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日记

02-11

在确认好了题目之后,我们经过多次挑选为您整理出了这份最适合的“馒头日记”。不知道您在搜集素材方面做了多少努力呢?无论是工作上还是学习中,文档的撰写质量都对成果起着重要的影响。遇到写作障碍时,我们可以参考范文来获得灵感和指导。

馒头日记【篇1】

2009年,双胞胎姐妹柳露霏、柳霜霏分别被北京印刷学院动画系、中国传媒大学动画系录取。接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姐姐柳露霏心里就有了一个小小的愿望:姐妹俩亲手画本漫画,献给辛苦的父亲。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妹妹的认同,并决心实现这一愿望。

可等到上大二了,姐妹俩的愿望就像空中楼阁毫无着落。画什么呢?柳露霏心里一点谱儿也没有。柳霜霏比姐姐还急,但她清楚,灵感来自于生活!只要细心观察,生活中总有一些触动内心的事出现。

2010年2月的一天,姐妹俩去逛街。一个小孩在一座人行天桥上乞讨,身边还有一只小花狗陪着,时不时的有过往行人朝那只有点破旧、形似馒头的瓷罐扔上一两枚硬币。不经意间,柳露霏也投去了一枚硬币。就是柳露霏这个寻常的举动,触动了柳霜霏的创作灵感:一直以来,苦于找不到素材,何不以乞讨的男孩为主题画一组漫画呢?看着那只馒头状的瓷罐,柳霜霏连题目都拟好了——《馒头日记》。

回到家,姐妹俩关起房门,一直忙到天黑,一部叫《馒头日记》的漫画渐具雏形:馒头是个孤儿,他四处为家。孤独的他,堆起两个雪人,那就是他的父母。夜色来临,躺在父母的身边,馒头睡得很甜。后来,他遇见了一只叫花卷的狗,有了相依为伴的同伴。生活给了馒头很多磨难和艰辛,可他从来未放弃追逐和幸福……

《馒头日记》分为四个部分:寒冬、暖春、炎夏、凄秋。姐妹俩一个主笔,一个着色,几天后就画好几十张,并以“幽灵”的笔名,把画好的漫画上传至国内最大的原创动漫网站上,但反响一般。后来,姐妹各自忙学习,《馒头日记》的续画工作就没了“下集”。

2011年9月,父亲柳骥被确诊为晚期直肠癌,住进了北京中医院肿瘤医院。医生说,癌细胞已扩散至肝部,做手术大概需费用二三十万元。

这些年,供姐妹俩读书,家里已无积蓄。二三十万元的费用,无异于一个晴天劈雷,震得姐妹俩耳鸣心跳。“但无论如何,也得救救父亲!”就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柳露霏想到了那个曾经上传过《馒头日记》的网站:好多作者把画漫画当成事业,一旦漫画结集出书后,就能有一笔不小的收入!但网站告知柳露霏,要想做到结集出版漫画,得有个条件:要先签订“独家”协议,接受网站会员的“捐款催更”(读者花钱催作者更新,钱越多,更新速度越快),一旦点击量进入前三名,就可出书。

就这样,搁下一年多的《馒头日记》又被姐妹俩重拾起来。

在时间安排上,姐妹俩做了很合理的“穿插”——白天只要不上课,就轮流去医院照顾父亲,晚上赶回家画漫画。有时候,为了追求一张漫画的完美,姐妹俩一张底稿要反反复复修改十多遍,忙到深夜一两点是常有的事。

姐妹俩的努力,总算没白费。一时间,她们上传的漫画被漫画迷争抢着看,“馒头”也渐渐地被那些如饥似渴的读者所喜欢,看着“捐款催更”的读者一天天增多,姐妹俩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为了不让父亲知道熬夜的事,姐妹俩每次去看父亲前,都洗个冷水脸醒神,实在困了就在医院楼下的小花园里休息十几分钟。

