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数学除法课件(集合十二篇)

03-08

小学数学是我们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一门基础,身为小学的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为了让学生的数学基础打牢,教案课件是是老师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案中全面的总结课程内容呢?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最新小学数学除法课件(集合十二篇),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除法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掌握用四舍法试商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初商过大时的调商方法。

教学重点:如何试商

教学难点:如何试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里最大能填几?(投影出示)

200()700300()2500500()2600

700()2300400()2500600()3700

2.笔算。(用投影片出示)

12832=25951=

(1)两生在练习投影片中练习,其余学生在草稿本中练习,然后校对。指出错误并订正。

(2)引导比较两道题的商的定位有什么不同?

(3)启发归纳。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商的定位方法:先算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二、新课教学

(1)板书例4:438219。问:

除数219接近于几百?我们可以把它看做多少来试商?商几?你是怎样得到的?

用商数2去乘以200还是219?为什么?

板书:438219=2

(2)尝试练习

8684341708425

先请学生说说把除数看成几百来试商,再计算、校对、评议。

(3)例5692137

A、尝试计算

B、你是怎样试商的?试商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处理的?

教师板书(略)

(4)、比较归纳。

(1)试一试。

8684341203324

①学生练习,投影校对,同桌互说算理。

②提问:两题的计算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2)归纳。

①除数是三位数除法,一般按照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做和它接近的整百数来试商。

三、巩固练习

课后练一练。

四、总结

小学数学除法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学会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理解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培养同学的计算能力和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同学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假如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沟通。

1.指名用竖式板演:8÷4,16÷5,其余的同学在课堂练习本上做。

2.口算:

42÷2 420÷2

指名任选一题说出口算过程。

刚才同学们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出了得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笔算的方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二、动手操作、领悟算法

第一层:初步理解

1.出示例1:42÷2=

(l)动手操作.重现口算过程。

要求:动手分小棒,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生说:先用4个十除以2得2个十,再用2个一除以2得1个2个十加上1个一商是21。

(2)明确笔算的过程和竖式的写法:

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被除数十位上的4表示4个十,4个十除以2商2个十,要在商的十位(跟被除数的十位数对齐)上写2。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表示从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数,写在42十位的下面。4减4得0,裹示十位上的数已分完了,个位上还有2,要落下来继续除。2除以2得l,要在商的个位(跟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上写1,再用除数2去乘1,积是2,表示从被除数中又分掉的数,写在落下来的被除数的个位上的2的下面。2减2得0,在余数的位置上写O,表示个位上的数也分完了,计算过程结束。

(3)师问:说一说,作笔算除法时,是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的?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小组讨论)

(4)初步练习,掌握其法。

完成第20页例1下面的“做一做”。(指名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做)说出笔算的过程。

小学数学除法课件【篇3】

教学内容:书上4950页的例8例10及做一做和练习十三的13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0。2、在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会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3、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4、训练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1、商中间有0的两种情况:①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②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2、能够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教学难点:商中间有0的两种情况。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

1、口算:

3931806120255580

5505280420232-409

14007600552+00230

2、弄清0在记数中的作用。

(1)出示:18让学生说说1和8各表示的意义。

(2)出示:0让学生说出0表示的意义。把18变成108和180,让学生分别说说0在这两个数的位置有什么不同,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由乘法口诀导入新课。出示:459让学生说出459得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回答:因为5和9相乘等于45,所以459=5。

2、教学例8。

(1)板书出示:05=

(2)提问:谁知道05等于多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启发学生想:根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要求0除以5得几就得想哪个数和5相乘得0?因为05=0,所以05=0。

(3)板书出示:02=03=让学生讨论交流,说出是怎样想的。

(4)卡片出示:07=09=05=让学生自己,默想,说出结果。

(5)归纳概括。观察05=0、02=0、03=0,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归纳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板书)

(6)反馈练习:0128=069=076=

3、教学例9。

(1)板书例9:4082

(2)教师讲算理:列出竖式,先用2去除百位上的数,除到十位时,提问:0除以2等于多少?在哪一位上面商0?为什么?强调:商十位上的这个0必须写,它起占位的作用。用2再去除个位上的8。边讲边板书。说明:这种题的中间部分可以省略。写出简便写法。

(3)反馈练习:49页的做一做说明:在商的中间该商0的地方写0是起占位作用,而在一个数的前面写,是没有意义的。强调:商中间应该商几个0,就写几个0,不能只写一个0。

3、教学例10

(1)板书出示:3243=

(2)引导学生明确计算过程,教师板书。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时,让学生想一想:用3去除十位上的2,不够商1,怎么办?同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边想边说边板书:十位商0以后,怎么算?余下的2与被除数个位上落下来的4,合在一起是24,24除以3商几?8写在商的个位。引导学生观察竖式:在这个竖式中哪一步可以省略不写,为什么?

