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15篇

02-11

您可以从以下资料中获取相关的“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资料,希望您将本文加入收藏。制作优质教案和课件是老师上课的前提,因此在写作时不应草率处理。教案对学生学习过程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篇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四个领域,本节课属于“图形与几何”的范畴。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了垂直与平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而且进一步发展了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因此,本节课在小学数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的分析,我确定的学习目标如下:

1.理解平行四边的概念及其特征,知道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2.认识平行四边的底和高,会画高,明白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3.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学习重点:

1.认识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这一基本特征。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四)、学习难点:

正确测量和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明白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下册直观认识平形四边形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四年级上学期认识了垂直与平行,掌握了画垂线的方法。已有的这些知识基础为这节课打下知识基础。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一些立体或平面图形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生活经验。

三、教学模式

我采用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训练矫正”我遵循“引导探究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教改思路。

四、教学设计、

在对教材与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这节课共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具体安排如下:

(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二)检查预习,暴露问题。

(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五)课堂小结,达标检测。

教师以激励性的语言:“这节课的学习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基本特性,我们通过练习题来巩固一下。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形式进行考察,练习内容有层次性,了解学生本节课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能更好的进行有效反馈。

教师以激励性的语言:“这节课的学习接近尾声,同学们想不想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练习的欲望,然后学立完成达标练习卷,达标题目包含本节课知识点和重难点,做完后集体订正,评价学习效果。

五、板书设计

六、课堂评价

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老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还要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包括口头提问、课堂观察、书面检测。

七、资源开发

包括文本资源,教科书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课本的信息窗知识,自主练习。工具资源包括本节课的学具。信息技术资源包括老师准备的多媒体课件。

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篇2)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并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高。

2、经历探索猜想、验证、应用的过程,了解平行四边形边和角的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猜想、验证、应用的数学思想。【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的特征。难点:认识并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高。【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都已经认识了许多平面图形,今天老师把平面图形朋友给大家带来了!生:第一个是三角形。第二个是圆形。这个是(长方形),这个是(正方形)

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它们相同的特点是„„.不同的特点是„„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它当然也符合对边相等的条件,所以我们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还有最后一个呢,它是(平行四边形)。

2、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同学们,平行四边形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下面,就让我们到生活中去找一找吧。(1)出示第1幅图,问:你看到了什么?(生说,我发现了梯部栏杆上有平行四边形)(2)出示第2幅图,问:你又看到了什么?(生说:我看到了列车员的标志上也有平行四边形)。

(3)出示第3幅图,问:你发现了什么?(生说:我发现毛衣上有平行四边形)(4)出示第4幅图,(这是家里装修房屋的墙砖)问:你又有什么发现?(生说:我发现墙砖上有平行四边形)

3、引入课题并质疑

(同时出现这4幅图)师:孩子们可真会观察,很快就找到了藏在我们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看,(去掉图案,只留下图形)他们都是(平行四边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板书课题:认识平行四边形)齐读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在操作,汇报中,认识平行四边形边、角的特点。

1、“拉一拉”发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密切关系。

教师: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喜欢)现在,老师就给同学们表演一个小魔术。(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方框)这个图形大家认识吗?(它是长方形)教师:对!这是一个长方形。请大家看好了,老师分别将两只手握着这个长方形方框的两个对角,轻轻地拉一拉。变!变!变!这还是长方形吗?(平行四边形)对!变成了平行四边形。你们也拿起手中的长方形拉一拉吧。

2、用长方形的边和角的特征引入平行四边形边和角的特征的猜想

师:孩子们,刚才的平行四边形是谁变出来的呢?(长方形)长方形的边和角有它的特征,现在它已经变成平行四边形了,那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具有哪些特征?让我们大胆的来猜一猜吧。(师板书猜想)

学生猜想。学生猜想一个,老师就板书一个。学生的猜想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边:对边相等,对边平行。

角:对角相等,同一底上的内角和为180度,内角和360度。

究竟这些猜想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边和角的特征呢?猜想是需要通过验证才能成为结论的。(板书:验证)下面我们就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验证。

3、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师:在合作之前,先来读合作要求: 小组合作

验证猜想 验证内容

在边和角的特征中任选一个。

工具

直尺、三角板、量角器

方法

量、剪、折、拼,拉......(记录)

汇报形式

把小组的发现写在《小组合作学习记录表》上,确定中心发言人,小组其余同学补充。

师:(1)验证内容中任选一个的意思是可以只验证边的特征,也可以只验证角的特征。如果你选择验证边的特征就要验证对边是否相等,对边是否平行。如果你选择验证角的特征就要验证对角是否相等。

(2)验证的方法有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拼一拼,拉一拉,除了这些方法以外,你还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注意如果你用量一量的方法,一定要把你量出的数据记录在你的平行四边形上。

(3)在验证的过程中,请把你们小组验证的内容和结论填写在《小组合作学习记录表》。图形(平行四边形)项目 内容

? 要验证的猜想 ?

运用的工具 ?

验证的结果 ?

如果你们小组验证完了就请举手示意老师,听明白了吗?好!开始!(学生活动,师巡视指导,深入到小组中去听和说)

4、汇报验证结果

师:老师观察到很多小组都准备好了。师:老师先来了解一下,哪些小组验证的是平行四边形边的特征,请举手;哪些小组验证的是平行四边形角的特征,请举手。A、验证边的特征

首先,请验证了平行四边形边的特征的小组来汇报。(4个学生上来后)(1)请问你们小组的中心发言人是谁?

(2)请把你们《小组合作学习记录表》的内容给大家说一说。你们是怎样用量一量的方法验证对边相等的?赶快展示给大家看。(生边说边演示)

(3)这个小组的同学真能干,他们用量一量的方法,验证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验证边的特征的小组,你们得到的结论和他们一样吗?你们有不同的方法吗?(让生说不同的方法)师:这几个小组的同学用了不同的方法却得到同样的结论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师板书对边相等)。

(4)你们小组又是用什么方法,怎样验证对边平行的呢?赶快演示给大家看一看(生边说边演示用画平行线的方法验证对边平行)

(5)刚才这个组的孩子还用了画平行线的方法验证了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老师也想来验证一下。(师出示课件)这又证明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怎样?(生:平行。师板书:对边平行)

(6)同学们,刚才我们验证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那么,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呢?你能根据平行四边形边得特征,来说一说吗?

书上又是怎样定义的?请翻开书97页,找一找。谁先找到就举手告诉老师。(生: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师:对,这就是平行四边形的意义。(板书并读一读)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些词比较重要? B:验证角的特征

师:下面请验证了角的特征的小组来汇报。(4个学生上来后)(1)请问你们小组的中心发言人是谁?

(2)把你们《小组合作学习记录表》的内容给大家说一说。老师想知道你们小组量出了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数据?是怎样知道对角相等的?赶快展示给大家看。(生:边说边演示).(3)问:其他验证角的特征的小组,你们得到的结论和他们一样吗?有不同的方法吗? 师板书:对角相等。

师:请大家把验证的结果和我们的猜想比一比,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我们的猜想完全正确)孩子们,你们太棒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把我们共同智慧的结晶读一读吧。(读边和角的特征)C:解决问题

(1)师:刚才我们通过小组合作,用拼一拼,量一量,比一比等方法,验证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现在,让我们利用边和角的特征去解决下面这个问题。转换视频(出示课堂活动第2题。)

师:看哪些孩子是火眼金睛,能判断出下列这些图行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并问为什么?

(生:因为它的对边相等。师:你能不能用角的特征去判断呢?)师:哪些不是平行四边形?(生1、3、4不是平行四边形。师点击出现答案)

师:第1个和第4个图形为什么不是?(生:因为他们的对边不相等)那么第3个图形为什么不是呢?(生;因为它没有围拢)师:对这不是一个封闭的图形。最后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判断他们是不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 引出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师:看来要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就要看它是否满足平行四边形的定义。(2)老师这还有一个平行四边形。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5厘米

3厘米 ?

这个平行四边形一周的长度是()厘米。(生说,师板书)可能有:5×2+3×2=16(厘米)(5+3)×2=16(厘米)师问:为什么乘2?5+3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其他孩子,你们的结果和他们一样吗?对16厘米是这个平行四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二)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1、引入高 同学们请看,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平行四边形,这些平行四边形最下面的边都是一样长的。但是,它们的大小相同吗?(生:不一样)为什么?(生:因为他们越来越矮了。)师:这说明平行四边形也是有高矮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在哪儿呢?前面我们已经学会了折三角形的高,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生演示三角形折高的过程)师:任何一个三角形的高和底都是什么关系?(生:三角形的高和底互相垂直)

2、折高并验证高

下面,我们就要仿照折三角形的高的方法来折出平行四边形的高。我们要比一比,谁折的快折的准。快拿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开始折吧!(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展示台展示)师:(有些同学已经折好了,其他同学加油哦!)同学们,请坐好了。现在,老师XXX同学给大家展示一下他折的高。

师:请问,你折的高在哪儿?生指出后师把折痕画出来。同学们,如果这条折痕就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那这条折痕必须和底成什么关系?(生:互相垂直)

师:好,我们就来验证一下。同学们,他的高折对了吗?为什么?(生:折痕和平行四边形的边互相垂直......)对,像这条折痕一样,从这条边上的一点出发,与对边互相垂直,我们把这条折痕叫做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折痕垂直的边就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现在,谁告诉老师,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是什么关系?(生:互相垂直,师板书:高和底互相垂直)。请赶快用三角板验证一下你的高折对了吗,如果折对了,请分别标上高和底。如果没有折对,请赶快改正。

3、判断高并引出高的概念

师:孩子们真棒!下面,老师要来考考大家,这些平行四边形的高折对了吗?(1)第1个?(生:折对了)为什么?(生:因为这条高和底边垂直........)(2)第2个?(生:不对)为什么?(生:因为这条高和底边没有垂直.......)(3)第3个?(生:不对)为什么?(生:因为这条高和底边没有垂直.......)(4)第4个?(生:折对了)为什么?(生:因为这条高和底边垂直.......)

