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观后感八篇

02-06

您是否对写出优秀作品的观后感感到疑惑呢?电影中精彩的情节能够唤起观众的共鸣,而优秀的作品则能够激发我们内心的感悟。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写观后感的方式来记录我们的感受。今天,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大家准备了一篇非常出色的“人民观后感”文章,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您能够获得有益的信息和技巧!

人民观后感(篇1)

人民的意愿,历史的选择——《历史的选择》读后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是历史的选择。”这句话一直在我心中困惑着,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呢?为什么这是历史的选择呢?

我带着疑问认真阅读了《历史的选择》一书,通过学习这本书,慢慢地解开了心中的疑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肩负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历史使命。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今天的改革开放,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历经艰辛,取得了辉煌成就。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多少仁人志士浴血奋战、自力更生,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通过不断的努力,最后才找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之所以选择中国,是因为中国人民有团结的力量和坚强的气质。中国,一个曾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一个曾被列强侵略的国家,一个曾饱经风霜的国家,但是,它并不懦弱,它用行动表明了“千磨万韧还坚劲”的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让历史选择了它——东方的一头永远的狮子,中国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鼓历史界,世界期待中国的发展,这是历史的选择。在《历史的选择》一书中,有李大钊、瞿秋白、夏明翰等共产主义先驱者,有杨靖宇、马本斋、董存瑞、刘胡兰这样的英雄,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生活,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他们的这种爱国精神让人感动,值得我们学习。因此说,历史选择了中国,这是必然的结果。中国共产党永远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

看完了《历史的选择》这本书,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跟党继续前进的决心。

人民观后感(篇2)

前段时间在老师的要求下读了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这篇文章使我们对毛主席的判断有了更深的理解。文章充分体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的领导和决策能力。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论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著作。经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院第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修改补充。本文阐述了12个问题,全文的基本思路如下:

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文章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但是,阶级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是根本不同的。这是一种相互适应、相互矛盾的局面。它不是对立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解决。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特别是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观点,以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方针和方法,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史增添了新的内容,对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少数民族的问题。现在,我想就本文介绍的少数民族问题发表我的看法: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虽不多,但居住面积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60%。所以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一定要搞好。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克服大汉族主义。

在具有地方民族主义的少数民族中,应克服地方民族主义。无论是大汉族主义,还是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这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必须克服。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关系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骚乱,这证明我们的民族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我认为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在我国西部。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西部地区还比较贫困落后,东部与中部地区差距较大。

这种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必然

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试想如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如我国东部地区那样发达,人民生活富足安康,我想那样他们一定会感谢党,感谢祖国,又怎么会起来暴动呢,所有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还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我们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这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的根本大计。按照党**和国务院的政策思路,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不能完全照搬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模式和思路,必须要有针对性,充分体现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地域特征,才能全面贯彻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要求。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相信,只要我们在党的统一部署下,在经济工作领域扎扎实实的实施以上政策措施,就能彻底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暂时落后的现状,推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人民观后感(篇3)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所讲述的背景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一些人对新的社会主义制度未能适应,有些不满情绪,党政部门中存在着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引起群众的不满,读完这篇文章以后自己受益匪浅,文章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方**之一。我们在研究中国社会的发展时,就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认真地研究各种事物之间的矛盾,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学地解决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通过各种方法不断解决实际的矛盾。

其中最深刻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但是,阶级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是根本不同的。这是一种相互适应、相互矛盾的局面。它不是对立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解决。

读完以后给自己的感受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内部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只有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才可以增强人民的团结,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如果处理不好人民内部问题,就会激化矛盾,会将小事变成大事,用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酿成乱子。只有正确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才能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的安定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结合新阶段的新任务学习《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基本思想,对于我们推动社会发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人民观后感(篇4)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五集专题片《人民的小康》,于昨晚(8月2日)在央视总台综合频道播出了第一集——《一诺千钧》。

本集清晰且详尽地梳理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千年追求与百年奋斗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战略安排和庄严承诺。

大量真实的事例影像配合详尽多元的权威数据,《一诺千钧》以时间为经、以地域为纬,同时结合政治、经济、民主等领域,声情并茂地诠释了“小康”是中国人民的千年梦想,是全国人民百年奋斗的辉煌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每一个期盼的回应和满足。

