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组主题教学计划系列

02-22

是否在为写学科教学计划而焦虑呢?时间如水,即将迎来新一学期的工作,写好教学计划,才可以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工作,今天编辑为大家整合了一些有关“幼儿园班组主题教学计划”的内容,感谢来体验这篇文章的美味!

幼儿园班组主题教学计划 篇1

幼儿园小班组主题教学计划——探索大自然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主动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能力,增强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让幼儿学习到一些简单的自然科学知识,如:天气变化、植物的生长和变化等,提升科学素养。

3、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幼儿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

1、认识自然界的四季和天气变化

2、观察和探究生活中常见的植物

3、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4、利用艺术活动,让幼儿感受自然界的美

三、教学活动设计

1、主题导入

通过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或视频,让幼儿初步认识自然界的四季变化,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可让幼儿交流自己喜欢哪个季节,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2、活动一:天气变化

通过观察天空的颜色、云的形状、风的强度等因素,教给幼儿如何判断天气变化。然后让幼儿自己制作一张天气预报卡片,拼贴不同的天气图案,还可以一起玩“天气转轮”游戏,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天气预报卡片选择出门穿什么。

3、活动二:观察植物

带着幼儿到校园里的花草区或公园,观察植物的形态、颜色、气味、环境等方面,引导幼儿感受植物的美,并和幼儿讨论植物的功用,如提供氧气、美化环境等。可以让幼儿进行绘画活动,画自己最喜欢的植物,并口头表达出为什么喜欢。

4、活动三:了解植物

通过观察植物,引导幼儿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可将种子埋进泥土中,一起观察植物发芽长高的过程。通过体验和模仿,让幼儿理解植物需要水、阳光等生长必需品,加深对植物的认识。

5、活动四:艺术创作

以自然界中的美为主题,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让幼儿将大自然中最美的元素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通过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到自然界中的四季变化、天气变化和植物等自然界常见事物。通过体验活动、观察讨论和艺术创作等方式,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中的美,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保护和爱护。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讲解方式简单易懂,活动环节丰富多样,使幼儿愉悦参与、自由表达。

幼儿园班组主题教学计划 篇2

幼儿园小班组主题教学计划:春天的生命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春天生命的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对春天的热爱和感性认知能力;

3. 培养幼儿参与探究自然生命的兴趣和能力;

4. 培养幼儿通过各种手段与生命进行互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春天的生命——樱花树、草地上的春花、雨后的泥土活动;

2. 春天的昆虫——蜜蜂、蚯蚓、蝴蝶活动;

3. 春天的小动物——松鼠、兔子、小鸟活动;

4. 春天的植物——种颜色的花、认知植物器官活动。

三、教学活动

第一周

活动1:“种花”活动。由教师讲解植物的器官、地里的芽的生长变化,幼儿参与分别种植五颜六色的花种子,并观察、记录生长过程,体验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

活动2:“绘樱花树”活动。通过教师介绍樱花树的生长周期、花的特点、花瓣的颜色等,并组织幼儿用画笔绘制樱花树,提高幼儿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

活动3:“草地上的春花”活动。由教师介绍草地上常见的春花及其特点、生长环境等,带领幼儿到草地上进行观察,并鼓励幼儿动手拾取,用放大镜观察、比较花的特点,增强幼儿对生命的认知。

第二周

活动1:“观察蜜蜂”活动。通过教师介绍蜜蜂的生活习性,带领幼儿观察蜜蜂活动,同时出示图片、饲料盒等教具,让幼儿认识蜜蜂的外表、繁殖、生活环境、蜜蜂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

活动2:“白天黑夜”活动。通过教师介绍一天的24小时中,白天黑夜的概念以及各自特点,带领幼儿分析昼夜的不同、与生命的关系,引导幼儿关注生命和昼夜的变化。

活动3:“制作蝴蝶画”活动。由教师通过活动目标引出春天中常见的蝴蝶,并介绍蝴蝶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引导幼儿在画纸上画出精美的蝴蝶图案,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美术素养。

