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的日记(实用六篇)

01-13

我们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准备各类文档材料,如今网络教育资源丰富,随处可见范文,一搜即得。为了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可读性,我们精心整理了一篇关于“医生的日记”的文章,希望您乐于分享本文的有条理的结构设计。

医生的日记 篇1

8:00

每天进步一点点

重症医学科(ICU)是为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生命安全系数而成立的一个临床科室,其中集中了先进的医疗设备、经验丰富的专科医师及经过特殊培训的护士。重症医学科拥有的先进设备,堪称国内一流,医护人员不仅能对患者进行24小时的生命体征监护,还能在床边开展有创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液净化和血气分析等检查,为病人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作为市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一员,我为医院能有这样的医疗水平而感到骄傲。今天,是我们每周例行学习的日子。早晨交班查完房后,我们开始学习各种疾病最新的诊治指南。就在这时,值班护士匆匆推门进来:“7床患者突发昏迷!血氧饱和度下降!”

9:30

有惊无险!抢救顽固性心衰

全体人员迅速投入抢救!重症医学科主任郑志刚指示:急性左心衰!有生命危险!立即上呼吸机!通知家属病危!这位来自高坑镇的72岁患者17年前被确诊为冠心病、糖尿病。近日,患者病情突然加重,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出现心源性休克,当地医院无法救治。心血管内科接诊后,在征得家属同意后果断决定为老人实施介入手术抢救。

老人被送入手术室后,意识突然丧失,血压维持不住,陷入昏迷状态。我们立即为病人急行气管插管抢救,并急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将病人带气管插管送往ICU。在ICU,老人又多次出现顽固性心衰,急性肾衰,生命垂危!于是紧急为病人深静脉置管、血滤,两个小时后,老人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抢救成功!此时的ICU病房外,在医务人员耐心详细的解释后,老人家属的情绪也渐渐缓和。

13:30

被打断多次的午餐

经过长时间的抢救,我已经没有了胃口。当我刚端起饭碗,又听见门铃响。原来又转入两位危重病人。我不得不放下碗筷,重新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在ICU,像这样午餐被打断多次的情况稀松平常。这也正体现了医护人员的紧张和忙碌。就拿护理这块来说,曾有护士统计过一天的工作内容:擦洗20次,口腔护理20次,口腔冲洗25次,随时清除口腔分泌物数次,会阴擦洗20次,喂水喂饭百余次,置管换药35次,吸痰无数次,翻身拍背100余次,清理尿袋近百次,处理各种仪器报警上百次,监测并记录血压呼吸脉搏瞳孔等生命体征上千次……

15:00

生死线上救回“唐爸爸”

2床“脑梗塞后遗症”患者是我们的老病号,他和蔼可亲,我们亲切地称之为“唐爸爸”。下午3点,唐爸爸昏迷、呼吸急促,命悬一线,被紧急送入ICU。刘德卿教授、郑志刚主任、呼吸内科急会诊医师迅速到场,开始抢救!患者话语不清,意识模糊,直直地盯着守护在旁边的女儿。这一刻,看惯生死的我也视线模糊了。

郑主任当机立断: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衰,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幸运的是,30分钟后老人血氧逐渐恢复正常。但因患者长期卧床,多处感染,加上病情危重反复,导致多脏器衰竭,给救治带来重重困难。我们严密观测病情,持续血滤,同时采取抗休克、抗感染等多种治疗措施。终于,唐爸爸暂时脱离了危险,并逐渐好转。

抢救一直到晚上7:00,此时大伙都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但凝重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这时,一直参与抢救的刘德卿教授出现了低血糖症状,我马上找来面包、牛奶。这是科里人员备有的应急“干粮”,因为对我们来说,加班加点是常态。不少医护人员练就了两分钟内吃完饭的“本事”。

我匆忙吃了几口,然后走向会议室。在那里,另一个热火朝天的场面在等着我。

19:00

硕果累累的科研小组

原定于晚上6点开始的“科研学习会”,因下午的抢救而推迟了一个小时。自从肖都博士的加入,科里的科研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今年获得了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了,已有博士1名、硕士研究生6名、在读硕士研究生4名、教授、副教授共4名。十几人围坐在一起,汇报讨论各自的科研课题进展、遇到的困难以及下一步的计划。去年,医院成功与浙江大学医学部搭建科研合作平台,我们也多次与浙江大学教授联系,得到了许多手把手的指点,并开始冲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3:00

做一名快乐的医生

夜深了,重症医学科病房里依然灯火通明,这里的工作没有白天和黑夜的区别,这里犹如前线的战地医院,没有闲下来的时候。医务工作是需要付出人文情感的,病房内与疾病抗争的鲜活的生命,病房外亲人焦灼的目光,时时激励我不断思索不断前行。走在回家的路上,才觉得这一天真的是很累。“我的妈妈除了上班就是回家睡觉……”这是儿子在作文里写过的一句话,看得我心酸,也十分无奈。做一名医生是我从小的愿望,我希望无论在何种条件下,作为一名医生都具有感受快乐的能力,在忙碌的工作和平淡的生活中享受每一个当下。

