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近代史读后感合集十篇

03-18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遍人间书,仔细看完了作者写的作品,心里的看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阅读书籍所得,及时记录可以避免遗忘知识点,怎样写才能将读后感写好呢?有关“近代史读后感”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精心整理的内容,读过这篇文章后您可能会有一些新的感悟!

近代史读后感【篇1】

暑假,我阅读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它被史学界公认为近代史研究的开山经典,讲述了从19世纪中国的外交到孙中山先生在北平逝世的史事。

在19世纪以前,中西没有邦交,路途的遥远导致中外商业不大,中国皇帝的自大导致“天朝”在买卖方面不肯通融。英国使节到中国来,乾隆皇帝竟让他行跪拜礼。这样的不平等自然无法让英国使节同意,乾隆皇帝很不高兴,就让他回国。使节提出的和平条约,中国全都拒绝了。其实当时英国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英国日渐强盛起来,但中国皇帝仍然沉浸在历代的光荣中。

当时外国有的货物中国也有,中国有的外国却没有。这样的买卖对外国是无益的,所以外国人就想办法增加本国货物的出口。后来经过试验,发现鸦片可以达到要求,于是英国便大力种植鸦片。中国虽然严厉禁止鸦片买卖,但仍然没有用,鸦片在中国兴盛起来。林则徐“虎门销烟”后,鸦片战争开始。清廷屡战屡败后知道没有办法,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

此后洪秀全在广州创立了上帝会,企图建立一个新的朝代。他们认为孔教、佛教、道教都是妖术,只有上帝的教义才是至高无上的。而曾国藩是孔孟的忠实信徒,他率领湘军与洪秀全抗争。后来洪秀全的左右起了内讧,湘军在曾国荃的领导下打进南京,洪秀全自杀,太平天国灭亡。

进行了“百日维新”,却遭到慈禧太后的打压。孙中山总理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方案,经过十五年的军阀割据,中国终于不再为西方帝国主义所打压。

近代史读后感【篇2】

大概对于每个中国人,近代史就是个无法结痂的伤口 , 时常被扯动,痛到刻骨铭心。那样动乱的年代,现今提及仍心有余悸。无法回避,因为过去、现在、将来是无法割裂的存在。

“ 每当行走在这片土地上,即使水泥柱与钢化玻璃遮盖住了伤疤,鲜花与树木昭示了眼前的和平,但,细心一点,你总能从砖瓦中触摸到它的颤抖,在书页中听见它痛苦的呻吟,在光影中感受到那个逝去时代的愤怒,累积经年,仍不消退。 ”

其实历史具有惊人的相似性,每个王朝的坍塌总是伴随着新生的阵痛,而这痛楚将伴随着另一时代的成长逐渐消弱——直到鼎盛后的又一次衰退。新旧更替,推陈出新。相似的经历在漫长的中国史上绝不少见,唯一的区别就是史实的详尽与否和记忆的远近关联。可就如人类情感由多巴胺控制是个令人不快的现实,这种时代的伤疤是很难与主观意识分开,从而进行赤裸裸的剖析的。

记得司马光曾经说过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然而,对历史的不客观的解读却对我们正确看待当下的问题毫无助力,只会使得我们患得患失,一边对着“历史课本上的罪人”横加指责,一边脑袋空空地高喊着自己都不甚明了的冠冕堂皇的口号,一边却觉得自己其实并无确凿根据、内心毫无底气,进而对整个时代的认知产生怀疑,愈发陷入不明所以的深渊中来。

我们不能总是被主观思想蒙蔽双眼,如若放任下去,既是自欺欺人、逃避现实,又无法以一种正确的方式看待当下。试问,一个沉溺在虚幻的过去中的人,又能怎样对现实提出正面的、有建设性的提议呢?

是的,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这近一个世纪的岁月里,炮火响彻了神州大地,血色染红的土壤下白骨累累。这个一百年,其中辛酸苦楚自然不堪言说。

西方世界用火炮强行打开了清王朝紧闭的大门,东边的邻居也对广袤的土地虎视眈眈、图谋不轨。两个世界的碰撞所带来的巨大反响震醒了中国人浑浑噩噩的脑袋。自强新政、戊戌变法,五四运动……风雨飘摇,国人上下求索,希冀走上不被外敌侵略的正途。他们曾经愚昧无知,曾经热血冲动,也许并不都是飘渺无形的“大义”驱使着他们作出抉择,但他们殊途同归,为苦难的中国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黑格尔说 过: “凡存在的皆合理” , 我们乐于接受历史光鲜亮丽的一面,又要勇于承认:对于屈辱的历史,我们这个受害者也需要反思自己。然而尘埃落定,时间的车轮依旧不停地向前飞驰,留下车辙待人追忆。

让我们正视这段历史。每个伤疤都是这片土地经受过磨练的勋章。曾经跌入深渊,但是我们又从绝望的谷底腾跃而上。

这样的历史,才比战功赫赫、凯旋一片的盛世更让人心生敬仰。

正视这样的历史,也正视了我们拥有的当下。

近代史读后感【篇3】

读这本《中国近代史》感觉并不像之前的历史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反而像听一个长者在述说着一个遥远的故事一样,既充满遐想,又不失趣味和深刻。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感觉民族复兴道路的坎坷,真可谓是乱世出英雄,中国近代史跨越了封建制度、君主立宪制度、民主制度的三种社会体制,对于古老而守旧的中国而言,就像是一个高龄迟暮的老人要拼命奔跑着追赶一辆急速飞奔的蒸汽火车一样,显得十分力不从心,并且最后幡然觉悟,却也只能望其项背,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浪潮袭来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只是输在起跑线上了,我们背负的包袱过于沉重,却还是一厢情愿的把这种包袱当成我们封建王朝的资本。

封建的思想和封建的体制束缚着我们的民族裹足不前,自以为是的王朝终于在面对强大对手的层层武力打击和主权被不断瓜分、帝制权力不保的危机情况下,终于开始图谋改变,但是顽固的士大夫阶层和封建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不肯积极的应对改革与变法,导致很多有才能、有远见的仁人志士不能被很好的重用,反而受到压迫和排挤,最终这种封建势力严重阻碍了我们民族的复兴,种种变革的尝试都因为种种原因最终失败了。

