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地理教学计划汇编11篇

04-07

栏目小编为您准备了多篇涉及“地理教学计划”的内容。假期过得真快,新学期来临了,教师们要着手规划新学期教学任务了。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们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感谢您光临本网页尽情浏览吧!

地理教学计划 篇1

八年级地理主要是学习中国地理,涉及的内容中有关的地理基础知识已经在七年级学习过了,因此八年级地理相对于七年级地理而言,要变得容易一些了。同时,相当部分内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学习起来兴趣更浓厚了,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高一些。

经过七年级的地理教学,三个班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阅读地图并通过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从上个学期期末检测的成绩来看,两个班的优秀率和及格率在全镇都是名列前茅,由此可见,两个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比较浓厚,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这对于学生学习八年级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绘图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地理概况,包括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掌握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认识祖国各地风土人情和地区差异,了解人文地理的区域差异。教学目标:优秀率:40%,合格率:90%。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构成与分布,掌握行政区划划分的标准。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及其分布特点、行政区划划分标准及行政区划构成。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本章的内容较多,包括中国的地势特点与地形特点,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学习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中国河流与分布,区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内流河与外流河的特点。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学习它们的分布及特点。通过学习本章理解人口问题对自然资源对影响,明确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资源的分布。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部分重要矿产资源如煤碳、石油、铁矿和有色金属的分布。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中国四大地区的概况和自然地理特点。本章的教学重点包括中国地理中最重要的三大地理界线,尤其是秦岭-淮河线在中国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义。其次是四大地理区域各自的自然地理特色。教学难点是理解三大地理界线两侧不同的自然地理特色形成的原因。

地理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高考和中考的时间安排,以及我校地理学科的教学进度,本学期理科班将面临考试,文科班将结束选修5、选修6和初中地理知识复习的全部课程。所以教学任务重,特制定本教案作为本年级本学期地理教学的指导。

二、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高二上学期的地理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地理三必修和选修五(文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我们学校学生普遍较差的地理基础知识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我上的理科班都是基础差,课多的学生。此外,理科班的学生对考试的科目不够重视,理科班的地理基础考试很难复习。

2。我两个文科班的学生地理基础都很差,也没有发现大量对地理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其中,上学期新考的高二(2)部分学生课堂纪律较差,给教学带来很多困扰。另一个文科班,六年级,是美术班,所以地理文化课课时少,教学工作紧张,给教学工作带来较大压力。

三、教材分析:

由于高考改革特殊性和考试的重要性,高中地理学习主要是由于高考改革的特殊性和高中地理学习与复习的特殊性,文科生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高中地理选修5、6的学习与复习,以地域地理为主,以空间分布和地域差异为主。理科生主要复习高中地理必修的三门知识,学习任务繁重。

四、教学任务和总体要求:

1.理科的基本出发点是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强调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等主动意识。依据考试标准,基础知识要复习梳理好。

2.文科讲究基础,面向群众,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为以后高考打好基础。学习选修5的知识,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规律,探索环境、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了解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的概况,了解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进一步提高生存和救援能力,尝试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开展专题研究和实践活动;学会灵活运用地理图表、数据和文字比较差异,总结规律,分析原因,正确认识和评价自然灾害与人和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防灾减灾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学习选修6,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和危害,了解人类应该采取的对策,从而对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的形成和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人类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尝试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五、教学主要措施:

1、在教学方式上,虽然注意到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在课堂上,仍以教师为主,学生的自主取向表现得不明显。虽然学生能比较多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但是基本上仍然是按照教师预先设定的路在走。同时过于周密的设计往往会导致过度的控制,不敢放手。对于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教师的处理仍然带有比较强的传统教学的痕迹。如何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探究的空间更大,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研究。

2、要提高学生对课堂时空的使用效率,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义和看法,如何将教学资料变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在学生活动的深度、广度上做文章。

