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读后感

01-19

欢迎光临编辑为您策划的“仓央嘉措读后感”专题,每次阅读都能带给我们新的收获。真正理解一本书并形成真实的读后感需要我们全盘掌握其中的要点。我相信您也希望能写出一份出色的读后感吧?希望本文能给您带来一些实践技巧的启示!

仓央嘉措读后感 篇1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能让我想起,便心跳加速的话,那这个人一定便是仓央嘉措。他笔下那彪悍、狂野、不羁的西藏,雪山寒风之外。还有那最温柔细腻的心思都让人人怦然心动。

我想生于那个宝座应该是这个一生追求爱情的男子最大的枷锁。和玛吉阿米的爱情让他平静的人生掀起阵阵涟漪。夜里相会情人留下脚印在雪上,迫与爱人分开。仓央嘉措的一生是如诗如画的一生,更是令人悲泣的一生。在《那一夜,那湖水》中写仓央嘉措与最爱的人玛吉阿米,青海湖畔最后的诀别,其中一段是这样的:他找到了爱的真谛,那是不执着,不放弃,他感谢他的爱人。原来一个男人的成长和圣人的悟道都离不开一个睿智而伟大的女人。

感悟最多的就是一个爱字。爱是修行最好的老师,在《我问佛》中是我给最大的震撼。我感受到来自我内心的虔诚。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佛曰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么可以比过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带着这种残缺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听在耳中,恍在心上。仓央嘉措就是有这种力量,孤寂而又深情。

一位伟大的法王,动情的诗人不能拥有完美的人生,不断被误解,被批评。他的爱情,他的情诗,他的宝座,它的孤寂,他的流浪,以及不被世人所理解的深情。正如学者桑田吉美诺布所说:仓央嘉措最根本的教诲,就在于生命本身,不管它以什么样子显现在我们眼前,都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他的诗歌里蕴藏着冷静缠绵,《那一世》里的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见与不见》里坚如磐石的深情,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我不会打扰你的生活,就只是这样默默的喜欢着你,爱你让等待成为一种习惯,明知道太多的东西阻隔在我们之间,我仍执着在希望的边缘,等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这样静静等下去吧,我的爱不会因为你的回不回眸,转不转身,留不留恋而或增或减,你念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来我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只要心中有对方,不在一起又何妨?思念与等待是另一种幸福,是一种美丽的心情,是心中的那一份美好与欢喜。感情就应该是这样淡雅如水,静默相守。每一个读过仓央嘉措的诗的人都会深深爱上它。世上真的有这么一个柔情又充满感性的男子,无论外貌如何,但他的才行性格,无法阻止我对他的喜欢。有人说:纳兰容若是生在天堂,而向往地狱。而我想:仓央嘉措应该就是生在地狱,而向往天堂的人。

仓央嘉措读后感 篇2

第一次知道仓央嘉措是在高中,基于最好朋友的爱情,那时以为最好的爱情就是仓央嘉措和仁增旺姆、小庄和小影以及会宁一中的刘和会宁二中的杨,那时就从心底种下了两颗圣洁的种子:爱情和西藏。从此对爱情开始有了朦胧的认知,对西藏有了神圣的向往,暗自决定这辈子一定要去趟西藏去趟布达拉宫,去朝圣去洗涤,可是还没有去过,总觉得像西藏那么圣洁的地方不能轻易亵渎。爱情和西藏也一直是朦胧、圣洁到不敢轻易触碰。两年前买过一本仓央嘉措诗集,里面收集了于道泉和曾缄翻译的版本,翻开就呆住了,这根本不是我脑海里的仓央嘉措,居然有这样无聊的人写这种东西来亵渎仓央嘉措,所以根本不愿意看。过了许久,忍不住翻开读了下去,韵律、措辞、感情…没有一样是我想象中的,哪里算诗,简直就是再日常不过的口水话了,而且感情不过是些不得恼之、得之弃之,不见思之、相见烦之一类庸俗到不能再庸俗的俗事了。对仓央嘉措大失所望,尤其是仓央嘉措的爱情,不单没有圣洁,反而多的是滥情、薄情,就是一般的风流还算不上韵事的所谓爱情,放到现在来讲,决逃不了一个“渣男”的帽子。前几个月又读一遍,不能说可以接受(因为本就没有什么接不接受,只有存不存在),只能说换了一种思路,原本那个完美的仓央嘉措就是我单方面强加给他的,所有对仓央嘉措的幻想也只是幻想,只有历史资料里这个、人们研究探讨的这个才是真实存在。但是习惯了幻想已经不能改变幻想中的爱情和西藏了。读完这本书,基本所有的诗、所有的事,还是一如诗集里那么“庸俗”,但是已经足够了,也许这样的仓央嘉措才是有血有肉的仓央嘉措,这样的西藏也并不能说明它不圣洁,我相信写进书里的爱情已经经过了处理,已经赋予了诗意的美感,可是即便这样也是庸俗不堪的,也许这样的爱情才不至于过于虚无吧。

