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教育读后感幼儿园6篇

02-09

为您准备的“活教育读后感幼儿园”一定能够让您满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了作品后,我们可能会对某些片段产生很大的触动。 记录读书时的主要观点,能帮助我们理解和作者的思路。希望您能将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更多人获取智慧!

活教育读后感幼儿园【篇1】

重塑儿童观

阅读了《幼儿园规则教育与幼儿发展》一书后,我再次强烈地意识到教师能否与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否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能否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都与该教师是否具备正确的儿童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到常见的集体教学活动的低效率、大到近期屡屡见诸于报端的虐童事件,这些大大小小问题背后其实都直接指向了教师的儿童观——是否真的尊重孩子、理解孩子、顺应孩子的发展。

众所周知,尊重和理解儿童是幼儿教育的前提。在幼儿教育中,尊重幼儿是教师日常用语的高频词;《学期教育课程指南》和《3-6岁幼儿发展指南》也是案头必备书籍。但是能够正确理解其中含义并能身体力行的教师有多少呢?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总是期望幼儿认真听老师讲话,但是却很少倾听孩子讲话;我们总是要求幼儿在同一时间做同样的事情,却很少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兴趣和需要;当幼儿出现与我们预期不符的行为时,我们总是马上制止而不是静观其变……

这些认识的误区反映在教学行为上就演变成了这样的现象:教师较多的关注自己说什么和做什么,而不让孩子说什么和做什么;教师较多的关注自己如何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让幼儿能够得到什么经验;教师较多地采用讲解、示范和指令等策略和方法,而较少采用启发、引导和鼓励的方式;教师较多关注幼儿与自己的一致性,而不是幼儿独特的想法和做法。

尊重是指教师必须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准确判断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如果你不了解幼儿,不管如何精心措辞、如何表现得温和和“尊重”,对幼儿的教育过程必然带有强迫的色彩,其本质还是不尊重幼儿,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要丰富和更新教师的知识和观念,重塑教师的儿童观、课程观和教学观。通过阅读《幼儿园规则教育与幼儿发展》一书,不但可以更新教师的儿童观,还可以在该书的各种案例中找到我们的影子,更能借鉴和尝试该书提供的教育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朱静莉2013/8/11

活教育读后感幼儿园【篇2】

《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一书中讲的第一个细节是:对“你最棒”的质问,文章对“你最棒”这一类语言行为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我在工作中同样会经常运用类似于“你最棒”的话语,即“你真棒!”,所以,我觉得文中的字字句句仿佛都在“质问”着我,引发了我的思考。

“你最棒”这类表扬语起源于90年代,在幼教改革的潮流中,赏识教育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大家所赞扬的、认可的一种教育手段与方式。于是,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就出现了一片赞扬声,一个活动中“嗨、嗨,你真棒!”的表扬声会反复出现,不管孩子问题回答得是否真的到了值得这样夸奖的程度,都会发动全体幼儿鼓励一番,表扬就变成了一种程式。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可见表扬鼓励对一个人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在一定程度上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赏识教育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提倡尊重孩子、多鼓励孩子,表扬就成了集体教学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幼儿教师特别好学、乐学,所以,一次市级公开教学活动后,大家都“批发”到了“嗨、嗨,你真棒!”的话语,随即,程式化的表扬“遍地开花”。

走过一段路程再回过头来思考,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如果超过了这个“度”,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陶行知先生说过:“当我们赞美学生如何了不起时,要想想他是否真的了不起,不要忘了,我们该做的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我想,这样的过多的不值得表扬的表扬,失去了赏识教育应有的价值和意义,会让孩子们盲目自满、沾沾自喜。现实生活中好多例子都告诉我们,不适当的表扬会留下后遗症,一直在老师和家人的表扬声中长大的孩子,他们往往经不起批评,心理承受能力差,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常常会有极端的行为。所以,一味表扬如同一味批评同样不可取。孩子需要表扬,就像小树需要阳光雨露,孩子也需要批评,就像小树需要修剪枝叶。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适度运用表扬,同时,也要让孩子学会接受批评,这样,才能使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茁壮成长。

读《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中“对‘你最棒’的质问”一文后,使我对“你最棒”这类的语言行为有了重新的认识,其实,出现程式化表扬的情况,不是“赏识教育”的错,而是我们盲目跟从,一味追求,不会把握表扬的度的问题。然而,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后一律不用这类语言,适度的鼓励还是需要的,如果孩子在学习活动中确实是努力了、进步了,值得表扬的我们一定要好好表扬。看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在接受新的教育理念的同时,要会思考、会把握,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有效地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自己积极的教育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孩子教育好,培养好。

活教育读后感幼儿园【篇3】

记得六年前高考报志愿时,我选择了师范类学校,因为我总想《长大后就成了你》。在选择专业时,我怀着好奇心选择了学前教育。三年之后我带着青春的梦幻,带着绿色的希冀,带着一颗对孩子的爱心,高高兴兴地走进了幼儿园,走进了孩子们中间,成了一名“孩子王”。

上课前,我找了材料,做了教具,看了教学计划,做了充分的准备。我充满信心,甚至期待着课堂上的热烈气氛。然而,理想很充实,现实很骨感!

