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观后感9篇

02-20

我们在欣赏一些优秀的电影或电视剧时,常常会被深深打动,这些作品会悄悄地打开我们内心的门扉。然而,对于这些作品的观后感,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一篇好的观后感应该具备时代的气息,真情实感,并且善于与现实情境相联系。

那么,如何写一篇观后感呢?我已经为您准备好了相关信息:“方志敏观后感”。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将会看到人们拥有更高的目标和追求。它通过细腻的情节和扣人心弦的表现方式,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可以深入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感受到不同角色的挣扎和追求。这种作品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种思考和感悟。

写一篇好的观后感,首先要用心去感受作品中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和感受,与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对比和联系。同时,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不只是简单地复述剧情。通过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提炼出与自己内心相关的观点和感悟。

不同的作品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触动和思考,因此写观后感不能拘泥于模式化的格式和观点。我们需要充分展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不同看法。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也会让我们对作品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在写观后感时,我们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多地使用华丽的辞藻,以免遮掩了真实的观点和情感。简洁明了,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总之,写一篇好的观后感需要用心去感受作品,联系实际生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通过文字的表达,我们可以将对作品的喜爱和思考与他人分享,共同探讨和开拓更高的目标和追求。

方志敏观后感【篇1】

《少年方志敏》以主人公的少年经历为基本素材,描述了他童年在家乡村中读私塾、参加农事劳动、离家去烈桥骑求学以及进城上高小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

这本书通过人物形象告诉我们:英雄是植根于人民之中的。方志敏从小继承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他以一双朴素幼稚的眼睛,看到社会的不平等,看到富人的为富不仁和穷人的悲惨。他痛恨剥削压迫,追求社会平等,富有同情心。他十分关注普通劳动者的命运,而且自觉地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普通农民拴在一起,屡屡与张念诚较劲以至于最终决裂。

我很敬佩方志敏,与他相比,现在的一些人尽管依然生龙活虎,但他们缺乏信仰,常常实质是唯利是图,但却又表现的冠冤堂皇。

我在读了有关方志敏的书后,深深被他的经历和精神所感动。以清贫的精神与当时当权者的腐败相对应,以为可爱的中国而献身的爱国热情与唯利是图的小人和贪生怕死、苟且偷生的叛徒相对应,这是方志敏的价值所在。他的经历充满了曲折和苦难,他很清贫,他的生命也很短暂,但他是幸福的,他也是伟大的,永垂不朽,彪炳千秋。事情往往很令人不可思议,现在的许多人对物质和享乐极度热衷以至疯狂,他们很富有,名车豪宅、挥金如土然而他们本人或者旁人并没有感觉他们得到多大的幸福。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实例说明,享乐和幸福不是一回事,财富和幸福也不是一回事。而方志敏确实幸福的,是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幸福,是一种让人羡慕的幸福。

读了《少年方志敏》这本书以后,使我受到很大启发,我们现在这一代的小学生吃穿什么都不缺,爸爸妈妈每天辛苦工作,供我们上学读书。从现在开始我要以身作则,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以有一得成绩来报答他们,回报社会。同学们我们一起努力吧!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让我们为建设美好的未来社会而奋斗吧!

方志敏观后感【篇2】

读了《少年方志敏》这一本书,我深深的感觉到了少年方志敏身上那一种不同凡响的气质。每一次小伙伴们聚集在一起,方志敏绝对是最有领导能力,最沉着冷静的一个。而且作为一个农民领袖,他还有一个和常人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他非常喜爱放牛,不管他是不是地主的儿子或者是农民的儿子,反正他就是喜欢放牛!而且谁也拦不祝

而且方志敏非常喜欢帮助那一些有着困难的小伙伴。而且做事非常认真,对所有的事件一旦接管了,就会全力以赴。有一次,为了调查他们的校长是否私自拿了几块大洋,竟然毅然的对自己的朝爷,也就是义父,也就是张念成翻了脸。