第三周

活动1:“兔子捉萝卜”活动。由教师讲解兔子的饮食习性及日常生活,组织幼儿在户外草坪上放养兔子模型,亲身体验捕捉兔子的感觉,同时学习关于家兔饲养的知识,增强幼儿对生命的认识。

活动2:“制作小鸟栖息箱”活动。引导幼儿关注小鸟栖息、食物等方面的需求,使用绘画、粘贴技巧制作小鸟栖息箱,并开展小鸟食物补给计划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3:“观察松鼠活动”活动。带领幼儿在室外观察松鼠的活动习性,包括喜爱的食品、活动区域等,并引导幼儿比较松鼠与人类、其他动物的相似和不同之处,从而增强幼儿对生命的认知和感性认识。

第四周

活动1:“制作昆虫标本”活动。通过教师讲解昆虫的种类、特点、生态学分析等,调动幼儿的兴趣,引领幼儿参与制作昆虫标本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技能和细心认真的态度。

活动2:“观察泥土拓印”活动。以室外泥土为对象,了解泥土的成分,观看春雨后出现的泥土拓印,发现其痕迹,尝试与其他班级展开泥土字母比赛,从而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3:“生命的连线”活动。通过贴纸、砖块、创意搭建等多种形式,让幼儿进行生命的连线活动,以幼儿的认知水平,从春天的生命中梳理出各种生命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创造性思维,制作属于自己的生命连线图。

四、教学评价

结合实际活动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孩子主题认知以及主题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2. 对孩子能否积极的参与主题活动进行评价;

3. 对孩子参与整个主题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品德、情感、认知以及动手能力等各方面进行评价;

4. 班级的展板制作以及其他与主题相关的课堂作品的分类整理以及评判;

五、教学注意事项

1. 教师应准备齐全教学用具、教具等,并确保安全;

2. 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程度,设置适合的任务和活动;

3. 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避免使用负面、过于繁琐的措辞,从而引发幼儿心理的不适;

4. 教师要及时制定课程反馈,以便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对课程有所调整。

幼儿园班组主题教学计划 篇3

幼儿园小班组主题教学计划

本次主题教学计划的主题是“四季变化”,主要通过观察季节变化,感受自然气息,让孩子们了解四季的特征,并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一、目标

1. 认识四季变化与自然规律,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

2. 提高幼儿对大自然的敏感性,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内容

1.了解四季特征,进行分类

2.观察季节变化,记录季节变化内容

3.学习“春天万物复苏”,进行植物的观察,制作五颜六色的花朵

4.了解夏天炎热的特点,搭建水上乐园活动

5.秋天丰收的特点,做水果沙拉,了解水果的变化

6.冬天的特点,学习穿衣保暖,制作可爱的小雪人

三、教学步骤

1.观察四季场景,分组总结四季特点,并制作四季画

2.园内环境观察,记录季节变化的内容

3.春天“花开”,植物观察+手工制作花

4.夏天“戏水”,安排水上运动活动

5.秋天“收获”,水果调查+制作水果沙拉

6.冬天“雪景”,穿衣保暖+手工制作小雪人

四、方法

1.带着孩子们观察四季变化,让孩子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采用项目制学习法,让孩子们在这个主题下加深了解四季变化。

3.创造场景教学与体验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四季变化。

五、评价

1.通过观察季节的变化、学习植物、调制水果沙拉、制作小雪人等,增强孩子们对四季变化和大自然的认知。

2.通过合作活动和动手制作,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高。

3.通过自己动手制作,让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好奇心得到发展。

六、总结

通过本次主题教学计划,孩子们了解了四季变化的特征,并培养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学计划是因材施教的,家长和老师们也应该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

幼儿园班组主题教学计划 篇4

幼儿园小班组主题教学计划

一、《春天来了》主题教学

1.教学目标

(1)了解春天的特征和生活中春天的变化;

(2)观察、描绘和描述春季中的花卉和春季小动物;

(3)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激发幼儿对自然的热爱。

2.教学内容

(1)春天是什么?春天有哪些特征?生活中哪些变化是春天的标志?

