化工厂去。

佘厂长见我来了,笑容可掬地看着我,“小张,我也是贫农出身,以前做得不够,以后要多请你点拨点拨我,我对他们有一份感情。”看着眼前这位两鬓斑白、一脸憨厚的老人,我心中不禁感动。

路上,我向佘厂长介绍了贫困户的情况,老夫妻两人,无儿无女,70多岁,老太太是哑巴,驼腰,身体很弱,不能做体力活,全靠家中的几亩田地和老大爷的零工钱维持家用。住的是三间矮瓦房,已相当破旧,屋檐斜塌,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佘厂长听后,非常同情。

来到他们家,老太太一瘸一拐地迎了上来,竟险些跌倒,我一把扶住她,她用感激的眼神看着我。再次看着她爬满皱纹的脸,我的眼角湿润了,这是一张怎样的脸啊,仿佛所有的苦难都写在了她的脸上,我的心顿时颤抖了一下。我赶紧从佘厂长手里接过钱,转身交给她,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她的手竟猛地一缩,嘴里发出一连串“吱吱啊啊”的声音,手不断地比划着。我把钱塞给了她,她嘴动了几下,滚热的眼泪滴在我的手上。看着她布满泪水的双眼,我的眼泪不禁落了下来,一股热流在心中涌动。

放下慰问品,就在我们准备走的时候,老太太突然拉住我的手,示意我们等会。她转身向里屋走去,出来时怀里抱着一个铁罐。就在我们疑惑的刹那,她从罐中抓出花生,分塞到了我们手上。我了解老人的艰难,说什么也不肯要。可她执著地将花生硬塞到我们手中。“丫头,收下吧,她拿你当自家孩子呢,你拿着她会更开心的!”佘厂长小声地对我说。

晚上回到家,我打幵包,剥开了那些花生,一粒一粒,非常地玲珑,捻一粒放在嘴里,特别地香甜。今天,老太太的纯朴深深打动了我,她的善良更让我体会肩上担子的沉重。我知道,社区还有不少像老太太这样的贫困户,他们善良、纯朴、坚强。我知道,要带领他们摆脱贫困、实现致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想,只要我们团结在一起,众志成城,再大的困难,除以众力将不足为道。我相信:沟通才能心动,心动更能行动。

扶贫日记系列


许多专家和学者开始专注于研究范文的重要性以及该如何正确借鉴范文的模板。范文的用词精致,这值得我们深思熟虑。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幼儿教师教育网整理了关于“扶贫日记”的有关资料。希望您能邀请您的朋友一同参与这个慈善项目,分享善良之举!

扶贫日记(篇1)

今天,我去康乐乡康丰、八音两个村 ,目的是抽查了解暖棚建设、饲草料储备、旱情等情况,一个下午的时间,从干沟门开始,一直到了三岔河、康丰西岭子,走了十四、五户人家。退牧还草工程暖棚建设项目,对牧区的畜棚建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今天看的这些户大都建起了高标准暖棚羊舍,虽然补助的标准还很低,但是有了这些补助老百姓积极性还是被调动了起来,再过两年高标准暖棚就可基本全覆盖了,这是畜牧业发展特别是转变生产方式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之一。

饲草料储备和加工情况令人欣慰,家家户户都有储备的饲草料,并且都进行了加工,可以看到农牧委制作发放的补饲槽和购置的大量的补饲槽,近几年,通过引导舍饲喂养得到了普遍推广。旱情十分严重,压迪河水利工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每年可以为老百姓节约大量的拉水费用。

去年秋季以来持续干旱,进入冬季以来没有有效的降水,尽管每个牧户都储备了大量人畜用水,但就目前的情况看还是坚持不到五月份管道通水,旱情十分严重,令人揪心,特别是西岭子的一户低收入家庭,现在就开始拉水了,一吨水的运费是200元,他家有300只羊,每只羊一天的用水量大约是2.5公斤,每天需要近一吨水,最少还要100天的时间才可能度过这一时期,这就意味着还需要20000元资金用于拉水。这样的村这样的户还有很多,康丰、巴音、赛鼎、大滩、光华、东岭、西岭、东顶、河东、河西等等。

解决饮水困难这些年政府想了很多办法,投入了大量资金,水源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依靠政府 来解决,不是老百姓自己能够解决的。水源问题解决以后,乡、村组织要及时跟进,发动老百姓兴建水窖等储水设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次入户我看到有一些户有高标准暖棚设施,储草储水都充足,对这样几十年不遇的旱灾就能从容应对,而有一些牧户则陷入了困境,究其原因还是扩大再生产投入不足,防灾意识不强。

建一座25立方的水窖大约需要一万元,作为家庭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但是,和拉水相比较两年就可以收回成本,是很划算的,所以,乡、村两级组织要在修建水窖作为夯实畜牧业发展基础、提升畜牧业抗灾保畜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作为农牧部门我们也要积极向上反映情况,积极争取水窖建设补助资金,提高暖棚羊舍补助标准,为草原畜牧业发展注入更多的资金,不断提升发展水平。

扶贫日记(篇2)

12月21日星期一晴

今天驻村工作队董祥国、王明、庹明照再次入驻东峰村。我们今明两天的任务是,对有异议的农户再次上门核查。

今天一共走访了12户。这几次走访,让我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农村的光棍汉是贫困的主力军,是未来政府兜底的主要对象。仅拿东峰村来说,粗略计算,全村30岁以上未婚的有48个,其中30至40岁的18个,40至50岁的6个,50岁以上的有24个,50岁以下的大部分在外务工,50岁以上的都留在家里,靠种地和打零工维持生活。

难怪走访的时候,有些老年人说:扶贫我别的啥都不要,只要政府帮忙找个儿媳妇。这部分人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不高,除了自身能力以外,主要是觉得人生没有希望,有的抱着过一天是一天的思想,得过且过。所以怎样提高他们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呢,城市里有夕阳红,有婚介所,乡下生活简单,圈子小,也就是左邻右舍和亲戚之间交往多一些。我们是否也可以借鉴一下城里的经验呢?

扶贫日记(篇3)

昨晚办事处主任田XX从XX开完会也迅速赶到了XX,一是担心我们下乡的安全(因为他上半年走访过偏远贫困户,知道路途有多危险)。二是心系扶贫工作,自己又亲自下乡走访。看到领导这么重视、这么关心我们这些手下同事心里有的不光是感动更多的是带给我们的一股冲劲、干劲。天刚蒙蒙亮村支书黎克望就打电话来要我们到他家吃早饭,原本计划是在镇上过早了下到村里去的,尽量做到不扰民,但是书记一再打电话说做好了要上他家吃,别人这么热情我们也不好再拒绝。到他家快八点了,进门看到满桌子的菜香喷喷的,书记一家很热情,招呼我们坐下,黎书记说:“这几天你们辛苦了家里也没有什么好招待的,简单吃个便饭,农村就这样住户之间离的远路不好走,小丁这几天估计是累坏了,来多吃点”。听着书记的话心里暖暖的,就像自己大伯一样,几天的辛苦此时觉得都不算什么了。

吃完饭我们同书记还有村里的干部就这几天的工作情况及以后工作如何开展召开了一个工作会。会上作为帮扶单位主任田恩松就扶贫工作提了几点意见。一是提高工作认识,扶贫工作是村里的大事,要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把这件事做好、做实,这既是政治任务,更是贫困户盼望的心声;二是怎么扶贫,有什么样的措施。70多户的贫困户要摸清状况,要了解有没有漏户,每户要有具体的规划措施。怎么脱贫?主要还是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茶叶,每户要有一个详细的规划;三是抓住政策机遇。既要有整体的实施方案,又要有分门别类的措施,即扶贫搬迁、产业发展、政策兜底等方面的具体扶贫办法。像每户需要的种猪、种羊、肥料这些要科学、实事求是的形成一份规划报告,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公平公正的在阳光下运行。村干部也就扶贫怎么帮扶的问题相继交流发言。通过会议商讨,形成了一致的扶贫意见:坚持精准设计,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制定泉峪村精准扶贫脱贫工作计划(2015年—2020年),研究实施“五个一批”行动,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和教育助学脱贫一批,确保全村贫困工作精准实施、如期脱贫。

回来的路上,虽走着一样的路线,却有了不一样的心情。在车上我们还在讨论、在思索如何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如何让他们过得更好!走访,虽只是一种形式,但走访的过程却是实在的,能直观地看到群众的困难,能真实地体会到群众的感受。它的意义不仅仅是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是一次锻炼与情感体验,更是与贫困户心与心的碰撞和交流。

扶贫日记(篇4)