4、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无数条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条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吗?(生:是)想一想:平行四边形是不是只有这一条高呢?学生说后老师问(为什么)。师:到底他们的回答是否正确呢?请看老师演示。(师课件演示把高平移到右边。)这些都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吗?如果我继续这样平移,还能平移出多少条高?这说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多少条?(生:无数条)让我们来读一读。平行四边形的高为什么会有无数条呢?这是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所以只要从平行四边形一边上的一点到它的对边的垂直线段都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无数条。

三、在“玩一玩”中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学习了那么久,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出示玩具,请两位孩子上台玩一玩。

玩具定位,学生观察,玩具是平行四边形。玩具可以收缩,可以伸长,揭示平行四边形的特性:不稳定性

师:生活中,人们充分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这个特性,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请看我手中的这个衣架,(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构成的衣架)要用它时,把它拉开,平行四边形变大。不用时就把它收起来,平行四边形变小,真方便。再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一个电动伸缩门,开门时,平行四边形变小。关门时,平行四边形变大。正是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方便。四:总结

1、师: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把你收获最大的一点告诉大家。(师走上讲台指着板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孩子们,今天我们的学习经历了猜想,验证,实践应用的全过程,其实,生活中很多伟大的发明和创造都是在猜想和验证中诞生的,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大胆的进行猜想,努力地进行验证,老师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就会在你们中诞生。让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吧,好吗?

好,下课!

【板书设计】

意义:两组对比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特征:

边 角

猜想 对边相等 对边平行 对角相等

验证 对边相等 对边平行 对角相等

特性:不稳定性

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篇3)

一、说教材

《认识平行四边形》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的特征以及认识了平行与相交,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同时,这部分内容为以后认识梯形、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奠定基础。

具体来说,本课包括两个例题、1道试一试、6题想想做做以及“你知道吗?”。

例1呈现了三幅生活场景图,通过让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和所学过的知识找一找、说一说哪里有平行四边形使之充分地感知平行四边形。接着教材要求学生想办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相互交流,使学生在用小棒摆、在钉子板上围、在方格纸上画或沿着直尺边画平行四边形这些具体操作及交流中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教材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等的活动自主发现并总结平行四边形的边的特点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例2通过让学生量出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边间的距离,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揭示底和高的含义。

随后的“试一试”让学生量出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以此体会底和高相互依存的关系。

此外,“想想做做”安排了实践性很强的练习,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中巩固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最后,“你知道吗”介绍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及其应用,有利于学生感受平行四边形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高,能正确画出或测量它的的高。

2、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分析、概括和判断等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在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和学生学习地难易程度,我将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平行四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作为教学重点。能正确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作为教学难点。

二、教学与学法

古人强调:“善诱者,善导。”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谈话法、讲解法、实验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不止要学会,而且要会学。所以,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认真听讲、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三、教学准备

按小组准备小棒、钉子板、方格纸、直尺、三角尺、七巧板、吸管等,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

基于对新课标和本课教材的理解,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因此,课一开始,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材中的三幅生活场景,并说:“同学们,请先欣赏几幅图片,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找到其中的平行四边形吗?”引导学生找出每幅图片中的平行四边形,再要求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看到平行四边形,在学生充分感知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说:“同学们对平行四边形了解的真不少,今天我们将继续认识平行四边形。(板书:认识平行四边形)”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不仅要掌握数学的结果,也要理解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因此,我将这个环节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动手操作,感知特征。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想办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讨论。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参与活动中并进行必要的指导。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通过多媒体展示出用小棒摆、在钉子板上围、在方格纸上画、沿直尺边画四种做法,利用多媒体技术逐一隐藏小棒、钉子板、方格纸和直尺,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渗透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第二层次:猜想验证,总结特征。教师根据刚才抽象出来平行四边形图形,板演一个标准的平行四边形图形,并提问:“你能结合之前的操作过程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可能会有两组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平行等猜想。接着教师鼓励学生通过测量、比较等方式验证自己的猜想,共同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之后,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让学生利用这一基本特征判断平行四边形,其中说说第二个四边形为什么不是平行四边形,利用反例揭示平行四边形的外延,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属性;三、四两个图形改变平行四边形的位置,通过变式图形揭示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属性。

>>

第三层次: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特点的基础上,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先通过课件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提问:这个平行四边形中上下两条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你能量一量吗?请学生板演如何量出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之间的距离,并画出相应的线段。教师相机告诉学生,像这样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教师进行板书,并标出底和高) 随后教学“试一试”,指导学生在图中指一指需要测量的线段后再分别测量三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之后就其中的一个平行四边形追问:“如果把另一条边看作底,你还会测量出它的高吗?你认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最多有几个不同的数值?”让学生巩固对底和高的认识同时体会它们相互依存的关系。最后,出示“想想做做” 第五题让学生画出每个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指导画法,并提醒学生把高画成虚线并标上直角标记。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新课标强调,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训练。因此,我通过“想想做做”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并加以提高。

第2题让学生探索用两块以及用四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拼法。在小组合作完成后全班汇报不同的拼法,进一步内化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第3题是动手操作题。先请学生与同桌合作完成,再汇报方法,最后教师课件演示改拼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

第4题要求学生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纸剪成两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在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小组交流自己的是怎么剪拼的,使学生知道把平行四边形沿一条高剪开,再把其中的一个图形沿合适的方向平移就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从而为以后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作孕伏。

第6题可以请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再请小组派代表汇报成果。最后总结归纳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相同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在将饮料管做成的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角变,边没变,所以周长没变)。进而引出平行四边形有易变形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请学生阅读“你知道吗?”,通过举生活中的例子来感知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有利于学生感受平行四边形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四)全课小结

课的末尾,提问学生:“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引导他们归纳总结本课主要内容,培养概括与评价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撬开学生智慧的杠杆。本课采用的是纲要式的板书设计,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层次分明突出重点。

认识平行四边形

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篇4)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43-45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联系实际和动手操作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它的特征,知道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会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2、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和讨论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正确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设计理念: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概括和判断等活动中,自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谁来说说有哪些呢?

教师出示长方形框架:这是什么形状?慢慢拉:现在变成什么形状了?

今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板书课题)

学生回答。(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学生观察并回答。

(平行四边形)

二、自主探究

1、联系生活,感知平行四边形。

2、自主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3、应用特征,解决问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平行四边形(出示教材插图)。你能指出每幅图中的平行四边形吗?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到平行四边形?

教师画一个平行四边形。看,这就是平行四边形。

你们想不想动手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呢?请拿出课前准备的一些材料,动手试一试。

谁来展示一下,说说你是怎么做平行四边形的?还有谁有不同方法制作的?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并讨论制作出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板书:特征)

你是怎么发现的?

我们可以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判断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判断并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学生指一指。

学生举例。

学生动手制作平行四边形。

学生汇报。(在钉子板上围;在格子纸上画;用小棒摆......)

学生讨论,汇报:

(1)两组对边平行

(2)两组对边相等

学生验证。

学生口答。

三、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

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2、教学试一试

(教师指着黑板上平行四边形)你能在平行四边形上分别指出两组互相平行的对边吗?这个平行四边形中上下两条对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呢?你能量一量吗?

(把直尺与平行四边形的边不垂直放置)这样量行吗?(仍不垂直放)这样量行吗?那该怎样量呢?谁能到黑板上画出一条线段,我们沿线段来量。

师生合作画线,边画边说: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就是这两条边之间的高。谁来量一下距离。

小结: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板书:高、底)

底和高是对应的,如果用另一条边作底,高应该怎样画呢?

你能量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各是多少厘米吗?

学生口答。

指名到黑板上画。

指名上黑板量。

学生读书上的内容。

学生在书上画。

学生独立测量,指名口答。

四、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5题。

2、做想想做做第2题。鼓励不同拼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4、做想想做做第4题。提问:你是怎样剪拼的?

5、做想想做做第6题。提问: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6、你知道吗学生读后提问:阅读这篇资料,你知道了什么?你能举出其他例子吗?

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

学生动手拼,教师巡视。

先用七巧板中的3块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移动其中1块改拼成长方形。体会变化前后面积相等。

操作后小组交流:关键是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去剪。

学生分组按要求操作比较得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且相等,但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五、评价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你还有哪些收获?