20XX年的中国,虽然每一个人都在享受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分享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喜悦,但是由于“小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所以很多人对于“小康”的认识并不一定系统、深入。

《人民的小康》立意于深入展现党中央带领人民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伟大壮举,便需要让观众首先知道“何为小康”,梳理出“小康”概念最完整的历史演进。

《一诺千钧》用影像的方式展示了现存版本最早的《诗经》注释文集《诗经·大雅·民劳》,其中写道:“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由此可见,“小康”发轫于历史深处,植根于民之向往。它并不是中国共产党自己虚构出的概念,而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是中华文化里的一个历史悠长的,对幸福生活的憧憬。然而,在过去数千年的漫长岁月里,“小康”却始终遥不可及。

“小康”历史演进中的第一个重要节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虽然早期共产党人没有明确提出“小康”这两个字,但是从本片所展示的李大钊以《社会主义释疑》为题的演讲,和毛泽东为《政治周报》撰写的发刊词中都可以看得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便是为人民谋幸福。这与中国百姓对“小康”的憧憬是一致的。

“小康”历史演进中的第二个重要节点,是邓小平点明了“小康之家”和西方现代化的区别所在,令“小康”成为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目标。“小康”迅速成为全国上下的热门词汇。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小康步伐越来越坚实,“小康”概念也演进得越来越成熟。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的标准不断提升、内涵不断拓展、要求不断提高。正如片中专家,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陈晋所说:“(小康)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承诺和接续奋斗的一个目标。”

至此,《一诺千钧》清晰且详尽地梳理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让观众对其有了系统的、全面的、深刻的认识。

当我们充分认识到“小康”,便会发现这个目标和通常的目标不同,是不能用单一的数据来衡量的。为了全面展现这一成就的伟大之处,《人民的小康》采用了数据和事例并重的方式。

“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第一条铁路”、“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批国产载重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台履带式拖拉机”、“第一辆小轿车”……这些铿锵有力的文字配合着当年留下的影像,发出了一连串澎湃的历史脉动。

本集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从湖北省档案馆特藏库中拿出的那29本新旧程度不一的账本。农民沈怀德用这些账本记录了自己40年的细碎收支,从刚分家时的入不敷出,到家庭联产承包后的首次结余,再到20XX年当年毛收入超过10万元,生动地反映了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惠民政策的细化和实施。账本,一个很不起眼的日常用品,被节目组挖掘出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见证时代的沧桑巨变。

中国共产党对“小康”的承诺,不仅兑现在了神州大地上,更兑现在了亿万人民的美好生活里。

“全面小康”的关键在于“全面”二字。正如片中所言:“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本集在最后快速地列举了数个事例,展示了在党中央顶层设计下,小康在政治、经济、民主等领域时不我待的实现过程。不过此处尚未全面展开,因为在随后的几集《脱贫攻坚》、《民生福祉》和《美好生活》里,将会对“全面”进行更多维度的诠释。而在最后一集《关键一步》中,我们还将看到实现全面小康后的未来中国,看到第二个百年目标伫立在前方,等待中国巨轮再启程。

人民观后感(篇5)

震撼人心发人深省

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具备良好的个人作风。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必须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牢记“两个务必”,坚持求真务实,始终走在改进作风的最前列。任何工作任何决策都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客观需要出发,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搞浮夸虚报,不摆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

清正廉洁,襟怀坦白,追求高尚的人格品位。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为人民谋利益,不要对个人私利孜孜以求。不同别人比地位、比待遇、比享受,而是同别人比工作、比贡献、比实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带头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努力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和高尚情操,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洁的人、一个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息的人、一个造福人民的人。

《人民的好儿女》中48位先进共产党员的感人事迹事迹,实在是感人肺腑、震撼人心。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共产党的伟大、力量和作风。从他们的事迹中,我们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坚韧不拔、淡泊名义、甘为孺子牛的情操。

王万青,甘肃省玛曲县人民医院原外科主任。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他正值壮年,来到了阿旺昌草原。为了牧民的健康,为了民族的团结,青春的血液洒在辽阔的草原上。