作为驻村工作队队长,始终坚持对队员从政治上爱护、思想上引导、工作上鼓励、学习上帮助、生活上关心、纪律上严格,引导他们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带领他们不断学习政治理论、政策法规、惠民政策及基层工作有关知识,努力提高驻村队伍整体综合素质,精心培养“学习、团结、务实、创新、和谐”的工作团队。同时,为树立、保持驻村干部好形象,时常以个人魅力教育和影响队员,无论是在修路挖渠、夯墙建房、挖坑植树、收割青稞、打扫卫生等同劳动的主战场,或是在值班守夜、护村巡逻等维护稳定的最前沿,还是在募捐物品资金、帮扶“结对户”等为民解忧的行动中,都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时时处处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时时处处保持驻村干部的良好形象,为驻村干部带好头、当楷模、作表率。

目前,工作队上下已形成了一种不分民族、不分年龄、不分资历,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讲政治、讲党性、讲原则、讲大局的高尚团结;形成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尽心竭力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良好局面;形成了“扑下身子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一心一意谋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氛围。

扶贫日记(篇5)

怀着对党的事业的忠诚,放弃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本人主动请缨,于20XX年10月18日义无反顾进驻八宿县拥巴村,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强基惠民驻村工作。驻村期间,当“村官”、谋“村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不遗余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扎实的工作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昌都地委、八宿县委、昌都质监局党组、八宿县强基办以及拥巴乡党委的认可与肯定,赢得了拥巴村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广泛好评。(工作队被评为“地市级先进驻村工作队”,个人被评为“自治区级先进驻村工作队员”)

摒弃过客思想,坚定理想信念,扎根拥巴村庄。

“群众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无怨无悔!”——这,就是我的驻村格言。在肩负着组织的重托、怀揣着亲人的担忧来到拥巴村后,摒弃“过客”思想,快速转变角色,将自己迅速融入拥巴,把拥巴群众当做亲人,把拥巴村庄当做家乡,无限热爱,并在拥巴村这块“责任田”里精耕细作。

将确信的理想信念作为战胜一切困难的思想基础。拥巴村距离昌都300多公里,由于交通闭塞,经济发展缓慢,至今没有通电,生活条件差。驻村四个多月,我被查出患3级高血压,加之腰椎压缩性骨折(20XX年出差拉萨返回途中发生车祸)导致骨质增生的旧疾,时常要经受严重的头痛、头晕、腰疼、失眠、食欲下降、记忆力衰退……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至今每天不得不吃三种以上的降压药和止疼药。但我仍然坚持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激励自己,以顽强的毅力克服身体上和生活上的不适,在心中用“条件差精神不能差、身体差工作不能差、艰苦决不怕吃苦”的铮铮誓言勉励自己,逐渐融入全新的基层环境。而且我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逐步适应基层生活条件,一定能够完成组织交给的驻村使命。

将家人的大力支持作为履行驻村使命的精神支撑。去年10月,带着家人的牵挂和担心,离开了温馨的家和深爱着的家人,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驻村工作上,在村上一驻就是两三个月,即使偶尔回昌都,也是奔波于各单位之间,汇报驻村工作、联系项目事宜、落实帮扶资金,与家人真正团聚的时间少之又少,就连儿子陈辰在地区人民医院做阑尾炎手术以及以全区汉族班第一名的成绩考上辽阳西藏班上学,我都没能见上一面,没能照顾一天,更谈不上送行,只能把对亲人的歉疚与思念深深埋在心底。对于这些,家人没有任何埋怨,更多的是默默支持和无私的奉献,使驻在拥巴村的我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撑,迸发出了无限的工作动力和热情。

扶贫日记(篇6)

刚来到丰年村我是带着满腔的激情与热情,但是经过几天时间的了解与观察,看到了基层的复杂性,我的信念曾一度动摇。但是当我想到各级组织对我的信任,党赋予我的任务与使命,当我握着村民那一双双布满沧桑的双手,当我看到老百姓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神,我又一次次重新燃起了斗志。我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我们村带来一丝改变,要通过民政人的爱民情怀,让老百姓感受到党的关怀与温暖。

四个月里我放弃了国庆节等法定休息日,走访、慰问了贫困群体及老党员;解决了村内历史遗留的低保、五保等问题;为村委会置办了全新的办公座椅与冬季取暖煤;委托省设计院拿出了20xx年即将实施的美丽乡村整体规划;通过与省、县、乡等各级领导沟通协调,为丰年村争取到资金60余万元,田间生态水利改造项目资金近2000万元(目前已施工),果蔬种植合作社扶贫项目资金800万元(已通过省直相关部门审核),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资金300万元(资金已到位)。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可以预见我们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及美好的明天。

扶贫日记(篇7)

“全面小康是什么样子?党的十八大作了明确答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道真自治县隆兴镇莲池村见到郑华时,一大群群众正围坐在周围听他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

今年,省国税局作为省党建扶贫道真自治县隆兴镇工作队牵头单位,选派遵义市国税局总经济师郑华担任工作队副队长,按照省委将党建扶贫与同步小康工作有机结合的要求,郑华兼任全省同步小康驻隆兴镇莲池村工作组成员。笔者从郑华厚厚的民情日记本上不仅看到他的工作情况,而且还深切感受到他们帮扶道真的满腔真情。现摘录部分整理于下:

3月8日 星期五 晴

今天,莲池村饮水工程完工。

莲池村熊家、拴田坳两个村民组及村委所在地因水源不足造成饮水非常困难,每3天只能供水1个小时。省党建扶贫工作队(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到岗后,决定将解决饮水困难作为办理的第一件实事。

午饭后,省党建扶贫工作队(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全体队员与村干部张召政、王东、徐照兵一起到熊家村民组再次寻找水源,终于找到了2个取水点。并现场讨论出方案:将2个水源与原水源一同引到蓄水池。经测算,需水管近700米、建1立方米的蓄水池2个,仅物资就需要资金6500元。

我们同村干部商量:工作组出资购买物资,群众投资投劳建设。村干部召开群众会说了我们的想法后,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同。

3月28日 星期四 晴转雨

上午9时,与副县长程建华及有关乡镇、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陪同贵州百花药业集团董事长黄文荣一行考察道真重庆产业园区和巴渔创业园区。

12时,县长向承强主持召开贵州百花药业集团投资意向洽谈会。双方就贵州百花苗方药材厂的搬迁及中草药种植基地建设等事项进行友好协商,初步达成共识:贵州百花药业集团拟将贵州百花苗方药材厂迁至道真重庆产业园区,计划用地面积300亩;选择5个左右的中草药品种,建设育苗、示范种植基地;贵州百花药业集团提供技术支撑,帮助道真建设10万亩以上的中草药种植基地。

4月19日 星期五 阴

深入玉溪镇淞江村、巴渔村和县国税局实地调研后,省国税局薛建英局长一行在县委七楼二号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道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汇报后,薛建英局长表示,省国税局将按照省委的安排部署,认真履行职能职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有效资源,结合县委县政府总体思路,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长期帮扶规划,力争帮到点子上、扶到关键处,做到帮忙而不添乱、到位而不越位,坚持一帮到底,不脱贫不放手;紧紧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事业等重点,采取部门联动、招商引资等方式,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一项一项地落实,一件一件地办理,把好事办得更好、实事办得更实,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加大民生建设力度,与道真干部群众一道完成全面小康历史任务,并对帮扶具体事项进行了明确。同时,省烟草公司烟叶基础设施办公室主任朱诗恒表示,公司将从烟水、烟路、烤房等烟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最大限度地给予政策倾斜,帮助道真发展烤烟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薛建英局长这次道真之行,落实和协调项目10余个,涉及帮扶金额2000余万元。

 

扶贫日记(篇8)

7月26日 星期二

又到了一年一度养老保险的征收工作期,为保障和平村征收养老保险工作顺利有序完成,扶贫工作队队员及村"三委"委员分成3个小组,分别前往各村民小组,协助小组会计、信息员、小组长开展养老保险征收。

我们组一大早就按原计划前往拉扎村民小组,到达目的地后,我们召集村民开会,村委会主任尼布介绍了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和征收标准;在村民们充分了解养老保险相关政策和征收标准后,我们才开始征收。今年,国家减免了精准扶贫户的养老保险金,每户每人由政府帮助缴200元的养老保险金,切实减轻了贫困户的经济负担。

从拉扎村民小组出来后,我们又分别前往红山片区的月浪、布龙、林都村民小组进行养老金征收工作。

这一路走来,给我最深感触的是:红山片区四个村名小组的交通状况很差。好在今年和平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包含了红山片区的通组道路硬化,相信通组路的硬化建设很快就能改变红山片区的道路现况。

扶贫日记(篇9)

20**年4月21日,星期日,下雪初春的巴音布鲁克依然冰雪交融,寒冷刺骨,昨晚起下个不停的大雪使本来略微转暖的天气犹如又回到了冬季。看着纷纷扬扬的大雪,想着巴西里克村的贫困牧民,我也顾不上下雪的问题了,牧民们从“冬窝子”返回不久, 棉被很单薄,御寒物品少,这样的大雪日子过得怎么样了?每当想到他们,我的心里就沉甸甸的。