评价总结。

六、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

教后反思:

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篇5)

归庄小学   黄建芬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四年级下册第43-45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初步认识平行和相交的基础上,继续认识平行四边形及其特征,并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这部分内容是以后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联系生活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高。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概括和判断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的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学会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学难点:学会作平行四边形的的高,明确底和高的关系,理解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关键:就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来看,他们对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应属于“知道而不清楚,偏重图形的直观认识,缺乏逻辑分析的支撑”,所以这一课主要需解决的问题是“梳理与提升”,是“换一种角度来看同一个问题”,而不是“探究一个新问题”。那么这一课的引入可以学生的回忆、总结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发言,互相补充,教师适当总结、规范学生的语言,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特征性质,以及与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框架,配套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三角板、直尺、方格纸、小棒、钉子板,七巧板,剪刀、三角形纸、长方形纸、平行四边形纸。

设计理念:

1、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从新课的开始到探究操作的过程中以及运用中,都通过多媒体直观呈现,帮助学生感知、比较、分析,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

2、尊重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从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让学生在“找”的过程中回顾已有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3、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知识系统。学习新知前,复习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关系,总结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后,及时将平行四边与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比较,并用集合图表示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逐步将四边形的知识系统化。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切入。

1、 找一找

⑴出示课件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今天我们将学习的一个新知识,就在这些图中,你能把它找出来吗?请同学到课件屏幕上指一指找到的图形,说出这是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从生活场景入手,丰富学生的感知,增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利用课件的交互功能让学生去点击去发现,自然地形成数学与生活的链接。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唤醒已有认知经验。)

⑵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能看见平行四边形。

2、再一次“找一找”

⑴出示课件2:请看这一组图形,能说出你它们的名称吗。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为什么平行四边形能从众多的四边形中脱颖而出,它有什么不同于一般四边形的特征?

①            ②              ③           ④          ⑤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实物抽象到图形,使学生的思维水平上升一个台阶,通过丰富的表象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⑵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特征?猜一猜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有没有什么联系?

(设计意图:回顾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形成猜想,为平行四边的特征教学做好准备,猜想不要求学生立即解决,可在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后再来回顾,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

二、操作探究,在交流中感悟。

1.特征: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⑴要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我们得做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拿出材料袋,在你动手之前先想一想你准备怎么做呢?

学生交流:可以通过用小棒摆、钉子板围、方格纸上画等方法做一个平行四边形。

⑵师提出要求:边做边思考,你用什么方法做的,有什么好经验?在做的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⑶学生操作,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操作方法的多样性,并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⑷汇报交流:

小组内交流将自己的作品在小组内展示,介绍自己的经验与方法以及要注意的地方。①摆一摆;②围一围;③画一画等

全班交流:将各小组学生做的优秀作品拿到展示台上来展示,并向全班同学介绍。

有个别学生用剪拼的方法:用两个大小完全一样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将长方形剪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达成共识归纳:

①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有四个角,对角相等。

还可以引导学生用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等的方法来让学生验证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不至于让学生思无源想无据。使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特征,在互相交流与启发中建构新知,在探究中感悟方法、积累经验。)

2、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回顾猜想:平行四边形具有什么特征?那么平行四边与长方形、正方形会又有什么联系吗?

组织学生讨论。出示课件3:

①将正方形抽拉成长方形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将长方形再斜拉成平行四边形。

②学生观察操作活动,说说三者之间的关系。

正方形是4条边都相等、四个角是直角的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也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正方形也可看作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一样都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所以长方形也具有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也属于平行四边形,不同点是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把长方形看作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是2对平行的边相互垂直的特殊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所以他们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③完成P45第6题。学生拿出材料,用饮料吸管和细线制作长方形。并在抽拉变形中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设计意图:从平行四边形与特殊四边形的关系入手,通过对平行四边形的特殊属性--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分析,揭示它与特殊四边形之间的属种关系。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演绎推理能力的训练,形成数学思维方法。)

在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中,我们还发现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2、 特性:容易变形

4个人一小组合作,拿出平行四边形框架,小组中每个人拉一拉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板书: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征?课件演示:生活中运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的实例来丰富学生的认知。(如衣架,升降梯,电动门等.)思考生活中为什么应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结论得出的过程,逐步获得对结论正确、清晰的理解,将文本结论转变为学生自身独特的理解和体验,并能够主动的运用结论来审视认知活动,解决实际问题。)

三、解决问题,在需要中学习高和底。

1、出示课件4:校园里有一平行四边形的草坪,现要在草坪的上下两条边之间建一条小道,怎样建最近?

①拿出老师下发的作业纸,在上面画一画。

②交流:你是怎样画的?为什么这样画最短?有多少种画法?

③一边讲解一边画高: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的对边的垂直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2、拿出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尝试着画出两个高。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适当指导,并关注学生画不同位置的高。

3、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在刚才的作品展示中,他们画的高位置都一样吗?为什么?

4、一条底上可以画多少调高?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一条底上可以画无数条高。

特别强调: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是互相垂直的关系,所以底和高是互相对应的。在确定了底的时候,要注意它与高是对应的。从一条边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但通常是从一个角的顶点向它的对边画高。这里高要画在平行四边形内,不要求把高画在底边的延长线上。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平行四边形草坪的情境,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底与高形象化、直观化,产生认知需要后进行教学。)

四、课堂小结,反思学习过程与收获。

通过我们的观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地方不太清楚还有些疑惑?

(设计意图:及时小结,回顾学习中的收获与疑问,反思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能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和理解,也将为后续的同类型学习积累学习经验,它也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支撑。)

五、巩固认知,发展思维。

1、想想做做:出示一副三角板,四人小组合作用2块、4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分别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交流是怎样拼的。

2、数一数下图中有几个平行平四边形。

(   )个           (   )个

3、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台布缝制成长方形的台布,怎么剪?

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相邻的两条边的长分别为6厘米和4厘米,已知一条底边上的高为5厘米,请问它是那一条底边上的高?

5、用七巧板中的三块拼出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提高基本技能水平。综合性练习训练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实用性。)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

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相等,有四个角

特性:易变形

平行四边形的高与底:画出两条不同的高,高与底是互相垂直的关系

平行四边形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图:

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篇6)

一、教学目标:

1.运用生活实例和实践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2.学会用不同方法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猜想验证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在制作中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1.师:同学们每天都要经过校门进入校园,但是你们注意观察我们的校门了吗?从图片中你们能找到一些平面图形吗?

生:能

师:是什么平面图形,谁能上来指一指。

生:平行四边形

根据回答:教师板书:平行四边形

(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

师:同学们再看,这里面有没有平行四边形?(出示扩缩尺、升降机图片)

生:谁能上来指一指?

师:那同学们想一下什么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呢?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出示平行四边形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师:谁能找一下这句话里最重要的几个词,并解释一下?

生:四边形

师: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生: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

师:还有哪几个词?

生: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师:你能上来一边用手指着一边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句话吗?

生:能

师: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呢?拿出刚刚发给你的平行四边形,量一量四条边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组对边相等

师: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平行四边形的对角有什么特点呢?继续拿出发给你的平行四边形,把两组对角像老师这样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组对角相等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现在带着你的理解在研究单的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画图,师巡视指导。

研究单

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选几个学生画的平行四边形粘到黑板上)孩子们,画好了吗?

生:画好了

师:画好了,请看黑板,思考老师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同学们画的平行四边形都不一样大呢?

随意生怎么说,只要表达出底和高的意思就行

师:介绍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注: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学生画

注:老师画第二种情况

师:请同学们继续拿出研究单,完成研究二。不用写,能思考出答案就行

研究二:总结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正方形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师:孩子们,现在小组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生生交流,师巡视指导

师:好了,小组交流到此结束,哪个小组愿意全班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

生:......

师:同学们请继续看,老师这里有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来回拉动平行四边形),你发现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

生:具有不稳定性

师:(继续拉动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说明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是什么关系?

生: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谁来说一说?

生: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师出示长方形圈正方形的圈)

师:利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如果把平行四边形也圈进来,应该怎样圈?

生:圈在最外面

(三)自主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篇7)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了解它的特性。

2.通过观察、动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图形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抽象概括平行四边形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老师出示一个长方形框架.

1、老师动手拉它的一组相对的角,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框架还是长方形吗?为什么?

(这个图形不是长方形了,因为它的四个角不是直角)

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在黑板右上角贴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2.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还有哪些平行四边形?

(分类中的“其它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老师把黑板上的“其它四边形”改写成“平行四边形”)

问:同学们平时见过平行四边形吗?请举例来说.(有一种防盗网上的图形、篱笆上的图形,有的编织图案)

3.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老师又一次演示长方形活动框架)

(它们的相同点是都有四条边且对边相等、它们都有四个角;不同点是:长方形的四个角必须是直角)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图形——平行四边形.

(二)通过活动,再次感知平行四边形。

1. 小朋友看过魔术表演吗?咱们来变个魔术,请打开1号纸袋。看一看,里面有什么?(6根硬纸条,4个图钉)

师:咱们要围一个长方形框,得用几根硬纸条?4根什么样的硬纸条?请小组的同学讨论选出来。

学生讨论筛选后,教师提问:你们选了什么样的?为什么这样选?

最后小组合作用图钉固定出长方形框。

围好后,请小朋友推一推,拉一拉,看图形变了没有?(学生操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这种图形。请看屏幕。(课件显示“纺织图案”、“楼梯扶手”、“篱笆”,并闪动其中的几何图形再抽象出来。)

2. 学生自己发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共同点。观察后交流。

3. 分组操作、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回忆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特点的方法。(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

(2)打开2号纸袋(里面有两张平行四边形纸片),用刚才的方法,也可以想别的办法,也可以观察变平行四边形框的过程,小组讨论平行四边形4条边和 4个角的特点。

(3)分组交流,教师小结。

4. 辨认平行四边形。

完成课本练习三十九第2题,指生订正并说出理由。

(三)巩固练习

1、判断题:

(1)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 )

(2)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

(3)一个四边形,它的四条边相等,这个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

(4)对边相等的四边形都是长方形.( )

(5)有个四边形,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那么,这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就是长方形.( )

2.思考题:

有两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长都是4分米,宽都是2分米.

(1)把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你是怎样拼的?

