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数学日记收藏14篇

03-09

写作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作文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下面将为您全面解析“数学日记”。我们希望这些资料可供参考和使用祝你学有所成!

数学日记 篇1

你们知道我的数学老师是谁吗?他姓任,叫任老师。他长得非常高,他有胡子,他的头发很短,有几根白了,他有时候有点严厉,有时候很温柔。

他很喜欢说的话是“这不可能”。有一次下课时候,有几个小朋友跑来跑去的,他说这不可能,你们比幼儿园的小朋友还不乖?有一次上课的时候有些小朋友不会,他说这不可能,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都会了。还有一次,陈家怡小朋友碰了教具,他说这不可能,陈家怡小朋友这么乖怎么会碰教具。

数学日记 篇2

成绩并非想高就高,要靠努力,没有行动的理想是空想。就像尼采说的那样,一件东西的价值有时并不取决于人们的收益,而是取决于人们的付出——取决与你为它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这句话说得没错。聪明才智不在于知识渊博。咱们不可能什么都知道。聪明才智不在于知道尽量地多知道,而在于知道最必要的东西,知道哪些东西不需要知道哪些东西。通过这次考试不但检测了我近期所学的知识,还让我的许多缺点暴露出来了,让我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及时改正。

数学日记 篇3

前几个月,老师教了我们千米和吨的知识。今天爸爸妈妈还有外婆带着我去恐龙园玩。

一路上,我看见了许许多多的路牌:有60Km,指的是汽车每小时行驶不能超过60公里;还有12t,指的是这座桥的载重量不能超过12吨。

准备上高架了,这时,在我的右边出现了一个路牌,是80km。我的心里顿时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地面上的路牌是60km,而高架上的路牌是80km。我把这个问题告诉了妈妈,妈妈用亲切的口吻回答道:“因为高架上没有红灯,非机动车和行人都不允许上来,所以高架桥上的路牌是80km。”妈妈这样一说,我马上就懂了。

这一路上的知识可真多啊!

数学日记 篇4

今年寒假,我来到了外婆家——诸暨,那里是个农村,风景,空气都挺不错。而我外婆刚好是有一个小店的,最近是过年,于是生意很旺,我在她的小店里挑了点买的人比较少的用品、食物,坐在路边摆摊。

既然我挑的这一些用品买的人都比较少,那么我就得采取些措施了。这种类型的芝士棒外婆说进价三元,她7元出售,我就在一个招牌上写:此款芝士棒,每盒6元,买四送一,让顾客用买四分的钱得到五份,如果是小孩或带有小孩的人来买,我就拿出些免费的水果糖和牛奶糖送给他们,令我没想到的是,我拿的和外婆店里放的50盒芝士棒居然全部卖完了!50盒芝士棒,进价一共是150元,现在,送了六盒,就有6个顾客用了“买四送一”,这样就卖了24盒,买的再加上送的一共三十盒,得到144元,再后来买的人基本都是一盒盒买的,或是2-3盒买的,于是又得了120元,一共获得264元,获得利润114元。

之后,我又卖三包一盒的餐巾纸,一共只剩20包,进价5元,外婆卖11元,也是由于太贵卖不出去的,于是我降到9元一盒,仍然赠送糖果,最后到傍晚六点为止,我卖出了17盒,共得到153元,按照进价来的话,那么17盒就是85元了,那么我就获利了68元呢!

令人高兴的是,我这些获利部分的钱,外婆全都送我当零花钱了呢。

数学日记 篇5

今天,数学课上老师和我们学习了统计,老师叫我们把书翻到76页,上面有一幅图,我一下子不能说出上面有几只狗、几只猴和几只猪,然后老师叫我们看看下面分好类的图,啊,好整齐啊,我一眼就看出了小动物的数量,然后我就填数了,狗是4只,猴是5只,猪是3只。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只要把东西归类,就可以一眼看出多少了。

回到家,我又和妈妈画了许多种动物和水果,我做了一下小老师,和妈妈又学习了一下分类和统计,真是很有趣。

妈妈的话:今天的统计课女儿肯定很喜欢,回家又是画画又是分类,还一个人又当老师又当学生,忙的不亦乐乎。今天女儿回家似乎心情很好,还告诉我她现在有21颗星了,以前可能得的比较少吧,她很少和我说得几颗星的,看来小孩子还是有点要面子的,呵呵。希望杨杨会更加努力。