(3)总结商中间有0的两种情况。观察比较例10与例9,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白:两道例题都是商中间有0的除法。而例9是除到中间一步,被除数是0,商0;例10是除到中间一步,不够商1,商0。

(4)提问: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商中间有0的除法有几种情况?小结:有两种情况,两种情况都是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十位不够商1,就对着十位商0;如果被除数是四位数,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百位不够商1,商0,十位不够商1,也商0。也就是:在求出商的最高位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那一位商0。

(5)反馈练习:50页做一做的1、2题。

三、全课小结。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四、随堂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三的1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

2、改错,并说明理由。

3、完成练习十三的2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

五、作业。练习十三的3题。

小学数学除法课件【篇4】

一、导入

师:孩子们,上课之前先考验下大家,(出示课件)这个谜底是什么?

生:月饼。

师:你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们喜欢吃月饼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喜欢。在月饼中也含有许多数学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课件),把6块月饼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怎样列式计算?

生:2块,6÷3=2(块)。(板书)

师:说得真棒,要是声音再大些就更好了,我们再来看下一个问题,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怎样列式计算?

生:0.5块,1÷2=0.5(块)。(板书)

师:表达得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老师就继续考验大家,如果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怎样列式计算?

师:你为你们组又增添了一份光彩。看来大家已经能够解决分月饼的问题了,不用学具直接说出5除于7等于多少?

生:七分之五。

师:非常正确。我们再来看这些算式,整数除法得不到整数商的时侯,可以用什么数表示商?

生:可以用分数表示。

师:在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用谁作分母?用谁做分子?

生:用被除数作分子,除数作分母。

师:那么分数与除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谁能用语言概括下?

生: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除数分之被除数。

师:你表达得这么清晰流畅,了不起!

师总结:可以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用除数作为分母,被除数作为分子,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反过来,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所以,分数与除数的关系我们可以用式子来表示为: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板书)。用字母表示是?

生:a÷b=a/b(b≠0)(板书)

师:这个关系式里每个数的范围要注意什么?

生:因为在除法里除数不能是零,所以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即b≠0。

师:想一想分数与除法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教师强调:分数是一种数,但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师:今后我们再看分数时,会有两种意义。(把“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3份的数,也可以是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二、巩固练习

师:你们知道阿凡提吗?你有他聪明吗?敢不敢挑战他?我们来闯关,大家有信心吗?

1.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1)3÷2=()

(2)2÷9=()

(3)7÷8=()

(4)5÷12=()

(5)31÷5=()

(6)m÷n=()n≠0

2.把5千克糖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千克;把1千克糖平均分成7份,5份是()千克;也就是说5千克糖的()和1千克糖

的()是相等的

三、课堂小结

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重点说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结束语: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并学会了这么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其实生活中有更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探索,快做个有新人吧,你会成长得更快!

四、作业布置

练习十二第1,3题。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a÷b=a/b(b≠0)

小学数学除法课件【篇5】

教学内容:

P13-15例1

教学目标:

1、学会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基本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

2、进一步发展学生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3、在合作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组织口算练习

下面的题目你能很快算出结果吗?试一试

出示口算题目

你能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吗?

2、组织学生进行填写

60里面有()个十

240里面有()个十

二、探究算法,理解算理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列式子解决。

603=6003=2403=

师:这些问题都是用除法来解决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一起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揭题)

2、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1)603的结果是多少呢?可以用学具进行研究

(2)全班交流,汇报

603=20把6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捆,也就是20

203=60

6个十3=2个十所以603=20

3、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15做一做1、2题

2、组织学生开火车计算P17第1、

小学数学除法课件【篇6】

教学内容:《2013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P23例3。

内容解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本P语言叙述等不同方式表征问题结构,重点是突出数量关系的分析和把握,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运算的意义选择算法,又可以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除法运算的含义。通过解答后的回顾与反思,渗透用乘法检验除法的方法,并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用除法解答的两种情况的问题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进而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教学中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两种分法,感受出发在生活中的`作用。

