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煜作文

02-06

在寻找文章时,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推荐您阅读“读李煜作文”。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持续关注我们的网站。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留下一些珍贵的时光回忆。在写作时,要紧紧围绕主题,抓住重点。

读李煜作文(篇1)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人生愁恨是永远无人能免,也不可能免得。不要说落魄皇帝李煜,就是那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是愁恨难免。《金刚经》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往事如梦,人生何处不东风?李煜一唱三叠,歌尽悲欢离合,道出情恨骊歌。如果说李煜的江山、美人、甚至自己的肉体凡胎真的是“人间没个安排处”的话,那么他还是给自己的精神和灵魂,找了个安排处的——那就是佛与词。

李煜的空王

李煜在他的《悼诗》中提到:“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迷家”。又在他的《病中感怀》中提到:“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空王,是对佛的尊称。佛讲四大皆空,也即是说一切皆为虚幻,都是空的。那么对于李煜来说,还有什么比佛法更能解脱他的痛苦的呢?

可以说,李煜信佛是有缘由的。在他的骨子里,本身就不是皇帝的料。未登基以前,最爱的就是文化艺术。音律也好书画也好诗词也好,钟情于斯踟蹰不忍离去。那时候的李煜,为了躲避哥哥的嫉恨,常常沉湎与此,希望能做个隐者。然而,历史却跟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别作隐者还是做皇帝吧。对于这样一个有隐者情怀的人,在遇到苦痛的时候想到佛,是再正常不过的。

大周后、爱子、母后连续离世,李煜对佛的痴迷达到最高的境界。因为他要节制守孝,要过三年没有歌舞情欲的'日子。这漫长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佛陪他度过。他的精神,对佛的依赖就是从这里生发的。

传说,李煜为了礼佛,居然把额头磕刻出茧来了。不过,李煜确实是不适合笃信佛教的。本身他爱极了小周后、爱极了诗词歌舞、爱极了金石书画、爱极了一切文人的东西。佛家讲究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讲究苦寂灭道、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但李煜既舍不得江山,又抛不下美人。眼中有美色,耳中有糜音,鼻、舌、身、意皆不能守,五蕴皆不能空。所以,尽管他好生守仁,虔诚礼佛,毕竟不是佛道中人,因此佛祖对他的眷顾是有限的。当南唐烽烟四起,当故国不再,在人间也没有给他个安排处。

李煜礼佛可以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不会带兵打仗,不会治理朝纲,靠这些风花雪月的诗词又不能解决敌国外患,不把精神依赖于佛,又依赖于谁呢?如果说李煜真的能堪破红尘,皈依我佛,则至少能活命。但是,江山既然不再,美人亦将他属,这活与死又有何别?

人生愁恨何难免?李煜终于悟了!人生的愁恨终究是不能避免的,在他历经人生八苦——生苦,死苦,病苦,老苦,怨憎会苦,受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之后,才想明白“人生长恨水常东”,才想明白“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才想明白“人间没个安排处”。

空王真是空的,不会给这个没落帝王带来一些许的开释,于是春花秋月了断,一江春水无情。当真的成了孤家寡人,只能西楼凭栏,慨叹着故国的无限江山,李煜的时代真的是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读李煜作文(篇2)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英雄人物征战沙场,立下战功;有无数文人雅士吟诗诵词,名垂千古;有无数在各行各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但令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你——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我想对你说:我知道成为皇帝并不是你的本意。你生于五代十国的乱世,是父亲李璟的第六子,叔叔被二哥所杀,其余兄弟均已病故,南唐皇族只剩下你一人,你不是自己要当上皇帝,而是被父亲“推”上皇位。