为多少人治好了病,他无法陈述。如今六十七岁的他还忙碌在草原巡医。当荣誉挂肩时,只有一句纯朴的话语,那就是“今生无悔”。

正因为有王万青一样优秀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才谱写出了多民族和睦共处、亲如一家的壮丽乐章。

宋德金,被誉为“矿山的保尔”,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鸡西分公司东海煤矿安全培训教师。当时,他是通风区长,不顾人身安全,在处理一起瓦斯事故时,他把灾难留给了自己,视而不见。身残志不残。

针对90%的矿难都是矿工不懂安全知识所致的现实,为了矿工“高高兴兴上班,安安全全回家”,主动承担安全知识教育。九年时间,举办安全培训班161期。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都在妻子的帮助下准时到达。

矿工们尊称他为“送安全”。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该矿未发生矿难,为矿山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秦怡,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最美女性”的她,如今为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艺术委员会顾问。先后出演100多部电影。九十高龄的她,每天在女儿的陪伴下,早上6点起床,晚上11点就寝,日复一日地活跃在公益慈善事业、电影拍摄战线。

然这样一位女性,早年患肠癌,现在中午基本不吃东西,到了确实需要充饥时,只好吃上几块饼干;丈夫早早离开人世后,为了给患大病的儿子筹钱节衣缩食,在照顾42年的儿子去逝后,将积攒下来为儿子治病的二十万元无偿捐献给了灾区;儿子画作竞拍,被美国斯瓦辛格购买,所获款项2.5万美元如数捐赠;玉树地震再次捐款3万元。就是这样一位女性,面对顺境、逆境,镇定自若,坦然担当;就是这样一位女性,慈善事业,来者不拒,公益事业,身先士卒。

她的无私奉献精神感染着无数党员。她用普通人难以付诸行动这一不争的事实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美好生活。

赵世术,重庆市巫溪县田坝镇中鹿小学教师。1977年师范毕业,到偏僻乡村小学任教。为了减少家长们对孩子放学后过河需要的担心,他们主动承担起每天送学生过河上学回家的任务。

五年时间,每天三个小时,雷打不动,直到修上吊桥为止。不到三十岁,就患上风湿性关节炎。从最初拄着拐杖上学到后来妻子背着孩子上学。

到了手指不听使唤时,只好用绳子将手指与粉笔捆住板书。他用自己毕生的心血铸成了“大山的火把”,照亮了一双双希望的眼睛;温暖了一代代渴求的心房。

刘珪,某部队某分队分队长。还在就读高中的他,被“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消息所震惊,立志要成为一名军人。高中毕业后光荣参军,成为一位特战兵。

刀尖上的舞者,十三次遭遇险情,都以化险为夷而赢得喝彩。他们每次接受任务,都以高标准完成任务,说服了指导员,展现了中国特种部队的风采。用自己大无畏的精神,赢得了“特战尖兵”称号。

48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值得称赞,不能一一列举。他们之所以赢得社会的认可,是因为他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从最平凡的事情做起,立足于自己的职责。在前进道路上、人生征途中,即使遇到艰难险阻、刀山火海,也在所不惜,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每一个共产党员,在举起右手宣誓时,都会作出“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的庄严承诺。在建设文明富强国家的道路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多前进、多战斗。众人划桨开大船;众人拾柴火焰高。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人人都献出一份力,就一定能够使我们伟大的国家成为世人羡慕的乐园。

“人民的好儿女”,这是人民对优秀共产党员最好的评价。我祝愿你,我和他,每一个共产党员,在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的鼓舞下,立足本职,以最有效、最感人的事迹行动,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为迎接党的实八大的胜利献上一份厚礼。

人民观后感(篇6)

本文提出的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是毛泽东在建国初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理论成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天,它具有独特而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这一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启示主要包括:

人民内部矛盾的核心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分配问题;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阶层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采用正确的方法,依照正确的路径。

当今社会是各种利益分化的重要时期,导致各种利益主体的分化和对立,表现为各种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总的来说,这些矛盾是具体利益分配和观念分配之间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对于这类矛盾的处理必须遵循其特有的发展规律,运用合适的方法,才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学习毛泽东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建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1、 人民内部矛盾的核心是物质资源的生产和分配

