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小学日记八篇

02-23

文档处理可以提高信息传递与共享的效率,范文的意义和价值已经被大众广泛认可。我们可以在写作前借鉴范文的写作思路,怎样写明范文当中的目的部分?精心挑选而来的“养蚕小学日记”一定能够给读者提供帮助,祝愿你能够通过这些参考信息以更高的效率完成任务或学业!

养蚕小学日记(篇1)

唐世坤

今天,同学们送我许多蚕,有斑马蚕、老虎蚕、金丝蚕和白蚕,我很喜欢这些蚕。

回到家,我把这些蚕按大小分了类。大的一盒,中等的一盒,小的一盒,每个盒子里都有各种各样的蚕,原来我很担心它们之间会互相残杀,没想到它们像亲兄弟一样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在这些蚕中,我最喜欢的是大的蚕,因为它们都快要吐丝了,在吐丝之前,蚕都会把身体里面的水分先排除掉。蚕的身体白白胖胖的,黄黄的嘴巴,蚕的胸部有三对足,腹部也有三对足,尾部一对足,腹部和尾部的脚上都长有吸盘。蚕摸上去软绵绵的。我把它放在手心上,我感觉痒痒的。蚕看上去很害怕,把头抬得高高的,好像在焦急地寻找自己的家。

它们吃食的动作很可爱。它们先用自己的足固定桑叶,然后再用鼻子到处闻一闻,为什么要闻一闻呢?因为蚕的眼睛有两颗,一颗大的,一颗小的。小的才是真正的眼睛,但是蚕的眼睛只能看到白天和晚上,其它的什么也看不见,大的一颗叫假眼。蚕在慢慢地往桑叶的中心啃去,啃累了还会休息一下。蚕可聪明了。它碰到桑叶硬的地方它就会跳过去吃别的地方。如果放一片新鲜的桑叶进去,它就不吃旧的那片桑叶了,而去吃那片新鲜的桑叶了。

我的蚕长得越长越大,越长越肥,而吃的桑叶也是越来越多。

每天放学后,我都会疾步如飞地跑回家里看一下我心爱的蚕宝宝。然后开始帮它们理家。首先我会小心翼翼地把蚕先拿出来,放进一空盒子里,再把盒子里的旧桑叶和垃圾全部倒掉,清洗盒子、铺纸巾、换新的桑叶,最后把空盒子里的蚕再小心翼翼地放回去。每当我看到蚕津津有味地吃桑叶时,我的心情十分愉悦。说到这里我就想到了一句关于蚕的古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

通过养蚕,我知道了养任何一个小生命都是不容易的。我想,爸爸妈妈养我一定很幸苦,我长大以后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养蚕小学日记(篇2)

今天,第4个茧里的蛾也出来了,而且只母的~

早上来探望它们时,就看见一只公蛾在和新破茧的母蛾交配。那母蛾还蛮大的,是公蛾的二三倍,背上一条条线还有点黄,可能是肚子中的颜色。而公的却没有。

另一只我在地板上东找西找才发现它。它昨天就飞出盒子一次,可能是觉得寂寞,以为外面有母蛾吧!

我用筷子把它挑回了盒子里。它立刻发现了母蛾,爬过去竭力想把竞争对手赶跑。

已经在交配的公蛾一点也不甘势弱,用尾巴对准母蛾的交配管,坚守着“阵地”,不让后来者抢走。后来的公蛾用尾巴想插入母蛾的交配管,但又被对方阻拦。它们的对战可真激烈,像是春秋时两个大国----秦、齐在争夺一个宝物,久久分不出胜负。

最终,后来的那只公蛾“后来居上”,挤了一个位插进了母蛾的尾巴里。先来的公蛾也不甘心,不想轻易放弃自己的“果实”,用翅膀使劲拍打和别人对战,但还是劣式。

过了一会,当我再去看它们时,却发现它们三只尾巴都连在一起,一只公蛾肚子大,一只肚子小。

养蚕小学日记(篇3)

5月25日星期四晴

这一天,爷爷给我了一包蚕卵。这些蚕卵看上去像一粒粒小芝麻。爷爷说它们需要温暖环境才能孵化。于是,我就用一个袋子把它包起来放在胸前口袋里。

5月30日星期二阴

经过五天的随身呵护,蚕宝宝终于孵出来了。只见刚孵化的蚕宝宝就像一条细细的黑色毛线。小蚕们都趴在盒子上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小蚕们有了新的变化,它们不时地轻轻扭动着黑黑的小脑袋,好像在找吃的。我想他们一定是饿了。于是,我用棉签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弄到桑叶上。这时的小蚕们可活了,犹如闪电一般的速度就把桑叶吃得一干二净。

6月4日星期日晴

过了几天,小蚕们已经吃成白白胖胖的大宝宝了,比原来足足、大了两、三倍了。吃桑叶的速度也比原来快多了。我看见小蚕们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爷爷说它们要蜕皮的,它们每蜕一次皮,就意味着他们长大了一岁。

6月7日星期三阴

今天,我在打扫小蚕的房间时候,看见小蚕们的周围有许多黄丝。啊,原来小蚕们快要结茧啊!吓我一跳。

6月9日星期五晴

当我来再看小蚕们的时候,看见小蚕们被一团黄色的丝包住了,真像一个小绒球。

6月9日星期五晴

过了几天,我再来看蚕的时候,发现小蚕们已经破茧而出,变成蚕蛾了。我真是太高兴了。

小蚕们的生长过程真是快啊!我真敬佩它们!

