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观后感(精选7篇)

03-13

随着时光慢慢走的,作文也是越来越重要,作文,是我们情感的一种文字表达,一篇优质的作文是需要花费一定时间的,你一般都会在网上搜寻什么样的作文呢?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音乐会观后感(精选7篇),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音乐会观后感 篇1

钢琴音乐会观后感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令人难以忘怀的钢琴音乐会。这个音乐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音乐有了全新的体验和理解。

音乐会在一个宽敞明亮的音乐厅举行,舞台上摆放着一台黑色的钢琴。观众们早早地就陆续入座,他们的期待在眼神中透露出来。终于,一位年轻的钢琴家走上舞台,向观众们致意。他穿着黑色的礼服,神情严肃而又专注。我充满了期待地等待着他弹奏的第一曲。

音乐会以舒曼的《梦幻曲》开场。这首曲子起伏跌宕,富有激情和感性。钢琴家的双手灵活地舞动在琴键上,交织出一幅绮丽的音乐画卷。曲调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观众们在音乐的熏陶下,身心静谧,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接下来的一曲是肖邦的《军进行曲》。这首曲子快节奏、激昂有力。钢琴家的手指如飞,在琴键上奔放自如,如同数百名士兵的决然步伐。音乐中充满了战争的气息,让人激动不已。其中的这种浓烈的感情通过钢琴家的演奏得到了最真实的表达,观众们不禁跟随音乐的节奏,心情也跟着起伏变化。

音乐会的第二部分以肖邦的《降E大调圆舞曲》作为开幕曲。这首曲子轻快欢快,充满了活力和青春的气息。钢琴家的手指似乎有无穷无尽的力量,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跳跃在琴键上,奏出了美妙的乐声。观众们似乎也被音乐带动起来,忍不住随着音乐节奏轻轻地舞动。

音乐会的高潮出现在里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这首曲子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曲调起伏跌宕,旋律激昂而热情。钢琴家的表演将这种热情发挥到了极致,他的手指快速而准确地弹奏着琴键,仿佛在讲述一个传奇般的故事。观众们也被音乐的力量所感染,手鼓掌声如雷鸣般响起,场面煞是壮观。

整个音乐会过后,观众们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音乐家的演奏展现了他们对音乐的极致追求和深情表达,观众们也在音乐的熏陶下得到了心灵的洗涤和治愈。音乐会不仅仅是一场演奏的盛宴,更是一次感受音乐的旅程,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妙和力量。

在我眼中,这场钢琴音乐会是一次独特的体验。音乐家们的精湛演奏技巧和对音乐的理解,令我对音乐有了全新的认识。在音乐的海洋中,我感受到了无尽的美好和希望,我也明白了音乐的独特魅力和表达能力。这场音乐会让我深深地爱上了钢琴音乐,也加深了我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总之,这场钢琴音乐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音乐家们的精湛演奏技巧和对音乐的热爱,观众们的投入和欣赏,共同创造了一个美妙而难忘的音乐盛宴。这场音乐会让我领略到了音乐的无穷魅力和力量,也让我对音乐充满了更深的热爱和敬意。我期待着下一场音乐会的到来,让我再次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感受无尽的美好和希望。

音乐会观后感 篇2

周维、于红梅、邓建栋、姜克美、许可、陈军、姜建华、王晓南、马向华。整场演出可谓创意超前,内容丰富,寓教于乐又精彩绝伦,二胡演奏家们用独奏、重奏的形式与交响乐团和电声乐队的合作堪称完美,超强的灯光、音响效果令现场更加美伦美奂,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

本次音乐会分为三个篇章,依次为向传统致敬、向时代献礼、与世界对话。演出开场,就史无前例的聚集了中国十位顶尖级二胡演奏家合奏经典曲目《赛马》,给观众们带来了一声名副其实的来自胡琴的问候。然而,这只是个精彩的开始,此后的表演高潮迭起、精彩不断。由周维、邓建栋、陈军、许可组成的二胡界“四大金刚”首先拉开了第一篇章的序幕,这四位演奏家首次同台就带给了观众颇大的震撼,有力的琴声加上特殊的演奏技巧,把战马奔腾的形象如同浮雕一般凸显出来,更是将听众带入到战马嘶鸣、风驰电掣、冲锋陷阵的艺术情景之中。接下来是新版红楼梦的曲目串烧,台上六位美女演奏家和电声乐队合作出演,红楼梦中的画面在她们神奇的双手下转瞬即逝,每一个音符配合着熟悉的画面都敲打着观者内心最脆弱的那根心弦。如同一湾平静的.河水,填平千丘万壑却依然波澜不惊。不禁把观众带进了大观园里,不禁道出了宝黛二人的凄美爱情,不禁让观众潸然泪下……

