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瓦尔登湖》读后感(集锦六篇)

03-15

以下内容“《瓦尔登湖》读后感”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特意分享给您的。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优秀的书籍能够充实我们的内心。 每个人对同一本书的感受和体验都是独特的。这是我的个人体验和见解仅供您参考!

《瓦尔登湖》读后感(篇1)

我读这本书大约一个月了。我终于读完了《瓦尔登湖》。说“终于”,并不是因为瓦尔登湖不好看,而是散文风格的行文方式,总会让我看着看着就走神。尤其是在晚上看的时候,没一会困意袭来。。。

不过,也正是这样散文风格的方式,时常也会让我看得着迷,忘记了时间。我觉得这是一本可以反复品味的好书,我只是匆匆打了他一下。以后还会在读。

iwenttothewoodsbecauseiwishedtolivedeliberately,tofrontonlytheessentialfactsoflife,andseeificouldnotlearnwhatithadtoteach,andnot,whenicametodie,discoverthatihadnotlived.我到林中居住,因为我希望生活得从容一些,只面对基本的生活事实,看看是否能够学到生活要教给我的东西,而不要等到死之将临时发现自己没有生活过。

最喜欢书里的这句话,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我们每天的忙碌,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能否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自豪的说,我来过,我生活过?

在看瓦尔登湖的时候,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要急于求成,谨防傲慢和鲁莽,放慢日常生活中求成功的速度,放下急功近利的态度。如果我们能把它想象成一部无声电影,每当我们读到一句话,我们就能想到一幅画和梭罗居住在瓦尔登湖边的那两个春夏秋冬,那将是一种很好的享受。当我看到瓦尔登湖的时候,我意识到它是一种融入自然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看不起物质、放弃城市的哲学态度,而不是仅仅记住其中的一些句子,或者像阅读百科全书一样认是一些动植物。

这种感受,还是在我看书的过程中,很少能体会到的。

《瓦尔登湖》读后感(篇2)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描述了梭罗在1845年至1847年间,在马萨诸塞州瓦尔登湖附近的一间小屋里度过的两年时间。这本书凭借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对自然世界的深刻思考而获得了广泛的赞誉。读完《瓦尔登湖》,我深受启发,更对自然和内省有了新的认识。

《瓦尔登湖》这个标题本身就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一些好奇心。瓦尔登湖是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地方,在书中被描绘得如此真实和生动,仿佛我也置身于那个湖畔小屋的周围。梭罗用精细而细致的笔触,描绘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他观察树木的生长,听鸟儿的歌唱,追随动物的足迹,感受自然的力量和变化。通过对自然的深入思考,梭罗让我意识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我们在自然中所处的微弱和渺小。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采取了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他离开城市的喧嚣和繁忙,寻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简单乐趣。他修建了一间小屋,种植了一些蔬菜,靠着自己的劳动维持生计。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让我深思。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被物质欲望所驱使,追求金钱和名利,却常常忽略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梭罗通过他在湖畔小屋的生活,向我展示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重新连接内心与自然的和谐。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还探讨了自省和思考的重要性。他利用他在湖畔小屋的孤独时光,静下心来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他认为人们常常追求的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只是虚幻的幻象,真正的财富在于内心的平静和对自己的认知。他通过自省和思考,让我认识到了内心的深度和力量,引发我对自己的内在世界进行探索。

通过读《瓦尔登湖》,我也明白了自然的重要性。自然是我们生活的基础,我们需要学会欣赏和保护它。梭罗在书中强调了与自然相处的重要性,他认为自然是生命和思考的源泉。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时常忽视了自然的价值,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梭罗希望通过他的作品唤起人们对自然的关注与热爱,那个令人平静和鼓舞人心的瓦尔登湖的存在,以及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值得我们的珍视。

总的来说,《瓦尔登湖》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象。通过梭罗深入的观察和思考,我学会了欣赏和保护自然,实现内省和思考,追求简朴而有意义的生活。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启发了我对自然和内省的新的认识。我相信,《瓦尔登湖》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自然的书籍,更是一本改变人们思考和生活方式的启示录。

《瓦尔登湖》读后感(篇3)

