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读后感(模板9篇)

03-12

作文是学生们都要接触的一门学问,坚持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文字和内心感受,我们写作文练得越多,自己的写作水平就提升得越快。你是不是经常为写作文感到棘手?也许以下内容“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读后感(模板9篇)”合你胃口!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读后感 篇1

这本书,伴着悠扬的小调,把我的思绪带回那无忧无虑的时光。

槐夏凉

很小的时候,总感觉姥姥有魔力,上山割草,下河摸鱼,无所不能。

早雨唤醒了紫檀窗,滋润了老垂杨,姥姥带我去爬村旁的小山,拨开路旁杂草,踩出一条小路来,清晨的风微凉,混着青草味儿,远处不时传来几声低沉的牛哞。草茎粗壮,沾着些许晨露,有些高我一头。春意未满,鱼儿欢脱,我伸手,溪流水凉丝丝,沁入心口。那现实的日子里,只可惜我没有一次登顶,撒泼打滚半途而废,累得由姥姥抱着下山。趴在姥姥肩上偷偷地回望青山,只悄悄拱一拱鼻子,贪恋几秒这独属乡间的潮湿意味。

老垂杨

后来匆匆,忙来忙去,仅几年前回去过一趟。

新修的水泥路上尘灰漫天,呛得人直睁不开眼。一辆装满石子的大车呼啸而过,地面都震得抖三抖。妈妈不确定地开口:这么多石子,是从咱村运出来的?我没敢出声。我不希望是,却又被现实打醒。顺河道而上,可哪还有水的影子?只有垃圾遍地,荒草丛生。回望青山,却只剩半块斜坡,采石机昼夜不停地运转,轰轰,轰轰……

走到院里,简陋的自来水设备格外突出,老垂杨委屈的挤在角落,姥姥蹒跚的迎出来:村里前两年来了个挖河水的,说咱这水好,泉眼就给卖了,咱这下游,这几年一点水都没了。说是换个大设备,朝院子里努了努嘴,就那个,还没有咱井水好喝,每个月交的钱,咱也算不明白。那大山,早卖了!大机器天天轰轰地转,山都挖了一半咧,晚上睡不好踏实。头顶简陋的旧风扇聒噪地响着,汗水洇湿了我的后背,姥姥缓缓垂下头。头发白了,脸上皱纹深了,不再是印象里的笑容,强颜欢笑,略显憔悴……老垂杨在院中,萎靡地蹲在地上。

我想带姥姥去城里住,过过好日子。姥姥一把攥住我的手,紧紧、颤抖,热泪在眼眶里打转:不了,你们好好过,不用惦念我,好好学习,这一亩三分地,我舍不下啊。

最难忘

去年回家,走上新修的柏油路,平整地伸向远方。一进门姥姥却匆匆忙忙地往外走,边走边喊,回来啦,屋头新安了空调,去歇一会吧,村头你那个张婶叫我去跳广场舞呢。我哭笑不得,怎么有种失宠的感觉呢?姥姥兴高采烈的三言两语,大体意思是:村里原来的村支书落马了,来了一个年轻小伙子,把采石场停了,泉水弄回来了,每周讲村民政务讲座,还有社区活动中心,我姥姥还是常客呢。

书记说了,要走那个绿色发展,要保护俺的山水,这,这就是咱的命根子啊。姥姥滔滔不绝地说,激动地红了眼眶。我一直想不明白,那位年轻的村支书是如何把固执的老顽童们改造成走在时代前沿的靓仔。用姥姥的话说:把俺们的东西拿回来,为俺们的生活好,俺们自然是要听的。这几年发展成了果园小镇,采摘、物流、出口,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我又再一次打开了这本书,心头豁然震撼:留住了绿水青山,便留住了他们对这片土生土长的地方,不一样的眷恋与热爱。这,便是我们祖祖辈辈的命根子呀,是永远也舍不掉的乡土情怀。

转眼花落蝶惆怅,旧地重游知秋凉。

我一步一步,登上了那复青的小山坡。站在顶端用心感受,张开双臂闭上眼睛,背包里装着这本书,风吹来,裹挟着清甜的果香,裹挟着游人的笑声,飘进心底,散入远方……

河水清亮亮,漫山遍野的绿草油亮亮,我的心底明亮亮,姥姥眼睛也是明亮亮的。

未来,一定也是明亮亮的。

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读后感 篇2

百年辉煌

暑假我读了一本有意义的读本——《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在书中我看到了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变化是多么的大呀!在旧中国里,经常有战争,竟然还有卖孩子的,人们吃不饱,穿不暖。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安居乐业,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中国也逐步列入强国行列,科学家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产品,为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小妈妈就教我唱《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员们为了赶走侵略者,不顾自己的安危,冒死保卫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慢慢强大起来了!

