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拾光的作文

01-11

笔者从多个渠道收集的资料使得这篇“写拾光的作文”更加完美。作文是一种将个人内心感受和思想方式展示在纸上的优秀方式,通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想象力,促使我们更富有创造性地思考问题。一篇出色的作文无疑是非常吸引人的。希望您未来多多关注我们的网站!

写拾光的作文(篇1)

一提起民族英雄,人们不由自主的就会想到林则徐,因为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品德和优良传统。而一说起我的家乡福鼎的英模人物——邓昌潮爷爷,大家无不竖起大拇指啧啧赞叹。

记得去年喻老师要上一节“阳光助学爱心路,携手共圆中国梦”主题队会,决定邀请捐资助学的英模邓昌朝爷爷来参加我们的队会课。喻老师介绍邓爷爷是我市贯岭镇党委副书记兼任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邓爷爷从94年至今通过募集以及牵线搭桥所得的善款共410多万元,资助1126名贫困学生圆了上学梦。先后获得“感动福建教育十大杰出人物”、“全省优秀辅导员志愿者”等称号。我们听了敬佩不已,大家纷纷猜想邓爷爷长得什么样子。有的说邓爷爷是个大领导,肯定长得气宇轩昂,有领导者的风范;有的说邓爷爷应该很有钱,长得财大气粗的样子;还有的同学说他经常帮助他人,应该很勤俭节约,穿着很朴素。

终于期待的那一天终于到来了,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邓爷爷上场了。出乎大家的意料,邓爷爷长得其貌不扬:黝黑消瘦的面庞,额头上刻着许多皱纹,显得很沧桑。一件黑灰色的棉大衣,洗得有点发白,脚上穿着一双半旧的黑皮鞋,仿佛是从乡下来的农民。邓爷爷亲切地和同学们打招呼,露出了略带一些腼腆而又纯真的笑容,大家都很诧异,觉得邓爷爷一点都没有领导者的样子。

接着我们观看了有关邓爷爷捐资助学的视频报道。在报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邓爷爷身边常备两个带子:一个是他装有全镇失学儿童资料的衣袋,一个是随时随地收集饮料瓶、纸皮之类的编织袋。他如遇上机会就立即向上面来的部门领导和有资助能力的社会各界人士掏出衣袋里的笔记本,总是用十分恳切的眼神和口气向他们反映“特殊情况”,以取得他们的支持。而编织袋则用于收集一些单位多余或废弃物品,同时随时捡拾道旁遗弃的饮料瓶等等。他日复一日默默无闻地拾荒,积少成多,点滴不漏地变成失学儿童的学费。在他锲而不舍的努力下,全镇有432名贫困学生得到了救助,使他们重返了校园。

在主题队会上我们还向邓爷爷提了许多问题,我问邓爷爷这一二十年您为了捐资助学,都遇到哪些困难?您后悔吗?邓爷爷语重心长的说:“为了捐资助学,我常常搞得像个“大乞丐”,四处替穷人“讨饭”,还时常受气。但是能让孩子们重返校园我不后悔。”现场他还为自己编了句顺口溜:“一张嘴巴两条腿,踏遍城乡山和水,磨脱脚皮磨嘴皮,为的孩童学不废。”

这就是我们的邓爷爷——助学路上的拾荒者,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了孩子们能圆了上学梦。

写拾光的作文(篇2)

看这本书应该是在三年级的时候,每一个故事都深深吸引着我,一切都是那样的新鲜。认识了故事中的人物,了解了故事的情节,书也就算是看过了,被我放置在已看书目的书架上,一躺就是两年多。

暑假闲暇,整理书架,又看到这本书,禁不住翻阅起来,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又看了一遍。这次看,我又有了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体验边看边联想自己的亲身经历,产生许多新的领悟。

险些半途而废

现在,如果我把这锦缎割断,就会前功尽弃。读书也如织布一样,你每天获得的新知识,不断地积累,完善自己。如果半途而废,和割断这正在织的锦缎有什么区别呢?东汉乐羊子的妻子的这番话,使得乐羊子下定决心学成归来。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自己学书法的那段经历

