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榜样的力量观后感12篇

01-07

为了方便您,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准备了以下“榜样的力量观后感”的可能有用的内容。优秀的影视作品能够给我们带来愉悦的观影体验,剧中的情节更是深深触动着我们的内心。观影后的感触与思考并非一种简单的形式,而是学术与情感的交融。通过阅读他人的观后感,我们可以获得不同于自己的感悟和领悟。写作品名观后感时,可能会感到有些困难,如何解决呢?为了避免遗忘,建议您将本页网址收藏好!

榜样的力量观后感(篇1)

这学期读了我们青年教师读书活动的第二本书,《榜样的力量》,不容置疑这是一本好书,感觉受益良多,值得我们好好读一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有一些感觉和想法。以下是阅读过程中最深刻的感受。

正如书中所说,这是一个多模式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模型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我们心中的坐标。我们都离不开榜样,因为榜样能激发我们的勇气和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书中于漪,魏书生,李镇西,王栋声等36位名师他们的优秀的教学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经验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过体悟这些精萃,然后再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们的业务水平得以质的提升。通过讲他们的教学故事,让我们在他们的课堂上试着去了解他们,学习他们的教学智慧精髓,这样我们才能与这些名师进行心灵的教流,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些名家虽然在教学方法上各不相同,侧重点都不一样,自成一派。

但都能成为教育名家,究其原因,总能在他们的身上找出一些共性的东西,比如说对教学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真挚的爱,对自己工作的强烈的责任感与敬业精神。高级语文教师于漪认为,要想上好课,提高教学能力,就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教学的艺术表现力。语文教师的应当用自己的富有语文精神的灵魂去影响学生,语文精神的实质是“爱”。

有了爱,就有了一些。于漪就是要让学生懂得珍惜自己,爱别人,爱一切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价值。在这一点上,我真的同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这是不少教育家对教育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事业和学生。托尔斯泰曾经说过:

“教师既热爱事业,又热爱学生,他就是一个十全十美的教师。”教育事业的宗旨是教育培养人,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和奉献,只能通过爱护教育学生的具体行动来体现。

爱护学生是教师最宝贵的职业情感,是一切师德修养的关键和核心。我们学校就有鲜活的例子,如张赛芬,郭秀玉老师等。她们的教学之所以成功,莫不如此。

著名语文教育家、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的三次超越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她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仅仅追求专业是不够的,在实践中还要有专业探索精神,突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要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语文老师要超越,我们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又何尝不是,做为一名钳工的实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经常碰到困惑,如我们所选用的钳工实训教材都是前几年所出版的,已经落后于钳工技术的发展,如柴油机轴瓦的刮削就已经被新工艺所替代了,而且内容非常多,我们钳工实训只安排一个学期,想要完成全部项目的教学是不可能的,那么只能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地对现行教材进行增减取舍,努力让教材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策源地。

这是窦桂梅倡导的超越性教材,同样适用于我们的钳工教学。超越课堂,即以“以社会当课堂而不是以课堂当社会”。窦桂梅老师的语文课程将语文引入自然、社会、生活和时代,着眼语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拓展学生的生活领域,拓展学生的视野。

看这里,我陷入了沉思。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更好地融入毕业后的社会。那么我们的教学过程是否应该与现代企业的生产相联系。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超越课堂,把学生的技能引入企业。学校的现在实行的校企结合是非常必要的。

窦桂梅老师的第三个超越是超越老师。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让学生找到一个好的感受。第二,赋予学生思考、发现和批评的权利。事实上,我们不告诉学生标准答案,但我们要求他们掌握问题的解决方法。要与学生平等对话,让学生发现老师的错误,让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老师的意见等。

这样学生思维才会有创造性,学习才会有主动性。

榜样的力量观后感(篇2)

成功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龚全珍老阿姨一家是对这句话的完美诠释,他们放弃至高的光荣回归农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一个带领群众改变家乡面貌,一个教书育人传递奋斗精神。他们用自己的一生教育后辈,不忘初心,一心为民。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永续传承他们的精神,担当起我们应有的责任。

