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综合课教案

04-06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当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一定要很完善。教案是教学素材的重要来源。下面将为您展示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精选的“大班综合课教案”,建议您将此页加入收藏夹以备不时之需!

大班综合课教案【篇1】

大班综合课教案

主题:春天的变化

教学目标:

1. 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4. 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学资源:

1. 春天的图片、卡通动画或视频。

2. 植物模型、叶子、花朵、昆虫等相关实物。

3. 绘本、手工材料、彩纸等。

教学准备:

1. 预先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源。

2. 分组准备活动需要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 通过播放图片、卡通动画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春天的变化”。

2. 学生观察图片,描述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二、新知探究(10分钟)

1. 教师出示实物,如植物模型、叶子、花朵、昆虫等,引导学生观察。

2. 指导学生描述实物的特点和变化,例如植物由落叶到发芽、开花,昆虫由冬眠醒来等。

3. 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春天的变化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生命周期。

三、情感体验(20分钟)

1. 学生分组,每组给分配一本绘本。

2. 学生在小组内阅读绘本,并讨论书中描绘的春天的变化。

3. 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报告绘本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4.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春天的喜爱和保护自然的想法。

四、创作活动(30分钟)

1. 学生使用手工材料、彩纸等自由发挥创作,制作与春天变化相关的手工作品。

2. 学生自由发挥,可以制作春天的花朵、小动物或展示春天的变化的彩虹等。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评论。

五、巩固练习(10分钟)

1. 教师出示一些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辨认、描述其中的变化。

2. 学生跟读春天的诗歌或儿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延伸活动(10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外出观察春天的变化,可以到校园或周边公园进行观察。

2. 学生观察到的春天的变化可以记录在笔记本中,或用绘画表达。

七、小结(5分钟)

1. 教师帮助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

2. 引导学生总结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3. 鼓励学生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保护意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综合课教学,学生对春天的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通过观察实物、阅读绘本、创作手工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而且培养了观察力、描述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学生也可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增强了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外出观察自然,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春天的变化,增加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综上所述,本次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合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大班综合课教案【篇2】

大班综合课教案主题:生活习惯和健康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和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2.能够描述和表达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健康习惯;

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和描述生活习惯和健康习惯;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三、教学难点:

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2.能够描述和表达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健康习惯。

四、教学准备:

1.教学PPT;

2.生活习惯和健康习惯的图片;

3.相关英语词汇卡片。

五、教学步骤:

1.导入(5分钟)

教师呈现生活习惯和健康习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内容。

2.导入新知(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生活习惯和健康习惯,然后通过简单的例子向学生解释相关概念,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习新知(30分钟)

教师以“我的生活习惯和健康习惯”为主题,向学生展示PPT,介绍一些常见的生活习惯和健康习惯,并通过图片和多媒体素材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的单词和表达方式。教师可以运用小组讨论、问题引导等方式与学生互动,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描述和表达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健康习惯。

4.巩固与评价(10分钟)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口语练习和小组活动来巩固学生所学的内容,例如学生之间进行口语对话,互相询问和回答关于生活习惯和健康习惯方面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他们的学习情况。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健康习惯写在一张纸上,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改进的计划。

六、教学延伸:

1.可以邀请家长或者社区健康专家来学校为学生讲解生活习惯和健康习惯的重要性,并进行相关活动和讨论。

2.可以设立一个学生健康俱乐部,定期组织一些与健康相关的活动,如健康讲座、体育比赛等,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习惯。

七、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生活习惯和健康习惯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该注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具体的例子来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同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参与和表达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课堂上的巩固与评价环节要设计一些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最后,通过与家长和专家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有关生活习惯和健康习惯的知识和经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大班综合课教案【篇3】

大班综合课教案

主题:动物世界的奇妙之旅

一、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动物世界的丰富多样性,培养孩子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听取故事、亲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培养孩子的观察、想象、表达、合作等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爱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对动物世界进行一系列的介绍,让孩子对动物的多样性有初步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和流程:

1. 导入(15分钟)

通过播放动物的视频,在孩子们的身边营造出动物世界的氛围。引导孩子们谈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并询问他们对动物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 观察(15分钟)

安排孩子们观察一些室内外的动物图片,通过观察动物的特点、颜色、形状等,让孩子对动物有更多的认识。教师可以用简单的问题引导孩子们观察,例如:“这只动物是什么颜色的?它有几只脚?可以用什么做家呢?”