3。要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既要考虑到发挥好学生的作用,更要照顾到后进生的参与和提高,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自主地参与学习,并学有所得,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提高。

4、理科地理教学要加强训练,提高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的有效性。

5、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利用。

网络是目前的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地,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教师应重视利用网络收集有用信息,利用地理图像,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地理教学计划 篇3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4.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

1.初一:七年级下册主要学习区域地理,主要包括“认识大洲”、“了解地区”、“走近国家”等内容。

2.初二:八年级下册:中国的地域差异、认识区域的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

3.初三:八年级下册复习、专题复习、综合复习、模拟考试

三、实施措施:

1.深入研究课标与教材,创建有效的课堂教学环境,突出地理素质的培养。认真学习课程教学目标,熟悉课程标准,扎实备课,将各项基本要求分解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去。强化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功能,精心策划每一次活动,定主题、定人选,充分调动组内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围绕新课改创建有效的、生命化的课堂教学这一主题,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生动的、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重在探究能力的培养。认真剖析导学案中设计的活动题,通过这一载体,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方法,同时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法。同时在备课过程中要重视教育反思,要善于积累教学过程中的典型经验。

2. 抓好课堂常规教学,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课堂,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坚持集体备课,听评课制度,探讨教学方法,选择最佳教学模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坚持每周二上午集体备课的制度。主要围绕下一周教学内容由主讲人谈自己的教学设计、课件准备和导学案的准备情况,其他教师在学案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意见统一后各人再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教学创新。学案设计要严格规范,保证质量,力争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使用,保证经济实惠,又符合学生实际。

4.加强课题研究,教科研工作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以教材教法为研究中心,大力推进新课改,教师一方面要做好及时反思,反思教学的成功和失误,反思学生的不同见解和出现的问题等。另一方面要在教学方法上做大胆尝试,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新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做到“以研促教”,用教学研究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水平。

5.深刻领会课改理念,争创优秀教研组.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我们将紧紧抓住这个中心。积极应对新课改的要求,积极探索研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中学教学模式,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导学案教学模式。为此,我们将努力在教研活动中求实效,多学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多谈自己上课的体会,多想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多写实践课改的心得。在本学期中,争取人人上好一堂过关课,人人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以此来提高全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6.帮扶青年教师。从常规教学、课件及导学案的制作加以指导。

7.强化规范的落实。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规范和答题规范的指导,要有明确的规范要求:课上回答问题要规范、作业完成要规范、单元考试要规范。

8.认真抓好初三地理复习工作,一方面要加强重点知识的复习,联系当前热点问题,另一方面分析近几年的中考题,研究中考形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地理中考成绩。

四、评价方案:

1.基础知识是形成各种能力的基础,能力是在运用已知知识去分析、解决未知的问题,并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重点考核评价。评价主要是通过课堂反馈、知识测验、期末考试以及课外活动等进行,这实际上是考核学生的记忆力和简单理解能力。

2.对能力的评价方法主要是由课堂提问、作业、试卷三部分组成。根据学习效果反馈,能客观反映学生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地理教学中,要求对学生进行地理观察能力、地理记忆能力、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等能力的培养。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要求中应以培养和发展认知层次的地理能力为主,以推理和应用层次的能力为辅,再次为创新层次地理能力。

总之,在新学期中,我组全体教师将继续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做好各项工作。为迎接北城中学的又一个辉煌贡献我们的力量。

3月份:

1、制定教研组和备课组工作计划

2、上传寒假读书心得上传博客。

3、上报指导、帮扶青年教师计划。

4、教学能手评选

4月份:

1、名师讲座

2、课件比赛

3、期中考试

4、教案、作业第一次检查

5月份:

1、读书交流会。(主题是:以书香为伴,与文明同行)

2、督促交流文章上传博客

6月

1、初一各教研组汇报总结课改交流会

2、最喜欢的教师评选

3、优秀教研组评选

4、第三届读书人物评选

6、教案、作业第二次检查

7月

1.撰写教学工作总结和教研工作总结

2. 暑期教师远程研修

初中地理教师教学计划(三)