课堂上,孩子们七嘴八舌,我管住了这个,却看不住那个。整节课下来,我已经筋疲力尽。我觉得我以前的努力都白费了。

委屈和无助的泪水流了下来。当我第一次踏入职场时,我感到困惑、彷徨和无助。

这时,领导的话让我豁然开朗:与其找失败的原因,不如找成功的方法。因为爱,我开始加倍努力。

与老教师交流,阅读学前教育书籍,练习钢琴,下班后画画。与每个孩子聊天,了解他们的兴趣和气质。我相信上帝会报答勤奋,付出总会有收获。

渐渐地,当孩子们在我身边张开笑脸时,我为自己感到骄傲,我陶醉在这样一个美好的事业中。

每个老师都会遇到让他头疼的孩子,我也不例外。记得班上有一个小男孩,特别活跃,上课的时候屁股总是坐不到小椅子上,甚至我上课的时候,跑到前面拉我的衣服。然而,他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他喜欢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还特别喜欢当小老师,每到我们要请哪个乖的小朋友做小老师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就坐地非常好,把小脑袋抬的高高的,小眼睛期盼的盯着你的眼睛,这个时候如果仔细看,还能看见他眼睛里闪闪的星光,让你不请他也不行。请到他做小老师时,他就非常高兴,一个劲的对别的小朋友说:今天老师请我做小老师,请我做小老师。

让人忍俊不禁。

做小老师的时候,他做的特别认真,别看他年纪小,可是做起事情来让我很放心。不过,做小老师的时候很乖,但是一到没请他做小老师的时候他的好动的个性就又出来了,上课又要晃来晃去,跟他说过好多遍,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老是动来动去,每次都记住了,可过一会就忘记了。我真的需要找到一个好方法来改变他的习惯。

后来,我想,既然他那么喜欢做小老师,当他不能好好坐在小椅子上认真听讲的时候就跟他说,如果表现好就请他做小老师,表现不好就不请他做小老师。刚开始,他在小椅子上动个不停的时候我就提醒他,他没听进去,下课了,我们根据幼儿的表现请了一个表现很好的小朋友做小老师,没请这个小男孩。这下,他可不开心了,一个劲的问老师怎么不请我呀。

这时,我对他说:把课堂上的表现告诉你自己。你认真听老师讲课并回答问题了吗?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第二次表现不好,我还是没邀请他。现在他知道我真的在这里。如果我做的不好,我就不会请他当老师。他就跟我说:“老师,以后我上课认真听,不乱动了,以后还请我做小老师好不好?

”“好啊,如果你以后上课能坐到小椅子上认真听,还请你做小老师。”就这样,这个调皮的小男孩终于有了好转。当我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时,我的心比蜂蜜还甜。

我再一次感觉到自己的选择是对的,我热爱这群可爱的孩子们,我愿意在学前教育这块沃土上挥洒我的青春,实现我的梦想。

做老师难,做幼儿园老师更难。因为这看似游戏般的工作,其实很复杂,很烦琐,我们需要付出很多时间、精力、爱心。但我知道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份纯洁和快乐,因此我愿意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与孩子们一起去探索这个世界,感知一切美好的东西。

我常想,一个人之所以会有热爱的东西,与自己内心需要的寄托是有绝对的关系的,不管是哪一种寄托,那些热爱的东西总能给予迷茫疲惫的我们希望和方向,每个人内心都需要这样一种深入灵魂热爱的东西的,那也可以说是自己一个单独的空间,为自己欣赏和喜欢的世界,提起它内心是激动澎湃的。有人说:工作就是养家糊口,满足自己的一些愿望。

但我认为,如果你的工作只会让你感到无尽的烦恼,那么你如何才能在工作中获得激情和快乐呢?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睛经常含着眼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是的,我热爱我的工作,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让我充满活力,孩子们的一句句问候让我消除疲惫,孩子们的点滴进步让我满心欢喜。因为我的爱,我将一生致力于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和收获!