(2)把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它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你是怎样拼的?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谈一谈。

在整节课的设计中,我注重将游戏、活动引入教学。如在导入新课时,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教具有熟悉的长方形一拉动变成了要学的内容平行四边形,既复习了旧知识长方形,又很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都有内在联系。在探索阶段,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巩固拓展时,创始了让学生“辨、拼、说”的活动,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

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将实践与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实践交流中思考,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空章。然后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多种感观,让他们的手、眼、脑等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学时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具有充分再创造的通道,激励了学生进行再创造的活动。设计学生喜欢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创造的欲望。通过"变魔术"引出平行四边形,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从而使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在轻松学习中学习数学。

教学中感到不足的是设计的练习不很多,题的类型不够新颖,在练习的设计中,应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本节课我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长方形框架拿出来拉动后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引入新课,激起探究的兴趣。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时,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的框架,比较一下,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再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归纳、概括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让每个学生都有观察、操作、分析、思考的机会,提供给学生一个广泛的、自由的活动空间。当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在探索中初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生学得非常积极主动:数学教学活动要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在数平行四边形时,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主动探究规律,渗透有序思维的方法。整节课从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的益处在于有效地引导了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合作、交流的成功,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不足:课中的练习量还是不够,可以多做些练习突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篇8)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黄岗镇罗楼小学 梁坤

一、教学目标

1、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明白高与底的对应关系,能测量和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3、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特性。

教学难点:画平行四边形的高,明白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三、教学方法

教法:通过教师引导、启发,引导学生理解和总结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特征。

学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结合的方法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四、教学准备

课件、平行四边形纸片、三角板等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生活中你见过平行四边形吗?在哪见过,能给大家说一说吗? ①学生尝试举例。

②教师课件出示生活中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的实例。

2、课件出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师:同学们你能说说你知道平行四边形的什么知识?(指名学生)

3、揭题、导入

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研究平行四边形,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小组活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出示学具(两个平行四边形、学生用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

师:刚才有的同学已经谈到了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那现在我们分小组仔细观察,看看你还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什么知识?然后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看一看哪个小组最认真、完成的最快、发现的最多?)

(2)学生小组合作,利用三角板、直尺等学具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3)小组汇报: 预设: 量一量:发现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对角相等。画一画:分别在对边之间画垂线段,经过测量发现垂线段的长度都一样。说明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4)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总结并适时板书在黑板上。

2、抽象概括平行四边形的定义。(1)学生尝试概括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师:平行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如果请你说一说什么是平行四边形,你想怎么说?你们先四人一组互相说一说,推荐一个你们组认为说的最好的,到前面来说给大家听,让大家一听就能明白是平行四边形。

(2)师总结并板书在黑板上。(3)巩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师: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3、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出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学具,量出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师:你能量出平行四边形两条红线间的距离吗?应该怎么量?把你量的线段画出来。

(2)学生自己尝试后交流。

(3)老师刚才发现,大家画的距离位置都不一样,你们想想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线段到底有多少条呢?(一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有无数条。)

(4)师引导总结: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5)你能画出另一组对边上的高吗?学生继续尝试。

4、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1)教师演示

教师拿一个长方形木框,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引导学生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什么没有变?

(2)学生仔细观察,小组讨论后汇报。(3)归纳平行四边形特性.

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板书:易变形)

(4)举例

这种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实际例子来吗?(如汽车间的保护网,推拉门、放缩尺等.)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自己找,三题左右,要有层次有梯度

(四)总结梳理,拓展延伸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平行四边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哪些实际应用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教后反思

在本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进行了动眼动脑动手,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篇9)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特性,以及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会正确作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掌握平行四边形高的作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出示:看图填空。

1、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四个角都是()角。

2、正方形的四条边都(),四个角都是()角。

3、请你想一个办法检验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对边是不是平行的?

4、请你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并用一个图来表示。

长方形

正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二、教学新内容

1、演示引入:师用四根要条钉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的方向拉动,得到如下的图:

2、观察:(1)得到的图形四个角还是不是直角?

(2)检验一下得到的四边形对边是否平行?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得到: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个概念的?

4、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出理由。

5、请你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你能不能用图来表示?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6、师重复演示:拉动平行四边行。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性?(不稳定性,易变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你有没有看到过这种情况,请举例说明。

7、说明:平形四边形每组对边之间的距离,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请你试着作出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高。

高底

8、检查、提问: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作几条不同的高?为什么?

注意:和高垂直的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底和这个底上的高必须对应)

9、想一想:下面所作的线段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为什么?

10、说明:我们以后画平行四边形的高不需要两条都画,只要根据要求画就可以了。

三、练习

1、P681、2、3

2、在下面平行四边形的底上画高。底

3、判断

(1)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正方形。

(3)正方形既是特殊的长方形,也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4)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5)平行四边形一个底边上只能画一条高。

四、总结。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篇10)

教学目的:

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通过动手操作与实验,让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创设互相协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

师:课件;平行四边形图片;

生:钉子板、七巧板、剪刀、平行四边形图片、小棒。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觉得我们的学校漂亮吗?今天陈老师带大家去参观一所漂亮的学校好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参观这所学校。

出示课件: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所学校,你能找到哪些图形朋友?

(根据学生的发言课件出现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图片。)

小朋友找的这些图形中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现在陈老师想来考考你们,(课件)这是刚才小朋友找到的长方形,你能说说长方形有什么特点吗?

生: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现在老师要来变个魔术,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个长方形变成了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图形朋友。

(板书课题)请小朋友再观察一遍,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你还发现了什么?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变化?

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的一组对边变倾斜了,它们的对边还是相等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2:我发现了平行四边形有两个钝角和两个锐角。

刚才小朋友通过观察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这些特点,但这是用眼睛看的,是不是准确呢?你们想通过做实验来验证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实验要求:篮子里有一些平行四边形,你们可以借助剪刀、直尺、三角板、活动角等工具,想办法来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看能不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其它秘密,比一比哪一组想出来的方法最多?

小组实验。

汇报:小组派代表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生1:我用笔把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画在纸上,再用它的另一条对边去比,发现了两条对边重合在一起,另外一组对边我也用相同的办法去做,我们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师:真聪明,真是一个好办法。

生2:我用剪刀把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剪一条细线下来,再用这条细线去和它的对边相比,发现这两条边重合在一起,我也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师:另外一组对边也用相同的方法证明相等,是吗?(生:对)真棒,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3:我用尺子量,也发现了对边相等。

生4:我用剪刀沿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剪下来,变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把两个三角形重合在一起,我发现了它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也相等。

师:太棒了,这种方法不仅能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板书:对边相等),还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谁还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角的特点?

生5:我用活动角先量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再去量另一个对角,发现它的对角相等。

生6:我用剪刀把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剪下来,把这个角和它的对角比,发现两个角重合在一起,另个一组对角也用相同的方法来做,我们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师:能想出这么棒的办法来,真不简单。

生7:我用铅笔把一个角画在纸上,再拿它的对角来比,它们也一样大。

师:这个办法真不错。

(板书:对角相等) 小结。小朋友可真了不起,先观察推测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再自己动手做实验,验证并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这些特点,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一说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8生: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看来小朋友已经和平行四边形交上朋友了,现在老师想来考考大家,请看屏幕(课件):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老师随意指到一个图形,如果你认为是平行四边形小朋友就做这个手势,如果不是平行四边形,小朋友就做这个手势,比一比哪个小朋友的反应最快?

围平行四边形。刚才小朋友不仅反应快,而且判断准确,真了不起,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每个小朋友在钉子板上围出两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边围边想围平行四边形时要注意什么?

哪个小朋友愿意上来展示自己围的平行四边形的?你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围的吗?第三条边你是怎么围的?

用七巧板拼出平行四边形。

小朋友喜欢玩七巧板的游戏吗?平行四边形。

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篇11)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说课稿

本接课我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设计思路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四方面进行阐述。

1、教材分析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了垂直与平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而且进一步发展了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对学生理解、掌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着重要价值。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掌握它们的特征,理解四边形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观察、动手画、把四边形分类、交流等实际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总结概括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获得发现成功的愉快体验,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重、难点 :

(1)重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与它们的关系。

(2)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4、教学准备:

多媒体、部分不同的四边形

二、说教法、学法

教学中我遵循“引导探究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教改思路,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教法:组织----引导----订正总结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形成知识体系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请同学们说出这些都是你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图形?请他们认一认。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图,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基础,激发学生兴趣为扩展新知作好铺垫。)

(二)认识特征,明确关系

新课程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操作,来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根据这一要求,我有序地安排了七个层次探究活动。

1、画图形

小组分工合作,画出这些图形。(学生合作画图)(设计的意图:通过看、想、画这一过程,唤起学生头脑中对四边形的已有认知。同时采用分工合作:一是为了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二是为了合理安排时间。)

2、作品展示

3、作品分类

4、观察图形

观察你们分类的图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观察图形回答。(1)想一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同学间互相交流、讨论)

(2)根据学生的交流发言,小结出: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梯 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观察、思考、探究、质疑,锻炼他们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语言智能)

5、验证结论。

(1)打开书71页,找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引导学生用直尺和三角板验证刚才观察到的结论。

(2)教师电脑演示验证方法,你的方法和它的一样吗?(课件演示验证过程)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动手实践、交流讨论中探究新知,掌握图形的特征,还有机地进行了教材重组,引导学生认识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各部分的名称。)

(3)练习。

(课件设计意图:及时反馈,既有利于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新知,内化新知,体验成功之乐,又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情况,调控教学进度,以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生活中的应用

说一说我们身边哪些物体上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2)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四边形(欣赏图片,伴有音乐)(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一可以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四边形,知道数学源于生活,数学为生活服务。二是营造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学习氛围。)

7、探讨四边形间的关系。

(1)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一下你的理由。分小组讨论,然后交流结果。问:平行四边形与梯形都是几边形?