3. 故事(20分钟)

教师给孩子们讲一些关于动物的寓言故事或生活中的动物趣事,例如《乌鸦和狐狸》、《小狗不会游泳》等。在故事中让孩子们了解动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社交行为。

4. 体验活动(30分钟)

a. 动物拼图:让孩子们分组完成动物拼图,培养合作意识和观察力。

b. 动物书展:安排孩子们阅读关于动物的图书,在阅读中进一步了解各种动物的习性和生活形态。

c. 动物猜猜猜:通过描述动物的特点,让孩子们猜出到底是哪种动物,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 总结(10分钟)

让孩子们主动发言,回答本节课所学动物的知识点。教师对孩子们的发言进行总结和点评,鼓励他们对动物世界保持好奇心和热爱之情。

四、教学延伸与评估:

1. 教学延伸:可以组织孩子们一起参观动物园,亲身感受各种动物的真实存在,加深对动物的印象和了解。

2.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孩子们观察和描述动物的情况,以及互动环节中的表现,对孩子们对动物世界的认知和情感进行评估。

五、教学资源准备:

1. 动物图片、图书和故事书籍。

2. 动物拼图和动物卡片。

3. 动物模型或玩具。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们亲近动物、认识动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需要更多的举例说明,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联想。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手工制作环节,让孩子们动手制作一些与动物相关的小物件,进一步加深对动物的记忆和认识。

大班综合课教案【篇4】

大班综合课教案

主题:我的家人

教材:绘本《我的家人》

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能够:

1. 了解和认识家庭成员的关系;

2. 学习和掌握家庭成员的称呼;

3. 掌握描述家庭成员的词汇;

4. 参与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家庭和家庭成员;

5. 增强学生对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教学准备:

1. 绘本《我的家人》;

2. 大班主题图画海报;

3. 家庭成员的图片或卡片;

4. 一张表格,用于整理学生家庭成员的姓名和称呼。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10分钟)

1. 教师向学生展示大班主题图画海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请学生观察海报上的人物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人吗?他们是谁?”

3. 引导学生回答,然后介绍海报上的人物是自己的家人。

Step 2:阅读绘本(10分钟)

1. 教师出示绘本《我的家人》,并逐页读给学生听。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绘本中的人物,并询问他们的关系,“这个是谁?和你们有什么关系?”

3. 学生回答后,教师与学生讨论,确保学生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Step 3:学习家庭成员的称呼(15分钟)

1. 教师出示家庭成员的图片或卡片,每张图片或卡片上写有成员的姓名。

2. 指着图片或卡片,教师先模仿读姓名,然后提问学生,“他(她)是你的什么?”

3. 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模仿读称呼,鼓励学生跟读并记忆。

4. 教师重复多次,确保学生掌握家庭成员的称呼。

Step 4:描述家庭成员(15分钟)

1. 教师给出一幅描绘家庭成员的图片或图表,并示范描述,“这是我的爸爸,他高高的,头发黑黑的。”

2. 教师鼓励学生使用所学家庭成员的词汇,描述自己的家人。

3. 学生轮流分享自己的描述,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补充。

Step 5:整理学生家庭成员的姓名和称呼(10分钟)

1. 教师给学生一张表格,要求学生用自己的家庭成员填写姓名和称呼。

2. 学生填写完成后,教师收集表格并挑选几个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成员。

Step 6:结课(10分钟)