接下来是名家们的单独演奏,先来谈谈令我印象最深的几个节

目。首先出场的马向华老师为观众们带来了《长城随想》第四乐章《遥望篇》 。这个节目别出心裁地邀请了沙画老师为其添彩,悠扬的二胡声,与美轮美奂的沙画表演相得益彰。马向华老师的二胡演奏流畅、舒服、富有歌唱性,旋律上下的幅度达十二度之宽,成功表现出人们攀登长城,凭空远眺时的心理情感变化,富有青春活力,使听众不由得精神振奋,继而豁然开朗。接着,陈军老师为观众们带来了一曲《太极琴侠》。在太极胡上拉出自己心里的乐曲,拉出亘古久远的声音,陈军老师用阴阳二弦让世俗下早已疲惫不堪的我们心窍顿开。还有一个节目令我印象很深,那就是姜克美老师演奏的《海之歌》,这次二胡与交响乐队的艺术形式,加上非洲打击乐元素,继而呈现出的崭新版本演奏出了生命的各种刻痕和岁月的滔滔,跌宕起伏的旋律仿佛让听众身临其境于大海边,喧响的惊涛拍岸声如在耳畔回响。缠绵变幻的二胡与外国民谣的融合,使得音乐更加意义深远,彰显了多元文化元素结合的现代音乐词汇,很好地突出了二胡丰富的表现力和兼容性。节目以二胡齐奏《我的祖国》收尾,全体观众一起随着乐曲大声歌唱,台上台下一片动情,爱国之心在每个人心中流淌,一场惊艳、完美、创新、惊喜、无与伦比的演奏会在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落下帷幕,观众都意犹未尽,更加印证了一句话的深刻含义: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本次音乐会很好地鼓励观众“聆听音乐” ,三个小时的演出可谓是给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传统与流行的交融,光荣绽放;音乐与灵魂的融合,放歌齐舞。看完这场音乐会,更加看到了自身的不足,让我有动力去不断练习来提高自己。希望这种高水准的音乐会能经常进入大众的视觉和听觉,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民族音乐、领略二胡魅力。

音乐会观后感 篇3

不久前,辽宁交响乐团来我校演出,演出的地点在校体育馆,这是我作为一名学生欣赏过的最高雅、最有意义的艺术表演。我曾尝试用尽头脑中所有文字来形容这场音乐会的华丽,然而一旦与其相比,这些文字就会失去所有光彩而徒留苍白。

随着音乐会帷幕的拉开,我真真切实的感受到了大型音乐会的气氛,场面恢弘,充分体现了音乐作为高雅艺术的内涵。音乐会一开始,我就感受到音乐的震撼。我发现从管弦乐器中演绎出来的版本是如此的震撼,动听。当每一首曲子被国家一级演员深情演奏出来时,我竟觉得身体每一个细胞都在震撼。幸而音乐会的光辉早已遮盖了我无意流露的惭愧,否则全场学生一定会来嘲笑我的肤浅与无知。那时,我感觉太不可思议了,自己能有机会来享受这次音乐会,真是太幸运了。

细细端详台上的每个乐手:有年老的、有年轻的,有男的、有女的,有拉琴的、有吹号的、有打鼓的、有敲三角铁的,有站在台上指挥的、有在台下演奏的。他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协作,演奏出动人、和谐、高水平的乐章,带给了我们带来强大的震憾、愉悦的享受。