冒着齐膝的大雪,踩着泥泞的道路,我们首先来到了残疾牧民党杰家。眼前的景象让我吃了一惊,离4 A级巴音布鲁克天鹅湖景区不过几公里路,而党界家却还住着泥土堆砌的房子,屋里一件值钱的东西都没有,这样的房子在别的乡镇都很难看到了。党界今年51岁,家里一共四口人,因为身患疾病身体残疾,是村里的无畜户,全靠他妻子和女儿给大户放牧打工,女儿很早就辍学在家,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走进他家的院子,一家人放下手中的活,与我们攀谈了起来。我问他们今后有什么打算时,党界说希望在我们的帮助下,通过他们的.劳动能过上与别人一样的幸福日子。听着他含糊的讲话,看着他蹒跚的步伐,我的心就象外面的天气一样阴郁难受,深深感受到了身上的担子……把带去的棉被发放到他手中。

后来又走访了几家牧民,虽然在每户困难家庭,我们都给他们送去了慰问品,但我非常清楚的知道,这些微薄的慰问品对于他们困难的生活状况来说只是杯水车薪。然而令我感动的是,虽然今天我们的走访不会给他们生活带来立竿见影的重大改善,但他们依然对我们的到来充满了感激,再三感谢党和政府想着他们,关心着他们,即使一些行动不便的牧民,在我们离开时也不顾我再三劝阻,坚持要冒着雪送到院子外面。他们的淳朴与善良深深地感动着我,也让我更加理解了“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的执政理念,更加感受到扶贫助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加坚定了我要为牧民多办实事办好事的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现在我的梦想就是通过我们的苦干实干,让贫困牧民尽快脱贫。衷心希望他们早日走出困境,过上幸福生活。

扶贫日记(篇10)

想起在富有盛名的梨花和浪漫无比的樱花丛中翩翩起舞的日子,我不禁闭上眼睛陷入精彩的回忆……那些花儿,你们在等我吗?对不起,我不来了,今春我去明胜村了!

民胜村,四面环山,是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青胜乡的一个贫困村,从昭通出发到永善县城,拐一个弯经过桧溪大桥,顺着金沙江一直往下行走,转进一条坑凹不平凿在山崖半腰的公路,颠簸着就到了民胜村。民胜村有5个自然村25个村民小组,村委会就坐落在民胜一组最靠山脚的地方,干净且清幽。推开二楼我住的房间窗户,视线跨过瓦房,扑面而来的,是漫山遍野的桐子花!经了解,那是多年前政府主导发展的产业。

民胜村海拔落差并不很大,山间杂木丛生,桐子树由于面积宽、数量多,又争其斗艳地开着花,因此,在这个季节里桐子树特别耀眼。桐子树喜生于较低的山坡、山麓和沟旁。花白略带红色,有橙色的斑点与条纹。气微香,味涩,味苦,微辛、寒。其功效:清热解毒,生肌。又主治于,新生儿湿疹、秃疮、热毒疮、天沟疮、烧烫伤。这便是陪同我下队的老罗说过几遍:“有一年,xx让我帮他捡了好多桐子花,用来治疗烧伤”的原由吧!看上去因为太多而略显平凡却怎么也不失美丽的桐子花,除了挂上桐子果实,居然还能有中药的功效,发自内心更喜欢桐子花了。

桐子,作为一种产业推广的时候,它被人需要过,人们需要的是桐子油,一种说不定哪一天会重新高调复出登上历史舞台的工业用油的果子,如今却是留在荒山无人问及。而它的花,是我遇见的最美丽的桐子花,默默地爬上枝头,又悄悄地滑落为泥。它们漫山遍野,长在山腰、岩脚、沟边、路旁;它们独善其身,忠诚坚守,不卑不亢、不喜不怒、不争不抢。它们低调地存在,高雅地绽放,除了我这样,同样是这个历史时期需要而被安排到民胜驻村的匆匆过客,是如此疼惜、怜爱,偶有人记得它可以疗伤之外,还有谁为这些漂亮、纯洁的花儿驻足心疼?无论有没有人关心,无论社会是否关注,它们依然故我地绽放、凋零、等待、再绽放、再凋零。年复一年,那么坦然、安静、绝然。这难道不是一种大气、个性的境界吗?

是我需要的境界。来之前,听说要长期驻在离家比昭通远几百公里的民胜村,想到一直以来“5+2”“白+黑”为家庭团聚而拼命工作的各种心酸,想到家中不到四岁的女儿天天哭着喊着要妈妈的情景,想到从始至终再苦再累从未改变的职业尊严,想到无论工作环境如何恶劣从不打折扣的工作作风,想到我自己已有五年的基层工作经历,想到单位里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人比比皆是……我强烈地感到社会的不公平,我嚎啕大哭了三天!虽然来到了民胜,一开始是很有怨气的,加之对新工作的管理,怀着各种伤感的心情,我不得不在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开始熟悉环境,开展精准扶贫入户调查工作,一个村民小组接着一个村民小组地走访,挨家挨户开展民情调查,最终我获得了民胜村自然资源、民情风俗、贫困程度和范围以及产业发展状况大量的资料。我找到了工作的切入点,我需要农村带头致富的人才,我要培养带头致富的人才,我要为民胜村建立产业发展最强大的团队!我无需表现自己,无需做给谁看,无需得到谁的夸赞或是认可,只要民胜人民群众需要……梦想的开始,究竟有多大的魅力,能唤醒多少人?带动多少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年3月,我开始寻找年轻有梦想的民胜人。通过一次报名实地考察的机会,一个名叫肖玖万的年青人进入了我的视线。我找到他,说到家乡的发展需要有梦想、有能力、有见识、有干劲的青年来带头时,他激动地说:“我们都是在外打工多年,虽然找到一些钱,但越来越没有勇气,因为打工一辈子,找到再多的钱,回到家乡一切还是要从零开始。书记,我们想做养殖业,我们养鸡、还要养猪、养牛……”,我开始有点担心他跟大多数老百姓一样,一开口就问我要钱,我急忙解释说:“我先声明哈,我没有钱,但我可以帮助你们找资金,一是贷款,二是找老板来投资……”“书记,你不要想太多了,我们不问你要钱,你一定要帮我们找思路,想办法,为我们订目标,为我们搭建平台,为我们寻找政策,我们不是一心想靠在政府的身上,我们是想认认真真做点事情,当然等我们做好了,有扶持政策的话我们该享受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听到这一席话,我内心很喜悦,一是找对了人,二是非常理解我的苦衷,三是有干劲、有信心,四是有决心。达到了我框好的这些条件,可以开启民胜村产业发展披荆斩棘的模式了。3月11日,我在民胜村中厂二社肖玖万家召开了群众大会,也是这次会议我才知道他的爱人罗英是中厂二社的社长,在罗英的大力配合下,22户社员全部到场,会议取得明显效果。最终肖玖万、罗贵书等五人决定养鸡。3月22日,养鸡场开工。4月6日,1600只乌骨鸡进场,实现民胜村一直以来规范化养殖产业发展零的突破,也正式开启了民胜村产业发展之路。目前,开展民胜村果树提质增效、厨师培训等培育新型农民150人次,金江课题暨法制宣传60人。

扶贫日记(篇11)

驻村一个多月来,虽然有点劳累,但心情还是比较好,思绪更显活跃,回到宿舍,心中想的还是白天那一件件的小事;躺在床上,脑海中浮现的还是那一张张淳朴的脸。既然睡不着,就把今天的活动和心得记录下来!

现在农村条件改善了,很多人都富裕起来了,但还是有部分家庭很贫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居住条件恶劣,家中鲜有像样的电器,而家庭成员上有老下有小,缺乏行之有效的增收途径和实力,抗风险能力极其脆弱。

扶贫日记(精品8篇)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周记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呢?周记写作是将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用纸和笔记录下来的过程。每周我们都要写周记,它不仅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成果,还能帮助我们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你想深入了解“扶贫日记”,不妨先来阅读这份详尽介绍吧!请将本文收藏起来,以便日后再次参考!