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当科学家,发明一些高科技产品,如:会动的书,会飞会游的汽车……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强大,所以我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读后感 篇3

我心目中的小康社会,也是所有人都向往的社会。从电影里看到,中国人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饱受侵略者、反动派的欺压,过着吃不饱,穿不暖,没处安身的贫穷生活。是共产党领导广大穷苦人民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建立起新中国。从那时起,广大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辛勤劳动,终于一步步地走上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丰衣足食是以前穷苦人民梦想的生活,但决不是我心目中的小康社会。二十年前,中国人开始了改革开放,尽可能地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大大促进了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生活,使人民的生活逐步向小康社会发展。看今天,宽阔的街道,车水马龙;林立的大厦,高耸入云;现代化的企业,蒸蒸日上,反映出一派大都市的繁荣景象。商店变成了商场,琳琅满目;平房换成了楼房,宽敞明亮;煤油灯消失了,各式各样的电灯,乃至一系列的家用电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生活。

再说学生上学。听爷爷说,很早的时候上学是有钱人家的事,到他上学的时候,教室是简陋的老宅子;爸爸说他上课的教室是砖瓦房,没有楼房,校院内有一个不大的操场;而现在我的校院内楼房林立,绿树成荫,宽阔的操场,崭新的塑胶跑道,这是以前人所无法想象的。难道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小康吗?不是,这只是初步解决和提高了衣食住行的基本问题。

我心目中的小康社会,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以科技服务于生活,使我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教育也要迅速发展,提高全社会的文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文明的社会风气。医学的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有中医,西医,中西结合,以前治不好的病,现在都能治。但现在又出现很多新的毛病,暂时不能根治,这就需要医学尽快地发展,这样才能尽可能地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说到健康,就不得不说到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我们在发展工业的同时还要注意环境保护,绝不能以环境的毁坏来换取工业的发展。现在南极和北极的臭氧层已出现了空洞,而且有扩大的趋势。已造成了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频发,这都是现代工业发展的代价啊!

最后还要说到法制。听爸爸说军队、公安是国家机器,是对外抵制侵略,维护和平,对内惩治犯罪,使人民生活长治久安的有力武器,只有这样,我们的小康社会才有保障,我们大家的生活才能真正幸福美满!

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要去建设我心目中的小康社会。

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读后感 篇4

读了《百年追梦全面小康》一书,我为书中众多的榜样而感动。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读后感600字,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梦和党的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紧密相联的:到20xx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的时候,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xx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这样伟大的目标和任务,需要一个核心概念来阐述它,也需要有一面精神旗帜来激励人民的斗志,激发社会正能量;而中国梦的提出,既生动形象又富有感召力,中国梦昭示的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血气、一种骨气、一种志气!

中国梦一经提出,立即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共鸣,从报纸荧屏到街头巷尾,从QQ群到微博,中国梦成为激荡神州大地、承载亿万海内外儿女梦想和重托的热门词汇。中国梦引发“世界回响”——成为许多国家政要、学者和媒体谈论的焦点。尼日利亚前总统奥巴桑乔说:中国梦不是政治口号,它勾画出了一个完全可以实现的愿景,很值得非洲学习。

美国未来学家、《中国大趋势》作者约翰·奈斯比特指出:强大的中国领导层,以及受过良好教育的众多党员,正利用千载难逢的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造中国梦。作文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中国政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亚力山大·拉林说,中国梦准确地阐释了当今人类的理想与追求,具有普遍性。

