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从军记观后感精品9篇

03-19

作文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作文,是我们情感的一种文字表达,网络上有很多作文范文可供学习和参考,我们怎么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三毛从军记观后感精品9篇”,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毛从军记观后感 篇1

三毛不是上天的宠儿,父母在战争中牺牲,让三毛早早的体会到了世界的残酷。拖着在众多大人堆中惹眼的娇小身躯,三毛没有显露出一丝的畏惧,独身一人参军。细小的胳膊却要抬起沉重粗大的木材,光亮的小脑袋却无时无刻不迸发出惊人的智慧。他不像我们,天天受到老师,父母的呵护,即使在如何努力劳作,永远不会有人同情。

可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状况下,三毛永远不失一颗积极热情的心。在战场上,三毛凭借果敢的机制和勇气,一次次击败凶恶的日本鬼子。我们惊叹三毛获得的英雄勋章,志勇勋章,惊叹在众人眼中那光鲜亮丽的三毛,可是却不知道,三毛曾经在最底层付出了多少。没有任何人去强迫他,三毛却默默地学习,劳作,三毛知道,总有一天,他学到的东西,获得的坚韧的意志会让他能有机会为父母报仇。

想到现在无时无刻不在父母呵护或是监督下学习的自己,我们也许要感到惭愧,父母花费大量的血汗钱供我们学习,有时还要上额外的辅导班学舞蹈,学画画,只为未来的我们能在社会有能力养活自己,有能力获得别人的尊重,但我们却对父母的苦心熟视无睹,甚至感到无比的厌烦。说实话现在的我也无法理解这样长远的操心,但楼上的大哥哥告诉我总有一天我会明白,当那一天到来,我是会后悔,还是感到幸福,完全取决于我自己。我不想那一天的来的时候我会后悔,即使有太多不理解,我也会向三毛学习,三毛是我们大家的榜样。

希望未来的我还能很轻松的向父母说一句:我爱你们!

三毛从军记观后感 篇2

这个假期,我观看了一部电影《三毛从军记》,看完之后,我的心情许久不能平静,有许多话想与大家分享。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在抗日战争年代,有一个叫三毛的流浪儿,他总是因为闯祸,而惹来各种各样的麻烦。不时的,还遭到别人的一顿毒打,后来,他便从了军,参加到抗日救国的行动中去,成为一名小军人。

我以为三毛从军后,生活会比以前好过一点,可是他到了军队,依然会收到其他军人的其辱。后来,他做每一件事都比别人辛苦。

有一次,三毛和其他士兵一起打木桩的时候,由于体力不支,拿不动锤子,而与他一起工作的大人干起活来却很轻松。到了吃饭的时候,其他军人都围在一起争先恐后的吃饭,但是谁也没有让干了半天活的三毛吃一口饭。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三毛,虽然总是闯祸,让人们苦笑不已,但是可笑的背后,却透露出他生活的艰辛。

观看了这部电影,我有很深的感触,三毛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男孩,在现在,三毛应该在学校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在爸爸妈妈的关爱下健康成长。可三毛却受到人们的冷酷对待,无家可归。战争让他失去了亲人,他面对的是一个又一个可怕而又无情的子弹。他辛苦的劳动着,却没有人因为三毛的劳动而同情他,对他好一些,同时,还受大家的折磨。

我希望世界不再有战争,人类是和平的,充满友爱的,这样,就不会有三毛那样的悲惨人生了,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吧!

三毛从军记观后感 篇3

《三毛从军记》,一个只有三根头发的小孩,卷入到战火中,被历史的潮流推着向前走。当三毛用铁丝网把自己围起来、当看着长官大吃大喝而自己的腰带从肚皮上滑下来、当炮火炸起的泥土把三毛埋起来、当三毛老道的战友从死人的手臂上拿下戒指戴在自己手上,此时,我们能说什么,不能恨、也不能赞,只能尴尬的笑笑。