说实话,读近代史其实就是在读耻辱史,近代史从清朝后期到民国初年,中国的处境一直都是外有列强,内有动乱的窘境,外面有八国列强不断的虎视眈眈,欲瓜分中国或者盘食利益;内有太平天国,义和团、匪拳,邪教、土匪,等等藩镇割据势力此起披伏,大清王朝军事落后,政治昏庸无能、明君良臣少之又少,封建体制已经不能迎合开始近现代化市场和时代,中国的领导决策者又未能及时改革,战争频繁,民怨民愤满溢,所以各地各种藩镇割据势力和农民运动不谋自发的揭竿而起,最终导致大清王朝和封建体制岌岌可危。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觉得对于失败的经验教训,需要总结,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我们才能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我们才能知道如何更好地发展。

从大的方向看,中国对外战争的失败主要是在于两点:第一,器不良,第二:技不熟。

器不良,主要是说,我们的武器军备要落后敌人很多,无论是军舰、还是枪炮,我们都远远落在了列强的后面,古语云:工欲成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我们想打败敌人,还是要先夯实最基本的基础,在作战工具上一定不能输于对手。

技不熟,主要是说,我们的战略战术,实战经验方面远远逊色于敌人,我们长期的养尊处优,让军队严重丧失了战斗力,俗话说平时多流汗,战时少留血,但是当时大清朝军事还是停留在人海战术、大刀长矛十分落后的层次上,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工业革命时期的现代化战争上。最重要的是,官员腐化严重,军训军政不强,军心不稳,导致士兵没有斗志和战斗力。

但是从更深的层面分析,我们就会了解,近代屈辱史的最主要的根源不在于器不良、技不熟,或许在于我们输在了文化和体制上。

在文化方面,这里不是说传统文化不好,而是说我们既没有把传统文化活学活用,也没有很好的借鉴学习西洋文化,反而近代的八股文科举制度的僵化不仅限制和扼杀了很多优秀并有主见、创新能力的人才,也让中国的士大夫阶层和所谓的精英阶层都背负着严重的封建思想,所以士大夫对清政府的愚忠和守旧导致中国所谓的精英阶层不会成为中国前进的动力,反而成为了中国励精图治,改革变法的最大阻力!

在体制方面(尤其政治体制方面),中国没有及时改良先进的君主立宪制度,引进更多的民主制度,而是维持着陈旧的封建专制制度,这种统治制度已经严重不符合工业革命以后的时代了,日本认识到了这一点,开始了明治维新,开展君主立宪制的尝试,开始全面接受西方的先进教育、文化、先进的体制和改革政策、包括利用拖欠的巨额外债胁迫列强来扶持日本的经济、军事等方面,并且积极的在列强各国设立大使馆,加强对外交流合作,这种兼收并蓄的对外开放政策使日本迅速的跻身强国的前列,才导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进而导致列强随后瓜分落后的中国,并且落井下石,签下了很多不平等条约!

最后直到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很多从小就接受先进的西方教育的孙中山,先进的思想和理念最终折服了千千万万中华有志青年的心,中国一夜之间封建王朝就被推翻,步入民国时代!

这本书上也有分析说:中山先生的青年生活有几点特别值得注意:第一,他与外人接触最早,十三岁就出国了。他所入的学校全是外国人所设立的,他对西洋情形和近代文化的认识远在李鸿章、康有为之上。这是我民族一大幸事。(因为我们既然只能从近代化找出路,我们的领袖人物应该对近代化有足够认识。)第二,中山先生的教育是科学的教育,而且是长期的。科学的思想方法是近代文化的至宝。但是这种方法不是一两个月的训练班或者速成班所能培养的。我们倘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不能了解为什么中山先生所拟的救国方案是具体的,精密的,有步骤的,方方面面都顾到的,因为他的思想是经受过长期训练的!

可见思维方法是如此重要,小则影响一个人,大则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所以,最后总结一下中国的近代史的启发,就是有形的军备我们都是可以买,但是无形的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才是决定事物发展走向的根本原因,一个民族同样如此,一个不团结,价值观不统一的民族如果不能解决自身的文化、思维、精神、信仰方面的问题的话,遇到任何一个外在的问题都会陷于各种内部矛盾和无休止的扯皮内耗当中,而不能共同团结起来一致解决外在面对的各种问题,说到这里我想起了蒋介石的政策就是攘外必先安内,确实很有道理,只是有很多历史学家把这句话误读了,其实一个国家就像一个人一样,如不能先解决好自身的心理矛盾和内在问题,当外在的意外问题来了的时候,我们一定会自己先暴露出问题,而疲于应对所有的突发状况!

最后一句话结束,我们都常说修行故在修心其实治国何尝不是如此呢?若每个人的文化和思维理念正确了,每个人都能生活在民主、民权、民生的社会环境下,每个人变得包容开放、并且具有不断颠覆、改变、创造、创新的文化意识,每个人都能更好的掌握自我命运、发挥自身作用的时候,这个国家自然也就有救、有希望了!

近代史读后感【篇4】

观《回望梁启超》有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院 13***)

今天看了凤凰卫视系列节目《凤凰大视野》中的《回望梁启超》,我对中国近代史以及这位对近代历史影响最为深远的伟人有了更深刻详细的认识,同时产生了很多感触。

梁启超从戊戌变法运动开始,踏上了中国的政治思想舞台,一生经历了重大的历史事件。作为学者,他积极参与政治实践,书写了一个历史传奇。如果我们对梁启超先生有深入的了解,就会发现他有许多优秀的品质,这是我们深深钦佩的。

五集的纪录,梁启超先生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作为一个政治家所具有的洞察时局的眼光和从善如流的品质。

梁启超先生十三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可以说是天才式的人物。他小时候虽然学过圣贤书,但在广东长大,有着世界眼光。所以当他遇到曾经到过英国人经营了半个世纪之久的香港和上海的康有为时,他用“冷水浇背,当头棒喝”来形容自己很一次听到康有为高谈阔论时的感受,从那以后,梁启超就放弃了科举仕途,开始从师康有为。

仅管当时康有为仅是一个秀才,秀才先生,举人弟子,世所罕见。从这件事就能看出梁启超先生洞察时局的眼光和从善如流的优秀品质。日俄战争爆发后,他预见到日本的胜利,看到胜利的背后是优良的宪政制度,并积极宣传宪法。

梁启超不像他的主人康有为,他有一个想法:一个人应该像知己一样死去,一辈子忠于皇帝和爱国者。他热情、直接、善良、诚实,愿意接受新事物。但后来的美国之行改变了他对革命的看法,“以中国之大,国情之复杂,民众之低素,搞起革命来,一定是多年大乱,而收拾动乱的人,一定是有极大的本领和权术和独裁者,到底还是专制。”五大臣出国考察被炸,他批评革命派:

