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案(热门6篇)

03-11

我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身为一位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学到知识,为了加强学习效率,我们一般会事先准备好教案,教案可以让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怎么才能让幼儿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政治教案(热门6篇)”,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治教案 篇1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与经济、政治》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第二个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文化的含义,初步体味了文化的魅力,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框题在文化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学好这个框题为学好以后的知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对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明白,对以后分析文化生活更全面更准确,增强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而且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明白掌握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以使其更加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二)说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要求: 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的关系,以及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

(2)能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

(3)能够领会文化已成为各国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懂得各国要不断加强文化建设与发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课堂学生列举各种文化活动以及直接参与文化生活,对这些文化活动的分析研究,让学生课后收集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资料,使学生掌握分析材料、综合比较、实践参与、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方法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文化竞争的意识。

(2)树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与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及依据

本着高中新课程标准,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是本课的重点。

确立依据是:本课的主要内容就是讲文化与经济政治间的关系,只有明白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理解它们是如何相互促进相互交融,才能掌握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地位,才能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文化知识,弘扬民族文化,进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而且这也是使学生以后更好地理解文化生活的必由之路。

2、教学难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是本课的难点。

确立依据:首先是这里会涉及到书上没有介绍到的而且有较难理解的几个新概念,即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文化霸权主义,而且在现在非常开放、信息化的时代,各国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多种多样,学生是这一交流中比较活跃的主体,让学生很容易忽视文化渗透,文化侵略这个问题。再次,我们通常将中和国力竞争都偏重于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实力,很难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而且这一般也很难与我们普通民众学生发生直接的利益关系,导致人们也一直较忽视它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及作用。因此,要讲清楚这两问题,是学生信服所讲道理将会有一定的难度。

(四)说课时安排及教具准备

1、本课我打算用一个课时来讲完这里的内容,因为,根据整个教学进程的安排,和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和身心发展特征,一个课时下来学生还是能够很好的掌握本课知识的。

2、在本课中,我将拟用资料卡片和视频资料,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使教学能达到更好效果。

二、说学情

学生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了,学习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高一学生要强一点,因为经过一年多的高中学习生活,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和适应高中知识的方法,所以教起来还是能够比较顺利的,不需要太多的担心。但是,出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很容易急功近利,没有耐心,不能持久的听一节课,容易注意力涣散,效果不是很佳。所以我在教授新课时须得耐心,不能急躁。

三、说教法及依据-----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

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启发引导学生,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学生讨论探究,师生共同建构知识

(三)学生讨论探究,师生共同建构知识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经济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四、说学法及依据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而且教学还是“育人”的艺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注重每个学生的培养和思想觉悟的提高,反映在课堂上就是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五、说教学过程

我们知道,一节好课关键是教学过程的设计,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下面我就阐述我的具体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3—5分钟)

首先复习旧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回顾近几年我们国家举行的大型活动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来引出本课要讲知识。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讲授新课(20--25分钟)

1、讲授重点:即就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我首先带领学生分析课本上的活动探究,通过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活动,对对其进行归类为文化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从而导出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经济、政治和文化。然后通过展示一些图片资料,举例说明,综合探究,得出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这个问题是本课重点,因此,同时我又启发学生自主提问,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分组讨论不同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不同影响和作用,分析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学的主体作用。

2、讲授和突破难点: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首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放一个关于第七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的资讯视频,给出一些与要讲知识有关的问题,这样既能让学生放松一下紧绷的疲惫神经,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发展,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看视频,得出将要讲的知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联系越来越紧密,在新时代中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而且日益显著。由于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我会引导学生积极举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问题,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充分理解这一知识,让学生明白文化与经济的精密联系,要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教育事业,以使更好的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文化强国;让学生清楚文化渗透的力量有多大,帮助学生树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意识。

(2)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及作用。先让学生列举出一些他们所知道的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教师再来补充。列举事例说明文化在综合国力中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然后通过举些当前的时事政治,及当下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来说明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在这点上,同时能鼓励学生关注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努力学好知识,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三)课堂小结及课后作业布置(10—15分钟)