活教育读后感幼儿园【篇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读后感

2001年7月2日,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这标志着幼儿教育改革迈进了一个新阶段。近些年来我们一直围绕着它展开着各项工作。但是,由于其内容的不同,一线教师与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我们幼儿园本学期借助读书沙龙活动中,围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一书展开研读与讨论。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在理论上有了进一步的澄清和理解,在实践中也得到了落实,与之相比,寻找着差距。下面便是我一学期来阅读此书第

一、二部分后的收获和体会:

一、明确了主题实施过程中集体活动设计的方向

《纲要》在对每一领域进行阐述时,均包含“目标”、“内容与要求”和“指导要点”三部分,各部分功能各有侧重。看了“目标”和“内容与要求”两大块后,对于它们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例如,我们在日常备课和教研组活动中强调目标设定的适当性。有时候我们总是很困惑。我知道我想做些什么来提高孩子们在这项活动中的体验,但我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它。

通过阅读清晰的了解到在目表表述上可较多使用“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突出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有了这个参照,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就会有一个参照的基础和总的方向,这样目标定位就不会有大的偏差。

同时,在二期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所以在主题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我们应该开展什么活动,老师应该在活动中做什么,怎么做才是最合适的,符合二期课程改革的背景。《纲要》中也明确指出:

“希望教师不要把关注点过分集中在具体知识或技能的教学上,而是着力组织适合幼儿的活动,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从幼儿的实际生活中去发现教学赖以展开的资源,让他们获得体验、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根据这点在开展主题过程中就去寻找着这样的资源,并去实践。如在《多彩的民间活动》主题中,我们开展了集体活动《看日历》,首先本次活动来源与生活,符合当前背景——刚刚进入2009年,孩子们家中都有了新的日历。

同时,也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很多孩子带着自己的日历和台历到幼儿园,在教室里聊天的过程中,发现上面有很多数字,但对这些数字的含义并不清楚。同时,当要求孩子们找日期时,他们发现孩子们不太擅长,所以找不到准确的日期。基于现状,结合《纲要》精神,我们开展本次活动,通过集体活动将幼儿零碎的对挂历的认知和相关经验加以提升,懂得并了解挂历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活动中孩子兴趣高涨,积极思考,纷纷联系平时家中看日历的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会了看日历。从这次活动中我也验证了《纲要》中的这么一句话:“实际上没有知识和技能支撑的活动是不存在的,只不过这里视技能为一个过程,而不是一大推脱离幼儿的、仅仅要他们记住的东西。

”二、指引了更多渠道、多角度的做好家长工作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这一点我们很清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明确了家庭合作的必要性。因此如何更多渠道、多角度的做好这项工作呢?过去,我们的活动形式比较简单。我们只是利用家长会的时间与家长沟通,或者通过电话联系、发通知等方式,但总觉得与家长的沟通不到位,所以家里得和作往往显得不紧密。

通过《纲要解读》一书的学习,我们清楚的了解到要促进家园更紧密的合作原来又更多的渠道。于是我立即尝试利用现代科技网络平台——家校互动、家校车bbs论坛、班级主页等方式,让家长在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各方面的表现和幼儿园主题的最新发展。如家校互动平台,对于主题开发过程中需要家长配合的内容,直接通过该平台向家长发送短信,避免了发给孩子的通知丢失的情况。

家长了解到后马上就可以和孩子共同收集和准备。有了这个快捷的平台后,我感触最深的便是主题开展过程中资料收集比以前更快、更多了,孩子的前期经验更为丰富了。同时,班级主页平台也是一个很好的渠道。有些家长经常问孩子:

“今天老师都教了什么本领呀?”有些孩子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家长就不能了解到孩子在园到底收获了什么。有了这个平台,家长可以立即收集所需的信息(课本分享、各种活动、育儿经验和方法、孩子活动照片等),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教育。

同时《纲要》中还提到了“家长沙龙”这样一个形式,这学期我们大班便组织开展了“妈咪沙龙”活动,围绕妈妈目前最感兴趣的话题“幼小衔接”进行讨论,如幼小衔接对幼儿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家长如何指导孩子,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在幼小衔接方面,家庭、幼儿园如何进行有效互动?

等,个别妈妈在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经验、对策与困惑,通过本次沙龙活动妈妈对于“幼小衔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明确了自己该怎么做好这项工作,使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有效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特长

自从我参加了徐苗龙的数学指导班,我觉得我在科学领域的特长有了很大的提高。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对儿童来说,学习数学是他们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我需要。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教学要从儿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让儿童参与具体的教学活动,获得一定的经验,并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加以理解和应用。我认真学习了《纲要解读》中的科学领域,并和实践配对。一学期来我围绕主题开展了以下数活动《我长大了》、《上幼儿园》、《十二生肖》、《蔬菜的分类和统计》、《配菜》等,在选点的时候我尽量考虑从孩子亲身经历的生活经验出发,再还原到孩子的生活中,使其得以有效的运用。