扶贫日记(篇1)

今天去马蹄乡横路沟村双联户,三年来,多次去哪里,每次都觉得有新变化,村容村貌,老百姓收入,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看到一排排新建的暖棚羊舍,一幢幢新修的高标准住宅。同样的地理环境,同样的一群老百姓,三年时间似乎这种变化不可理解,过去那里是落后和贫穷的代名词,我现在说那里大部分老百姓人均收入超过了两万、三万、四万有人相信吗,我肯定没有人相信,如果我不是一次次的去哪里,我也不会相信,但是,我告诉大家这是千真万确的,没有一丝一毫的夸张。

其实,哪里都有发展的空间,只是看是不是选准了一条正确的路径,同样的一块土地由于发展的路径不同,发展的效果就会千差万别,马蹄横路沟是一个鲜活例子,过去我们死守着那些土地,粮食产量低,入不敷出,年年岁岁,人穷志更短。我们换了个思路,种草养畜,三、四年大变样,人初步富了思想觉悟提高了,在哪里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感谢党的好政策。在这里没有埋怨没有等待,只有憧憬,只有谋划,户户都在说明年的打算,以后的规划。在哪里人与人之间,户与户之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情亲、友情,我深深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和谐,虽然现在哪里还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哪里的老百姓劳动强度还有点大,收入还不够高,但是,我相信有一条正确的发展路径,有党的富民政策的支持,有老百姓的辛勤劳作,哪里的明天会非常美好。

扶贫日记(篇2)

今天是难得的一个好晴天,一大早,我们驻大地坡村扶贫工作队又开始忙碌了起来。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63户451人,按照镇上的工作安排,要在8月10日前完成>及>的填写工作,我们加上镇村组领导共计8人按照分工,各自负责完成20户。领到任务,大家对照前期的贫困户信息,认真填写贫困户家庭信息,为进村入户做好准备。

下午,汤丹镇党委书记周自开拿着自己所帮扶的贫困户建档立卡“一户一策”脱贫计划表,到所挂钩的大地坡村民小组贫困户袁开友、童安军家中进行调查。在访谈中:袁开友,男,50多岁,低保贫困户,独身一人,常年患病,只靠在村里打点零工维持生计,生活靠民政救济,家中一贫如洗,房屋简陋,养了5只鸡在家中,与人同住,生活贫困。周自开书记与他聊聊家常,认真算好一年的经济帐,祝愿他早日脱贫,过上好日子,并语重心长地再三叮嘱:“家禽不能与人在同一屋居住,不卫生,这样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童安军,男,50多岁,家中只有夫妻二人,还带着一个五岁的小外孙女,老俩口常年患病,无劳动能力,低保贫困户,生活艰辛,儿子长期在外打工,未尽赡养老人义务。

由于白天村民大多数在外做农活,所以很难找到人。晚上6点,吃过晚饭后,汤丹镇纪委书记刘发俊带着扶贫工作队员又到大地坡村民小组农户家中填写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户一策”脱贫计划表,对在家中的童安发、杨马平、袁开群进行访谈。访谈中了解了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脱贫愿望……回到村上已经10:30分了,还要继续不辞辛苦地完善表内信息。

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已经到了晚上的12点多了,队员们感觉到很疲倦,但为了贫困群众能早日脱贫,心中都觉得:值得!

扶贫日记(篇3)

20**年4月21日,星期日,下雪初春的巴音布鲁克依然冰雪交融,寒冷刺骨,昨晚起下个不停的大雪使本来略微转暖的天气犹如又回到了冬季。看着纷纷扬扬的大雪,想着巴西里克村的贫困牧民,我也顾不上下雪的问题了,牧民们从“冬窝子”返回不久, 棉被很单薄,御寒物品少,这样的大雪日子过得怎么样了?每当想到他们,我的心里就沉甸甸的。

冒着齐膝的大雪,踩着泥泞的道路,我们首先来到了残疾牧民党杰家。眼前的景象让我吃了一惊,离4 A级巴音布鲁克天鹅湖景区不过几公里路,而党界家却还住着泥土堆砌的房子,屋里一件值钱的东西都没有,这样的房子在别的乡镇都很难看到了。党界今年51岁,家里一共四口人,因为身患疾病身体残疾,是村里的无畜户,全靠他妻子和女儿给大户放牧打工,女儿很早就辍学在家,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走进他家的院子,一家人放下手中的活,与我们攀谈了起来。我问他们今后有什么打算时,党界说希望在我们的帮助下,通过他们的.劳动能过上与别人一样的幸福日子。听着他含糊的讲话,看着他蹒跚的步伐,我的心就象外面的天气一样阴郁难受,深深感受到了身上的担子……把带去的棉被发放到他手中。

后来又走访了几家牧民,虽然在每户困难家庭,我们都给他们送去了慰问品,但我非常清楚的知道,这些微薄的慰问品对于他们困难的生活状况来说只是杯水车薪。然而令我感动的是,虽然今天我们的走访不会给他们生活带来立竿见影的重大改善,但他们依然对我们的到来充满了感激,再三感谢党和政府想着他们,关心着他们,即使一些行动不便的牧民,在我们离开时也不顾我再三劝阻,坚持要冒着雪送到院子外面。他们的淳朴与善良深深地感动着我,也让我更加理解了“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的执政理念,更加感受到扶贫助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加坚定了我要为牧民多办实事办好事的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现在我的梦想就是通过我们的苦干实干,让贫困牧民尽快脱贫。衷心希望他们早日走出困境,过上幸福生活。

扶贫日记(篇4)

9月1日,调度通村通组公路建设事宜;组织召开全镇通村通组公路建设秋季攻势大会战推进会。

9月2日,调度观坝、双仙通村通组公路以及布金公路建设事宜。

9月3日,走访精准扶贫户。

9月4日,调度通村通组公路、新农村建设并调研产业规划及村办公阵地建设等情况。

9月5日,组织召开镇脱贫攻坚周调度会,调度安排通村通组公路、产业发展、精准信息、就业扶贫等相关工作。

9月6日,到区对接蔬菜产业扶贫发展相关工作。

9月7日,调度通村通组公路建设推进情况。

9月8日,到村调度通村通组公路建设。

9月10日,调度观麻、布金、泥转等通村通组公路建设。

9月12日,调度观麻、青映通村通组公路建设。

9月15日,商量落实脱贫攻坚补偏补短工作;脱贫攻坚办调度近期重点工作;组织召开全镇通村通组公路现场培训会并安排相关工作。

9月16日,调度观麻、麻核、布金、周家坪通村通组公路工程推进情况;金田村办公室装修推进情况。

9月18日,对接招商引资暨金田村产业发展意向投资代表。

9月22日,商量新农村建设及补偏补短相关工作。

9月23日上午,与相关负责人一起商量麻沟村贫困工作有关事宜。

9月25日,商量通村通组公路材料供应等相关工作。

9月26日,调度通村通组公路建设。

9月27日上午,调度青映公路项目建设情况。

扶贫日记(篇5)

今天是我和接对帮扶的贫困户陈元龙约定,看新房屋基平整的日子,老陈是五台乡红场村二组贫困户,年前座谈时,就一再提出,房子住不成了,得重建。我鼓励他重新选址,并将政策做了说明。

一大早,我和同事驱车30余公里来到村里,又步行去新房选址的地方,走了不到10分钟,就听到轰鸣的机械声,同去的村干部告诉我,那是老陈请的挖机,在清除场地上的碎石和土方。

“得亏领导帮忙操心呀!”,老陈老远看到我,赶忙迎上来,说些感谢的话。我回应到:“不要感谢我,要感谢党和政府精准扶贫的好政策!”

“算了下没,建起大概得多少钱?”我和老陈现场攀谈起来。

老陈告诉我,平整屋基,加盖起和装修,估计得12万元左右,还强调总得装修一下再住进去。我支持他适当装修一下是必须的,还表扬他是村里第一个动工建新房的贫困户,老陈听了很高兴。

“都五六十岁的人了,遇到党的好政策,我得积极配合,虽然国家有政策,我自己也想办法拿点钱出来,把新房搞气派点!”听老陈这么有信心,我点头表示赞许。

随后,我又和老陈在屋基四周转了一圈,就猪栏、厕所的位置作了个初步规划。

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我又和老陈坐下来,问他房屋盖起后的打算。老陈告诉我,盖新房不耽误种庄稼,另外再搞点养殖,猪栏建好了,买两个小猪娃儿喂,再养个百把只鸡子,一年收入个8000块钱不成问题。我连忙称赞老陈有头脑,并又重复发展养殖业的政策,老陈开心的笑了。

不知不觉攀谈了个把小时,我得再去看另外一户,正要起身离开时,发现老陈头部受了点小伤,我问他怎么回事,老陈告诉我,拆旧房时不小心被瓦片砸到了。我赶忙又坐下来,提醒老陈建新房一定要注意安全,个人的安全,施工人员的安全都得注意,房子建起了,生产生活也要注意安全。老陈非常感谢我的提醒。

在离开老陈去另外一户的路上,我对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及时正确的政策宣传很重要,要让贫困户知道做什么,怎么做;要想办法调动群众自身脱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干部无论怎么帮扶,都还得他本人自己去实施,因此调动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重要,也就是要发挥内因的作用;帮扶干部还要多关心贫困户的生活细节问题,多拉家常,比如问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儿女婚姻情况等等,包括正确使用对群众说话的语气,都很显得很重要,注意这些细节了,干部和群众之间就没有了距离,他们会很信任你,感激你。我进一步认识到,还要将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和感激进行因势利导,上升到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感激,只有这样,才能在广大农村形成和谐向上的正能量。

扶贫日记(篇6)