“中国民智未开,鼓动革命,只能杀人盈野。”袁世凯当国,梁启超先生又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历数民国以来的乱正,揭露袁世凯的称帝目的,掀起反袁护国运动的大旗。梁启超先生在一次又一次拯救中华民族的努力后,率先意识到民族运动中最重要的不是精英政治,而是民族运动和民族发展教育。只有人民有现代人格,国家才有现代政治的基础。

三四十年间,每个时代的关键他都能抓住,梁启超先生洞察时局的眼光使他能看形势,从善如流的学习品质能让他永远都处于时代的前锋。我想也正是他这种眼光和品质才决定了梁启超先生未来的路。

梁启超先生的眼光来自他对时事的悉心观察和苦思。这些观察和思考,以及他善始善中的行动,都是他对国家、对国家、对历史的责任感和英雄主义的外在表现,而这些都是他变化无常的表现。晚近以来所有重大历史事件中,无一不见他的身影。从百日维新到办《时务报》,从与革命派论战到两次推翻复辟的帝制,从支持参加一战到巴黎和会,从五四运动到支持西医,他用一支抵得过千军的笔,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铸造了一个英雄的形象。

梁启超先生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而且是一位具有同等素质的学者。

梁启超先生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一生著作甚丰,涉及政治、经济、文学、史学、哲学、新闻学、佛学、语言学等等领域。晚年远离政治,专以著述讲学为务。人说梁先生见识宽广,笔端常带感情,文字的鼓惑力很强。

而且他还是另外三位位国学大师的引路人。梁启超先生的言行对当时的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名文学家梁实秋早年在清华读书。晚年,他还记得梁先生的演讲经历。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宽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

这就是梁启超先生,先生的讲演,到了紧张处便成了表演,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梁启超晚年大病之时,还总是彻夜著书,真有一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书生风度。

梁启超先生一生在政治实践中辛勤耕耘,生活总是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这必然会分散他生活中的大部分精力,但这不能成为他放弃学业的理由和借口,这可能是梁启超先生一贯坚持的学习态度!身处乱世,能够享受读书治学这宽闲的时光,真是难得的机会,千万不能错过这么好的时光啊!读书不仅是梁启超先生的一种提升,更是一种享受。

梁启超先生想退出政界,几度重返学术界,可见他对学习的态度。废志无以成学,废学无以成才,梁启超先的卓越的学识不仅是他大志的体现,更是他做事的指导。他将自己所学尽展现在对时事的评论之上,所以才有了那么多至今者脍炙人口的雄文,才有了死后“才大如海”的美誉。

梁启超先生不仅是死书的读者,也是一个有感情的人。

我还读了梁启超先生写给他最疼爱的学生徐志摩的信。徐志摩想在那个时候不那么开放的时代嫁给陆小曼。他们都是第二次婚姻。梁先生便写信劝他:“万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乐。

弟之此举,其于弟将来之快乐能得与否,殆茫如捕风,然先已邓多数人以无量之苦痛”。其二,“恋爱神圣为今少年所乐道。……兹事盖可遇而不可求。

……况多情多感之人,其幻象起落鹘突,而得满足得宁贴也极难。所梦想之神圣境恐终不可得,徒以烦恼终其身已耳”。梁启超先生又说:

“呜呼志摩!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当知吾侪以不求圆满为生活态度,斯可以领略生活之妙味矣。

……若沈迷于不可必得之梦境,挫折数次,生意尽矣,郁悒侘傺以死,死为无名。死犹可以,最可畏者,不死不生而堕落至不复能拔。呜呼志摩,可无惧耶!

可无惧耶!”这段话一直为我所深深喜欢,反得去读以至背诵如流。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梁先生对生命的态度,即生命中没有完美的宇宙。我们应该顺其自然,以不求完美为人生态度。

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梁启超先生对学生的谆谆教导,像父亲一样,从严厉到安慰不等。第三,梁启超先生虽然在思想上和他的主人不同,但他仍然是他们婚礼的见证人。婚礼上梁神情严肃,披头就是一句,“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学问方面没有成就”。

接着,他板起脸声色俱厉地教训道:“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祝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徐志摩面露惭愧,连忙求师傅不要再说了。

事后,梁启超先生在与儿子谈起这件事时说:“此恐是中外古今所未闻之婚礼矣。”另外还有很多事情能体现梁启超先生的情怀。

比如梁启超先生不拘泥于娃娃新,写信给挚友林长民的女生林徽因,今她自由在他的儿子梁思成和徐志摩这前选择婚姻;他给自己的最小的儿子起小名为“老baby”,后来汉化为“老白鼻”;梁启超先生推荐陈寅恪入国学堂时对校长说“我也是著作等身了,却不如陈先生数百字有价值”,可见其书生气魄。

、艰苦探索。其中梁启超先生就是他们的优秀代表人物。从梁启超先生的精神和事迹来看,我们不难探究中国人的高尚情操。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加速了清代乃至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这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顶峰。地主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学习,开展 “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兴办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通过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是一次爱国救亡的运动,是近代中古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运动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共和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激进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通过学习民主和科学来走思想救国的道路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无产阶级共产党领导人民打倒军阀、“工农武装割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国民党反动派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我们更应弘扬梁启超先生等仁人志士地这种现代化的人格,谨记梁启超先生的“无负今天”的教导,努力学习,大胆尝试,真诚奉献,在继承他们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近代史读后感【篇5】

(一)一提到中国近代史,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反正我就感觉到了两个字:可恶。当然,这是说外国人的。

每每当我看到外国人如何如何霸占中国领土,如何胡搅蛮缠,使得中国政府晕头转向,答应他们无理的要求,我就觉得十分地愤恨:外国人,你们怎么能如此不要face呢?可是,当我看了《重说中国近代史》这本书后,我原先的一些片面的想法得到了一些改变。

书中一开始便指出了中国人的三种心态:“怨妇”心态,“泼妇”心态,和“情妇”心态。我很难接受,但当我深入阅读时,我发现作者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

不仅如此,书中作者描述的许多地方都不利于中国人民,而且指出了中国许多愚蠢和不合理的地方。这便让我原先一看到近代史便发热的脑袋变得冷静了些。毕竟,不管中国人如何掩盖,事实就是这样:

晚清亡国了。而我们呢?出于一种“爱国主义”,便是大肆宣扬外国人如何如何狡诈,蛮横,而对中国失误的地方,则是轻飘飘地一笔带过,这便让我的思想出现了一种误区。

思维也变得片面,认为中国人很无辜,一切都是外国人入侵我们的错。然而,如果中国不软弱,外国人怎么能想到中国?如果中国采取了正确的措施,外国人的计划怎么能成功呢?