(2)观察春天中的花卉和春季小动物,描绘和描述它们;

(3)听取和阅读和春天相关的故事和课文;

(4)制作与春季相关的手工作品。

3.教学方式

(1)情景教学法:利用室内外环境,教学工具,引导幼儿探索,观察、体验和发现;

(2)实践教学法:课堂上利用说明、模仿、实验、体验、创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让幼儿亲自动手,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形式寓教于乐,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教学活动安排

第一周:春天开始啦

1.分享:老师带来春天的物品,引导幼儿了解指出春天的特征。

2.游戏:春天到了,幼儿跳跳蹦蹦,轻盈舞动,感受春天的气息。

3.制作:春天花环,美化教室!

第二周:春日花园

1.游戏:认识花儿,蜜蜂寻找花儿,幼儿根据名称找到正确的花卉。

2.制作:小手的鲜花,体验手指灵巧的惊奇之感。

第三周:春天的会说话

1.听故事:《知更鸟的家》、《小毛驴谈春天》等,感知春天的美丽和迷人之处。

2. 创意绘画:画出自己心中的春天。

第四周:春天的味道

1.教学:春天的蔬菜和水果,让幼儿了解春季的营养品。

2.活动:做可口美食,品尝春天之味!

二、《动物世界》主题教学

1.教学目标

(1) 了解一些栖息在自然世界中的动物和它们的特征、习性;

(2)通过观察和描绘,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感知动物;

(3)培养幼儿的热爱自然和喜爱动物,激发幼儿研究动物的兴趣;

(4)发挥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内容

(1)动物的分类,以及每个类别里有哪些特点鲜明的动物;

(2)观察、描绘、描述和模仿动物;

(3)听故事,了解动物的习性和特点;

(4)制作与动物相关的手工作品。

3.教学方式

(1)体验式教学法:利用观看、体验动物、描绘动物等形式,鼓励幼儿深入了解动物,加强幼儿对动物的思考能力,提高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游戏教学法:通过动物游戏,使幼儿体验动物生活的情景,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3)绘画教学法:让幼儿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对动物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其创造性和想象力。

4.教学活动安排

第一周:野生小动物

1.观察:观察栖息在公园、自然世界等地方的小动物;

2.游戏:玩捉迷藏、猜动物等有趣游戏,让幼儿体验动物生活。

3.制作:小岛动物园,一起打造可爱动物。

第二周:海洋中的奇妙生物

1. 教学:了解海洋中常见的鱼类、海豚、鲨鱼等,了解海洋生物习性和特点;

2.游戏:模拟海洋生物的生长轨迹和游泳姿势,让幼儿亲身体验,感受海洋与生物间的联系。

3. 制作:海岸动物模型制作,了解海洋与生物间的联系。

第三周:花鸟虫鱼世界

1. 创意绘画:花鸟虫鱼趣味绘画

2. 观察:观察花、鸟、虫、鱼等动物,认识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制作:小动物综合科展,展示幼儿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

第四周:养宠物

1.教学:了解养小狗、养小猫和养其他宠物的基本知识、喂养方法等;

2. 游戏:小狗寻找对象、小毛驴找小驴等积极有趣的互动游戏;

3. 制作:宠物儿童画展,展示与宠物相关的绘画作品。

幼儿园班组主题教学计划 篇5

幼儿园小班组主题教学计划

主题:四季景色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每个季节的不同特点和景色,培养幼儿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和欣赏能力,拓展幼儿的视野。

2.通过感性体验、观察实物、参与活动、交流互动等方式,促进幼儿语言、认知、动手能力等综合发展。

3.通过主题综合活动和自我表现,发掘幼儿的个性特点,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春天的景色

1)春天的天气怎么样?