德国汉学家、民族学家南因果博士认为:无论是中国领导人还是民众,都对中国梦充满期待。中国梦是属于世界的,也是由亿万个普通中国人的个人梦想汇集而成的。

美国《新闻周刊》载文称,中国梦会产生深远影响,将“重振中国光辉史”。英国《金融时报》则刊文称:中国的梦想,不仅关乎中国的命运,也关乎世界的命运。

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读后感 篇5

寒假期间,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读完了《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这本书。让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自从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就笼罩在了一片阴云中。中华人民受尽剥削,饥寒交迫,饱受战争疾苦,美好的家庭也支离破碎,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这是对中华人民的一次巨大考验,中华人民的反抗几乎从未停止过,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

在这样沉重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他如星星之火,照亮了中华人民的希望,带来了曙光,它以燎原之势掀起了革命浪潮。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数中华儿女浴血奋战,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换来了希望的曙光。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涌现出了无数爱国人士: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他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气概令人感动。他们虽然倒下了,但千千万万如他们一样的中华儿女站起来了!他们虽然牺牲了,但他们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永垂青史,万古长青。

经过无数的坎坎坷坷,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中华人民站起来了!中国翻开了全新的一页,经过这次灾难般的洗礼,中华民族以一个崭新的面貌重新傲然立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成立新中国以来,人民奋发图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第一辆汽车,第一枚金属国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人造卫星……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以令世界惊叹的速度发展着,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人民安居乐业,国泰民安,走上了“幸福路”,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努力下,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完成,回望这100年的光辉历程,让人不禁感慨万千,而第二个百年目标已也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为百年目标贡献力量,一起谱写祖国更加璀璨的篇章。

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读后感 篇6

美丽乡村变形记——读《百年光辉历程 全面建成小康》有感

读了《百年光辉历程 全面建成小康》这本书,我感受颇深。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只有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才能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绿满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稻田一望无垠。几个小池塘像宝石一样镶嵌在金色的稻田中,还有一些小鸡跑到田里去觅食,若隐若现……在我的家乡——洪村,放眼望去,一派美丽的乡村美景让人陶醉。

在这里,百花争艳,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全开放了,香气扑鼻,连呼吸的空气都是甜的;在这里,你可以大闹天宫,无忧无虑;在这里,你会把所有的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去……

记得以前,这儿可不是这样的,一旦涨大水,那情景真是惨不忍睹:你看,洪水进了房子,家具被泡的发霉、腐烂;牲畜们被大水冲得四处逃难、鸡犬不宁;一片田地也被洪水淹没成了海洋。我以前一点也不喜欢家乡,不仅因为讨厌那里发大水,还因为去家乡的路况不好,坑坑洼洼,车子一路颠簸很不舒服;还有很多的石头子,也许是路过的大货车上掉落下来的吧,一不留神就会被这些石头子绊倒;呼吸的空气里到处弥漫着柴火的烟味;到了晚上,也就只有几盏昏暗的路灯给我们照明。

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美丽乡村建设后,家乡的路变得宽阔平坦,两旁绿树成荫、芬芳四溢,整洁美丽的房屋掩映其中,一派生态宜居的景象。

变化最大的还是那个奇大无比的公园。公园的正中央建了一个大花坛,花坛里白色的、粉色的、黄色的花儿争奇斗艳,鲜花周围便是一些白色的小小的鹅卵石簇拥着,一阵大风吹过,花坛中央的两个风车便在空中转起圈圈来。以前的泥土路变成了红、绿、蓝三种颜色既平坦又宽阔的跑道,我可以骑上我心爱的自行车自由自在地“飞翔”。夜晚的公园更加迷人,到处灯光闪烁,爷爷奶奶们在这里散步、跳广场舞,小朋友们在这里追逐打闹。

“哇,这里的变化真大!” 了解洪村的人,谁都不禁赞叹,谁都不敢相信,可这就是事实呀,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享受着小康生活的同时,更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学习,长大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富足安康!