“物质生活资料分配与占有上的矛盾,就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组合中的最主要矛盾。”[1]作为坚定的历史唯物主义者的毛泽东,在这一问题上的认识与分析是十分清晰的。早在其著名的《矛盾论》一文中,就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对社会矛盾产生的核心原因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他说:“当马克思、恩格斯把这事物矛盾的法则应用到社会历史过程的研究的时候,他们看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看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以及由于这些矛盾所产生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及思想等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如何不可避免地会在各种不同的阶级社会中,引出各种不同的社会革命。”[2]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又在原有关于主要矛盾论述的基础上,集中阐述了在公有制条件下,物质资料生产及分配占有上矛盾的表现形式。他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物质利益矛盾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

一是表现在发展与生活上的矛盾。从长远来看,发展是为了生活,但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过程中,为了加快发展速度,往往提高经济积累而忽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步提高,出现r为发展而发展的错误认识与实践模式。在经济建设的初期,资金短缺的时候,这种偏向最容易发生。

在建国初期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这种偏向更加明显。毛泽东敏锐地看到了这个问题,强调要及时纠正和调整。他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他认为,在客观上将会

长期以来,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矛盾,需要国家计划加以调节。因此,在每年制定经济计划时,要适当安排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实现生产和需求得平衡。“拿工人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

”[3]“除了遇到特大自然灾害以外,我们必须在增加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争取百分之九十的社员每年的收入比前一年有所增加,百分之十的社员的收入能够不增不减,如有减少,也要及早想办法加以解决。”[4]

二是工农业发展中的物质利益矛盾。在工业化进程中,国家吸收农业生产剩余,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前提,是实现工业化的资本和劳动保障。但这也有一个适度的问题,不能为了工业化的速度,而对农业进行过度的提取。

这不仅会损害农村和农民的利益,而且最终会影响工业化进程。这在苏联是有沉痛的教训的,这一教训在斯大林逝世后暴露出来。毛泽东对此问题高度重视,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

强制销售制度等方式,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成本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想让母鸡多下蛋,儿不是给它米饭吃。你要马跑得好,不要吃草。

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5]

三是表现在区域利益分配上的矛盾。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也极不平衡。最明显的区别是东南沿海与内陆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的不平衡。

同时,由于战备的考虑,经济发展布局中存在区域利益分配的矛盾。例如,沿海地区与内地在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工业化程度上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必然导致这些地区社会成员之间经济利益分配的差异。

毛泽东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历史原因和自然地理位置

在处理这一矛盾时,既要从历史情况出发,又要根据实际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毛泽东指出:“我国的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

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

必须充分利用产业基础,但要平衡产业发展布局,必须大力发展内地产业。”[6]

2、 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是不同利益阶层之间的矛盾

毛泽东在分析社会矛盾时,正确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阶级分析的方法,强调了在人类有阶级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分歧与矛盾,实质上表现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矛盾与分歧。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仍然存在着阶级与阶级矛盾:“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

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有阶级矛盾,有阶级斗争。”[7]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例如同资本主义社会的

矛盾,是根本不相同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暴力冲突和阶级斗争。这种矛盾不能靠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解决,只能靠社会主义革命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它可以穿越整个社会

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8]

既然不是阶级矛盾,那么社会主义时期人与人、群与群之间的利益分歧和矛盾又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呢?毛泽东认为,他们主要表现为阶级之间的利益分歧和对立。因为这些矛盾主要产生在同一阶级的不同群体之间,而不是一个阶级和另一个阶级之间的对立。

“在我国现在的条件下,所谓人民内部的矛盾,包括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等等。”[9]在这里,毛泽东实际上从两个方面将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的社会利益矛盾界定出来。

一是不同阶层之间物质利益分配存在矛盾。比如,工人阶级内部矛盾主要表现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公有制形式上的差异。工人所处的地区、企业不同,在物质利益分配上就有不同的标准,因而也就有不同的分配结果。

同样是付出了等量的劳动,所得到的劳动收入却有所区别.毛泽东认为,农业生产同工业生产相比,带有更大的分散性与自发性,受到天然因素的影响相对大一些。因此,在生产与分配的结果上也带有更大的差别。

不同地域上的农民分配到的物质资料有所差别,在同一地域上由于人口与耕地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同,同样也存在差别。毛泽东针对当时农村正在开展的合作化运动中利益分配矛盾指出:“合作社正在经历一个逐步巩固的过程。