三毛没有主角光环,不是英雄,不是恶棍,只是平常人。三毛不坚强,也没有远大的理想,只是认认真真的想学大人做事,但总是笨手笨脚,做不好,若出不少笑话。

当搜索《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读后感时,”坚强、勇敢、机智、灵敏、感动、榜样“的字词出现时,让人又想起了漫画中的以”战斗的胜利宣传成战役的胜利“、”酒后自杀宣扬成自杀殉国“。

有时,我们生活在一个既不好,也不坏的时代,而是一个笑话中。于是,当一件事,既不坏、也不好,只是无聊时,我们只能以讽刺的方式记住它。

三毛从军记观后感 篇4

三毛是个头上长着三根头发的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

抗日战争爆发,三毛想应征入伍,可是征兵处的长官嫌弃他的年龄小不肯收他,三毛灵机一动踩着高跷,穿好长衫,戴上礼帽假扮成大人的模样再一次来到征兵处骗过了长官,终于如愿以偿地从了军。

一开始,三毛被派去当勤务兵,后来去连队当兵,军队里的规矩真多,见到长官要先立正,再脱帽敬礼,三毛认真地学着老兵的'模样试着自己做。

老兵指导三毛练习刺杀,三毛端着枪使劲向稻草人刺去,不料用力过猛自己一头扎进稻草人中,可三毛不放弃坚持不懈地练习着。

三毛练习骑马,刚要抬腿跨上去,马一发脾气把三毛甩到了地上,头上起了个大包!但是三毛一下子站起来继续与马儿沟通。

三毛在军营里不断认真地学习和磨练着,到最后还凭着自己的智慧抓了好多敌人。

这本书看到这里,我非常敬佩三毛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还有三毛善良的心灵,我要向他学习。

三毛从军记观后感 篇5

三毛不是上天的宠儿,父母在战争中牺牲,让三毛早早的体会到了世界的残酷。拖着在众多大人堆中惹眼的娇小身躯,三毛没有显露出一丝的畏惧,独身一人参军。细小的胳膊却要抬起沉重粗大的木材,光亮的小脑袋却无时无刻不迸发出惊人的智慧。

他不像我们,天天受到

老师、家长的关心,即使在如何努力工作的时候,也永远不会有同情心。

但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三毛永远不会失去一颗积极热情的心。在战场上,三毛以其坚毅的机制和勇气战胜了凶猛的日本鬼子。我们惊叹三毛获得的英雄勋章,志勇勋章,惊叹在众人眼中那光鲜亮丽的三毛,可是却不知道,三毛曾经在最底层付出了多少。

没有任强迫他,只有三毛默默地学习和工作。三毛知道,总有一天,他所学到的东西和他所得到的顽强意志会给他一个为父母报仇的机会。

想到现在无时无刻不在父母呵护或是监督下学***己,我们也许要感到惭愧,父母花费大量的血汗钱供我们学习,有时还要上额外的辅导班学舞蹈,学画画,只为未来的我们能在社会有能力养活自己,有能力获得别人的尊重,但我们却对父母的苦心熟视无睹,甚至感到无比的厌烦。说实话现在的我也无法理解这样长远的操心,但楼上的大

我哥哥告诉我,总有一天我会明白,当那一天来临时,我会后悔还是快乐,取决于我自己。我不想在那天来的时候后悔。即使我不太懂,我也要向三毛学习。三毛是我们大家的榜样。

希望未来的我还能很轻松的向父母说一句:我爱你们!

三毛从军记观后感 篇6

长达2个月的暑期来到了,妈妈给我买了三毛系列的整套书籍及观看了《三毛从军记》电影,我想大家都认识三毛吧,内容讲述了三毛当兵打鬼子有趣又好笑的故事。是不是大家都认为他只是一个流浪儿呢?那可不是,里面的三毛可不一般哦!让我给大家说说吧!