一方面,要传承艰苦奋斗的精神。她的曾孙女甘迪说:“从小妈妈就教育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躺在父辈的功劳簿上享清福,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要勤恳踏实。”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但没有任何一次苦难能够打垮我们。前辈们的前赴后继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作为年轻干部,我们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时代在变,年轻的面孔也在变,但爱国和追求进步的目标永远不变,红色基因的底色永远不变,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精神永远不变。

另一方面,要勇于担当时代的责任。甘祖昌将军自愿放弃城市里优渥的生活环境,多次拒绝组织安排的悉心照料,宁愿解甲归田,发挥自己的余热,龚全珍老阿姨也用一生证明,她热爱的是他的品格。因为群众需要他们,因为时代需要他们,他们便用自己的工资,为家乡架桥修路,为贫困师生垫付费用。我们身在一个美好的时代,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当是时代的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

榜样的力量观后感(篇3)

美好的愿望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从而对职业充满欣喜。我用勤奋学习护理工作的知识,我用智慧掌握护理工作的技巧,我渴望用自己的力量去减轻病患的伤痛,我渴望用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人生的价值。你知道吗?当走向人生这新的一步时,我是多么的喜悦啊!

可是,你了解护士的工作吗?打针、发药、铺床、输液,365天,日复一日的轮回,陀螺一般的旋转,一个护士工作一天在病房走的路就有几十里之多,腿都跑肿了。给你一个真实的记录吧:一个中班下来,一个护士去病房里接换盐水瓶,来回就跑了50多趟,其中不包括输液不畅需要重新注射的,还有重病人每半小时一次的生命体征监测。而同时,年轻的她们还要面对患者病痛时脾气的焦躁,家属着急时凶巴巴的训斥,听着一声声高低的呻吟和哭喊,看着一副副扭曲的脸庞、辗转的身躯,我的心颤抖了,我的脚步不由得向后退缩了:这就是我热爱的职业吗?这就是我的追求吗?为什么我感受不到其中的快乐?我的价值到底在哪?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这样的疑惑经常会有,可是看过那么多激励人心的故事、见过病患那么多的死别生离、自己内心那么多次的震撼以及这一年来工作的感触和经历,使我的疑惑只存在于瞬间,更持久的信念是:选我所爱,爱我所择,这就是无悔的青春和一生。

在重症监护室工作的日子里,我更能体会到那种爱与无悔的价值。

一名真正的好护士不仅是技术上的顶尖人才,而且是最有爱心、最有耐心的。这爱心和耐心是上帝赐给天使的翅膀,是天使带给病人的礼物。我工作在ICU,重症监护室里发生的故事常常不动声色地体现着“以病人为中心”。ICU实行的是24小时无陪护制度,每位住进ICU的患者所有的治疗、护理以及喂饭、喂水等生活照料全是由护士完成。在ICU工作的护士,都有这样一个愿望,要把我管的病人管理得干净清爽。每天早上晨间护理第一件事就是为患者进行全身温水擦浴。说出来会有人不信,有时会碰见很久都没洗澡的老人,掀开被子,全身发出难闻的汗臭味,用毛巾一擦,皮屑直掉。当我们用三、四盆水帮老人擦洗完后,他连声说:“谢谢,谢谢,太舒服了。”

大多数重症病人是不能讲话的,及时发现问题,靠的就是护士的眼睛和经验。“咳嗽,再咳一下,用点力气”,我们经常在吸痰的时候,鼓励清醒、气道开放的病人增加咳嗽的次数,气道湿化后患者一阵呛咳,痰立刻从人工气道往外喷,来不及就会喷到护士的衣服和身上,“刚才很不错,来,再咳一次,”尽管谁都知道衣服脏了,要立马换衣服,可我们的护士眉头都不皱一下,继续鼓励病人咳嗽,清理干净。如果病人状况好转,咳嗽次数增多,吸痰有效,护士们就会很高兴,也只有这样的天使,他们的爱如此纯洁。在ICU病房外家属的眼睛里,我们只是那进出忙碌,连走带跑的身影,在病房里,我们却是病人身边唯一的依靠。你要问ICU的护士什么时候最高兴,那么让我来告诉你,病人一天天稳定,一天天恢复,让我们心里最舒坦。在生命的单程列车上,护士高超的服务,将使人生旅途的终点得到延伸。而我们愿意为那些需要的人们保驾护航。