它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矛盾。例如,在国家同合作社之间,在合作

社内部,在合作社同合作社相互之间,都有一些矛盾需要解决。”[10]

二是广义上的阶层之间的物质利益分配上的矛盾。一是敌我之问的矛盾,如人民群众与反动阶级残留分子之间的矛盾,二是人民群众各阶级之间的矛盾。如果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之后,中国社会只存在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阶级矛盾的话,那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与反动残留分子之间矛盾。

毛泽东指出:“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是属于“人民内部的一个矛盾。

一般说来,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11]

三是表现为不同民族之间的物质利益分配上的矛盾。

毛泽东认为,这种矛盾与旧中国的****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是对抗性的阶级矛盾,而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性质的阶层性差异与矛盾。毛泽东对于这类矛盾进行过详细的论述,在其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一文中,专门用一节来阐述这一矛盾。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中,又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矛盾提了出来。

他认为,这一矛盾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大汉族主义;二是地方民族主义。他说:“无论是大汉族主义或者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这是应当克服的一种人民内部的矛盾。

”[12]

三、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依据

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它的非对抗性,是在总的目标与指导思想一致的前提下,具体利益分配与思想认识上的差异与分歧。这是它同对抗性阶级矛盾的本质区别。正因为这种区别,处理与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手段与方法,就应该与处理对抗性阶级矛盾的方法严格区分开来,只能用和平和民主的方法来解决。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用了很大篇幅阐述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

第一,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尽量安排好矛盾各方的物质利益。

毛泽东认为最重要就是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最大限度地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任何矛盾不但应当解决,也是完全可以解决的。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无论粮食问题,灾荒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各种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问题,少数民族问题,以及其他各项问题,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

这个观点出发,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条件,同各方面的人协商,作出各种适当的安排。”[13]

第二,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的作用。毛泽东指出:“对人民说来则与此相反,不是用强迫的方法,而是用民主的方法,就是说必须让他们参与政治活动,不是强迫他们做这样做那样,而是用民主的方法向他们进行教育和说服的工作。

这种教育工作是人民内部的自我教育工作,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就是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14]

第三,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原则就是要有利于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毛泽东指出:“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15]

总之,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矛盾的理论与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理论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于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元的社会经济与意识形态结构中,如何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而这正是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矛盾理论与实践的精髓所在,这就决定了这一理论的当代价值.

人民观后感(篇7)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后来他根据原始记录加以整理,做了若干补充,于一九五七年六月十九日在《人民**》上发表。这篇文章的主要框架分为十二个小部分,分别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肃反问题,农业合作化问题,工商业者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少数民族问题,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关于少数人**问题,坏事能否变成好事,关于节约,中国工业化的道路。贯穿全文的基本思想是:

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文章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但是,阶级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是根本不同的。这是一种相互适应、相互矛盾的局面。它不是对立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解决。毛泽东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他以赞成和支持社会主义建设、反对社会主义革命、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为界限,区分了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

他指出,这两种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他要求把敌我矛盾尽可能地转化为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服务。

毛泽东全面分析了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系统地论述了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原则和政策。指出,要用民主的方法,用“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作为从政治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解决经济领域中的矛盾,应依据发展生产,统筹安排,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科学文化上的问题,应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民族关系中的矛盾,应采取加强民族团结,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方针;在与民主党派关系上,应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等。根据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阶级状况的估量,毛泽东适时地指出,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基本结束,共产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开战,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富强繁荣的国家。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特别是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观点,以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方针和方法,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史增添了新的内容,对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马克思认为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哲学范畴。一切事物都有对立统一的一面,矛盾促进事物不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新中国出现了许多矛盾。毛泽东立足中国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文章。

毛泽东的独到见解和先进预言令人钦佩。

对人民概念的不同解独,对人民与敌人界限的正确划分,都是独特而新颖的。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许多经济关系、利益关系需要调整,因此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矛盾,比如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矛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矛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社会成员因收入分配方面的差别等等。就住房问题而言,众所周知,现今中国的房价高的令人瞠目结舌,住房问题已成为中国老百姓的三大民生问题之一,备受关注,成为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重要的矛盾,亟待**解决,处理好住房问题,政权才会巩固,社会才会稳定,处理不好,百姓会怨声载道,**声誉下降,引发其他矛盾的发生。