开始,三毛当勤务兵、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三毛累活脏活他都干,衣服太大穿不下、吃饭被人挤进饭桶里、学习扔手榴弹时不小心用真的手榴弹把教官炸成煤炭、打仗时掩护坑挖的太高他看不见敌人,突然一发子弹在他的头盔上打了一个洞。不过,在打鬼子的时候,三毛很聪明,又勇敢,打死了好多鬼子,最终获得了英雄奖章。最后,战争胜利了,三毛离开了军队。

从这本书上我知道了,三毛是个爱国、爱人民的人,他经历了很多苦难,又没有亲人的鼓励和爱护,但是他还是不怕其他兵的嘲笑被授予了锦旗,我觉得这种精神很伟大应该向他学习。三毛真伟大啊!

三毛从军记观后感 篇7

双学位---文秘教育专业*** 刘真真187p>

这学期,我参加了聂春华先生的影视艺术鉴赏课,学到了很多关于电影的知识,对影视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门课结束的时候,**了经典电影《三毛从军记》,使我有幸又重温张乐平老人的漫画作品改编的《三毛从军记》。电影里的搞笑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我个人认为该电影将严肃的事情轻松化,是非常成功的,是典型的“含泪的微笑”式的优秀作品。

偶然再次看到《三毛从军记》,发现现在市场上的喜剧根本就是苍白无力的。

在看完这部电影后,也许很多同学脑海里会一直悬浮着这么一个小孩子的形象:光光的大脑勺上插着三根短毛,或趴,或卷,或翘,还配一个圆鼻头,大而亮的眼睛骨碌碌地转,整天制造麻烦却总能转危为安。这便是张乐平先生笔下的三毛。

电影一开始,就运用大量的轰炸场面这一细节,将故事发生的时代定格,为后面的荒诞作了必要的铺垫,让人对后面发生的搞笑细节的有一种认同合解,因为在那个荒诞的时代,无论发生啥事都是有可能的。接着以:“要以无数的无名华盛顿来造就一个有名的华盛顿;要以无数的无名的**穆来造就一个中华民族的的**穆”。

然后是“再议,就是再议论议论,再研究研究,再商量商量,再权衡权衡,再比较比较,再考虑考虑,再观察观察,再看看,再想想,再等等..啊等等等等....”等旁白来最终拉开电影序幕。

第二次看完《三毛从军记》更多的感受在于不同时期每个人会有不同的观点和想法,及其对电影的认知程度也会不同。儿童时期我从中看到了幽默、搞笑;现在重温却让人感慨万分,一种对三毛个人遭遇的同情与心酸油然而生,对那个时代人与人的无奈深感同情。把悲剧放在喜剧中并从中获得灵感是创作者的终极目标。

我们生活在现实中,人们一直在为那美丽动人的部分而奋斗,也许这部电影就像一面镜子,一个缩影。我们都曾年轻坦荡,我们见证过那甜蜜而涩的共存,躁动而不安的心路历程。成长的悲欢离合丰富了我们的人生阅历,磨砺了我们的心灵,修正了我们的人生坐标,多亏了年轻时那些荒谬的错误,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理解。

回过头去看,原来儿童时代看了无数遍仍没琢磨明白的东西叫做蒙太奇。隐隐晦晦的蒙太奇来来去去反反复复。从中透出辛辣,讽刺,嘲弄。

电影主角三毛作为一个被侮辱的社会底层小人物,在与假警察的被动冲突中,原本打算通过参军摆脱警察的攻击,却陷入更深的危机。在军队里,三毛在训练投掷手榴弹时,他先捡起一块石头,试试能走多远。然后,扔手榴弹。

他把手来回荡着,眼睛注视前方,接着扔了出去。结果,才扔了2米。司令官走到离三毛4米远的地方。

三毛闭上眼睛,使劲把手榴弹扔了出去。他还转了一个360度的圈才停下来。但是这次他又闯了祸―把长官给炸倒了。他不仅在扔手榴弹的时候出丑,而且在吃饭的时候也更搞笑。

分餐时,每个桶前都挤满了人。他个子矮,爬不上去,钻不进去。最后,等人全部盛好后,才去盛。可是他连桶都弄坏了,也没吃到多少但到后来的主动请战参加敢死队,可以看出普通中国百姓的思想觉悟,虽说三毛的参战表面上是受国民**的鼓动,不如说三毛是受自己英雄情节的启发及爱国主义思想的表现。