什么书让我一读读了整整两个月,却一直没有放弃;什么书让我觉得作者毫无追求,却又让我领略了生活的美好;什么书让我的心不断的烦躁,却还是耐心阅读,就是这本《瓦尔登湖》。这本书是我阅读的第一本书,却不是第一本阅读完的书,整整两个月的时间,中间有过放弃,中间更是穿插读了十来本书,但是最终我挺了过来,怀着一颗恬淡的心,在深深的夜里、淡淡的灯光下,静静的读完了这本书。书中有生活的真谛、美妙的风光、超脱的智慧,真是一本脱俗之书啊。就像有句评论说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瓦尔登湖”,真是这样,虽然我们有时不能看见。

作者梭罗在1845年的春天,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建起了一座木屋,和动物们一起生活,事事自力更生。在两年后,他回到城里,把自己两年来的记录下来的见闻整理好,参照这些才写出了这本《瓦尔登湖》。这位40来岁的睿智作家在字字句句之中都透露着崇尚简朴、热爱自然的主题,用清新的话语来向自然致敬。

这是一本书写生活真谛的书。作者作为一个名人,却选择了出世的生活,摆脱人情世故的羁绊,独居到瓦尔登湖边的树林中重新开始崭新的生活。虽然是独居,但是书中体味的却是真正的生活。在世俗中,人们很难静下来去细细的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去生活,应该坚守怎样的道德与原则。而梭罗静了下来,他用心去感受生活,特别是细致的观察着周围的一切。那到底什么是生活的真谛呢?梭罗认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追求物质生活的富足外,还有一种生活,就是可以让身心更加愉悦的简朴生活。物质富足的生活带有很大的诱惑性,豪华的别墅、高级的轿车、美丽的衣服、耀眼的珠宝等等,都是人们在孜孜以求的、无限向往的生活。而梭罗在这样的环境中,却选择了带着一把斧头,去瓦尔登湖建造属于自己的一所小木屋。他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与大自然的交流中,去体味树林与湖水春夏秋冬的变化,去聆听鸟儿美妙的鸣叫,去观察蚂蚁大战、鸟儿飞翔、鱼儿潜游。这样的生活肯定不能带来物质的富足,却是可以带来精神的愉悦。有谁不会遇到这样的感叹,追来追去最终却是一场空,攒来攒去最终也花不着,最后的结局都是一样,化作一抔黄土,与清风为伴。

这是一本书写美妙风光的书。《瓦尔登湖》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梭罗对于瓦尔登湖的热爱,对于小屋的热爱,对于山林的热爱,对于林中小动物的热爱,对于大自然万物的热爱。书中大量的描写了瓦尔登湖的自然风光,在时令交替的过程中,四季风光变化的美妙。如果我们能够静静的走进瓦尔登湖,漫步在林间小道,我们肯定也能够感受到梭罗的恬静:白天群山葱郁,曲径幽深,湖光静寂,带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意境;午夜孤云独去,月澄无影,树木伫立,仿佛是“月出皎兮,杨柳依依”的情景;夜半流萤飞舞,昆虫吟唱,鸟鸣啾啾,和着“微风吹解带,山月听弹琴”的古韵,多美的境地,给人以无限地遐想。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能天天体味这种感觉,但是如果有时间,你可以带着一本书,静静在走在南边山脉的慢坡上,累了坐下来,打开一本书,肯定更能领略书中的文字。

这是一本书写超脱智慧的书。在文章的摘录部分,我没有摘抄什么美妙的描写性语言,而是摘抄了作者的思想智慧。是对信仰、心路、时间等真理的描写,这些描写都穿插在景物描写和生活描写的过程中,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以让我们思考很长的时间。这些话不一定多么复杂,但是却很深刻,需要细细的思考才可以领会。并且他的一些智慧已经超出了普通人能够理解的程度,能脱离开现实社会去探求内在的真理。梭罗无忧无虑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用两年的时间去体味、观察这个真实的世界,他是用心而不仅仅是眼睛来观察这个社会,这更能感知到超凡脱俗的智慧。

我们可能觉得,在这个社会上,我们永远都不会拥有那样一间美丽的木屋,可是我想,我们可以在心里拥有一个美丽的湖泊,并可以用湖水不断洗濯我们漫漫人生路上的尘埃。

《瓦尔登湖》读后感(篇4)