李煜,我想对你说:你在诗词上的成就值得肯定。在北宋的庭院中,你怀念故国,将万般愁绪化为婉转凄美的词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一曲《相见欢》记录了你心中的亡国之恨,你在这小小的庭院中达到了人生的最高点,却因一首《虞美人》而被认为有“复国”思想,在船上被北宋皇帝暗中毒死,命丧黄泉。《虞美人》也成了你的绝笔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你再次将这心中的愁绪形象化,词中蕴含了你对昔日宫廷生活的怀念,对江南水乡的留恋。

李煜,我想对你说:在位的十六年里,你当然也有过错。在位期间,你不能明辨是非,难以区分贤臣与奸臣,曾错杀了直言讽谏的臣子。你性情温和,优柔寡断,没有识珠的慧眼,有的只是风花雪月的词。你虽在诗词上卓有建树:后期作品善用比喻,情景交融,却缺乏治国的才能,你没有履行一个皇帝的职责,没有让你的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就是你人生中最大的缺憾。

李煜,你的政治作风使你被朝中有识之士谩骂,你在诗词上的成就却被《人间词话》评论为“词至李后主,而眼界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李煜,我想对你说,东方不亮西方亮,你在政治上失意,但在诗文上却达到了令人惊叹的高度

读李煜作文(篇3)

皇上

宫人们全都跪在地上,轻言,不敢扰了面向窗外眺望的他,他的眼神,忧郁,哀伤,盯着远处那片天,乌云密布,密布在天空下,密布在他心里,沉沉的压着他,令他无法喘息

听到宫人的声音,他怔了一下,勉强转过了身,充满血丝的眼瞥过了宫人,立即又转到了那张床上。

帘子后面,那再熟悉不过的身影。

是他的妻啊!

如今听到宫人欲言又止的话,他才终于知道:她,已被秋风吹去了

忽的,雷声隆隆,震响了大地,也震醒了他。

他的腿微一颤抖,宫人们前来搀扶,可他重重的推开,挪开脚,一步,一颤,一步,又一颤。他强忍着自己的全部悲伤,要赶去见他的妻啊!那个他将全部灵魂寄托给了的人。布满血丝的眼睛此刻呆滞,黯淡无光。强风吹了过来,吹乱了他散乱在身上的头发,吹开了他的衣襟,他像一个败了的囚徒,完全没有了一丝皇帝的威严。他忘却了颤抖,接踵而来的是痛苦和麻木。离她躺的地方仅有几步远,他却走了一个世纪之久。走着,是什么东西从脸上落了下来。是一滴?还是一串?是满腹的泪,满心的痛啊!他呆滞着,呼吸变得急促起来,缓缓的用手撩开了帘子,他看到了,已闭上了双眸,停止了呼吸的她。顿时,他瘫在床上,好像脑里,心里被抽空了一般,呼吸越发冰冷起来,呆呆的凝望着她,既不敢怀疑,又不敢相信。心如万刀切过,痛,还是痛。妃啊!为何要弃我而去?天长地久,岂是几十年的光阴?伴着隆隆的雷声,积蓄了好久的大雨瓢泼而至,重重的打在了地上,打在了他心里,卷起了惊涛骇浪,在他心里翻滚,翻滚。他用手,抚过她,泪已冲刷过了整个脸,流到了床边,流到了她的身上。屋外的雨吻合了他心中的泪。他多想唤醒他,听她抱着琵琶弹奏他的词调。他多想唤醒他,看她跳那邀醉舞,看他的身姿妖娆。他多想唤醒他,与她再做《霓裳羽衣曲》。她的美丽,她的妩媚,他的才情,顷刻间,消散。

他重重的叹了口气,最后看了她一眼,逃也似地跑出了她的房。她抬起了头,泪眼向上凝视,拨开了乌云,拨开了天际,向着更远的地方,寻觅着,他至爱的女人

读李煜作文(篇4)

他应是个闲云野鹤的词人,一袭布衣,逍遥恣意,不顾什么家国兴亡、龙图帝业。然而他偏偏是这南唐的君主,偏偏要坐在这摇摇欲坠的龙椅上,用这一双挥毫抚琴的手,去撑起这个飘摇的江山。

