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桂花作文

03-21

有相关的作文模板可以参考吗?语言和词汇是作文中呈现思想和感情的关键因素,写作文有助于我们学会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好的作文最重要的就是开头和结尾吸引别人,您可以在以下资源中找到跟“写桂花作文”相应的资料,烦请您关注并详细阅读本文!

写桂花作文 篇1

我的家乡是个物产丰富的好地方,特别盛产桂花,素有“千里桂花香”的美名,因此被命名为“中国丹桂之乡”。

家乡满山遍野都种植桂花树。每到中秋节前后,桂花悄然开放。银桂树上的白花如同碎银簇簇,丹桂树上的红花似丹霞朵朵,红艳艳的,美丽极。

每到夜晚,皓月当空,满树星星点点的桂花,在秋风的吹拂下,香气四溢。我常搂着奶奶,坐在庭院的桂花树下,一遍一遍地听奶奶讲述那“吴刚伐桂”的传说。我还常常痴望着明月,唱着“月光光,照四方”这一家乡流传久远的童谣,回味那美丽的传说……

打桂花最有趣。只见大人们先在树下铺上几张谷席,然后用长竹竿往树叶问轻轻拂扫。顿时,红艳艳的桂花便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我们沐浴在桂花的芳香里,谷席上如同下一阵红雨,满席都是桂花。我们手舞足蹈地抢着把席子上的桂花扫拢起来,装在箩筐里抬回家。随后,奶奶便把挑出的干净的桂花倒进滚沸的开水里稍煮片刻,随即捞出拧干,拌上白糖,浸渍后装瓶封藏。奶奶说,等到来年正月,用开水冲泡,便成色鲜味美的桂花茶啦!

桂花茶是家乡特有的传统食品,驰名中外。正月里,一来客人,主人总会给他捧出一盅清香四溢的桂花茶。灼灼桂花,点点乡情,祝福客人吉祥平安。多少年来,家乡人还用桂花制成礼品馈赠他人,表达着他们對亲友贵宾的美好祝愿。

写桂花作文 篇2

当夏天夹着尾巴逃跑时,桂花便用它的浓浓的香味为秋铺了一条路。若是说仲春兰是送春的使者,那么说桂花是迎秋的奼女毫不为过。

一个礼拜来,桂花在成倍成倍的绽放,也在风雨中成成片成片的零落但不论是那树上的花串,仍是那草坪上的花海,都披发发着醉人的花香,那么浓郁,却又那么朴素,于是,在我的心中,桂花成了一种神秘的花。

说神秘实在也并不神秘,仔细观察便能发现它其中的奥秘。桂花小,小的可爱,小的精致。虽小,但开的十分放肆,在枝枝叶叶之间,竞相开放。那一簇簇的桂花,就像一簇簇的黄金,在阳光的晖映下绽放着耀眼的光辉。“我在这儿”,它们在叫。

“我在这儿”,它们在笑。

就这样,它们欢笑着玩着捉迷藏,引得人们都颇有爱好地向那望,望着望着,你就被它们笑声中的芬芳给迷住了。那是一种怎样妖娆而又朴素的香啊!慢慢的靠近你,进一步笼罩你,让你神清气爽,这时你便希奇的发现心中的烦恼早已不知何去,你说它神不神奇。

赏桂花是一种乐趣,但当你细细地品它时,便进入一种境界。品桂花,可不知是那四园不方的小花瓣,也不是那动人的香气,而是它那骨子中的精神。桂花很平凡,很普通,但是就是那平凡普通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颗芳香四溢的心。它们的时间很短,或是一天,或是两天,但它们不会遗憾,由于它们会化作芬芳的土壤陪着母亲;想它们不会遗憾,由于还有它们的兄弟姐妹继承着它的道路;想它们不会遗憾,由于它们哭过、笑过、拼搏过、绽放着……平凡之中绽放伟大,笑着坚强面对糊口,让自己的人生没有遗憾,这,便是桂花的伟大之处。

