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观后感9篇

01-26

读完一篇文章或观看完一部电影后,撰写观后感是一种探究创作背后真正意义的过程。观后感具有助于我们选取更好的作文题材或感受以提升写作水平的作用。那么,一篇优秀的观后感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在这篇“中国医生观后感”文章中,我为您推荐了一篇精彩的观后感,希望能够给您带来启示与收获。感谢您的关注,我将继续创作更有价值的作品!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1】

陶沐溪

最近有一部好看的电影,叫《中国医生》,我差点就没看成。

第一次爸爸邀请我陪他去看《中国医生》这部电影,我表示不感兴趣,拒绝了。第二次爸爸和妈妈一起邀请我陪他们去看《中国医生》,我没办法拒绝只好同意了。我心想,这部电影有什么好看的呀?看名字就知道不过是讲中国的医生嘛!

很快电影开始了,没想到一开头就给了我一种紧张的感觉:武汉的一个小医院,几天时间里就连续出现了好几个肺炎患者,而且出现越来越多相同症状的病人。慢慢地,医生们知道这些病人都是新冠肺炎患者,病症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危险性。有些刚走进医院就晕倒了,直接躺在地上;有些病得不严重的,因为自己身体还强壮竟然开始乱抢床位。面对这混乱的场面,文主任站在高处,拿着大喇叭大声说道:“还想不想活?想活的话就好好排队,不想活的就继续闹。”这样大家才安静下来。

有一个重症的病人情况有好转,从外地来支援的医生准备给他拔管。可是几个小时以后病人却因为心梗死了。

就这样,医生们费尽全力,却眼睁睁看着病人不断死去,大家都很伤心。但是没有人放弃,在几位病人家属的同意下,医生解剖了部分病人的遗体进行研究,再结合中医的治疗方法,最终打赢了这场新冠防疫战。

幸好我看了这部电影,才知道了中国医生的伟大,中国人民的团结一心。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2】

我作业提前完成了,妈妈奖励带我看电影——《中国医生》。看完后,我觉得无比振奋。

《中国医生》讲述的是在武汉的一个小医院,张院长等医生遇见不明来历的新冠病毒的时候,他们虽然应对得很吃力,但仍竭尽所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对病人进行抢救。无奈病毒太厉害了,死亡率一直在升高,张院长急忙召开会议,一起讨论怎样才能将新冠病毒控制住。医生的表现让我体会到了他们勇于和病毒作斗争的精神。

由于人们对病毒的不了解,医护人员只能挨家挨户去访问。其中一个被访者小文阿姨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她已经是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经过检查发现她感染了新冠病毒。医生们进退两难:对抗病毒,那宝宝会有危险;等宝宝出生后再救治,大人可能撑不住了。这时,文主任说:“疫情总会过去,但生活还要继续。”是啊,如果因为疫情放弃这个即将诞生的小生命,这对小文阿姨和家里人来说会痛苦一辈子的。医生们最后决定先对小文阿姨进行剖宫手术,等宝宝生出来后,再对小文阿姨进行新冠病毒的治疗。虽然这样很冒险,但是为了这个小生命,他们愿意试一试。最终,宝宝顺利生出来了,小文阿姨也得救了。医生们不但救治了小文阿姨的生命,还挽救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中国医生》让我感受到了医护人员“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的抗争到底的精神,让我为之振奋不已。正因为因为有了众多白衣天使的无私付出,才有了我们疫情之下平安生活的环境。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3】

我心目中的英雄

8月7日的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电影院观看了那部根据新冠疫情真实故事改编的让人泪奔的影片——《中国医生》,影片开始,那种紧张的气氛把我的记忆拉回到2020年的年初伊始。

树叶响了,春风到了,新年临近了。大家开心的盼望着赶快过年,有的人想要回家看望亲人,包括一些医生护士……

可是武汉的今天,是个特别的时期,突然出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一则新闻明确报道:武汉突然出现了一种名叫“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我看到了这则新闻,突然觉得好害怕,担心家里的人……那时的我正值寒假假期,不远千里去了福州,当我得知这个消息后,一脸震惊,本应繁华热闹的城市少了往日的喧嚣,多了一份悲凉,爸爸告诉我,那是“恶魔”在缓缓降临……

大年初一的早上,爸爸告诉我在医院工作的婶婶也报名参加了抗击疫情的志愿者队伍,即将奔赴抗疫前线,我的心里不禁担忧起婶婶的安危,希望婶婶能够平安回家。不久后,我看到一则新闻,越来越多的志愿者纷纷前往武汉前线,一群做母亲、父亲的医护人员连夜赶到武汉支援,医院里他们穿着厚厚的隔离服,带着一层层的口罩,他们的脸都被口罩、防护罩勒出一道道印记,可是他们依然是最美的,他们用生命在和时间赛跑,当望着颓坠的武汉,心中不知是如何滋味,或许难过伤心,也或许有种无奈。

国家发动紧急号令,党中央,国务院,各级领导同志踊跃报名参加抗击“肺炎”工作,周边的学生,社区人员,志愿者们,他们身穿白色防护服,冲上前线做排查工作,从未听说过谁曾抱怨,谁会懈怠。每个人都奉献终身,付出所有,只为一地安宁,只为更多安心,只为让更多的家庭团圆!

