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10篇

04-09

读着书,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读完作品之后,心中会感觉很充实。 通过写读后感,可以更好地体验到作者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应该怎么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发现了一篇非常有用的“《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现在分享给大家,本网站文章仅供参考请谨慎对待!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篇1】

几年前,为了找到一些书来丰富我的生活,我去了图书馆。那天收获颇多,我不仅发现了一套双语阅读书籍,能让我感受英语的魅力和体验英语的快乐,而且在一排教育著作前,我还惊喜地发现了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乍一看题目,我就非常好奇,象征浪漫的玫瑰怎么与严肃的教育联系在一起呢?最近,我又想起了这本书,于是我又去了图书馆,借了这本书,又读了一遍。

读窦桂梅老师的书,就像在读她这个人。从《玫瑰与教育》这本书里,我们一样可以看到她的幽默与风趣,她的鲜明个性和对事物的独特见解。她确实就是那香飘万里的“玫瑰”。

“我们萧萧的树叶都有声响回答那风和雨,你是谁呢?那样沉默着?我不过是一朵小花。

”她认为自己是一朵小花,只是那么一朵带着一丝芬芳的小花,在风雨中执着的盛开着,以最大的努力回报春天。

本书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清淡与忧患。写了她的教学反思和由孩子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在这其中与朋友的交流、与《人民教育》的交流等等。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她在语文教学中的所做所想。

第三个部分写了她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特别是对比中国和日本教育的不同所引发的深刻的体会。最后一个部分写了她博览群书的读后感。

从窦唯真实朴实的语言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她在教学过程中对教育的热爱和幸福。从第一次看她的课开始,我就深深地感觉到她的快乐感染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学生都深深地被她吸引,通过笑声学习知识。她也曾在日日夜夜不停地拼搏与奋斗。

她的成功源于她的勤奋,她的执着与坚强。因为她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窦老师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只要与孩子们在一起,心情就会变得像蓝天一样纯净。

”这样的话听起来很容易,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不断制造意外的孩子,厌烦的情绪总会有,这种厌烦就是因为我们还没能完全把自己的爱浸透到孩子们的骨子里。

“境由心生”是窦老师在《心中盛满阳光》一文中提到的,都知道每天面对繁杂的事务,孩子不经意间制造的麻烦,面对自己专业成长的困惑与压力,还有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不满现象,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不能改变这一切。我们只能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那就是窦先生总结的四大人生哲学:一是改变程度。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不令人满意。我一直想知道它是怎么回事,怎么不能像我像的那样发展?真的很累。就像和人相处一样。很多事情都不像我们想的那样。我们不能改变别人或事情。我们只能改变自己,改变对事物的态度。当然,当你说这句话的时候不要感到无助。事实上,这是非常好的。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快乐的因素,什么样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二是享受过程。“生命是一个括号,左边是出生,右边是死亡,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填括号。要学会享受这个过程——无论是精彩还是糟糕。

”看到这句话很有感触。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路要走,都有自己不同的未来。谁说只有读大学才有出息了?

谁说赚到大钱就是本事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无论是花还是叶,我们都应该细细品味,尽情享受我们美好的生活。三是活在当下。

这句话很熟悉。老师们常说,这就像知足,正如自称船长的老师基廷先生所说的:“己是享受快乐。”。四是学会感恩。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你会得到很多快乐,就像我们改变生活的面貌一样。学会感恩,即是拥有幸福。

在教师的地位上,会有很多事情不尽如人意,也会有很多教学上的不足。在读了《小红花的背后》一文之后,我陷入了沉思。我在课堂上和日常行为上给学生打分,然后给他们小星星。

原来,我想在教室的墙上挂这样一个**。现在我觉得可能很糟糕。它确实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孩子,但同时也伤害了一些孩子。那些被小星星困住的孩子的骄傲无疑是那些只有几颗星星或几乎没有空间的孩子自卑的原因。

我们说学习中有失败者。只要我们努力,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没有人真的不想学。做为教师,我们不能放弃任何学生,也不能轻视任何孩子。我们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窦桂梅让我知道了教育的激情与幸福、爱与真诚。我希望我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成长为一朵像她一样绽放的玫瑰。让我的教育事业中充满芳香,充满爱。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篇2】