1、课堂小结:通过简单快速地梳理一下本堂课所学知识,可以让学生思路更加清晰,巩固所学知识,进而深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2、作业布置:通过不值一两个思考题给学生课后思考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也能锻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知识运用的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板书:

文化与经济、政治

一、相互影响

1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2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

二 、相互交融

1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2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三、文化与综合国力

1 、地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2 、措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七、说教后反思

本节课引用的视频、图片和材料比较新颖,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在教法上,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在贯彻“三贴近原则”的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扮演引路人的角色。本框题知识是高考的一个常考点,从教学的情况看,学生参与热情高,但是仅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全面把握高考在这一框题的要求,仍显不足。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面,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高考,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结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政治教案 篇2

导入新课:

从学习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的目的入手引入课题

一、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活动一:阅读质疑 自主探究

(一)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1、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2、中华文化有哪些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内容)?有什么特点?

3、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4、中华文化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

(二)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

1、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美德?(传统美德包括哪些内容?)

2、为什么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有什么品质?

活动二:看谁说的多?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答:旗袍、中国功夫、长城、京剧、孔子、汉赋、唐诗、宋词、宋元曲、明清小说等等

1、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如何产生的?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活动三:看视频:品味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2、中华文化有哪些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内容)?有什么特点?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等

中华文化的总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思考探究:

3、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为什么呢?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4、中华文化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

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③中华文化不但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活动四:连线题

活动五:交流碰撞

我们中华民族拥有如此灿烂的文化,可是有很多中国人,特别是很多中国青年却热衷于外来文化。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过渡: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

二、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

活动六:故事会

1、请说出课文中的三个历史故事:苏武牧羊,徙木为信,负荆请罪。

2、这些故事蕴含了哪些传统美德?

说说自己身边弘扬传统美德的事例

这些美德只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一部分,那么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是什么?(播放课件)

1、中华民族有哪些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2、为什么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结合南京路上好八连这一相关材料说明:中华传统美德有什么品质?

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中学生如何对待传统美德?如何在家庭,学校,生活,学习,社会生活中继承发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小结:

课堂巩固及练习:

政治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本单元是在第一单元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的基础上,引导我们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发展战略等问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肩负起振兴中华的责任和使命。而只有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才能更好地理解第三单元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有关内容,更好地了解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并为实现共同理想而不懈奋斗。

本课是第二单元的起始课,主要引导同学们了解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等内容,帮助同学们对社会主义祖国有一个概略性的了解。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对本课内容已经有所掌握,但知识缺乏系统。

2.今年中考思品采用闭卷的方式答题,这样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要求比较高。对材料分析题感到比较吃力,把握不准观点,语言组织不好,答题没有方法。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进一步巩固本课的基础知识;理解国情、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指导思想的关系;加深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含义重要性的理解。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提高全面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有意识地关注知识本身内在的关联性,提高抽象思维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并从中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不断提高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党的基本路线以及有关方针,政策,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真情实感.

五、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1、我国的基本国情(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2、国家的根本任务(重点)

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六、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歌曲、文字材料、视频材料等学生熟知或未知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的情感。

七、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探究、讨论、比较等方法,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

八、教学过程

1. 播放《温家宝总理在第65届联大上的讲话》片段,并总结我国的基本国情进行导课,同时调动学生的兴趣。

2.用“数字”归纳法巩固基础知识点。

“一”

一个基本国情

一个主要矛盾 一个根本任务 一个中心 一个基本路线 一条奋斗目标

一条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个根本原因

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一种新型民族关系

一项处理民族关系原则 一个基本方针 一个政治基础

一个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二”

两个基本点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方面内涵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

3.重点分析

分析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表现 国情、主要矛盾 、根本任务、指导思想的关系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含义、重要性、关系

4.利用两则材料分析题帮助学生分析答题方法,进行学法指导。

以上就是人教社教师之家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认清基本国情 说课稿的内容。如有更好的建议请加微信(志远网络)告之我们!