可是有一点我不懂,那就是为什么方志敏会把自己的义父逼上绝路,最后郁闷而死。就算他非常讨厌,无恶不作。看在是他提拔的你得分上也应该手下留情呀!这样是不是太绝情了?况且张念成还不是那么坏,相反,他是一个彬彬有礼的读书人。当年如果没有他,方志敏就不会再次走进学堂!这也是我最不明白的一点。我感觉方志敏有点类似那一种要么不做,要么就做绝的那类人。

而且,通过他的处事习惯,和冷静机警的态度,我们就能觉得这绝对不是一个贪生怕死愿意苟且偷生的人。他从小就具备着领导能力,而且从来不贪财。校长向来就和方志敏有仇,因为方志敏经常找校长的麻烦。这倒不是因为方志敏他们没事找事,那是因为校长确实有的时候做的不对。可校长不这么认为呀,所以,有一次,校长让方志敏他们管食堂的账。而自己则偷偷的放进去了6块大洋。意味着帮小子肯定会偷偷的瓜分了,这样他就有理由教训方志敏了。可是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方志敏他们竟然把那多出来的6块大洋又给校长退了回去。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赞叹方志敏的优良品德。

方志敏遇害,我终于毫不犹豫的信了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大家想必都非常熟悉,那就是天妒英才!

方志敏观后感【篇3】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共产主义牺牲,为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愿意的啊!”当我随着参观的人群站在方志敏烈士纪念馆里,读着这名话时,我立刻对这位共产主义战士对党的忠诚而肃然起敬。

方志敏烈士英勇就义时,只有36岁!他是为共产主义而死!他是抗拒着敌人对他采用金钱、美女的诱惑,坚持对党的忠诚而死!

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够像方志敏一样,坚定崇高的信念,不被敌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呢?方志敏烈士临死前不忘和我们“可爱的中国”告别,和自己的战友及家人告别,不忘让后人牢记“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让今天的我们深受教育,告诉了我们如何做人,怎样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

“血战东南半壁红,忍将奇迹作奇功。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准一叶枫!”是啊,这是对方志敏烈士最好的写照,如果我会写诗,我一定要写一首很长很美的诗,来歌颂方志敏烈士,让他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方志敏烈士!您是我心中永远的丰碑,您是我前进的路标,

您让我懂得了:只有从小树立一个坚定,并时刻准备为之付出一切的目标,才能成为一个对我们的国家有用的人!

方志敏观后感【篇4】

这是一本在监狱中完成的书,它的作者是一名被捕的共产党烈士方志敏。方志敏烈士生长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为了拯救祖国,参加了革命,不幸被捕。他在狱中宁死不屈,并且写文章号召全国人民一起来保护祖国母亲。他用美好的语言描绘着我们的祖国: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她是一个身体魁伟、胸宽背阔的妇女。我们的母亲有雄巍的峨嵋,妩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荡。美丽的母亲,可爱的母亲!全书洋溢着为国为民献身的爱国思想,表现出中国共产党英勇无畏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意志,真是一部滚烫的文字令人血脉贲张,是一个极富感召力的红色文学经典作品。

想到这,我不禁掩卷深思:我们的祖国母亲曾经伤痕累累,千万个方志敏一样的烈士为国捐躯了,他们用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如果没有方志敏这样忧国忧民、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怎么会有我们现在强大的祖国和美好的生活呢?

一本薄薄的《可爱的中国》深深地吸引着我,打动着我,激励着我,我暗下决心,一定秉承革命先烈们的遗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早日成材,报效祖国!

方志敏观后感【篇5】

以前在书本上学习烈士的英雄事迹就好像白驹过隙一样,只有大概的了解而没有深刻的体会到那种烈士身上的精神。但参观方志敏烈士公园后,却出现了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觉。反正是是一种对烈士的敬畏和仰慕之情。

进入烈士公园以来,墓地的每一个地方都特别神圣,每一把空气中都弥漫着灿烂的人性气息。很难想象平时嬉笑不停的我们在此时会显得格外的静谧。当我们不辞辛苦的来到方志敏烈士的陵墓前面,那种庄严而神圣的氛围油然而生,这不仅是祭奠那么简单的事情,而是一种对烈士无比崇高的仰慕和折服。

