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干部日记通用十三篇

04-09

每个人写出来的作文都会不一样,写作是我们表现无穷无尽的创作力的方法之一。好的作文可以让我们肆无忌惮的抒发情感,在写作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什么?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扶贫干部日记通用十三篇,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扶贫干部日记(篇1)

当我端坐窗前,当我静立村委会门前的云海边,我在想些什么?我承认有时候我陷入的思考太多了,多到像是经常走神。每到一个地方我都先要与我的记忆中去过的地方对比一下,这已经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对比了,是为了找到相似之处不再让它,克服保守的自己对于新事物的恐惧。

可惜的是,那些记忆已经陌生,甚至当时的一些做法在此情此景下是发挥不了作用的,重新建立想法和观念是我适应这里后最先开始思考的。

烈日与雷电交错出现在这片大山里,阴晴反复。当我们顶着烈日,迈着不习惯下坡而步履蹒跚的脚步,来到群众耕作的烟地里,他们栽下秧苗时那近乎祈求的姿势,在大山这厚重的背景下异常渺小,谁能想到幅员辽阔的西南山区的某个山坡上,有那么一群人虔诚地面对着土地耕种,而这是他们的全部希望所在。是的,如果有人能关注他们那么他们的生活可能从此转上了另外的轨道。

雷雨还是来了,雨水携裹着山上的泥土在植被的层层过滤下,流向山脚,给人们带来了饮用的山泉,给庄稼带来了成长的动力。但这山泉流到群众家里是泛黄的,工作队的净水器堵了,我们不敢妄议水的质量。群众一句“习惯了”更凸显出工作队的不习惯。饮用水的净化,净在人们嘴里,甜在大家心里,这样的工作我们应该去做。

三岔河边,水流淙淙,河两边树枝摆动,与河滩上不知名的小花一同描绘出生动的田园景色,而这种生动的宁静却是因为去年的山洪淹没了宝贵的三百亩田地。无法想象去年的三岔河水像疯了一样去吞噬那片长势喜人秧苗,水田复耕不只是去掉浮沙,扶贫也不只是扶起这群相比而言贫困的群众,我们要去掉的是蒙在群众心上的灰尘,扶起的是群众的志气和希望,没有什么比得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可贵。

来了就不想离开,离开了就不想回来。这无奈的话语,似乎是我们每个工作队员的内心写照。路的颠簸太久会消逝我们对这个地方的爱,这是刚驻村时最真实的想法。好在现在通组道路硬化施工已经如火如荼,用自己的行动去巩固我们对新华村的感情,这是最令人欣慰的,也是扶贫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新华每改变一分,我们会高兴十分。与细微处下功夫,即便自己能做的事情很小,我相信当自己的努力可以让这群三岔河畔勤劳的人民露出笑容,那笑容会刻在自己心上,陪伴自己一生。希望多年以后我关于新华村的记忆充满欣慰、满足和感动。毕竟我现在所努力的正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诺言。

扶贫干部日记(篇2)


2022年10月1日


今天是国庆节,也是我作为一名扶贫干部的第一天。早晨,我早早地起床,整理好自己的行李,准备出发。这一次的扶贫任务,将我前往一个偏远的山区,名叫阳光村。


上午九点,我步入阳光村。第一眼看到的是村民们清瘦的身影,深深感受到这里的贫困。我心中充满了责任感,我要帮助这里的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接下来的几天,我主要是与村民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通过和他们的交谈,我发现这里最大的问题就是交通不便。几乎所有资料都指向交通问题限制了村民们的经济发展。于是,我马上与部门的同事商量,决定将此作为我们帮扶的首要任务。


2022年10月7日


经过一周的努力,我们终于给阳光村修建了一条通往城市的柏油道路。村民们看到这条道路的时候,开心的不得了。他们一个个感慨万分,说道:“太感谢你们了,有了这条路,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便利。”


2022年11月1日


修建道路后,我决定帮助阳光村发展当地的乡村旅游业。他们这里的风景非常优美,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我觉得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推动村民的脱贫发展。


于是,我组织了一场丰富多彩的乡村游旅行团,邀请各地的游客来到阳光村,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并购买当地的特产。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加阳光村的知名度,还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让村民们增加收入。


2022年11月30日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阳光村的乡村旅游业已经初见成效。每天都有大批游客前来参观和购买当地特产,这为阳光村的经济增加了很大的动力。我看到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我觉得我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


2022年12月31日


一年过去了,我决定在阳光村举办一场欢度新年的联欢会。这个活动不仅可以让村民们感受到新年的氛围,还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联欢会上,我们举办了文艺演出、摄影展览等一系列活动,让村民们尽情享受新年的快乐。同时,我也在活动中做了一个总结发言,向村民们表示,扶贫工作还将继续下去,我们会一直陪伴他们,直到他们真正实现脱贫。


2023年1月1日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看到阳光村的村民们个个笑容满面,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们说,有了扶贫干部的帮助,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有了更多的机会,他们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好。


回首这一年来,我深深体会到了扶贫工作的辛苦和重要性。每一天都是兢兢业业的奋斗,但是每一天都充满了希望和成就感。我相信,只要我们一直坚持下去,贫困一定会逐渐被改变,阳光村的未来也将充满光明。


(以上为虚构内容,纯属创作,不代表实际情况)

扶贫干部日记(篇3)

