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观后感14篇

04-06

写作文应该是大家共有的一次经历,写作文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剖析自我的过程,好的作文最重要的就是开头和结尾吸引别人。什么样的作文才是一篇好作文?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大渡河观后感14篇”,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大渡河观后感【篇1】

前几天,我读了《大渡河上的史诗》这篇文章,读后我受益匪浅,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大渡河上的史诗》这篇文章主要讲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但是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也就是泸定桥可以通过。为了使大部队迅速渡桥,红军决定攻占泸定桥。他们强行军240里,抢在敌方援军到来前,赶到了泸定桥。

泸定桥是长100多米,宽2。7米的铁索桥,由13根碗口粗的铁索组成,桥身有铁链9根,上铺木板作桥面,其余4根作为扶手。此时此刻,桥面木板已被拆去,红军面对的只是光溜溜的铁索。铁索下是汹涌咆哮的河水,而河对面则是敌军黑洞洞的枪口。即便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司令员仍然吹响了激昂的军作文号,夺桥战争开始了。

各种轻重武器向对岸发去密集的弹雨,22名红军战士组成的突击队攀上铁索,向对岸爬去。在枪林弹雨中有人中弹,掉入河水之中,但其他的战士仍顽强地一步步接近对岸。敌方在桥头燃起大火也未能阻止红军战士,他们穿过熊熊烈火,攻占了对岸的桥头堡,迅速消灭了守桥之敌。大队红军顺利渡过了大渡河。

当我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泪水已不知不觉溢出眼眶。我真切感受到了我们的先辈们那时有多么英勇!红军战士大多还只有20多岁,如果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想想自己,真是好惭愧:我们都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什么事都依赖着父母。倘若上战场的是我们,我们会有什么表现呢?因此,我想对所有的孩子说:独立起来吧!不要再做小公主或小皇帝了,让我们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大渡河观后感【篇2】

星期五下午,我们看了一部影片,篇名为《大渡河》。

影片开始,讲述了红军要渡过大渡河碰到的第一个困难,那就是没船,红军向彝族的老百姓借船,国民党派人去盯梢,不让老百姓把船借给红军。一位女战士终于向一位老大爷借到了船。1935年5月28日早晨,红四团接到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国民党知道后,调派两个旅去增援,红军当时不仅人少,而且遭到敌人围追堵截,他们的任务非常艰巨。

经过一天一夜的赶路,他们翻山越岭,一整天没顾上吃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终于在敌人的增援部队之前感到了泸定桥。

泸定桥离水面有十几丈高,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桥是由十三根铁链组成,桥上的木板,却被敌人抽走。团长决定由二连担任突击队,在十三根铁链上行走很困难,战士们一边爬着前进,一边与敌人战斗。团长看见桥头被大火包围,千钧一发的时刻,向战友们喊了声:“冲啊!”战士们奋不顾身地从熊熊大火中冲出来,和敌人展开了搏斗,战场上黑烟滚滚,弹片纷飞,敌人死的死,逃的逃,红军终于夺下了泸定桥。

看万了电影,我想红军为了让老百姓翻身过上好日子,既要跟敌人作战,也要跟恶劣的气候环境作战,他们不怕困难,不怕危险,终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我们今天能坐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写字,都是革命先烈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大渡河观后感【篇3】

大渡河,难以忘却的记忆

齐镇中学九(2)班程宁

大渡河,古称沫水,发源于青海省,是中国岷江最大支流,地势险峻,水流汹涌,自古有“大渡天险”之说。八十一年来,古老的大渡河日日夜夜、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个难以磨灭的记忆。

电影《大渡河》电影讲述了这一段血与火历史·······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来到金沙江与大渡河之间的山川。数十万国民党军和军阀包围并驻扎,蒋介石的飞机也飞到川军司令部。决定中国命运的两股力量面对面。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同志对大树堡进行了佯攻和和平穿越。

图中大渡河湍急,两岸山势陡峭,地形十分险峻。

北上抗日,要度过大渡河。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必须夺取泸定桥。因此,红军不吃不睡,要抓紧时间与敌人增援。在雨中,它将率先到达泸定桥。