也许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学生淘气不听话时,我们会严格管教他们。这是不允许的,那是不允许的,我们容易受到批评,有时我们会生气。很快,学生确实“老实”了,也许我们还会暗暗自喜,但其实这有可能是一种假象,学生只是迫于你的权威,嘴巴不敢说,内心却不服气。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从爱出发,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心底去关心和爱护学生,用理性去理解他们,用情感去感动他们,付出百倍的耐心、关怀和同情。这样,许多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作为老师,我认为,对学生要从心底里拿出全部的爱心,爱得质朴,爱得自然,但是,这还是不够的,要想使爱独具魅力,还必须顺应童心,别具匠心,震撼人心,讲求爱的艺术。我想,这才是我们毕生所追求的东西。

有这么有名的老师是我们的榜样。在钦佩窦桂梅老师的同时,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应该学习她的教学方法和精神,从她身上得到有益于我身心和教学工作的东西。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因为真,所以爱。在她的眼里,教育本身就是开不败的玫瑰花。

在教学中,能成为骄人玫瑰的毕竟是少数,但只要我们善于自我“浇灌”,善于自我“反思”,我相信我们也一样能够激情绽放,留一缕芬芳在教育的这片园地里!让我们都来做一朵绽放在那校园里的玫瑰吧!

2011-8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篇3】

这个假期,我怀着对名师的崇敬,读完了窦桂梅老师写的《玫瑰与教育》,乍看题目,还以为是教育教学理论,其实不然,这是窦老师平时的一些杂感,有的是写在网上的一些随笔,书中的内容有的是与教育有关的,有的是她自己的读后感。看完这本书,我似乎更了解她了。对我来说最有益的是她对教学的感情。她思考的一些火花也让我想到了我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就是窦桂梅老师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她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精神和精神空间,同时,带着感人的情感,这些话语慢慢流出了慈母对女儿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领导对下属的期待;智者对朋友的爱。读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感觉就如同与一位亲近的朋友谈心,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本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清淡与忧患,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的很多读后感。

积极实践,勤于积累。窦桂梅老师之所以能这么快成长,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他不断创新实践,善于积累和总结。窦桂梅在不断探索中始终保持着敏锐的触觉。她努力突破教育中谈教育的弊端,敢于用自己的话说话,上探索性的课。

如果有实践,就必须有反思,不断积累已成为窦桂梅的自觉行为。她的个人专著的出版给我们传达了一个信息:我在成长,我在写作。

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我认为这门艺术的关键是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而老师对学生的真挚爱是掌握这门艺术的关键,更重要的是掌握爱的艺术。

有些老师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好话听不进去,好心不接受,真是没良心;也有些老师总是常常以我是恨铁不成钢来宽容自己在教育方法上的简单甚至粗暴,认为只要出发点对,是爱学生,是为学生好,方法上就可以不去计较。于是就出现了不问青红皂白的斥责,甚至打骂学生的现象,其实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我的话是否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我的爱是否能被学生欣然接受。其实,这是因为教师的情感教育没有真正落实,缺乏爱,也缺乏爱的艺术。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篇4】

“我们萧萧的树叶都有声响回答那风和雨,你是谁呢,那样沉默着?我不过是一朵花。”是的,我只是一朵小花,带着一丝芬芳,和着风和雨,我却执着地孕育着,盛开着,以最大的努力回报春天。

吁了一口气,我合上了窦桂梅老师的教育随笔《玫瑰与教育》。

连日来的语文课让我烦躁不已,压在心头的闷气仿佛黑暗中的吸血蚊子挥之不去。教书,确实不那么轻松!面对刚从幼儿班上来的小屁孩儿,使尽了浑身解数的我如虚脱般躺在了床上。是啊,58个孩子 ,58种脾气,58样表现,我还没有做到应付自如。铃声响过之后站在教室门口目光严厉的扫视,换来的只是孩子们目中无人的谈笑风生;一次次课堂表扬的同时,换来的只是孩子们不到三分钟的安静;激烈的课堂讨论过后,响亮的拍掌声示意,换来的只是令自己紧锁眉头的等待。面对一年级的孩子,我感到了力不从心。

为什么活泼的孩子像脱疆了的小野马?为什么以往的教学方法失去了效果?为什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如此大的差距?教一年级,让我有深深的挫败感。