毛泽东在文章中指出,人民与**的矛盾,也是人民内部矛盾的矛盾。宪法指出,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权力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我们的人民**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承担着组织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如今,在中国,**腐败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人民的矛盾日益显露,人民要求廉洁奉公、办实事的**,然而,**中不少**却逆道而为之,置人民的利益于不顾,与人民的要求格格不入,严重侵犯了人民。

****我们要加大反腐倡廉力度,把正义还给人民。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和**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则,毛泽东从匈牙利事件出发,谈到了我国的人民民主,他指出,世界上只有具体的自由,具体的民主,没有抽象的自由,抽象的民主,同时,毛泽东又指出,民主只是一种手段,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与民主相对的是**,毛泽东指出,**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压迫国家内部的反动阶级、反动派和反抗社会主义革命的剥削者,压迫那些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破坏者,就是为了解决国内敌我之间的矛盾。一般来说,国家采取**手段打击破坏社会建设的敌对分子,解决国内人民内部矛盾。

民主与**密不可分。民主是民主的基础和前提,民主是民主的保证。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是“团结——批评——团结”,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是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构想,将和谐社会的标准定义为“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目前,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已进入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攻坚阶段,同以往相比,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社会矛盾也比较复杂和尖锐,正确处理内部矛盾,是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环境的保障。我认为,要从团结人民的愿望出发,通过批评或斗争,解决遇到的矛盾,使人民和社会达到团结、和谐,进而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并相继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文章,科学的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新学说,首次明确提出了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深刻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经验,具有深远的意义。

人民观后感(篇8)

读了一九五七年六月十九日在《人民** 》上发表的毛主席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问题》后,引发了我诸多感慨,文中区分和处理了当代诸多矛盾,人们常以为有矛盾就是不好的事情,但并非如此,正确的认识、区分和处理矛盾才能使时代进步,一味的回避矛盾,矛盾不会消失只会在日后激发更大的矛盾,更难以得到解决,实际上在生活中任何事情都有对立的一面,矛盾推动着我们不断的向前发展。

在矛盾高发的改革时期,我们将面临许多矛盾,如地方利益与全局利益的矛盾、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矛盾。然而现在的中国也存在着许多矛盾,就拿城乡矛盾来说吧,中国对农民简直就是剥削,活比谁都多,比谁都辛苦却拿着比谁都少的钱,比比美国的农民,在美国农民就是有钱人还能到中国来旅游,而中国的农民想去趟城里都是件难事,每天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如果这个矛盾不能得以解决,日后必将激发更大的矛盾,因为乡村人口在中国占据了一大部分,虽然现在已得到一些改善,我觉得还是绝对不够的,只能目前安抚他们的情绪,随着时代的发展,贫富差距逐渐拉开,相对与大部分中产和农民,富人毕竟是少数。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途径是团结、批评、团结和妥善解决矛盾。最后,我们将走上团结一致、共同进步的道路。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一)

“只有劳动才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不管是谁,归根结底,我们都应该提倡那些能用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平凡的世界》中不乏这样发人深省,给人启示的语句,这也正是我最近陶醉于其中的原因之一。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以

七、八十年代年改革初期为时代背景,反映了改革期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经历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转型,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陕北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塑造了孙少安和孙少平这些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的人们,孙氏兄弟不甘于随波逐流,在沉重的生活中发掘自身价值,谱写出自强不息的命运旋律。

孙少平作者赋予其坚韧的奋斗者和精神家园守卫者。他拥有出身农门而不甘于农门的抗争意识,在小农意识的海洋中挣扎而出,到城市中主动挑战别样苦难磨练自己,在对自我思想的不断剖析中逐渐绘制出生活的蓝图,挖掘人生价值、体现自我。而作者的一句话也深刻印在我心中:

“痛苦啊,往往是人走向成熟的最好课程”

少平之所以能在苦难中成长,是因为他始终具有独立的自尊意识。正如众多读者给予他性格的阐述:“他视苦难是一种哲学,大的幸福源自通过的勇敢的碰撞所激发出的生命之光,没有痛苦的幸福是浅薄的,卑微的幸福。

