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观后感

03-03

语文成也作文败也作文,写作文的根本目的在于记录所想所思,没有写作材料,再好的写作高手也难以完篇。你记得哪些作文是让你久久不忘的嘛?以下“抗战观后感”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抗战观后感 篇1

盐城市步凤小学五(3)班王昊

今天我读了《抗战英雄》这本书。书里刻画了许多英雄的事迹,如:大爱无疆的白求恩、狼牙山颠五壮士、断头将军陈中柱、民族英魂杨靖宇……

白求恩出生在加拿大,是一位医学专家。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被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往遥远的东部黄土城镇延安。白求恩总是把病人的痛苦放在第一位。

当病人急需输血时,他主动献血300毫升,成功地进行了野外手术。他提议成立并参加自愿输血队。在这片战场上,白求恩用他高超的技术拯救了无数士兵。1934年,白求恩死于败血病,他无尽的爱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我最佩服的人是民族精神杨靖宇。杨靖宇从小就崇拜英雄,年轻时投身革命。那时日寇入侵东北,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抗日救国的路途,他率领的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在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令敌人闻风丧胆。

1940年2月23日下午,因被身边的叛徒出卖,杨靖宇在濛江县保安村被4万多的日军包围,一人独立战斗直到壮烈牺牲。在他死前几天,他连一粒食物都没有。他只能吃一些草根。敌人完全包围了他,催促他投降,但他连想都没想,只是不停地向敌人射击。

敌人见他如此顽强,就猛烈地攻击他。下午4点半,杨靖宇英勇牺牲,成为每个中国人心中的英雄。革命前辈朱德曾这样评价杨靖宇:“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永垂不朽。

”英雄杨靖宇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让我们永远以他为榜样,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要放弃,勇敢向前!

读完这本书,我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平静下来。在我眼前,我看到英雄们与敌人战斗。他们的吼声在我耳边回荡。是他们用自己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难道不是我们心目中的“抗战英雄”吗?

指导老师:柏燕燕

抗战观后感 篇2

“十四年来没有家,高山树林里把鬼子打呀。妈妈白发多,爸爸埋在荒山下……”

“如今恩仇分明,尝够了辛酸苦辣。血泊里挣扎长大……”

历史的画面在国耻日的钟声中展开。“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七七”事变,华北沦陷;“八一三”事变,上海沦陷;“血泊中呻吟,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在东北,日军疯狂掠夺以人换煤制造万人坑,研究细菌战活体解剖,推行奴化教育;在南京,残忍地**了30万中国居民。

生存成为中国的最大的目标。

民族在召唤。中国各阶层人民,各党派以及海外华侨都积极投身于抗战之中。摒弃前嫌,建立了统一战线。

黑龙江省的抗日战争,东北抗日同盟会的斗争,凇沪战场上各军的血战,中国共产党在敌后的辗转。人们的捐款和募捐都显示了中国人民保护土地、保卫国家的决心。面对巨大的军工差距,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长城,抵御日军的铁蹄,以一寸山川的代价捍卫民族尊严。

抗战是民族复兴的枢纽。生存危机唤醒了整个民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虽然其间有过挫折,但“坚决抗战,誓死不当亡国奴”成为民族主流。

中华民族展现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落后就要挨打,自强与团结才是民族立根之本。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蒋生淼

战争已去,我们仍需要这些影片,一方面不时地刺痛自己,记住民族曾经遭受的苦难,有力的反击那些美化侵略的丑行,另一方面感受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记住那些曾为国家而战的英雄先烈们。缅怀、纪念、苦难、反抗,这是中国人应当永远关注的字眼。

——中文系张玲玲

这学期看的电影中,《抗战》对我的触动最大。过去我对抗战的印象仅仅是停留在教科书平铺直叙的描述和数字中,而这部两个小时的记录片却让我体会到抗战中喷涌而出的民族尊严和中华男儿的铮铮铁骨。