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三(1)、(2)、(3)、(4)班的地理课的教学,本学期本人将认真地做好教学工作。现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地理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对地理这门课比较有兴趣,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1)班与班差别比较大。

(2)班中成绩差别悬殊,两极分化严重。

(3)优秀率不很突出,双优率不太理想。

针对以上问题,我要对学生加以鼓励和引导,争取在上一个新台阶,以期待在毕业会考和中考中能取得好的成绩。四个班共有学生220余人。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有的则较差。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三、教材分析:

1.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该教材针对初中生的特点,设置了多个学生活动,同时还有课外读及小资料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起积极作用,同时活动又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每一章内容之前设置学习导语,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每单元未尾又有单元小结,进一步深化及强调基础知识。既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又有利基础知识的学习。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1、教学目的和要求

(1)思想教育目标:理解科学上存在争议是正常现象,合理的怀疑是科学进步的动力,初步形成敢于怀疑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文化知识目标:继续了解地理知识。

(3)能力培养目标:发展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更具自主性的前提下,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完成较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提高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推理、论证、预测和评价的探究技能。通过尝试培养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具体措施:

(一)、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备课应包括以下过程和内容:

l、钻研教学大纲,订好教学工作计划。

(1)钻研教学大纲,通读教材,了解教学任务、目标、重点、难点及“双基”内容。

(2)了解任教班级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态度,学习风气、知识状况等,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3)制定改进和提高质量的措施,编制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4)确定本学期的教学实践活动。

2、写好教案。

(1)按照大纲要求,反复阅读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和“双基”的内容,明确每一课时的讲述内容。

(2)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搜集、整理、精选参考资料。

(3)全面了解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学习规律和已有的基础知识,结合教材内容写出具体教案。

(4)教案内容包括:课题、目的和要求,重点、难点,课型、课时、教学方法,教具、作业等。

(二)、上课

上好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不仅要求具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掌握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传授知识和开发智力的教学艺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做到:

1、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

2、教学内容必须正确。要把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正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

3、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详略得当,快慢适中。

4、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5、结合教材内容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技能训练。

6、教学方法得当。对不同的内容灵活选用恰当的教法,在教学中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2)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3)教给学生学习规律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看图记忆等)。教给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4)在学的过程中,可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幻灯、投影、录像等交叉进行,以提高教学效果。

(5)为使教与学的双方密切配合,学生集中精力听课,要求学生记好课堂笔记。?

7、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每节课一般应包括:提问、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检查效果和布置作业等。每个教学环节,力求连贯、紧凑,时间分配合理,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8、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三)、作业批改

精选作业,认真批改,可使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利于改进教学。每月布置一、二次课外作业。

1、作业内容要根据大纲要求,注意“双基”的训练,精心选题。

2、在布置作业前,掌握作业的深度和广度,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及时批改作业,坚持讲评,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全班进行纠错,要求重作和口答,以便加深印象。

(四)、考试

考试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1、注意平时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水平。平时考查包括:课堂提问、作业、测验等。

2、期中、期末考试前组织好复习。制订复习计划,进行复习动员并指导学生系统复习,有针对性地进行章、单元的摸底考试。

3、考试内容应以大纲为依据,题型多样,难易适度,试题覆盖面要大,应是绝大数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另外要有一定的提高。

4、认真阅卷,考试后作出全面的质量分析和试卷分析,并进行讲评。对考试中反映出的问题,归类整理,找出原因,以作为改进以后教学的参考。

5、认真登记考试成绩,提供全面认识学生学习程度的依据。

五、教学要求

1.教师在教学中要继续认真落实《课程》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

2.大力倡导“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教育科研观。教学中要有科研意识,力争做一名科研型的教育工作者。

3.在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4.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力争创造条件开全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5.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整合。