”在孙少平给妹妹兰香的信中也有所体现:“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他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上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此外,贫苦的出身和周围的环境刺激,给予其外在的前进动力。

孙少安,孙少平的哥哥,书中的又一灵魂人物,“留守精神家园耕耘不平凡人生”是一位读者对其的开篇点评。在文中,孙少安以一个,好儿子、好丈夫、拥有发展头脑的留守农村的奋斗者形象展现给读者。少安是个有头脑的农民企业家。在最初的耕地划分中,他可以想到一个平稳的过渡。把农田按质量分类合并,然后他就可以耕种和发展砖厂。

少安是坚忍不拔的领头人,在砖窑有很大发展时,他决定贷款扩建机器制砖,不料因技师根本不懂技术,砖窑蒙受很大的损失,打击并未能击垮少安,只是使得他更加成熟,更加睿智。

书早已放下,然而其中一张张面孔涌入脑海,久久挥之不去,此时此刻又让我想起书中一句话:“生活不能等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与奋斗!”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二)

从任何现实的角度来看,少平和晓霞的爱情都是不现实的。一个是**的女儿,一个是老农的儿子,一个是漂亮的女大学生,一个是没上过大学招工的男人,后来,一个是省报的女记者,一个是黑煤人。可是,让千万读者唏嘘不已的却正是这两个看似极不相似的年轻人的“相遇、相知、相吸、相恋”……

相遇,是一切故事的基本条件,这只能靠缘分,或同学或同事的介绍或邂逅,无话可说。少平和晓霞是同一所学校不同班级的高中生,但他们的爷爷都来自双水村。

如果只是相遇,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人则是太多太多了,绝大多数也仅仅是相遇而已。而少平和晓霞则由于出身于一个村子,特别是通过润叶的关系,比别人多了一些交集,后来又一起参加故事比赛等等,逐步多了交流的机会,共同的追求和想法让他们互相了解,逐步相知。所以,如果说相遇靠缘分的话,相知则靠共同的语言和不断的交流,甚至主动。

只是世事纷繁,相遇的人做到相知已然很不容易,但要做到相吸则更多的靠个人的魅力和内在底蕴了。晓霞是个不做作的女孩。她并不因为家庭优越而感到优越。少平是一个没有伪装的年轻人。她并不因为家庭贫困而自卑。这个世界只有真实与真诚才是最强大,也最舒服的。

如果为了某种目的而把自己伪装起来,人前人后费力矫饰,甚至私下里毫无底线地为所欲为,表面却用欺骗的手段达到个人目的,或许可以得逞一时,甚至被人们所原谅,但最终惩罚的只会是自己的内心。少平和晓霞彼此相吸的正是对方身上所固有的正直、追求、坦荡和真诚。

做到彼此相吸是需要理性的,一旦过了这一关进入相恋的阶段,我们就会看到“女汉子田晓霞”的柔情万种,她会细心地想到维护少平的自尊,也会温柔地帮助少平添置新被褥,还会暖暖地留下“不要见怪,不要见外”的小纸条。而我们也会感受到进入相恋阶段的“理想主义者孙少平”的无比骄傲,他会自觉不自觉地为有晓霞这样的女朋友而在工友面前倍感有面子。

少平和晓霞的爱情无疑是幸福的,至少到目前为止。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把相知相吸的顺序搞颠倒了,甚至索性直接省略了相知这一步。一旦相遇,往往只被外貌、职业、家境、或者小聪明所“吸引”,从“相遇”到一步跨到感性的“相吸”,少了理性的“相知”,才让我们的生活中看到了一幕又一幕的喜悲剧,甚或撕破脸抱怨自己眼瞎。