阅读经济篇,每一句话、每一个例子都可以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感想,对往事的追忆,对未来的思考,或悲凉,或愤慨,或激动,或恍然大悟,但是这些情绪,都在梭罗身体力行的与自然的交流中变得渺小。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醒来,理顺自然,让我们的生命价值得以延续。

身之所居,心之所向。“我之所以住进林地,是想要从容地生活,去直面生命的本质。我想要去领悟生命的教诲,免得到临终的时候才幡然醒悟:

自己原来没有真正生活过。”梭罗想要严格简约的经济,想要独立自主地生活,既不期盼他人的认可,也不为多余的牟利。在这一章中,梭罗讲述了他的住所,不仅是现在,而且是一前的山间小屋,甚至是一个帐篷。

作者并不以破烂为窘迫,相反的,梭罗会幻想到甜甜的树胶、云游的神灵、路过的女神等美好的事物,就连风也成为了自然界的创造诗篇。房子旁的小湖有着不可思议的美景,牧场也令作者痴迷,一切都是自然的恩赐,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万物之声,每个事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声音,梭罗耕种、做家务、行走、歇息,每个场景都是喧闹的,小鸟的歌唱、风的吹拂、嫩芽的掉落、湖水的波澜、火车的鸣笛……到后来的伐木的声音、屠宰的声音,此时,万物都在哀鸣,如丧曲。这一篇章前半部分欢快明朗,后半部分压抑低沉,前后对比更显人们的破坏对自然造成的恶劣影响。“暴风雪中不是没有通往院门的路,而是这里根本就没有通往文明世界的大门和院落,亦没有通向那个世界的路径。

”梭罗如此沉重地写道,控诉着人类对自然的放肆行径。

有客来访,哪怕是隐居也不能隔绝与人们的交流。思想交流需要空间,仔细倾听,这样你们就能听到对方的任何声音。梭罗的客厅,是紧挨着屋后的那片松树林,它总是随时准备迎接来客,风儿会将地板打扫干净。

这么漂亮的客厅,正好适合他与来访者深入交谈。作者写到自己并不留待很多的客人吃饭,而一起刻意忍受着饥饿,这让我不禁想到我们,现在每有客人造访,主人无论生活是否拮据也要拿出十二分的盛宴来款待,如此看来,实在是不必要的负担。梭罗提到了自己一位伐木工人朋友,淳朴、谦卑又幽默,他砍树花样百出,又是个捕捉能手,很容易就感到了满足与幸福。

“大自然在塑造他的时候,给予了他一副强健的身体,让他对自己的命运感到知足,给他无限的尊重和依靠,以致等到他年过七十,还依然可以保持着一颗童心。”这样的天真烂漫,却有着自己的思想。而作者的另外一些访客,迫切的想要被帮助,求助讨恩的人,体现了人性的懒惰与贪婪。

也有一些游客向作者展示了对死亡的恐惧:摘蓝莓时带上药箱。对于这类人来讲,他们天天的担惊受怕,生活对于他们可谓危险重重。

这让我重新思考生活。显然,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效果甚微。如果生活已经如此危险,我还能担心什么?毕竟,这些人已经预言了成千上万的死亡。“如果你什么也不想,还有什么危险可言呢?

”梭罗的这句话,让我大感赞同。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而梭罗,抛弃繁琐的社会,与瓦尔登湖为邻,于自然之中追求生活的真谛,没有了“舒适”的生活,却过得自得其乐,受益颇深,难道不是和颜回很相像么?

读《瓦尔登湖》,每个故事都给人最淳朴却最深刻的启发,我们自欺欺人的生活着,随波逐流,自得的享受着生活,却忘记了生活的悲哀。年少的我们被繁重的学业束缚得寸步难行,长大的我们被更多的责任包围着步履维艰。“人生需要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扪心自问,被金钱与利益迷乱双眼的人们,还有多少当年不顾一切去追求自由的热血。

既然青春不能停留,也没有时间回头,好在书中可以带我们去探访内心的向往却不能去远方。埋头工作的人们,深陷于你死我活的竞争,冥思苦想着赚取利益的捷径。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生存是规则,而不是我们的选择。我希望我们还能在心中留下一片净土,建设一个干净无瑕的农家。