地理教学计划 篇4

一、教学目标

共同完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任务,让学生掌握各类基础地理知识,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学习潜能,增加对世界各地地理知识的认识,让学生们养成互助、合作、共同进步的良好精神状态。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认识大洲

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学习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难点是比较七大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大洲气候的因素。

第二章了解地区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并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第三章走近国家

本章主要是学习并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以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型的气候特点,掌握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

三、重点、难点

1、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能简单分析人—地内在关系;

3、初步学会国家和地区的分析方法;

地理教学计划 篇5


一、


地理是一门涉及人类与环境、社会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学科,拥有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研究领域。高中地理作为学生接触地理学科的重要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篇文章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以高二地理教学为例,就如何制定高质量的地理教学计划进行探讨。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高中地理教材内容,包括地理基本概念、地理要素、地理过程、地理工具、地理方法等知识。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地理观察能力、地理现象解释能力、地理问题分析能力和地理问题解决能力等。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对地球家园的热爱和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


1. 教学内容


(1)地理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地理学的定义与特点,明确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2)地理要素:包括地球的构造与运动、大气与环境、水文与水循环、地貌与地壳变动、生物与环境等地理要素的学习。


(3)地理过程:介绍地理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培养学生对地理过程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4)地理工具:学习地图与地图阅读、地球仪与经纬度等地理工具的使用方法。


(5)地理方法:学习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地理实地考察与实验的能力。


2. 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实践性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验观察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步骤与课时安排


1. 第一阶段:地理基础知识学习(6课时)


(1)引入地理学科的概念,介绍地理学科的发展与特点。


(2)学习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明确地学与地理学的区别。


(3)学习地球的构造与运动,了解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壳变动现象。


(4)学习大气与环境,掌握大气层的组成与特点,认识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影响。


(5)学习水文与水循环,了解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问题,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的节约意识。


(6)学习生物与环境,掌握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加深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2. 第二阶段:地理要素与地理过程学习(8课时)


(1)学习地貌与地壳变动,了解地貌类型和地球内部的构造,讨论地壳变动对环境的影响。


(2)学习人口与城市化,了解人口增长与城市化的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学习农业与农村发展,了解农业现代化的特点,探讨农业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4)学习工业与国民经济,了解工业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提高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5)学习全球变化与环境问题,了解全球变暖、海洋污染等环境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事业。


3. 第三阶段:地理工具与地理方法学习(6课时)


(1)学习地图与地图阅读,掌握地图的绘制方法和地图符号的使用。


(2)学习经纬度和地球仪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地理定位和快速查找信息的能力。


(3)学习地理实地考察与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活动,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小测验:定期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地理知识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


4. 课程整体评价:对整个学期的地理教学进行综合评价,总结教学经验,为下一学期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六、结语


高二地理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通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地理素养和地理思维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才能不断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地理教学计划 篇6

高二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黄云

本人本学年度担任高二110、111、112三班的地理课的教学,将认真地做好教学工作。现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继续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在学校教务科、教科室的指导下,紧抓常规管理,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注重教学实效。学习专业理论,提高教学水平。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加强对会考模式、会考题型、会考难度等方面的研究,精选试题,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能力以及答题技巧方面的培养。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从题干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对图表进行有效的分析,提取隐含的有效条件,从而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要加强应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加强与兄弟学校间的联系,及时把握会考动态。认真研究近几年的会考试题,通过与省内重点学校的联系,精心收集会考信息,及时调整复习进度、复习方式,力争与海口地区学校备考的步伐。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成绩差别悬殊,两极分化严重。

(2)优秀率不很突出,双优率不太理想。

针对以上问题,我要对学生加以鼓励和引导,争取上一个新台阶,以期待在会考能取得好的成绩。三个班共有学生近200人。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有的则较差。对会考不太重视,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教学目的和要求

(1)思想教育目标:理解科学上存在争议是正常现象,合理的怀疑是科学进步的动力,初步形成敢于怀疑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文化知识目标:继续了解地理知识,全面掌握高中必修地理知识。