我不是桂花,我只能站在一个过路人的角度去品它们的秉性;希望我是桂花,能像它一样,在平凡中绽放自己的伟大。

那小小的桂花,已在我的心中萌了芽,或许在明年,我的心中便会飘起阵阵桂花香。

写桂花作文 篇3

有人喜欢纯洁的荷花,有人喜欢浓艳芳郁的玫瑰……而我却喜欢香飘四溢的桂花。

一开始我不知道什么是桂花,只是知道桂花是一种很小的金黄色的花,在妈妈的指引下,我向那一树树的绿色看去,就像一撮细碎的金子藏在那幽深的绿意里,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有一天,我走在放学的路上,迎面吹来一股淡淡的清香,顿时让人神清气爽,闭上眼睛仿佛一切烦恼都不复存在了,走着走着我找到了香气的源头——桂花树。只见桂花一朵一朵形成一簇,几簇又形成一枝,枝枝挂满一树,散发着馥郁的幽香。有的桂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树叶后面,有的桂花像一个大胆的小伙子向外探着,生怕别人看不见自己。桂花浓郁的香气吸引来了几只小蜜蜂,桂花随着风摇摆着它细小的身躯,而蜜蜂翅膀的“嗡嗡”声似乎是在为桂花的舞蹈作。

桂花不仅能供人观赏,还能做成茶和食品。比如榨出的油经过加工,会变成桂花糖;也能熏香茶;还可以做成桂花酒,有舒筋活血、增加热量、帮助消化、增进食欲、解除疲劳之功效。还能做成糕点:桂花糕、桂花元宵、桂花饼……

我喜欢桂花,喜欢桂花那一种不争名利的品质。我们也要像桂花那样只希望能给人们带来好处!

写桂花作文 篇4

桂花,这种散发着香气的美丽花朵,总是让人陶醉其中。在秋风习习的时节里,桂花含苞欲放,一簇簇洁白的花朵争相绽放,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引来蜂蝶翩翩飞舞。

每年的桂花季,我们家乡的街道上都会飘散着浓浓的桂花香,仿佛整个小镇都被这种香气所包围。走在街头,不论是清晨还是傍晚,都能闻到淡淡的桂花香,让人心旷神怡。

桂花的香味,真是让人难以忘怀。我记得小时候,每当桂花开放的时候,妈妈总是会用桂花煮水,泡上一壶香气扑鼻的桂花茶,让我们一家人在桂花香中尽情享受这份温馨和惬意。

除了桂花茶,桂花还被人们用来制作各种美食。桂花酒、桂花糕、桂花蜜……每一道桂花食品都透着桂花独特的香味,让人食欲大增。每当家里有客人来访,妈妈总会拿出自制的桂花点心,让客人品尝。他们常常夸赞道:“这桂花味道真香啊,不愧是家乡的特产。”

桂花在我们家乡还有一个传统的用途,就是制作桂花酿。每到中秋佳节,家家户户都会用桂花和糯米一起酿制成桂花酿,象征着团圆和美好。我记得小时候,每当中秋节到来的时候,妈妈总会带着我去参加家乡的桂花酿比赛,让我亲手参与到这项传统的活动中。

桂花还有一个神奇的功效,就是能够驱赶蚊虫。每当夏天蚊虫肆虐的时候,我家就会在院子里摆放一些桂花,利用桂花的香气来驱赶这些讨厌的小虫子,确实有一定的效果。

桂花不仅仅是一种花朵,更是一种文化和记忆。它的芬芳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成为了家乡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每当我闻到桂花香的时候,就仿佛能够看到妈妈的笑脸,听到家乡的欢声笑语,感受到这份深深的亲情和乡情。

桂花作为一种花卉,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它散发着独特的香气,温暖着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让我们珍惜这份美好,让桂花的香气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间。愿桂花的香气,一直伴随着我们温馨幸福的生活。