那时候每周五的下午,我就会出现在书法社团里,陪伴我的是充满艺术气息的刘老师。

虽说已年近60岁,但刘老师每天都是那样精神,他在书法教室挥洒自如的样子深深印在我的脑海。

看着刘老师的字,我是有多么地羡慕。于是我认真地学,可无论怎样努力,我的字跟刘老师的比比,还是不堪入目。慢慢地,我开始急躁,拿出一张宣纸,写上几个字,便揉成一团。终于有一天,我再也无法坚持,打起退堂鼓来。社团课上,我垂头丧气地说:刘老师,我不想学了,我写不好!刘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又拿起毛笔,写起字来。一笔一笔,又一笔,我就这样静静地看着,心也渐渐平静。宁静致远四个大字赫然纸上。

豆豆,你也想写出像我这样的字吗?

我点点头。

你想想,我写了多少年?刘老师语重心长地道来,四十几年啊!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什么事儿都要在乎付出的过程,不要直奔结果,宁静致远啊!你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写好字,你写好字了,你的心就会变得很静。

刘老师的话,就像一个谜,我似懂非懂。我只知道在那以后,我似乎能静下来了,学着刘老师的样子,写好眼下的每一个字,如果写得不好就再写一个。忽然间,我觉得写字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一提起笔心便静下来。

渐渐地,刘老师的像谜一样的话,我似乎懂了。大家都说我的字进步了,也在区里获了奖。

真庆幸,我没有半途而废!刘老师就是书中乐羊子的妻子,他的话使我终生受益。

也需众志成城

春秋时,周景王下令将民间的铜器搜集起来,铸成大钟。之后,他请反对铸钟的司乐官来欣赏。司乐官对他说:大家不会喜欢这钟声的。俗语说:众志成城,众口铄金。大家万众一心,什么事情都能办成;相反,如果大家反对,金子也会在大家口中融化。

不知为什么,这次看到这个成语故事,我想到的是垃圾分类,我总在想,垃圾分类的理念已提出那么多年,可总还是有不能落实的地方。或许,只有众志成城,才有可能得以全面实现。

那次垃圾分类小队活动浮现脑海

第一站便是半山最热闹的联华超市。

刚到达,我们就发现这里是人山人海,真是我们选出的好地方。小王大声地叫起来: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我则马上拿出签名海报,请经过的叔叔阿姨等加入到垃圾分类的行列。而小吴呢,手拿宣传单,见一个,就礼貌地递上宣传单,说:请更多地了解垃圾分类知识,我们的世界会更美!

没一会儿,我们被深深感动了,因为大家一听说我们是来宣传垃圾分类的,都很积极地签上了字,还认真地读起了我们的宣传单。超市门口临时搭建的棚店里,一个卖油的阿姨一个劲地说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她还承诺一定会做到。我们的心里乐开了花。

带着幸福与充实,我们准备去城北大厦门口。

迎面走来了一位妈妈和孩子,我们又迎上去。阿姨一看我们在做垃圾分类宣传,连忙请自己的孩子签上字,还说:孩子,妈妈回家给你读读这里面的内容。小弟弟点点头。

很快,宣传单已经发放得差不多了,宣传海报上已经签满了名字,我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个名字,而是一份份承诺。我们几个小伙伴和这张珍贵的宣传海报合影留念,心里满满的成就感。

这张照片后来还被登载在杭州日报上,我知道这是责任,我一定为你坚守垃圾分类!