长坝虽已入冬但天气还不是太冷,早上九点多我已经和村干部到了长坝村阳一社,硬化的水泥路上还有薄薄的一层冰,我们一行7人走在上面脚底下发出一连串咯吱咯吱的响声。山路崎岖难走但也掩盖不了我们喜悦的心情,因为今天是我们工作计划的最后一天,走访的是长坝村最远的三个社——阳一,阳二和麻池,这三个社有贫困户27户。

为了搞好精准扶贫自查自验自评工作,准确掌握贫困户家庭情况,将国家扶贫政策宣传到位,将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在纪委书记李辉的带领下,我们计划利用四天时间将全村110户贫困户逐户走访一遍,按照镇上“宣传政策,疏导情绪,完善资料”的工作安排,我们每到一户都要详细讲解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关政策,不厌其烦地解释群众提出的问题,有的群众说他们当了好几年的贫困户了也没见国家的扶贫政策,我们就解释说,“你村上的路这几年是不是硬化了,是不是吃上自来水了,生产生活条件是不是大大改变了?现在的扶贫政策不是说给了你几百元扶贫款才算享受政策,而是大扶贫,政府通过修桥铺路架水等手段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通过劳动技能培训,经济林综合管理,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等方式提高持续发展能力,进而激发群众内在发展动力,变输血为造血,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穷”,听了我们的解释群众心服口服,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也有了正确认识。我们每到一户都要坐下来和群众谈心,了解他们致贫的原因,存在的困难和致富的打算,详细询问他们的收入情况,认真填写了贫困户退出测算表,将装有六种资料的贫困户资料袋发到贫困户手中,再三叮嘱要妥善保存。

一天下来已经人困马乏,五点多返回镇上正好赶上大灶开饭,吃完香甜可口的饭菜回到办公室整理好一天的资料,看着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一种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不禁想起了一句歌词,革命人永远年轻。

扶贫日记(篇7)

今天是第二次入村摸底。早上出门,满目白霜,呼口气立马成雾。区教育局3位领导、我和4名村干部,分成4个组,分头行动:挨家挨户问卷、填表、按手印。

我从东峰村五组开始,一上午走访了16家。我看到有不少家庭都盖了两层小洋楼,觉得还不错。但是,真正入户以后,才发现情况不尽如人意。

走访的第一户是双女户,还有一位老奶奶,常年瘫痪在床,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男主人得了大病,每年要花好几万。房子勉强建好了,但是没有产业,靠身体好的时候零散打工挣零花钱。

我想,没有支柱产业,大部分青壮年还是会纷纷出门务工。若在外买房安家,如果老了,出不了力气了,还是要回老家,还得靠政府帮助。所以扶贫,产业扶持才是根本。

扶贫日记(篇8)

一套领导精心安排的办公设备、一副妻子细心准备的生活行囊、两个经验丰富的公益志愿者陪着我带着市委、市政府和部领导对扶贫攻坚工作的殷殷嘱托,我来到聚宝乡黑顶村开始履行第一书记的工作职责。

高高的黑顶山连绵起伏,世代守望着勤劳、淳朴的黑顶山人民;粗壮的大柳树枝繁叶茂,时刻陪伴着热情、奔放的黑顶山儿女。

没有迎来送往的客套寒暄,支部书记调集一切可利用资源配合我们工作的开展;没有乡村市里的生分疏远,村委会主任默默的解决生活的各项困难。

打扫村部卫生、组装办公设备,用最高的效率扫清工作的障碍。

15户贫困户、34口人,拍照片、填调查表、唠家常,我们用真挚的情感和朴实的语言拉近了党和人民的距离。

汇总材料、美化照片,建档立卡为扶贫攻坚打下坚实的基础。

扶贫攻坚,累并快乐着!

扶贫日记(优选5篇)


编辑精心挑选的“扶贫日记”一定值得您一试。周记是一种特殊形式,帮助我们记录想法和感情,很多学生在学校都会被要求写周记。通过写周记,我们可以学习更加理性和全面地评估自己。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收藏备用更佳!

扶贫日记(篇1)

今天,我们去了大河乡西岔河村和红湾村,这两个村都是细毛羊发展的重点村。红湾村是近几年扶持的细毛羊、细羊毛生产标准化示范村,连续三年细羊毛售价居全县之首,牧民得到了实惠,在外面也小有名气,每年商贩抢着要哪里的羊毛,这些成绩的取得有个方面的原因,都是,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这个班子能够凝聚人心、能够踏实做事、能够锐意创新,2010年冬季开始他们推行了细毛羊整村穿衣,20xx年推行了机械剪毛、分级整理、标准涂料标识、规格打包、集中销售,走上了标准化生产的路子。2013年他们又建起了集中舍饲养殖点,将部分淘汰畜和当年出栏的仔畜通过短期育肥后出售,截至目前育肥出栏1000多只,增加收入30多万元。近几年他们还坚持提前配种,怀孕母羊后期补饲、羔羊早期补饲技术,繁殖率、仔畜成活率大幅提高,实现了畜牧业生产的利益最大化,是全县畜牧业发展的一个标杆。

西岔河村有较为充足的饲草料基地,有发展细毛羊和舍饲半舍饲养殖得天独厚的条件,过去由于认识不明确,一度细毛羊饲养量大幅滑坡,大量养殖藏系羊等畜种,致使草原退化,邻里纠纷频发。前年以来,通过算细账、作对比,牧民群众坚定了养殖细毛羊的信心,积极调整畜种,目前,除两户自然条件限制不能养殖细毛羊的牧户以外,全部养殖了细毛羊。他们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新建高标准暖棚羊舍40多座、储草棚40多座,充分利用草地资源种植优质牧草1800多亩,大力发展舍饲半舍饲养殖,舍饲半舍饲率达到了80%以上,在政府的扶持下人畜饮水、草地灌溉、配种站、储毛棚的设施进一步完善,更加坚定了他们走标准化生产路子的信心和决心他们也正迈着坚实的步伐朝着这个目标前进,2013年冬季全村有8000多细毛羊穿上了羊衣,明年他们将推行机械剪毛、分级整理、标准涂料标识、规格打包、集中销售等一系列标准化生产技术。

我相信只要干群团结一心,一个生产发展,民风淳朴,山清水秀的优美新村很快就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扶贫日记(篇2)

20xx年4月12日零时12分,天气阴。今天是星期日,我带领工作组在鲁班镇八竹村村干部王君政陪同下来到鲁班镇八竹村团田组对贫困户基础情况进行调查走访。这时突然从对面的小山坡上冲出一个11岁左右的男孩,手里拿着小石头向我们一行扔了过来,嘴里还骂着一些我听不懂的话﹍﹍嗨,你还别说,这小子那真叫一扔一个准。我的额头被击中了,只见额头破了皮流了血。

“这是谁家的孩子啊,这么皮!”我忍不住的喊道。只听村干部王君政说道:“李书记您别生气,这是我们村团田组村民王圻园的儿子,因为智力有问题,而且还闹腾,所以他家父母把他送到特殊学校人家也不收,平时大人出门干活,也没有人管。“原来是这样啊,难怪”,我心里嘀咕道。“难道他家人不管他吗?”我问道。“他家人管,怎么管!这孩子的父亲前几年打工时得了严重的尘肺病,一年不知要跑多少趟医院,他母亲又要干农活、打零工帮助丈夫治病,又要养活一家三口。你说怎么管”村干部王君政说道。

“那我们去王圻园家里看看吧”,我立即安排到。村干部说“好,可是也不知他家大人在不在,要不我先打听下,通知他们”。果然不出村干部的预料,我们在王圻园家门口等了近1个小时,王圻园夫妻俩放下农活从山坡上赶了回来。一见我们夫妻俩人连忙将我们请到了家中,我一进屋抬头看了看,这是一间新建的一层三间房,屋内没有装修,就是简单将墙体清光了一下,屋内除了一台老旧的电视机外就没有什么像样的电器,只能用一贫如洗来形容了。“各位领导好,我叫王圻园,感谢你们能来看我……”,只听王圻园说上两三个字就要咳上好一阵方能接着说下去,我真担心他一直这样咳下去真的会把气管咳坏了。我抬头看了看他,满脸的憔悴病容、身体很瘦弱,仿佛风大一点就能将他吹走似的,在他身边的妻子也是一脸的疲惫。“你好:我叫李绍国是仁怀供电局驻鲁班镇八竹村的村干部”,我边说边伸出双手与夫妻俩人分别握了手。“我这次到你家就是想了解下你们家的生活、生产基本情况,还有你家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助解决的……”我问道。只听王圻园说道:”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去年出资1万多元帮我们家的危房进行改造,现在就是我们家门口的地面没有钱硬化,可以不可出点钱给我们硬化一下,还有我生病欠了好多钱,可不可以……”听到这些我拿起走访记录本一一认真记录起来。“哟,李书记你的额头浪个弄的,好吓人呢!”王圻园问道。我摸了摸受伤的额头笑道:“没事,就擦破了点皮”。“还说呢,李书记就是被......”眼看村干部快要将我受伤的实情道岀,我急忙道:“是我刚才不小心弄的,真的没事。对了,刚才了解到你们家种的土地不多,要不发展下养殖业,我给你们预备添置些小猪仔、小鸡,还有小羊羔,你们看怎样?”我提议道。“谢谢李书记,养这些太麻烦,而且我们家也没有人手养这些”王圻园答道。我说:我们驻村干部的工作中除了对贫困户实际困难进行帮助外,更重要的是跟据你们的实际情况,帮助你们发展经济,让你们能过上好的日子。这样吧,我回去后与你们的村委会干部协商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帮助你们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那现在我们还要到下一家去看看,你们去忙吧。”于是我们又断续走访下一一家贫困户。