20xx年9月12日,中秋节,在遂溪的几个驻村干部相约晚上到县城聚一聚。虽然同在一个县,但大家分散在不同的镇区,平时难得相聚在一起,有这么个活动自然很高兴。我所负责帮扶的草潭镇东港村离县城有70公里,下午3点多,我便出发往县城赶。当到达离县城还有16公里的岭北镇时,手机响了,一开始还以为是先到达县城的驻村干部的“催命”电话,看号码后方得知是村里养猪场一名饲养员的来电。电话里头传来急促的声音:“喻科,不好了,有一头猪病了,麻烦你快过来看看。”简单几句询问后,我立即开车沿线折返。

回猪场时已经是晚上6点多,村干部和饲养员都在。大家一起反复检查。接着,我们在猪场开了个短会,把这批猪出栏前的注意事项梳理了一遍,重申了猪场的各项制度,要求相关人员打醒精神,严控各种疾病发生,让这批生猪健康顺利出栏,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实现农民增收。

回到宿舍,天色已暗下许久,身心俱疲的我爬到电脑前,悄悄地将自己的QQ签名更新为“猪快乐,我快乐”。

这是深圳驻村扶贫干部喻强一篇普通的日记。

主持修建水塔、修乡道,来回奔波为农村贫困小学聘请支教老师、赠送电脑,还主动联系外地客商,帮助当地农民高价卖出番薯、火龙果等作物……虽然远离城市的繁华于喧闹,深入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基层,但他无怨无悔,他常对身边人说,只要当地百姓生活改善了,对他们工作满意了,在这里再辛苦都是值得的。他的“猪快乐、我快乐”的口头禅一直在深圳驻遂溪的扶贫干部中广为流传。

20xx年5月,38岁的喻强从深圳来到东港村挂职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在异地他乡的偏远农村,一呆就是1年多。在这段时间里,东港村发生了可喜变化:通过建立农户北运蔬菜基地、建设养猪场等24项措施,这个北部湾畔乡村的174户贫困家庭实现100%脱贫。

在扶贫活动中,喻强坚持写“扶贫日记”,将自己在帮扶工作的过程、效果和感受一一记录下来。通过他的日记,我们认识到到这个曾经整体较为贫困的乡村。

深圳扶贫单位因地制宜,筹建良种猪生产基地,为群众提供优质番薯、辣椒种苗,赠送化肥、农药,捐献电脑、桌椅、书包、文具,修缮学校窗户设施等,兴建水塔解决1000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在贫困村庄发生可喜变化的'过程中,喻强的身影紧紧相随,他是见证者更是亲历者。

经历了一年多的基层扶贫工作,喻强对扶贫工作也有了自己思考和认识,他说,身在基层不是受苦受累而是增长见识和实现价值,扶贫不是走走形式,做做面子工程,而是应投入责任和全部的感情,用心感受扶贫工作和乡村生活的喜怒哀乐。

村干部扶贫驻村工作日记二

今天一早,我驱车来到我局扶贫村石牛乡高枧村。高枧村位于石牛乡九峰山下,是个偏避落后的穷山村,占地面积2.75平方公里。该村分12个村民小组,共220户人家;耕地面积370亩,林木3700亩。高枧村基础设施落后,至今尚有4个村民小组未通公路 。

我把车停在村支书王鹏展家旁,一下车,王书记和村里李主任就迎了过来,“赵书记,又有几天没看到你了”王书记寒暄道。我说今天就不到你书记家坐了,待会就去走访几户村民。我们首先来到村民罗湘凤家,这是一栋两层楼的砖瓦房,庭院打扫的干干净净,屋外还放了两个垃圾收集桶。一进门,罗老正在练习书法,见我们到来,他马上放下笔,热情招呼我们坐。罗老今年69岁了,看上去精神矍铄,身体硬朗。他5个子女都已成家立业在外地工作,平时他就和老伴在家,罗老爱好书法和根雕,家里摆了许多他亲手制作的根雕作品,有造型各异的动物,还有雕有十二生肖的拐杖,每个作品都富有想象力,雕刻的惟妙惟肖。我不禁由衷赞叹罗老的艺术创造力。罗老说自己做这些既是一种爱好,也能打发闲余时间,还能丰富精神生活。在与罗老的闲谈中,他高兴地说:自从年初你们扶贫工作队驻村以来,村里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你们帮助新建的村卫生室,方便了我们村民看病,以前得个小感冒都要跑20多里去县城医院,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看病了;村里原来的老村部年久失修,废弃多年,以前村里开会都是“打游击,没有固定的地方,现在可好了,新的村部办公楼马上就要竣工了;流经我们村里那段河巷子淤塞很严重,遇到下大雨就淹没两岸的农作物。村里以前多次开会想疏通河道,但由于资金问题迟迟没有行动。你们得知这一情况后,通过实地察看,多方争取资金,现在河道清淤、整修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当问及罗老的生活情况时,罗老坦言:自己家只有8分水田、6分旱土、1亩多楠竹,地里的收入每年2000多元,由于子女都还孝顺,逢年过节都要给些钱,加上政府每年还发放一点补贴,日子过得虽不富裕,但也还安逸。罗老最后还希望我们扶贫工作队帮村里引进项目,带动村民早日脱贫致富。