1.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家庭成员的重要性和应该给予家人的爱和关心。

2.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家人多交流,增强家庭关系。

3. 教师鼓励学生制作一份家庭成员的海报,展示给全班。

扩展活动:

1. 分角色表演绘本《我的家人》,让学生模仿其中的对话和动作;

2. 学生为家庭成员制作手工礼物,表达对家人的情感;

3. 学生利用手机或相机,拍摄一段短视频,介绍自己的家庭和家庭成员。

评估方式:

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对家庭成员教材的理解;

2. 教师收集学生填写的家庭成员表格,评估学生是否正确掌握家庭成员的姓名和称呼;

3. 教师观察学生的描述能力和表达流畅度,评估学生对家庭成员的描述是否准确。

大班综合课教案【篇5】

大班综合课教案

主题:家庭

导入:

1. 以图片和物品为导入素材,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猜测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引出主题“家庭”。

正文:

1. 家庭的定义:

- 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家庭的定义,家庭是由爸爸、妈妈和孩子们组成的。

- 展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些家庭的特点。

2. 家庭成员的介绍:

- 准备一些家庭成员的图片,一一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说出每个人的称呼。

- 谈论每个家庭成员的特点和职责。

3. 家庭的活动:

-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家庭的常见活动,如一起吃饭、一起看电视、一起玩游戏等等。

- 引导学生围绕这些活动展开互动,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家庭的活动习惯。

4. 家庭的关系:

- 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亲密的,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表演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

- 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鼓励他们表达对家人的关爱。

扩展活动:

1. 家庭的改变:

-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也会发生改变,如孩子的出生、姐姐的结婚等等。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变化经历,并引导他们对这些变化进行积极思考。

2. 寻找家族树:

- 引导学生了解家族树的概念,通过绘制自己的家族树,帮助他们认识家族的范围和成员。

- 引导学生能够描述家族树上的每个人,并鼓励他们与家人交流,了解家族的历史和故事。

3. 幸福家庭的特点:

- 引导学生讨论幸福家庭的特点,如沟通、互助、理解等等。

-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使自己的家庭更加幸福,并设计一张幸福家庭的海报。

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生能够认识到家庭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单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亲密的。同时,学生也能够了解到家庭是一个温暖的地方,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帮助、理解和关爱。家庭成员之间的活动会增进彼此感情,使家庭更加幸福。

大班综合课教案【篇6】

大班综合课教案:学会分享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分享的概念,并理解分享的重要性;

2.培养孩子们爱与分享的意识,增强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学会分享,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方法:

1.大班班主任口述教授+幼师提问引导+互动式活动+小结反思;

2.采用图片、游戏、故事、歌曲、视频等适合孩子们认知水平的教学素材。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大班班主任向孩子们展示一张“分享”字样的图片,并给孩子们讲解词语的含义,告诉他们分享有什么好处。

2.引导

幼师拿出几个玩具,让孩子们围坐在中间,要求孩子们由班上最大的孩子把玩具逐一分配给其他的小朋友。在分配游戏的过程中,幼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如:孩子们交往时,如果一个人什么都不做而闭嘴呢?如果另一个孩子喜欢玩具,他可以怎么做?等等。

3.活动

在活动环节中,让孩子们自己组成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进行分享,每组的小朋友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玩具,分享的物品可以是自己喜欢的玩具、小车、积木、画笔等。孩子们在分享过程中可以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玩具,并且对其他小朋友分享的东西表示感谢。

4.小结

在游戏结束后,幼师请几个孩子上去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小结时,班主任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分享是什么意思?分享有什么好处?我们怎么才能更好地分享呢?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回答,进一步加深对分享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了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动交流能力,很多孩子都表现出了分享意愿,积极地与小伙伴们分享自己的玩具和游戏,同时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分享的重要性,为今后的人际交往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教案频道为您编辑的《大班综合课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到您!同时我们的大班综合课教案专题还有需要您想要的内容,欢迎您访问!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