泸定桥离水有几十英尺高。木板被敌人拉开了,只剩下冰冷的铁丝。可是英勇的红军并没有害怕,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密集的枪弹,勇敢地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突击队冒着密集的枪弹和炮火,在急流中前进,前面的红军掉进了惊涛骇浪中,后面的又跟上去,经过惊心动魄的浴血奋战,红军夺下了泸定桥,在岸上火力的掩护下,迅速登岸,浴血奋战抢占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主力部队终于胜利地渡过了被国民党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

在镜头里,当毛主席走下泸定桥时,我看到了巨人的身影和民族的希望。

1936年10月,工农红军在党**毛主席的领导下,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出了重大的牺牲,翻过了一道道山,涉过了一道道水,行程两万余里,陆续抵达陕北,终于完成了

一、二、四方面军的胜利大会师,为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是啊,泸定桥边、大渡河畔珍藏了革命先辈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更留下了他们坚毅执着的脚步;赤水河也记录着他们胜利后的笑容;三军会师,他们创造人间神话。

影片中的大渡河,是长征永无止境的精神。我们从红军长征中收获了坚强、智慧、勇敢、自信、顽强、团结……那么,我们就要将这些品德付诸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学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努力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国,早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指导教师魏荣娟

大渡河观后感【篇4】

上个星期,我们学了一首毛泽东写的《七律。长征》一首诗,其中有两句话让我记忆犹新,“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老师给我们找了一些关于大渡河的影片让我们观看。

星期五,我们看了大渡河这个影片,讲的是工农红军要和陕北红军会师,在途中,毛主席接到一份电报,命令他们强渡大渡河。听到消息后,毛主席对大家说:“咱们要加快速度了。”,为了不让红军渡河,国民党把船都借走了,把大渡河上的木板全拆了,有一个老爷爷因不交船,被国民军暴打,最后还是把船借给了红军。在渡河过程中,英勇的红军在部队的`掩护下冒着枪林弹雨,强渡大渡河成功。

在渡河过程中,很多的红军战士牺牲在了国民党的枪弹了,掉进河水中。我深深的被英勇的红军战士感动了,他们为了国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中,我很敬佩他们,我也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大渡河观后感【篇5】

晚上,我躺在船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电影《大渡河》中的那些战士们奋不顾身的场景又浮现在我眼前。

令我最感动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战士来到一位老大爷家借船,敌人刚好在逼着老大爷借船,老大爷就是不借。后来,女战士来了,敌人忙躲了起来。老大爷请女战士到家坐坐,女战士告诉老大爷红军现在的困难,想问老大爷借船渡河。可是女战士再怎么说,老大爷都不说话,他看着后面的布帘,女战士这才知道后面有人,当敌人知道自己已被发现,就拿出枪猛扫。女战士奋不顾身地挡在老大爷的前面。老大爷得救了,可是女战士却壮烈地牺牲了。老大爷在女战士身边大喊:“姑娘,我有船;姑娘,我有船……”就这样,一条年轻的生命没了。想着想着,我都快要哭了。这种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精神震撼了我。对照自己平时的表现,我感到惭愧,我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有时,爸爸让我写作文,我会趁他不注意偷偷跑出去玩,而且一玩就是老半天。我想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怎能对得起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牺牲的革命战士呢?

同时,我也体会到要想取得好成绩,不花工夫是不行的,因此,从现在开始,我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思考,认真钻研,不怕困难,要让作业本上的100分都是自己劳动的结晶,都是自己真正的成绩。

大渡河观后感【篇6】

《大渡河上的史诗》是一部描写中国革命岁月中大渡河上船民们的英勇事迹的纪实文学作品。作者生动地刻画了这些平凡的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追求自由和公平正义、为国家建设和自身幸福而奋斗的动人故事。这部作品让我深受震撼和启发。

小说开篇,作者以巧妙的描写直接将读者带入了大渡河畔的船民生活中。大渡河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交通要道,也是船民们赖以生存的河流。小说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岸边码头上的繁忙景象,人们忙碌地搬运着货物,忙碌地拉扯着渡船。船民们尽管生活贫困,却乐观向上,顽强地生活着。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与大渡河建立起深厚的情感。

