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经典的句子摘抄汇总(70条)

02-23

《孙子兵法》十大精髓名句,读懂古人最高谋略。今天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想向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孙子兵法经典的句子摘抄的某些内容,哪些句子值得一看呢?在工作学习之余,每个人都使用过句子来表达自己,句子可以把人们的情感和思想传达出去。

孙子兵法经典的句子摘抄(篇1)

1、孙武答,可!之后吴王拜孙武为将。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公元前475年,孙武归隐。修订版孙子兵法留传后世,为我们伟大兵圣孙武点!为《孙子兵法》大作点赞!

2、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兴军,将不可以愠(yun,怒也)用战;合乎利而用,不合而止

3、这部书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战争论》与《孙子兵法》代表了东西方不同的军事思想,对照观看很有趣味。

4、《孙子兵法》是世界公认的现存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兵学鼻祖”,对现代战争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5、《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6、《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它在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和战争实践中,都起过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7、齐景公大喜,把乐安封给了田书作为采邑,又赐予了他一个新姓孙,算是嘉奖。在春秋时代,姓属于全族人共同的称号,而氏只是某一支派的称号。田书这一支算是以田为姓,以孙为氏的。

8、《孙膑兵法》是一部由孙膑编著的中国军事著作,创作于战国时期。

9、行军必是无人之境,交火必是有利地形。

10、故一节痛,百节不用,同体也、----孙膑

11、兵道的总原则是:误人而不误于人,制人而不制于人。

12、我想做的事,诱使敌人替我去做,等于借敌人的力量。我想杀人,设法让敌人替我去杀,等于借敌人之刀杀人。占据敌人财务,等于借用了敌人的金钱。夺取敌人的储备,等于借用敌人的物资。设法使敌内拼斗,就等于借了敌人的兵将。把敌人的措施反过来变成自己的措施,利用敌人的计谋来达到我的计谋,等于借用了敌人的计谋。

13、惟有公义没有益处,惟有清洁没有动作。

14、好战士不求士兵,而是寻求形成有利的“势”,因此可以选择人才去适应和利用所形成的“势”。善于造就有利“势”的将领,可以指挥部队打木打石。 ----孙武

15、善用军队,不再服役,三年无粮;拿去为国,因为粮食是给敌人吃的,所以军队可以吃饱。 - - 孙子

16、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17、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孙子兵法•九变篇》

18、展示你不能展示的,利用你不能利用的。

孙子兵法经典的句子摘抄(篇2)

19、就算对历史了解很少的人也应该听过《孙子兵法》,这本盖世著作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孙武亲笔而写,后世也把这本书称之为“兵经”。

20、《孙子兵法》又称《吴孙子兵法》《孙子》《孙武兵法》,由孙武撰。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从齐国流亡到吴国,辅助吴王经国治军,显名诸侯,被尊为“兵圣”。

21、出自《孙子兵法·计篇》。用兵之道在于千变万化、出其不意。所以能好像看起来不能;用好像看起来不用;近好像看起来远;远好像看起来近。

22、见先进就学(打《孙子兵法》一句)。良将随之

23、人是按天命的,取天上之仁,取天上之仁。

24、如果父亲不是父亲,儿子就不是儿子,王子也不是大臣。

25、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孙子兵法・始计篇》

26、善于用兵,不再用三年粮;就拿国家来说,因为粮食在敌人手中,所以军粮就足够了。

27、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孙子兵法•虚实篇》

28、行军时必须是无人地带,交火时必须是有利地形。

29、佛曰:我常说空法,远离于断常。生死如幻梦,而业亦不坏。虚空及涅槃,灭度亦如是;愚夫妄分别,诸圣离有无。

30、佛曰:离种种心寂然不动,心海不起,转识波浪,了境心现,皆无所有,是名入三昧乐意成身。

31、进攻的人躲在九天,防守的人躲在九天。

32、·因为敌人的改变,神才能得胜。

33、因敌致胜因敌情变化而采灵活战术

34、我觉得孙子兵法这一思想最具有实用性.不致于人,就是先从自身做起,先为己之不败,打铁先须自身硬.致人,就是找对方的漏洞,待敌之可胜.在孙子兵法里,很多地方都印证这一观点:诡道12法,形、势、军争等随处可见.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真到了竞争的时候,还是谁胜利算谁厉害,所谓成王败寇罢了?