写桂花作文 篇5

今天看新闻热点,看到成都某一桂花巷的三百年的桂花树在一个周末内被砍完,网友们也都很惋惜。我认为此事之所以会蔓延开来,第一是没有很好的处置这些桂花树,第二是没有与当地的居民有很好的沟通。

三百年的桂花树得见证多少世事沧桑,多少历史故事。想一想那些三百年前栽树的古人,他们栽树的时候得有多少美好的期许,为多少后人心中留下了一段美景。

花开了三百年,香溢了三百年,如今却一朝“断头”,香消花灭,怎不叫人叹惜。

但是这种意义又怎么会是利字当头的人所能明白的。施工单位阳奉阴违,本是保护性移植,却是苟利为先,暴力砍伐。虽然司法机关已经立案,但风景一去,更不再来,多少人心中的桂花街香,终成了一抹回忆。

孟子曾说过:“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意思就是如果不看重道义而先利益,那么不夺取全部,不成为君王是不会满足的。当我们回过头来看,还不是因为有些人的先利而后义,酿成了这一悲剧。

所以从这个事来看,道义是重要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如果每个人都像孔子这样想,这桂花可能会再飘上几百年,而世间也会更加和谐美好。

我们不能改变人自私的特性,但却不应该做谋财害义的事。一旦害义的事情开始,就很难有好的结局。或许害义之人能成为富翁,但除了物质的快乐,不会知道更多的趣乐。他们也难以让他人相信,他们的朋友是少数,多是利益关系。他们的荣耀来自于金钱,亦会因金钱而破灭。所以说,应当义先利后,那么即使你倾家荡产,亦有朋友会接纳你。

和谐的社会需要每一个人的付出,首先当要做到不义而不动。不去做损害仁义的事,那么仁义自然昭著,世间定会清平。

写桂花作文 篇6

清晨,打开窗户,一缕香风朝我扑面而来。“啊!桂花开了,好香啊!又到了金桂飘香的季节。

“呼呼——”一阵阵微风徐徐吹来。顿时,一片片桂花纷纷落下。车子上、地上、石头上,都像堆积了厚厚的一层“桂花雪”。这下可把我们高兴坏了,只见妈妈提起扫把,对着满地的桂花轻轻扫了几下。把桂花都扫成了一座小山。我二话不说便扑了上去,捧起一把桂花就往袋里塞。一朵朵可爱的桂花混杂在落叶间,那小小的四片花瓣呈金黄色,宛若一个孩子那天真、稚嫩而灿烂的笑脸。花香好像是一个顽皮的小孩子,一个劲儿的`朝我鼻孔里钻。

扫了一会儿,我们仍觉得不过瘾,就模仿起了课文《桂花雨》里的做法:妈妈在地上铺上一层报纸;我呢,一只脚抵住树,双手抱住树干,使出全力摇了起来。妈妈在一旁赞叹着。我睁开眼,顿时吃了一惊,只见一朵朵淡黄色的小花宛若一名名小伞兵,乘着风,慢慢地飘到了报纸上。不一会儿,几张报纸便像是刚下过大雪,厚厚的一层桂花堆积在上面,足足有两厘米厚!

不料,我和妈妈才刚俯下身子,突然,一阵风吹了过来,一张张报纸像几名土兵,一下子被风这批神将,吹得七零八落,这可谓“忽如一阵秋风来,千朵万朵桂花飞”。

很快,我和妈妈就收获了满满的一大袋桂花。我望着那一大袋桂花,暗自窃喜:这次我们可以大饱口福啦,这么多桂花,一定能做好些美食。想到这儿,我不由得诗兴大发:“绿叶丛中寻桂子,青石板上扫桂花。捧起花朵装满袋,今年中秋桂来伴!”

老师评语:这篇作文,小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桂花香”、“摇花乐”两个方面来写。巧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桂花”比作“孩子的笑脸”、“调皮的小伞兵”,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美丽。同时,用了一连串表示动作的词“扑、捧、塞”写出了我对桂花的喜爱之情,童年的快乐跃然纸上。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