(3)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完成较完整的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推理、论证、预测和评价的探究技能。提高学生会考应试能力。

四、具体措施:

(一)、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备课应包括以下过程和内容:

l、钻研教学大纲,订好教学工作计划。

(1)钻研教学大纲,通读教材,了解教学任务、目标、重点、难点及“双基”内容。

(2)了解任教班级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态度,学习风气、知识状况等,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3)制定改进和提高质量的措施,编制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4)确定本学年度的教学实践活动。

2、写好教案。

(1)按照大纲要求,反复阅读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和“双基”的内容,明确每一课时的讲述内容。

(2)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搜集、整理、精选参考资料。

(3)全面了解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学习规律和已有的基础知识,结合教材内容写出具体教案。

(4)教案内容包括:课题、目的和要求,重点、难点,课型、课时、教学方法,教具、作业等。

(二)、上课

上好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不仅要求具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掌握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传授知识和开发智力的教学艺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做到:

1、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

2、教学内容必须正确。要把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正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

3、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详略得当,快慢适中。

4、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5、教学方法得当。对不同的内容灵活选用恰当的教法,在教学中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1)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2)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3)教给学生学习规律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看图记忆等)。教给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4)在学的过程中,可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幻灯、投影、录像等交叉进行,以提高教学效果。

(5)为使教与学的双方密切配合,学生集中精力听课,要求学生记好课堂笔记。?

(三)、作业批改

精选作业,认真批改,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利于改进教学。每月布置一、二次课外作业。

1、作业内容要根据大纲要求,注意“双基”的训练,精心选题。

2、在布置作业前,掌握作业的深度和广度,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及时批改作业,坚持讲评,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全班进行纠错,要求重作和口答,以便加深印象。

(四)、考试

考试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1、注意平时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水平。平时考查包括:课堂提问、作业、测验等。

2、期中、期末考试前组织好复习。制订复习计划,进行复习动员并指导学生系统复习,有针对性地进行章、单元的摸底考试。后期加大考试力度,准备进行八次会考模拟考试。

3、考试内容应以大纲为依据,题型多样,难易适度,试题覆盖面要大,应是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

4、认真阅卷,考试后作出全面的质量分析和试卷分析,并进行讲评。对考试中反映出的问题,归类整理,找出原因,以作为改进以后教学的参考。

5、认真登记考试成绩,提供全面认识学生学习程度的依据,多鼓励进步学生。

五、教学进度表:

时间

周数

教学章节或内容

周节数

备注

2009年2-3月

5周必修3第1-3章

2009年4月1日

第1周考试

新学期开始9、7-

9、13

第3章第2节9、14-

9、20

第4章第1节9、21-

9、27

第4章第2节9、28-

10、4

第5章第1节10、5-

10、11

第5章第2节10、12-

10、18

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10、19-

10、25

模块测试

模块测试10、26-

11、1

必修1第1章第1节11、2-

11、8

必修1第1章第2节11、9-

11、15

中段考试

中段考试11、16-

11、22

试卷分析11、23-

11、29

必修1第1章第2节11、30-

12、6

必修1第1章第3节12、7-

12、13

必修1第1章第3节12、14-

12、20

必修1第1章第3节12、21-

12、27

必修1第1章第4节12、28-

1、3

必修1第2章第1节

单元测试元旦放假1天2009、1、4-10

必修1第2章第2节1、11-

1、17

必修1第2章第3节1、18-

1、24

必修1第2章第4节1、25-

1、31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放寒假3、8-

3、14

机动3、15-

3、21

第1周开学考试

开学考试3、22-

3、28

必修1第3章第1、2节3、29-

4、4

必修1第3章第3节4、5-

4、11

必修1第4章第1、2、3节

第一次模考4、12-4-18

必修1第5章第1、2节4、19-

4、25

必修2第1章第1、2、3节

第二次模考4、26-

5、2

必修2第2章第1、2、3节

劳动节放假1天5、3-

5、9

必修2第3章第1、2、3节

第三次模考5、10-

5、16

必修2第4章第1、2、3节

第四次模考5、17-

5、23

必修2第5、6章第 第五次模考5、24-

5、30

必修3第1、2、3章

第六次模考5、31-

6、6

必修3第4、5章

第七次模考6、7-

6、9

学生自学

第八次模考

地理教学计划 篇7


地理是一门涉及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它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和全球化观念。在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中,我们将致力于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对地球的探索精神,以提升他们的地理素养和地球公民意识。


第一篇:地球与身边的环境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和地理要素,以及地球与身边的环境的联系。


我们将通过课堂讨论、图片和视频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自转和公转等基本概念。然后,我们将细致地讲解地球的各个层次、地壳构造以及地球板块运动等内容,让学生对地球的内部结构有更深入的认识。


我们将让学生了解地球的气候和季节变化与地球的形状和轨道、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因素的关系。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学生将探索不同地区气候的差异,并能够解释这些差异的原因。


我们将讲解地球的水文系统和地表特征。学生将通过学习地球的水循环过程,了解雨水形成和水资源分布的规律。我们还将进行地形图和气象图的解读,让学生对地球表面特征的图示有更深入的认识。


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案例和教学实践,引导学生认识他们身边的环境与地球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们将了解到城市的污染、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重要话题,以及自己在保护环境方面的责任。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为后续单元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地球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第二篇:地理信息技术与地方特色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结合地理信息技术,让学生通过地图阅读和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了解地理信息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并探索他们所居住地区的地方特色。


我们将介绍地图阅读的基本技巧和地图内涵的基本元素,例如方位、比例尺和图例等。然后,我们将让学生运用地图工具,解读不同类型的地图,如道路地图、地形地图和气候地图等,以帮助他们对地球的空间布局和地理现象有更深入的理解。


我们将引导学生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收集和分析地理数据。通过实际操作,他们将能够生成自己的地图,并探索如何使用地理信息技术来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


同时,我们将带领学生了解他们所在地区的地方特色。通过实地考察、学术调研和采访等方式,学生将认识到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的自然、历史和文化特点。他们将能够把地理知识与身边的环境和社会联系起来,增强自己对地球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更是通过亲身实践和思考,积极参与到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地方特色的发掘中。


通过以上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建立起对地理学科的基础理解,并培养了他们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通过地形地图、气象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实践操作,加深了学生对地球与身边环境的联系和地方特色的认知。这样的教学计划将使学生更加热爱地理学科,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和全球化意识,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理教学计划 篇8

一、地球的造物神奇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不仅有如诗如画的美景,还承载着人类的生命。本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态及其内部结构,探寻地球的奥秘和神奇之处。

1.地球的形态

地球并不完全是一颗球形的星球,它在自转和公转的影响下,表现出特定的形态。此外,地球也存在各种地貌和自然景观,如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在本主题中,学生将通过课堂教学、实地考察和影像资料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地球的形态和多样化的地貌景观。

2.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内部结构是地质学等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界和地球的运行。本主题将主要介绍地球内部的结构分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以及它们在地球运动、地震和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中所起的作用。

3.地球的神奇之处

地球除了是我们生活的家园,还有很多神奇之处。无论是天文学、地质学还是生物学,都有很多有趣且令人惊叹的内容。本主题将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奇妙之处,如太阳系行星的巨大、地球上存在的各种奇特生物和环境等。

二、水资源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地球的许多生态问题都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有关。本主题将围绕水资源、环境污染、生态保护等方面展开,旨在让学生了解景观生态学相关知识,并意识到保护水资源及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1.水资源及其保护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本主题将介绍水资源的主要形式、分布及开发利用情况,让学生认识人类对水资源的依赖性和防止水资源浪费的重要性。同时,还将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水资源保护的意义和方法。