在巨大的革命烈士和革命历史纪念馆里,一幅珍贵的图片和一幅栩栩如生的场景,真实地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近代革命史,让我们了解到为光明而战的英雄们。他们为真理而战,饱受折磨,宁死不屈,甚至用生命照亮后代的方向。真是太神奇了。战时党员们的新事迹感染了大家。他们用青春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时代之歌。

他们大义凛然的气概,让每一位参观的党员感慨不已,同时更深深地感受到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中国共产党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烈士陵园游人心中悄然传递。我们从烈士的足迹中找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正原因。

回顾我们党和国家走过的历程,无论是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年代,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无数烈士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谱写了惊艳壮丽的事篇。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们缅怀他们:

就是要学习他们那种为了实现理想信念忠贞不渝、抛头颅、洒热血,不屈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就要学他们那种模范遵守党的纪律,一生交给党安排的高贵品格;我们纪念他们:就是要像他们那样为了人民的利益,持有上下求索坚忍不拔的毅力。

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烈士陵园承载着一种道德文化,始终以民族团结、宗族团结为目标。时代在变化,我们更是要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观, 陵园寄托炎黄子孙崇敬先人、 仰慕先贤的情怀, 要起到延续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精神的作用,要表达对先人的感恩以及对先贤先烈风范的缅怀和景仰。 优良的传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卓越精神。

也许时间可以改变山川,但历史会证明,有一种精神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崇高、忠诚、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为祖国牺牲的人们的理想。

他们的信念,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也许战争的硝烟已经离我们远去,但热爱党和祖国的信念从未改变。

如果说发自肺腑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是参观烈士陵园的“初级阶段”,那么如何将这种精神转化为我们立足本岗、做好工作的内在动力和实际行动,则是我们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目标。

今后,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作风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努力学习,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成为祖国未来的有用之人。

方志敏观后感【篇6】

本书是选自张品成的作品红色经典小说——《方志敏的故事》。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读完了这本书,深深地感受到这些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共产党们,在那个艰苦岁月做出顽强的斗争。

本书阐述了闽浙赣的红十军团与蒋介石部队英勇作战,以方志敏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员们身先士卒事迹。在1934年秋军事形势日趋险恶之际,中央命令方志敏担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领导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行动,以牵制敌军、掩护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在部队行动失败、艰难突围而被敌军打成两段的情况下,他虽已经在前段跳出包围,但他作出的选择是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毅然转向返回敌人重重包围中寻找仍在后段的大部队。他说,“因大队伍尚在后面,在责任上我不能先走。”因为这一铁血担当和选择,他最终落入敌手,壮烈就义。

梁启超先生曾说道:“少年强则国强 ”。说的便是我们这些莘莘学子,我们对未来有梦想、有追求、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一个10年后的我时刻不忘的真理。在学校里听从老师的安排,团结同学,在完成平时作业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现在城市中共享单车已经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有的单车不知什么原因会倒在路面上,每次我都会和同学们主动扶起来。我为自己存在的价值而努力着,才能在日后更好地投入中国现代化强国建设中。我们少年更应该自强不息,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当今的中国也刚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梦想,迈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阅读昨日英勇的事迹,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明天。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时代,战争的硝烟也离我们远去多年,但是我们更要秉承先辈遗志,坚守革命初心和使命,将报国之志融入到学习当中。传承先辈的红色精神,肩负起时代的责任,怀揣敢于实干、勇于担当的思想,用行动来诠释当代小学生理想与抱负,将初心和使命铭记在心,实现人生价值和追求。

方志敏观后感【篇7】

方志敏,这个屡屡出现在老师口中、教科书中、口号中的人物,在我认真阅读了《少年方志敏》这本书后,终于明白了他被反复提及的原因。

方志敏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农**动的杰出领袖。他是不屈的民族英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模范。他也是我们新中国几代人永远的学习榜样。

方志敏从小就具有好学、善良、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同时,他也是一个爱恨分明、有正义感的好孩子。父亲一门心思地只想让他学门手艺,不想让他念书。他急于学习,试图说服父亲让他读书。