曾几何时,集一身傲气的大皇子,在华丽的深宫中享尽了一切繁华。他精于琴棋,工于书画,在明争暗斗的宫廷里,超然于世俗的气质隐隐发亮。可当历史的车轮滚到他脚下,厚重的龙袍披到他肩上,他却收敛不了文人的自在与风流,醉影朦胧,丝竹喧嚣,共鸣琴瑟,在纸醉金迷里粉饰着太平篇章。

宋军的鸣金将他愕然惊醒,故国门扉上最后一抹朱红还未消尽,他已成为敌人阶下卑贱的囚徒。于是那个罗衾不耐五更寒的悲凉身影,成了夜色里化不开的一抹哀愁。我想数千年前一定有一个月如钩的夜晚,寂寞的梧桐树摇曳着清冷的秋,那个南唐的罪人沉默地爬上西楼,眼里凝着的是什么?是昨夜繁华的梦?是朱颜未改的玉彻雕栏?还是三千里冷落的河山?

错为君主,苍天贻误!

所以当鸩酒递到他身前时,他饮得想必义无反顾,早已厌倦了这春花秋月,终在异国的幽栏下结束了精致又苍凉的一生。那衣袂飘然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风尘里,只剩哀伤绝艳的词盈绕在月色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他的人生多像一场豪华凄凉的梦,在命运的桎梏里辗转挣扎,只余下昏庸无能的骂名和逾越千年的长叹。那些国破家亡的悔恨与不甘,倒酿成了哀婉的绝唱: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李煜,终究是去了。也许去了故国江南一场明明灭灭的烟雨里,成了一株敏感纤细的草。而我眼里的他,不是帝王,是风流而寂寞的词人,带着不可掩盖的才气,带着不曾泯灭的天真,融入江南的月色。

读李煜作文(篇5)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晚又春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仅仅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多年前,当我初度见到这首《虞美人》时,懵懂的我就已被它的忧伤所感染。当今,我又一次吟颂着它,不由入情入境。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同李煜一同黯然神伤,彻夜难眠,是诗词将我牵向了他。

身为南唐六皇子的李煜,生而钟情于诗词书画,但命运却将他面向了皇位,一个放浪形骸的生命从此被捆绑在明堂之中,两难。

若要说是命运对他的眷顾,而他却专心神往着文学,有人说李煜在位之时风花雪月,不睬政事,可谁又会去品尝他心里的沉痛。不要说他没有丰功伟业,是词人的魂灵软禁在了宫廷之中;不要说他不及李杜,没有不计其数的诗歌,他又怎能弃江山而不管;不要说他害怕北宋,自贬为国主,谁曾想象,宋军南下后,江南会是怎样的水深火热。

但是,前史没有想象,更不容想象。毕竟,笔尖难挑千秋国,摔碎了山河。李煜,成为了亡国之君-----李后主。

自此,李煜的词尽是充满了无限愁丝,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恨意,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丢失,也有“闲梦远,南国正清秋”的思乡,无不令人触目愁肠断。

这样一位词人,命运或许眷顾他,也或许扔掉他,可前史仍是无情的给我最实在的答案:被宋太宗投毒而死。

李煜,便是这样的一个人----当我品读他的词,我会忧伤,可当我回忆他的时分,我会痛心。

李煜,他不完美的境遇,完美了他的诗词;不完美的命运,完美了他的心;不完美的人生,完美了他的魂,李煜!