随着乐声渐渐荡漾开来,钢琴家的手指欢快地奔跑在黑白世界中。我开始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只觉得时而舒缓,宛如山涧小溪潺潺流淌;时而急促,恍若万马奔腾、尘土飞扬;时而轻松,好像林中小鹿欢腾嬉闹;时而沉重,仿佛哀鸿遍野、国破家亡。虽然不知道作者本来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但通过演奏的变化,我的眼前交替着出现了这一幅幅画面。当音乐在高潮声中强劲收尾时,我觉得血液在燃烧,心脏好像要迸出来了,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此外,还有多名男女歌手演唱。当然,这也是我第一次听到了男、女高音演唱,真的太棒了。说实话,我很羡慕每一个与音乐打交道的人,这种羡慕也会莫名的随着岁月增加而愈加强烈。我深知这不单单是因为他们身上的气质强烈吸引着我,恐怕也与我儿时的爱好有关。记得小时候不懂什么叫音乐,只知道拥有自己第一台电子琴的那一天十分激动,以至于后来一直爱不释手。那时候我没有指导书,只会试探性地在琴键上寻找仅会的几支儿歌曲调,甚至我把“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想想那时候的自己,总会有些心疼与同情。如果说那时的自己不够幸运,那么现在的我完全可以自由地追求更充实的生活———可以继续学习乐谱知识,可以下载任意一首喜欢的音乐,甚至可以有幸看到像今晚一样的大型音乐会。如此想来现在的我真是很幸运。

我时常这样告诉自己:音乐的妙处不在于懂的很多,留一分美好的追求在心底,就足够了。在交响团演奏的曲子里将那种拉扯着人的灵魂游走的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整颗心都好像贴在琴弦上,在人间的辛酸里一页页地翻过,掠了满身的热泪。我像是一只被拉扯着的风筝,琴弦拉一下,我的心就抖一下,跟着风飞过苍凉的大地,看遍世间的炎凉,满心的悲怆都一点点被激发出来,却不让你一瞬间倾泻,而要慢慢地慢慢地收,将那余韵缓缓收开去。每一位演奏者都在用心演奏,他们配合的默契精致,毫无瑕疵,让我明白了一个团队协作意识的重要性。

这次音乐会不仅拓宽我们的见识,而且提高了我们的精神文化修养,让我们充满了奋斗的动力。正所谓,行行出状元,这话一点不假,音乐会上的歌手、指挥家、演奏家也是经过了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现在的高度。所以,我们也要好好学习,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能为国家奉献,为人民服务的人。

音乐会观后感 篇4

关于音乐会观后感400字1

灯渐渐暗了,只剩几束银光射到台上七位提琴演奏者的身上,他们在灯光的照耀下,如上帝派来为人类传诵福音的天使一般,纯洁神圣……

“西拉西……”一阵快速而急促的旋律一下子吸引住了台下所有人的注意力。侧过头,我看到观众们都在凝神地听着,全场鸦雀无声。

一曲结束,台下响起了一阵清脆的、雷鸣般的掌声。演奏者起身致意后,开始了今晚真正的演奏。慢慢地,我仿佛觉得自己置身于九霄的天空,享受着风雨的滋润,那从天外传来的乐声时而高昂,时而低调;时而热情,时而含蓄;时而激进,时而静止,那声音犹如甘甜怡人的清泉汩汩地流入我的心田。忽然,演奏者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声音如雷鸣般响起,震撼着你的心田,趁琴声又变回零星小雨时,我侧目望了望观众们,他们仍沉醉于刚才的电闪雷鸣中;有的还意犹未尽地听着,有的甚至不由自主地小声哼唱……

又是一曲结束,观众们再也按耐不住内心的敬佩与欢乐,站起来鼓起热烈而富有激情,经久不息的掌声……

《小步舞曲》《梦幻曲》《小夜曲》一部部堪称完美的音乐巨作如上帝的声音一般充斥在我们的耳畔,留在我们的心坎里!