仓央嘉措读后感 篇3

加入诗词朗诵群平台学习一段时间之后,逐渐改变了自己原来那种高昂呐喊式的朗诵习惯。朗读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我觉得不单单是那种表演式的诵读,而应该更多的是生活中的那种讲故事的方式。让诗歌走进你的心里,你朗读的不仅仅是凝固的文字,而应该是流淌的乐曲,一堂高深的精神教化。你朗读的时候有情节、有意境,自己快乐的同时也把别人带进你的快乐!

学习诗歌朗诵也接近半年的时间了,喜欢读汪国真、阿紫、仓央嘉措的诗,尤其喜欢读仓央嘉措的诗歌。读仓央嘉措的诗歌,常常让我泪流满面。仓央嘉措不是普通的僧人,他的文化修养和佛学认知高深莫测。他虽然是高僧,但他更是凡人。面对爱情他也有七情六欲,只是他不能回避更不能逃脱,备受煎熬的痛苦非常人所能理解。

读仓央嘉措,其实是在读仓央嘉措的心理,对人性的认知,对爱情的渴望,明知得不到的结果,却要偏偏付出真心,结果是遍体鳞伤疼痛刺骨。伤固然是一种痛,但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愉悦,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快乐!

犹如我追求完美一样,仓央嘉措的诗歌一般都很长,一首诗朗诵起来一处也不出现错误确实很难,但越是这样越激发我的朗读热情。有时候闲下来的时候我要读上大半天,直到读累的时候也不忍放下。诗歌是毒药啊,饮一小匙就倒下了,但还是难以割舍,走路读,湖边读,厕所读……只要没有人的地方哪里都读。爱妻说魔怔了,读诗人的心理你永远不会明白。

你朗诵的仓央嘉措的诗,非常有感觉,那种深情、悲怆、自由、浪漫的诗句,经你的朗诵,更加感人至深。

其实个别音咬不准我倒是觉得别有一番味道,就像好多演员就是特意要说点粤语的口音才觉得有魅力一样,所以不必纠结那几个音。能让听者入情景,有画面感,说明表达的成功。个别音不准挺好,那是你的特点,好分辨。

打开你朗读的这首诗,心里流淌着的是青海湖那清清的湖水。我静静地聆听着你充满激情的朗读,内容、人物及描述的心情也随之进入状态,沉浸在诗歌中。这首诗好,我也非常喜欢,而且我根本不会发现有什么音不准确,我喜欢欣赏,别的都谈不上。

历史的述说,经典的印记,为什么喜欢读诗、写诗的人思想那么脆弱?那是因为,这些动人心弦的故事,一直缠绕着心灵,深沉会使人忘记当前。你读得太投入,我也无法自拔,不要这样,看美好的东西,就像每日初升的太阳,金灿灿的。

读诗能够激发你的创作灵感,加强你的记忆,有助于你的写作。读诗有助于纠正你的发音,使你的声音更加入耳。读诗能够使我在诗(读诗)、书(写作)、影(摄影)的路上走的更稳更远。