抗日战争中的死亡实非常普遍的,但为了国家和民族,中国人不再怕死,中国不再是一片散沙,中国人的灵魂再抗日战争的炮火中获得了新的生命。

——生命科学学院陈思羽

对我触动极深的,不仅仅是影片所反映的史实,片头中的那一句:“十四年来没有家”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在外敌疯狂的“三月灭亡中国”的野心下,我们民族中的仁人志士以血肉为长城,坚定地捍卫我们的中国。

抗战观后感 篇3

7月9日,我们参观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展厅。展览馆用时间线索再现了抗日战争。

展馆里人山人海,有步履阑珊的老人,有穿着军装的老兵,有整齐划一的军人,也有90后的青年。70年前的今天,是全民抗日战争。70年后的今天,21世纪所有享受和平果实的中国人都纪的这场战争。是的,历史史不能忘记的。没有战士们的奋战,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m.yjS21.COM

在展馆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半景展馆。这个展馆真实地还原了卢沟桥事变。演说搭配着灯光,每一个参观的人都身临其境,战争中双方交战的情景一览无余。

日军趴在屋顶上伏击,河水被炮弹炸成水柱升到空中,树木被轰炸后连根倒下......像这样的战争细节不胜枚举,细节使战争情景更加真实,惊叹的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反观现在的抗战神剧,要不就是“裤裆藏雷”、手撕鬼子这些令人无语的剧情,要不就是抗战这一宏大叙事下同样“宏大传奇”的爱情,完全不顾史实甚至是客观规律,真是让人提不起兴趣。

挂着抗日战争的名字,却既没有客观地反映战争,也没有真实反映抗日战争下普通人民的生活,也没有起到教育青少年珍惜和平、铭记历史的作用,真是百无一用。本来还想要了解战争的人,看到这许多雷人的剧情也只好作罢。

除了按时间线索安排的各种式物和文件外,还有与抗日战争有关的专题展览,如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展览馆、南京大学展览馆等。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铁笼。这不是普通的铁笼,你完全不会想象到铁笼内侧还有“铁针”,对,就是铁质的刺刺的针!

这是日本用来对待战争中俘获的中国士兵。当时的战士们受到了何等惨绝人寰的对待啊?当时的日军又怎么会这么没有人性?

种种疑问在我心中打开。

展馆随处可见日军戴着手铐和铁链,日军不顾国际公约袭击学校妇女和儿童,日军强迫中国人民劳动。战争到底是何方神圣,可以让战争中的人如此心安理得地不顾人类的美德,做出这样惨绝人寰的事情,而且到现在还不知悔改?

最近,我看到一个实验,可以解释这个问题。一位科学家邀请人们做实验,希望找出德国人当时为什么同意纳粹和犹太人。科学家没有事先告诉参与者实验的目的,但告诉他们这是一个测试暴力对学生教育表现影响的实验。

所有人员分为两组,一组是老师,“学生”做错了题就要打他们,另一组扮演学生。刚开始,“老师”们因为使用暴力感到愧疚,但是当被告知他们这么做是正确的,是为了“学生”们着想。在实验结束时,扮演老师的人并不认为这是错误的,一点也不感到内疚。

在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的保护下,“老师”们竟然认为打人是理所当然的事!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当一个人被赋予了绝对的权利,不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时,他就会肆无忌惮地犯下暴行。所以我们需要法律,我们需要制度来约束人性中的**。

在战争中,侵略者有很大的权利,他们受过为国家荣誉而战的教育。他们不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是可怕的,但他们觉得很普通和正常。

战争对一个人的荼毒如此之深,它让人丢弃全人类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手上沾满鲜血;它蛮横地截断一个国家的正常“生长”,使无数人失去了生命;它挑战着全人类共同的善良底线。因此,我们一定要远离战争,珍惜和平。

抗战观后感 篇4

读《大抗战》有感

今年是反法西斯抗战70周年纪念日,公司组织阅读一本书叫《大抗战》的知识读本。我感受很多!