音乐会的最后时刻,我们静静地等待最后的结尾曲。聚光灯由红色依次变到紫色,突然,一阵急促的奔跑声,不,那是骏马在无垠的草野上忘情地驰聘;那是呼呼狂刮,充满力量的风;——莫扎特沥尽心血写下的气势磅礴的协奏曲在大厅里奏响,是那样的完美,不可容有任何挑剔,我不得不再次借用上帝的声音来形容……

尾曲结束,伴着如潮水汹涌的掌声,七位主角起身谢幕,献上真挚一礼,灯渐渐暗了,但他们的头顶上却闪耀着动人的光芒。

时至今日,我仍忘不了那场令人难忘的音乐会,忘不了那动人的“上帝之声”。

关于音乐会观后感400字2

音乐是一门美妙的艺术,它那优美的曲调,总是令我深深地沉醉其中。那天,我终于有机会去听了一次盛大的音乐会。

我们在星岩礼堂排着队,队伍就像一支长长的搬送食物的蚂蚁军队,缓缓而有序地向前移动着。我慢慢地上了礼堂的台阶,进了礼堂的大厅。终于,我进到音乐会了,找到位置后,我就坐下了。

不知过了多久,礼堂内那明亮的灯光突然暗了下来,漆黑的礼堂内响起了柔柔的钢琴声。柔和的黄色灯光照着舞台的中央。柔和的曲调渐渐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激昂,礼堂的灯霎时间亮了起来,原本空荡荡的舞台上多了一支乐队,有大号手、小号手、指挥家……伴随着他们的演奏,音乐会开始了……

指挥家有节奏地挥动着指挥棒,音乐随着节奏起起落落,时而轻柔,时而激昂,时而热情,时而冷淡……使在场的观众深深地沉醉在这音乐世界里……

音乐戛然而止,在场的听众们都站起身热烈地鼓着掌,礼堂内响着雷鸣般的掌声——不知不觉中,两个小时就已经悄悄地过去了。

鼓掌时,我突然发现每个演奏者的脸上都有着细细的汗珠,我不禁想:“这些演奏者们为了这一场短短的、只有两小时的音乐会,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啊!这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吗?”

这次的音乐会,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听觉上的震撼,还使我明白了干什么事都要认真去做,只要你付出了一定的努力并且坚持下去,那么,你就一定会成功!

关于音乐会观后感400字3

“啊—啊—啊”此起彼伏的尖叫声传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告诉你们吧,我们正在开“疯狂之声”音乐会。

教室里热闹非凡。你瞧!有的人头仰起来,嘴张得大大的扯着嗓子“啊-啊-啊”的唱着,脸都红了;有的人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名摇滚乐手,抖动着身子,怀抱里抱着“吉它”,像是在乱弹乱唱;大多数同学都手变成了鼓锤,桌子变成了面大鼓,敲着“鼓”,发出了“轰、轰、轰”的声音……

这些声音震耳欲聋,吵得我头昏脑胀;震得玻璃都要碎了,响得老鼠都要搬家了……

“嘭—嚓!嚓!嘭—嚓!嚓!”这回我们又在开“节奏之声”音乐会。

我们组是拍桌子的,发出了“砰,砰,砰”的声音;第二组是拍手的,发出了“啪,啪,啪”的声音;第三组是跺脚的,发出了“咚,咚,咚”的声音;第四组是敲笔盒的,发出了“当,当,当”的声音; 整齐又有节奏。

两组受到了惩罚,一组学猪叫,一组学猫眼叫,逗得我们开怀大笑。有的笑得一直在拍桌子;有的笑得直打滚儿;有人笑得前仰后合……

噪音让人心烦意乱,美妙的声音让人心旷神怡,在生活中我们要少制造难听的噪音,要多创造美妙的声音。

关于音乐会观后感400字4

六月十六日上午九点三十分,我们文一街小学在浙江省音乐厅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音乐会,一场完全由学校老师和同学编导和表演的音乐会。

音乐会共有二十个节目,包括合唱、独唱、舞蹈、器乐合奏等多种表演形式,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钢琴四手联弹《拉德斯基进行曲》。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由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为纪念拉德斯基元帅而作。那两位同学弹得时而铿锵有力,时而轻松优美,四只小手在黑白琴键上跳跃着,非常默契。“绳采飞扬”花样跳绳表演也非常出色,花样跳绳社团的同学在彩色跳绳之间穿梭着,表演各种高难度动作,看得我眼花缭乱,心中暗暗佩服。

这场音乐会非常精彩,让我们这些有幸来观赏的同学和家长获得了美的享受。遗憾的`是,还有很多想参加表演或观看演出的同学没有机会参加。希望我们的下一场音乐会能在一个更大的音乐厅举办,让更多的同学接受音乐的熏陶!