这本书给我的思想敲响了警钟。它不仅告诉我很多关于晚清的知识,而且告诉我:不要想得太片面。

(二)我发现大学里面总是有一些老师特别受欢迎,他们往往有三个特征:第一,能说会道;第二,教的课有新观点;第三,教公选课。这三个特征碰到一起,学生肯定喜欢听。

人民大学的张鸣教授或许就是这样的人。《重说中国近代史》此书就是源自他在人民大学的一门很受学生欢迎的课。

张鸣教授研究现代史。我以前读过他的一些博客和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九一八中学讲张学良。感觉总是会有新的思维、新的观点撞击你的大脑。此书名叫“重说”,恰如其分,整本书对于近代中国的若干大事,提出了新的论点,不同于我们从小受到的官方历史教育。

今年距离我上大学一年级已经过去十年,阅历自然是在不断增加,早期教育对自己的影响也在慢慢减退,即便如此,仍然感觉十分震撼,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想一口气读完,由此可以想见,刚刚接受完中学教育,上到大学的小孩,听到这样一门课,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张鸣教授是这方面的专家。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这本书的内容很适合阅读。我想说的是阅读过程中的一些其他问题。长期以来,我认为历史应该是一个结论。道理很简单,因为历史上的事情早已发生,尘埃落定已久。尤其是在中国的大学前历史教育中,注重灌输结论,会加深这种印象。但当我读到越来越多的历史书籍时,我发现实实上,历史学术界有很多争议,所谓的“成败”,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这就增加了干扰因素。

所以历史实际上是异常复杂的。那如何给小孩子们教授历史课?

你可以说任何学科的前沿都有争议,但这并不影响应用领域。小孩子的课本就用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呗。但问题是,历史太重了,很多人在生活中不会主动读太多历史书,让历史课学到的可能都是对历史的历解。

再加上官方总会或多或少为了自己的目的,改写历史教材。

今年来,先后看了不少知名历史学者的书,越来越有种感觉,研究历史这门学问真的是需要阅历,甚至不要说研究,就是看懂,也需要。所以想到中学时候小小年纪学那些宏大的历史,真是勉为其难。如果你想学,那么历史是需要用一生来品读的。

那么,也许需要更灵活的方式,完成历史启蒙教育。

(三)如其封面所说的“还原一段被扭曲的历史,挖掘国人今日问题之根源”,在张鸣老师的还原下,中国近代史变得如此复杂精彩,又是如此的颠覆,它与我们记忆里的古板印象迥然不同,绝非教科书上的忠奸两列,黑白分明。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读完张鸣教授的《重说中国近代史》,我对中国历史的书是比较感兴趣的,尤其喜欢像张鸣教授写的这样客观评价中国历史,并且,改变以往历史书籍的艰涩枯燥,更多地给人一种在课堂上课的感觉,语言幽默生动。

在开始阅读的时候,我被那些易懂的关键词所吸引。就如“我们会鄙视一个假的东西,但是我们依然依赖这个假的东西。”可见我们所接受的历史教育表面上看并不怎么受大部分学生青睐,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办法活在一个没有历史的世界里。

但是我们所看到的接触到的历史,它到底是真是客观的,(inspirational quotes 还是虚伪主观的呢?其实没有很多人会主动去考究这个问题,大家只是觉得大概地知道这些历史事件就够了。但也许正是这种心态,让我们整个民族现在依旧在“童年阴影”下反复折腾、反复跌碰。

正如作者所说“如果我们不能很正确地看待这段历史,就很难吸取教训,很难避免过去的悲剧。只有从心理上走出中世纪,我们才能拥有未来,过去的光辉历史才是有价值的。”我们不仅要舔舐自己的创伤,更重要的是如何从这些创伤中学习不再受伤。

再者,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原汁原味的历史故事也受到了冲击。比如说李鸿章这个人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其实要比印象中大得多;洋务运动不是改革不彻底,而是不够快;戊戌变法的失败不是因为资产阶级软弱而是因为一个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帝—后二元结构的存在;还有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原因之一颐和园的修建挪用大量海军军费的始作俑者不是慈禧而是她的儿子;还有几乎不怎么介绍过的军事改革,要知道这东西的作用不是我们一两句话能带过的;还有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一道这样的思考题:西方国家支持戊戌维新的原因;被抬高了的康梁等等。

此外,书中一开始便指出了中国人的三种心态:“怨妇”心态,“泼妇”心态,和“情妇”心态。起初我有些难以接受,可是随着我渐渐地深入读了下去,我发现作者说的也是不无道理。

不仅如此,书中作者描述的许多地方都不利于中国人民,而且指出了中国许多愚蠢和不合理的地方。这便让我原先一看到近代史便发热的脑袋变得冷静了些。毕竟,不管中国人如何掩盖,事实就是这样:

晚清亡国了。而我们呢?出于一种“爱国主义”,便是大肆宣扬外国人如何如何狡诈,蛮横,而对中国失误的地方,则是轻飘飘地一笔带过,这便让我的思想出现了一种误区。

思维也变得片面,认为中国人很无辜,一切都是外国人入侵我们的错。然而,如果中国不软弱,外国人怎么能想到中国?这种“三妇”心态下的历史教育史很难让我们正确审视历史,或者更重要的是审视我们自己。

因此,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更多地了解未知的历史细节或历史方面。并不是官方的历史教育理论产生了负面影响,而是只有了解越来越多的细节,才能找到真正的定位。

这本书中,我尤为欣赏张鸣教授的立场,本书是为写历史而写历史,几乎不掺杂作者个人任何政治立场、情绪,完全是中立的。这显得非常难能可贵。过去,我读过很多当代作家写的历史书,不是充当现政权的喉舌,就是强烈反对现政权。

要写出一部政治倾向鲜明的信仰史是不可能的,比如太平天国运动。客观地分析了起义的起源和发展。他一方面论述了起义的必要性,但没有给与太多正面评价。即使从革命的观点来看,作者并不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革命性,相反是封建王权思想的延续,甚至变本加厉。其次是对历史人物进行了客观地评价。

张教授从根本上抛弃了阶级的观点,他总是站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臧否人物。例如林则徐这个中国近代史首先要提到的历史人物,传统上对他的评价过高,认为他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虎门销烟大快人心。但是作者认为林则徐仍是一个中国传统官僚,虽然睁开了眼,但对西方社会的了解很少,甚至出现了许多笑话。