从罗老家出来,我又走了王金山等几户人家,我仔细了解他们家的生产生活情况,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并把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都记了下来。返回途中,我陷入了沉思:高枧村基础条件差,人均耕地少,没有特色经济作物,也没有工矿企业。年轻人大都在外地打工以维持生计,要尽快让村里脱贫致富,除了改善基础设施,还要有好的致富项目,同时要用先进的思想武装村民头脑。农民其实很善良、淳朴,也容易满足,只要你真心实意为他们做事,他们会记得你的。

扶贫干部日记(篇4)


某年某月某日


今天,我作为一名扶贫干部,走进了贫困山区的一个小村庄——安乐村。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心中充满了期待和使命感。


早上,我乘坐着公交车来到了村口,眼前的景象让我心生感触。村庄周围群山环抱,青翠的树木与宁静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村庄内的房屋破旧不堪,路边的田地里呈现出干裂的土壤。我知道,这里的人民正在艰难地生活着,他们正渴望着我们的援助和关爱。


我来到了村委会,和村干部进行了交流。通过他们的介绍,我了解到安乐村是一个贫困面较大的村庄,主要以种植水稻和养殖为生。由于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等原因,村民们的生活十分困难,大部分都面临着缺乏教育、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我决心要带领村民们走出困境。


下午,我与村干部一起走访了一户户的贫困家庭。在走访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贫困家庭的困境和希望。有一户家庭,由于家庭条件差,孩子们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我表示愿意为他们提供教育援助,并为他们寻找合适的资助渠道。还有一户家庭,因为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面临着养殖场无法发展的问题,我决定组织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效益。


晚上,我召集了村干部和村民们进行了座谈。我向他们传达了政府的关怀和扶贫政策,鼓励大家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我也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策划了一些扶贫计划。我决心要带领他们走上致富的道路,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今天的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扶贫工作是一项充满责任和挑战的工作。作为扶贫干部,我们要不辞辛劳地奔走在一线,深入贫困地区去了解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不仅要提供物质上的帮助,还要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关怀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希望。


扶贫干部的职责是伟大而崇高的,我决心要以实际行动践行扶贫的初心和使命,为每一个贫困家庭带去温暖和希望。虽然工作困难重重,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让贫困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扶贫干部日记就写到这里。明天,我将继续踏上扶贫的征程,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愿我们能共同努力,让贫困不再存在,让每一个人都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扶贫干部日记(篇5)

早春时节,乍暖还寒,州委组织部派驻剑川县老君山镇新生村的扶贫工作队员于3月10日上午前往驻地报到。作为州“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成员单位之一,州委组织部严格落实上级有关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管理和调整要求,在保证“大稳定、小调整”基础之上,带头选派优秀干部充实驻村扶贫工作力量,保障扶贫工作队员全脱产驻村帮扶。

老队员通过交资料、教工作方法、谈工作经验等方式竭力帮助新队员熟悉村情、掌握贫困状况,确保帮扶工作不脱结、不断档。工作队第一时间转接新队员组织关系,成立驻村扶贫工作队党支部;积极向挂包单位汇报落实队员工作经费。

队员工作交接就绪,新生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及时召开工作例会,组织新队员学习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和“八不准八严禁”驻村工作纪律。工作队结合队员各自专长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队运行规则;继续实行公开践诺制,要求将每个月工作计划、工作重点和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公开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推行周例会,实行AB角工作制和带班制,严格日考勤。工作例会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要求每名驻村队员认真撰写民情日记和驻村工作日志,每周走访贫困户不少于1次,每月至少走访10户农户,每月至少办1件实事好事;要求带班队员认真填写《新生村驻村扶贫工作带班记录》和《新生村驻村扶贫工作队接访情况记录》,并对带班当周的接访事项、群众需求和意见建议进行分类整理、处置,及时回复。

通过明确队员职责、明确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标准、明确纪律要求,大家的思想认识进一步统一。新的一年,面对脱贫成果巩固提升的艰巨任务和队员管理新要求,我们将以队员主动作为为管理目标,探索推行队员积分管理“竞认制”,激发队员内生动力,促使队员主动认领工作任务,进一步发挥工作队整体作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面小康的路上,决不让新生村的一户贫困户掉队,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

扶贫干部日记(篇6)

张江年自今年4月中旬担任该村第一书记以来,每走访一户贫困户,都认真了解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并拿出随身携带民情日记把贫困户的情况一一记下。在核实清理四有人员工作中,他认真倾听群众的心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用政策和法律法规给予耐心的解释和沟通,得到了四有人员的支持和拥护,为精准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桃古坪村位于松桃盘石镇东北角,地处松吉公路边共309户1563人,贫困户42户176人。低保贫困户32户176人;五保户4户4人;重保户为18户48人。

在做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等工作后,针对桃古坪村贫困人口基数大、缺技术、缺技术人员多的具体情况后,张江年积极对接县畜牧中心、盘石政府、梵净牧业、绿丰公司等部门和企业,经过不断努力,为桃古坪村20xx年脱贫工作开良方,一是贫困户加入绿丰公司种植高产牧草,绿丰公司订单回收,确保每亩高产牧草产值达2000元以上。二是争取县畜牧中心资金扶持,贫困户加入20+1山羊养殖扶持模式。三是加入梵净牧业养牛分红,每户贫困户贷款15万元入股梵净牧业养殖肉牛,梵净牧业负责担保和银行本金偿还,政府实行贴息扶持,确保每贫困户年终分红1.5万元。四是发挥精扶贷和三社一中心融资平台帮扶作用,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四剂良方正在有序实施之中。

扶贫干部日记(篇7)