还有一幕我不能忘记。这时三毛参加敢死队的表现:战争期间,国民党将组织敢死队。临走前听到哥哥的话,他感动的留下了眼泪。然后也自告奋勇地参加了敢死队。

他凭着智慧和机敏,勇敢和镇静,战胜了日本军,获得了蒋介石亲手送的锦旗。看到一半,我觉得三毛的无畏牺牲、勇敢顽强的精神值得赞扬。后来,三毛抗敌有功,高升到后勤部,不用再上战场了,却成了师长姨太太的跟班。

整天被使唤也闹了不少笑话。不料兵败师长自杀,三毛又重投兵营。在一次空降任务中,三毛和他以前的亲密战友遭到伏击,但他们掉进了山里。

抗日战争一结束,三毛和战友就变成了野人。整部电影体现了电影的艺术:战争和狂欢。

影片中用三毛想象自己就是**穆这个细节,来表现当然国人的英雄情节我认为处理得很好!中国人的英雄教育大多是通过讲故事和戏剧艺术来完成的,而通常演出的保留剧**穆的故事经久不衰,广为人知。所以影片中三毛几次想象自己就是**穆,在想象中把入侵的鬼子杀得落花流水,鬼哭狼嚎。

一方面,它显示了中国多年来抑郁症的全面爆发,一种精神欲望。另一方面,它是中国人再现大国思想愿望的一种表现形式。有在国难当头的时期,自然就会想起抗金英雄——中国抵抗外敌入侵的精神领袖岳元帅了。

这个细节虽说表现得很夸张,但由于历史与现实的真实而让人相信。细节更真实,因为它们来自生活。电影艺术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不能脱离生活,不能随意虚构。

这是一部拼贴电影。这里适合各种桥型。比如:一段经典旁白:

再议,就是再议论议论,再研究研究,再商量商量,再权衡权衡,再比较比较,再考虑考虑,再观察观察,再看看,再想想,再等等..等等等等....“再议”让牛师长延误军情,成了替罪羊。

牛先生和三毛的对话可以成为整篇文章的主题。也就是说,小人物的悲剧。牛先生反复问三毛先生,小把戏是谁,司令官,司令官和主席?三毛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当然,他是个**。

可是牛师长说这不对,他才是小把戏。最后,两人喝了就冒出一句:“我们都是小把戏。

”而后,牛师长饮弹自尽。这样的桥段,其实就是导演故意安排的。意在给观众抛出一个问题,谁是小把戏?

再者,人撞破玻璃,留下一个人形。人被炸飞,最后在天上闪一下。因气愤嘴巴里冒出火焰等等。

人们对于这些桥段往往报以大笑,但仅仅是因为它的不符合逻辑,不符合常规。荒诞只是一种表现手法,不仅是因为这种手法的超现实,更能抓住人心,还因为他所要表达的东西,只有通过将他荒诞化,才能呈现在大众眼前。

三毛幻想自己变成**穆,导演用戏曲的方式来表现。之后,三毛梦想娶媳妇,生下小三毛。影片这样的幻想桥段比比皆是。

导演甚至还专门分出一个章节“半梦半醒”来展现三毛的幻想。影片结尾,三毛徘徊在无数遇难者的墓碑前,不知该去**。旁白念叨:

三毛结束了他的军旅生涯,等待他的是叙述者。许久,三毛流泪说了一句:“完了。

”完了,真的完了。一语双关。这是电影黑色幽默的一部分,意味着电影的结束。

同时,也意味着像三毛这样的小人物被历史完全遗忘。一句完了,导演将我们从荒诞的故事里狠狠的拽回现实。就像是如梦初醒。

最后看完整部电影,从头到尾有一种无法表达的心情,在我看来,少时的三毛就是少年版阿q。三毛的梦想仍是农夫老婆有点田,还要抽两口水烟,隔年抱两胖儿子。上海小郭三对**穆的向往,可以说是领导的一次伟大号召。

