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言优选

02-05

可以供养妻子和子女,能够过上富足的生活,即使遇到困难时期也不会挨饿。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孟子名言"的信息,请继续阅读以下内容。名人的名言教给我们如何排除负面情绪并迎接美好的生活,他们的格言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犯错。为了方便再次阅读,请务必收藏这一页!

孟子名言(1--18条)

1、文王的公园有七十英里长。与人相处,人以为小,不也合适!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g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4、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

5、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孟子・尽心下》

6、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7、孟子提出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经历磨炼和辛劳,才能承担起重大的责任。

8、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

9、(孟子曰:)“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公孙丑上)

10、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11、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12、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1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轲 《孟子・告子下》

14、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 ――孟子

15、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16、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想要承担重要的责任,就必须要经历努力和付出的艰辛。

17、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8、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孟子

孟子名言(19--36条)

19、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孟子・梁惠王下》

20、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孟子》

21、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

22、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腺文公上》

2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教导我们要有忍耐和宽容的品质,不为别人的无知而生气。

24、则天下归之,以政伤民,民乐其亡,以梃服强,仁与不仁也。

25、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孟轲

2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句话表明了一个人的胸怀和心态对待不同事物的态度,真正的君子心胸开阔,而小人总是愁苦不堪。

27、孟子在《尽心上》中提到:“心之悦而诚,乐莫大焉。”这句话表达了心灵的愉悦和真诚的重要性,它能带来最大的快乐。

28、孟子经典名言名句精选

29、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孟轲

30、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31、如果国王是仁慈的人,省级惩罚,税收,深种植容易,强大的人业余时间培养他们的孝顺和忠诚,父亲和哥哥到服务,从服务的增长,可以使系统到秦、楚的军队。

32、国人皆曰可杀。——《孟子·粱惠王下》

3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粱惠王上》

3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35、根据材料,孟子和荀子两人中, 主张“性本善”观点。(1分)

36、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离娄上》

孟子名言(37--54条)

37、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人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 ――孟子 《孟子・离娄篇下》

38、孟子有言: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拥有智慧的人才能不迷惑,心怀仁爱的人才能摆脱忧虑,勇敢的人才能无所畏惧。

39、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40、定天下者,在乎仁政为一者也。

41、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

4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43、没有规则,就没有方形花园。

44、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

4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孟子对学习的态度的表述,强调了通过对知识的喜爱和乐趣而获得更深入、更长久的理解。

46、可以养妻子儿女,好年成能丰衣足食,遇上荒年也不致饿死。

47、反思:孟 夫子的这句教育名言被国人严重误读了!在很多人眼里,高分生就是“英才”。于是,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重金抢夺高分生成为公开的秘密。可悲的是,天真活泼的儿童一进入学校,便越来越缺乏想象力、创造力,渐渐丧失远大理想。难怪有人戏谑地说,我们的教育是“得天下英 才而愚昧之”。

48、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梁惠王上》

49、在庭院的范围内,有四十里的公园,谁杀了麋鹿,谁就犯了谋杀罪。

50、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51、不以文章害辞,不以辞害志 ――孟子

52、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遗弃其亲者,亦未有存义而後去其君者。

53、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饮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饥饿的人吃什么都美,干渴的人喝什么都甜,这是由于没有尝到饮水和食物的正常味道,因为饥饿与干渴损害了他的味觉。难道只有嘴舌和肚子有饥饿干渴的损害吗?人心也都有类似的损害。如果人能够不使饥饿干渴造成的那种损害,成为人心的损害,那就不会把比不上别人作为忧虑了。)

54、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离娄上)

孟子名言(55--72条)

55、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僻让之心,非人也。 ――孟轲

56、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有了做事得边界,才能好好做事。

57、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这句话讲述了一个人交友的原则,真正的朋友是淡如水,而虚伪的人则只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交往。

58、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59、居移气,养移体。——《孟子·尽心上》

60、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

61、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6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 《告子上》

63、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64、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65、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义,而先且以自利,则不交相杀夺,故不足自饱餍。言必杀夺。

66、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67、[译文]孟子说:暴君夏桀、商纣之所以丧失天下,是因为失去了天下民心。要取得天下有一定的方法:取得人民的信任,这就取得天下了。取得人民信任有一定的方法:取得他们的心,这就取得人民信任了。取得民心也有一定的方法,希望的东西应给他们并帮他们聚积,讨厌的就不要加给他们,如此而已。

68、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离娄上)

69、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0、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71、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孟子·公孙丑》

72、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73、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