仓央嘉措读后感 篇4

本以为这本书是收集仓央嘉措诗歌的,谁知是讲述了仓央嘉措生平。了解了一下仓央嘉措这个人。读完之后,心中五味杂陈。我越来越发现,现在读完书的感觉,不像以前那样对错分明、非黑即白了,里面多种情绪错综复杂,竟一时说不上来准确的感受。

仓央嘉措,该怎样评论呢?多情,善良,同时又软弱,无能(很喜欢他的诗歌,极其不情愿用这两个贬义词。在当时的政治、宗教体制下,好像一般人没有权势、没有家族支撑很难抗争)。

他本是个普通的孩子,拥有凡人的家庭、凡人的友情和爱情,可是却被认定是“活佛转世”的灵童。在权力与自由面前,任何人都难逃权力的枷锁。但被动的接受这些权力,是悲剧源头。

他本与卓玛青梅竹马,却因是灵童被硬生生拆散;在酒馆遇到美丽动人的拉则,不料却是个贪钱不念爱的俗气女子;再到最后的仁增旺姆,他们住在彼此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如若是普通人,这便是王子与公主的完美结合,以“过上了幸福生活”作为结束语了。然而,他的身份造就了他的悲剧。他也曾想“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最终不能实现。

面对桑吉嘉措的控制,他也想挣脱,但终究是势单力薄,或者说他压根就不屑于对权力的争夺(书中对此描写甚少,不能妄下结论)。他想摆脱这种束缚,他向往自由,于是他在面对爱人时,勇敢的去追求,他甚至蓄起了长发,在拉萨街头流连,潇洒于人间。但是这种反抗却是多么苍白无力。读完这本书,总有一种隐隐的伤痛,是惋惜?是悲悯?还是对制度的愤懑?

他是雪域最大的王,亦是世间最美的情郎。让我说,他做王是被动,但感情却是发自内心。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情种,或许正是因为用情至深,才会有流传千古的情诗。每一段认真的爱情,都值得被尊重!

仓央嘉措读后感 篇5

我抛却红尘眷念,抛弃信仰,长伴青灯活佛。我于红尘往事中划去自己的姓名,携了一蓑烟雨,站在雪域高原之上,不求永生,但求无悔。

我仿佛闻到了黄油的味道,那是佛的味道,我忘记了人间轮回,化身青莲在佛前,聆听了冥界梵天的声音,敲响了梦中半生的记忆。那经书的油墨香,向我迎面扑来,站在雪域高原的我,接受了世间的顶礼膜拜,可是我没有半点的欢愉。高原上的雪洁白晶莹。我是世上的活佛,也是拉萨街头的浪子。雪给我留下了徘徊的半生记忆。

佛,今世的我违背了你的宗旨,根本无法真正的忘却红尘;佛,请原谅我的放荡不羁爱自由,那红尘仿佛才是我最终的归宿;佛,若再有来世希望你还我一个真正的红尘俗世,今生无论怎样我都要为前世负责——伴你终生。

我洗尽浮沉,褪尽铅华,转山转水,不为轮回,只为途中与你相遇。雪域空灵的高空给我的心注入一股淡淡的惆怅,世间万事万物皆只为一个“缘”字。我本世间有情僧,奈何冠以活佛之名。

若自小就入布达拉宫,没有享受过尘世的喧嚣,或许我真的会无欲无求,长伴青灯古佛。但是,看过、享受过,也忘不了世界的繁荣。佛曰:

“是劫。”但我甘之如饴。

正如你所说:“我对你眉目传情,你对我暗送秋波。眼光交汇之处,命运也就打了一个结。”

仓央嘉措读后感 篇6

看完仓央嘉措的传奇人生,读完他的诗歌,如同经历了一场朝圣的旅行,只是旅途归来,心情有点复杂,既有感动,也有困惑。

很难想象这些空灵而凄美的诗句竟来自300多年前禁锢、封闭、遥远的西藏,更难相信这些充满情爱又富有哲理的诗行,出自身居庄严肃穆的布达拉宫,却向往自由率性的六世****仓央嘉措之手。