政治教案 篇4

诚实守信七年级政治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第一单元“塑造自我”强调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和心理素质,本单元开始介绍待人的基本道德原则。而诚信既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人们彼此交往时最重要的品德。因此,学习本课,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延续,也是对在复杂的社会中怎样待人所作的铺垫。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及本课自身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

(1)、懂得诚实的要求和重要性。

(2)、懂得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最重要的交往品德。

(3)、知道谎言的危害,懂得重视承诺。

3、教学重点:诚实的要求和重要性。

八年级学生对诚实有基本的认识,能够判断对什么是诚实行为,什么是不诚实行为,对诚实的行为能做出肯定的评价,对不诚实的行为能做出否定的评价,但由于生活阅历简单,他们对诚实的重要性仍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诚实、理解诚实就显得尤为重要。

4、教学难点:谎言的危害

当今社会风气不正,使得“老实人吃亏”、“不说谎办不成大事”等不道德观念流行,给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且有时,不诚信的.行为可能会带来利益的获得或可以逃避惩罚,如诚实的承认错误受到惩罚,而撒谎却逃脱了惩罚,这些情形使学生对认识谎言的危害产生了困难。

二、说教法

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拟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法。运用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2、活动法。通过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反省自我,在矛盾中做出选择。

3、讨论归纳法。通过讨论归纳,形成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强化道德认知。

三、说学法

诚信的品质是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培养起来的,不是一两天的教育就能完成。要让学生对自己的诚信行为与观念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强化诚信意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活动法、自评法、小组评价法、个案分析法等提高对诚信道德的认知,进而自觉做一名诚信的人。

四、说程序

〈导入新课〉小品表演:〈〈诚信摆渡人〉〉

小品中的做船人首先抛开了“诚信”这一行囊,随即失去了更多。所以,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不管遇到什么风浪,我们都不能丢弃的是什么?

学生:是诚信。

教师:那么,什么是诚信呢?

政治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认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

(二)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比较分析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任务的重要性,从而增强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意识。

【重点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及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

【教学主要思路】

根据新课程理念要求,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按

照体验感悟事实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材料导析式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我们上一节课一起体会了文化的魅力。(简单复习,引导学生回忆旧内容)。我们知道,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那么,他们之间有没有一些微妙的关系呢?我们今天就要揭开这层面纱。

【新授内容】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

材料一、据了解,为购买“超级女声”节目冠名权,蒙牛乳业投入了2800万元。在竞得冠名权后,为了投放“超级女声”标志的公交车体、户外灯箱、平面媒体广告,蒙牛又追加了将近8000万元的投资。另据了解,蒙牛向市场投放20亿袋印有“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的产品,销售额在20亿元左右,其中广告和促销费用超过1亿元。

材料二、在拉美和亚洲,一些流行歌星、影视巨星、能言善辩或外形很酷的候选人凭借着“剧场效应”,高票当选为议员或政府领导人。阿诺-施瓦辛格出生在奥地利,原先以健美为职业,后来步入影坛并主演了《魔鬼终结者》、《蒸发密令》等一系列知名动作片,他曾被誉为“世界上最强壮的男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 年10月7日举行的历史性的罢免选举中,原任民主党州长戴维斯被罢免,而共和党候选人施瓦辛格则轻松地击败了民主党候选人、副州长巴斯特曼特而当选为新州长。?

探究1、“超级女声”属于什么现象?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探究2、古代的皇帝虽然能够成天载歌载舞,却无法欣赏到我们今天的超级女声,为什么?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给经济和政治以重大影响。

材料三 、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前还居于第12位,现已上升到第4位,美国的影视业,已成为全美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与其航天航空业和现代电子业并驾齐驱。在美国400家实力最强的公司中,有1/4是文化企业。

材料四、,我国25至54岁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而美国为12.7年,日本为12.3年, 英国为11.9年,德国为13.5年。统计表明, 25至64岁的从业人口中,我国75%的人是初中和小学水平,而美国86%的人是高中和高中以上水平。

探究3、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文化与经济、政治政治教案优秀范文总汇

政治教案 篇6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与经济、政治》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第二个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文化的含义,初步体味了文化的魅力,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框题在文化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学好这个框题为学好以后的知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对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明白,对以后分析文化生活更全面更准确,增强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而且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明白掌握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以使其更加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政治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的关系,以及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