科研人员同时出击,他们夜以继日地为医护人员作保障工作,就连84岁高龄的钟南山爷爷,也脚步不停歇,反复攻克难关,力求研究出新药剂,新疫苗,早日打破关隘。

危难关头,亿万人民化作亿万星辰,化作一堵实墙,化成一座钢铁长城,阻碍着病毒侵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最终在76天我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都恢复成了0。亲临无数昼夜,无论是打倒滔滔无边的惊涛巨浪,还是小到细如缥缈的尘埃,只要有你们在,他都为之望而止步,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永远是我心中的英雄,向你们致敬!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4】

我看过很多电影,但今天的中国医生是由真实事件改编的,整部电影看的我心潮澎湃,几度泪盈。

整部电影看下来好多个情节都很感动,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医院有很多的病人,但有一个护士说:“我想回家看看爸妈。”男护士说:“医院里那么多病人,谁照顾啊?作为医生要对得起自己身上的工作服!”护士又说:“你看我的手,你看我的脸。”男护士又说:“在座的各位哪一位不像你一样?”后来才得知那位护士的爸爸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最后还没有床位。这时,我的心情也百感交集,体会到了每个医护人员都很不容易,他们可以救病,但他们没有时间救自己的亲人。所以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舍己救人的精神让我感动极了。

还有一个小片段让我印象深刻,外卖员金仔的老婆临走前说:“别再送外卖了。”可金仔想给儿子买奶粉,于是又去送外卖,可不幸的是自己被感染。那时我的内心久久不静,在疫情面前,谁都在奋战。要感谢医护人员,感谢那些外卖小哥,有他们平凡的付出才能解决温饱问题。

电影没看完,但我知道那那些医护人员的不容易,所以生活中,要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少聚集等等……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5】

2020年,湖北武汉就像生了一场重感冒!那一年很多人不能回去团圆过年;那一年所有人都戴上了口罩,用不一样的方式跟亲人朋友拜年。我的家乡在湖北,她叫——孝感!我跟爸爸妈妈没能回去过年,也没有经历“新冠肺炎”带来的直接冲击,都是从爸爸妈妈口中了解爷爷奶奶那里发生的一切。

前几天妈妈带我观看了《中国医生》电影,我从银幕里了解了武汉疫情的可怕,医生们面对疫情付出的巨大努力。当“新冠恶魔”到来时,所有的白衣天使都是那么勇敢坚强地与它做着斗争,再苦再累也没有退缩过。“白衣天使”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每天不断地在为人们核酸检测,不喊苦不喊累,即便汗水湿透了衣衫,即便脸上勒出了深深的红印。因为她们的无私付出,每一个人都团结在了一起,最后我们取得了胜利!我很感谢每一位英雄!谢谢您们!

武汉疫情过去快一年了,我也从一个幼儿园小朋友变成一个戴着鲜红红领巾的一年级小学生了!妈妈曾对我说过,带上红领巾就代表着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祖国红旗的一角,我们要懂得感恩回馈伟大的祖国!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6】

电影《中国医生》把所有人带回了那些焦灼的夜晚,带回了那座英雄的城市:武汉。

2020年初,武汉人民都还在热热闹闹地喜迎新年。但一场疫情正在一些角落里快速蔓延。

患者的症状是发热、乏力、干咳,进医院的时候还是轻症,但病情恶化得快。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病,可是细密的恐慌开始笼罩着这座城市,大量有疑似症状的人冲向医院,造成了对武汉当地医疗资源的挤压。

挺立在风暴中心的,就是被称为新冠疫情「风暴之眼」的——金银潭医院。

张涵予将扮演医院院长张竞予,其人物原型就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原院长张定宇。

袁泉则扮演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其原型之一就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

他们的出现,也给观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但另一方面,对于刘伟强导演、对于所有的主创而言,《中国医生》的创作压力,无疑是大了太多。

这一次, 故事不再只是发生在小小的机舱里,它牵涉的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甚至于全世界……

影片所讲述的,是我们的共同记忆,共同命运。

面对如此宏大的题材,到底该如何着手,又如何能在短短的两小时内,讲一个能令观众信服的故事?