2)花儿为什么开放?

3)春天的动物有哪些?

4)种植小花苗,观察生长变化。

2.夏天的景色

1)夏天的天气怎么样?

2)夏天的植物有哪些?

3)夏天可以吃到哪些果子?

4)夏天的水果冰淇淋,亲手制作。

3.秋天的景色

1)秋天的天气怎么样?

2)秋天的落叶为什么变颜色?

3)秋天的果实有哪些?

4)收集落叶、果实,DIY成手工艺品。

4.冬天的景色

1)冬天的天气怎么样?

2)冬天的动物如何度过?

3)冬天的节日有哪些?

4)制作小雪人,加入想象元素。

三、教学活动:

1.感知春天

大自然的变化,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把观察、感受写在照片上,这些都是他们自己发现的,领悟到了春天的美好。

2.探索夏天

孩子们将夏天四周的活动元素尽情发扬,从水、草、虫、鱼等各个方面,以各种意象、游戏创作方式,感知和展示夏季自然生长界的繁荣。

3.追寻秋天

秋季是枫叶红、姹紫嫣然的季节,孩子们在爱岗敬业的意念中,在互学互教的互助现场中,培养细心、有耐心、富有判断、推理等学习行为和思维习惯。

4.走向冬天

冬天的元素往往令人感到寒冷、沉寂,但是在孩子们的手中,他们以小小的生命去感应大自然。他们的世界充满活力和温馨。他们共同创造出了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美好冬季世界。

四、评价与反思:

1.实现教学目标,幼儿是否有了感性体验,能否准确地天气描述季节景色?

2.孩子们对植物的观察和对生命的感悟能力的提高了多少?

3.是否在团队合作中,体现了彼此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4.孩子们是否积极自发地表达,发挥创造力,在活动中主动参与?

此主题可贯穿一年,每个季节的课程安排可包括自然科学、美术艺术、语言沟通、社会情感等项目。通过主题教学的方式,幼儿能更好地理解自然,领悟生命的美好,培养审美情趣,同时也活跃了班级氛围、积极性,提高了幼儿的综合素质和团队意识。

幼儿园班组主题教学计划 篇6

幼儿园小班组主题教学计划:《探寻自然世界》

一、目的与意义

自然界是幼儿探索和了解世界的最佳课堂,通过对自然界的探究,能够增强幼儿对生命和环境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此次主题教学的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参观、观察和实验等形式,探寻自然世界的奥秘,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了解自然规律,进一步拓展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教学内容

1.水的特性:水的质量与量的量度、水的性质和特征、水的循环。

2.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性质和特征、空气污染与环保、健康呼吸。

3.生命的循环:种子的结构和特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人体的呼吸和消化。

4.天体观察:太阳系和星座的组成、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宇宙探索的历程。

三、教学活动

1.水的特性

(1)观察水的形态:幼儿拿一个透明的杯子,倒满水,观察水的形态,可以发现水是无形的,在容器中呈现不同的形态。

(2)水的测量:让幼儿用一个测量杯将1杯水倒入另一个杯子,然后提问看谁能把水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引导幼儿认识水的量的概念以及量的量度。

(3)水的离子化:将两个透明的杯子中分别加入盐和糖,观察盐和糖的溶解过程,引导幼儿认识水的溶解性,以及离子化的现象。

(4)水的循环:幼儿观察水的循环过程,认识水从自来水厂到家里的流程,了解自来水水源的重要性。

2.空气的组成

(1)氧气的实验:为幼儿准备一个瓶装的氧气,用吸管将氧气吸入一个玻璃胶囊内,插上一个点燃的火柴,看看会发生什么。

(2)空气污染与环保:让幼儿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3)健康呼吸:引导幼儿正确呼吸,了解呼吸的重要性,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3.生命的循环