当然,也有更多的人会“听天由命”,一边不甘,一边自怨,一边默默终老。

只是,即使真如少平晓霞一般“相遇相知相吸相恋”,两个人就一定会美好如童话般地相依相伴一生吗?答案显然是“否”的。故事的结局是

晓霞为救人牺牲,少平勇敢地承担起自己认为应该承担的责任。虽然他们的爱情在“相恋”阶段就戛然而止了,但读者们都相信,他们的爱还在,并且会到永恒……

曾经听过一句令人心颤的话,“思念只是一种情愫”.是的,在很多现实人生的场景里,不管你在**,她总在那里;不管现实在**,梦想总在那里……

读《小**之死》有感

《小**之死》的作者是契诃夫,他用他那灵巧的笔尖带给了我一个懦弱、无能的小芝麻官形象。

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首先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忽然又紧张了起来,使文章变得严肃起来,后来主人公这种做法虽有些荒唐,荒唐的令人发笑,但作者就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强烈地讽刺了当时的社会,让人在笑这个小**的同时也能产生一些想法。

这个小**在将唾沫星不小心溅到等级高的**头上后战战兢兢,一心想道歉,但在再三道歉之后却误解了**的话,导致了最终被自己吓死。这个故事将威慑权威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小**的道歉也是文章中一个有趣的亮点。这是重复的,但总是给人一种不同的感觉。

因此,这个年轻人缺乏安全感,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严格等级制度,这使得他在这样的压迫下几乎崩溃。最后一颗小星星导致了他的死亡。

可见,在这种等级制度下,这个小个子没有自由和尊严,只能服从那些高阶的人。可是人自从生下来就有拥有自由和尊严的权利,可这个倒霉的小**生在那样一个年代,被这些等级高的**们夺去了这个权利,使他们这种人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被人轻视的”小人物”,也就导致了他们惧怕权威。作者就是借这种形象讽刺当时的制度、当时的社会,同时表达了对那些人的同情、担忧。

反复品味了几遍这本书,慢慢思考后我发现除了小**那自身的一点原因,一大部分原因是当时的社会官场的体制有问题,当然,小**那一点毛病也是被这种体制给”养”出来的。不难想象,当时除了这一个小**,还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小**”,可能今天这一个小**被吓死了,明天又有一个”小**”莫名其妙的被这种制度的某方面害死。同时,当时的官场上已经有了这种不好的现象,导致一部分新的”小**”被仅存的一部分比他们早当官的人给带坏,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使这种不良风气持续若干年,导致了社会的腐败。

现在在官场上,也有下级怕上级的现象,但并不严重,他最终自杀了。这是人的一个缺点,喜欢阿谀奉承。那些大**也喜欢下属多说自己的好话。谁不喜欢别人夸耀自己呢?

但牢记”人人平等”这一原则,小**的悲剧就不会重演。

读《寻找法律的印迹》有感

文:吴波

第一次见到《寻找法律的印迹》这本书是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了《寻找法律的印迹—从古埃及到美利坚》这本书,第一眼我就被这个书名吸引住了,便立刻买了回来。

书到手后,随手翻了翻,精致的封面、优美的插图深深吸引了我,细致阅读下去,本书颠覆了我以往看过的厚重的法律书籍的惯有模式,不再是法条解读式的照本宣科,它用通熟易懂的语句,结合四十多个历史典故,向我们展示了一句句法律术语、一项项法律程序和一条条法律原则。从古埃及到美利坚、从原始社会到近现代、从地中海到古罗马、从英美法系到大陆法系,本书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深入浅出渗透介绍了西方的法律文化,展现了法律不断演变进化的辉煌史,带给我极大的震撼,让我受益匪浅。

”只有俾格米人才有权利从这里摘香蕉!”这是本书的开篇章,也是作者向我们阐述的最古老、最原始的关于”权利”的故事,而现代法学的第一要义便是保障和发展”公民的权利”,让我们清晰的看到了世界各国关于宪法、财产法、商法、版权法和国际法的先声。

在书中,我们还看到了许多我们熟悉的事件,如震惊全球的辛普森”世纪之审”、轰动世界的”水门案件”、家喻户晓的”米兰达警告”等事件,作者向我们详细的解析了这些事件中的法律常识,这些著名的案件和事件,蕴涵着西方法治精神的精髓、法理学的要义、法律的信仰与原则。比如,自然法高于人定法,公民必须尊重法律的判决,罗马法的”共和”、”自由”、”法治”的伟大传统,恶法非法,公民有不自我归罪的权利和程序保障,国家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利等。而本书的剪材和编排,无不按照”自由”、”平等”、”公正”、”权利制约权力”、”自然法和神法高于人法”等这样一些核心的价值元素来进行。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