教师点出:刚才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可以用这样的集合图直观地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课件展示四边形的关系图)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现有教学用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图形间的关系,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拓展深化

课件出示情境图,请学生在图中找出不同的四边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出示可以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图形,既可以让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认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巩固练习

1、判断题。(课件出示)

(本练习的设计目的是在学生经过练习后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从感官上的判断上升到了理论的判断,加深对其图形特征的理解。)

2、分一分。(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将基础知识进行拓展,提高应用要求,让学生思维有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创新,以达到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目的。)

四、说课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比较为主线,以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分组合作为主要方式,辅之以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原有经验,使学生主动学数学,探究学数学,快乐学数学,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中互动生成的动态结构模式。

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篇12)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能正确测量和画出平行四边形的底所对应的高。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判断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增强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会画对应底边的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和证明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钉子板、方格纸、直尺、三角板、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猜图游戏,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和大家做个游戏。我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说出老师手中图片的说出特征,再请下面的同学们来猜猜这是什么

图片好吗?

2、最后出示平行四边形图片,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平行四边形。

板书课题:认识平行四边形

二、联系生活,初步感知

1.师:同学们,平行四边形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下面,就让我们到生活中去找一找吧。(课件出示三幅图片)

师:从这幅图片中,你们在哪里看到了平行四边形?说说看 师:同学们可真会观察,很快就找到了藏在我们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应用,同学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平行四边形吗?说说看。

2.学生交流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会很好,说明大家平时都很注意观察生活,现在老师这里还有几张生活中的图片,同学们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几组照片。)

师:所以平行四边形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很广,同学们平时也要多注意观察生活。

三、自主探究,验证猜想

(1)学生利用学具制作平行四边形。

1、师:同学们都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如果老师让你做一个平行四边形,你准备怎么做?请同学们利用手边的材料自己动手做个平行四边形。

2.学生用手里材料做,做完后同桌交流:“我是怎么做平行四边形的?”教师巡视指导。

3、师:哪个同学愿意上台来展示自己做的平行四边形。学情预设:(2)用小棒摆的;(3)用方格图上画;(4)直接折的;(5)

用剪刀剪„„

(2)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4、师:看来同学们都有各自的办法,;老师就不让大家一一展示了。现在就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自己面前的平行四边形,回想一下自己的制作过程,想一想它有什么特点呢?

同桌之间交流:有什么发现?

师:你们能证明这些猜想吗?想想办法,动手试试。

学生汇报证明方法。

师:证明对边平行的请举手

某人

说一说你是怎么证明的。生:我是通过三角板和直尺的移动来证明的 师:你来演示一下,可以请同桌帮你一下

师:老师这边再来演示一下,看看对边到底平不平行 师:证明对边相等的举一下手————(教师结合回答用课件演示验证过程。)

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已经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5、练习

刚才通过我们自己的探索已经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现在就请大家来做一个练习。(课件显示练习)

(3)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 1.认识高、底。

课件出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图,介绍: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上

下对边是一组平行线,你能量出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吗?应该怎么量?把你量的线段画出来。

学生自己尝试后交流。

师: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请三位同学上黑板画出要量的线段)

生:三角尺的一条边对着底,沿着另一条边画一条线段,这就是我要量的线段。(边说边演示)

师:你知道这条线段叫什么吗?

生:高 师:你们俩也是这样画的么

生:是

师:在平行四边形里,一组对边之间的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而对边就是底。刚才某 同学已经向我们展示了做高的方法,现在老师再来演示一遍(课件演示作高的方法)

2.师:老师刚才发现,大家画的垂直线段位置都不一样,你们想想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线段到底有多少条呢?(一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有无数条。)

3、刚才同学们都是沿着下面的一条线画高的。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请同学们同桌交流并尝试一下。

4、练习:大家已经学会了做高,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了。判断下面的红色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吗?是的话,哪条是底,哪条是高?

四、巩固练习

1.剪一剪: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纸剪成两部分,再拼成一个长方形,你是怎样剪的?(课件演示)

2、拼一拼:用三角板拼各种平行四边形。(课件演示)

3、移一移:(课件演示)

4、量一量:做书上试一试,量出底和高分别是多少?(课件演示)

5、画一画:画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课件演示)

6.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教师演示后提问: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哪里变了,哪里没变,讨论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引出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征。

学生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7、拓展延伸

请同学看书上P45页“你知道吗?”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了哪种平面图形?它有什么特点?回想一下,我们通过哪些活动进行研究的?

六、布置作业

利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设计一个能给人们提供

便利的东西。

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篇13)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课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四边形的知识,已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对平行四边形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认识了平行与垂直。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说课稿”,希望能帮助到您。《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3~45页。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初步认识平行和相交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并掌握其特征。通过这节课深入的学习,使学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习近平行四边行面积计算打下基础。教材中第一个例题,首先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找出一些常见物体上的平行四边形,再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举例,充分感知平行四边形;接着让学生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相互交流,初步感受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让学生认识,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第二个例题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并揭示高和底的意义。“试一试”让学生动手测量几个平行四边形指定底边上的高及相应的底,进一步感受高与底的意义。

(三)、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特征。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会画高。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脑思考等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在探索中感受成功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利用材料做平行四边形并发现其特征;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学难点:是学生在做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体会其特征。

(五)、说教具和学具准备

教具:三角板、平行四边形纸片、长方形活动框、小黑板等。

学具:三角板、平行四边形纸片、量角器。

二、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喜欢动手、动脑。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些特点让他们通过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分析归纳等来理解所学知识。

三、说教法和学法

这节课教师要注重以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为主线,通过教师提问、演示、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等方法来完成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新知。我们认为在本课教学中应体现以下几点

(一)、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教学时应先让学生从生活场景图中找平行四边形,再寻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最后举例说明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数学课堂回归到生活世界。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做平行四边形、相互交流,从中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在“想想做做”中通过拼一拼、移一移、剪一剪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三)、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本课教学安排了两次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之前我都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这样在合作交流时才有话可说,思维才能碰撞。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介绍七巧板

师:你们玩过七巧板吗?你知道七巧板是由哪些不同的图形组成的吗?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七巧板。七巧板是由七块图形组成的,它可以拼出丰富的图案来。外国人管它叫“中国魔板”,在他们看来,没有哪一种智力玩具比它更神奇的了。

2、导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其中的一个图形—平行四边形。(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爱的“七巧板”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尝试探索建立模型

1、认一认形成表象

师:老师这儿的图形就是平行四边形。改变方向后问:它还是平行四边形吗?

不管平行四边形的方向怎样变化,它都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图贴在黑板上)

2、找一找感知特征

(1)、在例题图中找平行四边形

师:老师这有几幅图,你能在这上面找到平行四边形吗?

(2)、寻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师:其实在我们周围也有平行四边形,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平行四边形?(可相机出示:活动衣架)

3、做一做探究特征

(1)、刚才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些平行四边形,现在你能利用手边的材料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2)、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么做的并选代表在班级里汇报。

(3)、刚才同学们成功的做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做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或收获吗?你是怎样发现的?(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师小结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对角相等;内角和是360度。)

【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脑子去想,而且还要用眼睛看,用耳去听,用嘴去说,用手去做,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里通过认平行四边形、找平行四边形和做平行四边形,使学生经历由表象到抽象的过程。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感悟到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4、练一练巩固表象

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5、画一画认识高、底

(1)、出示例题,你能量出平行四边形两条红线间的距离吗?(学生在自制的图上画)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2)、师:刚才你们画的这条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3)、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书上是怎么说的呢?(学生看书)

(4)、这样的高能画多少条呢?为什么?你能画出另一组对边上的高,并量一量吗?(机动)

(5)、教学“试一试”。(学生各自量,交流时强调底与高的对应关系)

(6)、画高(想想做做第5题)(提醒学生画上直角标记)

(三)、动手操作巩固深化

1、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

第3题:拼一拼、移一移,说说怎样移的?

第4题引入:木匠张师傅想把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锯成两部分,拼成一张长方形桌面,假如你是张师傅,该怎么锯呢?想试试吗?找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试一试。

2、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课前做好,课上活动。)

(1)师拿出自做的长方形,捏住对角相反方向拉一拉,看你发现了什么?师做生观察,互相交流。

(2)判断: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小组交流然后再说理由,此时老师可问学生长方形是什么样的平行四边形?(特殊)特殊在哪了?

(3)得出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师再捏住平行四边形的对角向里推。看你发现了什么?

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你觉得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性呢?(不稳定性、容易变形)

(4)特性的应用

师: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些例子吗?(学生举例后阅读教科书P45“你知道吗?”)