2.环境污染与治理

环境污染是当前世界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它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影响。本主题将介绍常见的环境污染类型、影响及其防治方法。通过课堂讲授、影像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3.生态保护与景观规划

生态保护是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维持人类和自然之间生态平衡的必要条件。本主题将介绍各种生态保护方法和技术,以及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实地考察、课程设计等手段,让学生了解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掌握一定的景观规划和设计技能,做出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益的贡献。

三、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

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之一是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全球化、信息经济和新型城市化的背景下,地理造就了人口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模式。本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和文化下的人口分布、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影响,以及全球化、区域化和城市化对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影响和带来的挑战。

1.人口与人口发展

人口问题一直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主题将介绍人口及其分析方法、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的空间分布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人口因素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作用。同时,还将引导学生研究人口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提高他们的人口分析和比较研究能力。

2.经济与社会发展

不同地域、文化和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存在差异。本主题将介绍不同地域和文化下的经济发展概况和主要特征,以及现代化城市化对社会经济和人口发展所带来的改变。通过案例教学、影视资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经济分析和比较研究能力,增强他们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认识。

3.全球化与区域化

全球化和区域化是当前国际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影响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主题将介绍全球化和区域化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对不同文化、地区和国家的实际影响和挑战。通过课堂教学、宏观研究和地域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背景和实际效果,提高他们的比较和分析能力,为未来的科技和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地理教学计划 篇9

以科学发展管、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XX―20xx年)》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以实施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和“五园”建设为契机,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落实美术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结合以玉皇剑书画社为龙头的兴趣小组建设,开展群众性美术活动,坚持普及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加强艺术教育的改革步伐,提高学生美术技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积极学习世界的优秀文化艺术,坚持积极进取、因地制宜、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使我校艺术教育再上新的台阶。争取用三到五年时间积极探索,使我校艺术教育在全县乃至全市有一定的特色和影响。

今秋本校初一有3个班,学生大约170人。通过初步摸底,该年级学生虽然美术基础较差,主要原因是小学阶段没有专职老师辅导,学生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和美术基础知识。但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较高,这是学好美术的前提。在教学衔接上,困难比较大,所以教学定位宁低勿高,色彩常识、造型能力等边教边补。要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1 善于吸取传统教学精华,注意美术学科的特点,全面贯彻新课标,更新教学手段,引进多媒体教学,特高课堂效率。

2 全面了解学情,既面向全体,也要兼顾个别差异,对于特长生和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知道。适当降低专业难度,提高全面素养,作好学科整合。

3 照准抓手,一课一得,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把知识传授、激发研讨和培养人文精神结合起来。重视交流评价和学生情感体验。

4 课堂内外结合,学用结合,书画社经常性开展美术作业评选、书画展览等活动,营造良好艺术氛围。扩宽美术活动领域,开展外出采风、写生、摄影等。

5 积极参与教学研究,鼓励师生发表论文、书画作品、参加竞赛,教学观摩、争取研究课题,开发校本教材等。

6 做好书画室建设、完善,做好美术器材充实、使用和保管。

本册教材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XX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上册),由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小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湖南美术出版出版的新教材。本册教材共有课文8篇。涉及到美术教学四大领域:

本学期专题初步定为《学习中国画,感受人文精神》。中国画寄托着画家崇高的人生追求,表达着独特的审美意趣。我们打算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学习的成效如何,往往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对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来说,肩上的使命是沉甸甸的,但又是光荣而神圣的。如何搞好初三语文教学,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一学年学有所获,在中考考场上交一份令学生、家长满意的语文答卷,这是每一位初三语文教师所必须面临的课题。为了不让孩子们输在这关键的一年之中,为了给家长们一个满意的答复,为了让自己的良心得到安慰,我们要在这最后冲刺的阶段做最好的努力,为同学们成才和升学助一臂之力。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对照新课标,冷静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分析当前语文教学的得与失,从而对自己的语文教学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估价,进而对整个初三语文教学作出前瞻性的筹划,以便在明年的六月的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地理教学计划 篇10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工作、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湘教版地理必修二和世界地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三、教学目标