两个多月后,《馒头日记》终于完成了最后一张图。在后来的短短一个月内,漫画点击量就突破上千万次,并一直占据着榜首的优势,百度贴吧、百度论坛、各大漫画网站迅速掀起一股“馒头热”。

12月24日,《馒头日记》正式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拿到几万元的版税后,医院成功地对柳骥进行了第一次手术,切除了癌变部位。

“你们这么坚强,我也不能丢脸。”柳骥为女儿们挣钱救父的事而高兴。可成功做完第二次手术,回家静养不到半年,柳骥的直肠里又出现一个恶性肿瘤。

就在姐妹俩愁得焦头烂额时,她俩画漫画救父的孝行也被网站获知,决定把《馒头日记》改编成动画,以纪念这份孝心。

2013年12月25日,《馒头日记》第一集在百度视频首播。精美的画面,动人的故事,感动了亿万观众。很快,《馒头日记》的相关产品如玩偶、贴画等一经推出,就遭到“馒米”们的疯抢,短短几天销售额就突破百万元。至此,姐妹俩获得了30多万元的动画版税,为父亲的后期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馒头日记【篇2】

20xx-04-12

星期六,我和姑姑一起做馒头。

刚开始,我还不会做馒头,先看姑姑怎么做。看了一会儿,姑姑就开始教我怎么做了。我们先一起做了一个龙头形馒头和牡丹花形的馒头。接着我就自己也分别做了个龙头形馒头和牡丹花形的馒头。然后,在姑姑的指导下,我又做了饺子形的糖包和鸭子头馒头。最后,我们把这些馒头放到锅里蒸了约30分钟,就可以出笼开吃了,而我只吃了一个牡丹花馒头就吃饱了。吃着自己做的馒头,比吃了蜜还甜。我还把其它各种形状的馒头分给了家里其他人吃。

这次,我真正懂得了勤劳是快乐的,分享也是快乐的!

馒头日记【篇3】

最近我看了一部漫画,叫做《馒头日记》。

主人公名叫馒头,是一个孤儿。每天,我们都要把垃圾桶里收集的废品卖掉,帮助别人宣传赚钱买馒头。还经常到幼儿园里去“蹭课”。

一天,他遇到了他的第一个朋友,花卷,一只白色的小狗。再后来又遇见了无业男“8:20”。

在第二个秋天里,花卷死了。馒头感到了孤独,也懂得了坚强……最后被一对夫妇领养了。

在看这篇漫画前,我看到很多人都评论说:“我哭了。”我也一样,为馒头那凄惨的身世和那美好的结局。

看完了这篇漫画,我沉思了。虽然馒头的身世很凄凉,每天都只吃得到馒头,有时还得饿肚子,但他却笑着度过每一天,他经历过一切你所想象不到的东西,却仍然面带微笑,开开心心的活着。但相反,我们拥有一切。

手机、手表、电脑、丰盛的食物和温馨的家,却从来不知道见面,只是一味地要求那些不必要和毫无意义的东西。这,真的好吗?

总有一些励志的话说要坚强一点,但,这真的可能吗?

馒头日记【篇4】

今天是姥姥蒸馒头的日子。姥姥说要蒸“枣花、花糕、包子、豆沙馅馒头”好几样呢,要我和姐姐早早起来,帮她揉面。

姥爷分给我和姐姐一人一团面,面团软软的,要把干面加在里面使劲揉,然后才能按花样再蒸。没想到蒸个馒头,还要费这么大的力气,我俩甩开胳膊干起来,把面放在面板上,再放上些干面粉,一会儿干面就进了面团里,看不出来了,姥爷提醒我们,干面要放在面板上,如果不小心的话,面团就会粘在面板上。姐姐没我手劲大,一会儿,姥爷就说我的.面可以干活了,姥姥再把他们揪成小面团,先蒸“枣花”,姥姥把面团揉揉,捏捏,在合适的地放上一颗枣,就类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小枣花,原来这不叫“枣花”,真好看,我和姐姐都眼馋起来,想学着蒸蒸,姥姥说,先教你俩蒸个小刺猬吧。