再比如孙中山,虽然他屡败屡战的决心很大,但是他与日本、苏俄、会党之间的暧昧关系以及个人崇拜的主张使其形象受损。还比如北洋军阀,张教授认为并不是所有北洋军阀都是坏人,他们有的在下台后房无一间,身无分文可以看出并不是毫无理想的酒囊饭袋。

读完这本书感受颇深,它带给我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历史,知道许多很有趣的鲜为人知的历史,而这些没有被大多数人接触过的点滴历史汇聚起来就可能产生新的历史观,而这些历史观,在我看来,更有利于我们发挥历史的真正价值。而且,这本书给我的思想敲响了警钟。它不仅告诉我很多关于晚清的知识,而且告诉我:不要想得太片面。

近代史读后感【篇6】

>读后感

一作者认为外出多数文化水平较低的民族认为他们入主中原,仅仅是因为中华民族一时的内乱,反映了当时汉族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他们认为国家的衰亡,是满清统治的无能与腐败。事实上,阻碍中国进步的不是外国人的统治,而是中国自身经济、文化、政治水平低下的桎梏。外国民族入侵后,中国的文化、经济和政治政策几乎都得到了贯彻。

所以如果汉朝政权不改革,他们只会反反复复,结果也不会比外国政权好多少。作者过分贬低外族,抬高西方是为了排解民族情绪,将过错推于他人。

二书言,西洋人具有强烈的民族观念和热烈的爱国心 ,而国人却固守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在此我并不认同。首先,我们都知道在西方个人主义盛行,而在中国,家庭和家庭风格比个人更重要。西方个人直接跳到国家层面,中国人则通国家庭向国家转型。

在我们心中,家国家国,二者是联系在一起的国家的安危状况说家庭是否稳定得前提。因此,为了家庭的和谐和幸福,我们将不遗余力地保护我们的国家。事实证明在对外的多次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的,而西洋人并不象作者认为的那般爱国,他们侵略别国来掠夺资源,使自己国家受益,而收益的主要为资产阶级,底层人民仍比较贫困,西方人民在面对巨大财富时,自然而然地会联系在一起,掠夺财富。

但当那些没有分得和较少得到利益的人清醒时,他们必然将矛头指向既得利益者,那时人民内部矛盾就会产生。人民对国家的支持将减少,爱国主义将受到动摇。所以也许西方国家并不像作者想象的那么强大,而是在特殊情况下,一堆散落的沙子会凝固成坚硬的水泥。

三.战争与改革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便是战乱纷起,正是由于战争吞并造成的外来压力,各诸侯国开始改革内政,其中较著名的有商鞅变法, 吴起改革等。而书中的三个例子,日本,**,土耳其,都是由于外部战争的失败,内务改革的思想萌芽。 战争与改革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根据历史的一般经验和规律,一个国家和民族得内部改革进程极为缓慢。明清末期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农业经济和国家政策打压, 若顺其自然发展,中国不知何时才能摆脱封建社会。这是由于外来战争敲开中国的大门,迫使中国进行变革,而一旦平稳的状态被外在因素打破, 纵使公民迷茫,出于生存的本能我们开始挣扎,开始思索,想要找出一条路,带领我们走出被欺辱被压迫的难堪境地。

现有道路是走不通了,于是,先进的知识分子利用他们学过得西方学术编织美好的社会蓝图。有了目标和方法,不同阶层的人开始发生不同的变化,战争成为改革的动力。

当然,战争对改革的破坏也是不容小觑的,二战后的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他们自身的资源遭到严重掠夺,加上严酷的自然环境,想要通过改革走向富强,是非常困难的。近代中国洋务运动受到保守势力和其他众所周知的原因的阻碍。财政资金短缺不是战争造成巨额赔偿的原因之一吗?新中国成立后,抗日战争和三年内战对生产和交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阻碍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中国若不想再次因为战争被迫进行改革,不如自己痛下杀手, 时时修剪坏枝枯叶,为中国这个具有庞大身躯的巨人更换新鲜血液,一时得手软不能换来永远的安宁。如今中国正处在改革的路上,我们都在期待着凝聚全国人民希望的改革能够触及时弊,在对待疑难杂症是能够毫不留情

。 四,国家力量影响国际关系

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鸦片战争之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五 ,国人的愚昧和落后

由于明清两代的隐居,中国对外国的了解基本上是一无所有,再加上自身科学水平的落后。即使在虎门卖烟,林则徐也认为英国人腿脚紧,弯腰不方便。他认为外国人必须有茶叶,大黄,他径直茶叶大黄出口,就可以之外人的死命。

而且它本身也十分盲目自信,在以前从未办过夷务的情况下,却说:“本大臣家居闽海,于外夷一切伎俩,早皆深悉其祥。”由此可见当时封建**的自大和愚昧,他们在未经考证的情况下,胡乱断言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和国家实力。

只有当外国人的硬船和大炮来到他们家门口时,他们才清楚地看到自己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鸦片战争时期,山海关的大炮仍然是前明朝的,技术多年没有改变。**的落后在林则徐的私函中也曾涉及。

徐广缙担广州总督时,曾写信问林则徐驭夷之法,林则徐回答民心可用这样的回答十分空泛,由此可见,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较古老的时代,在中国人的政治中,政治家们认为人民的力量对国家政权是起决定性作用,儒家思想曾阐述过民重君轻,君舟民水等思想,唐太宗也曾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为在那时,我们所遇到的敌人水平都是相差不大的,我们所遇到的困难通过激发人民主动性是可以克服的,我们这样的认知转换到现在的情况是不可行的,洋人的经济军事政治水平远超过我们,在面对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时,像民心这样空泛的事物, 除鼓舞人心外,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像封建**那样把民心当作救命的稻草是极其可笑的,况且不提人民力量的大小,人民本身就是愚昧的。这就是政治家的失败。

而且当英法联军进攻广东时,士大夫阶级所依赖的民心竟毫无力量,民众不但不抵抗,且帮助英国人把衙门的库银抬上英船。

六,近代中国人的法制意识

在鸦片战争之前的,我国官吏就自动放弃境内的法权,在中国境内外国人与外国人的民刑案件中,官吏不愿多问 。马关条约的签订时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 他们对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状的不平等条约丝毫没有微词,却认为张外国人管外国人是最方便最省事的方法,其实他们牺牲了国家的主权,贻害不少我们。