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读后感 篇7

小时候常听爷爷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也能跟着唱一唱。上学之后老师也教我们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可是我不明白其中的含义。这学期我读了《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一书。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浅显的认识:19xx7月13位年轻人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今天已经整整100年了,这100年宛如一条长河推动着中国历史不断向前。

这本书共分为浴血奋战、奋发图强、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和全面小康五个部分。通过阅读我了解了许多英烈英模的故事,他们为新中国的解放和祖国的强大献出了鲜血和生命。感悟最深的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强起来,从脱贫攻坚到全面脱贫……

结合这本书,我感悟更深的是我家和家乡的变化。奶奶是一位乳腺癌患者,为了给奶奶治病,家中把房子卖了还欠下了许多的外债,无耐爸爸妈妈外出打工,我成了一名留守儿童,我们住在破旧的低矮的土房里。xx年政府给我们家盖了三间大瓦房,免费送了一些五味子苗和大榛子苗,爸爸妈妈就不用再出去打工了。我也不再孤单了,变得更加开朗了。以前村子是土路,一下雨就坑坑洼洼泥泞不堪,也没有路灯,一到天黑就不敢出门了。现在修上了平坦的柏油路,道路两边也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天一黑灯就自然亮了。我也不怕水坑和黑暗了。我们的学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火炉变成了电暖器;原来的木板黑板变成了多功能黑板,可神奇了,老师用鼠标轻轻一点就出来了各种图案、算式、音乐、动画……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我们就学的更起劲儿了。

我们一家人住着大房子,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爷爷高兴地出去进来都要哼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爸爸说这首歌应该改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强中国”了!现在的我进一步理解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含义了。

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读后感 篇8

在老师发的《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这本书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红色故事——翻身农奴把歌唱,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慢慢告诉你。

我的外公是一位党龄超过40年的共产党员,我从小就被《歌唱祖国》、《翻身农奴把歌唱》、《南泥湾》等这些红歌包围,外公有个爱好就是给我讲红歌背后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一首歌是《翻身农奴把歌唱》,从这首歌里我知道了,在我们56个民族大家庭中,有一个民族叫藏族,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太阳啊霞光万丈,雄鹰啊展翅飞翔,高原春光无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这优美的旋律把我带去了神秘而美丽的西藏,珠穆朗玛峰高耸在地球之巅,布达拉宫安静地屹立在雪域高原,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朝拜,大昭寺供奉着佛前千年不灭的酥油灯。

妈妈告诉我在60多年前的西藏,百万农奴过着非人的生活,他们没有人身自由,每天都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不分昼夜地干活,在农奴主的眼里农奴就是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劳动工具而已。可是解放军叔叔顺利平息了反动分子的叛乱后,建立了新政权,为广大翻身农奴分配了房子、土地、牲畜、生产工具,百万翻身农奴真正开始享受到平等、自由、幸福的生活,真正获得翻身、真正主宰自己的命运,当家成为西藏的主人。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在加入少先队的那天起,大队辅导员告诉我们,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它和国旗一样鲜红,王二小、小萝卜头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身为共产党员的外公和妈妈跟我说过同样的一句话,举起右拳宣誓的那一刻起,“初心”和“使命”就刻在了他们的心里,虽然我现在还不能完全明白什么是初心使命,什么是小康社会,但是我会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作为我的初心和使命,让红领巾更红,永不褪色!

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读后感 篇9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度,这里的人民以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明,她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

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一个个年轻的人都为了民族独立而消失了。中国,在别的国家的欺凌中诞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值得骄傲的团体,他带着中国人的不甘向其他国家证实了:我们是一个厉害的名族!

在1945年4月23日,中国抗战接近胜利。1949年10月1日,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中国打败了侵略者,中国全境解放,成立了新中国。要知道中国这个响亮的名族,是由多少鲜血染成的:毛岸英才30岁就安息在了朝鲜;陈波因教战士们滚雷残疾了;林祥谦是工人运动先驱,他宁愿死也不帮敌人上工被折磨而死;37岁的左权因去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不幸被日军炮弹击中……他们都用自己的生命唤醒了一只雄狮。他们让中国人再也不缺骨气。

中国,是一个光辉永驻的祖国,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心中都有一个中国,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为中国牺牲,使中国变得独立、发奋图强。疫情期间,他们也不忘将信念传承下去。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中,无数白衣天使、军人,一个个龙的传人奔向了疫情中,无数人去当志愿者,在他们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共产党的精神,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最终控制了疫情。

中国是龙的传人,是龙的子孙,他们有龙的决心,龙的信仰。我为中国而骄傲,我为共产党而骄傲,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