在走访完贫困户回来的路上,村干部王君政问道:“李书记你刚才咋不告诉王圻园,你额头上的伤就是他儿子弄的呢?“唉,大家看到的王圻园一家是什么境况,我怎么能再增加他的负担”我回答道。这时车内“鸦雀无声”,大家陷入了沉思中……

20xx年4月13日3时27分,又是一个不眠夜,不知是因为受伤的额头隐隐作痛,还是王圻园一家的面容不断的在我脑海里浮现的原故,今晚我彻底失眠了……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一个对未来缺乏信心的家庭。王圻园的儿子跟我的孩子差不了几岁,但是想起他痴傻的面容,还有衣食无着落的情况就让人心疼万分,我该怎样才能帮助到他们呢!嗯,明天先让老婆去给王圻园的孩子购两件合适的衣服;等明天忙完所里的'事务后,再去村里联系下,想方设法帮助王圻园申请一下医疗救助;还有更重要的是明天再去王圻园家中给他们做一下思工作,让他不能放弃、坚定信心,在我们的帮助下积极脱贫致富奔小康。

他的工作,得到了该村广大群众的积极认可,20xx年李绍国因工作业绩突出,被仁怀市委、遵义市委评为“先进驻村干部”。李绍国心系新农村建设痴情不改,情牵新农村建设无怨无悔,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真心、真情、实干描绘着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

扶贫日记(篇3)

“今天天气预报为大风蓝色预警,电话及时通知帮扶对象,把代牧的羊群赶到避风的山洼,防止羊群走散丢失…“

“今天气温回升,协助扶贫户抢抓墒情,及时播种 …“

如上记述摘自石人子乡农技站扶贫帮扶干部工作日记的一部分。为进一步开展扶贫对象精确识别和动态管理工作,准确了解和掌握定点帮扶贫困村和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增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乡农科站的帮扶干部,详细记录每一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每一次入户了解到的新问题、新困难, 帮助贫困户出谋划策,寻找联系增收渠道,为他们早日脱贫,解决生产生活当中遇到的困难。

通过“民情日记”,帮扶干部紧盯帮扶村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和民生社会保障等工作难点,以钉钉子的劲头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加快帮扶对象及早脱贫致富。

扶贫工作期间,农科站的干部通过民情日记等方式,事无巨细详细记录驻村情况、群众需求,共记录扶贫工作日记两万余字, 并根据记录协调有关部门提供扶贫资金,切实帮助贫困群众出点子、找路子,获得了困难群众的一致好评。

扶贫日记(篇4)

今天上午,听闻乡政府领导中午要到我村丫都坡小组安排党支部换届工作事宜,我便和另一名驻村工作队员约好,和乡领导一同进村了解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情况。午饭过后,我们便前往丫都坡。

到达丫都坡已将近中午1点,我们立即分工(我主要负责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调查工作)。这次天气和往常不太一样,天空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撑起雨伞,我的第一站是李永贵家。

李永贵家贫困的原因主要是缺少劳动力,36岁的李东平还未成家,家中还有年过古稀的两个老人,只能在家中做一些简单的家务。目前他家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的600株香蕉和租地,他计划再扩种800株香蕉,现洞已挖好,苗到就能下种。从600株到1400株,增加的是数量,也是他的负担,我在调查表上注明应给予他技术帮扶和指导。意外的是,今年他家自建了一个猪圈,养了两头猪以及50只小鸡。他说,这是老人的意思,老人不能干重活,就只能在家中帮忙饲养家禽。

第二站是李国友家。李国友家有4口人,有一个年岁已高的老母亲,家中可用的土地只有3亩,稀疏中了100多棵香蕉,家中还有1.5万的外债。他说家中主要的经济收入就主要是靠自家养的那一匹骡子,讲到那匹骡子的时候,他喜笑颜开,说这是他的宝贝,出去帮人家驮东西一年能带来一万多元的经济收入!他说,家中土地并不多,准备搞点生猪、家禽养殖,已自建了猪圈和鸡舍,猪仔、鸡仔已圈养。“看着这些小鸡、猪仔在圈里活蹦乱跳,心情十分激动,以后可都是人民币呀!”李国友欣喜的说。针对这个情况,我在调查表上注明他家的脱贫措施是牲畜养殖,同时需要技术指导。

之后我陆续走访了6家农户。走访的这些建档立卡户大多都在原有传统产业香蕉种植的基础上,自发的发展了其他种养殖业。我看到了一颗颗自立自强、脱贫致富的种子正在他们的心中萌芽。

做完工作,已是下午5点半。换届工作与扶贫工作“双推进”达到此行的目的。我们漫步在山间小路,感慨雨后空气清新,更感慨脱贫攻坚犹如“甘露”一般湿润着整个村庄!

村书记扶贫工作民情日记

扶贫日记(篇5)

一大早起来,就头重脚轻地浑身难受,强撑着把孩子送到保姆家,9点钟到了平安乡梨树村。四个月了,大多数时间行走在大山与乡道之间、停留在农户家里里,趴在书桌上书写或电脑上编辑。

本想着到乡政府买一桶方便面,可事与愿违,一到乡上马上组织入户。早餐没吃、中午两点多肚子已咕咕交个不停,心想马上结束返回乡上再吃,有没料到,县上检查组已到包梁村,我们有马不停蹄地赶往包梁。四点钟已过,检查组还在一项一项的、认真的、煞有介事的翻阅资料文件。

五点钟已过,我实在饿得受不了了,看到远处的几户回族院落,放大胆子走去…。到了门前一位阿姨在洗洋芋,隔着开着的大门我看见院子里拉着一道铁丝,上面挂着一排雪白的粉条,似乎还冒着热气。本想张口要点吃的,但看到她正忙着,通红的手还在冷水中翻洗着,我也就不好张口,只是静静的看了会儿离开了。

六点钟过了,检查组还没走,这会我实在挨不住了,借了村干部的摩托车翻过一座山,绕了好几道弯到沟底的一家小卖部买了一桶方便面,又原路返回。刚倒上水,检查组要走,我们也要返回原地,哎!这命!饿了一天,刚有吃的,却又吃不到嘴里。

扶贫日记范文7篇


读书的时候班主任经常会每周布置一篇周记,每周写周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思考人生方向和目标规划,你有将心事写进周记里吗?幼儿教师教育网特别为你收集的“扶贫日记”,将此页添加到书签列表以便随时查看!

扶贫日记 篇1

关于扶贫工作的日记【篇一】关于扶贫工作的日记【篇二】宣传部共有13名干部,xx年共包扶后王家山村17人,贫困人口大多数是年老,残疾人,行动非常不便。宣传部主要领导和包扶干部通过调研,决定对年老和残疾贫困户进行精神扶贫。

究竟是什么样的精神理念在支撑着这些人?为了消除心中这一疑问,宣传部及时购买了老年收音机、各类书籍,尤其是王道老人需要的笔墨纸砚,把这些精神食粮送到贫困户的手中。

当天离开的时候,已是下午,刚下过雨的庄稼汲取着大自然馈赠的阳光和雨露,快速地成长着。已经30多岁的王彦辉,本该是顶天立地的汉子,却因童年的灾难沦为一个智商只有几岁的孩子,当他看到有人来访的时候,却露出了灿烂的微笑。这一切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什么样的雨露和阳光能滋润他茁壮成长,收音机里的音乐或许能打开上帝留给他的另一扇门工作人员心情沉重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7月29日,星期五下午,室外温度是32度,实际可能都达到了35度。宣传部所有人员却出发到包扶村后王家山,提着西瓜、饮料、白糖、饼干等消暑用品,大热天的,你们还记得我们王娥娥的妈妈向包扶干部说道。礼轻人意重啊包扶干部还显得不好意思。不轻......不轻......娃娃们连一口水也不喝、一口饭也不吃大妈说着,我们已经走远了。已经到晚上9点多了,我们该回去了,送出去我们的心意,大家心情一下子超级好。