忽然想起一个同事的话:一年级的孩子,不能用正常的思维去对待。细细琢磨他的话,觉得有几分道理。“正常的思维”不就是我们所想的吗,习惯了成人想法的我,好像与一年级的小朋友走得太远了。于是,越是想照着自己的想法,越是得不到方法,越是想实现自己的目标,越是迷失了方向,想想觉得可笑,可笑自己竟成了南辕北辙中的那个人。

“埋怨环境不好,是因为我们自己还不够好;埋怨别人狭隘,是因为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难教育,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方法太少。”在课堂上一直强调学生:来学校学的就是方法。以孩子心目中的权威自居的.教师,忽然觉得自己的教育方法原来是那么的匮乏。

尽管教育不单单只是老师的事,尽管学生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尽管不是所有的课堂预设和生成都能成正比,尽管教学本身就是门遗憾的艺术,但,我同样知道,成长就是一点点的对细节的反思累积起来的高度,没有思考,就意味着枯槁,没有痛苦,就意味着死亡。

我希望让忙碌的自己不断与宁静的自我进行对话,让冲动的自己不断接受理智的自我批判,让实践的自己不断接受理论的自我省察。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篇5】

这个假期,我怀着对名师的崇敬,读完了窦桂梅老师写的《玫瑰与教育》,乍看题目,还以为是教育教学理论,其实不然,这是窦老师平时的一些杂感,有的是写在网上的一些随笔,书中的内容有的是与教育有关的,有的是她自己的笔记。读完这本书,好象更了解她了,书中对我最有益的莫过于她有关教学的感受,她的一些思维的火花也引起了我对自己工作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就是窦桂梅老师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以情动人,那些娓娓道来的文字,缓缓流淌出的是慈母对女儿的疼爱;老师对学生的关爱;领导对下属的期待;智者对朋友的友爱。读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感觉就如同与一位亲近的朋友谈心,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本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清淡与忧患,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的很多笔记。

积极实践,勤于积累。窦桂梅老师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长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断地创新实践,并且善于积累总结。窦桂梅老师在不断的探索中始终保持着自己敏锐的触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谈教育的弊端,勇于用自己的言语发声,勇于上探索性的课。有实践就要有反思,不断地积累已成为窦桂梅老师的自觉行为。她的个人专著的出版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我在成长,我在写。”

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这话一点都不错,我认为,这门艺术的关键就是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而老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掌握这门艺术的诀窍,更重要的是掌握爱的艺术。

有些老师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好话听不进去,好心不接受,真是没良心;也有些老师总是常常以“我是恨铁不成钢”来宽容自己在教育方法上的简单甚至粗暴,认为只要出发点对,是爱学生,是为学生好,方法上就可以不去计较。于是就出现了不问青红皂白的斥责,甚至打骂学生的现象,其实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我的话是否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我的“爱”是否能被学生欣然接受。其实,这是教师情感教育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缺乏了“爱”,更缺乏了“爱”的艺术性。

也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学生调皮、不听话时,我们就对他们严加管教,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动辄批评,甚至有时大发雷霆。很快,学生确实“老实”了,也许我们还会暗暗自喜,但其实这有可能是一种假象,学生只是迫于你的权威,嘴巴不敢说,内心却不服气。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从爱出发,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心底里关心爱护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付出百倍的耐心、细心和同情心,这样,许多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作为老师,我认为,对学生要从心底里拿出全部的爱心,爱得质朴,爱得自然,但是,这还是不够的,要想使爱独具魅力,还必须顺应童心,别具匠心,震撼人心,讲求爱的艺术。我想,这才是我们毕生所追求的东西。

有这样的名师,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钦佩窦桂梅老师的同时,我作为一个小学教师,就应该学习她的教学方法和精神,从她的身上得到对我的身心和教学工作有利的东西。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因为真,所以爱。在她的眼里,教育本身就是开不败的玫瑰花。

在教学中,能成为骄人玫瑰的毕竟是少数,但只要我们善于自我“浇灌”,善于自我“反思”,我相信我们也一样能够激情绽放,留一缕芬芳在教育的这片园地里!让我们都来做一朵绽放在那校园里的玫瑰吧!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篇6】

当我从同事那里看到这本书时,这个名字吸引了我。为什么浪漫的象征“玫瑰”,和在别人眼里严肃的职业“教育”,联系到一起的呢?好奇的拿起它,却怎么也不能放下,被它深深地打动了。

心灵鸡汤不过如此吧!