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用除法知识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明确平均分的两种分法的联系与区别。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12个小圆片

教学问题诊断:

图示理解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将抽象的文字用直观的图示表示出来,是对一类数学问题的提炼和概括,既能反映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情况,也便于学生清楚地看出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数量关系的分析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学生能够依靠以前学过的有关除法的知识正确列出除法算式,但是学生对“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可能不是真正理解,尤其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表示题目的含义,再根据图来列算式有一定的难度。有些学生虽然正确列出算式,画的图可能与题意不符,有些同学可能对于自己画的图和列的算式之间没有建立起联系。也就是学生对于题目所表达的含义在理解上是有偏差的。

想到这种情况,我在上课开始,让学生先用小圆片动手摆一摆,通过动手摆让学生理解题目的含义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图形与算式之间的联系,为下面尝试画图列式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我来分一分。

(1)把12块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块?

学生动手操作(用小圆片代替糖)

师:怎样列式?(12÷3=4)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这是把12平均分成了3份,求一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计算。)

(2)把12块糖,每份分4块,可以分几份?

学生动手操作。(用小圆片代替糖)

师:怎样列算式?(12÷4=3)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这是求12里有几个4?所以用除法计算。)

2.看图说话列式。

算式:□○□=□

引导学生表述图意:8个

,每2个一份,可分成几份?

引导学生表述图意:8个

,每2个一份,可分成几份?

算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分一分、说一说,使学生建立起动作表征,在图形表征、动作表征、语言表征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两种意义。同时,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图与题之间的联系,为下面的比较学习做好铺垫。】

3.揭题:我们已经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和“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都是用除法计算,这节课我们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1. 教学例3左图

(1)读题,找出数学信息(师: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所求问题是什么?(生:每个纸盒放几只?)板书:每个纸盒放几只?

师:你怎样来解决?请你来画一画图。

(2)画图理解题意。

学生画图理解题意(教师对画图有困难学生进行指导)

小组交流所画的图,理解题意。

请学生代表汇报:

从图中可知:将15只蚕宝宝平均放在3个纸盒里,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是将15平均分成3分,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3)在课件中出示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请学生结合图再说一说。

(4)列式解题。

师:你能列式解答吗?

生:15÷3=5(只)。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

师:请你说一说3、5分别指什么?(多请几个学生回答)

15÷3=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多请几个学生回答)

(5)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师:我们的解答正确吗?

请学生画一画进行验证。

请学生回答,进行集体交流验证(课件显示验证过程)。

“每盒放5只,3盒一共15只,上面的计算结果正确”。

2.教学例3右图

(1)读题,找出数学信息,(师: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师:所求问题是什么?(要用几个纸盒?)板书:要用几个纸盒?

(2)画图理解题意。

师:你怎样来解决?请你来画一画图。

学生画图理解题意。

小组交流所画的图,理解题意。

请学生代表汇报:

从图中可知:求要用几个纸盒,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计算。

(3)课件出示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请学生结合图再说一说。

(4)列式解题。

15÷5=3(个)。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

师:请你说一说5、3分别指什么?(多请几个学生回答)

15÷5=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多请几个学生回答)

(5)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请学生画一画。

师:我们解答的正确吗?

请学生画一画进行验证。

请学生回答,进行集体交流验证(课件显示验证过程)。

“3个纸盒,每个纸盒里放5只,一共15只,同问题中蚕宝宝的总只数相等,计算正确”。

【设计意图:教学例交流、进行思路分析,学生在动作、图形、语言表征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进一步理解除法的两种不同的意义。学生之间通过质疑、补充、订正进行学习互动,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比较两题的异同(体会内在联系,理解数量关系)。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道题有什么异同?

小组讨论。

请小组汇报:

学生互相交流、补充订正、完善答案。

师生小结:

(1)不同点:

左图已知总只数与盒数,求每盒的只数。

右图已知总只数与每盒的只数,求盒数。

(2)相同点:

①是求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

②计算商时都用到乘法口诀“三五十五”。

师生归纳总结解决平均分的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设计意图:分析两种类型的除法问题之后,学生已经对这两种不同的除法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对比、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对本节课重难点进行理解。】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练习五第1题。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后请学生说一说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2.练习五第2题。

学生读题,独立解答,请学生进行讲解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设计意图:第1、2题是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的实际问题进行对比编排,第1题,给学生提供了示意图,让学生借助图形进行思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两种情况的联系与区别。第2题,完全是文字题,要求学生读题,从语言文字上进行分析,能说明选择算法的依据,提高解决除法问题的能力。】