残疾人王振祥行动不便,夏天还不知道吃西瓜没有?一个暖心的疑问,形成了此次送凉爽之行。

一个志愿者希望与王道老人结对帮扶,这是个好思路,精准扶贫的链条应该越长越好,一定要抽时间和其他志愿者好好谈谈这事这是精准扶贫日志中最有希望的一段话。

关于扶贫工作的日记【篇三】今天,阿光叔叔、小和姐我们三人去第一批尼西鸡养殖户家对禽舍做消毒指导。

全村被崩池神山分成两个片区,按所处地域分为山前和山后,山后五个村民小组基本地处于神山之上,由此多少可以想见山后的一部分状况。然而,真正进入村组公路,我还是被这些真正意义上的九曲十八弯吓得不太敢说话,一条公路拐来拐去盘踞在整座山上,形状简直跟那条蜷缩水泥路上晒太阳的蛇有得一拼。好在阿光叔叔是个有几十年驾龄性格沉稳的人,把安全交给他,完全可以放心,没想到座驾不给力,这辆有些年代的微型车是村里唯一的工作用车,上坡起步时,挂好的一档自动跳到空档,需要副驾驶协助挂档,第一次见识一辆车由两人驾驶(除了教练车)。

到达的第一户在西当村,村庄散落在半山腰,估算海拔在2700米,站在陡直的山坡望下去,高差很大,让人有点眩晕,金沙江像条细带子嵌在两座大山的缝隙处。村民告诉我,有人测过,江边海拔1790米,待会我们要去的另一户,家在西当,鸡舍和油橄榄基地在江边,我不敢相信,这户人家为了一日三餐每天要在海拔差近1000米的地方往返,到底是什么东西在支撑着他们?当我们顺着蜿蜒的公路上到村庄花二十多分钟完成第一户指导工作,再下到江边时已经是两个小时以后,到达这个有十来户人家名为布卡的村庄,与刚才的西当村完全是两个世界,不禁让人为这里的一切欢欣鼓舞,气候温暖,清澈得几可见底的金沙江水悠闲地绕着村庄流淌,岸上花红柳绿,饱满结实的青稞穗在微风中点头哈腰。我说,这个年近五十的阿茸(藏语叔叔的谐音)还算有点眼光和远见,知道山上刨不出什么,把基地搬到江边来。结果阿光叔叔说,你高兴得太早了,他的基地还远着呢。

车通过车马吊桥,上柏油路行驶好远的路,过两个村庄,终于停下,却被告知这里是德钦县,阿茸的基地在江对面。隔江相望,除了两所低矮的小房子,表明可能有人居住,其它基本看不出来什么,没有江岸应有的枝繁叶茂。来到江边,见到一艘带柴油发动机还带两支木桨的破旧铁皮船,我的第一反应是目测江面宽度和水流速度,若出故障,我能不能凭我那招狗刨安全游回岸上,当然这话不敢跟大伙说。阿光叔叔问小和姐我俩怕不怕,小和姐说她怕水,我说这江面那么窄,游到岸边没问题,顺带捎上他俩。在等阿茸找划船伙伴的间隙,小和姐他俩先上船,兴奋地站船上不同方位让我当他们的摄影师。好不容易等来的船夫和阿茸一起上船,没有去发动机器,而是一人划桨掌舵,一人撑杆,离开江岸后,两人一起奋力划桨,我呆了,为什么不用机器?阿光叔叔脸上的笑容不见了,写满忧愁和恐惧,好像还有痛苦,小和姐不敢看江水,盯着手机不抬头,我想她在通过手机排除恐惧,看着他俩的反应,我居然不怎么怕了,所谓一条船上的蚂蚱不过如此,我玩心大起,用手中的相机不停捕捉他们的每一个表情和动作,包括两位船夫。阿茸的土地是在石头缝中刨出来的,土层薄且养分极少,长了很多仙人掌,平缓处有十几亩除了种油橄榄,还有蔬菜,其它少部分在江岸斜坡上,大部分在陡峭的山上,都种了油橄榄,阿茸说有几百亩,全是他们全家人一锄一铲开垦出来的。他信心满满地为我们介绍,油橄榄3-5年见效益,我们的扶贫项目之一尼西鸡可在油橄榄地里放养,将在今年下半年见效益,种植、养殖两不误,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相信过不了几年,他们家就能脱贫。他们一家计划一边管理一边再开垦,将规模扩大到千亩,末了,阿茸说夏天的时候,他种的西瓜又大又好吃,邀请我们到时一定要来做客。看着勤劳朴实执著的阿茸,我仿佛已经看到了葱绿的油橄榄树铺满整片荒芜的山坡,身材娇小的鸡群在林间欢唱,又大又圆的西瓜安静地躺在房前屋后,终于明白阿茸的决心源自何处。我发了一条微信,一位微友提问能种什么,当时我说能种油橄榄和中药材,现在我说能种希望。是的,能种希望!当年的愚公能移山,今天的阿茸颇有愚公的风范,能将荒漠变绿洲相信不是神话。

阿茸很快掌握消毒要领,并认真记下养殖注意事项。送我们过江的时候,虽然两位阿茸拼尽全力,船还是被水冲离临时码头几十米靠不了岸,阿茸说不要太担心,有他们在。阿茸二人分工,一人划桨,一人跳上岸拽住拴船的钢绳背在肩上奋力牵引,船终于靠岸。时间不早,顾不得惊恐,我们马不停蹄地奔赴下一个目的地腊仁组。江边到腊仁组,路更弯更陡更长,阿光叔叔认真开车,不时给我介绍全村情况,小和姐静静倾听,偶尔发出轻轻的笑声表示赞同,对这样的路况她一点也不担心,她是兽医,在这里工作了xx,上山下山,陡峭的山路于她来说与平地无异。她温柔文静,平时话少,当她面对百姓为他们解惑释疑却头头是道,百姓对她感激信任。

翻越一座高高的山坡,迎面是雨夹雪,路有点滑,我们到达老国道214线,阿光叔叔指着背后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说,那是崩旨神山,今天我们顺时针绕神山一圈。回望神山,一层白雾环绕,好似披挂了人们为其敬献的哈达,静静庇佑脚下的子民。

下午6点30分,顺利完成我们一天的工作任务回到村委会,其他同事做好晚饭等着我们,感动溢满心头。

很累,早早躺下,却睡不着。想着即将过去的一天,长久积压心中的一些困惑似乎有了些许答案。对于被抽调的扶贫工作队员,我一直在想会有作用吗?能起什么作用?此刻,我有点明白了,作为分散在各个村落的千万名扶贫队员,也许我们个人力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百姓的困难现实,但我们的存在,实质意义是患难与共,作用是桥梁和纽带,价值是希望和精神支柱,是航标,是行船靠岸时的牵引绳。我们和村民,是相伴的关系,就如我和我的同事们。

扶贫日记 篇2

8月29日 星期三

上午,我陪同系统工会王主任和机关工会主席陈卫国来到村委,排掌村今年考上了5名大学生,其中有3名大学生的家境困难,局党组特别安排了6000元助学金让我们带来。在梁支书的陪同下,王主任把20xx元一个的助学金分别送到3个大学生家庭,同时勉励3名学生在大学要更加勤奋读书,毕业后一定要记得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梁支书还给王主任介绍了这两年排掌村学生高考的情况:去年村里考取了7名大学生,今年又考取了5名,这是村里多少年来从未有过而最值得喜庆的一件事情。他高兴地说:是因为你们来搞扶贫工作给排掌村带来了福音,地税局先后送来了1万元大学生助学金,我和村委一定会关注这些大学生家庭,我们也一定不会辜负地税局领导和你们干部的关爱之情。

扶贫日记 篇3

6月14日一大早,我同村副主任开车前往松林村最远的老爬坑村民小组,对照着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表,挨家挨户进行回访复核。这个村民小组大多数人家座落在一个大坑的周围,老爬坑这个名字可能就因这个地势而得名。老爬坑是该村比较贫困的一个村民小组,有贫困户18户,多年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赶街上道要行走十几公里因年久失修导致坑洼不平的的山路,出行十分艰难。当得知该路今年有望在中央及省市县的脱贫攻坚大好政策的惠及下得以硬化时,我由衷为该村民组全体村民感到高兴。

6月21日,我们再次来到了因病致贫建档立卡贫困户陈文学的家中开展建档立“回头看”工作。刚进家门,看到他妻子正在喂猪,由于我们是多次来,都成熟人了,他妻子见到我们,就赶快跑过来跟我们热情的打招呼。我们简单的问了一下家里的基本情况,孩子上学的情况等等,发现一切都还算是正常。聊了一会后,我们起身去看了一下单位为他家购买的龙陵黄山羊的养殖情况,两头黄山羊有一头已经产下小崽,长势喜人,比当地的山羊个头要大,毛色也亮。今年,他家种植了3亩香料烟比去年多种了1亩,虽然长势没有去年好但还算不错,收入近1万元,再加上出售仔猪、包谷、黄山羊和陈文学在附近打零工的收入,今年他家人均纯属收入突破2800元是没问题了。看到他家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惠及下,小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我感到特别欣慰。