七十年前的1945年,经过八年的抗日战争,中国人终于赢得了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警钟长鸣,对于现在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记70年前的耻辱,不能忘记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们。今天的我们,多数都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无法体会硝烟滚滚背后战士们的勇敢坚强、无法想象敌国给同胞造成的巨大伤害,那是一段痛苦不堪回首的回忆,交织着惨烈、悲壮、愤怒与反抗,正是这段历史,让我们知道国家富强、民族团结、民心稳定是多么重要。

在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庆幸中国是拥有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大国;庆幸我们有敢于向前冲、最无私、最无畏的英勇战士;庆幸有党的正确领导,领导人的正确指引;庆幸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庆幸战场背后有伟大的决策,光明的引导;庆幸国人的坚定意志,一定会取得胜利,重见光明的信念;庆幸正义公正的道路指引着我们,一步步走向胜利,走向成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铭记历史,勇往直前。

现在,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我们是否想过,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这可是战士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

这个代价太大了!今天,让我们来顾过去的点点滴滴吧!在抗日战争的文章中,我看到战场上硝烟弥漫。

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

我还看到,1月27日下午,日军准备**的消息,导致住在川北路上的上海居民涌向租界避难。最后,蔡延锴军长亲临前线指挥……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摒弃怨恨,重新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的抗日战争开势燃烧。1945年9月3日的战争胜利与1894-1895年的战争完全不同。中国仍在进行封建王朝的战争,而日本则在进行民族战争。从1840年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里,几乎所有的大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了中国,我们取得的惟一胜利就是60年前的胜利。

这是近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攸关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在《抗日战争》中,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人,建设祖国,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

战士们就是这样抛头颅,为新中国流血流汗的。让我们不要忘记国耻,努力工作,成为祖国的栋梁,振兴中华!革命战士永垂不朽!

我阅读了《大抗战》一书,了解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什么缘由、了解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东方战场、了解了东北抗日联军、了解了长城抗战、华北事变等等。我从小就听爷爷讲抗战的故事长大,我更不忘记历史,我们应“勿忘国耻”、“刻苦学习”、“振兴中华”、“开创未来”!

抗战观后感 篇5

如今,我们享受着丰富多彩的生活,拥有五彩斑斓的人生,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和谐共处,但这美好幸福的生活不禁让我想到新中国成立以前那誓死为国的抗日英雄,那血雨腥风的时代。

抗日战争时期,有多少革命战士牺牲了宝贵的生命?有多少英雄默默无闻地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有多少能享受到荣华富贵的人放弃了奢侈的生活,投入了抗日战争。经过这么多年,他们取得了如此美好的生活。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能不令我们为之动容?

他们奋不顾身的品质能不让我们赞送吗?抗战英雄为了不让日本侵略者侵占我国的土地不惜牺牲一切代价;他们为了守卫国家,在战场上视死如归,奋勇杀敌。

1936年,巾帼英雄赵一曼为国牺牲。在战场上不分男女,面对白色恐怖,赵一曼以她非凡的胆识和勇气,走上抗日最前线,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面对汹涌来势的敌人,她宁死不屈,无论敌人如何严刑拷打,她始终坚贞不屈、百折不挠,没有向日军吐露任何实情,她的精神永垂不朽!

1938年10月初,八名女兵撤退时,为了保护大军,毅然放弃渡江。他们背水作战,直到弹尽粮绝,也不肯屈服于日军,八位女英雄集体投江,壮烈殉国,血染霜河。当国难来临时,他们宁愿牺牲自己保卫国家,坚决抵抗侵略者。

他们的自强不息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正在打我们的灵魂。这种精神不值得学习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男儿们一起保家卫国。1941年,在被日军重重包围之下,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被逼于悬崖,面对横行霸道的日军,他们临危不惧,毅然决然选择跳下山崖,也不愿被俘。

1937年,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也为保护大部队撤退,誓死与四行仓库共存亡,八百壮士凭借不屈不挠的意志与日军顽强对抗。日军为了占领四行仓库不断动用飞机、坦克,它们像猛虎下山一样的气势向八百壮士发动进攻,但日军屡遭重创毫无进展,八百壮士终于完成了任务。他们不屈不挠,不屈不挠的精神使日军敬畏我们。

面对困难和危险,我们不应畏惧和畏缩,而应勇往直前,克服困难和危险。革命英雄的民族精神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

初一:吴江林

作文网专稿未经允许不得**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