当叶民琛负责广东时,外人曾经提出减轻关税并废除厘金,中国人反而认为这一点可以通融,却认为北京驻使,长江及华北通商即及外人与官吏往来各项,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绝对不可以妥协。

六封建社会的循环

作者认为中国历史有一个循环套,每个朝代的开国君主总是很开明的,正是和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提高,而后来之统治阶级欲望的提高,官吏越来越**,加上人口增多耕地减少,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此时天灾人祸自然演化,土匪横行,人民不能生产,于是开始频繁爆发农民起义,推翻旧政权,新政权要陷入新的循环。这一过程似乎前后交替,中国历史似乎陷入了陷阱。其实不然,社会是前进的,循环的过程也是交替上升的,明清时的科学水平虽然发展较慢,但较之以前还是有所提高的,

清末,中国正进入周期的最低点。如果不遭遇外国政权的入侵,国家本身也将面临政权更迭的危机。此时,西方的入侵使中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内部,吏治腐败,政治腐朽,盗贼猖獗,人民生活困苦,外部列强入侵,掠夺资源,要求赔款.封建统治面对列强与人民双重的压力.

早已岌岌可危,本该走入下一个循环的中国社会在遭遇外国侵略这一外部刺激时却看到了另一个新鲜世界的光亮,几千年的大国梦幡然醒悟,中国人民带着沉重的伤痛跳出历史的宿命,去争取美好的未来。

近代史读后感【篇7】

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迁往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晚清以后,中国共产党的过渡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民族时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解体。它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这本书的作者是蒋廷黼。他是个很厉害的人物,为什么呢?他出生于1895年,也就是说,他写了他周围发生的事情。

这就厉害了,他领悟了许多我们过了这么久可能还没有领悟到的道理,那他真是太伟大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生生的被他变成了“当局者清,旁观者迷”。所以这是我非常敬佩他的其中一点。

他写的书非常有逻辑,而且感觉思维既贴近当时那个时代,又超出了那个时代。我和父母讨论了这本书。虽然我读这本书时没有什么深刻的体会,但我父母说它写的很好。我问他们为什么以前受过教育:

从一个角度来判断整个历史是相对单一的。不可否认,他们是英雄,但客观上给他们一个正确的评价。就比如林则徐:

老式教育是,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这本书里写的是,苛刻的,不考会虑大局的。不过他自己意识到了,但是人民却陷下去了。

为什么我父母认为这本书很好,但我的感觉不深?这是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正是因为这本书不同与他们所学到的,他们有着深刻的经验。

但我们从小就接受过这种良好的教育。我们真的不知道自己在**。

这本书是政治学、历史学与中国华侨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新华书店发行,18.8万字。它的特点是精炼油和经典。这是19年5月第13次印刷。这本书受人追捧,也值得读好多遍!

近代史读后感【篇8】

阅读书目: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第十三章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胡绳/著

《国史大纲》第四十六章除旧与开新钱穆/著

《菊与刀》鲁斯·本尼迪克特/著刘锋/译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重识甲午

“我国四千余年之大梦苏醒,实始于甲午战败、割让台湾、赔偿二百兆之后也。”

——《戊戌政变记》梁启超

从1884年到1885年,满清王朝在战场上以惨痛的代价赢得了中法战争的胜利,但战场上血流成河的胜利却在谈判桌上交给了别人而失败了。十年之后,中国与日本发生了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而这一战,满清王朝不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谈判桌上都输得彻彻底底。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又一个甲午,距离那场硝烟弥漫骇浪滔天的战争整整过去了一百二十年。这是一场重要到无论被怎样讨论、剖析都不觉得失之过细的战争,以至于这一百二十年间中国人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我们究竟为什么会惨败?

说实话,对于甲午战争,我的认识基本还停留在高中时历史课本介绍的范畴,那一句“甲午战争的失败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在脑海中的确印象深刻。但这句话真的能轻易而彻底地决定影响一个国家发展进程的战争吗?我知道,之于我,是时候重识甲午了。

但作为一个与那段历史相隔重重时光的后生晚辈,作为一个历史的读者,一个正在求学的年轻人,我不敢奢念自己能够提出什么新的颠覆性的解释与学说,我只是想从一个身处和平岁月的中国人的角度,从一个饱经艰难苦厄的古老民族的后人的角度,结合着大师、学者们的经典著作,来谈谈自己对于那段历史的认识,**一下究竟是什么使我们失败。

甲午战争以1894年7月(清光绪二十年六月)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3月(光绪二十一年二月)《马关条约》签订结束,历时八个月。甲午战争因朝鲜起,这个战争的理由充分反映了日本的“煞费苦心”。“光绪十一年(1885年),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天津订立一个有关朝鲜的条约,规定以后遇有重大事件,两国或一国要派兵,须互相通知”,这只是第一手布局,陷阱和诱捕紧随其后。

“光绪二十年(1894年)春,朝鲜南部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日本**认为这是发动侵略战争的时机,它先诱使清朝**出兵朝鲜,表示‘贵**何不代韩戡乱?……我**必无他意。

’(注:《李文忠公电稿》卷十五,页33。)清朝**得到日本的这种‘保证’,又应朝鲜的请求,于五月初一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军一千五百人进驻朝鲜京城汉城以南的牙山。

这时,日本军队突然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名大量进入朝鲜,五月初七(6月10日)占领了朝鲜京城汉城。”好一个精妙的计划,打了清王朝一个措手不及。可是天真的清王朝“没有丝毫认真作战的准备,却先后央求**和英国进行‘调停’”。

所以在战争开始之前,清朝已经失败了。《孙子兵法》载:“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照此来看,清王朝的确会败。因为日本有着明确的战争目的和战略步骤,有条不紊步步为营,而清王朝完全被人家玩弄于股掌之中,既没有嗅到战争将临的危险气息,又没有摸清对手的战略意图,甚至连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都不甚了解,真可谓糊涂至极,这样的战前准备,难怪只有挨揍的份了。

果不其然,一切都按照日本的战前计划顺利进行,而可怜的清王朝还昏招频出不断地给对手“送大礼”。战争的具体过程就不再详述,这其中有必然,也有偶然,但最终的结果就是中国惨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又称《春帆楼条约》)。之前说到中国在战前准备阶段的确漏洞百出,可说到底战前准备是不足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的。

那中国究竟败在**了呢?

