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故事作文6篇

03-09

我们生活中离不开“幼儿园故事作文”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请将这个网址加入你的收藏夹方便以后查看。作文是加强学生文化自觉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写作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因此作文想要写的又快又好肯定离不开素材的积累。

幼儿园故事作文 篇1

和孩子们在一起已经第四个星期了,相熟度也明显加强,几个比较粘我的孩子我也时常去抱抱他们,所以就疏忽了独立又不粘我的孩子,以为他们并不怎么需要老师亲亲,老师抱抱。然而有一天,正当我在抱抱王雪儿的时候,一向以女强人著称的金雷,羞涩的跟我说“沈老师,我喜欢你,我也想抱抱你”,刚开始我甚至有些不敢相信,因为刚开始我会主动的向她套近乎,但屡次都遭到她强烈的拒绝,这次是她主动出击,我有种受宠弱惊的感觉,立马也像她张开双手去抱抱她,亲亲她。原来,每个孩子都需要关爱,都需要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拥抱。都渴望老师的关注,生怕老师忘了自己,每个孩子都想做主角。作为老师的我,只有将爱平等的分给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同步的爱,同步的拥抱,同步的微笑,同步的亲吻,让他们共同享受幼儿园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喜悦,高高兴兴的来幼儿园,快快乐乐的回家。

在幼儿园里,幼儿吃手的现象时常发生,我班波波小朋友经常吃手,看到这种现象我们老师非常着急,常常提醒他不要把手放在嘴里,可是事与愿违你越是不要他吃手,他却越是吃的更厉害了,好像是故意跟我们对着干似的,真让我们感到不知所措。当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所采取的教育方式时,我忽然发现我们都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那就是我们始终都只是不停的提醒波波不要吃手,而这种做法只能是对其错误做法的不断强化。因此我们的这种做法非但不能纠正他的错误行为,反而会使他更加忘不掉“吃手”这件事。认识到了这一点后,我及时改变了教育方法,变强化缺点为强化优点。即在波波不吃手的时候(哪怕是只有一分钟的时间)我就会马上对全班小朋友说:“小朋友,我发现波波现在真的长大了,变成大哥哥了,你们看他现在都不吃手了,对吗?”波波听到我表扬他,便冲着我高兴的笑起来,同时把他那刚刚抬起想要放进嘴里的手指又拿了下来。就这样在我一次又一次淡化缺点、强化优点的教育过程中,波波吃手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少了。一天,波波一见到我便扑到了我的怀里兴奋地说:“老师,我在家也不吃手了。”看到波波一天天在进步,看到家长眼里流露出信任的目光,我的心里感到了无限的欣慰。

幼儿园故事作文 篇2

今天区域活动时间,场面异常混乱,不断有小动物跑来告小狼沃夫的状,这件事情让丝莉浦老师很头痛。

瑞贝塔哭着找到丝莉浦:老师,沃夫用书打我的头。

彼格气哄哄地跑过来找丝莉浦:老师,沃夫把我用积木搭的房子踢倒了!

达克摇摇晃晃地向丝莉浦走过来:老师,沃夫不和我们分享玩具,他一个人拿好多。

沃夫是班里个子最高大的小动物,他比所有小动物都强壮,声音也特别洪亮,还爱吃生肉。有时候大家一起坐在小毯子上听故事,当讲到《三只小猪》、《小红帽》、《狼和小羊》的时候,小动物们都会警觉地看向沃夫,很显然,大家都害怕沃夫。

丝莉浦老师走到小狼沃夫身边,搬了把小椅子坐下,和沃夫一起拼玩具。沃夫很有想法,完成的很快,还会主动帮助装作不会拼的丝莉浦老师完成拼搭。丝莉浦老师想,也许沃夫不是小动物们口中的那个样子。

丝莉浦老师表扬了帮助她的沃夫,夸他拼装的小汽车很神气。然后放下手中的玩具,对我不说:刚才瑞贝塔哭着来找我,说是你用书打了她,我想知道为什么?

沃夫一脸茫然地看着丝莉浦老师:我看到她和凯特在够书架上的书,我想帮她们,结果不小心把旁边的书弄掉了,砸到了她的头。沃夫接着说:还有彼格,他搭的房子不对,我想帮他,没想到他的房子一点都不结实,我轻轻一碰,就塌了!

丝莉浦老师好像明白了,小鸭达克口中的不懂分享应该是沃夫的手太大了,他抓一把玩具顶的上达克十把,所以达克还没来得及拿玩具,就被沃夫抓完了。丝莉浦老师摸着沃夫的头,温柔地对他说:老师知道你想要帮助别人,证明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可是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你要学会仔细和小心,而且不小心弄巧成拙了,要学会说对不起!还要让别人知道你真是的想法,其实你是好意帮助他们。

沃夫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然后去找其他小动物们道歉。

下午放学时间,丝莉浦老师第一次见到沃夫的爸爸,大野狼先生。他高大威猛,气势汹汹,大嘴巴里有锋利的獠牙,声音很大:你好老师,我接沃夫,我是他爸爸。丝莉浦老师很害怕,整个身体都紧绷起来,声音有些颤抖:沃夫,再见!