真期待,人们都能加入这个行列,众志成城,垃圾分类必将实现。

如此呕心沥血

唐朝著名诗人李贺几乎每次创作一首诗,都要冥思苦想,仔细推敲,常常到深夜还在伏案忙碌。母亲不忍心,劝他不要过于劳累,甚至反问:难道你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吗?韩愈也曾写道: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读到这里,我很自然地想到了和我们朝夕相处的老师们,她们哪个都可以称得上是呕心沥血。

记得那阵子,我们临时接到比赛任务,要在一周内排演一首歌,团员们兴奋极了。杜老师最爱挑战,这次,她为大家选择了一首外国歌曲《库斯克邮车》。如此全新的歌曲能行吗?再看看杜老师坚定的眼神,我们的信心又回来了。

接下来便是训练。白天,杜老师给我们指导,一会儿弹琴,一会范唱,一会儿倾听;晚上,杜老师还是没有停下来,不是琢磨动作,就是考虑服装,还不忘发信息提醒我们早些休息。当妈妈把杜老师的信息读给我听时,我的眼睛湿润了,其实最该休息的是杜老师呀!

一周快过去了,我们的节目诞生了,可杜老师却已是筋疲力尽。当我们快乐自信地出现在舞台时,杜老师忘记了所有疲劳。

《给书包减肥》、《跨世纪的新一代》、《森林水车》、《放风筝》等等都记录着杜老师的所有付出。

杜老师为了我们,真的是呕心沥血!我该如何报答?

原来一本好书,是可以反复读的,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领悟。或许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正是因为如此。

写拾光的作文(篇3)

丁零零,闹钟响了,小明翻了个身,起床了。他很快地洗了脸,吃了早餐,就背起书包上学了。

上课了,同学们都迅速地拿书做好课前准备。只有小明还没找到书,他在书包里翻来翻去,还是没找到,他很着急,心想:书到底去哪里了,等一下没有课本上课肯定被老师批评的,怎么办?我该怎么跟老师说呢?

这时老师进来了,小明的心急得像锅里的蚂蚁一样,头上都冒汗了。老师站在讲台上一下就看到小明了,他走过来亲切的问小明:你怎么啦?小明红着脸,低着头,小声的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老师。老师微笑着说:你以后要学会自己收拾书包,自己的东西自己管理,这节课你先跟同桌一起共用一本书吧,下次不要犯同样的失误了。听到老师的话,小明心里非常后悔。

写拾光的作文(篇4)

每天清晨,在校园的角落里,我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她手里拿着一只蛇皮袋,急匆匆地从这个垃圾桶跑到另一个垃圾桶,把筋脉突兀的手伸入桶内,翻腾着,扒拉着,麻利地把我们扔掉的饮料瓶、包装袋、废纸张等破烂装进袋子里。几年来,不管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她一直风雨无阻。

每次望着老阿婆姗姗而去的背影,我心中不免涌起几分怜悯和同情。

老阿婆的身世之谜时刻萦绕着我好奇的心。后来,我从同学那里了解到:老阿婆今年满七十岁了,她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子女也孝顺。可她就是闲不住,全然不顾家里人的反对。

“哼,有福不享,准是个老财迷。”从那以后,我甚至对她有些反感。

一连好几天没看到老阿婆了,说实话我真的有点想她。

有一天,我到邻村的表姐家玩,突然看见不远处的竹椅上坐着一位老人。咦!那不是每天都到我们学校拾破烂的老阿婆吗,我顿时有些激动。听表姐说,老阿婆这几天风湿病又犯了,连走路都很困难,可嘴里还念叨着那些破烂呢。

我的心忽地沉重起来,紧跟着表姐来到老阿婆的面前。

“阿婆,享享清福吧,别再辛苦了。”表姐关切地说。

“习惯了,不辛苦。”老阿婆笑吟吟地说。

“阿婆真是个好心人,她把卖破烂的钱都资助贫困学生了。”表姐说,“她总是说,拾破烂不丢人,也算发挥余热。”

“孩子,”老阿婆拉着我的手,轻轻地说,“破烂可以变宝啊。”

我的心猛然一震。好一个“破烂变宝”!是啊,如果我们能够自觉地把垃圾分类、回收利用,那将要少砍多少棵树,少浪费多少资源,我们的家园也将变得更加清洁、美好。今天,一个平凡的老阿婆,一只小小的蛇皮袋,捡回了多少绿色,多少“宝贝”,更捡回了一种勤俭、环保的精神。可我呢?我顿时感到羞愧万分,像做错了事的小孩子,在老阿婆面前低下了头。