本学期学校共安排四次大型考试。第一、三次为月考,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入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起学好地理的自信心。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特别是识记性知识要求要到位,月考时也以识记性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对理解性知识暂不作较高要求,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月考成绩要尽可能高一些,要出现相当比例的高分成绩。第二次为期中考试,此阶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在识记性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探讨理解性知识,考查中仍以识记性知识为主,增加一定比例的理解性知识,创造一定的挑战性题目,使一部分优等生脱颖而出。第四次为期末考试,此阶段应继续巩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且有计划地指导个别学困生提高成绩。知识上识记与理解并重,通过典型习题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应试素质,确保期末取得好成绩。

四、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我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习过程及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5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湘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习,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我会通过网络学习,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

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五、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我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况,在组内进行广泛的讨论后,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六、教学上应突出做好的几项工作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是高考命题一贯的.原则,在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基础知识是理解问题、思考问题的重要工具;基础知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知识是工具、知识是依据,知识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知识要围绕问题、围绕新材料、新情景重新整合。

2、重视主干知识的教学

重视主干知识的教学,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是对考生多年来刻苦学习文化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形成基本能力的鼓励和尊重;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秩序;考试内容的覆盖面,首先应当考虑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然后再考虑其他;强调主干知识是在选材上注意所考查的知识在学科中的地位和分量;强调主干知识是指试题的新情景、新材料、新角度的落脚点必须落在学科基本内容和主干知识范围内,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

地理教学计划 篇11

晋教版七上地理教学计划

一、 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思维能力,让学生了解各种地形地貌,认识中国各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了解地球上的各种天气和云朵,拓展学生的视野。具体地,课程目的如下:

1. 让学生了解世界上各种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的特点和特征。

2. 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和研究思维,使他们能够理解地理现象、探究地理事实,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 让学生了解中国各地区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地域认同感。

4. 帮助学生了解天气和气象知识,形成适应自然的观念和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二、 教学内容

本课程包括以下主题:

1.地球:我们的家园。学生将了解有关地球的基本知识,如地球的运转和影响地球的各种自然现象,其中包括地球运动、地球各层次的结构和地球的生态系统等。

2.陆地:探索世界的大陆。学生将学习各种地形地貌和自然资源的形成和特点,如:高山、高原、平原、盆地、丘陵、沙漠等。

3.水域:我们的海洋。学生将了解海洋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的海洋生态系统。此外,还将了解海岸线、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和利用等问题。

4.气候:我们的天气。学生将学习有关天气、气候和大气循环的基本知识,并了解气象科学的发展与应用。

三、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通过讲解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基础知识和实例,教师能够结合多媒体工具和演示文稿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到的知识。

2.案例教育法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展示的方式,诱导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能够从实际案例中更好地理解地理原理和现象,增强他们的地理素养。

3.实地教学法

适当的实地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然环境和地理现象,从而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 教学设施

1.多媒体设备

多媒体设备包括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等。多媒体设备可通过PPT、视频等方式,呈现有关地理知识和技能的例子和案例。

2.实地教学设施

实地教学设施包括地图、指南针、测量工具和实验室设备等。通过实地教学设施,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实用知识。

五、 教学评估

学生将根据任务和指定的标准,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参与考试。教师将根据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观念对学生进行评估。

六、 教学角色

在此课程中,教师扮演着引导学生学习和提供知识的角色。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学生需要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自主思考和探究相关的地理问题,也要认真听讲,积极提问,归纳总结。

七、 总结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组成和地理知识的应用,同时还要教会他们如何观察地球和认识地球上的各种现象。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了教学效果,并相应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和热情,使他们在学习地理时更愉快、更加充实。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2024地理教学计划汇编11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地理教学计划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