【设计意图】

(四)、畅谈收获拓展延伸

1、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2、用你手中的七巧板拼我们学过的图形。

3、寻找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扩展课堂教学的有限空间,课内课外密切结合。课结束时,布置实践作业,要学生寻找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课堂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到生活中时时处处离不开数学,增强数学学习的亲切感和实用性。】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说课稿(2)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43~45页。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认识平行四边形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了平行与相交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实践活动继续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对边分别平行和对边相等的特征,并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这部分的内容是以后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三、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特征。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会画高。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脑思考等方式探究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中感受成功的乐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难点: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明白底与高的对应关系。

五、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观察发现法为主,多媒体演示法为辅。教学中,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教学适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二)说学法

1、根据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观察→猜想→概括→验证→交流→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2、学生一题多解,并及时引导学生小结方法,克服思维定势。例题讲解采取分解图形的方法,使学生体验并学习“转化”的数学思想。

3、利用实际生活中的图形,使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成为水到渠成,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及自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六、说教具和学具准备

教具:三角板、平行四边形纸片、长方形活动框、小黑板等。

学具:三角板、平行四边形纸片、量角器。

七、说教学过程

活动一:巧用实例,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一组生活中有平行四边形的图,请学生找有哪些平面图形,当说到平行四边形的地方用红课件闪烁一遍,再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师生小结后问:“想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更多知识吗?”教师板书出课题。

(设计意图: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用提问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产生探新欲望,明白探究内容。)

活动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要求学生用准备的平行四边形纸片用眼先看一看边、角有什么特点,再用尺子、量角器实际量一量,并把发现的结论填入“我的发现”报告单中。然后请学生说自己的发现,对发现多的及时进行表扬,师生共同整理板书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师接着问:“刚才我们研究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那么怎样定义平行四边形呢?”(同一组小声议一议,师生共同小结,板书出定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获得新知,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动脑、分析、归纳等能力。且对所学知识加深了印象。)

活动三: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师用长方形的活动木框,用手捏住两个对角,向内外拉。请学生观察有什么变化,说明了平行四边形具有什么性质。师生小结板书出性质。

(设计意图:用实物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获得新知。)

活动四:师生共同操作,突破难点。

请学生用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纸片跟着老师一起操作,师边做边讲折法。然后展开所得折痕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说明与高垂直的边就是底。请学生用笔和三角板画出高并标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折几条高,观察高有什特点。然后师生共同小结板书出高与底的定义和特点。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既体现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又培养了动手、动脑能力。使难点更好的得到了突破。)

活动五: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2、你能从下图中找出你学过的图形吗?

3、标出下图中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说课稿(3)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西师版四年级下册第97—98页中的平行四边形的知识。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平行四边形的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了平行与相交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继续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对边分别平行和对边相等的特征,并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这部分的内容是以后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对“图形与空间”的学习兴趣。

三、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特征。

(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会画高。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难点: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明白底与高的对应关系。

五、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教法中采用观察、操作为主,多媒体演示为辅。教学中,引导学生操作和思考,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化静为动,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学习生的思维能力。

(二)说学法

根据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利用实际生活中的图形,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总结→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使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水到渠成,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及自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六、说教具和学具准备

教具:教学课件、三角板、直尺、平行四边形纸片、长方形活动框、钉子板。

学具:以小组为单位准备长方形活动框、直尺、三角板、水彩笔、方格纸、白纸、量角器、平行四边形纸等。

七、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

数学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选择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

谈话:同学们,我们在以前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实际上我们生活中也经常看到平行四边形,然后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发现平行四边形。

(课件)问挂图中哪里有平行四边形?课件演示。

老师提问: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征呢?

二)、学生自主探究新知

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1)变魔术,拉一拉:

向学生出示一个长方形木框,用手捏住相对的两个角,向相反的方向拉动,边拉动边观察木框的变化。老师向学生演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再到长方形的过程。

让学生自己总结明白:长方形可以拉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这就是平行四边形的特性:不稳定,易变形。平行四边形的这个特性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如铁拉门,伸缩衣架等。

(2)、画一画,比一比。

拉到一定的位置不变,老师将拉成的平行四边形画在黑板上,学生将拉成的平行四边形画在纸上。

老师问:画的平行四边形和学生们画的平行四边形是不是一样的?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从实物抽象到图形的过程。

引导学生用三角板和直尺去检验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学生在充分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出这种四边形的对边的特征。(两组对边互相平行)

告诉学生,两组对边互相平行是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然后,给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板书)

出示课件,让学生明白怎么样来画平行四边形

在方格纸上画,在白纸上画。

这个环节的设计,本着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敢于放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点。

2、借助手中材料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设问: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对边的长短又怎样呢?它的四个内角又有什么特征呢?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对画出的平行四边形的边的长短、内角进行测量。研究其位置关系和长度关系,大小关系。进行交流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性。

(1)不稳定性,易变形

(2)对边互相平行的(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4)两组对角也分别相等

(5)四个内角的和是360度。

以上的发现老师一一板书

最后老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两组对边也分别平等。

(出示课件)

练习: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判断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这个环节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利用手中材料,自己去发现和交流,从本质方面去描述平行四边形,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中得出结论。

3、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

师生共同操作,突破难点。

请学生用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纸片跟着老师一起操作,师边做边讲折法。然后展开所得折痕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说明与高垂直的边就是底。请学生用笔和三角板画出高并标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折几条高,观察高有什特点。然后师生共同小结板书出高与底的定义和特点。

课件演示

小结,任何一条边都可以作底,这条底到对边的距离就是高。高与上下两条对边是相互垂直的。

还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判断这条折痕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老师问:你还能在这个平行四边形上折出另一条不同的高吗?

在这个环节中,既体现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又培养了动手、动脑能力。使难点更好的得到了突破。

三)、巩固练习

出示课件。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和性质。

四)、全课总结

让学生从小养成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总结。

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篇14)

本单元主要是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前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及其他的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还相对集中地认识了角;认识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这些都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既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具体平面图形的特征,又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打好基础。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板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自主探索这三种平面图形的特征。

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及其他的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还相对集中地认识了角,认识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这些都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尤其是学生已经会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为本单元学习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奠定了直接的知识基础。

1.使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观察、操作、画图和实验等活动中,发现并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底和高;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以及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使学生会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会测量和画出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能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以及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或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或梯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或梯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能测量和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4.使学生在由实物到图形的抽象过程中,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培养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以及在探索图形特征和相关结论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锻炼思维能力。

5.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并能和同学合作交流,进一步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1.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教材提供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形成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初步印象,再通过让学生联系实际例子使这种感知更加充分,对它们的印象更加深刻。

2.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一些特征。在初步感知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特征的基础上,让学生分别动手制作图形,并相互交流,从中感受它们各自的特征,抽象出图形后,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测量、讨论,发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相应的特征,形成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正确认识。

3.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不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进行动手操作活动,不仅能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而且能从不同角度体会不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并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 三角形的认识 1课时

2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与内角和 1课时

3 三角形的分类 1课时

4 认识平行四边形 1课时

5 认识梯形 1课时

6 整理与练习1课时

7 多边形的内角和 1课时

三角形的认识。(教材第75、第76页)

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

2.使学生在认识三角形有关特征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会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课件。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图形的世界,认识新的朋友,有兴趣吗?

1.教学例1。

师:你能在图中找出三角形吗?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见到三角形?(课件出示:教材第75页例1图)

生1:图中的彩旗是三角形的,大桥上白色的线围成了许多三角形。

生2:生活中的自行车主体大架是三角形的。

生3:电线杆上的支架有三角形。

……

师:画一个三角形,并跟小组同学说说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三角形的3条边都是线段。

这3条线段要首尾相接地围起来。

师: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三角形有几个顶点?(课件出示:教材第75页三角形图)

生:三角形有3个顶点。

师:在小组里与同学互相指一指三角形的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

2.教学例2。

师:请同学们打开数学课本第76页,你能量出例2图中人字梁的高度吗?你量的是哪条线段?它有什么特点?

生1:人字梁的高度是上面的顶点到它对边的距离。

生2:量的线段与人字梁的底边互相垂直。

生3:图中人字梁的高度是2厘米。

师:像这样(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三角形图)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3.教学“试一试”。

师:你能画出课本第76页“试一试”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吗?并与同学交流你的画法。

学生尝试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画法,展示画图结果,给予画图正确的学生以肯定和鼓励。

【设计意图:首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找出三角形,然后举例说出生活中存在的三角形从而加深对三角形的直观认识,接着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学习画三角形已知底边上的高,从而系统地认识三角形】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三角形的认识

3个顶点,3个角,3条边

1.三角形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平时生活中学生又经常接触三角形,对三角形有丰富的感性认识。面对学生比较熟悉的学习内容,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在探索和交流过程中掌握知识、锻炼技能、培养数学思维和方法,同时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到学习的经验。

2.数学学习应给学生带来快乐。数学其负载的功能不仅仅是让学习者记住它,掌握它,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它的快乐,感受它的魅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学生对数学的感觉,同时应不断给学生“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A类

数一数,图中有几个三角形?

(考查知识点:三角形的认识;能力要求:认识三角形并了解三角形的特征)

B类

你能数出图中一共有几个三角形吗?