接过沃夫,大野狼先生很绅士地对丝莉浦说:老师辛苦了!丝莉浦突然脸红起来,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她想:我也以貌取人了,真是不应该!

幼儿园故事作文 篇3

说起我的教育故事以及经验真的那么丰富多彩,另我感触最多的还是现在这帮孩子,因为他们和我相处已经有3年了,不能说特别的了解,但是每个孩子的性格以及习惯我都非常的熟悉了,对待他们就象我的孩子一样,看着他们渐渐地长大长高懂事自己也万分的开心。

在这争执、甚至去动手去打小朋友。这样的事情常有发生,每次发生每次教育,甚至有时候在上课前先进行教育,免得他忘记,可是转眼间他有忘了老师的叮嘱。

曾有人说过调皮的孩子往往是聪明的孩子,这句话用在他身上真的很贴切。朱涵在班级里是一个很聪明很灵活的一个小朋友,上课很爱动脑筋,举手也很积极。但是他的过分调皮影响了班级里的常规,造成了老师和父母的捆饶,就不对了。现在他的调皮随年龄而变是件很自然的事。他已经能区别家里、幼儿园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事,也大概有些了解,假如他明知故犯,可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比较使父母亲困扰,他的反抗心,和在父母亲背后的恶作剧,如果做出与年龄不相符合,极幼稚的.恶作剧,就是智能不足的表现。第二种情况是父母亲管教不严所产生的。可是具分析来看他可能属于第一种情况。也许他有一点反抗心理,真对这样的一个问题儿童,我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文章,希望能把他教育好,改改他那玩劣的性格。

尽管孩子年幼,但他们的自尊心很强,尤其是调皮的幼儿,我们更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他,尽量找出其闪光点以鼓励他们进步。前天,我请朱涵来当值日生,让他了解自己有一份责任感并且让他在小朋友在心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来进行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第一天,效果还是挺不错的,上课坐的很端正而且听的也很认真,一节课下来我表扬了他,他似乎信心大增,可是在上了一半的时候他又控制不住自己,于是我用手摸了他一下头。这时他也意识到自己的不对,马上改正了。在吃午餐前请他为小朋友分调羹,餐后请他帮我擦桌子,他都干的很出色。一个早上下都很好,午睡的时候也破天荒的头一天睡着了,一整天的表现都很不错,他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他也显得很高兴。

总结就是: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及时地鼓励表扬孩子,一点带面。让孩子对自己产生自信(因为调皮的孩子一般都会被人批评得多,会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并且信任老师,喜欢老师,当孩子喜欢一个老师的时候,他的话会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然而对于调皮幼儿的教育一刻不能松懈,因为他们具有一定的反复性,仅仅上面所提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我还必须在实践中总结出更多更好的教育策略,教育好调皮幼儿。

幼儿园故事作文 篇4

三年的幼儿园生活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虽然已经过去4年了,但对我来说,就像发生在昨天。

记得刚上幼儿园时,我是哭着闹着不想去上学,小时候的我爱挑食,觉得幼儿园的饭没有妈妈做的好吃。可是每次争扎后还是会被妈妈无情的送去学校。

记得有一天来到学校,老师给我一杯牛奶和两片面包,吃完早饭后就和小伙伴们去看书了。上课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了20道计算题,让我们自己抄写。真是脑袋都大了。不到5分钟,有位同学突然跳起来,大声说:老师,我写好了。当时,全班同学是既惊讶又羡慕。

一晃到了中午吃饭时间,大家拿起作文筷子开吃起来,哇!今天吃鸡腿,真开心。老师对我们说:今天谁吃饭第一名,奖励一朵小红花。过了一会,全班都吃完了,就剩下我。等我吃完后,我对老师说:老师,给我一朵小红花吧,我可也得了第一名,不过是倒数第一。全班同学听完哈哈大笑!

睡完午觉后,老师带着我们在操场玩起老鹰捉小鸡游戏,徐老师做老鹰,先抓了一位同学后又来抓我,我马上一个前滚翻,一跃,逃过了魔掌,整个下午大家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到了晚上,妈妈来接我,我跟妈妈讲了今天发生的故事,也保证以后一定按时上学。在夕阳的余晖下,我高高兴兴地和妈妈回家了!