第一天


今天是我作为一名扶贫干部的第一天,我来到美丽而贫困的山区。一到村里,我就被这里的自然风光所吸引,但我也看到了这里居民的贫困生活。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我与村民们交谈,听取他们的心声。看着他们瘦弱的身影和稚嫩的笑容,我内心充满了愤怒与动力。我决定要努力帮助他们摆脱贫困,改变他们的命运。


第二天


今天,我开始了扶贫工作的实质性工作。我召集了乡村干部进行了一次会议,与他们共同探讨如何有效地帮助贫困村民脱贫的问题。一致认为,教育是改变他们命运的关键。于是,决定建立一所希望小学,为贫困村民的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第三天


今天,我开始筹备希望小学的建设事宜。我与村委会成员一起到处募捐,大家纷纷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了节约成本,我亲自到市里采购建设所需的材料,并亲力亲为地协助村民们动手建设。看着小学慢慢地成型,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也为孩子们的未来感到无比期待。


第四天


今天,希望小学正式竣工,并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看着那些灿烂的笑脸,我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非常骄傲。我立即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进行宣传,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为这个希望小学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帮助。


第五天


今天,我开始了针对贫困村民的技能培训。为了帮助他们增加收入来源,我组织了一系列的技能培训课程,包括养鱼、养鸡等。通过培训,村民们学到了一些实用的技能,可以出售他们自己的产品,提高生活质量。我也鼓励他们成立合作社,共同合作,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第六天


今天,我前往城市了解市场需求,为贫困村民提供销售渠道。我与超市、餐饮店、农贸市场等商家进行合作,为他们带去优质的农产品。同时,我也与贫困村民一起制定了更加合理的销售计划,希望他们的农产品可以有一个更广阔的市场。


第七天


今天是我在这个村庄的最后一天了,在这一周里,我感受到了贫困带来的困难和苦楚,但也看到了贫困村民们的勤劳和乐观,他们正努力地摆脱贫困生活。我为能够参与到他们的改变中而感到无比幸福和骄傲。在告别的时刻,我与村民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眼含泪水。我对他们说,我会继续关注他们的发展,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这一周的扶贫之旅,让我明白了扶贫不仅仅是提供物质帮助,更要在心灵上给予他们鼓励与支持。虽然扶贫之路充满着困难和挑战,但我将一直坚守这个岗位,为贫困地区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扶贫干部日记(篇8)


今天是我作为一名扶贫干部的第一天,我颇为激动和紧张。从今天起,我将走进贫困山区,走进他们的生活,与他们一起奋斗,为他们带来希望和改变。我时刻牵挂着乡亲们的生活情况,下定决心要尽我所能,做好扶贫工作,帮助他们走上富裕的道路。


早上,我先去了村委会开会,了解了贫困家庭的情况和基本信息。通过这次会议,我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和计划,并与其他工作人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会后,我赶紧准备一些物资,包括食品和日用品,准备前往我负责的村庄。


我驱车来到了贫困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里的落后和贫困。这里没有通电,民房简陋破旧,路况险峻,交通十分不便利。这并不能阻挡我对扶贫工作的热情和信心。我坚信只要用心去做,一定能够改变他们的生活。


我首先来到了一户贫困家庭,这是一对年过六旬的老夫妻。他们的儿女都外出务工,留下他们两个老人在家照料农田。老人们告诉我,由于健康原因,他们已经无法再务农了,只能依靠微薄的退休金和儿女的孝敬来维持生活。


我观察到老人家里的情况十分困难,家里摆放着简陋的家具,床上只有一个破旧的褥子,整个房间里也没有一丁点的温暖气息。我心里不由得一阵酸楚,立刻决定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


我先为老人申请了农村低保金,这对他们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帮助。接着,我与村委会商量决定,为老人修建一间简单却温暖的新房,提供他们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我知道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我相信只要坚持努力,一定会实现这个目标。


下午,我来到了另一户贫困家庭。这是一位年轻的单亲妈妈,她的丈夫在几年前就因病去世了。她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生活,十分辛苦。我了解到,她想要开一间小卖部来增加收入,但是由于资金不足,一直没有实现。


我想了一下,觉得可以帮她申请一笔小额创业贷款。我立即找到了镇上的扶贫办公室,帮她填写了相关的申请材料。虽然我知道这并不能解决她所有的问题,但是我相信这会给她带来一些鼓励和支持,在某种程度上改善她的经济状况。


在与乡亲们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心中对扶贫工作有很多期待和希望,但又充满了疑虑和不确定。我知道我必须做出一些实际行动来赢得他们的信任。


晚上,我组织了一场小型的文艺演出,邀请了村民们一起欢度这个难得的节日。我为他们准备了歌曲和舞蹈,带给他们欢笑和快乐。通过这次活动,我希望能够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增进彼此的了解。


今天,我在这个贫困山区的第一天,我感受到了责任和使命的重压,但我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我将以久久为功的精神,努力为乡亲们带去更多的福祉和改变。尽管路途十分艰辛,但我相信一定能够助力他们走上致富的道路。

扶贫干部日记(篇9)

扶贫干部驻村日记一:驻村一个多月来,虽然有点劳累,但心情还是比较好,思绪更显活跃,回到宿舍,心中想的还是白天那一件件的小事;躺在床上,脑海中浮现的还是那一张张淳朴的脸。既然睡不着,就把今天的活动和心得记录下来!