书中有篇文章《心中盛满阳光》,文章里的每个字都能触动自己的心,不忍割舍就全部抄写到读书笔记中永远保留着。一开始,如果你把你的环境看作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里;如果你把你周围的人看作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里。如果你改变魔鬼的环境,你就是在创造地狱;如果你把周围的人变成天使,你就是在创造天堂。

好花要有好心情赏,有好的心情才能欣赏到好的风光。如果你的心是火,你可以释放光和热。因此,面对教育的系列让人不满的现象,面对自己的专业成长的困惑与压力,我们要从中寻找阳光、快乐的地方——根系教育的土壤,理想滚烫于心,紧贴地面行走,激-情向上生长。

退去浮华留下平实。让我们踏实前进,留下深深的足迹。

如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问题的出现。在探索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需要我们所有的探索者手牵手,朝前走。“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本书的第一辑里有一篇文章《小红花的背后》看完之后,感触颇深,本文主要讲了课堂上物质奖励的利与弊,很多时候,看起来有利的做法,却在无形当中把对学生的伤害从**深入到心脏。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没想到:没想到一个漫不经心的表扬,会对一些孩子幼小心灵造成伤害;没想到一朵奖励的红花,会让一些孩子蒙上难以磨来的阴影;没想到一次不公正的评比,会在一些学生心中种下刻骨铭心的痛苦。

这篇文章对于我们这些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来说肯定会感触颇深,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要仅仅以竞技的原则发放小红花,或者说不可以将竞技的奖惩原则过早地引入到小学生的学习中去。小红花可以作为对优秀者的奖励,也可以作为对暂时落后或不积极者的激励。更深入地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等待滋润的孩子,每一个灵魂无论其智力高下,都应得到尊重、等到温暖的照耀,从而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生长出鲜艳的花朵而不是阴暗角落里的毒蘑菇。

“用快乐的心灵启迪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拥有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一直是我工作的座右铭,对比这篇文章,是否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来一个深深的反思呢?

同上篇文章一样,在本书的第二辑里有一篇文章《无风格何以立身》正如路易斯.奈泽说的:“一个用他的又手工作的的人是劳力,一个用他的手和脑工作的人是木匠,一个用他的脑和心灵工作的是艺术家——由此,你展示的就是自己独特的魅力。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老师,特别是新教师为了能够上一节“精彩的课”经常把那些名师的课照搬过来,虽然有时候收到的效果也不错,但是这种方式很容易使教师迷失自己、丧失自己,把自己当作体现某种理念的工具。本文有一段话说得很好:“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除了要排除外部环境的不良干扰,教师自身的素质更为重要,教师要能够找到独特的自己。

具有鲜明教学特色的教师不可能成为有风格的教师。一个有特点的教师,能赋课堂以智慧,融教学以自己的独特思考,这样才能拥有风格。”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时时刻刻把这段话拿出来拜读,争取做一个有风格的老师。

《玫瑰与教育》这本书里精彩的文章太多太多,就如作者自己的网名为“玫瑰”一样,“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本书让我深深懂得了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要以情动人,以自己的火点燃学生,让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关注和丰富情感世界的过程,成为智慧生成和人生态度、生活品质提升的过程。

最后,我想引用窦先生的话作为结尾:读书使精神高尚而丰富,也使生活深邃而宽广;读书使我们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自己的无限。因此,阅读是我心灵的翅膀,阅读是我灵魂的呼吸。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篇7】

《玫瑰与教育》一书是由窦桂梅老师所写,窦老师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曾获全国十杰教师提名。这是窦老师平时的一些杂感,有的是写在网上的一些随笔,书中的内容有的是与教育有关的,有的是她自己的读后感。看完这本书,我似乎更了解她了。对我来说最有用的是她对教学的感觉。她的一些想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灵感。

本书是窦老师的文章的合集,从文章的性质入手分成了四个部分,即第一部分清淡与忧患,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第二部分,听、说、读、写之后,主要介绍了作者在语文教学中所做的工作和思考。第三部分是对日本教育的调查,描述了作者访问日本时的所见所闻。

第四部分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的很多读后感。这四个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各有特点。通过对这四个部分的细读,我们可以了解窦先生的教育理念,了解当代学生应该关注什么,教师应该关注什么。