3.练习五第8题。

(1)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列式解答。

(2)请学生说出这3道题的联系与区别。

【设计意图:本道题是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将一个乘法问题和两个除法问题对比编排,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体会每份数、份数和总数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明确:知道其中两个量,能求出第三个量。】

4.出示图(见课件)。

请学生观察,提出用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本题作为一道开放的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巩固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掌握。】

四、总结评价,谈谈收获

请学生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

小学数学除法课件【篇7】

《分数与除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对分数意义有初步认知基础上的深入理解。在这节数学课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直观的位置关系,还要从分数意义中理解分数与除法的联系。所以在本课的的设计中,以分数意义的辨析贯穿始终。因为分数的意义,本身就是除法的界定,这才是分数与除法最根本的联系。

本节教学内容重视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究整数除法得不到整数商的情况时,可以用分数表示;在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用除数作分母,用被除数做分子。教材从“分蛋糕”的实际情境引入,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结合分数的意义得出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几个算式,探索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用分数表示两数相除的商或把分数写成两数相除的形式。

小学数学除法课件【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提出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合理进行算法优化,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验算和灵活选择合理的方法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笔算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本节课根据“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线,先以谈话引入,再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讨论,从而发现灵活的试商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说学法。

根据学情我设计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实践应用的学习方法。在算法交流,分析比较这一环节中,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讨论:把除数看做哪个数试商?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各自的想法,掌握灵活的试商方法,从而达到算法的多样化和优化的目的,并在后面的练习中进行实践应用。

教学流程:

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导入:你知道有哪些农作物是在秋天成熟的?直接引入信息窗4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二)解决问题,探究算法

理论依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在这一环节充分放

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掌握灵活的试商方法,充分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

1、红点问题的教学。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学生先学。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120÷24=(板书算式)

教师提出问题:你会算吗?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想一想,做一做。

课前预设: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

(1)估算:120÷24≈

(2)根据口算求商:24×(5)=120120÷24=5

(3)把24看作整十数20试商

(4)把24看作中间数25试商

第二步:集体交流

教师提出问题: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学生回答,师依次出示并及时评价学生的方法。

如果学生想到把24看作25试商的方法要及时鼓励,如果学生没有想到这种方法,师可以出示第4种方法,让学生研究这种方法的道理和好处。

(在学生说出第(3)、(4)种方法的时候相机板书:整十数试商、中间数试商)

第三步:小组合作讨论

(1)观察比较:把24看作20或25来试商这两种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简便?为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把24看做20试商需要调商,看作25试商不需要调商,计算简便。(板书:调商大↓)

(2)根据学情深入讨论:还有什么数可以看作25来试商?22和28看作什么数试商快?

引导学生发现:24、26这样与25相差1的数可以看作25来试商,22、28应看作整十数试商。

第四步: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自学与讨论,我们发现了:像24、26这样的数看作25来试商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本环节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先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相互交流,在自主学习中发现数学算法多样化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思维。根据学情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比较几种试商方法,从而体现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试商方法。

2、绿点问题的教学。(出示)

教学方法同上。在学生独立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指着板书36)把除数看作40试商,商小了,需要调商(板书:小↑),体会把36看作35试商不需要调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具体问题。

3、想一想: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如何试商?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比较口算、估算、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或中间数试商的方法,鼓励学生选用简便的方法计算。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整数除法的完成和提升阶段,本单元教学的难点就是试商方法,通过学生回顾总结,便于学生理顺方法,鼓励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简便方法计算,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和优化。

(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设计意图】本环节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次练习设计,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

1、()里最大能填几?

()×25<18014×()<72

2、□里能填几?

□04÷32(商是一位数)□04÷32(商是两位数)

3、第81页自主练习3

4、分层练习,划线的题目要验算。(学生任选一组完成)

(1)84÷14450÷25

(2)336÷24546÷26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土木并完成,教师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予以纠正。通过验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拓展练习。

相同品牌包装的大米:A超市364元14袋,B超市650元26袋。去哪家超市购买大米划算?