现在农村条件改善了,很多人都富裕起来了,但还是有部分家庭很贫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居住条件恶劣,家中鲜有像样的电器,而家庭成员上有老下有小,缺乏行之有效的增收途径和实力,抗风险能力极其脆弱。

今天,也许是经过雨水的滋润与洗涤,村民言语里少了点顾忌;也许是对我们冒雨前来做工作的作风表示认可,无论是在村民家中或是屋檐下,我们讲政策、送信息,村民们表现出极大的理解和热情;我们访民情、收集民意,村民们也很主动。虽然今天入户数量不多,但感受颇深。他们谈到了家园建设、谈到了救灾救济、谈到了发展种养,谈到了惠农政策的宣传

这些都是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那淳朴的表情、质朴的语言、简朴的方式,都是以往我们听汇报、看介绍、读材料所无法得知的情况,这些问题都是现实问题。下一步,我要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提高村委班子自身素质,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其次要从道路和水利项目建设上多渠道争取上级资金、政策的支持,争取早日硬化村道、解决村民饮水难问题。第三是要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为村民创造一个舒适、卫生的居住环境。第四是要发动群众共同努力,利用本地资源优势,通过规模种植砂糖橘、软枝油茶、高脂松和养猪养鸡,使农民群众早日致富起来。

扶贫干部驻村日记二:张江年自今年4月中旬担任该村第一书记以来,每走访一户贫困户,都认真了解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并拿出随身携带民情日记把贫困户的情况一一记下。在核实清理四有人员工作中,他认真倾听群众的心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用政策和法律法规给予耐心的解释和沟通,得到了四有人员的支持和拥护,为精准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桃古坪村位于松桃盘石镇东北角,地处松吉公路边共309户1563人,贫困户42户176人。低保贫困户32户176人;五保户4户4人;重保户为18户48人。

在做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等工作后,针对桃古坪村贫困人口基数大、缺技术、缺技术人员多的具体情况后,张江年积极对接县畜牧中心、盘石政府、梵净牧业、绿丰公司等部门和企业,经过不断努力,为桃古坪村xx年脱贫工作开良方,一是贫困户加入绿丰公司种植高产牧草,绿丰公司订单回收,确保每亩高产牧草产值达2000元以上。二是争取县畜牧中心资金扶持,贫困户加入20+1山羊养殖扶持模式。三是加入梵净牧业养牛分红,每户贫困户贷款15万元入股梵净牧业养殖肉牛,梵净牧业负责担保和银行本金偿还,政府实行贴息扶持,确保每贫困户年终分红1.5万元。四是发挥精扶贷和三社一中心融资平台帮扶作用,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四剂良方正在有序实施之中。

扶贫干部驻村日记三:今天我们到三组,那个地方没有信号,手机进入盲区。中午13:30的,我们在山上一家农户吃饭,漂移信号捕捉到一个电话,但只听得一句,便又没了信号。我跑到山顶,把电话回过去,却怎么也打不通,原来他们也没信号了。只得匆匆吃完饭往山下赶,这些天以来我们天天在村上,很少知道单位的近况,在这个小空档,思绪突然铺开,我开始想念我的同事、我的朋友、我的宝贝女儿,我的小县城。

雨一直在下,似乎没有停的意思,我们在村址一边整理资料,一边等候检查。4点钟,检查组一行4人来到村上,在村址一楼大会议室召开简单的座谈会,会上听取了兴坪村概况,分析了兴坪村贫困原因、搬迁情况和产业的后续发展问题。

村支书汇报说:兴坪村从xx年考核全镇倒数第一名,到顺数第二名,到xx年全镇的第一名,两委班子是有能力带领群众致富的,我们有信心把兴坪村建设的更好。

这样铿锵有力的表态,为兴坪村争取到了机会,会上当场决定把整村推进项目资金放在兴坪村,要求村上必须把资金使用好。同时希望村民转变思想,把要我搬转变到我要搬,通过大户带小户,转变观念促进产业增收。

扶贫干部日记(篇10)

2月23日,星期二,晴

中午12时30分,县民政局43名党员干部,分乘7辆车,不顾路途的遥远和山路的崎岖,驱车3个多小时,带着一路风尘,直奔民政局定点联系的关防乡一天门、回龙、包耳场和大磨四个村。

下午3时40分,大部队抵达一天门村,在该村房会议室局长朱荣昌主持召开了专题会议,会议传达了县委、县政府相关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入户扶贫要求。他强调:要帮助6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一定要先了解情况,将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发展潜力、自身愿望等摸清摸准,制定出精准脱贫规划,规划不要贪大求全,不要因循守旧,要在合理性、可行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要摒弃以往帮扶只是简单慰问的形式,根据各村的自然地理条件,帮助贫困户在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探索新模式,真正让村民得实惠,确保四个村的60户贫困户在20xx年前分批实现脱贫。

会后,根据局里安排,我与驻大磨村的工作队员又驱车近40分钟到达联系村也是关防乡最贫困村--大磨村,一个贫困村。

大磨村地处鄂西北边陲,山大人稀,自然环境恶劣,交通条件差,信息闭塞。东与槐树乡、茅山村毗邻,南与包耳场村接壤,北与回龙村尤家沟村相连,西与陕西省山阳县交界。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162户,610人,现有村干部3人。全村总版图面积约为16平方公里,实有耕地936亩,森林覆盖面积18000亩。全村贫困户96户300人,20xx年底低保户44户66人,五保户14人,集中供养2人,残疾人29人。村主要经济收入来自外出务工、务农和烤烟,20xx年人均收入4800元。村级历史遗留债务26万余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贫困村。该村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山高坡陡资源,没有森林和矿山,土地贫瘠无水田,作物收成全靠天;二是交通闭塞信息窄,羊肠小道不通车,既无电视和手机,又无商铺和药店;三是条件恶劣不留人,不见楼房和壮年,房屋多是危脏乱,留守尽为老病残;四是经济发展无支柱,一人打工养全家,指望搬迁离穷窝,最后还是一场空。