(政治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

(3)能够领会文化已成为各国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懂得各国要不断加强文化建设与发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课堂学生列举各种文化活动以及直接参与文化生活,对这些文化活动的分析研究,让学生课后收集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资料,使学生掌握分析材料、综合比较、实践参与、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方法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文化竞争的意识。

(2)树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与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及依据

本着高中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是本课的重点。

确立依据是:本课的主要内容就是讲文化与经济政治间的关系,只有明白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理解它们是如何相互促进相互交融,才能掌握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地位,才能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文化知识,弘扬民族文化,进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而且这也是使学生以后更好地理解文化生活的必由之路。

2、教学难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是本课的难点。

确立依据:首先是这里会涉及到书上没有介绍到的而且有较难理解的几个新概念,即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文化霸权主义,而且在现在非常开放、信息化的时代,各国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多种多样,学生是这一交流中比较活跃的主体,让学生很容易忽视文化渗透,文化侵略这个问题。再次,我们通常将中和国力竞争都偏重于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实力,很难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而且这一般也很难与我们普通民众学生发生直接的利益关系,导致人们也一直较忽视它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及作用。因此,要讲清楚这两问题,是学生信服所讲道理将会有一定的难度。

(四)说课时安排及教具准备

1、本课我打算用一个课时来讲完这里的内容,因为,根据整个教学进程的安排,和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和身心发展特征,一个课时下来学生还是能够很好的掌握本课知识的。

2、在本课中,我将拟用两个教具,资料卡片和视频资料,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使教学能达到更好效果。

二、说学情

本班学生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了,学习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高一学生要强一点,因为经过一年多的高中学习生活,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和适应高中知识的方法,所以教起来还是能够比较顺利的,不需要太多的担心。但是,出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很容易急功近利,没有耐心,不能持久的听一节课,容易注意力涣散,效果不是很佳。所以我在教授新课时须得耐心,不能急躁。

三、说教法及依据

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三)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举例说明法:通过教师和学生自己举例来论证所学知识,既增添了趣味性,又是学生更易理解掌握知识。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经济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四、说学法及依据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而且教学还是“育人”的艺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注重每个学生的培养和思想觉悟的提高,反映在课堂上就是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本课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新课导入(

首先复习旧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回顾近几年我们国家举行的大型活动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来引出本课要讲知识。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讲授新课(

经济活动、政治活动,从而导出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经济、政治和文化。然后通过展示一些图片资料,举例说明,综合探究,得出文化与经

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这个问题是本课重点,因此,同时我又启发学生自主提问,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分组讨论不同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不同影响和作用,分析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学的主体作用。

2、讲授和突破难点:

(政治相互交融,联系越来越紧密,在新时代中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而且日益显著。由于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我会引导学生积极举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问题,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充分理解这一知识,让学生明白文化与经济的精密联系,要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教育事业,以使更好的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文化强国;让学生清楚文化渗透的力量有多大,帮助学生树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意识。

(2)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及作用。先让学生列举出一些他们所知道的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教师再来补充。列举事例说明文化在综合国力中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然后通过举些当前的时事政治,及当下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来说明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在这点上,同时能鼓励学生关注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努力学好知识,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三)课堂小结及课后作业布置(

1、课堂小结:通过简单快速地梳理一下本堂课所学知识,可以让学生思路更加清晰,巩固所学知识,进而深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2、作业布置:通过不值一两个思考题给学生课后思考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也能锻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知识运用的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我将我的板书设计已经在说教学过程中写好了,如黑板所示。这种大纲式的板书清晰明了,使学生能更加明白本框知识的结构思路及联系,更易于学生消化知识。

七、说教后反思

该堂课总体上讲得还行,把知识讲得较清楚,而且帮学生补充了较多知识点。同时突出了重难点,使学生能更好的把握本课知识。但是上课所举事例较多缺乏趣味性,很难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习缺乏激情,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学生学习效率不高。

所以,以后要多收集些比较有趣味性的事例和材料,促进教学发展。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政治教案(热门6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教案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政治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