在我的心中,病人就好比生了疾患的树,但愿我们的帮助如阳光雨露,能给他们一个顶顶茂盛的郁郁葱葱,愿他们茁壮,愿他们健康;在我的心中,病人的愁苦如乌云漫天,愿我们的关怀如同和煦春风,吹走愁云,展现阳光灿烂一片晴空。尽管我们也有过牢骚,也有过怨言,但是我们面对那在痛苦中煎熬的呻吟,无望哀伤的眼神,我们只知道我们有帮助病人的责任,减轻病人痛苦的义务。

荣获诺贝尔奖的特雷莎修女写的人生戒律里就有,你如果行善事,人们会说你必定是出于自私的隐秘动机,不管怎样,还是要做。你今天所做的,明天就会被遗忘,不管怎样,还是要做。我知道我们今天所做的,必然会被遗忘,但是我还是会做。是什么让我有如此坚定的信念,是自信我有帮助病人的能力,既然穿上了这身洁白,我就会勇敢地走下去。因为心中藏着那炽热的爱,我就义无反顾着。

提起死人,你说怕,我相信。老实说,我也怕。可是ICU的护士却是女人常有男人胆。因为有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后,护士要做尸体料理,有的家属要求帮死者穿上衣服,我们尽量满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是那么简单。真的是只有她们,不求别的,只求心安。

我们繁忙,我们在辛苦中感受呵护使命的快乐;我们紧张,我们在劳累中把握生命轮回的航舵;我们用温柔的双手,把健康送给病患。平凡的工作、平凡的语言、平凡的举动,这就是护士工作的诠释,但恰恰是这平凡,才成就了生命的辉煌。经历着岁月的洗礼,我们领悟生命的真谛,经历着人生的风尘,我们更坚定跋涉的步履。

南丁格尔认为,护理人员是“地上的天使,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护理是一种科学,是一种看顾的艺术”。 选择了护士这个职业,也就意味着奉献,把我们的爱心、细心、耐心、诚心和责任心毫无保留的奉献给每一位患者,用我们全部的真诚和善良为一个个无助的生命注入永远的光芒和希望!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句话鲜明的指出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护理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它需要护士既要有过硬的护理技术,更要有一颗天使之心,对待患者充满仁爱之心、精细之心、忍耐之心、真诚之心以及高度的责任心。

拥有仁爱之心,视患者如亲人,以微笑融化每一颗冰冷的心,让他们感到亲人般的温暖; 拥有精细之心,微小之处见真情,细心呵护每一颗受伤的心灵,让患者感到人间有爱;拥有忍耐之心,为患者耐心讲解,最大限度地化解他们心中的疑虑,增进护患交流;拥有真诚之心,将心比心,站在患者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加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拥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医疗管理,规范化每一种治疗,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为患者减轻肉体以及精神上的痛苦,为他们支撑起无力的生命。

冰心老人曾说过: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越拂叶的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我想,这或许是对天使最好的诠释吧!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既感受着人生百味,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同时也收获着只属于我们护理人员的快乐。在苦中我们可以感受着呵护生命的快乐,在累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自身价值的意义。

肩负着圣洁的使命,我,愿把青春,刻进树的年轮;愿把关爱,溶入生命的河流;愿把奉献,织成洁白的羽衣。让我把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穿越荆棘,弥漫花香,撒播在坚定的护士生涯里。我们是生命的捍卫者,我们是健康的守护神。 让我们用爱和微笑去呵护每一个病痛的生命,以换取更多的健康重生;让我们用天使之心去温暖每一颗受伤的心灵,以换取更多的爱心重生;让我们驾起探索的飞舟, 扬起搏击的风帆, 满怀豪情,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为建设和谐社会,奉献我们绚丽的青春,用爱去诉说一种永久的无悔!