刘伟强导演仍有自己的老练之处。

他选择让这个故事,发生在「一座医院」里。

影片主角,是一群医护人员。主体内容,也仍然是医护人员一线抗疫的过程。

影片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以武汉医护人员、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为人物原型。

这样一来,导演也就巧妙地让影片的叙事,又回到了他拿手的「行业题材」。

在这座医院里,每一个医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每一次救援都是惊心动魄的战役。

张涵予扮演的院长张竞予尽管脾气火爆,说着一口弯管子武汉话,毫无领导架子,却是医院的定海神针。

疫情最凶险之时,他力排众议,接收源源不断的病人;当所有医生面对疫情都变得心灰意冷的时候,只有他还斗志昂扬,永不妥协。

他像是一个打不倒的硬汉。

但没有人想到,其实他才是那个最“脆弱”的人:他不仅患有渐冻症,眼见自己的身体一天天衰竭;妻子也染上新冠肺炎,一度严重要插管治疗。

由朱亚文扮演的广东援鄂医疗队队员陶峻,可能是全片最有个性的一位医生。

他说着一口粤普,张口闭口“扑街仔”。

不仅跟所有的病人们称兄道弟、大开玩笑,并且初来乍到,就胆敢当众与院长张竞予叫板。

但看似玩世不恭的外表下,仍然是一颗赤忱的医者仁心:当一位重症病人宣告救治无效时,所有人都知道无力回天,面色灰白。

只有他还在继续抢救,不甘心面对又一例病患的离开。

与他相比,李晨扮演的上海援鄂医疗队队员吴晨光,则是典型的“好好医生”。

在医院,他平静,可靠,悲悯,情绪稳定,乐于助人;在家庭,他也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好儿子。

但或许你没有想到,这样一位单纯的“好人”,也有崩溃的时刻。

当他站在天台上,俯视着“空城”的武汉仍然繁华的夜景,以哽咽的语气喊出——

“我也想救他们,但是救不过来啊!”

那一刻,实在是揪心又难过。

最后,袁泉所扮演的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再一次让我们见证了女性的力量。

她的表演始终是真实而有分量的:她沉静,温柔,坚毅,冷静;不仅永远抢在一线救治病人,也总在悉心地保护自己手下的医护人员。

为了演好重症医学科主任这个角色,袁泉每天都是满脸勒痕,双手发白,有一场戏甚至连续穿了8个小时防护服。

似乎她每一次出现,都是满面倦容;但她的眼神永远是如此坚定和勇敢。

而当你看到那张伤痕累累的脸时,只觉得每一道勒痕,都同样让人感到触目惊心。这是伤痕,也是功勋。

袁泉贡献出了影片中的许多高光时刻。

当最开始,陷入恐慌的病人们蜂拥闯进病房,拥挤、打砸、吼叫、哭泣——场面乱得仿佛一部末日灾难片时,是她站了出来,用冷静而坚定的语气,大声道:

“我知道你们所有人都想活……”

当一位即将临盆的孕妇,病情危急,需要动用ECMO才能活命的时候,是她主动提出,希望为女孩进行剖宫产。

冒了这么大的险,她的理由只是:“我希望她的生活,能按照疫情前的计划,进行下去。”

而接下来,我们也见到全片最扣人心弦的场景之一:一次紧张到让人无法呼吸的剖宫产手术。

手术室内,是两条命悬一线的生命。

但手术台前的文婷与其他医护人员,始终沉着冷静,双手从未有过丝毫的颤抖。

假如说看完这部电影,只能用两个画面,来定义真正的“中国医生”。

我想,那一定是充满红肿勒痕的面容,和稳定平静的双手。

从剧本角度来看,这也正是影片的高明之处。

影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拍法,将故事的重点放在医护人员身上。

这样一来,观众的视角被拉近,我们能够对每一个角色产生代入感,被每一个最微小的细节所打动。

与此同时,借由对医院里孕妇、老人等病例的描绘,剧本又很自然地将视角拉到金银潭医院以外。

这让影片能够辐射到了一个更广阔的群体,让故事行云流水地演变成了一组大事件下,丰富的小人物群像。

“封城”的大背景下,拼命接单的外卖小哥,也是出生入死的平民英雄。

欧豪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

最开始,他同样也因为疫情严重,不愿出门接单。但随着妻子在医院里即将临盆,他因为“孩子”, 而感同身受了那些缺少奶粉、缺生活物资的家庭。

于是,他也想要做些什么,去帮助那些同样被困在城中的人。

没想到,反倒因一时疏忽而感染。

意识到自己发烧的时候,他难以置信地坐在地上嚎哭,外卖盒撒了一地。

病魔拆散了无数家庭,让血浓于水的亲情,变成一纸冷冰冰的通知。

张子枫扮演的十九岁女孩,就因肺炎而失去了父母。

在一个下雪天,她在小区楼下,从医生手中接过双亲的遗物,双眼发红地问:“没有爸妈的孩子该怎么办?”