去年底,我局根据大磨村的实际情况,决定按照县委的总体安排部署,再次进村入户摸清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基本信息。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制定详细的帮扶计划以及年度减贫计划,明确贫困户脱贫时序,制定“任务书、时间表、施工图”,绘制扶贫攻坚作战图,贫困户分布图,挂图作业,一项一项抓实见效。

下午5点10分,终于到了大磨村委会。一见面,村支书刘修斌就激动地说:“这么好的扶贫政策,大磨村一定要摘帽!

精准扶贫,“扶持谁”是前提。该村刘支书说,村里的贫困户都是严格按照贫困户识别标准,通过各户提名、两委审核、村民代表大会票决、公示等程序确定的,致贫原因很多,因学、因病、因婚、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还有不少是缺能力,“庄稼种了一大片,收不到百斤粮”。

我联系的两户是该村二组的夏周录和杜龙波。我与该乡食品药品监督所刘所长一起,到杜龙波家时发现无人在家,见天色已晚,离夏周录家还远,只好回到村房等待第二天再入户。

2月24日,星期三,晴

早上8时,我们队员一行10人,到关防乡五楼会议室进行培训,11点30分回村,就餐。中午12时,我又与刘所长一起入户,车子把我们送到能通车的公路尽头,顺着羊肠小道,向山里走了3个小时,终于看到一位在地里挖菜的老人,老人一见到我们就认出了我,他说:“我认得你,你是县民政局的,去年还给我了700元钱,现在党的政策真是好,你们都是好人啊!”老人边走边招呼我们去他家,基层群众朴素的话语,让我心头感觉暖暖的。

进屋不久,我说明了来意。“我家有3口人,我今年80岁,我老伴龚玉华72岁,都不识字;我儿子夏周录50岁,没成家,小学文化,他前几年在外打工时不小心摔断了脊椎骨,干不了重活,没有任何技术特长,只能靠种地为生,我们两老的要哪天是走了,他一人以后生活怕无着落呀。”夏周录的父亲夏臣坤向我们介绍家里的情况。老人的房子是土木结构,门上贴着过年时大红对子,家里收拾得很干净。

在深入了解夏周录的家庭状况后,我迅速为夏周录理清了发展思路:“根据你家的实际情况,在民政局和关防乡党委、政府的扶持下,可以多种植一些特色中药材,销路方面由我们民政局定点联系人负责,好不好?还有村上打算今年开始盖集中安置房,你们家也是符合安置户,到时候搬迁村委会上边,居住环境也就变好了”我介绍道。

“好!好!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们这里交通落后,信息闭塞,有了你们的帮助,真是太好了!”夏周录父亲满眼含泪激动地说。看到他激动的样子,我的鼻子酸了,心在流血,为什么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身边还有那么多贫穷的百姓,还有条件那么差的兄弟姐妹和父老乡亲……

我们给老人讲述了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扶贫搬迁政策,以及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可以享受五保政策,老人耳朵有些背,我只好大声喊着说,老人听后心里乐开了花。前后交谈近一个小时虽然有些累,但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离开了老人,我心情很沉重,继续向下一户贫困户走去。

杜昌波家住得比夏周录家相对村委会来说近一些,昨天不在家,不知今天是否在家。往回的路同样很难走,我一个40岁出头的人,到他家的这一路,走得汗流浃背,腿也不听话地痛了起来,一瘸一拐地走着。杜昌波家也是土木结构的两间房子,总共只有100余平方米左右,房子还是租亲戚(亲戚在城里买了房子)家的。

我们刚到他家路边,就听到杜昌波父亲杜龙发大喊声:“你是民政局的吧,听说你昨天来了的,我们出去办事了,今天在家正等着你呢,真是不好意思呀”。

“我63岁,不识字,会一点木匠活;妻子邓宗立59岁,有点老实,儿子外出务工后,因为没有技术也找不到好工作,过年都没回来。”杜昌波父亲杜龙发向我介绍家里的情况。“那你的年收入有多少呢?”我问。“4亩地,产玉米;一头猪,收入约2000元;全部的收入就是这些。”他说。

杜龙发高兴地问:“你去年来说让我种2亩地中药材,让我儿子培训转移就业,我正盼望你来指导呀。我们还想明年能到城里买房,看有没有好的政策?”