(考查知识点:三角形的认识;能力要求:认识三角形并了解三角形的特征)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6个

B类:

8个

教材习题

教材第75页“试一试”

发现: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作顶点不能画出三角形。

教材第76页“试一试”

教材第76页“练一练”

1.第一个、第三个、第四个是三角形。 其余不符合三角形的定义。

2.略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与内角和。(教材第77~81页)

1.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探索发现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道理。

2.通过教学探究活动,发现并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在已知三角形任意两个内角的度数时,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3.培养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和归纳概括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重点:探索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量角器、各种不同的三角形、不同尺度(8cm、5cm、4cm和2cm)的小棒各一根。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说说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深入研究三角形的有关问题。

【设计意图:做到“温故而知新”,为新课的学习做准备、打基础】

1.教学例3。

师:请同学们从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小棒中任意选三根,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先围一围,再与同学交流。

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及交流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我选的小棒是一根8cm的,一根5cm的,一根4cm的,可以围成三角形。

我选的小棒是一根2cm的,一根5cm的,一根4cm的,可以围成三角形。

我选的小棒是一根8cm的,一根5cm的,一根2cm的,不能围成三角形。

……

师:长8厘米、5厘米和2厘米的三根小棒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1:5厘米和2厘米的小棒太短了,3根小棒不能首尾相接。

生2:因为5厘米+2厘米

师:从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中任意选出两根,将它们的长度和与第三根比较,结果怎样?跟小组同学合作讨论。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4+5>8,4+8>5,5+8>4,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条边。

4+2>5,4+5>2,5+2>4,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条边。

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和一定大于第三根小棒。

师: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吗?先画一个三角形,再量一量、算一算。

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后,小结:

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如果三根小棒的长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和3厘米,能围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生:不能围成三角形,因为5厘米和3厘米这两条边的长度和不是大于第三边,所以就不能围成三角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任意选三根小棒围一个三角形,这样容易使学生发现围成三角形应满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教学例4。

师:你知道每块三角尺3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吗?

生1:我手中(展示出来)的这一块,是90°+60°+30°=180°。

生2:我手中(展示出来)的这一块,是90°+45°+45°=180°。

师:拿出我们准备好的各种不同的三角形,小组合作,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3个内角的度数,并算一算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通过刚才的小组活动,测量并计算之后,你发现了什么?

生: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师:想办法把每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拼在一起,看看拼成了什么角?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拼法:

小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设计意图:首先分别计算两块三角尺上的三个角的度数和,接着安排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把一个三角形的3个角拼在一起,从拼成的平角得出三个角的度数和是180°】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意图:梳理所学知识,将所学知识系统化】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与内角和

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1.通过动手操作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逐步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充分享有发言权,并能及时发现自己思维过程中的疑问,修正了自己的不足,同时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从他人的智慧中获得启迪。

2.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所以上课时,着重引导学生通过折、撕、拼等多种活动,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很好地体现了教师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规律,加深印象。

A类

填空题。

1.在△ABC中,若∠B=∠C=40°,则∠A=( )。

2.在△ABC中,若∠ABC=90°,∠C=43°,则∠A=( )。

(考查知识点:三角形的内角和;能力要求: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解决相关的问题)

B类

三角形中有一边比第二条边长3cm,这条边又比第三条边短4cm,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28cm,求最短边的长。

(考查知识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能力要求:依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判断三条边是否能围成三角形)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100°

2. 47°

B类:

最短边的长是6厘米。

教材习题

教材第78页“练一练”

1.第三组的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因为这组线段中任意两边的长度和都大于第三边。

2.

5cm 25cm 30cm 38cm

教材第79页“练一练”

65

教材第80、第81页“练习十二”

1.

2.

3.

4.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

5. 287 4284 5800

6.略

7.答案不唯一,2厘米、6厘米、6厘米。

8.从学校到少年宫有3条路线;从学校直接到少年宫的路线最近。

9. 75 50

10. 80° 15° 35°

11.拼成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2. 360 三角 180 三角 180

13. (1)100° (2)44°

三角形的分类。(教材第82~87页)

1.通过观察、操作、发现三角形角的特征和三角形三条边的特点。会给三角形分类,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种类和特征,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会按角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会按边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

难点:区别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课件、各种不同的三角形、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剪刀。

师:同学们,什么叫直角?什么叫锐角?什么叫钝角?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生1:等于90°的角叫直角,小于90°的角叫锐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叫钝角。

生2:三角形都有3个顶点,3个角,3条边。

师:在三角形这个大家族里,你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的角和边各有特点,今天我们就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或边的特点,给它们分分类。

【设计意图:做到“温故而知新”,为新课的学习做准备、打基础】

1.教学例5。

师:下面每个三角形的3个角分别是什么角?你能根据角的特点把这些三角形分类吗?(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例5图)

生1:②和④这两个三角形的3个角都是锐角。

生2:①和⑥这两个三角形中都有1个直角,2个锐角。

生3:③和⑤这两个三角形中都有1个钝角,2个锐角。

师:3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1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1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同学们想一想,一个三角形中可能有2个直角或2个钝角吗?为什么?

生:一个三角形中不可能有2个直角,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如果出现2个直角,它们的和就已经是180°,怎么会有第三个角呢?同样道理一个三角形中不可能有2个钝角。

师:我们可以把所有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集合图)

2.教学例6。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83页,量一量例6图中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看看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进行测量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三角形中都有两条边的长度是相等的。

师: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等腰三角形的图)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作腰,剩余的一条边是底。两腰的夹角是顶角,腰与底的夹角是底角。你能指出例6中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底角分别在哪里吗?在小组里互相指一指,看一看。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纸,照样子剪一剪,比一比,看剪出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步骤图)

学生进行剪纸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等腰三角形还有哪些特征?

学生可能会说: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在它的对称轴上。

3.教学例7。

师:请同学们先打开课本第84页,量一量例7中的三角形3条边的长度都相等吗?

生:3条边的长度都相等。

师:3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也叫作正三角形。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正方形纸,照下面的步骤操作,看剪出的是等边三角形吗?(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步骤图)

学生进行剪纸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经过测量,发现剪下来的是等边三角形。

师:把剪下来的等边三角形折一折,你有什么发现?

生1:等边三角形的3个角相等。

生2: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3: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师: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吗?为什么?

生: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因为等边三角形的3个角相等,且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所以等边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度数是180°÷3=60°。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引导学生体会三角形分类的标准,领悟三角形的特征】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分类 按边分类

1.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但良好的合作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没有个人想法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耗能而低效。在这一节课中,我充分注意到这一点,每次合作前都提醒学生先自己想一想,试一试,再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想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合作学习的优势,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强化操作尝试,注重学生的亲身感悟,让学生在操作和尝试中,增强对知识的感悟,是本节课的突出特点。这堂课中紧紧抓住“给三角形分类”这样一个有价值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交流,探究分类的方法。

A类

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已知边长分别是4cm和9cm,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考查知识点:等腰三角形与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能力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B类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4cm,腰长为xcm,则x的取值范围是( )。

(考查知识点:等腰三角形与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能力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22cm

B类:

3.5

教材习题

教材第83页“练一练”

1.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2.

3.略

教材第85页“练一练”

1.第一个是等腰三角形;第三个是等边三角形。

2.是等腰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教材第86、第87页“练习十三”

1.

2.

3. 45°

4. 18÷3=6(厘米)

5.略

6. 159 2100 4600 5700

7.

8.钝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或锐角三角形都有可能

9.答案不唯一,

10. (180°-70°)÷2=55° 180°-35°×2=110°

11.(1)拼成三角形。

(2)拼成四边形。

12.钝角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13. 20+10+20=50(米)

14.等边三角形都用8cm的小棒;等腰三角形一个用2根3cm的小棒和1根5cm的小棒,另一个用2根5cm的小棒和1根3cm的小棒。(答案不唯一)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材第88页)

1.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和特征,了解它们的特性。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意识。

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意义。

难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课件、方格纸、直尺。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好,我们玩一个游戏,名字叫作猜图形。谁想来?其他同学们向他提供准确的信息,不能比画图形的形状,信息里不能包括这个图形的名字。好,开始!

教师逐个板贴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学生逐个提供信息逐个猜。(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及时评价学生或纠正学生的错误)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已经很熟悉了,大家提供的信息既准确又充分,(拿下长方形和正方形)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谁啊?(揭示课题:认识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起点,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通过猜图形唤醒学生的知识记忆,同时为下面的探究做好铺垫】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你能在图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吗?(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例8题)

学生指出图中的平行四边形。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见到平行四边形?

生1:活动衣架上有平行四边形。

生2:窗户的防盗网上有平行四边形的格子。

……

师:你能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吗?并说说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画图并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平行四边形有4条边,4个角。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师: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你能画出方格纸上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吗?再量出它的高和底各是多少毫米。

学生进行画图、测量等操作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深刻感悟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互相平行这一特性,逐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认识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

1.通过动手操作、猜想、验证以及借助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有效地突破了难点。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使难点得以有效突破。在学生自学环节中,时间安排不是很充分,个别同学的成果展示中略显缺乏自信。

2.在今后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达到大容量、高效率、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尽己所能,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

A类

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

(2)两条线段互相平行,它们也一定相等。 ( )

(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 ( )

(考查知识点:平行四边形;能力要求: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B类

1.填空题。

两组对边( )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

2.思考:两个形状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

(考查知识点:平行四边形;能力要求: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2) (3)

B类:

1.分别平行

2.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教材习题

教材第89页“练一练”

量一量略

认识梯形。(教材第89~92页)

1.使学生认识梯形。

2.了解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梯形的意义。

难点:梯形的特征。

课件、方格纸、直尺。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师:你还知道四边形中有哪些图形吗?

生:梯形、菱形……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四边形中的另一种图形--梯形。

1.教学例9。

师:你能指出图中的梯形吗?(课件出示:教材第89页例9图)

学生指出图中存在的梯形。

师: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梯形吗?并说说梯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进行画图及小组交流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1:梯形也是四边形,有4条边,4个角。

生2: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生3: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长度不相等。

师: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梯形图)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腰。从梯形一条底边上任意取一点,画出这一点到它的对边的垂线段叫作梯形的高。在你刚才方格纸上的梯形中画出梯形的高,并分别测量出它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毫米。

学生进行画高及交流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展示画图结果,并进行画法交流,给予画图正确的学生以肯定鼓励。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90页,量一量“练一练”上面的梯形的两腰,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梯形的两条腰相等。

明确: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设计意图:对于梯形这一图形学生之前只是感性的直观认识,这是第一次较为全面的认识梯形,所以有必要进行认读,加深学生的认识】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体会和收获?