他勤奋好学,这打动了当时办学的张念诚先生。看到他是个好青年,张先生决定让他免费在学校学习。后来,方志敏不仅自己做秀,还全方位帮助贫困同学和年轻朋友。

方志敏很有正义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在他眼前一件又一件不平的事情,让他感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他痛恨剥削阶级压迫,追求社会平等,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命运和普通民众拴在了一起,终于找到了“社会主义”这个理想目标。

在党的培养和教育下,他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奋斗了一辈子。

抗日战争中,他率领先遣队与敌人生死搏斗,英勇作战。不幸的是,他因重伤而入狱。在狱中,在敌人的威胁、引诱和折磨下,他仍然意志坚强,高举着革命家的头颅。他的革命气势吓坏了敌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以顽强的英雄主义告诉后人:

“敌人只能砍掉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念!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这几句话,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我深深地感觉到,信仰是方志敏的精神支柱,为自己的信仰而奋斗,哪怕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他都会在所不惜。这是多么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啊!

想起我平时在学习上、生活上的一些所作所为,我都会感到脸红:那些遇到难题就放弃的时刻、那些不顺心就恣意发脾气的荒唐、那些只顾自己玩乐而不晓他人心情的无知……无数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创造了现在幸福的生活。而我生活在蜜罐里,被爱包围,我怎能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呢?

认真阅读了这本书以后,我被“方志敏精神”所感动,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今后,我要克服自己的缺点,努力学习,不辜负先辈、老师和父母的希望,做一个革命家,努力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方志敏观后感【篇8】

《少年方志敏》读后感

好书如良师益友,引领我们进入理想王国,引领我们进入人性与爱的殿堂。

方志敏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和农**动的杰出领袖。在他的三十六年的革命生涯中,他经历了不少的挫折和磨难,他的爱国情怀永垂不朽,对事的从容淡定令世人震惊。一个农村孩子怎么能成长为震惊世界的抗日英雄?

令我十分好奇,张品成的《少年方志敏》让我明白了,也告诉我一位英雄少年如何成长为令世界瞩目的抗日英雄,不平凡的一生......

我在刚阅读的时候,就被这位英雄的乳名所感到震惊。小正灏这是人的名字吗?好好笑的小名呀!

这样的绰号确实有一个别人无法完成的历史使命。志敏从小继承了家里的朴素、节约的好习惯,以一双之双朴素的眼睛,看到了社会的不平等、看到了富人为富不仁穷人衣不裹腹的悲哀。他痛恨地主阶级的压迫,关注劳动人民的悲哀,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前途和劳动人**系在一起。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第一次偷了他父亲的钱去私立学校,我的第一印象是这个孩子怎么会这样?偷钱不是一个好习惯,即使去私立学校。

父亲规定每个孩子只能在私立学校学习三年,而小正灏则决心去学校学习一些知识。三字经云:“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人不学,不知义”。

年轻的时候不学习就不知所云,到了老了才来学习有什么用;人不学不知道道义。我认为我们可以看到小正灏对学校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现在学习是竞争。 我们需要培养的是提高我们对知识的渴望。

俗话说的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知识是无边无际的,就像水滴凝结成大海。

志敏在为三百铜板而努力烦恼时,我们再为一些小事与父母大吵大闹,并不为现在的生活而知足。方志敏与我们年龄相仿,他想留在剑桥大学读书就必须为之作出努力,假期回到家中或在城市中做最苦、最脏、最累的活。我遇到了顾先生,他在上海最想见到的人。

方志敏还富有正义感,在剑桥上学期间常为同学打抱不平,在面对其他国家的学生说他是‘‘东亚病夫’’和面对学校对中国学生一系列的不公平时他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后来,我在上海遇到了顾先生,他在顾先生的影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阅读《泰瑀时报》后深受感悟,组织了学生游行示威活动。

投身革命,他的足智多谋和卓越的军事才华让他带领着红军战士打了一个又一个的大胜仗,方志敏在那样关键时刻挺生而出呢?我也有智慧,但是我能在关键时刻像他一样出来吗? 我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