一、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

作为一名老师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专业尊严,我们与与那些名师的差别,是少了一份对自己专业的自信,少了独立的思想和专业的尊严。只有专业素质高的教师才能对自己的课堂作出明智的判断和选择。反观一下自己,我们是否被评职称、写**所牵制;是否注重扎根实践,潜心读书;是否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否有了关于教科书以外的见解;是否走出文本与权威的围墙,敢于在“意外”中聆听学生思想拔节的声音。

在轰轰烈烈的课改大潮中,我们鼓励教师不仅要拥有突破樊篱的勇气,更要有专业的底气。底气从**来?只有提高自己,才能真正把握教育教学的本质;有了书本,才能获得广泛的人文视野;在实践反思中积累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并持之以恒。

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的土壤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拥有自己的职业尊严。

二、课堂要有激情魅力

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满激情,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网络上听杜老师讲课充满激情。窦老师也曾经说过:“没有情感的课堂就像一口枯井,没有激情的女教师就像没有光泽的旧瓷器。

”我在想,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可以说,没有情感的课堂是没有吸引力的,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窦桂梅现生善于用激情唤起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和体验,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从窦桂梅先生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语文课充满了诗意和激情,其他课也应该一样。教师要每一个神情都传播着情感,每一个动作都散发着魅力。声情并茂的讲解及其挥洒自如的演绎,给予听课者艺术的享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喜欢课堂,学得更好。

三、读书—思考—实践

通过阅读《玫瑰与教育》我深刻地体会到读书的重要,作为教师更应做好“读书-思考-实践”。窦先生是一位语文老师。她在书中写的都是她教学生活中的散文和思想。从书中,我看到了她朴素自然的人格魅力,她心中充满阳光,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与人打交道。在这本书中,窦桂梅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列出许多原则和规则,而是选择了一个新的视角:

从研究教学活动中的“细节”入手,从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自己去悟出“规律”。我们青年教师也要养成读书、思考、实践的习惯,为教育事业而奋斗。

四、勇于创新

好教师应该具有独特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直接关系到学生学***趣和效率,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名好教师一定会给孩子营造一个有诗意的课堂,使教学成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塑造学生完整健全的人格。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是民主平等的;知识是通过师生互动产生的;对学生表现的评价是全方位的、立体的、动态的。要做一名好教师,就要不断改革创新。只有学习知识和新思想,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结语通过阅读《玫瑰与教育》一书,我立志做一名好老师,第一要有理想信念。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

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第二,要有道德情操。教师的人格力量和魅力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

广大教师要带头树立榜样,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扣。 第三,要有扎实学识。老师自古就被称为“智者”。

俗话说,前者不如后者,家庭也不如后者,国家和民族也不如前者。第四,要有仁爱之心。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

老师的爱不仅包括对岗位和学生的爱,还包括一切美好的东西。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篇8】

读完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全书,掩卷沉思,这本书给我留下许多深刻的印象和感触——

自序《我在成长,我在写》中告诉我们:“要立足课堂……并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心得。”。随时随地地记录,就意味着要随时随地地思考,思考我们的教育生活,思考我们的人生。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经常用小红花、五角星等奖励学生,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墙壁上一串串小红花、一排排小红旗,对于那些榜上有名的孩子来说是荣耀的记录,对于那些榜上无名的孩子来说难看的记录。在竞争中没有人是失败者。每个学生都需要鼓励和安慰。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期待我们用温暖、公正的心去鼓励的孩子,我们没有权利用**世界的胜败、积极或不积极之类的原则去约束他们和评价他们,相反,我们要做的是激起每一个学生对学***来的热情,激起他们对荣誉的尊重。

同时书中窦老师毫不吝啬地道出了颇含人生哲理的四条建议:

一是改**度。“我们改变不了事情,就改变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是啊,“再伟大的人物,历史也不能为你折腰”,重要的是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自己只是“沧海一粟”,只是繁花盛叶中弱不禁风的一叶草儿,理性做事,理性做人是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

二是享受过程。“生命是一个括号,左边是出生,右边是死亡,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填括号。要学会享受这个过程——无论是精彩还是糟糕。

”窦老师的这句话说得多好!每一个人都有着独特的人生过程,有风景如画,也有的残页败笔;有繁花似锦,也有落叶纷飞;有春华秋实,也有杂草枯荣……只要我们仔细品尝,品出它的意义,即便过程有些艰辛,即便其间会遭遇痛苦,我们就会感到不枉到世上走一遭。

三是活在当下。“要相信每一个时刻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都是最好的,要相信自己的生命正以最好的方式展开。”这句话,听起来有几分禅意,但如果真具备了这样的心态,人生的快乐便是无处不在了,知足长乐嘛!