关于音乐会观后感400字5

本周三,我们三小的管乐团A团的80多名学生去了北京市清华大学参加了第四届北京青少年艺术周——管乐团嘉年华交流音乐会,它是由泰国朱拉隆功示范中学管乐团以及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金帆管乐团。

到了音乐厅,那里人山人海,还有别的小学的学生,音乐会开始了,首先是泰国朱拉隆功示范中学,他们吹奏的曲目都是《没有月亮的夜晚》、《回声》、《黎明将至》、《爱在日落》、《皇家卫队进行》、《切斯福德肖像》、《花木兰》和《拉德茨基进行曲》。

北京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的曲目是铜管五重奏《小序曲》、《庆典与歌》、《茉莉花》、《卡通嘉年华》、《木琴与乐队》和《新少年畅想曲》等

我非常喜欢北京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曲目里的`《木琴与乐队》,听完了这一首歌,让我整个人的心情变得非常开心、快乐。这是一次别具一格的音乐会,它让我深切的感受到了长笛的动听悠扬,更让我体会到了一位闻名世界的长笛演奏家对长笛的深深热爱。

当这些同学门走下台的时候,我看到每个同学的头上都闪着金光,这也是汗,他们吹的这些曲子都是辛辛苦苦排练出来的,虽然音乐会已经结束了,但是同学们依然在讨论着过程。是啊,这美好的音乐,值得我们永远珍藏!

关于音乐会观后感400字6

那是一个美丽的夏天,我们就要把自己平时努力学习的成果,在舞台上呈现出来。这不仅是学生们的表演,也是我们回报老师们用心引导的时刻。

音乐会即将要开始了,每个人都摩拳擦掌、蓄势待发。难掩我们的紧张情绪,我们战战兢兢的就了定位,台下的每一个观众也都凝神看着我们,期待我们的“加勒比海狂想曲”。

这是一首热情激昂的快乐乐章,很容易就让听的人感受到拉丁节奏的奔放。我负责的是马淋巴琴,我是那样的专注,敲打着每个音符,那是我花了好多时间练习的结果,这音乐真的好好听啊!

我沈醉在这美妙的音乐里,多么庆幸自己有这个能力,可以敲奏出悦耳的音乐。

掌声响起了,我们完成了演出,观众们毫无保留的'回报给我们最热烈的叫好声,我看见许多熟悉的脸孔:爸爸、妈妈、表弟、表妹,他们朝着我挥手,就像在说:“你真棒!”

音乐会结束了,我的心还留在舞台上,我的耳朵旁“加勒比海”的狂想曲,还继续的在敲奏着,没有间断。

关于音乐会观后感400字7

实话实说,在这次上海之前,我是不知道 Pedrito Martinez的,看了几期小川的推送,算是有点了解。作为一个从来没有追过星的人,小川追明星的热情让我羡慕。不跳Salsa的时候,我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虽然有人评价跳舞的时候好像变了一个人的样子,但是自我感觉,也还是很放不开的。做事情总觉得不够投入,干什么都有点游离感。

平淡的人会容易被热情的人感染,这次小川对 Pedrito Martinez持续的刷屏,让我决定来上海要去现场感受一下。本来打算只看一场的,又阴差阳错定了两场。7:30开始的现场,7点左右开始有工作的事情进行沟通,并且一直持续到第二场结束。

本来就没有太多音乐素养,读书时代算是疯狂喜欢摇滚,回想起来,跟风的因素不少,真正发自内心喜欢的乐队,好像不是很多。虽然那时候对摇滚乐队的名字,曲风,音乐类型如数家珍,但是好像也是一个理工男的纯技术角度,而不是真的了解那些艺术的东西。工作之后年级渐长,摇滚慢慢淡出生活,开始越来越多的听爵士。爵士的.流派,歌手,好像也能说上一些,但是爵士最核心的就是即兴,我一直觉得如果没有学过一些乐理,或者说接触过一些乐器,或者对音乐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是很难真正理解什么是即兴的。所以自己所谓的喜欢爵士,或许只是简单的喜欢那种音乐的调调而已。