我们,走在职场和校园里,十年如一日,我们活得像一句口号押韵而顺服,十年如一日,我们学会了拾起反抗,学会了隐藏表达。质问内心深处,儿时的梦想忘记了多少,可曾怀念过与三两伙伴在田园或高楼间追逐嬉戏打闹的无忧时光。如果能卸下面具,有什么是你永远不放弃。

可以有时间,仰望天空,隐藏在阴霾笼罩的世界里,是不是早在牺牲环境为经济发展迷失了自我。

深吸一口混浊的空气,想想从什么时候开始,给予人类无限馈赠的大自然也学会了报复人类。现在你小时候生活在幻想的未来里,那时的狂热和冲动已经在现在笼罩的阴霾和混浊的空气中冷却。自然,明明是最高尚的,却被我们利用,变得污秽不堪,我们高举着发展与进步的标语,肆意蹂躏着自然,此时我们还有资源可用,但千百年后,我们还能这样“进步”吗?

人类的贪欲无穷,指挥着机械在大地上开伐,梭罗却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瓦尔登湖的模样不可复制,但我们能在文字中幻想出它的美好。只有回归自然之美,才能真正理解人生哲学。

《瓦尔登湖》读后感(篇5)

张爱玲曾经在介绍梭罗的生平与作品时说,梭罗所以在瓦尔登湖进行经济实验,是要证明一项理论:人可以活得更简单,更从容,不必为着追求物质文明的发达,而丧失了人是万物之灵的崇高地位。

梭罗不想逃避生活,而是想以赤裸裸的态度面对生活,进入生活的深度。在《瓦尔登湖》的第一章中,梭罗就已经向读者说明,他在瓦尔登湖的隐居生活是为了证明一个观点,即人类真正的生活必需品通过简单的劳动就可以轻易地获得。在书中,他解释了他来瓦尔登湖的意图如下:

“我隐居在林中,因为我希望活得从容,只和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周旋,看我究竟能否领略其中的奥秘。以免待我将死之时,才发现我原来听天由命,我想深入生命,以摄取精华,我想藉此坚忍不拔与精心简朴的方式,剔除生活中的一切累赘,以大刀阔斧的方法,摘取生命之核,显其最根本之面目。”

梭罗没有屋子,一把斧头向山林,不必有其他的东西;没有食物,“种豆南山下”或是一杆简陋的鱼竿变足以拥有一顿美味;粗衣麻布,何须奢华,但求能给予一点点的温暖。要旅游,有人费尽心思工作,花了许多功夫,最终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旅游;太多的羁绊,让我们失去自由。如果我们说走就走,何愁旅不了游,又何须诸多羁绊。

这种对瓦尔登湖的信仰伴随着我从高中到现在。从瓦尔登湖流出的水在我心中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指引了一个简单的生活,粉碎了这个金钱社会。正如梭罗写到,与他人“隔湖交谈”比相对而语更要轻松,作者躲到瓦尔登湖的身后,实则是想与尘世“隔湖交谈”。有多少现代人愿意为自己的精神世界负责?

大多都行尸走肉而已,精神或许早就枯竭了,物质的追求占据了人类所有的灵魂。世界在不断地争取拥有更多的东西和财产,这被视为生存之道。梭罗也另有一种奇特的占有,在他看来,如果你喜欢某处的庄园,喜欢某处的风景,你不必用金钱买下它,在它里面居住,而要经常在心里想着它,经常到它**兜圈子,你去的次数越多,你就越喜欢它,你就越可以说是它的主人。

尽管我们大学生不能够像梭罗那样去体味山林生活,尽管瓦尔登湖已经永远的消失,但这些都不能阻碍我们在自己的内心里拥有一泓清澈的瓦尔登湖,时刻都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洗涤,在充满灵性的与尘世隔湖对话。

《瓦尔登湖》读后感(篇6)

翻开那墨绿色封面的《瓦尔登湖》这本书,就给人一种清新自然之感。正如徐迟这位译者所说:“《瓦尔登湖》是一本静静的书,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虽然我读的是王义国翻译的书,但他们的翻译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个喧闹繁华的世界,要保持一份纯美的天性是很难的,但是唯有纯美的天性才能让我们快乐自由地生活。在半年之前,我曾经试图将她读完,但是这本书太晦涩难懂,我看了十几页就没有了读下去的勇气。而这次我读完了这本心灵之书,她让我的心灵为之震撼。梭罗本人在《结束语》中也意识到,这本书不乏晦涩之处,所以要读懂这本书就必须打好地基。