姥姥给我俩一人分了一块面团,为了小刺猬硬实,在面团中间放一颗枣,然后把面团捏匀了,成一个椭圆形,拿起小前刀把刺剪出来,揪一点枣皮当小刺猬的眼睛,再在眼睛下面担一个小鼻子,嗯,象模象样的小刺猬就做好了,自己看看,很满意啊,正好妈妈回来了,立刻给小刺猬照了张相,不错呢,等蒸熟了,妈妈让我看看,基本上没变样,看着自己的“作品”真开心。

馒头日记【篇5】

暑假时的某天,我还在睡梦之时突然,听到了二楼厨房有高压锅的“嘘嘘”声。我想,咦?这是怎么回事?我一定要去探个究竟。于是我蹑手蹑脚的下了楼,来到二楼厨房一看,哦,原来是妈妈在做馒头,嘿嘿!让我吓唬吓唬她。“妈妈!”我大声的喊道。“啊!”我妈妈被我吓得魂飞魄散,差点晕过去。“原来是你啊,儿子。”妈妈气喘虚虚的说。我满脸疑问说:“是啊,妈妈您在干啥呀?”妈妈说:“我在做馒头啊,不然今天我们吃什么?吃西北风啊?”“做馒头?太好了我也要做。”我兴奋的说。妈妈一脸奸笑的说:“想做馒头是吧,可以,但是你必须先刷牙、洗脸和把你的指甲剪掉。”“啊,好吧。”我只好听从老妈的吩咐。我做完老妈交代任务以后就直奔二楼厨房,来到一看妈妈的“第一代馒头”已经出锅了。妈妈一面把锅盖盖到锅上一面笑嘻嘻的说:“我静候‘第二代馒头’的到来。”

我开始做了,我先把所需要的面粉撒在了上面,然后把一点点酵母放在上面,再加一点点水,就开始和面了。和好面以后我把面团像搓橡皮泥一样搓,不时还撒一点面粉上去使面团不粘木板。搓好面团以后,就可以摆造型了,我拿起我的宝刀(水果刀)向面团的中间切去,我先做一半,另一半我先留着。我用传统做法做好一半,另一半我把它们中心摁空然后填上糖,然后包起来,摆成字样。然后将我的“第二代馒头”放进去。最后要等十分钟以后才能出锅。

十分钟过后,我做的馒头终于出锅了。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一个馒头,啊呜,好甜啊!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你们还有什么做馒头的高招?有的话可以一起来讨论哦!