【设计意图】这一练习为能力较强的学生设计,使他们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作业

A、第81页自主练习1

B、第81页自主练习4、5

C、计算下面各题,并探索试商方法。

128÷24362÷72210÷42191÷38335÷64273÷52

【设计意图】本环节体现了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次练习的教学原则。C组练习想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商是5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整十数试商大↓

调商小↑

中间数试商

【设计意图】本节课重点讲了灵活的试商方法,并把这种方法与整十数试商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能发现这两种方法的不同,并灵活选择进行计算。板书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小学数学除法课件【篇9】

一、激活旧知,引发思考

1.把8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如果有4块饼呢?

学生口答列式,教师板书。

提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用除法算?

指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引入新课

二、主动思考,认识新知

1.教学例2

(1)把刚才呈现的题目改为: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

怎样列式?

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能分到1块吗?你是怎样想的?

每人分得的不满1块,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那么,可以用怎样的分数表示1÷4的商呢?请大家拿出1张圆形纸片,把它们看作1块饼,按照题目分一分,看结果是多少?

(2)学生操作,了解学生是怎样分和怎样想的。组织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3)小结: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14块。完成板书。

2.教学例3:

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得多少块?

可以怎样列式?3÷4得数是多少?

大家拿出3张圆形纸片,把它们看作3块饼,按照题目分一分,看结果是多少?

3.独立完成

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得多少块?

3除以5,商是多少?怎样用分数表示?小组交流。

4.总结归纳

请大家观察上面两个等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用b表示除数,这个关系式可以怎样写?a÷b=a/b

讨论:b可以是0吗?(在除法中,0不能作除数;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不能是0。)

5.教学试一试。学生尝试填空。你是怎样想的?

把7分米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数,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7÷10的商用分数怎样表示?23分改写成用时作单位的数,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23÷60的商用分数怎样表示?(指出:两个数相除,得不到整数商时,可以用分数表示。)

6.做练一练第1、3题

学生独立填写,要求说说填写时是怎样想的。

7.做练一练的第2题

学生填写后,引导比较:上下两行题目有什么不同?

三、练习巩固,加深认识

1,做练习八第6题

让学生看图填空。

交流:结果各是多少米?怎样从图上看出结果?

追问:如果列式计算,应该怎样列式,得数是多少

2.做练习八第7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结果。

3.做练习八第8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方法板书。

四、反思总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学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小学数学除法课件【篇10】

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页例1、2。教学目标:

1.通过分糖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猜谜语

2、猜气球的颜色

二、观看动画,引出课题 六一儿童节 1、6颗糖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颗? 请两个同学上台来分一分。

(1)怎样列算式 6÷3=2(颗)(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请同学们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2、7颗糖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颗?

分小组摆一摆、分一分

讲解: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颗糖,在算式中称为“余数”,像这样的除法算式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的是“有余数的除法”(1)怎样列算式 7÷3=2(颗)??1(颗)(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请同学们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4)教同学们读算式:7除以3等于2颗余1颗 问题:同学们比较这两个算式,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老师总结: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颗糖,在算式中称为“余数”,像这样的除法算式叫做有余数的除法,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其实,有余数的除法里面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它??

三、例2用小棒摆正方形

问题:1.用8根小棒,你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请你动手摆一摆。

2.能用除法算式表示你摆的意思吗? 3.如果用9根、10根小棒来摆呢? 根、12根呢?

5.余数和谁有很密切的关系?是什么关系?

余数<除数

三、对比观察,理解关系

(二)活动思考,加深理解 思考:用一堆小棒摆。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小棒? 问题:

1.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你是怎么想的?和同伴说一说,也可以摆一摆 证明自己的想法。3.如果用这些小棒摆

呢?

四、智力大比拼

五、课堂作业

作业:第60页“做一做”,第1、2题。

六、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小学数学除法课件【篇11】

教学内容:

课本第15页及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练习,学生巩固一位数除两位数及几百几十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计算。

2、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除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和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投入课堂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得到培养。

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迅速正确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练习,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

60÷3=40÷2=150÷3=270÷9=

160÷4=2700÷3=900÷3=1000÷2=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三的第2题。

教师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说说计算是要注意什么。

三、补充练习(解决问题)

1、出示题目,提出问题:你从题目中都能获得哪些数据和信息?