在**装备上,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清王朝率先进行了洋务运动,中国海军远在日本之上。据当年统计,北洋海军位居世界第八、亚洲第一。但是日本加快了赶超的步伐。

自1890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军、陆军,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万元,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举国上下士气高昂,以赶超中国为奋斗目标,准备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1890年,北洋海军有7艘总吨位2000吨以上的**,总吨位27000吨以上;而日本海军只有5艘总吨位2000吨以上的**,总吨位约17000吨。

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扩军计划,到了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63000名常备兵和23万预备兵的陆军,包括6个野战师和1个近卫师。战前,日本海军拥有32艘**和24艘鱼雷艇,总排水量72000吨,超过北洋海军。

但是,这也仅是旗鼓相当而已,如果单纯地以**装备的先进程度而判定战争胜负的话,那苏联也许就不会打败德国纳粹了。因此,**装备只是影响战争胜负的一个因素,不能充分揭示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有的史学家认为“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僚一向抱着决定战争胜败的唯一因素是**的观点,他们的唯**论的实质就是失败主义和投降主义”。

邓立勋认为有两个根本原因,一是“制度不如”,二是“中国全**族皆腐败”。在我心中,觉得应该还有如下三点:

一是满族狭义宗族政权的极端自私和政治短视。“明太祖驱除蒙古后三百年而满洲入主,为中国近代史上狭义的部族之再建”,在满清王朝统治中后期,**主义**集权达到顶峰,皇权高度集中。这种高度集中的表达是对拥有和享受资源的欲望的无限膨胀,本质上不受任何事物的制约。

中华文化一直有一种说法叫家国一体,或者是家国同构,在我看来这种说法用在晚清王朝统治者的身上不是非常的正确。以慈禧为代表的满族贵族只是把紫禁城当做自己的家,把世界当做支撑自己家的机器。试想如果他们以天下为家,以家为天下,怎么会容忍强盗和毛贼跑到自己“家”里为非作歹呢?

等打到紫禁城了,他们怕了,觉得是打到家门口了,觉得受不了了。当知道列强还让她待在紫禁城这个“家”里的时候,难怪慈禧会说出那句令人所不齿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这种极端自私从另一个方面也充分反映出满清王朝统治者的政治短视,他们觉得应付了眼前的混乱,然后就又能安安稳稳地照着老方子接着统治这个庞大而迟缓的帝国,他们不明白磅礴而来的近代民主浪潮会摧毁一切逆向而动的力量,不积极进取只会导致大厦倾覆。就像在课上讲到的,革命爆发的时机就是当民众无法按照原来的方式被统治,当统治者也无法按照原来的方式统治的时候。

二是国民性格的巨大差异。日本人有一种近乎偏执的认真,这个民族甚至“和美国人一样都走极端”。在这场以“国运”相赌的赌局中,日本人为了打赢战争,自1890年起,每年将国家财政收入的60%投入海陆军建设,较之于中国屡屡受到国际指责的占gdp2%的军费开支来说,这是个难以想象的可怕数字。

为了买一艘船(吉野),天皇带头挨饿。女王还捐赠了她的珠宝,并呼吁人民为国家捐款。全日本都勒紧了腰带。日本人有时的想法很直接:想赢得战争吗?

想。好,那就要得到吉野号。买船需要钱,可是没钱怎么办?

那就攒钱。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省钱,而是全国人民一起省钱,就为了这艘船,就为了得到这艘船!试想一个不认真到偏执的民族可以完成吗?

试想一个不团结的民族可以完成吗?

而反观中国人,我们绝对没有这样的锱铢必较。客观地说,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并不能鼓励中国人一文不值。儒家文化中的仁爱、中庸观点,造就了中国人的圆通温和,另一方面也使得了我们不像日本人那样“较真”,一艘船而已,犯得上人人挨饿吗?

没这船我就活不了了?所以中国人多用宏观思维来思考。但不幸的是,战争只是一个绝对必要的问题。一艘船或一把枪,在关键时刻,很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影响战争局势。

因此,我认为甲午战争失败的两个根本原因是中日民族性格的巨大差异。

三是国家心态迥乎不同。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土地、人口和资源都很匮乏。这样一个国家要想生存下去,保持独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时刻有危机感。

这种国家心态就使得日本不惜以“国运”相赌,来挣得近代化发展的第一桶金。

但是反观中国,不论是人口,经济体量,还是资源从来都处于世界较高水平(至少在甲午之前一直如此),所以中国的国家心态从来都是从容的,甚至是高傲自大的。即是近代遭受列强的侵略,但在甲午以前,我们并没有丧失在历史发展中生生不息、不断增强的民族优越感。所以很明显,中国人缺乏日本人的忧患意识。

如此一来,日本就好像应了那句老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赌赢了日本自此腾飞,赌输了大不了从头再来,因此日本也就有了以“国运”一赌的极为强劲的动力。

我想说的是,上述三种不成熟的观点并不排除历史学家对甲午战败原因的分析。我相信,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近代中国于近代化进程上的落后在本质上导致了包括甲午战争在内的一系列与外国列强战争的失败。

陈独秀曾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国土的割让,使举国上下如大梦初醒,稍有知识者大多承认了富强之策”。战败之前的中国人极端的自大,一点也不把这个“蕞尔小国”放在眼里,战败之后的中国变得迷惑而自卑,开始从心底否定自己的文化和制度。可以说,甲午之战摧毁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和中国人民的民族优越感。

甲午战争的失败,太悲剧性,太痛苦,太难以接受,使甲午战争的失败在整个古代帝国中达成了共识:只有改革,才能生存,才能争强好胜。客观上来讲,对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甲午的战败是一个正向的刺激,但不论效果怎样,我们都不需要也决不答应靠挨揍来获得前进的动力。

时至今日,距离甲午战争已经过去了一百二十一年。我想说,我们铭记历史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铭记,还应该有缅怀,有期望。缅怀曾经在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挺身而出献身于这个民族的英雄,也要缅怀在这个民族面临着存亡危机时,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勤勤恳恳的普通人。

用历史烛照未来,我们不仅应该了解过去,记住过去,我们更有理由让时代相信,那些历史悲剧不会在我们这代以及我们之的每一代中国人身上重演。

1986年6月9日下午,钱穆在台湾的素书楼讲最后一课。临别的时候,他看着台下稀稀疏疏的学生,依旧深情地说到:“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

吾辈应铭记之。

近代史读后感【篇9】

出现新文化运动的原因:当时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文化给中国知识分子当头一击,他们开始把眼光转向西方,涌现出大批向西方学习的知识分子和官僚,从而出现新思想的萌发,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但甲午战争是这种论调悄然落幕,广大的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中学为体”的正确性及实用性,对传统的儒学思想及道德规范作深刻的反思。在政治上,袁世凯等人宣称“尊孔复古”,这与当时先进知识份子的要求不符。