养蚕小学日记(篇4)

(作者:张照东)

3月23日 星期二 晴

“你猜,这是什么?”妈妈拿着一盒圆圆的、白白的、像小米那么大的卵。原来,那是一盒蚕的卵。

蚕刚孵出来很小,还长着无数条腿,像一条蜈蚣。他黑黑的、瘦瘦的,像一只小蚂蚁那么大。

过了一两个星期,蚕长得真快呀!从几毫米长到了两三厘米。颜色灰灰的,开始有一点发白了。蚕沙也大了一点点,身上的黑点也长大了。

过了五至七个星期,蚕已经长到一根手指头那么长了,颜色也更白了。一天从早到晚必须要喂好多叶子,特别能吃,也长得特别快,身上的黑点儿又长大了。蚕砂也很大了,妈妈开玩笑说要给我装个枕头,据说有清肝明目的功效。

这就是我的蚕,虽然它们还没有结茧,但很有趣、也很可爱。

养蚕小学日记(篇5)

我为蚕宝宝准备了一个家,是在一个抽纸盒里,盒子里铺上了很多采摘下来的嫩桑叶。

小蚕先从蚕卵中孵化出来,然后从蚕卵里慢慢地钻了出来。可爱的小蚕身体很细小,像小蚂蚁一样,所以称蚁蚕。蚁蚕身体的颜色是黑褐色的,它吃桑叶的时候是一小口一小口的吃。蚁蚕吃了桑叶很开心,心里想:我的主人对我真好!蚁蚕点点头,好象在说:桑叶真好吃,我真想再吃一些呀!在桑叶上的蚁蚕有的在爬,有的在扭腰,还有的在睡觉,如果蚕一动也不动的话,那就是在蚕眠。

看着蚁蚕那么幼小,我期待着它在我的照顾下能长得越来越好。

养蚕小学日记(篇6)

(作者:王珈玮)

3月23日 星期二 晴

一天,老师给我们一盒蚕宝宝。我打开盒子一看,只见一只只白白的,细细的蚕宝宝在慢慢地爬。我把盒子小心的运回了家。刚到家我就拿起几片绿油油的桑叶喂给可爱的蚕宝宝。只见蚕宝宝慢慢的爬到桑叶上一口一口的吃了起来。蚕宝宝的吃法十分有趣,它总是歪着脑袋,不停的吃一口抬一下头,又吃一口又抬一下头。

让我觉得很有趣的蚕宝宝拉出来的东西不是叫屎是叫沙,而且蚕宝宝拉出来的沙可以用于治发痒、祛湿,乃至做到明目的功效,蚕沙还可以用于做枕芯。它的沙最重要的是可以给农民伯伯的土地施肥,让蔬菜长的很好。这就是蚕,一个外表可爱,用处很大的蚕宝宝。

养蚕小学日记(篇7)

作者:沈明远

最近,同学间养蚕成了班级潮流,我被这个浪潮卷入了“漩涡”,一口气买了近70颗蚕卵。

蚕卵开始是鹅黄色,之后颜色愈来愈深,成了一颗硬梆郴的“黑芝麻”。三天左右,“黑芝麻”似乎展开了,成了蚂蚁大小的小黑虫。因为它没有触须也没有足,不能走来走去,只能用肌肉一拱一拱地蚯蚓似的糯动,整天都不停地大吃特吃。

9天后,小蚕摇身一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由5毫米长到了两厘米,嘴部颜色也变淡了,成了灰色,头上长了个“老鹅包”。身子分为8节,就像缩小版莲藕,每节上都有几个小黑点帮助小蚕呼吸。二、四两节上有两个气孔供呼吸,分别长在两侧。二节的气孔中间黄,外边黑,就像金钱豹身上的花纹,四节的则全黄。每节都有一对足,前三足一对比一对长,用来抓住食物。其余都是用于走路的吸盘,小蚕的尾部还长了个小凸起,每天要给它们喂6片大桑叶。

又过了一星期左右,蚕长到3。5厘米,身子微微泛黄,那小凸起长成一个尖尖的尾角。吃起东西如推土机,前三对足搂着桑叶不放,就象财迷紧抱着大钞一样,嘴巴吃桑叶就像勺子挖冰激凌,娇嫩的皮肤摸起来像面粉。它们胃口大得给它们一棵桑树说不定也能给吃完。

吃吧!吃吧!我希望这一片片翠绿的嫩叶在将来的一天化为一枚枚洁白的蚕茧,同时也期望着这些大胖虫子破茧成蝶。

养蚕小学日记(篇8)

今天,第4个茧里的蛾也出来了,而且只母的~

早上来探望它们时,就看见一只公蛾在和新破茧的母蛾交配。那母蛾还蛮大的,是公蛾的二三倍,背上一条条线还有点黄,可能是肚子中的颜色。而公的却没有。

另一只我在地板上东找西找才发现它。它昨天就飞出盒子一次,可能是觉得寂寞,认为外面有母蛾吧!

我用筷子把它挑回了盒子里。它立即发现了母蛾,爬过去竭力想把竞争对手赶跑。

已经在交配的公蛾一点也不甘势弱,用尾巴对准母蛾的交配管,坚守着阵地,不让后来者抢走。后来的公蛾用尾巴想插入母蛾的交配管,但又被对方阻拦。它们的对战可真激烈,像是年龄时两个大国----秦、齐在争夺一个宝物,久久分不出胜败。

终极,后来的那只公蛾后来居上,挤了一个位插进了母蛾的尾巴里。先来的公蛾也不甘心,不想等闲抛却自己的果实,用翅膀使劲拍打和别人对战,但仍是劣式。

过了一会,当我再去看它们时,却发现它们三只尾巴都连在一起,一只公蛾肚子大,一只肚子小。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