然而,随着大渡河上游的战火蔓延,革命事业的推进,船民们的生活也逐渐发生巨大变化。作者生动地描写了战火纷飞时船民们的困境和挣扎。他们舍身救人,以自己脆弱的船只奋力驶向战火纷飞的地方,将伤员和被追击的革命者接回安全地带。通过这种方式,船民们没有只是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而是积极地投身革命,为了理想和信仰勇敢地挺身而出。

小说中,作者刻画了船民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面对困难和敌人的追击,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与敌人斗争。他们不仅要保护自己的船只和家园,更要保护着数以千计的流亡革命战士。他们在悲壮的场景中展现了坚定的决心和无畏的精神,让人们更加敬佩和钦佩。

在船民们艰苦卓越的斗争中,作者还巧妙地渗入了对家庭、友情和爱情的描写。船民们虽然在战火中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但他们互相扶持、互相支持,彼此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船上的儿女们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和危险,都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互相帮助,相互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传递出了对家庭、友情和爱情的珍视和渴望。

总的来说,通过《大渡河上的史诗》,作者生动地描绘了大渡河上船民们在革命岁月中的艰辛经历和英勇事迹。通过这一纪实文学作品,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船民们的艰苦生活和家庭、友情、爱情的追求。这部作品让我深受触动,让我更加敬佩这些平凡的人民,他们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和智慧,为国家建设和未来的幸福而奋斗。同时,这部作品也唤起了我对家庭、友情和爱情的珍视,并激发了我投身社会、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的动力。

大渡河观后感【篇7】

昨天看了新拍不久的电影《强渡大渡河》,该影片展现的是在70多年前长征途中红军战胜千难万险渡过大渡河的故事。我一方面对影片中朱毛红军的勇气、智慧、意志以及好运气有很深印象,另外由于我本人专业背景的原因,观看该影片时总是带着影片是否和历史真实相符的眼光去审视。十八勇士飞夺泸定桥是家喻户晓的故事,不管在小学生的课本里还是电影里都让人精神上受到极大感染,几乎没有人会去怀疑其真实性。但我最近看了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资料,有一本一对很着名的外国人夫妇写的着作言之凿凿地声称飞夺泸定桥是虚构的故事,是为了激励人心编出来的,卢沟桥根本没有战事。心中不禁疑惑起来,历史的真实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看到的历史都是别人在一定的动机、感情以及自觉不自觉的各种偏见下写出来的,我们很难亲历过去体验历史真实,毕竟历史已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看到的所谓历史确实很难排除其中没有虚构、夸张和各种人为的涂抹。

历史往往介于真实与虚构之间,或许我们永远无法准确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即使我们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过去的事也往往被赋予千差万别不同的含义。

历史,谁说得清呢!

大渡河观后感【篇8】

最近,我们学习了毛泽东的伟大事迹,于是我便看了由毛泽东为主人公的电影《强渡大渡河》。里面讲了红军为了守卫泸定桥和蒋介石的一番殊死搏斗。最令人惊心动魄的是蒋介石的部队向红军发起攻击,使红军战士无法前行,而且战斗中松林河桥也被蒋介石部队炸了,因此红军过不河了。

这时,团长成武让政委王开湘架桥,可王开湘不同意了,因为团长脚上有伤,他俩互相推辞了一会儿,王开湘便自己带着二连架桥去了。

当然,蒋介石部队也发现了红军开始架桥,于是他们便向已经被他们炸掉一半的松林河桥炸去,所以在架桥的红军战士们也牺牲了很多,在其中有些也因太累你,而倒下的。

活下来的,在团队集体过河时,一些同志也因太累,坚持不住,牺牲了。团长成武过桥时,想来帮助二连,可是王开湘坚决不让团长来,虽然王开湘大吼着,但是团长坚决的意志迫使他留了下来帮助二连。最后红一团顺利的渡河了,开始了他们的主要任务帮红军主力顺利渡河。

虽然,我们不活在战火的硝烟之中,但我们必须将祖国伟大的精神发扬下去!