学生看图,从图中获得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探究算法,与同伴进行交流。

(1)独立思考问题,列出算式最后解答。

(2)互相交流算法。

(3)将学生列的算式及方法板书。并用全班学生一起复述,明白算法。

四、巩固练习

出示问题

学生弄清楚题目的意思后,确定解体的方案,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五、课堂评价

你觉得口算除法掌握得怎样,你能解决那些实际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可与他人交流自己的不足,互相帮助。

小学数学除法课件【篇12】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l34页例2、例3.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应用。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归纳、思维能力。

教、学具准备:投影仪、部分胶片、每组学生三个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剪刀。

[评:本节目标的确定能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既注重了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注重了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大纲知识、能力、品德教育三位一体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投影)

1.表示什么意义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个怎样列式

3.把一根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管的几分之几这里把谁看作单位1

[评:有这三道练习题作铺垫,就为后面教学例2、3的放作了积极的孕伏。]

二、引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3除以7,商是多少(板书:37=)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怎么办呢学生一时语塞。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评:这里教师注意创设问题情境,以37其商不用小数表示,制造认知上的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讨论操作

1.投影例2:工人师傅要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长多少

教师让一学生读题,然后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各小组的讨论,并适时点拨。

师:谁能把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告诉大家生: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这样的因为钢管的长度是1米,把它平均分成3段,求每段的长,用除法,列式为:13(板书:13),但除不尽,商是一个循环小数,等于0.33

师:说的好,但说到商是一个循环小数时,感到有点美中不足,故声音小了下来。那么是否还有其它的求法呢

生:要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3段,根据分数的意义,把1米长的钢管看作单位1,求1段的长就是米。(师板书:米)

师:太棒了。这样所求的钢管长度不再是烦人的循环小数,而是一个简洁的分数。随即指着13和米,它们有什么关系

生:相等关系。因为它们表示的是同一段钢管的长度,所以它们相等

师:由上可知:1除以3,商是用什么数表示的

师生共同小结:整数除法不能整除时,可以用分数表示它们的商。

[评: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从整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的意义入手,先从直观上初步建立起分数与除法的相等关系。]

2.投影例3:幼儿园里,老师把3个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个

师:(1)要求每个孩子分得多少饼,怎样列式(生说师板书:34=)

(2)3除以4能否整除我们能否像例2那样用分数表示它的商呢

(3)如果能,那么商又是多少现在老师把这个问题交给同学们,请拿出准备好的纸片和剪刀,用三个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比作三个饼,4人一组扮作幼儿园里的4个孩子,你们帮助幼儿园的老师分一分。看每个孩子分得多少个饼

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点拨,然后小组汇报。

生:我们组是一个一个地分的。先把1个饼平均分成4份,得到4个,3个饼共得到12个,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3个士,拼在一起是个饼。

生:我们组是把3个饼叠在一起,先平均分成4份,剪下其中的一份,再把这一份展开,拼在一起得到个饼,所以每个孩子得到个饼。(板书:个)

师:两种分法都对,相比来说,哪种分法简便些(后一种)下面请同学们看后一种的分饼过程。

投影图形,与书本上的图形完全相同。(制胶片时要做成抽拉式的,使3个饼的士部分可移动)(略)

据投影的图形,再让学生思考回答:

(1)三个饼的几分几就是一个饼的几分之几反过来,一个饼的几分之几就是三个饼的几分之几

(2)个饼表示什么意义

(3)表示什么意义

[评:对于例3,教师仍采取了放的形式,让学生对例题中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团结协作,尝试解决,较好地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使学生对分数与除法的内在联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四、探求规律

教师指着两个算式:13=34=提出以下问题。

1.观察这两个算式,等号左边是什么算式右边是什么数你能发现除法与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为了便于发现规律,教师可在等式上画出如下的箭号,并再次让学生讨论。

13=34=

生: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并且被除数作分子,除数作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

2.如果用文字表示:被除数除数=

3.在这个等式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除数不能是零,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

4.若用a、b分别表示被除数和除数,那么除法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又怎样表示

学生板书:ab=(bo)

5.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反过来,分数能不能看作两个整数相除

6.分数的各部分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什么

7.综合以上问题,能不能说除法就是分数除法与分数之间有什么区别

生: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

师:刚上课时,提出的问题:37商是多少,你会做了吗

看书质疑。

[评:教师设计了这样一系列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真正让学生去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规律的被揭示过程,彻底弄清了分数与除法的相互关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和归纳思维能力。]

五、练习巩固(略)

六、全课总结(师生共同总结。略)

[总评:分数与除法相互关系的理解与掌握,不但可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而且为后面学习假分数、带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比、百分数打下基础,所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执教教师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获得。课堂上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同时学生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教学过程,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独立地发现并获得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