此书中记载了仓央嘉措的生平和他的六十余首诗。读了此书才知道,先前读到的一些,很多人熟悉、喜欢,流传甚广的仓央嘉措的诗并不在其中。不管那些诗是否是以讹传讹,还是美丽的误传,还是很喜欢。

譬如《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 相爱/寂静 欢喜”

又如《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日/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在此书中,读到六十六首仓央嘉措写的诗,很喜欢其中的一些。

《不负如来不负卿》“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第一最好是不相见》“第一最好是不相见/如此便可不至相恋/第二最好是不相识/如此便可不用相思”。

细读这些诗,心中会有一种莫名的酸楚,茫茫人海,缘聚缘散,有多少深情,有多少无奈,有多少甜蜜,有多少悲凉……或许在相遇的那一刻已经注定一世的纠缠!

仓央嘉措短暂而美丽的人生,既有宗教的神圣,政治的诡谲,又有爱情的凄美,命运的无常,扑朔迷离,充满了神奇色彩。他原本应该是一个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雪域之王,享尽荣华富贵的人间**,而他偏偏选择了做一回遗世独立,离经叛道,自由率性的浪漫诗人。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他,而他却只想要回自己。在神和人之间,率真的仓央嘉措选择了做一个人,一个款款深情的男人。

读仓央嘉措那些动人的诗篇,似乎看到他双眼充满着柔情,眉宇间深藏着忧伤,时而孤独地行走在拉萨街头,匆匆地去赴一场爱的盛宴;时而披着袈裟绝望地仰望布达拉宫外伸手可及的蓝天,分明想抓住什么,却两手空空!深深的叹息化作了凄然而绝美的诗行,这些浸透深情的文字,与其说是诗,不如说是深埋在他心底如痴如醉的梦――一个被宗教囚禁的灵魂妄想挣脱牢笼,自由自在地在布达拉宫之外飞翔!

仓央嘉措读后感 篇7

如果世界上还有其他人让我想起,让我心跳加快,那一定是仓央嘉措。他笔下那彪悍、狂野、不羁的**,雪山寒风之外。还有那最温柔细腻的心思都让人人怦然心动。

我认为出生在这个宝座上应该是一个追求爱情的人一生中最大的枷锁。对玛吉·阿美的爱使他平静的生活荡漾起来。夜里相会情人留下脚印在雪上,迫与爱人分开。

仓央嘉措的一生不仅是诗意的,而且是悲剧性的。 在《那一夜,那湖水》中写仓央嘉措与最爱的人玛吉阿米,青海湖畔最后的诀别,其中一段是这样的:他找到了爱的真谛,那是不执着,不放弃,他感谢他的爱人。

原来,一个男人的成长和一个圣人的启蒙,都离不开一个睿智而伟大的女人。

感悟最多的就是一个爱字。爱是修行最好的老师,在《我问佛》中是我给最大的震撼。我感受到来自我内心的虔诚。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佛曰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么可以比过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带着这种残缺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

听在耳中,恍在心上。仓央嘉措就是有这种力量,孤寂而又深情。

一个伟大的法王和情感诗人不可能拥有完美的生活,不可能经常被误解和批评。他的爱情,他的爱情诗,他的宝座,他的孤独,他的流浪,以及世界无法理解的深情。正如学者桑田吉美诺布所说:

仓央嘉措最基本的教学就是生活本身。无论它出现在我们面前,它都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他的诗歌里蕴藏着冷静缠绵,《那一世》里的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见与不见》里坚如磐石的深情,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我不会打扰你的生活,就像你一样默默地,爱你让等待成为一种习惯,知道有太多的事情在我们之间被阻隔,我依然坚守在希望的边缘,等待牵手,和儿子一起变老。就这样静静等下去吧,我的爱不会因为你的回不回眸,转不转身,留不留恋而或增或减,你念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来我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只要心中有对方,不在一起又何妨?思念和等待是另一种幸福,是一种美好的心情,是我心中的一种幸福。