《美国文学简史》中说:“梭罗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认为人要回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生活的意义。他的著作都是根据他自己在自然界广阔田地中的亲身体验写出来。”梭罗他来到这片树林是因为想过一种经过省察的生活,去面对人生最本质的问题。在这个土地越来越紧缺的现代社会,找到一片像瓦尔登湖这样的地方犹如海底捞针,但是只要我们有心,我们就可以在内心深处找到一片这样的地方,让自己在这片海洋中遨游。梭罗住进瓦尔登湖并不是逃避现实,而是以一种更好的姿态来面对生活。

梭罗上的是最好的中学和最好的大学——康科德中学和哈佛大学,他从中学开始就对希腊罗马的古典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此书中引用希腊罗马神话是信手拈来,在书中他还引用了印度经典和孔孟之道,他对西方文学和东方文学同样精通。如此一本蕴含了大量的动植物学知识和广博的人文、地理、历史知识的书,怎能不叫我惊叹?在这优美的散文中阐发出来了人生哲理,体会他的思想,让我们的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更有趣味。《瓦尔登湖》是简单生活的权威指南,是对大自然的真情描述,是向金钱社会的讨伐檄文,她让我们在这个纷繁杂扰的社会更好地生活。梭罗本来想做个有所作为的人,然而在瓦尔登湖生活两年后,他看破了这个世界很多东西,他感到人世的荣华富贵不过是一个人的贪婪,如果我们少一些贪婪,少一些索取,如果人间多一处瓦尔登湖,人类就会多一条后路。如果要求一个人对生活无所求,这是苛刻的,但要求一个人对“所求”多一些节制,这是非常理性的。在灯红酒绿的社会里,读一读《瓦尔登湖》,让心在这片寂静的天空中飞翔,让我们多一分恬淡与洒脱,少一分浮躁,这是必需的。梭罗认为沉湎于物质享乐只会使人失去生活的真正意义,而当今社会人们却把物质享乐当作一种追求,我们难道不应该反省吗?

这本书的主题思想是:人必须不顾一切地听凭良知来行动;生命十分宝贵,不应为了谋生而无意义的浪费掉;树林和溪流的世界是好的,而熙熙攘攘、街道纵横的城市世界则是坏的。这本书的主题思想是如此深刻,读过这本书的人都应该会感到心灵的慰藉。人不能总由欲望支配自己,要限制自己的欲望。我们并不是为了谋生而生活,而是为了能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而生活。在这个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要想找到一片有着树林和溪流的世界是有点难度的,但我们可以在内心构筑一个这样的世界,让我们的心灵在里面涤荡。这本书有十八章,她的主题是很明确的——每一章都有小标题,我对作者清晰的思维感到十分佩服。作者巧妙的安排让全书熠熠生辉,例如在第一章中的“直视太阳”与第十八章中的“让我们目盲的光线,就是我们的黑暗”相呼应。作者他拥有既细致准确又雍容华贵的散文风格,他的文字是朴素的,但他的思维却是独特的。这本书适合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细心品味,在嘈杂的环境中是很难读进去的,每当夜晚来临,我都会在自己的房间仔细阅读这本被称为“能够塑造读者的书籍”的《瓦尔登湖》,当我行走在舒缓而纯净的文字中,我总会被突如其来的灵光打断,让我在思想的田野中狂奔,让我在广阔的草原上驰骋。在我们看似沉闷平淡的生活里,我们也可以看见那鸣叫的鸟儿、茂盛的植物、可爱的动物但前提是我们必须相信:我们正拥有一个更神圣的黎明。做一个自由的人是幸福又卓绝的,因为选择和放弃是困难的,它们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哥德巴赫猜想。在读完每一章的时候,我对每一章都有不同的感慨。

第一章《节俭》对我的影响最大,她使我思考:我们是否真的应该按作者所说的那样节俭的生活?虽然我们的天性的最优秀的品质,就像果实上的粉霜一样,只有在搬动的时候非常小心翼翼才能保留下来,但是节俭我们应该不辞辛苦的完全保留。这一章中有一句话让我感慨颇多: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决定了他的命运,更确切地说,是指出了他的命运。这句话与我们的一句名言很相似,即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别人决定不了你自己,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主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