Pedrito Martinez的现场,好像让我稍微感觉到了点什么是即兴,有那么几次好像感觉到了鼓手之间的对话。也或许从前年开始认识小川、晓荣这帮人之后,慢慢的开始尝试去了解更多Salsa音乐后面的东西,虽然两年时间的积累有限,这次听 Perito Martinez的现场,虽然也是在跟风,但是好像比之前的现场感受更多了一点。

除了隐隐约约的音乐感觉,现场感受最深的还是 Pedrito Martinez对音乐的投入与疯魔。每次开场都是清清爽爽的出场,一曲之后就开始汗如雨下,每次Solo之后,整个人都像是水里捞出来一样。全情投入的表情动作,那样的感染力是无以言表的。只有这样 极度痴迷、物我两忘的境界,才能成就一个艺术大师吧。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像我这样对什么事情都留有余地,不愿意全力投入的人,是很难在做什么事情上真正有大成就。

虽然身边也都是一些普通人,不过Fido在跳舞的时候也是能全情投入,达到疯魔的境界;小川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全心追求;Coco放下一切,去古巴逐梦;金昀十几年如一日的专注古巴Salsa和音乐;他们都在自己爱好的事情上疯魔着,也影响着身边的朋友,一起追逐属于我们的古巴Sals的梦……

关于音乐会观后感400字

音乐会观后感 篇5

作为一名曾经的高中理科生,现在的临床医学本科生,回顾成长的这些年,好像和音乐啊乐器啊这些东西打交道并不多。老早就发现自己唱歌跑调,就感觉自己和正统音乐无缘,所以一般就听听流行音乐过过瘾,并没有想过会去听一场正式的音乐会,也没想到在大学选修课中有了现场观赏音乐会的机会啊,表示很兴奋哦!

在周末就要免疫专业课考试的紧张时期,几个同学决定抽出一晚上去欣赏一场真正的音乐会,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身穿正装、连衣裙,长途跋涉从趵突泉校区来到中心校区,好不容易来到圣昆仑音乐厅,等来人生第一场音乐会。

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观赏了半个小时后我发现我的感受和之前幻想的情景完全不同,略有尴尬之感。实话实说我是真听不出来这场管乐器音乐会中每位演奏者演奏技法的精湛与否,也听不出来乐曲的演奏有没有瑕疵。但是作为一个观众,我觉得这场音乐会真的很棒哦!我很感动,不仅仅是因为演奏者演奏出的美妙的音乐,更是被演奏者们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意所感动,有关毕业季的依依不舍与无限感恩寄予在乐曲中,真实而震撼。

因为是外行,所以专门查了查当天演奏曲目的一些基本资料才敢开始写这篇感悟。当天观赏音乐会的时候因为没有提前做好功课,演奏的曲目我都听不太懂,所以当天的乐趣就是看演奏者的肢体表现第一首作品《11首march》,小乐队作品,作为音乐会的开端,很带感。多位演奏者默契的配合很棒,而且我很惊奇的发现之前给我们上课的小号学长也在舞台上,很有亲切感呢。

第二首《嬉游曲》原为进行曲、变奏曲为主,形式与小夜曲相仿。这首是W.A.莫扎特的嬉游曲。有四位学姐在吹长笛,有一位是上课给我们展示长笛的学姐,很厉害哦!

第三首《单簧管与钢琴二重奏》的钢琴演奏者也是来过我们课堂的学长。

第四首《小号与弦乐队F大调奏鸣曲作品。感觉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乐器啊。

接下来我认为的整场音乐会的感动点来了,最印象深刻的是周慧泽学姐的一段串场,说出了她与巴松之间的不解之缘,对恩师的感恩,对毕业的不舍,真实而感人。而第六首《巴松三重奏——探戈》就是周学姐的老李群老师师和师弟朱华晨送给她的毕业礼物,真的很棒!

下一首单簧管《弄臣幻想曲》,这种乐器又称黑管或克拉管,有管弦乐队中的“演说家”和木管乐器中的戏剧女高音之称。高音区嘹亮明朗;中音区富于表情,音色纯净,清澈优美;低音区低沉,浑厚而丰满,是木管乐曲家族中应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

之前有个学长来课堂上介绍过,所以这个节目我还是有底气观赏一二的。接下来的就不一一介绍了,演奏的都很棒。最后全部演出同学上台谢场,献花,谢恩师,拍照合影,将大学时期完美的谢幕留在相片中!大学,完美的结尾!