幼儿园故事作文 篇5

作为水果之乡的孩子,吃苹果就像是家常便饭一样,我班里就有一半以上的孩子自己家里种苹果,每次碰上点心是苹果,他们就会摇着头说:“不想吃。”让我每次都大费口舌,进行一番教育,才勉强把苹果吃下去。瞧,今天的午点是苹果,又有七八个孩子来到我跟前说,不喜欢吃苹果。

“不喜欢吃苹果?”我故意装作神秘:“好,把你的苹果送进我的吃苹果机。”我拿出苹果状的切果机,哈哈,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都被这个从未见过的机器给吸引住了:“老师,这是什么呀?中间有圆钢圈,四周还有小刀片,它真的能吃苹果?”

我把东东的苹果放在消毒桌上,用切果机按下去,苹果向外分成八瓣,像一朵花一样,苹果核自动留在了中间。“老师,真好玩!把我的苹果花还给我吧!”东东很兴奋,捧着苹果说:“我一块一块吃,有趣,就像吃一个一个花瓣!”

自然地,孩子们纷纷把苹果送到我的切果机下面,把苹果切开来,有滋有味地吃起了“苹果花瓣”,一个个苹果很快被孩子们“消灭”掉了。“老师,下次我还要这样吃苹果……”那几个不喜欢吃苹果的孩子一起对我说。

下次?下次我还有新的法宝呢!我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把苹果切开,并把我班种植园地收获的胡萝卜也切成长条放在盘子里,请小朋友用胡萝卜和苹果组合拼出一种图案,再和好伙伴一起欣赏和品尝。果然,孩子们很投入,想象力也很丰富,各种美丽的图案也应运而生。当然,作为午点的苹果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孩子们吃完了……

吃苹果一下子成了孩子们非常向往的事情,因为每一次吃苹果,我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吸引孩子,让他们玩得开心,吃得开心。各位老师,你们班里也有这样的情况吗?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啊,很管用的哦!

幼儿园故事作文 篇6

带着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时候,每次走到葡萄架底下,孩子们就会喊:“宝葫芦!”那上面确实挂了许多可爱的葫芦,孩子们仰着小脸,伸手指点着,在讨论着哪个葫芦大,哪个葫芦小。“先请小朋友数一下那上面挂着几个葫芦?”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数起来:“1、2、3……15,一共15个。”高畅说:“老师,我们再数一数吧!”于是我们又数了一遍,结果,孩子们又说:“老师,我们再数一数吧!”数完之后,我跟孩子们说:“我们去数一数别的东西吧!”孩子们说:“好!”“那先数什么呢?”“先数一数有几个花坛吧!”我们一边走一边数:“1、2、3、4、5、6,一共有6个。”“我们再数一数有几棵树吧。”永胜提议,之后我们又数了葡萄架下的栏杆,数了幼儿园的玩具,孩子们甚至连地上的点也想数一数。我想,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这样就已经足够了吧,会点数,会在生活中进行一些点数,与幼儿息息相关的数学也不过如此了。

但是事情并不像我想像得那么简单,一个小喇叭花的故事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和深刻的启示。

“宋妈妈,我来了!”话音刚落,一个小人扑到了我的怀里。“哎,你手里怎么拿着喇叭花呀?”“我要把它送给老师和小朋友。”因为孩子来得比较早,班上只有两个小朋友,加上宋老师,总共有3个人,欣妤说:“给你1朵,给他1朵,给宋妈妈1朵!”看看自己手里还有4朵花,欣妤说:“再分一次吧!”然后又给了每人1朵,自己手里还剩下1朵。在欣喜于孩子的分享精神之余,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数学里的除法:7朵花是被除数,3个人是除数,商是2朵花,余数是1朵花。虽然孩子还不知道什么是除法,对“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更是一无所知,但是她刚才真实地演绎了一次除法的意义:将一个数进行平均分配,每个人各得多少,最后还剩下多少。

游戏并没有结束呢,一会儿,小朋友都想玩玩具了,就把花还给了欣妤,欣妤自己在摆弄她的小花。她把小花排成了一排,一边排一边数,“啊,7朵花,1、2、3、4、5、6、7,红色朋友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红色朋友在这里!”欣妤根据7个数字又唱起了《颜色朋友在哪里》的歌曲,自己给自己鼓了掌之后,欣妤自言自语地说:“排成两排吧!”于是她从排尾拿了1朵放在了排头的下方,然后又把最后1朵放在了第2朵的下方,依次在第3朵的下方也放了1朵,欣妤说:“怎么不一样多了,剩下1朵放旁边吧,每排都有3朵!”欣妤反反复复地看喇叭花的排队情况和剩下的最后1朵花,好像心有不甘地说:“排成3排吧!”就像我们所预料的那样,排成3排,每排2朵,还是剩下1朵,欣妤还是把剩下的1朵放到了一边。7除以1、7除以2、7除以3,在孩子有趣的玩耍中得出了结果,但是孩子并未察觉。

通过喇叭花的故事,我对数学的存在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孩子通过摆弄喇叭花,加强了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开发了探索精神,更好地发展了抽象思维,为以后更深入地学习数学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