“太好了,我们想一块了,县委刚好有《精准扶贫到户项目规划“五个一批方案”》,你儿子不但可以去学技术,能更好的就业,你家想到城里房子还可以申请扶贫资金……”

“真是感谢党,感谢政府。政策实在是太好了,我想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杜龙发千恩万谢。

我与他们制定好帮扶措施后,天快要黑了,我们便往回走。返回途中,我被这两家的思想和认识所感染。通过几次驻村入户走访的日子,也更深刻的认识到科学指导、科学发展对农村经济提升的帮助。所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今后基层工作中,我要俯下身子,成为群众中的一员,将日日琐碎的工作长期的坚持下去,更加热爱基层,真正架好群众和干部的连心桥,也让自己的青春在基层中闪光。

2月25日,星期四,晴

今天一天中午没休息,晚上加班到10时,我们队员与村干部一起对贫困户逐一建档,完善贫困户台账,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上午,10时,局长朱荣昌在一天门做好工作之余也来现场进行督办,要求26日下午以前入户送达到位。晚上10时,我们队员和村干部们一起终于将该村96户贫困户300人的建档立卡工作整理完毕。据统计,在民政局包联的4个村中,已有43名党员干部开展包联和走访活动以及为60户贫困户档案的整理工作。

2月26日,星期五,晴

我与其他队员一样,再次入户送达帮扶资料,在我联系的两户家里贴上写有我的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电话的明白卡,相互再次交流了帮扶措施。

目前,我局根据60户贫困户的各自特点,制定了脱贫计划表和帮扶措施近200余条。当地基础条件差,人均耕地少,交通不便,是农村经济发展不快的重要原因;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特别是交通运输、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解决农民就业、养老等现实问题,相关制度还要逐步完善。我坚信:随着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创先争优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广大农村面貌会越来越好,广大农民一定会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据悉,自我县开展了精准扶贫活动以来,全县选派百名优秀党员干部到重点贫困村担任第一支部书记,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带领群众扶贫攻坚。我局紧密配合,统筹驻村帮扶,制定了扶贫工作的“三大机制”:定向扶贫机制、驻村帮扶机制、“兜底”保障机制,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民政局年终目标绩效和干部执行能力考核,严格责任落实。力争使帮扶的贫困户早日脱贫奔小康。

扶贫干部日记(篇11)

12月3日星期四晴

今天是第二次入村摸底。早上出门,满目白霜,呼口气立马成雾。区教育局3位领导、我和4名村干部,分成4个组,分头行动:挨家挨户问卷、填表、按手印。

我从东峰村五组开始,一上午走访了16家。我看到有不少家庭都盖了两层小洋楼,觉得还不错。但是,真正入户以后,才发现情况不尽如人意。

走访的第一户是双女户,还有一位老奶奶,常年瘫痪在床,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男主人得了大病,每年要花好几万。房子勉强建好了,但是没有产业,靠身体好的时候零散打工挣零花钱。

我想,没有支柱产业,大部分青壮年还是会纷纷出门务工。若在外买房安家,如果老了,出不了力气了,还是要回老家,还得靠政府帮助。所以扶贫,产业扶持才是根本。

最彻底最扎实的一次工作

12月5日星期六多云

今天周末,全乡干部都没有放假,包村干部全部下乡。

东峰村入户走访已全部完成。今天的主要任务是组长打电话告知常年在外的农户;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庹明照和我汇总全村得分情况。

忙到下午6点钟基本完工。回到政府,漆黑一片。大多数干部还住在村上,组织委员张海英带着两岁半的儿子在村上跑,这个点还没回来,真是很辛苦。这次大排查工作,是我工作以来,最彻底、最扎实的一次,也是我对基层工作感悟最深的一次。

比较成功的一次群众会

12月8日星期二多云

今天下午两点半,在东峰村五组召开群众互评会。会场设在农户院场里,到会群众35人,参会的有庹明照、4名村干部和我。会议由村书记庹明合主持,我领学《五峰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五看五定"大核查工作实施方案》,庹明照讲会议纪律和互评规则。随后,当场选出2个监票人,2个计票人,分别监督2个投票点。按照之前我们讨论的投票方式,将摸底得分40分以上的户主名字全部打在一张表格上,后面是50个空白格子,同意他当贫困户的在空白格子画"√",不同意的画"×",与会群众挨个去填。

填的时候,监督人在旁边看着,群众填完后,由计票人统计得票情况,最后的汇总票,由监票人和计票人签字按手印。填票的时候,凡是对自己得分有疑问的,由村会计何运东负责将摸底表找出,给群众核对。若有错误,当场指出,给予纠正,并由到会群众在纠正处按手印。

总体来说,今天的会议是比较成功的。由于天气转冷,一部分群众填完票就走了,剩下组长汇总投票情况。

把"古麇菜籽油"推广到全国

12月10日星期四阴

今天群众互评会全部结束,但是村上工作仍然很多。下一步是召开全村评议会,由评议小组最终确定贫困人口。从村上回来,我在想,彻底改变贫困面貌,要靠发展产业,发展产业最重要的是紧紧联系市场。

东峰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阳光和灌溉条件都很好。种蔬菜产业很好,见效快,收益高,可是现在交通不便,且青壮劳力大多外出务工,所以种植油菜、玉米、小麦农作物为主。

油菜花节,虽然已经办成了xx届,社会反响也很好,但是农民得到的实惠很少。也就是卖点土鸡蛋、自家种的蔬菜或腊肉。个别农家乐见点收入,但有些农户家的油菜籽现在还堆在家里。

而明年,柳五路沿线村都种油菜,油菜花景观会从一个点变成一个带,油菜籽的产量会更多,怎么打开销路是关键。如果能借着"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的机会,深入挖掘五峰古麇文化,把五峰菜籽油注册商标,并请相关鉴定机构来评估菜籽油的营养价值,把"古麇菜籽油"推广到全国。这样老百姓种油菜的积极性会更高,五峰的"油菜花节"也会越办越红火。