眼见得灵魂升华,三毛想做华盛顿想做林肯,白骨累累,只是无数与无名而已。现实和战争没什么不同。中国人过惯了现实,对战争亦有超强忍耐力。

革命军队跳出来那段,有点白日梦幻,且挪用了样板戏的舞蹈身段,对未来形成微小的讽刺。特技并非电影的最大乐趣。电影的乐趣在于无孔不入的想象力。

如此张狂,张狂得如此自然。勃然而怒,勃然而喜。有一种中国电影罕见的狂欢气质。

很多人认为《三毛从军记》属于儿童电影,但我认为很多人是忽略了它在电影史上应该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其一,从电影本体上看,该片包含众多后现代主义的艺术体现(即后现代元素,如:历史真实性的模糊与不可能、戏仿、高低艺术的融合、对元叙事的质疑等),其"综合体现"开创了中国当代电影在后现代与后现代性表现上的基调,为我们研究中国电影及其文艺的后现代问题指明了方向。

其二,《三毛从军记》是一种视觉艺术于文化上的自觉体验,而不是个人意识的创新或先锋艺术的尝试,这使得该片有可能成为人们了解中国后现代文化衍进(而不止于电影本身)的一个窗口。这也是电影作为当代文化研究的意义所在。

影片风格独特、轻松幽默、却又寓意深刻,描述了三毛这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在“抗战”期间由流浪儿变成一个兵,最后仍然无家可归的遭遇和他在从军期间的一系列离奇搞笑的经历,用讽刺的手法展示了战争中“小人物”的境遇,同时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什么人和什么力量操纵着“小人物”的命运?

三毛从军记观后感 篇8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三毛从军记》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的是苦孩子三毛从军的事情。

从这本书中,我发现三毛很聪明。比如说,三毛要从军,可是三毛太小了,长官不收三毛。于是三毛灵机一动,踩着高跷,穿上大人的衣服,戴上礼帽,假扮成大人的样子,再一次来到征兵处,骗过了长官,如愿以偿地从了军。还有一次,日本鬼子来了,可三毛孤身一人,怎么办呢?幸好旁边的田野里有很多稻草,三毛急中生智,把自己变成稻草人的样子,骗过了鬼子,还逮着机会一枪打死了两个鬼子。

从这本书中,我还发现三毛很贪玩。有一次连长叫三毛擦靴子,三毛接过靴子和鞋油干活去了。连长等来等去,等了老半天不见三毛回来。连长急了,穿着袜子到处找三毛,终于在一条小河边找到了三毛。原来,贪玩的三毛把军靴当成长筒雨鞋,跑到河里抓青蛙了。

从这本书中,我发现三毛还很可怜。比如说,有一次三毛替长官扇扇子,自己热得大汗淋漓。他用手抹去头上的汗水,不小心汗水溅到长官身上,长官抬腿就是一脚,把三毛踢出老远。

如果三毛生活在现在,就不会这么可怜了吧。

三毛从军记观后感 篇9

《三毛从军记》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很多次,每次都让我回味无穷,我超级喜欢看了。

这本书讲述的是抗日战争爆发时期,三毛想当兵,可长官嫌他年纪小,不肯收他,他灵机一动,假扮成大人模样,骗过了长官参了军。在军队里,发生了一些很可笑的事情,比如:早上,三毛不按时起床,被长官打起床;中午,三毛因为个子小抢不到饭吃……又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三毛和他的战友们开始上战场,抵抗日本人的侵略。三毛虽然个子小,但他有顽强的毅力,有一心想为祖国立功劳的决心,所以他很勇敢坚强。三毛被派出侦察,途中飞机被敌人打中了不得不跳伞,谁知却被挂在了树枝上。他在山里想出了很多好主意和敌人斗智斗勇,直到日本人投降。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三毛的童年生活很不幸,旧社会很穷,三毛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经历了很多苦难。而我们呢,生活在富裕美好的新社会里,过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在家里,爸爸妈妈疼爱我们,在学校,老师关怀我们。和三毛相比,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啊!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名有用的人,为祖国争光。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