榜样的力量观后感(篇4)

孙金娣是栖霞区仙林街道党工委书记,在她刚上任时,就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当地的百姓有问题不找街道解决,而是直接上报给更高级别的政府机关。因此,她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在群众心中建立起对街道党组织的信任,让群众真正信任街道,让街道切实为民服务。而她也确实这样做的:创新网格化机制、优化党组织设置,把辖区科学划分为若干个一二三级网格,建立与网格划分相一致的“1+3+N”党组织架构,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连续7年常态化开展“进万家门、访万家情,送万家暖、连万家心”的“四万走访”活动;手机24小时开机,接受群众来电,解决群众问题……她时时刻刻都在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宗旨。“敢挑重担,敢滚钉板,敢打硬仗”,正是有了像她这样克服困难的坚定勇气,才能带领人民群众走向更加幸福美满的未来。登高先修其低,行远先修其近。我们应该以孙金娣同志为榜样,不畏困难,敢为人先,坚守岗位,践行职责,为责任与担当而不懈努力奋斗。

榜样的力量观后感(篇5)

爱因斯坦是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我从小就对他的故事很着迷,今年寒假,朱老师给我发了一本《榜样的力量爱因斯坦的故事》,我很喜欢,便一口气看完了。

它主要讲的是:爱因斯坦出生在一个犹太有家庭,从小就受到浓厚的科学和哲学的熏陶,脑中充满了奇思妙想。少年时勤奋好学,1921年42岁时就获得了诺贝尔奖。后来因为受到纳粹迫害移居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级学术研究所任终身研究员。1955年4月18日逝世。

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从小就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且朝着这个目标而不懈地努力和追求,最终成功了就要把它做得更好。就像爱因斯坦5岁时做的那个梦,从此他就为了解释这个梦认真地学习、刻苦地钻研、积极地思考,最终创立了相对论,为现代物理和核能开发奠定了基础。

所以我们要以爱因斯坦为榜样,立长志而不是常立志,围绕自己的理想而不断的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榜样的力量观后感(篇6)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们引导着我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着,瞧那李嘉诚在抗日时期转到香港,瞧那张衡进过不懈努力发明了地动仪,我看了李嘉诚的故事后不仅深有感触,他那积极的思想、正确的'行为让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李嘉诚的命运十分悲惨。他爸爸是一名校长,他经常去书房看书,后来由于日本侵入潮州,父亲只好带家人转辗香港,李嘉诚一步一步与香港融合,出乎预料的是日本人一年就攻进了香港,父亲就丧命了。他为了供养家庭只好放弃读书进入茶楼打工,虽然工作十分辛苦但他还是挺住了,终于在18岁当上了经理,他的工作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当他要收购一家酒店时,被一家大公司抢在前面可他却永不言败。经过了多年的奋斗成为了中华第一首富,可他却勤俭节约,把钱捐给了医院来救助病人。

我从李嘉诚的身上学到了许多品质,它能在日本在中国肆虐时打造出一番事业是十分不容易的,曾经是一位茶楼伙计现在却通过知识与努力成为了首富虽然有钱却节约给医院捐钱,让我明白了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功,让我知道了榜样是无比强大的力量源泉。

榜样的力量观后感(篇7)

20XX年10月21日晚8点,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4》专题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播出。节目通过典型事迹再现、嘉宾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彰显优秀共产党员良好的精神风貌。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虽有着平凡的工作岗位,但不能甘于平凡,要以榜样的力量,率先垂范,以实绩践行共产党员的追求,在奉献中书写精彩人生。

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欲事立,须心立。”我们要将理想信念作为事业和人生的灯塔,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准航向的舵。在工作中坚守信念、不懈进取、乐于奉献,在作风上要坚持高尚的道德追求,严格律己修身、慎独慎微,时刻以纪律规矩观照自身,照镜子,除灰尘。

二、主动担当作为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正是依靠无数榜样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奋斗,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个时间节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我们学习这些榜样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的精神,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工作中的各种困难。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要在其位,谋其事,把尽职履责作为自己的基本要求,做到日常工作尽责,难题面前挑重担,勇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随时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牢记人民群众的重托,在关键时刻让人民群众觉得靠得住、信得过、顶得上。

榜样的力量观后感(篇8)