感情就应该是这样淡雅如水,静默相守。凡是读过曾央嘉措的诗的人都会爱上它的。世上真的有这么一个柔情又充满感性的男子,无论外貌如何,但他的才行性格,无法阻止我对他的喜欢。

有人说:纳兰容若生于天堂,向往地狱。而我想:

仓央嘉措应该生在地狱,向往天堂。

仓央嘉措读后感 篇8

窗外雨声阵阵,我轻轻地合上《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凝视封面上披着袈裟的仓央嘉措的背影,只觉得他在白皑皑的漫天风雪中渐行渐远??

看完仓央嘉措的传奇人生,读罢他的诗歌,如同经历了一场朝圣的旅行,只是旅途归来,心情有点复杂,既有感动,也有困惑。

很难想象这些空灵而凄美的诗句竟来自300多年前禁锢、封闭、遥远的**,更难相信这些充满情爱又富有哲理的诗行,出自身居庄严肃穆的布达拉宫,却向往自由率性的六世活佛**仓央嘉措之手。

本书收录了仓央嘉措的60余首诗歌。看完这本书,我知道我之前读过的一些诗,很多人都熟悉,喜欢,流传很广,不在其中,有点失望。不管那些诗是否是以讹传讹,还是美丽的误传,我还是很喜欢。

譬如《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又如《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日/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很喜欢白岩松在《幸福了吗?》这本书的扉页引用的仓央嘉措的那首诗“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可惜,在这本仓央嘉措诗全集里,我也没有找到这首诗。

在这本书里,我读了仓央嘉措写的六十六首诗,我非常喜欢其中的一些。

《不负如来不负卿》“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第一最好是不相见》“第一最好是不相见/如此便可不至相恋/第二最好是不相识/如此便可不用相思”。

仓央嘉措读后感 篇9

昨夜,灯下写着这段文字,忽然觉得自己很肤浅。

把这段文字送给你,然后,记得忘记。

“默然相爱 静寂欢喜”诗句中的这两句,尤为喜欢。

这种感觉,默会了我心灵中对静的期求。似乎,好久以来奔波劳碌的身躯在精神的殿堂突然有一种依靠,就那么静静的,依靠着,不喜不悲,有着心神无杂的宁静。

那么安静的感觉,似乎周遭的一切都停止了。不再匆忙,没有嘈杂,干净得如同一杯水,沉默中漾起微微的甜,仿佛是从地层深远处传来的一声叹息,幽幽的,缠在年轻女儿俊俏的眉眼上。远山如黛,夕阳如画。

感觉时光,安静地回流。岁月如歌的行板上,有什么在轻轻敲门。有点熟悉,有些陌生,是春风带来的花香要推门而入,是心田上种出的相思想破土而出。

感觉对面,有一个人,微微的笑。在笑容里,看见自己无处遁形的牵念。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原来,情与无情,无非自性显现 ,本无去来,念与无念都是空而不实。

安静的夜,再读这首诗。忽然明白了其中的深意。其实,这不是表达红尘男女世俗之爱记挂惦念根植于心的`情感。而我所爱的这句“默然相爱 寂静喜欢”也不是我起初所理解的那种宁和默契两心相悦的静美,那不过是一种错觉。可是,我依然喜欢着,就如同年少时的某些喜欢会一直保留在自己的意识里,明明知道,已经错过了,时光已经翻到了另一页,但想起时,依然以倔强的姿态去喜欢。

静静的夜,我喜欢。

这首诗,在静夜里与桌前的百合一起绽放。多希望它的诠释是我最初看到的模样,让那片静美的感觉在心里缓缓流淌。那,是捧着音符的纤手轻轻在鬓际停留,把美妙的歌戴成发上的簪,与发斯磨无猜。可是我知道,因为凋零,人才会更加怀念花的芬芳。

诗,是别吧?别过十多年的岁月,我们,竟然还记起?

用诗来作别,或许,是告诉我,请让我们,彼此忘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