四是学会感恩。“怀着爱心吃菜,胜过怀着恨吃牛肉。”这是西方的一句格言,朴实中却道出了幸福的本质意义。我一直认为幸福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来自每个人内心的温暖感觉!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篇9】

不知在什么时候,“窦桂梅”这个名字以当今教育界的一名人方式进入我的脑海,但未引起我太多的关注。偶然的机会在网上买了窦桂梅老师所著的《玫瑰与教育》一书,并且利用假期读了一下,才知作者是何许人也: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

《玫瑰与教育》其实是窦桂梅老师的一本教育随笔集。在这本书中记录了她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的种种反思。该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清谈与忧患”写的是一些关于教育体制、名家教育思想和自己的教育随想;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写的自然是一些语文课堂教学的故事;第三辑“日本教育管窥”介绍了自己在日本一些学校的见闻;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选登了窦老师写的一些笔记。与其他一些书籍相比,里面没有长篇大论的教育理论、理念论述,而是娓娓道来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以及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

在读窦桂梅老师的自序时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她在自序中告诉我们“无论如何都要“挤”时间阅读,并用笔促进自己的思考——这是促使自己成长的科学途径。要立足课堂——读有字的书,也读无字的书,即“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并且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心得。坚持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让忙碌的自己不断与宁静的自我进行对话,让冲动的自己不断接受理智的自我批判,让实践的自己不断接受理论的自我省察。这样才是逼迫自己坚持实践,勤于阅读,深入思考的的强劲动力,是一种让我们反思着的存在。”在序中她也说到:“当我开始真正写作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文字是那么笨拙,有时心里的感受很强烈,可倾吐出来的文字却很‘蹩脚’。往往不自觉地把别人的一些话,当成自己文章中的内容。后来读到鲁迅称自己的文字是‘硬写’出来的,心里这才颇感安慰;即使是天才,也需要漫长的、艰苦的修炼。”

窦老师的这段话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平时总是给自己寻找懒于写作的理由,即使话在嘴边,也懒得下笔,久而久之,想再表达,已经难以入手。想想文人书豪的鲁讯和特级教师的窦桂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这个平凡的人呢?我想,即便是挤,是抠,是榨,笔耕不辍,才是真理。我不禁对她增添了几分敬仰之情,想想自己的教育学习之路,也曾付出过一些努力,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多下功夫,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篇10】

《玫瑰与教育》这本书是说“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喜爱,是说她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的种种反思,活生生的记录她对教育的困难与困惑,记录了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这都让我们觉得他是那么的贴近我们的生活呀。

走进《玫瑰与教育》,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她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对教育人生的塑造,更多的则是感受到窦老师的思考很好、自己去发现和表达自己个性特征。这本书中我想说的那个词语就是“读书”二字。“读书-思考-实践”是这个时代的老师应当静下心来要做的一件事,这也是要成为一个让人尊重的教师的必由之路,作为学生要读书,作为教师更要读书,我理解学生读书贵在培养兴趣,所以只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即可。教师多读专业书籍固然是应当的,但更应当多读一些名著、专著的书等等,“修身养性、净化心灵”不敢说!但多多少少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培养我们的爱好。从窦老师的这本书中我理解,教师应当是要培养读书的习惯的。

从《玫瑰与教育》中我体会到读书的重要,作为教师更应做好“读书-思考-实践”。窦老师是一名语文教师,书中写的都是她教学生活中的随笔和感想,从书中我看到了她那淳朴、自然的人格魅力,心中盛满阳光,怀着一颗感恩心为人处事的窦老师。这本书中,窦桂梅并没有讲大道理,也没有列出许多原则和规律,而是选择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研究教学活动中的“细节”入手,从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自己去悟出“规律”。我们作为一名教师时时刻刻都要有读书的好习惯。

相信《《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10篇》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笔记,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玫瑰教育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