认 识 梯 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1.在今后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达到大容量、高效率、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尽己所能,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

2.通过动手操作、猜想、验证以及借助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总结出梯形的特征,有效地突破了难点。在学生自学环节中,时间安排不是很充分,个别同学在成果展示中略显缺乏自信。

A类

1.判断题: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 )

2.你能用七巧板拼出不同的梯形吗?

(考查知识点:梯形;能力要求:掌握梯形的特征)

B类

1.填空题。

(1)两组对边( )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

(2)的四边形叫作梯形。

2.思考:两个形状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

(考查知识点:梯形;能力要求:掌握梯形的特征)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2.略

B类:

1. (1)互相平行 (2)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2.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教材习题

教材第90页“练一练”

1.

2.  量长度略

教材第91、第92页“练习十四”

1.略

2.

3. 8 59 1134

4.略

5.

6.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原因略

7. 9360 16100 23316 3424

8.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相同点:都是四边形,有4条边,4个角;不同点: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9.略

10.对角相等。

11.略

12.略

整理与练习。(教材第93~95页)

1.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理解并掌握各自的特征。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自的特征。

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

师:同学们,这一单元的学习马上就要结束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练习。

1.回顾与整理。

师:这一单元,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三角形按角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三类。

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两条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就下面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课件出示:教材第93页问题)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在本单元学习的图形中,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2.练习与应用。

师:请同学们看题,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第5题)

生1:知道了图中是三个等边三角形。

生2:从图中可以知道从A地到B地有3条路。

师:从A地到B地怎样走最近?

生:走正中间的路最近,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师:哪两条路一样长?为什么?

生:走粉色的路(左边)与走蓝色的路(右边)一样长,因为这是三个等边三角形,所以粉色的路是(40+20)×2=120(米),蓝色的路是40×2+20×2=120(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意图:梳理所学知识,将所学知识系统化】

整理与练习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在本单元学习的图形中,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1.一个生动学习情境的营造,可以引起学生的新鲜感,使他们情不自禁地注入自己的热情,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合作探究,让学生建构数学。联系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与图形有关,他们的生活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本节课我选择了许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这些题材的作用,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的空间,并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知道这些物体都是实际生活中的,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A类

填空题。

1.以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为底,就能做出( )条高,这些高的长度都( )。

2.( )和( )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等腰梯形( )一组对边平行。

4.平行四边形( )轴对称图形。

(考查知识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能力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B类

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 )。

A. 平行四边形 B. 梯形 C. 长方形 D. 正方形

2.下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等腰梯形 C. 长方形 D. 等腰三角形

(考查知识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能力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无数 相等

2.长方形 正方形

3.只有

4.不是

B类:

1. A 2. A

教材习题

教材第93~95页“整理与练习”

1.三角形有3个顶点、3条边、3个角;

平行四边形有4个顶点、4条边、4个角,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有4个顶点、4条边、4个角。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2.锐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根据角的特点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3.(1)180°-42°-68°=70°

(2)90°-53°=37°

(3)(180°-34°)÷2=73°

4.(1)能围成3个不同的三角形。

(2)9÷3=3(厘米)

(3)底是1厘米。

5.走正中间的路最近;走粉色的路(左边)与走蓝色的路(右边)一样长,因为这是三个等边三角形,所以粉色的路的长度是(40+20)×2=120(米),蓝色的路的长度是40×2+20×2=120(米)。

6.

等腰三角形 等腰梯形 平行四边形

7. 略

8. (1)略 (2)略 (3)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相等。

多边形的内角和。(教材第96、第97页)

1.掌握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并能用内角和知识解决有关多边形的计算问题;通过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探索与归纳的能力。

2.经历探索多边形内角和的过程,多角度、全方位考虑问题,培养学生对简单数学结论的探究方法,进而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初步形成一定的推理思维。

3.通过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体验猜想得到证实的成就感。

重点: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难点: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课件。

师:同学们,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长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正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

学生思考并作答,并由教师评价。

师:那么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我们能不能算出来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先回顾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内角和,促使学生对新问题进行思考与猜想】

师: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呢?你是怎样得到的?你能找到几种方法?

生1:我是先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再求和,结果是360°。

生2:我是把四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分成2个三角形,算出内角和是180°×2=360°。

【设计意图:从简单的四边形入手,让学生亲自操作寻找结论。这样做易于引起学生兴趣,鼓励学生找到多种方法,让学生体验测量法及分割法的不同,有利于学生深入领会转化的实质--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也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的乐趣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通过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清楚的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师:把五边形、六边形各分成几个三角形后,就能方便的算出它们的内角和?分一分、算一算。

学生进行画图、计算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你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生1:五边形可以分成3个三角形,所以五边形的内角和是180°×3=540°。

生2:六边形可以分成4个三角形,所以六边形的内角和是180°×4=720°。

师:其他多边形也可以像这样分成几个三角形来计算内角和吗?小组合作,任意画出一些多边形,试一试,并完成下面的表格。(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表格)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图形名称 边数 分成的三角形个数 内角和

三角形 3 1 180°

四边形 4 2 180°×2

五边形 5 3 180°×3

六边形 6 4 180°×4

七边形 7 5 180°×5

八边形 8 6 180°×6

…… …… …… ……

师:观察表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生1:可以把多边形分成若干个三角形,计算它的内角和。

生2:分成三角形个数都比多边形的边数少2。

生3:分成了几个三角形,多边形的内角和就有几个180°。

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吗?

生:多边形内角和=(多边形边数-2)×180°。

师: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自己的体会。

学生可能会说:

多边形的内角和可以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推算出来。

从简单的问题想起、有序思考,是探索规律的有效方法。

可以把新的问题转化成能够解决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四边形内角和的思考研究,深入探索五边形、六边形和七边形等多边形的内角和,从而通过归纳总结得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并且对多边形的相关知识加以拓展】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多边形的内角和

多边形的内角和=(多边形的边数-2)×180

先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度量,根据度量的数据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大胆猜想,得到四边形的内角和总是360°,而且内角和随着边数的增加而增大。再让学生填写表格,把多边形的边数从有限推广到无限,先猜想结论再加以证明是数学研究的一种常规思维。先操作、实践,后讲感悟、体会,既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抓住学习的重点,又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A类

求图中x的值。

(考查知识点:多边形的内角和;能力要求:灵活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解决问题)

B类

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54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4 B. 5 C. 6 D. 7

(考查知识点:多边形的内角和;能力要求:灵活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解决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80°×(4-2)-140°-90°=130° 130÷2=65°

B类:

B

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篇15)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2、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3、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会画高。

教学难点: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明白底与高的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水彩笔、方格纸、彩纸、剪刀、平行四边形纸等,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谈话:游戏猜图形导入。

2、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一步研究平行四边形。(板书课题:认识平行四边形)

二、联系生活,初步感知。

谈话:看看录像中哪里有平行四边形?(楼梯扶手、电动门、篱笆)

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在哪些物体的表面见过平行四边形?(学生举例)

三、学生探究特点

1、刚才同学们已经能找出生活中的一些平行四边形了,那我们能不能利用身边的一些物品,自己来想办法来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呢?

2、教师巡视,并进行一定的辅导。

3、哪个小组派代表上来交流?注意把你的方法展示出来,然后说说这么做的理由,其他小组等他们说完后可以进行补充。

4、刚才我们已经能用多种方法来制作平行四边形,现在请大家在方格纸上独立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想想应该怎么画?注意些什么?

5、我们已经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平行四边形,并且能够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些大小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到底有什么共同特点呢?根据你们在制作平行四边形的体会,你们可以猜想一下: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点?

6、学生小组讨论后提问并板书猜想:

对边可能平行;

对边可能相等;

……

7、那我们能够自己想办法来证明这些猜想是否正确呢?学生分组验证猜想。

8、经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已经自己验证了猜想,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其他小组认真听好,他们的回答是否正确,你觉得怎样?

9、小组派代表上来交流自己小组的验证方法,其他小组在其完成后进行评价。

最后,教师板书出经过验证特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

10、完成“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理由(课件)

四、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高、底

1、请学生用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纸片跟着老师一起操作,师边做边讲折法。然后展开所得折痕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并且自学课本44页)

2、请学生用笔和三角板画出高并标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折几条高,观察高有什特点。然后师生共同小结板书出高与底的定义和特点。

4、完成“试一试”:(1)先指一指高垂直于哪条边;(2)量出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5、想想做做5,先指一指平行四边形的底,再画出这条底边上的高,注意画上直角标记。如果有错误,让学生说说错在哪里。

五、练习提高

1、想想做做2,用2块、4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分别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小组里交流是怎样拼的。

2、想想做做3,用七巧板中的3块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出示,你能移动其中的一块将它改拼成长方形吗?

3、想想做做4,想把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锯开做成一张尽可能的的长方形桌面,该从哪里锯开呢?找一张平行四边形纸试一试。

4、想想做做6,用饮料管做成一个长方形,再拉成平行四边形,比一比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六、阅读调查

自主阅读“你知道吗?”,说说有什么收获,再到生活中去找找类似的例子。

七、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了哪种平面图形?它有什么特点?回想一下,我们通过哪些活动进行研究?

喜欢《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15篇》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师资料,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