35、伟大的道本源自天,天不变,道不变。

36、自己力量不够,就要设法借助敌人的力量。直接杀敌有困难,就要设法借助敌人的刀斧。缺乏金钱,就要设法借用敌人的金钱。缺乏物资,就要设法借用敌人的物资,缺乏兵将,就要设法借用敌人的兵将。自己的智谋不够,就要设法借用敌人的智谋。

孙子兵法经典的句子摘抄(篇3)

37、出自《孙子·计篇》。凭借有利的情况、局势,以制定临机应变的策略。也就是说,所做出的权变之举也是针对局势而作的。

38、·胜不骄,败不馁。胸前有雷和脸如湖,可拜一般。

39、孙子认为,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不能拘泥于某种作战的形式,正像水本无固定的形态一样,放在圆容器中它就是圆的,放在方容器中它就是方的。能够根据敌人数量的多少,装备的好坏,士气的高低,指挥员素质如何,军需供应怎样而机动灵活地采取对策,才能夺取胜利。这几句可用以说明用兵或做其他工作应审时度势,灵活机动地制订计划,不可死搬教条,墨守成规。

40、全民皆兵(打《孙子兵法》一句)。齐之以武

41、谁能使所有国家都到那里去并占有全世界的人民,谁就是不可战胜的。

42、青梅竹马(打《孙子兵法》一句)。少而往来者

43、天之道,有章可循,时之计,有分寸。⊙、遵循天之道来保养自己的身体,那就是道。

44、治理身体的人爱惜本质,治理国家的人爱惜美德。

45、可能大家觉得有些绕口,不好理解。换种通俗的说法吧,因为孙武的父亲田书立了战功,皇帝赐予他了土地,算是让他自己建立个诸侯国了,而这个国家的叫孙,里边住着不同的人。

46、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弓广弩,节如发机。----孙膑

47、破门而入(打《孙子兵法》一句)。进而不可御者

48、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情吾有所不可攻也。

49、·优秀的战士,首先为战无不胜,等待着敌人的胜利;你不能战胜你自己,但可以战胜你的敌人。

50、·回到师,周围的师就会被que,穷追不舍。

51、《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他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52、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53、一流的攻防群,天地之道必律,智信仁勇焉,上情略七战,风林山火。

54、《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

孙子兵法经典的句子摘抄(篇4)

55、《吴孙子兵法》、《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56、独在异乡为异客(打《孙子兵法》一句)。亲而离之

57、《势》讲决定战争胜负的两种基本因素:“形”指具有客观、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易变、士气的勇怯。《虚实》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九变》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行军》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地形》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九地》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火攻》讲的是以火助攻。《用间》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书中的语言叙述简洁,内容也很有哲理性,后来的很多将领用兵都受到了该书的影响。

58、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59、在求人办事或谋事的过程中,顺势法是一种重要的策略,其外在的表现也是各种各样的,其中借力打力,将计就计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也就是说。利用敌方的计策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借力打力,将计就计法则。揭子在《兵经》里所说的就是“借”字的原理,揭子说:

60、公元前512年,经伍子胥七次推荐吴王,孙武正式被吴王召见,同时,呈上兵学经典作品《孙子兵法》,通过吴王阅读,对孙武疑问,作品很优秀,可以实战运用吗?

61、佛曰:修行善知识教,诸佛世尊悉皆欢喜;其有随顺善知识语,则得近于一切智地;其有能于善知识语无疑惑者,则常值遇一切善友;其有发心愿常不离善知识者,则得具足一切义利。

62、每一块土地都有一条大河,一个庭院,一座监狱,一个洞穴,一个裂缝。我远,敌人近;我们欢迎它,敌人拒绝它。

63、·百战百胜,不是以德报德;好人是不战而胜的人。

64、下两编,上编是确定属于《齐孙子》的15篇,包括《擒庞涓》、《威王问》和《陈忌问皇》等;下编则是一些尚不能确定是否属于《齐孙子》的论兵之作。

65、·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人会赢。

66、《孙子兵法》十大精髓名句,读懂古人最高谋略

67、孙武竟然最爱的不是《孙子兵法》?

68、“所谓的借,就是外部能得到四周友邻国的援助,内部可以控制盟邦,这就等于借援军来帮助自己。只有在两军对阵定计设谋,敌我双方相斗时,使用借法,才称得上巧妙。

69、长剑在握镇东吴(打《孙子兵法》一句)。因利而制权民

70、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始计篇》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