这本书都是对教师非常有益的资源,尤其教师智慧卷,读来真的是爱不释手。

令我印象深刻的感人事迹有很多,在这里例举一二:

于漪先生的示范课《晋祠》之前就有所了解,被她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所打动,通过学生们比较好理解的字典词条入手,对一篇说明文有更高更全面的认识,进而逐步深化,对文艺性说明文的本质特征有了了解,对问题的认识能力大大加强。通过本书的介绍呢,我得以更全面了解于漪先生的教学里念和方法,不仅学习先生的教学更要学习前辈对教育的赤诚之心。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意外事故比如学生问到自己没有准备好的问题。于漪先生曾在一次语文公开课上遇到这样的问题,老师讲到一千万万颗行星有学生问万万是什么意思,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个学生此时才恍然大悟,满脸通红,垂头丧气的坐下。于老师见状便问大家,作者为什么不用亿而用万万?同学们都认真地思考起来,在同学们的讨论中,得出比较满意的答案:语言的叠词叠韵之美影响了此处的用词。我想也许这个问题解决到这种程度就结束了,意外的提问得到满意的答案,但是,于老师不失时机的对同学们进行了教育,这个额外的收获要感谢谁呢?大家的目光一齐射向站起来提问的同学,对他鼓起掌来,他本人也抬起来头,有了自信有了笑容。每一课都有惊喜,每一课都有收获,每一课都给学生带来浓厚的兴趣,于漪先生的教学过程不仅是在教育学生,不仅是为了讲解知识,更是我们晚辈应当学习的教育思想,教育精神。

唐江澎老师也是一位语文老师,但是我对这位老师的感悟评语,我更想用语文艺术家,也不知道是不是有这样的称呼,但是我想,这个称呼才与他本人更相匹配。为了上好语文课,唐老师自修广播学院的《朗诵学》,搜集着名播音员、电影演员的录音带,跟着读,对比着琢磨,并写出一篇篇课文朗读分析。坚持写作,笔耕不辍,时有文章发表,屡有获奖。下如此深厚的工夫,无外乎是为了上好四十五分钟,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如此的课堂大家可以想象,经常有外班的学生搬凳子来听课,讲到妙处,掌声如潮,听您的课简直就是一种艺术享受,一节课,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学生如是说。大家都知道一分付出,一分回报,只有像唐老师如此的勤奋努力,才能换来学生的高度赞扬。我想我在被震撼的同时,更有感动,更有被一种精神向前推的潜动力。

榜样的力量,像一盏明灯光耀夺目,在前方指引。读来热血沸腾,干劲十足。他们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朋友、一位亲人、一位同事,他们同我们一样从事着和我们一样的工作,他们用自己的故事诠释了什么是平凡中的伟大,困难中的坚强,慌忙中的冷静,烦琐中的细致。

榜样的力量观后感(篇9)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榜样6》屏幕中走过的一个又一个先进的典型,让我们一次次的感动,回到我们的现实,作为一名医务工作人员,一名基层卫生院负责人,深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榜样”为我们树立了标杆,我们应该以孙金娣为榜样,深入城关镇的各村各社区,搞好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筑牢全镇疫情防控的防线,扎根基层,深入群众,服务好群众,守护好群众健康,始终保持“对党忠诚,为民情怀”的初心对照要求自己的工作。

心中有榜样,脚下有力量,作为一名医务工作战线上的干部职工,要不忘初心,坚守本心,在工作岗位上感悟榜样的精神,传递先进力量,接受榜样的指引,朝着他们的样子去努力。用先锋模范的力量践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初心和使命,把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作为施展才智抱负的人生舞台,怀揣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成为推动我县卫生事业发展的实践者。

榜样的力量观后感(篇10)

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

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1、不谋私利他只靠俸禄为生,不以权势谋私利。在《诫子书》中,他提出了自己严格的要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以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处世。他对后主说:“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他死时确实如其所言。他择妇摆脱了郎才女貌的陋习,选择了黄承彦的丑女。黄承彦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这桩婚事和黄氏的才美,《三国演义》在描述诸葛瞻战死绵竹时曾有简要的介绍,其敬仰之情溢于言表,对这位丑女给予了热情的。