红军战士是伟大的,他们是勇敢的,他们是为了祖国的和平而奋斗着的。

大渡河观后感【篇9】

今天下午的第一节课后,我们观看了《大渡河》这部电影。

电影开始了,同学们都认真地看《大渡河》。整部影片让我高兴,让我悲泣,让我流泪。听妈妈说大渡河是红军长征中的一个故事,还有湘江激战、四渡赤水、抢渡乌江、爬雪山、过草地、攻克腊子口等等许多感人的事迹。见到那一个个倒下去的革命先烈,使我一次次流下了热泪。那千万红军的身影不时在我脑中呈现,那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无时不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着。

影片中,红军战士为了能够抢渡泸定桥,他们不畏艰辛,日以继夜地赶赴目的地;红军组织的突击队,攀着铁索桥,冒着对面桥头堡中敌人的枪林弹雨,匍匐前进,勇敢顽强地向前冲,最后勇士们冲破了敌人在桥头堡的火墙,为他们身后千万个红军战士顺利通过泸定桥铺平了道路。 革命先烈用血肉和气魄竖起了一座万世瞩目的丰碑,英雄们的斗争精神也将靠我们这些后世子孙去延伸。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平安幸福的今天,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只有从现在起发奋学习,做一个正直、勤勉的人,长大后才能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大渡河观后感【篇10】

刚开始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语文老师给我们讲了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还给我们讲了很多红军长征时期的故事。同学们都被红军不畏艰险、不怕困难、不怕牺牲、顽强奋战、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所感动,对这篇文章特别感兴趣,学的很认真。

老师一遍又一遍的带领同学们高声朗读这篇文章。特别是读到在安顺场孙继先挑选渡河勇士时,一位要求参加渡河先遣队的小战士哭喊着:我也要去、我一定要去!、并快步跑到指挥员身边、要求参加渡河先锋战士时,老师和同学们的眼眶里都充满了激动的泪水,朗读的声音也都哽咽和嘶哑了。

文章学习结束,老师给我们出了一篇题为《大渡河畔英雄多》读后感的作文题。这是我们全班同学第一次写读后感的作文。可同学们深深地被红军将士的大无畏精神所感动,

我们要继续发扬红军的长征精神,不畏艰险,奋勇向前,把老一辈革命家和红军开创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大渡河观后感【篇11】

10月14日,我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在教室里观看了电影《大渡河》。这部电影既演出了红军不畏艰难、勇敢地与国民党作战的情形,又描绘出了国民党的阴险和心狠手辣。大家看后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中感人至深的是老班长为掩护战士们光荣牺牲的片段,红军行军到大渡河,老班长带领战士们向敌人的碉堡射击,一位战士受伤了。大家都忙着为他疗伤,老班长则掩护战士们继续射击敌军。突然,老班长中弹了,可他仍毫不退缩,敌军的炮火越来越猛,老班长被炸飞了,掉入了波涛汹涌的的河水中。

飞夺泸定桥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画面中,战士们沿着十三根铁索爬向对面,可敌军十分狠毒,机枪不停地向红军扫射。红军死伤惨重,许多战士掉入了大渡河,战士们的鲜血将奔腾的河水都染红了。可红军毫不畏惧,终于冲到了对面。接着,一名战士高举着炸药包向敌军碉堡冲去,可另一名战士一把抢过炸药包,以更快的速度冲了上去,抱着必死的决心,向邪恶的敌军、像杀害自己战友的仇人、向狰狞的死神冲了上去。“轰”的一声,战士和碉堡一同消失了,只剩下几片衣服上的碎片和几个砖头,世界仿佛沉默了……

红军长征胜利已80周年,可长征精神永不磨灭。我们的学习之路何尝不是一条长征之路?遇到困难要像红军一样勇敢地克服,胜利走完我们的“长征”。

大渡河观后感【篇12】

中国的五星红旗是被无数革命先辈的鲜血染红的`,革命先辈们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不畏牺牲。不管有多少艰难,那些拦路虎在红军面前都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大渡河就是其中一只“拦路虎”。