医生的日记 篇2

天啊,我的牙齿。我在心里紧张的说。知道我为什么那么紧张吗,有人答:长蛀牙了。no,答案是:我有一颗换过的牙又开始松了,而且是一颗没换过的牙和换过的一颗牙同时要掉,如果那样的话,我的牙齿最前面的仅不是只有四颗牙齿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宁愿不开口说话,可是数学老师又发出了一条规定;一节课不举手减分。妈妈说:要去看医生。

医生的日记 篇3

第三天好一些。跟在一个五年制大五的学姐后面换药打下手。学姐人很好,给我讲换药的一些细节,然而我还不敢实践,几个病人并没有特别和善的。后来就贴检查单。刚贴完一个病历,11点多祝祯他们组带教老师张鹏医生在教室开小讲课,20楼的同行一起下来听。主题是短肠综合征和营养支持。张医生人也很好,我先以为他是个研究生,后来才知道原来已经是主治了。开始他提了问题,喊祝祯名字提问,我替她感到亲切,今天在地铁站和她聊这个细节,她也这么觉得。

医生的日记 篇4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一名,当然我也不例外,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医生。也许有的人会说当医生挣钱多,但对我来说不是钱的多少问题,而是能救死扶伤,减轻病患者的痛苦。当你挽救了一个人的生命,或是有一个新的生命在你的手上诞生,那将是一件多么自豪,有成就感的事情!

我想当医生是因为,经常会在电视上或是现实中看到一些身体残疾的儿童,或是老无所依的老人,还有许许多多遭受病痛折磨的人,他们为什么不能像我们正常人一样,那么自如的生活,休闲,娱乐?老天真是不公平,但我们又无力阻止。如果我当上了医生,我会尽我所学,认真,耐心,细心地对待每一位患者,让他们尽快的康复,享受我们正常人的生活;让每一个不幸的儿童都能和我们一样的活蹦乱跳,上学玩耍,快乐生活。

我知道当医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爱心,有耐心,但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医生。我会为了我的梦想努力学习,坚持奋斗,当一名最好的医生。

医生的日记 篇5

理想是人生的导航灯塔,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而我的理想是当医生。

我从小就体弱多病,有一天晚上,我发高烧,大脑好像即将爆炸的炸弹,浑身无力。妈妈则记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会给我量体温,一会给我敷毛巾,可我的病情并没有好转,最后妈妈带我去了医院。

来到医院,医生要给我打点滴,我本能反抗,但是我的手脚已经沉睡,只好任凭医生折腾我的身体。可第二天,我的身体已经不再被病魔附体了,妈妈看到我活蹦乱跳的样子,急忙去感谢医生目睹了妈妈向医生道性的情景,我不禁幻想起了我当上医生,病人向我道谢……于是当医生这个理想便在我大脑里扎根。

但医生这个宝座可不是能轻易做上去的,首先要先学好各科知识丰满自己的知识翅膀,其次锻炼耐心,要耐心询问病人的需求再对症下药,然而细心也是必不可少的,像做手术,如果以马虎忽略了一个问题,那病人就一命呜呼灵魂升天,最重要的是要敢于奉献,敢和病魔做斗争的奉献精神。

为了这个目标,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为它力,为它奋斗,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医生。

医生的日记 篇6

呜呜!我嘴巴里面有个地方发炎了,疼死我了。

一下校车,我看见妈妈在哪里等我,妈妈说:“李想,下车了呀!”我点了点头,如果是平常的话,我会说:“嗯,妈妈我回了。”妈妈觉得很奇怪,就叫我把嘴巴张开,我摇了摇头,妈妈火冒三尺说:“你只会摇头点头,你说句话呀!”我痛苦的说出了一句话:“我嘴巴里面好疼,一说话就不疼。”妈妈急了,说:“我们先回家吃饭吧!吃完放去医院看一下。”我点了点头,上了电动车,回到家,艰苦的吃完饭,然后去看医生。

“医生,我的嘴巴左边最后面好疼。”我可怜巴巴的对医生说,医生小心翼翼的把棉签拿了出来,然后把手电筒开开,往我嘴巴里面照,但是,由于我的嘴巴里面太疼了,张不开,所以,只张了个蚂蚁住的地方那般大,医生急了:“你张大一点呀!太小了,我看不见。”我的声音哑了,说:“太疼了。”医生拿出了个针,我的嘴巴立马张大了,医生看了一遍又一遍,摇了摇头,说:“哎!挺严重的,都已经化脓了,肿了。”妈妈恨不得一下子就好,说:“那打吊针吧!”我愁眉苦脸的看着妈妈,说:“妈,不要打针,能不打针尽量不打,要不然我的抵抗力就又下降了。”妈妈听我讲得有道理,就和医生说:“医生开点药吧!”医生点了点头,给我开了5个药,我目瞪口呆,和医生求情:“医生,可以少开点行吗?”医生摇了摇头,我只好听医生的啦!

呜呜!这几天我都不可以吃饱饭了,一吃就疼。惨!惨!惨呀!M.yjS21.COM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