数学日记 篇6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新华书店买书。因为假期除了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以外,还要让我们读指定三本书,有:《爱的教育》、《伊索寓言》和《唐诗三百首》。

走进书店,书架上到处都摆放着书,瞬间,让我陶醉在这书的海洋中。妈妈说:“快点找,你需要的书。”正在这时,来了一位阿姨说:“小姑娘,需要什么书?”在阿姨的帮助下,我顺利找到了这三本书。

妈妈给了我100元钱,让我自己去结账。考验我数学学的怎么样?我接过钱,心里想:“真是小菜一碟,太小看我了!”

《爱的教育》25元、《伊索寓言》24.5元、《唐诗三百首》12元,25+24.5+12=61.5(元)。然后,我又问妈妈要了1元5角给了结账阿姨,阿姨看了看我,给了我40元整。101.5-61.5=40元。然后说:“这个小女孩,还挺会算账的。”妈妈也看了看我说:“数学学得真不错!”

听了阿姨和妈妈的话,我心里美滋滋的,只要你多动脑筋,多思考,数学无处不在!

数学日记 篇7

长方体变形了!快来看一看吧!它是怎么变形的呢?

准备材料:12厘米长的吸管四根,9厘米长的吸管四根,6厘米长的吸管四根,粘土做8个顶点和剪刀。

第一次变形,先把上面的材料拼在一起。做两个长12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把剩下长六厘米的吸管插在其中一个长方形的四个顶点上,把一个长方形反扣过来,插在另一个长方形上。当当当!长方体变形记,做第一次就做好了。

第二次变形:把上面的长方体改成一个特殊的长方体。已知特殊的长方体有八条相等的棱,有两个相对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先把这个长方体拆掉,把长为9厘米的四支吸管剪成长为6厘米的吸管。重复上面的方法(只是先拼两个长12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其他的方法和上面一样,当当当!长方体变形记,第二次变形就已经完成啦!由一般的长方体改为一个特殊的长方体。

第三次变形:把特殊的长方体改为正方体。已知正方体12条棱的长度全部相等,也就是把12根吸管都改成一样长的,把长为12厘米的吸管也剪成长6厘米。先把上面的特殊的长方体拆掉,你就可以做正方体了。(新片两个边长为六厘米长的正方形)其他的方法也和上面一样。当当当!长方体再次变形成功,把特殊的长方体变成正方体,第三次变形就完成啦!

长方体变形计,三次变形神不神奇呢?快去准备需要的材料,动手做一做长方体变形计吧!

数学日记 篇8

今天我突然想吃面包,可是家里的面包吃完了,于是妈妈说去淘宝看看,并交给我一个比较价格的任务,看看买哪家的合算。

于是我搜索了一下,发现一家店卖整箱63元,里面有21个面包,另一家店卖3。5元一个,还有一家店标价3个面包12元。怎么选呢?让我先算一算吧!

我想了想,要先算出每家店每个面包的价格才容易比较出来。那么,第一家店就是63÷21=3(元),第二家店已经告诉我们3。5元,也就是3元5角,第三家店是12÷3=4(元)。这样一看,我告诉妈妈买第一家店的吧,3元一个最合算!

妈妈说我说的对,可是又提出一个问题:第一家店要买一箱21个面包,保质期是7天的话,我们三个人每人每天要吃几个?那就是21÷7÷3=1(个),大家每人每天要吃一个面包哦,不然就要过期浪费啦!

数学日记 篇9

今天下午我们去图书馆看袖珍科技展,因为爸爸不在家,只能坐出租车去。

在出租车前排的中间位置有一个黑色的小盒子,司机叔叔放倒写着“空车”两个字的牌子后,盒子里发出吱吱的'打字声,上面还有几个红色的数字在跳动。我很好奇,妈妈告诉我,这叫计价器。我又问叔叔,它是怎样来算价钱的?叔叔耐心地讲了起来:“每个城市都有出租车的起步价,我们宁波的起步价是10元,能开3。5公里,再加1元的燃油附加费,就是11元了。”“那超过3。5公里怎么算呢?”叔叔说:“十公里内,每公里2元,十公里外,每公里3元。如果车子刚好行驶了10公里,你们算一下该付多少钱呢?”我和妈妈一起算起来,从3。5公里到10公里行驶了:10—3。5=6。5(公里),6。5×2=13(元),再加上起步价11元,就要付:11+13=24(元)。

妈妈说:“我们以前打的去外婆家用了33元,你能算一下,从我们家到外婆家有多少路程吗?”