读李煜作文(篇6)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清冷的月光从夜幕中泻下,给静谧的世界披上一层薄如蝉翼的轻纱。皎洁的月亮挂在树梢,弯弯的倩影却不知何时才能重圆。冷清,寂静,无奈,悲哀。广袤的大地之上,一个憔悴的身影独自漫步走上西边的小楼。时而举头望着深蓝色的苍穹,时而俯身叹息。

深深的庭院,没有昔日的喧嚣。往日的热闹早已伴随这萧萧的秋风销匿在了时间隧道的尽头。

国家衰落,君也被俘。被深深庭院锁住的难道仅仅是那冷落的清秋?亦有你孤单寂寞的身影。梧桐怎么会感到寂寞?莫非它也深知国家衰败,山河沦陷的那份苦楚?

镰刀弯月映照着你日渐消瘦的脸庞,身后的影子也变得越发黑暗。空中飞过的猫头鹰发出一两声悲惨的鸣叫,久久回荡在深深的小院。弯月轻盈地穿行在云层间,时隐时现。你仰天长叹,一代君王竟然就这样陨落。如同划过夜空中的流星,拖着彗尾,却注定只拥有那美丽的瞬间。瞬间的璀璨之后,尽管曾经有多么辉煌,但也只能无奈的化作尘埃,游荡在逝去的历史长河中。

哭泣的梧桐,呜咽的秋风,你凭阑而立,静静的倾听着。孤身一人来到这小楼,即使是欣赏着“夜寂残月图”,也没有人陪伴。心中的那丝忧愁有如春天的江水一般不息地流淌着,似乎没有尽头。

是对妻子的相思?是对故国沦陷的悲伤?对自己悲惨人生的感慨?你心里像打翻的五味瓶,是悔恨,是眷恋?愁绪无端,莫名所以。这亡国之君的痛苦,怎一个“离愁”了得?

人生愁恨何能免?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梦觉,心碎,悔忆,惨凄。昔日高高在上的君王今日却沦为了落魄的阶下囚,曾经兴盛的南朝最终却以衰败的舞姿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你却伫立在古典文学的高楼,为我们留下了永恒的背影。

读李煜作文(篇7)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一声冰冷的呵斥,使一朵林花谢了春红,我的心也沉了沉。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没有了宫廷歌舞的喧嚣,只有阁楼窗外的一轮明月。寒凉如水的月光洒进窗内,在地面的灰尘上掷下斑驳的影子。你裹了裹依稀能看出明黄色的单衣,满目愁绪,凭栏独倚。双目微阖,又想起了从前的帝王生活:手握生杀的大权,纵无挥师北上的豪迈,亦有指点江山的激昂;美味珍馐,万人之上,宫内三千盏孤灯只为自己一人点明;众人俯首称臣,只因自己是一代帝王,嘴角勉强扯起一个弧度,这些于你又能如何?众叛亲离,食不果腹,甚至生死只在别人的一念之间这才是现在。

窗外的梧桐树还是梧桐,可如今的主人已成过客。彻下梅花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踏着片片落红,数着满地落叶,便想起别仓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的孤寂。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当你被别人提起时,只会被道一声悲矣,可有谁懂你的悲?又有谁能懂那寄托在月中的无限的寂寥?我抬眼,看见那一轮弯月,千年前的月,亦是如此凉的彻骨么?看不清冬季深远的天空,似乎变成触手可及的墨色小径,听不到缠绕在老墙上枯藤的私语,你想伸手抓住什么,掌心却只有飘落的雪花,融化后的水滴一如月般寒冷,终究寻不见一丝温暖印迹夜太深,所以有人看见星辰;夜太深,所以有人望月独叹到天明。

在那个有些寒冷的下午,终于等来了自由一盏鸩酒,作别了曾无数次轻点的梧桐叶,凝望着天边依稀可见的泛白的月牙,杯觞落地,正是香魂一缕随风三更入梦遥。

三生石旁,奈何桥上,只愿你喝了孟婆汤。忘了今世的愁,来世做个普通人,在平淡中幸福快乐,不再生在帝王家。

无奈草木黄,太苍凉,又是一缕淡云伴斜阳。

香魂散,寸肠断,泪行干,无言孤夜独望水茫茫。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