但有时,虽然概念明确,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反思和磨练。

新《纲要》是我从事幼教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我不断激励自己的信念之源。因此,对第一学期的理解还很肤浅。下学期,我将继续努力学习

3、 第四部分是学习好的理论,积累好的经验并付诸实践,使之转化为自己的经验。

活教育读后感幼儿园【篇5】

明亮的方向

在最近工作忙完的时间里我都会看潘总的两个《百年梦想与幼儿园园长》这本书。每当心情极度慌乱不安的时候,这本书总能平息我的焦虑,让我的心瞬间归属,就像一道灿烂的阳光照进我的心。金子美铃《向着明亮那方》那首天籁般清纯的童谣:

“向着明亮那方,那怕一片叶子,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灌木丛中的小草啊。向着明亮那方,哪怕烧焦了翅膀,也要飞向灯光闪烁的方向,夜里的飞虫啊。向着明亮那方,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住在都会的孩子们啊。

”孩子的世界是最纯真的,最真实的世界。原来没有走进哈佛摇篮时,体会不到做幼儿教育的艰辛与幸福,从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可以走进孩子们的世界,这真是美好的梦境世界。当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是用眼、耳、鼻、舌、身、意感知的时候我们就明白了蒙台梭利“我听到了,但我随后就忘记了。

我看到了,也就记住了。我做到了,也就理解了。”原来没有接触过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走进我们哈佛摇篮,感受到我们教育理念的超前,是潘总您引领我们走进了如此高端的教育理念。

我感受到人生道路上的光明,找到人生的方向。潘总您在书中写到: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人的一生是一个从呱呱落地、啃脚趾、摸鼻子,到远古、拄拐杖、看天上的云彩、认识自我、改变自我、重塑自我的过程。写的多好啊,瞬间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位置,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跌跌撞撞,往前走,跑,那么漫无目的。

现在这束明亮的阳光照在了我们人生的大路上,我们有何畏惧,有何胆怯,向着我们的目标,迈开我们坚实的脚步前进吧!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了,只要你真的想爬到山顶。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你坚持不停、不停地迈开脚步。当我们有一个光明的方向时,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实现我们的梦想。

吹牛,只为满足你的虚荣心,只为你脚踏实地,创造辉煌的明天!只要做一个真实善良的人,天道酬勤,苦心人,天不负。每一句简单的话语,易懂的道理都折射出人生的真谛,我们从来都是去埋怨,去羡慕,去攀比着别人的生活,没有真正去想想自己的人生为什么会如此,你也可以很优秀,很成功,你的努力,你的进取是平时的点滴积累而成,没有“免费的午餐”,你幻想着一夜暴富,那个几率比彩票中奖还要低,放弃那不切实际的想法吧,好好奔着我们的明亮的方向,努力去拼搏吧,成功从来都属于努力的我们,加油吧

济南大溪地园侯丹丹

2015年11月10日

活教育读后感幼儿园【篇6】

为了更好的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我们全园老师都认真阅读、学习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是一本指导我工作的教科书,也是指引我们走好幼儿教育道路的方向盘。

首先,新的《纲要》总则中的第五条所提到的尊重幼儿人格和权利,身心的发展,保教并重,关心个别差异,促进个性的发展,体现了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待幼儿是客观的。《纲要》中制定了五大领域的内容,目标是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的指导思想,并启发教师正确实施。

其次,《纲要》中指出,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也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老师的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所以,我们努力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和谐的、安全的、自由的环境,让幼儿自由自在地在这环境中生活、游戏、学习、发展。《纲要》还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的确,家长的作用也是不小的,我们要认真做好家长的工作,取得他们的信任,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支持。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此外,教育在幼儿时期是很重要的。幼儿的发展应该是多样性的,不拘一格,有个性的。幼儿的认识、理解,感受以及活动方式等主体性表面需要受到尊重。因此我们应该在各方面给他们发挥与施展空间,创造各种条件与环境,为幼儿培养和教育做好前期工作,充分发掘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活力,让他们在起跑阶段打好基础,因此幼儿园教育内容应该是全面性的,各领域内容相应参透的,能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

最后,作为幼儿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尊重和关心幼儿,教师应从领导者的位置上走下来,蹲下身,带着一颗充满好奇的童心与孩子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所想。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把教师视为他们中的`一份子,他们才愿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老师,师幼之间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幼儿都具有好动,好奇,好问的特点,他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成天总是问东问西,摸摸这儿,碰碰那儿,一不小心,就会犯错误。教师应以理解、宽容的心态对待幼儿的错误,心平气和地帮助幼儿分析错误的原因,幼儿也就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

以上是我学习《纲要》后的一点体会,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将不断的更深入的学习,把《纲要》精神逐步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