片段一:只见大渡河的河水湍急,两岸群山险峻,地势十分险要,是进入川西北必经之地。1935年5月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一师第一团120里急行军,到达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附近,经过激烈交火,抢占了渡口,占据有利地形。

片段二:在女战士的耐心说服下,老乡终于打消顾虑说出有船,但这时躲藏的敌人开枪了,女战士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飞来的子弹,为他人、为革命的希望英勇牺牲。

片段三:突击队冒着密集的枪弹和炮火,在急流中前进,在岸上火力的掩护下,迅速登岸,浴血奋战抢占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红一军团度过了被国民党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这些片段说来简单,但这个胜利又是多少战士的生命换来的呢?歌词有唱:我们的国旗为什么这么红,革命的鲜血染红了它!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用自己那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如果没有他们,那么,可能现在,我们还处于战争之中。我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爱国的革命先烈们而感到自豪。我们要像红军叔叔那样不怕苦、不怕累,刻苦学习、努力奋斗,长大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大渡河观后感【篇13】

今天是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我看了一部振奋人心的好影片。片名是《大渡河》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队伍来到金沙江到大渡河之间的天险纵横的山川中。数十万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蒋介石的座机也飞临川军首脑驻地,两种决定中国命运的力量对峙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同志部署了佯攻大树堡、暗渡安顺场的战斗。

红军进入冕宁县城后,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释放了被反动政权拘押的群众,使这片彝族聚居地区,成为红军走向胜利的基础。先遣团迅速夺取了安顺场渡口,红军选出了17位勇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孤舟奋勇、不怕牺牲,直扑大渡河对岸。这时国民党也迅速调整了部署,调集部队左右夹击安顺场,将渡河的红军分割围歼,扬言要红军重蹈石达开的覆辙。毛主席等首长及时变通部署,将计就计,一面继续造成在安顺场涉渡的假象,一面另辟泸定桥为强渡点。蒋介石察觉了真相后,恼羞成怒,令川军司令何湘辉火速调208旅回援泸定。这时,我左路部队已占领桥头,攀着十三根凌空摇荡的铁索向对岸突击。

这部影片充分体现了红军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生命,奋不顾身地与敌人作战。使我明白了没有当年这么多英雄战士的生命与鲜血,也没有现在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所以我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让中华民族更加富强!

大渡河观后感【篇14】

中国的五星红旗是被无数革命先辈的鲜血染红的,革命先辈们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不畏牺牲。不管有多少艰难,那些“拦路虎”在红军面前都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大渡河就是其中一只“拦路虎”。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队伍来到金沙江到大渡河之间的天险纵横的重叠山川中,蒋介石的座机也飞临川军首脑驻地。红军准备渡过大渡河,命令先遣队赶到安顺场,占领了该地。沈队长为了借最后一条船,也奄奄一息了,直到临死前,还不停地说: “船,船,船……”看到这里,我的眼眶湿润了,心想:沈队长面临死亡时还一心想着船,她那不畏牺牲,誓死完成使命的精神,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毛主席知道蒋介石的阴谋,将计就计,一面继续造成在安顺场准备渡河的假象,一面另辟泸定桥为强渡点,迷乱了川军,调开了川军的二零八旅。

蒋介石察觉了真相后,立刻让何湘辉火速调二零八旅回援泸定桥。

狡猾的敌人早已把桥上的木板拆光了,只剩下铁索。团长带领战士们在铁索上爬,敌人的子弹无情地射在战士们的身上,战士们纷纷跌入大渡河。我军的一发炮弹正中敌人,战士们抓住机会,迅速冲上对岸消灭了敌人。

剧终时,毛主席还说:“同志们,我们走过的路洒满了烈士的鲜血,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这些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们!”是的,不要忘记,永远也不能够忘记他们!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用自己那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如果没有他们,那么,可能现在,我们还处于战争之中。我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爱国的革命先烈们而感到自豪。

我们要像红军叔叔那样不怕苦、不怕累,刻苦学习、努力奋斗,长大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