2、严于律己街亭之役,马谡违节,造成败局,但他主动承担责任:

“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他几次发布鼓励将士直言极谏的文告,要求大家批评自己过失和缺漏。在他执政期间,如果出现失误,他都决不委过他人,而自省自律。来敏、李严等人罪责虽然深重,但他都引咎自责,检讨自己的失损。

3、知人善任他从蜀汉大业出发,以宽广的胸怀,纯正的,选拔重用了一大批人才。他取士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对那引起忠于蜀汉政权,又有真正才学的人,他不讲门第、资历,破格用人,大胆地授以要职,委以重任。何祗原为蜀郡太守杨洪手下的一个书佐小吏,杨洪亦是犍为郡太守李严之功曹小吏,何、杨都先后被诸葛亮擢为太守与李严同列。因此事他被誉为“是以西士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也。”诸葛亮任蜀相时,为了广揽俊才,曾在成都南郊筑招贤台。刘备死后,他曾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人事调整,重用了一批德才俱佳的卓越人才。如蒋琬、李邵、马勋、宗预、杜微、马忠、秦宓、董允等,这次用人之举被时人赞为“德举”。在《前出师表》中,他从“亲贤臣,远小人”的原则出发,向后主郑重推荐了董允、向宠等,其心之公明纯正实所罕见。诸葛亮所重用的文武大员中,既有荆楚之士,又有蜀地人材,既有刘璋旧部,也有魏降将,却无任何山头圈子之弊,大有“五湖四海”包容一切之襟怀,团结了绝大多数人。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政治家,他心胸开阔,容人容物的雅量,摆脱个人好恶从事业出发选人的精神是十分令人敬佩的。

受过诸葛亮严厉处罚被削职为民的廖立、李严听到诸葛亮病故的消息,竟痛哭失声,他们被罢黜官职,不但不怨恨反而寄予希望,对他的死十分悲伤。这说明诸葛亮用人多么公正。

榜样的力量观后感(篇11)

1. 说真实的话币说正确的话更重要。

在课堂上,很多老师经常抱怨孩子不愿意说话,总是发现孩子的表达能力不强,责怪孩子的表达不尽如人意。在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时,往往把问题归咎于学生,这是分析教师自身原因的好方法。帮助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的、支持性的课堂文化环境,对于培养他们表达叙述的自信、天真的交流和民主的对话是非常必要的。

2。注意每个孩子的感受。

通常,这种情况在我们正常的课堂上更常见。‘某某同学说得很好。谁能比他说得更好?

’‘恩,你说得很清晰,还有谁也能说得更清晰一点?’……这样的语言,传递给第一位发言的同学时何心情?第一个发言的孩子又有何感受?

表述不太好的同学还能有参与的机会吗?

刘可钦建议,不妨换成这样的口气‘某某同学读得相当好,还有谁也想试一试?’或者‘某某同学读的怎么样?’让学生评价后再鼓励‘谁还能独处这种感受?

’这时,孩子们关注的不是谁读得好,而是怎样能读出感受,教师应该关注的诗怎样帮助学生回答得好,而不是简单的‘谁比谁说得好?’

3. 多问“怎么想的”,少问“为什么?”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为什么”发问不断,学生被问得一头雾水,不知怎样打才合老师的胃口。而刘可钦主张课堂上尽量的少问“为什么?”将之换为“你是怎么想的?

”“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吗?”同样是发问,作用却大大不同。“为什么”使学生处于教师的对立面,以学生回答是否正确为主要依据,指向的结果,学生可能会因怕回答有错,而遮掩一些真实的想法。

而“怎么想的”将教师自己摆在了倾听学生想法的位置,更关注学生真实想法,关注的诗思维的过程。

刘可钦的课堂上,也经常性的鼓励学生“谁愿意讲给大家听?”而不是“谁能讲给老师听呀?”如果教师要介绍新的方法,可以采用“老师这儿有一种解法,你们看行不行?