自从被敌人抓住后,方志敏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敌人拿他没办法,只好将年仅36岁的他杀死。方志敏过着艰苦奋斗、穷困潦倒的生活,心中只有党和人民。他在敌人的监狱中写出《清贫》、《可爱的中国》。

敌人牺牲是,只找到一只笔和一块怀表,没有钱。看到了这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有时嫌父亲过于严厉,有时嫌母亲过于唠叨,曾经为一笔记本电脑和父母大吵大闹。

如今想想,我已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父母与老师曾经告诉过我,现在的辛福生活是很多伟大的革民家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应当好好珍惜。不要让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未能走过的人感到不值与悲哀!

方志敏观后感【篇9】

守贫是方志敏精神的另一个特点。“清贫,洁白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因难的地方。”“我方志敏不爱爵位,也不爱金钱”,方志敏的《清贫》闻名遐迩,影响教育了几代共产党人、革命志士和干部群众。

方志敏的扶贫思想,本质上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的结合。方志敏是中国共产党人脱贫致富的杰出典范。他遵循贫穷的内在动机,正如他所想:

“苏维埃目前是处在残酷的国内战争的环境中,一切物质,一切力量,都付与战争,苏维埃的工作人员,为战争的领导者,自应以身作则,节衣缩食,刻苦耐劳,为着战争。”可见,方志敏恪守清贫,为的是苏维埃,为的是战争,为的是革命的胜利。方志敏**时,敌人希望从他这个共产党的“大官”身上搜出上千大洋和金戒金镯,可是“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

”他“惟一的财产”,就是放在深山坞里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方志敏曾任赣东北省苏维埃**主席兼财政部长,掌管大权,手握重金,但他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他常说:

“当苏维埃主席,更要事事注意,一不留意,就不是一个人的事。”他母亲迫于经济拮据向他要钱,他婶婶曾向他讨钱买盐,他妻子**妻兄向他要钱保释,都被他挡回去了。方志敏深明大义,不徇私情,让赣东北的红军将士、父老乡亲肃然起敬,赢得了苏区军民的衷心爱戴。

方志敏公私分明,赤心向党,对中共**提供了有力的经费支持。据《方志敏年谱》记载:方志敏提供给党**的经费,数年累计共**1000余两。

创造力是方志敏精神的又一亮点。方志敏是被毛泽东誉为“有很好的创造”,荣获“苏维埃模范省”,创造了“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的卓越代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向何处去?

全党在探索,毛泽东在探索,方志敏在探索。毛泽东把这归纳为四种模式,即朱德毛泽东模式、贺龙模式、李文林模式、地方志模式。毛泽东曾说:

“方志敏同志创造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方向路线是正确的。虽然我们不在一起,但我们的想法是一样的。”方志敏领导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成为毛泽东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东北屏障。

毛泽东对方志敏的“很好的创造”极为赞赏,1931年11月“全苏一大”特别授予方志敏“红星勋章”一枚。当年,在赣东北苏区大地上,到处都有“活跃跃的创造”。方志敏领导创造了“农民革命团”,创造了以《平债法》为核心的土地革命政纲,创造了英勇的红十军和一整套战略战术,创造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创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早的“地雷战”,创造了苏维埃中国最早的“对外**”,创造了“苏维埃模范省”,创造了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创造了苏维埃**的“五种精神”(即“苏维埃的民主精神”、“苏维埃的创造精神”、“苏维埃的进步精神”,“苏维埃的刻苦精神”,“苏维埃的自我批评精神”)。

正是这许多方面的独特创造和骄人成就,在1934年1月全苏二大上嘉封赣东北为“苏维埃模范省”。

“红根已深植,今日正繁荣”。方志敏的爱国情怀、清贫理念、创造精神,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笔弥足珍贵、传之不朽的精神财富。他的英雄业绩、光辉思想、崇高风范、人格魅力的“红根”,已经“深植”我的心中。

作为当代大学生预备党员,我决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努力学习科学理论知识,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