驻村四个多月,通过走访,发现大多农村都有共同特点——居住条件恶劣,家中没有像样的电器,而家庭成员上有老下有小,缺乏行之有效的增收途径和实力,抗风险能力极其脆弱。下一步,要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提高村委班子自身素质,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其次要改善基础设施,从项目建设上多渠道争取资金、政策的支持;第三要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为村民创造一个舒适、卫生的居住环境;第四要发动群众共同努力,利用本地资源优势,通过规模种植和养殖,使农民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农民其实很善良、淳朴,也容易满足,只要你真心实意帮助他们,他们就会记得你一辈子。

扶贫日记 篇4

今天,我们要去离驻地有10余公里的马嘶河自然村做农产品价格保险宣传和调研工作。去马嘶河的路全是山路,我们的车上不去,而且面对崎岖的山路,我们对自己的驾驶技术也没有信心。于是大家就坐村委会周子文书记的面包车去。一路上,村支书驾驶技术倒是很娴熟,我们挤在置放简易凳的面包车里甩来甩去,似乎有点像炒锅里的爆米花,颠簸厉害的时候,怕颠着腰,除了两手要抓好扶手以外,*不敢挨着凳子。尽管如此,大家一路还是欢声笑语,不忘幽默,说坐周书记的车需要练马步蹲和手劲。

大约半小时后,我们来到了马嘶河村,这个村的村民全是彝族,有的村民和他们用汉语沟通有很大的困难,还好安排了一位懂彝语的村干部和我一组。我们开展工作的第一家农户就在路边,一进门,就看见有七八个村民在聊天,我们说明了来意,户主周大哥一边说欢迎,一边提了一壶酒出来,倒了一碗端到我们面前,要我们喝酒。和我一起的那位彝族村干部一口就喝了半碗,接着把碗递了过来,我知道要我喝剩下的半碗,我象征性地抿一口,原以为过关了,但是,他们接着不断地说“就这么点,干了”。之前,我就听说不少村民们把喝酒等同于感情认同,但我的确又不会喝,怎么办呢?我急中生智,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糖,笑着说,“各位大哥,喝酒,我可是外行,学不会,请见谅;吃糖,不用学,大家来一颗吧。”大家不约而同,大笑起来,尴尬和隔阂顿时烟消云散。

接着我们开始了工作。我首先介绍了农产品价格保险的情况,说我们要脱贫,需要有产业支撑;发展产业,重要的是价格保障,东西产出来了,卖不出好价钱一样难以脱贫。现在政府因地制宜鼓励大家种山药、魔芋,为了消除大家的顾虑,也为了实实在在保障村民利益,政府准备在这里试点以山药和魔芋为重点的农产品价格保险,保险费主要由政府出,农民适当出一些,当市场价格高于预期价格时候,利益归农民所有;当市场价格低于预期价格时,由保险公司按规定理赔。在场的几位村民听了,都感觉很稀奇,表示虽然不是很懂,但应该是一项利民的措施,值得开展。接下来,我准备就农产品价格保险进行访谈调研。开始,我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调查问卷,按部就班进行,你家年收入有多少?种多少亩山药?总投入是多少?理想价格是多少?一连串问题下来,除了种植面积以外,几个被访谈的村民一连回答“认不得”。此时,我不禁感到焦虑起来,访谈好像进行不下去了。就这样终止访谈?不行!我把问卷放到一边,把心静下来,自然跟他们聊起天来,从家里有几口人说起,谈起家里有什么困难,再聊到未来的发展打算,慢慢地,我发现,我与他们的距离在不断拉近,沟通越来越顺畅了,在自然而然的气氛中,他们道出了真实的情况,说出了心中的想法。与农民打交道,首先要让他相信你。农民可能不知道什么是总投入,但他们知道种苗花了多少钱,肥料要多少,花费工时要多少天,难道这些不是总投入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吗?我终于领会了其中的奥妙。工作进展很顺利,我按计划完成了预计的宣传和调研。

今天跑了一天,感觉是有点累了,但想起与农民朋友交流的情景,心里又感到暖暖的。一句话反复在心中萦绕:老百姓在你心里有多重,你在老百姓的心里就有多重。

扶贫日记 篇5

驻村条件艰苦,但单位是我们坚强的后盾。

久富村坐落在卢氏县西南偏远山区,离县城约35公里,距镇约6公里,交通非常不便。我们所住的村部不通水,用水需到200米远的小河沟里用水瓢一瓢一瓢舀到水桶里,静置后才能使用。村部附近没有住户,静谧的夜晚,远处的村民8点就休息了,周围没有灯光,路上没有行人和车辆,只有夜空繁星点点,远处偶尔传来猫头鹰的叫声,初来的欣喜过后,孤独感顿生。

但我更深知扶贫不是单个人在战斗,因为单位是我们坚强有力的后盾。为给我们改善生活条件,单位为我们送来食品、饮料,单位食堂还专门为我们制作了方便食品,稍一加工便可食用。这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局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与爱护,心中倍感温暖。因为有你们,在这里孤单但不寂寞;因为有你们,在这里艰苦却很欣然。精准扶贫志比金坚,相信通过我们共同努力,久富村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扶贫日记 篇6

进入八月,我市精准扶贫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我也被任命为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同时被抽调到市精准扶贫精准识别核查小组进行入户核查。我们一行四人,早出晚归,家家到,户户落,先后核查了39户村镇两级上报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民,在完成市里工作报告的同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总有一吐为快的冲动。

我是典型的“二无”干部,无农村生活经验,无农村工作经历,按照通常的说法,四十七岁的我,没有接过地气。这回,我完成了一次贴地的行走,真真切切零距离接触了最底层、最困难的群众,翻阅了社会生活的另一面。

在安排单位精准扶贫工作时,我就提出我们的扶贫工作应该是双向的,一方面,我们扶困难群众,让他们尽快物质脱贫,另一方面,困难群众“扶”我们,干部受教育,力求自身精神补钙。

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本来,入户核查只需要查看精准识别的程序是否到位,是否遵循了“五优先”、“十不准”,以及提供的资料是否真实就可以完成任务了,但我总是想再多问问、多看看,碰到无助而绝望的群众多安慰几句,以致每次都超过了正常的下班时间。

多一次目光向下的凝视,就多一份人生欲望的控制。一对年过八十的老夫妻,婆婆患风湿瘫痪三十三年,爷爷照顾了三十三年,一句“年轻时她照顾了我二十多年,现在我照顾她三十几年是应该的”,让我们看到了爱的真谛:相濡以沫,不离不弃。如果你在现场,看到老爷爷脸上无怨无悔、坦然达观的表情时,你对幸福的定义怎会无限大?你只会觉得幸福就在自己紧攥的掌心里。

多一声发自内心的问候,就多一份面对困难的勇气。“婆婆,您真不简单!”,临走时,我握着老人的手,内心充满敬意。三十七年前,智力一级残疾的女儿出生,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从此,老人寸步不离,吃喝拉撒睡,一手一脚,一朝一夕,虽然没有一丝希望,但是永不绝望!屋漏偏遇连阴雨,三年前,老人罹患乳腺癌,可她依然站立!

多一次充满感恩的回望,就多一份人生意义的放大。三个女人一台戏,可这是怎样的一台戏啊?!老母亲81岁,女主人45岁,22年前离异,两年前患宫颈癌,女儿23岁,在多方资助下刚刚大学毕业。怨天怨地怨命运么?她没有。她跟我们说的最多的是,回望人生,感谢每一个帮助过她们的人。受滴水之恩的人就想到涌泉相报,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命运垂青我们,又怎会难于做到!

一次贴地的行走,一份沉甸的收获。

扶贫日记 篇7

最近的天气,早晚冷得缩成一团,中午又大太阳晒得不行,天气变化如小娃娃的脸。

当我们大家正在讨论近期工作的时候,新发村的白子壮拿着一个残疾证气愤地走了进来。你们为什么要给我办残疾证,还给我发残疾人补贴?一时把我们大家都震住了,白大哥,究竟怎么回事?你跟我们讲讲你们看,这个残疾证,我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办理的,还是精神残疾证听了这些,副主任解释到这个事情其实是白大娘,你的母亲前来办理的,当时有医学证明,也符合相关办理程序,村委会就给你家开具了证明,前去残联办理这个事情我也不清楚,我也不知道我母亲怎么弄来的证明,但是这个残疾补贴,我不能领,我自己有手有脚的,也出去做工,有着收入,这样的话,白大哥,你重新做一个医学鉴定,然后去残联办理相关的手续就可以了。

待白大哥走后,我们针对他家的情况进行讨论,跟现在的部分群众相比,他家实在难得,现在很多人都争戴贫困户的帽子,就想着依靠政策帮扶,依赖救助,自己坐享其成,还没有完全从要我脱贫的思想转换到我要脱贫。像白大哥家这种情况应该被广泛的宣传开来,贫困户要依靠自身努力脱贫致富奔小康,不能再有等靠要的思想,才能如期实现脱贫摘帽。(作者为云南弥渡县寅街镇河东村委会大学生村官)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