馒头日记【篇6】

在这个世界上,歧视总是难免的,关键是自己要看得起自己。正如父亲说的那样: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题记16岁那年,我考上了全县城最好的高中。听人说,考上这所学校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父亲欣喜不已,千叮咛万嘱咐,希望我将来能考上大学,将来坐办公室就不用下地种田了。恰巧这时我家在县城的一个亲戚要搬到省城去住,他们想让我父亲去帮忙照看一下房子,还给父亲建议说在县城养猪是条致富路子,因为县城人多,消费水平也高,肯定比农村卖的价钱好。父亲欣然答应,一来这确实是个好法子,二来在县城还可顺便照顾一下我。等我在高中读了一个学期后,父亲在县城也垒好了猪圈,买来了猪崽。我平时在学校住宿,星期六的时候就去父亲那儿过夜,帮父亲照料一下小猪,好让父亲腾出时间回家去推饲料。猪渐渐长得大起来,家里的饲料早已吃了个精光,亲戚送给我们家的饲料也日趋减少。买饲料吧,又拿不出钱来,父亲整日显得忧心忡忡。我也愁在眉上急在心里,但也一筹莫展。有天我去食堂打饭时,发现许多同学常常扔馒头,倒饭菜,我突然想到,把这些东西拾起来喂猪不是挺好吗。我回去跟父亲一说,父亲高兴得直拍大腿,说真是个好主意,第二天他就去拾馒头剩饭。我为自己给父亲解决了一个难题而窃喜不已,却未发现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父亲那黑乎乎的头巾,脏兮兮的衣服,粗糙的手立时成为许多同学取笑的对象。他们把诸如“丐帮帮主”、“黑橡胶”等侮辱性的绰号都加在了父亲头上。我是一个山村里走出来的孩子,我不怕条件艰苦,不怕跌倒疼痛,却害怕别人的歧视。好在同学们都还不知道那是我的父亲,我也尽量躲避着父亲,每到他来时,我就离得远远的。但我内心害怕被别人识破和歧视的恐惧却日复一日地剧增。终于有天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甭叫人家都知道了,会嘲笑我……父亲脸上的喜悦一下子消失了。在漆黑的夜里,只有父亲的烟锅一红一红的,良久父亲才说:我去还是去吧!不和你打招呼就是了。这些日子,正是猪长膘的时候,不能断了粮的。我的泪就落下来。对不起了父亲,我是真心爱你的,可你偏偏是在学校里拾馒头,我怕被别人看不起呀!接下来的日子,父亲继续拾他的馒头,我默默地读书,相安无事。我常常看见父亲对着张贴成绩的布告栏发呆,好在我的成绩名列前茅,可以宽慰父亲的,我想。1996年的冬天,我期末考的成绩排在了年级前三名,而且还发表了许多文章,一下子名声鹊起。班里要开家长会,老师说,让你父亲来一趟。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我不知别人知道那拾馒头人就是我父亲时会怎样嘲笑我。伴着满天风雪回到家,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我对老师说你有病……父亲的脸色很难看,但终究没说什么。第二天,我挟着风雪冲到了学校,坐在了教室。家长会开始了,鼓掌声和欢笑声不断,我却一直焉焉呆呆,心里冰凉得厉害。父亲啊,你为何偏偏是一个农民,偏偏在我们学校拾馒头呢!我无心听老师和家长的谈话,随意将目光投向窗外。天哪!父亲,我拾馒头的父亲正站在教室外面一丝不苟地聆听老师和家长们的谈话,他的黑棉袄上落满了厚厚的积雪。我的眼泪就哗哗地流了下来。我冲出教室,将父亲拉进来,对老师说:这是我爹。掌声一下子如潮雷动……回去的路上,父亲仍挑着他捡来的两桶馒头和饭菜。父亲说:你其实没必要自卑,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以后,同学们再也没有取笑过父亲,而且都自觉地将剩饭菜倒进父亲的大铁桶里。1997年的金秋九月,父亲送我来省城读大学。我们乡下人的打扮在绚丽缤纷的校园里显得那么扎眼,但我却心静如水,没有一丝怕被人嘲笑的忧虑。我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歧视总是难免的,关键是自己要看得起自己。正如父亲说的那样: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

馒头日记【篇7】

今天是个晴朗、明媚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带奶奶家干活,准备一下过年要吃的食物、桌子和椅子,还有给客人准备的瓜子、糖、花生……

我们开始分工了,爷爷烧火,奶奶放馒头、接馒头,妈妈和面,爸爸调馅,我拾柴火,看时间。短短几分钟的分工后,我们就拿起围裙开始工作了。刚开始没我的事,我就四处溜达,看看爸爸调的 馅,看看妈妈和的面,再看看爷爷生的火,真是太无聊了。过了一会儿,一部分的馒头包了出来,马上,我就有了重要的工作了——拾柴火。我飞快的跑到门外捡了一捆柴火。来到烧锅的面前把柴火放 入锅下,正式开始蒸馒头了。又过了一会儿,又一筐馒头被爸爸妈妈包出来了。可是锅不够,怎么办呢?我一看时间,第一锅馒头蒸的时间到了,我们把第一锅蒸的馒头接出来,放第二筐的馒头。我又 捡了一捆柴火。没过多久,白白胖胖的包子就又出锅了,我们又开始接着蒸……

今天忙活了一天,真是累死了,可是劳动还没有结束,明天还得忙活一天,我要好好休息休息,保持体力,明天接着干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