”不是“看黑板听老师讲”。相似的语言使所有的学生承担起学习的责任。

这些语言似乎差别不大,但它们反应了不同的教学思想。这些语言一旦在课堂上实现,总是鼓励孩子们一点一点大胆地说。学生总能得到老师的支持和鼓励。

在这种氛围中,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最终展现一种崇尚自由民主、合作创新的课堂文化建设。

4.“评价的目的不是甄别,而是激励,唤醒和导向”

在小学课堂中,“嗬嗬你真棒!”“哇,好样的!”等等注入类似的评价语言经常充斥。

然而,在刘可钦的课堂上,类似的夸大评价并不多见,有的只是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相匹配的引导性评价。刘可钦的评价语言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与学生行为习惯相联系的:“好,明白了孩子请你坐正,我就知道了。”“完成的孩子坐正了。

让我们再读一遍。注意节奏。”……类似的评价,是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提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习惯的形成离不开训练。

”低年级孩子的养成教育史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虽然在这些提醒当中,有着老师要求和指令性的成分,但也是不可少的,关键是刘可钦是以一种正面的导向性的给孩子们提出希望,不是一味的要求和管理,不是一味的批评和指责。

刘可钦的另一种评价语言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密切相关,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谁听明白了?”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每到关键之处,刘可钦的这些语言巧妙地将学生课堂的前台,智慧的吧自己隐藏在了课堂的背后。让孩子们自由表达,展现纯真,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并在听完他们的原始想法后开始教学。有时借助孩子的语言强化重点内容,用儿童的语言更多的启发更多的孩子,有时借学生的想法为课堂资源,展开讨论,得出结论,启发学生思考…..

这样的课堂相对而言控制要少一些,更多的是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交流的空间,让每个学生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彰显了刘可钦在朴实无华的背景中对学生的尊重。“不一定去追求每节课的完美,但一定要在课堂的每一分钟里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尊重和耐性。“

5.“简单的错,不简单的处理“

很多老师,有时千方百计让孩子能回答教师期待的答案,而有时又怕学生说出来的答案,下一步教学显得多余,甚至有时,千讲万讲,以为学生错了。一看,叫上一个来,却出错了。一看,马上要下课了,还有设计好的一个压轴题目,把错误纠正过来吧,又会耽误时间,不得不改变既定内容,把设计的精彩环节去掉,真的又很不情愿。

刘可钦认为,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错误,和同学之间的争吵,就可能蕴藏着一些教育的锲机,教授的责任就是把问题转化为学生发展的机会,虽然讨论费了些时间,使原定的现场辨认方向延续到家里,但这个过程中学习的体验确实是积极而有价值的。

没有万能的秘方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可以下课再交流,从而保证既定的教学程序。什么时间又该及时抓住,以免生成行的资源,在不经意间流失。

究竟做出何种取舍,就是一个教师价值取向的集中反映,只有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不断积淀才能够面对课堂上的种种挑战,从容自如,酿造课堂上的精彩连连。“

“教师应当经常不断地努力,以知识充实自己,热爱自己的事业。——巴普洛夫”我作为一名教师,我在不断地以知识充实自己,我在《课堂教学经典妙语》中学到了新的教师的智慧,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翁,教师做好策划者,引导者和辅导者,说好课堂教学妙语,鼓励学生,促进学生,激励学生,以更好的发挥学生要学,爱学,乐学的思想。

榜样的力量观后感(篇12)

20xx年的春节,新冠疫情席卷了整个世界,疫情防控中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从白衣执甲的医护人员到大爱无疆的志愿者,从紧急攻关的科研人员到坚守岗位的公安干警、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逆向而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14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积极配合国家的防疫工作,蕴含着华夏儿女“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优秀品格。“我们虽然年轻,但我们可以让国家放心!”这句话流露出多少年轻人的责任与担当,在长治学院的一方土地里,就曾培养出这样一位让国家放心的年轻人——黄文秀!黄文秀学姐,脱贫路上的太阳,温暖又明亮,为人正直,为人坦荡,也许她是上帝派来人间的仙女,她帮助贫困户脱贫,积极加入到基层当中,感受了人间的百般滋味,仙女走了,但仙女的“魔法”留在了人间,我们要珍惜这份坚韧不拔的“魔法”,学习她的优秀品质,做她的后继者,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崛起!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