我想了想,33元>24元,这个路程肯定超出了10公里,先算超出多少钱,再算超出的路程就可以了,33—24=9(元),10公里后每公里时3元,9÷3=3(公里),再加上之前的10公里等于13公里。

耶,我算对啦!同学们,你们会算了吗?

数学日记 篇10

我们现在开始学厘米和米,今天,就在操场上上了一节不一样的。数学课。

我们学习了身体上的“尺”,认识了许多量长度的名称,它们分别叫“拃、步、庹、脚”。高老师教我们用脚量米的时候双脚要靠拢,用步量米的时候要跟平时走路一样大小的步子就能量出一米的步数。

这一节数学课上得真有趣!我们不但认识了量长度的各种单位名称,还学会了怎么去用它。

数学日记 篇11

今天我们要举行数学的最后一次考试,也就是期末考试。

等发完卷子的时候,监考老师就说:“先写好班级姓名,别着急答卷。”过了一会儿,就开始做卷子啦,我做得挺快,不一会儿就把卷子给写完了。接着我就开始检查,检查到看图写数的第二小题时,发现那明明是14,我给写成17啦,连忙把它改过来,然后又接着检查,结果我把卷子检查了无数遍。

考试结束了,等到监考老师走了,班主任张老师回来以后,张老师就问我们:“谁是认真检查的?”我便站了起来。老师说:“互相看一下,看谁是没有认真检查的?”结果也没有一个人指我。老师说:“过来领奖品。”我便领了两个金响卷零食,金响卷可真好吃!

今天考试完了还能吃到零食,真开心!

数学日记 篇12

题目:有粗细不同的两枝蜡烛,细蜡烛之长是粗蜡烛之长的2倍,细蜡烛点完需1小时,粗蜡烛点完需2小时。有次停电,将这样的两枝求用过的蜡烛同时点燃,来电时,发现两枝蜡烛所剩的长度一样,问停电多长时间?

解题思路:如高粗蜡烛长为1,燃烧的速度分别为:(1)1÷2=1/2(2)2÷1=2要设停电时间为X小时那么式子就是:1—1/2X=2—2X分析已知细蜡烛占粗蜡烛的1/2,粗蜡烛就是细蜡烛的2倍,求停电多少小时,也就是第一根燃烧多少时。

解:设停电时间为X小时。

1—1/2X=2—2X X=2/3

答:停电时间为2/3小时。

数学日记 篇13

暑假第一天,我和妈妈制定了一张表格,上面写的都是暑假培养的好习惯。

首先,练习钢琴每天大于30分钟,就能得到1元;钢琴上课表现得9分以上就能得2元。早上起来,在吃早饭之前,把自己的床上被子叠好,就能得1元;打扫自己房间,保持书桌干净,每天英语阅读30分钟各加1元。

当然,也有惩罚项目,我如果发脾气,扣1元。

统计下:一个暑假60天,扣除夏令营6天,一共54天。

这个暑假,我一共得了50+14+2+1+3+50—5=115元。我跟妈妈讲,我想要把这笔钱攒起来买宠物店乐高。但是宠物店乐高需要200元,我还差200—115=85元,妈妈说明年压岁钱可以攒起来一起买。

数学日记 篇14

今天,我在做24点的时候,发现有几个怎么算都不对。比如3、8、9、10这四个数字,我用了加减乘除,最后都不等于24。

正在我绞尽脑汁、束手无策的时候,姐姐过来了,看到我这个样子,她就知道我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了。姐姐坐了下来,她大手一挥,用君临天下的语气跟我说:“哪道题不会做?呈上来我看看。”我立刻把3、8、9、10这道题指给她看,她看了一眼,轻描淡写地说:“这题简单,24点的口诀是2乘12,48除以2,3乘8,72除以3,4乘6,96除以4。你看这道题有3有8,我们只要把8、9、10变成一个8,再乘3,就等于24了。第一种:(10-9)*8*3。第二种:(3*8)*(10-9)。你看,不难吧!”说完扔笔走人,动作那叫一个行云流水。

我服了!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