当时北洋军阀出卖主权,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使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要真正救国,必须进行思想革命。因此,我们应该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反对封建**愚昧,提倡民主和科学的运动开始了。

这场运动动摇了封建主义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以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时,没有彻底批判封建主义。新文化运动后,封建思想受到空前的抨击和批判,人民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在新文化运动中,中国知识分子受到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洗礼。这为新思想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促进了我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激发了人民的民主意识,对五四运动启到了宣传动员的作用。这对后来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他们选择并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改造社会、促进革命的意识形态。在文化上,白话文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一文写于1920年4月,并在《新青年》上发表。这是陈独秀对早期新文化运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反思和重新审视后写的。对新文化运动做了较为具体的解释。

其中写道:“文化是对军事、政治、产业而言,新文化是对旧文化而言。文化的内容包括科学、宗教、道德、文学、艺术和**;新文化运动就是觉得旧文化还存在一些不足,更有科学、宗教、道德、文学、艺术、**等新文化运动。

”很清楚,按他的逻辑:文化,包含科学;新文化,是对旧文化而言;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旧文化加进“新科学”。

在这篇文章中,陈独秀对科学的论述最多。首先是将科学分为两类,用意在于充分肯定社会科学的“科学”地位,说狭义的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广义的科学是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拿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用在一切社会人事的学问上,像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法律学、经济学等,凡用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说明的都算是科学,这乃是科学最大的效用。

陈独秀在文章中还有对道德和新文学作了评价。他对旧道德不满意,因为孝道德范围太窄了。在新文化运动中,我们应该教会人们扩大爱,而不是缩小爱。

他认为当时人们生活在“亲其亲、长其长”的世界中。现代道德理想应该是把家庭美德扩展到全社会的博爱。而那时有一班青年却误解了这个意思,他并没有将爱情扩充到社会上,他们却打着新思想新家庭的旗帜,抛弃了他的慈爱的、可怜的老母。

“抛弃了慈爱的、可怜的老母”和“不主张把爱情缩小”这一想法,我非常同情和认同。因为在我们这个时代总有这样一件事:朝着一个伟大的目标前进,却忘记了我们最基本的东西。

当时,新文学的解释更为先进,值得学习。“通俗易解是新文学的一种要素,不是全体要素。”文学、美术、**,都是人类最高心情的表现,今后的白话文若是只以通俗易解为止境,不注意文学的价值,那便只能算是通俗文,不配说是新文学。

当今文学正在不断“快餐化”,需要我们重新学学和理解陈独秀的想法了。文中所提到的当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误解及缺点,我想在我们的当代仍旧具有着借鉴的价值。

陈独秀还提到了三件应该注意的事情。新文化运动要重视群体活动。中国人没有组织力量,但实是上,他们缺乏宣传意识。忌妒,欲望,人都差不多,西方人不比中国人强;但是因为他们有维持团体的公共心牵制,不像中国人这样涣散;新文化运动要注重创新精神。创造就是进化。没有创造,世界就没有进化;新文化运动应影响军事等其他运动,停止战争。

比如影响到产业上, 令劳动者觉悟他们自己的地位。比如,在政治上,我们应该创造新的政治理想,而不是受现实政治的束缚。

陈独秀此时在脑海中**了新旧文化的关系。他对自然科学不能不确定,但自然科学不能为他解决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才是他真正关心的问题。急切寻找“最近代思潮”的努力在继续,陈独秀从追求空泛的“科学的理想万能”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转折,正是在1920年4月出现的。

从那以后,他也从一个思想领袖变成了一个政治领袖。当《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发起组织的机关刊物时,特别声明它“当为社会科学的杂志”,这是承继了陈独秀推崇社会科学的意思。

面对前人努力的历史,我们感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过去,我国的衰落意味着我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闭关锁国,自大自大,最后被历史淘汰。

我们要安居乐业、忧患意识强、开拓创新,使中国崛起、民族幸福、充满生机和活力。

近代史读后感【篇10】

有的人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着;有的人轰轰烈烈,干惊天大事;有的人只身来到他乡,付出着、奋斗着;有的人,为爱,守候着、等待着……

而约翰拉贝,就是这样的人。

影片《拉贝日记》讲述的是南京大屠杀。画面很有真实性,真实得让人感觉在看纪录片一样。而影片中的一些情节也很感人,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约翰拉贝,是一个德国人,是德国纳粹党。27年前,携妻子朵拉来到南京,并生活至今。他是西门子公司中国南京分厂的总经理,他以他的正直、勤劳、热忱在中国这片热土上奋斗着、奉献着,他心里想的,脑袋里装的,都是南京的子民们。

然而,好景不长,日本的轰炸机马上驶向了南京。在日本的轰炸机轰炸西门子工厂的时候,在拉贝看见有许多中国人遭殃的时候,他马上拿出了德国国旗,并让所有人都躲在旗子下面,免遭一难。因为日本与德国是盟友,日军看见德国国旗,便不会再攻击。就这样,拉贝第一次拯救了南京的子民们。而后,杀戮却越来越多,西门子总公司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决定骗拉贝回国并关掉南京分厂。知道实情后的拉贝十分难过,在回国与留下来帮助南京人民两个抉择中苦苦挣扎。在同意做安全区组委会主席后,拉贝决定留下来,但是他不愿意妻子朵拉卷入这场战争,于是骗妻子上船回国。

“你不陪我回去了吗?那你小心点。”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我湿了眼眶,他们夫妻情深,却不得不被残酷的现实分开。然而,更残酷的却在后头,日军炸了朵拉所在的船,拉贝看着在海面上燃烧着的船,大声呼喊着,却没有任何回应,他的世界塌陷了……

拉贝仍然坚持着,因为他还要帮助安全区内的中国人民,他工作、奋斗、计划,尽他的全力做他能做的事,甚至在安全区物资短缺时,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

拉贝,让我很感动,一个德国人,一个中国民族的英雄!我为他保护文明国家的子民而感动落泪;我为他的坚强与痴心而感动落泪。他亲眼目睹了日本人对中国人的种种残暴行为;他保护中国人,尽管日德是盟友,但这并不影响他对中国人的爱。

因为他心中有爱,所以盼来了妻子朵拉重回他的怀抱、盼来了战斗的胜利、盼来了中国人民的笑脸。他深深赢得了中国人民对他的信任与感激。

爱,不分多少、大小,只要你肯付出;爱,不分国界,只要心中有爱!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