这一刻,影厅里也响起了啜泣声。

影片《中国医生》也正是向所有医护工作人员致敬的一部电影。它承载着我们深厚的感情。提醒着我们,这群可爱的人曾经付出了怎么样的代价!而这群英雄们值得被我们铭记!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7】

徐玉真

我们在过节,而每一个省市的白衣天使却在过关,他们不顾家人反对,逆向而行,是抗疫路上的最前锋。这就是我对《中国医生》这部电影的第一印象。

这部电影是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而改编的,记录了那段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疫路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护人员们坚守阵地,冲锋在战役的最前线,他们是最勇敢的战士,用行动守护着万家灯火。在影片中,当张院长开会询问有谁愿意抗击疫情时,全场人都站了起来,那一刻,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下了脸颊。警报响起之时,他们毅然决然地勇往直前,放弃了团圆,告别了亲人,选择同病魔作斗争,他们是不怕困难,不惧挑战的中国医生。

在影片中,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隐瞒了身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妻子,仍坚守在抗疫的最前沿,托起信心与希望。在电影中,他说的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我必须跑的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的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当镜头一一扫过那些医生时,他们发黄的脸上被口罩、护目镜勒出一道道痕迹,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服,手指因长期戴着手套被汗水泡得发白,在屏幕前的我,依然能感受到他们的那份坚守,让人万分心痛。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所有为防控疫情而努力的人都是勇士,令人敬佩。现在,疫情又有了反弹的趋势,我们更要做好防护,少出门,同时也要努力学习,不辜负白衣天使们的奉献,探访美好的明天。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8】

《中国医生》电影根据新冠疫情防控斗争的真实事件改编,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同时兼顾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火神山医院、方舱医院等兄弟单位,以武汉医护人员、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为人物原型,全景式记录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

《中国医生》首日票房突破了9000万,排片量超过了40%,上座率超过了10%,各项数据都排在了第一名。猫眼评分达到了9.5分,目前,豆瓣评分暂时还未出,预计票房有望在7分左右。这部电影掀起了一波观影热潮,演员阵容非常豪华,有张涵予、易烊千玺、袁泉等人,该片看哭了很多观众。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抗疫的真实事件,所以,影片的真实感很强。该片的剧情很流畅,以点带面的效果很到位,前半段讲述到了疫情爆发,带来了极强的紧张感,后半段的救护展现了医生们的努力!该片有很多感人的剧情,演员们都有着出色的发挥,让人泪目。该片有很大希望突破10亿。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9】

2020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全国上下陷入了一种恐慌又紧张的氛围,无数白衣天使变身“逆行者”,背负人民的期望,与疫情展开了攻坚战,如今,抗疫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那些奋斗过的英雄们,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根据抗疫事件改编的电影——《中国医生》已经于7月9日上映,让我们一起回忆过往,致敬那群无畏的白衣勇士们。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中国医生》聚焦疫情当下的每一个小角色,从他们的视角去阐述去演绎整个故事,更能够使观众一秒找回当时的记忆,产生共鸣。

影片中演员张涵予饰演的是张竞予院长,作为一个医院的院长,在重大的疫情困难面前,他肩负起的责任不仅仅是救助病人,还有安抚医务人员。毕竟即便是医护人员,也是有家人的,他们也是心系着亲人们,只不过在巨大的困难面前,他们“舍小家,保大家”。

《中国医生》所聚焦的视角不止医护人员,还有很多普通人。比如欧豪饰演的外卖小哥,面对疫情的风险,他坚持给病人们送物资与外卖。当被检测出“发烧了”,那一声哭真的让人心疼。这也是这部电影为什么能够获得全民口碑的原因之一,因为它演的就是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真真切切的经历。

从来都没有什么“英雄”,只是有着很多愿意放弃安逸、冒险默默付出的普通人,他们怀着炙热的情感,在危机时刻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样的人,值得被我们尊敬,也值得我们去牢记。

《中国医生》作为一部全景式战疫大片,全力展现了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舍生忘死、举国同心、守望相助的抗疫斗争,同时也弘扬了抗疫斗争中凝聚起来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作为电影人,有责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力量,让世界看到这部记录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