(1)植物的观察:让幼儿观察一盆盆花,看看它们是如何生长的,了解植物的生长与变化。

(2)人体的观察:让幼儿观察自己的身体,了解身体组成,呼吸和消化的过程。

(3)制作果汁:幼儿学习制作果汁的方法,并了解果汁是如何被人体消化吸收的。

4.天体观察

(1)天体图案制作:让幼儿在纸上画出太阳系和星座的组成,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星空夜观察:在一晚上,带着幼儿进行星空观察,了解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加深幼儿对宇宙的认识。

(3)太空探索:让幼儿了解太空探索的历史,介绍航天器的类型、作用和使用方法。

四、教学评价

通过本次主题教学,幼儿可以了解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进一步拓展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同时,教学活动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促进了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通过实践活动,幼儿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锻炼了幼儿的运动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教师对幼儿进行实时评价和反馈,可以使幼儿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YjS21.coM

幼儿园班组主题教学计划 篇7

幼儿园小班组主题教学计划

一、主题背景

小班组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组别,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小班组主题教学是幼儿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设计有趣、生动、互动的教育活动,引导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主题内容

1. 古老的故事——了解神话传说

活动目标: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活动内容:

1)通过故事、音乐、游戏等方式,介绍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如《十二生肖》、《中国新年神话》,激发幼儿对神话故事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神话故事中的道德和价值观。

3)在活动中讲解神话角色和情节,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4)通过亲身体验,如手工制作神话故事角色面具等活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5)收集中国古代神话文化知识,和家长一起分享。

2. 文艺小手工——DIY小纸版手工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手工能力和创意思维,提升幼儿审美品味。

活动内容:

1)介绍DIY小纸版手工,鼓励幼儿进行创意设计。

2)通过色彩、形状、结构的制造,锻炼幼儿的手工能力和耐心,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3)利用小班组特有的人情味儿,增强小班组的凝聚力。

4)通过收集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的方法,引导幼儿精细动手制作。

3. 美团与我——美食趣味课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了解健康饮食知识,培养幼儿饮食健康习惯。

活动内容:

1)通过饮食教育和参与制作美食活动,让幼儿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注意饮食平衡。

2)体验美食DIY制作过程,促进幼儿与同伴间的协作能力和交往能力,提升幼儿的自信心。

3)鼓励幼儿用课外时间自己动手制作健康美食,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

4)引导幼儿认识食材,学会健康的膳食结构,帮助幼儿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三、主题特色

1. 故事主题教学:切入主题,引导幼儿认识神话传说。

2. 手工制作主题教学:DIY小纸版手工,注重创意和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艺术感悟。

3. 美食主题教学:美食趣味课,一起加入美食DIY,让幼儿体验美食的乐趣,认识正确的饮食习惯。

四、活动评价

1. 通过活动,学习神话传说的吸引力越发显然,加上游戏等活动,增强小朋友思维的启示作用。

2. 手工制作活动让小班组的小朋友们更放松、更愉悦,对创造力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3. 美食趣味课的方式活泼生动,主题课程流程设计得非常妥当,让小朋友觉得知识得到了很好地学习。

幼儿园班组主题教学计划 篇8

幼儿园小班组主题教学计划

主题:小动物探险

时间:1周

目标:

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观察和探索,让幼儿对小动物有更深刻的认识;

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

1.观察小动物:带幼儿去动物园,观察小动物的习性和不同的特点。

2.制作小动物:引导幼儿制作小动物模型,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儿歌欣赏:让幼儿听儿歌《小燕子》、《小兔子乖乖》,加深幼儿对小动物的认识和了解。

4.游戏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小动物探险活动,带领幼儿认识各种小动物并学习它们的习性。

5.绘画:引导幼儿画小动物,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第一天:

1.教学活动:观察小动物

2.授课方式:带幼儿去动物园

3.教学内容:带幼儿观察动物,认识不同的小动物。

第二天:

1.教学活动:制作小动物模型

2.授课方式:手工制作

3.教学内容:让幼儿制作小动物模型,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第三天:

1.教学活动:儿歌欣赏

2.授课方式:集体合唱

3.教学内容:让幼儿听儿歌《小燕子》、《小兔子乖乖》,加深幼儿对小动物的认识和了解。

第四天:

1.教学活动:小动物探险活动

2.授课方式:探险活动

3.教学内容:组织幼儿进行小动物探险活动,带领幼儿认识各种小动物并学习它们的习性。

第五天:

1.教学活动:绘画小动物

2.授课方式:绘画

3.教学内容:引导幼儿画小动物,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

通过本周的小动物探险活动,幼儿们对小动物的认识和了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活动中,幼儿们积极参与,表现出了较好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班组主题教学计划 篇9

幼儿园小班组主题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2.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往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

以“我爱小动物”为主题,开展为期两周的小班组主题教学活动。

(一)创设环境

1. 教室角落制作小动物窝,让幼儿在安全的环境里模仿养动物的情境;

2. 制作各种小动物的模型,让幼儿在亲手制作中感受动物的魅力;

3. 放置书籍、海报、实物等相关教具,让幼儿敏感地感知小动物之美;

4. 挑选合适的视频、动画、音频,展示激动人心的小动物世界。

(二)情境互动

根据教学主题,设计多种情境互动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1. 集体参观宠物店、看小动物演出:幼儿穿戴比较实用的冬季加厚服装,全体骑校车到达见面地点,嘱咐家长将幼儿的背包、文具、保温水杯、奶粉等物品装备齐备,小心看护好幼儿。在宠物店内,老师带领幼儿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到场观察不同种类的小动物,用哪些声音来模拟它们的生活习性。观看小动物表演,幼儿要用双眼认真地观察每只小动物在表演什么,把感受和心得写下来。

2. 做小动物的“小主人”:在教室里摆放不同的物品,比如动物食品、洗浴用具、保健药品、玩具等。老师邀请幼儿分成若干组,掌握一只小动物的生活习惯,通过音乐舞蹈、联想词汇、小品表演的方式,了解并表现小动物的不同生活习性和情感表现。

3. 手工DIY小动物家:以各种原材料为幼儿准备图样,例如纸卡板、毛线、布料、棉花、塑料、陶土、水彩等,让幼儿发挥想象力,自主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小动物。通过加工切割、折叠缝合、搭建结构,让幼儿学会使用各种工具,体验和掌握创造的喜悦。

(三)情境活动

1. “宠物亲子游园”运动会:幼儿的家长分组,其中一个成员化装打扮成小动物外观,其他成员帮助“宠物”进行比赛。比如:草地踏青、追逐游戏、接力跑、三脚踩、大海捞月、比谁能跳等,让山水之地尽情发挥;

2. “康家族”小动物美容院:在晚上的亲子活动时间,老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开展大型主题手工烘焙活动,让家长与幼儿参加。在活动中,教禽类类小动物家庭如何摆脱疾病麻烦,通过按摩理疗,疏通经络,保持小动物的统御健康。

(四)评价措施

1. 教师制定每个情境活动的目标与细节,记录每个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感受;

2. 采用半结构化面谈、开放式问卷统计等方式,收集家长对幼儿本次主题教学活动的评价;

3. 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进行主题教案总结,反思之前的不足与问题,探究、研究之后的改进方案。

三、注意事项

1. 在所有环节提醒家长宝宝的个人隐私保护和权利意识;

2. 针对幼儿不同人群的差异,设置合理分组方案,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3. 保证所有教学环节的安全性和卫生状况,开展一系列安全预防措施,并及时处理意外情况,并应在教学活动中做出相应措施;

本主题的主题教学计划,旨在让幼儿在小动物的世界里,享受快乐、学会观察和爱护小动物。通过丰富、有趣、安全、有针对性的活动设计,提升幼儿的情感体验、语言表达、协作意识及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达到潜移默化地育人效果。

喜欢《幼儿园班组主题教学计划系列》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师资料,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班组教学计划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