打造一个五峰的"四方山"

12月14日星期二晴

今天,区委书记孙道军来五峰乡调研,亲自走访农户,对农户嘘寒问暖,并热情鼓励他们想办法,把日子过红火。

在讲到东峰村产业的时候,他说"东峰村也建个‘一带一路’、‘一路’是通村路与柳五路对接;‘一带’是产业带,实现俯瞰东峰村既是产业带也是景观带。"我在想,汉江原本绕观山流经西峰、南北峰和东峰,后来汉江改道,观山依旧挺立,汉江改道后却留下肥沃的河谷平原,就是现在三个村的主要耕地。要想将产业带变成景观带,除了升级改造现在的环观山公路以外,还需打造一个合适的"观景台".如果将观山打造成五峰的"四方山",修游步道,合理建设休闲场地,并将孟良焦赞寨遗址联系到一起,这样一来,油菜花开,站在山顶即可一览"黄金经济带",并且也丰富了"风情田园体验区"的内容。

是否可以建个乡村"婚介所"?

12月21日星期一晴

今天驻村工作队董祥国、王明、庹明照再次入驻东峰村。我们今明两天的任务是,对有异议的农户再次上门核查。

今天一共走访了12户。这几次走访,让我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农村的光棍汉是贫困的主力军,是未来政府兜底的主要对象。仅拿东峰村来说,粗略计算,全村30岁以上未婚的有48个,其中30至40岁的18个,40至50岁的6个,50岁以上的有24个,50岁以下的大部分在外务工,50岁以上的都留在家里,靠种地和打零工维持生活。

难怪走访的时候,有些老年人说:"扶贫我别的啥都不要,只要政府帮忙找个儿媳妇。"这部分人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不高,除了自身能力以外,主要是觉得人生没有希望,有的抱着"过一天是一天"的思想,得过且过。所以怎样提高他们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呢,城市里有"夕阳红",有婚介所,乡下生活简单,圈子小,也就是左邻右舍和亲戚之间交往多一些。我们是否也可以借鉴一下城里的经验呢?

打响土猪肉的牌子

扶贫干部日记(篇12)

驻村一个多月来,虽然有点劳累,但心情还是比较好,思绪更显活跃,回到宿舍,心中想的还是白天那一件件的小事;躺在床上,脑海中浮现的还是那一张张淳朴的脸。既然睡不着,就把今天的活动和心得记录下来!

现在农村条件改善了,很多人都富裕起来了,但还是有部分家庭很贫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居住条件恶劣,家中鲜有像样的电器,而家庭成员上有老下有小,缺乏行之有效的增收途径和实力,抗风险能力极其脆弱。

今天,也许是经过雨水的滋润与洗涤,村民言语里少了点顾忌;也许是对我们冒雨前来做工作的作风表示认可,无论是在村民家中或是屋檐下,我们讲政策、送信息,村民们表现出极大的理解和热情;我们访民情、收集民意,村民们也很主动。虽然今天入户数量不多,但感受颇深。他们谈到了家园建设、谈到了救灾救济、谈到了发展种养,谈到了惠农政策的宣传

这些都是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那淳朴的表情、质朴的语言、简朴的方式,都是以往我们听汇报、看介绍、读材料所无法得知的情况,这些问题都是现实问题。下一步,我要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提高村委班子自身素质,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其次要从道路和水利项目建设上多渠道争取上级资金、政策的支持,争取早日硬化村道、解决村民饮水难问题。第三是要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为村民创造一个舒适、卫生的居住环境。第四是要发动群众共同努力,利用本地资源优势,通过规模种植砂糖橘、软枝油茶、高脂松和养猪养鸡,使农民群众早日致富起来。

扶贫干部日记(篇13)

我是一名干部,我的工作是扶贫。自从贫困户名单公布后,我就深入到各村组,了解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今天,我到了一个叫红树的小村庄,这里的贫困户虽然不多,但是生活条件极为困苦,几乎每家都大面积缺少房屋、基础设施和生计保障,让人心痛。

早上7点,我和同事一起来到红树村,在当地干部的带领下走进了一户贫困户的家中。这是一个家庭,一户六口人,父母亲和四个孩子,所有人都睡在一个小小的房间里,看上去很拥挤,房间里的床铺也相当陈旧,整个房间布满了霉斑。母亲正忙着做早饭,孩子们则拿着自己做的小玩具,笑容可掬。

沿着红树村的乡土路,我们接触到了更多贫困户,他们的生活状态都惨不忍睹。深入了解下来,我们发现,红树村的贫困户是因为缺乏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能够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资金。于是,我们一致认为,给予村里的贫困户经济资助将成为改变他们生活状况最重要的一步。

下午,我们和当地政府代表一起到村里开了一个贫困户扶持座谈会,会上,我们深入了解贫困户的经济情况,分析了村里贫困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为贫困户发展产业,帮助他们增加经济收入将有助于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我们提议成立“扶贫基金”,并将村里的贫困户纳入其中,由村里负责管理和使用。这个基金的建立,也得到了村民们的支持和认同。

明天,我们将回到红树村,为贫困户们签订“扶贫基金”借款合同,并借款开始他们的经济自立之路,不再依赖贫困救助和政府救济。

此时此刻,我深深感受到,扶贫的路上一定还有很多的坎坷和挑战,但我决不放弃,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努力帮助更多的贫困户脱离贫困,让他们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和未来!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