总结一下,这场毕业音乐会演奏者们的深情投入是可以看到的,虽然上下场略有混乱,但不影响音乐会的质量,所以这次音乐会我要打满分。希望所有应届毕业的学长学姐们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在人生新的阶段继续发光发亮!

音乐会观后感 篇6

首先说说乐器吧!对于首次现场聆听交响乐的我来说,一入场,见到许多熟悉与陌生的乐器很是感兴趣。很期待听到它们交汇在一起的效果。

(特地百度了一下交响乐团的乐器,原来交响乐团的乐器是这样分类的。学习了!)

当各种乐器交织在一起时,仔细地寻找,聆听某种乐器所发出的声音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我个人觉得整场音乐会中,架子鼓在演奏《千与千寻》和《天空之城》时才出彩。而《菊次郎的夏天》里那段钢琴独奏象一道引线,引出了整个故事的开始~著名而经典的乐曲《狮子王》《白雪公主》等较多听到小提琴的声音,观后感《音乐会观后感》。《猫和老鼠》中鼓与号子的声音则较为突出。当然,每首乐曲里各种乐器可能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过,但对于音乐造诣不高的我们只听些浅层次的'东西已满足亦。美妙的乐曲都能让我们沉醉其中。

再来就是人物篇啦!

首先就是乐队的灵魂人物--指挥啦!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听门道。记得我读书时,音乐老师就跟我们说指挥家的耳朵是相当厉害的!乐队里几十上百号人和乐器,哪个乐章或乐句出了一点问题他都能听出。当时就对指挥这一行当钦佩不已,这次音乐会有幸目睹了专业指挥家的风采。真开心!话说这位指挥家相当地敬业,有礼,还相当地幽默。知道在合适的时机调动全场观众的情绪与之互动。实属难得!

其次整个乐团的美女众多,让人目不暇接。尤其是最右边的竖琴和最左边的大提琴。相当地抢眼!它让我想起了香港女星万绮文饰演的大提琴美女接下来出场拉大提琴的果然是位高佻苗条的美女~相当地有气质!演奏竖琴的美女让我想起了某部漫画里的婆摩多。期间我还小关注了下钢琴师和架子鼓手`~

不过,最最可惜的是--现场不允许拍照,真想把眼睛当相机用,拍下美好的瞬间。最后只在中场休息时很不爽地偷拍了一张~~偶们是良民

最后,还有些许困惑~为什么没见演奏中国本土的动画音乐呢?

音乐会观后感 篇7

昨天晚上,在北京电影学院欣赏了一场了由北京交响乐团演奏的音乐会,指挥是很有名气的谭丽华,真的很过瘾,很高雅的一种场合,内容很丰富,大家熟悉的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在12大地震所创做的一首震撼人心的打击乐。

打击乐手用各种大鼓、中鼓、小鼓、敲打出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一种情感,急切的鼓声、低沉的打击声,把我们的思绪转会到那不能忘却的一幅幅画面,我的耳边似乎又想起了那一声《天堂来信》的孩子们的呼声,又闪现出压在倒塌的房屋下面的遇难者,忘不了来不及逃生的学生们,又想起乔治演唱的那首《英雄遍地》。

每一声打击点都好像打在观众们心上。曲目演奏结束了,但是观众似乎还没有从音乐中回到现实,热烈的掌声让指挥一次次上台来谢幕,到底是国家级的剧团,全体起立向观众致意,观众掌声不断演奏家们站立原地不动,加演了一曲《泰坦尼克号》,但是观众听得太过瘾了,给予更加热烈的掌声,最后还是有加演了一曲。平日里好像听不懂这些名人名曲,但是音乐是人与人之间最能沟通的一种表达方式,置身于其中,你会被它所感染,你会沉浸在其中,你的情绪会跟着它跨越时空。这次让我感受最大就是应该多听听音乐会,不是听不懂,而是一种心境和精神享受,朋友们,抽出时间去剧场里坐坐,享受一把吧!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