望着老阿婆瘦小羸弱的背影,我仿佛觉得她的形象越来越高大。

拾破烂的老阿婆哟,您是我生命中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时时指引、照亮我前行;我愿意踏着您的足迹,为建设美丽、幸福家园添砖加瓦。

写拾光的作文(篇5)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拾起你心中的珍珠700字初中初一写人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秋风吹拂着大地,微风,轻拂着;亲吻着我的脸。那一瞬间,仿佛不是清凉而是思念。

枫叶从树上翩翩起舞。那色光铺满这羊肠小道。再远光照映下显得更加美丽动人。我漫步在着这如此舒服的小路,感受的并不是对秋天的依恋,却包含了一种如熟悉般的感觉。我知道,每个孩子心中一定有他的“甜蜜”而我也不列外。漫步在着如此美的地方,还不止我一个人。当时,距离那位叔叔只有十几米。叔叔床这一身绅士般的西装,从头到脚,也是整整齐齐,但让我惊奇的是,那位叔叔竟然是瞎子!我长舒了一口气,而叔叔也听到我那笨重的脚步声。

啊!叔叔的`五官是如此的精致。叔叔用手试探我的身处,我走进叔叔身边,在炎热的阳光下,叔叔的肩膀显得更加有力,叔叔微笑的跟我说:“你可以帮我拾一下枫叶吗?”那一瞬间,微笑仿佛带走我所有的猜想,连忙蹲下身子,在一片片枫叶中,选一个又大又好看的,叔叔告诉我,从小他被人讥笑,感受到生活对他没有意义。直到有一天,妈妈告诉他,生存下来,并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瞎了有什么好害怕,像枫叶那样体现自己独特的魅力,来掩住自己的不足。这句话深深的扎在我的心。秋风在一次吹拂,带走一片又一片枫叶,那并非是清凉,却又隐藏着哲理的语句。树,在风儿帮助下,唱着欢快的歌儿。一片枫叶落在我手中,仔细观察,却仿佛身后有一种坐难的途路。

其实,那一片片枫叶如同一颗颗珍珠,以自己独特的吸引力,生产在这个世界上。人生的道路,并非是一帆风顺,总要经历过磨难才会看见彩虹。心中总有那珍珠般的坚强,深深地,埋在你心中某一个角落,当你蹲下身子,拾起你心中的珍珠,或许,你发现的不是深处的回忆,而是人生的启迪。

写拾光的作文(篇6)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公园中的湖水映衬着这位“大火球”先生,顿时,湖面上一片明艳。

而在这个时候,也是人们去公园散步的最佳时机了!我在公园里慢步走着,嘴还不禁欢快地唱了起来:“啦啦啦!散步啦!啦啦啦!散步啦!啦啦啦!散…”,突然,我感觉到有东西被压在了我脚下,还差点儿把我给绊倒了,顿时,我的心情一落千丈,气愤地说:“这是谁乱丢的东西?”说完我便把那个东西捡了起来,一看,把我吓得目瞪口呆,我居然捡到万元的巨款!过了好一会儿,我才缓过神来,这时,两个想法立刻飞进了我的脑海里:要不留给自已用吧?可是老师说过,捡到钱一定要拾金不昧,在捡到钱的地方等待失主,做一个好孩子!但是,这样做的话,甚不“煮熟的鸭子又飞了”。终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斗争,我决定把钱还给失主。随后,我在捡到钱的地方等着,过了一会儿,失主果然出现了,只见他大汗淋漓,显然已经找遍了很多地方,见我把钱递给他,他激动地说“谢谢你,小朋友,这笔钱是用来给我小孩子治病的,可是在路过这里时却不小心丢了,不过幸亏你帮我找回来了。”“不用谢!如果您急着给您的孩子治病的话,那就快去吧!”我回答道,接着,他便离开了。

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捡到东西一定要拾金不昧,才能赢得更多人的信任。

作者:王一凡

指导老师:麻老师版权作品,未经《99作文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