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的日记六篇

04-17

我们需要涉及到不同种类的文档写作任务,范文的作用和价值逐渐在教育界和学生群体中被广泛认同。 通过阅读好的范文,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语言表达,接下来是小编为您精选的“抗日的日记”内容,这份报告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建议您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抗日的日记 篇1

抗日战争70周年阅兵仪式观后感

xx年9月3日是个特别的日子,早上我们一家人就围坐在电视旁观看隆重而又盛大的阅兵仪式。庆典开始,奏响了嘹亮的国歌,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全场肃然起敬向国旗敬礼。七架喷出七彩颜色的飞机象征着中国人民走过烽火硝烟。习近平总书记在检阅车上向海陆空三军问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问候句句深入人心振奋人心,就像温暖的春风,温暖着军心,温暖着每一位中国人。战士们个个精神抖擞风华正茂,女兵更是英姿飒爽气势如虹。各个仪仗队代表着抗日时期的抗日联军。阅兵仪式是对历史的尊重对和平的捍卫。八年抗战,我军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胜利。侵略的罪行是不容抹杀的,我们会铭记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的抗日英雄为人民群众建立了不小的功勋,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战争是一面镜子让我们认识和平的珍贵,以史为鉴维护和平,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抗战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抗日的日记 篇2

《拉贝日记》给我便是这样一种极度模糊的印象。

背景般的中国人

说到刻画那场浩劫中真正的主角中国人,我就不能不提到《南京!南京!》。导演陆川在接受杨澜时采说道,那一个个特写的中国人的脸庞是他照着真实的照片尽量寻找长相相似的群众演员来化妆扮演,而这便使《南京!南京!》里那一张张茫然、无助却带着点刚毅的脸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在《拉贝日记》中,导演罗瑞·加仑伯格却依然采用了一种最为平庸的手法来塑造中国人。只有在拉贝选择那20名士兵时,镜头了给了那些士兵一些镜头特写之外,在大部分的时间里,中国人已经完全沦落为了这部影片中的道具。除了张静初这个所谓的主演和拉贝先生的司机之外,我几乎想不起电影中有哪张让我难忘的中国脸庞。

当影片中的中国人无法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之后,影片中浩劫给人所带来的震撼则要打上一个大大的折扣。或者说,《拉贝日记》的故事核心是完全转移到了拉贝此人身上,因此甚至可以说这场浩劫中在《拉贝日记》中已经完全成了成就影片中那个拉贝的光辉形象的一个活动的背景板。

而同样的问题也在屠桥段中可以看到。在预告片中被大肆渲染的“多米诺骨牌屠”桥段则是我在影片中看到最为难受的桥段之一。但这并不是因为屠的残忍,而是对该桥段中所表现出的造作感到难受。在桥段中,那些中国士兵已经完全彻底地被道具化,在机枪扫过之时,居然没有一丝要躲避反抗的意思,完全按照导演的意思在特定的时间并以相同的姿势倒下,毫无生命的道具也不过如此了。

当有的电影试图还原那张浩劫中的每张脸,而有的电影却用粗糙的大笔将中国人一笔画过。《拉贝日记》中的中国人都在拿着聚光灯,只不过他们都站在聚光灯的背后,光芒全部落在了电影中的拉贝身上。由此不得不说,有时比比,才知道哪部影片更有诚意。

恶俗桥段的放肆堆砌

陆川在将五个小时的电影剪到了两个小时之后,原本剧本中存在着三角恋剧情被完全删除,以至于我们在现在公映的《南京!南京!》里完全看不到有几个角色之间原本存在的感情纠葛。

事实证明,删除比保留更加困难。

诚然,加入几个主角的感情纠葛后,会让影片显得更商业更吸引观众一点,然而这必须要看是什么影片。将这种无谓的感情戏掺杂在以南京大屠为题材的影片中,便怎么看怎么让人觉得腻味。商女不知亡国恨,老外不知屠城痛。南京大屠这场浩劫对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眼中似乎仍然太过遥远,从他们彻底将中国人沦落为一个个只会呼吸的道具可以看出,他们似乎还远远没有了解到这场浩劫给中国人带来那种难以抹灭的痛,而是在用一种纯国外的思维来打量这场浩劫,因此他们更关注这场浩劫上的外国人,对发生在这场浩劫上的莫须有的异国恋则更加有兴趣点。这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惯性思维态度甚至是霸道不负责任的,这不禁让我对《拉贝日记》的诚意表示怀疑。因为在影片中将张静初的爱情戏份删除,对影片的剧情几乎没有任何影响,相反会让剧情更加紧凑点。而偏偏就是这对表现影片主题毫无帮助且和历史完全无关的恶俗剧情,在影片中以“战场中的浪漫”的名义肆无忌惮地游荡在和尸体之上。

而影片中的恶俗之处远不止这一处。

我不明白外国人是否真的能理解在这场浩劫中出现所谓的欢呼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劫后余生固然可喜,但远远不会达到影片中那样欢呼雀跃的程度。这种将人从亡线上拉回的激动更多的是一种悲乐,而不是影片中那种没心没肺的狂欢。然热这种欢呼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影片中出现。而最让人难以忍受的便是最后拉贝离开南京的桥段,且不论这场戏是否符合史实,单单那些那些衣冠鲜亮的且满脸红光的群众演员,就让我难以感受到他们刚刚经历过一场掉无数中国人且缺乏充足食物的.浩劫。无论拉贝拯救了多少人,但在这场了30万人的浩劫中,任何的欢呼都是刺耳的。至此,这部影片中的中国人已经完全成为衬托拉贝光辉形象的元素了。

《拉贝日记》的结尾,必然成为最恶俗的桥段之一。

毫无亮点,平庸到底

“毫无亮点,平庸到底”——这八个字就是我对《拉贝日记》最直接的印象。这是一部无论从尊重史实的程度上还是从一些虚构的剧情上来看,都有着太多太多瑕疵的影片。这部耗资2000万美元的“大片”,空有还原历史的想法,却缺乏还原历史或者是传达真相的能力。对浩劫缺乏足够尊敬的描述,而影片里和日军的交涉以及安全团内部的矛盾这些本可展开的剧情又浅尝辄止。这部平庸到极点的影片甚至比不上好莱坞标准流水线的作品,至于比肩《辛德勒名单》那更是天方夜谭。虽然影片中的演员都有着出色的演出,尤其是扮演香宫鸠彦的香川照之更是令人尊敬。如果没有这些演员,那么这部影片甚至连平庸都谈不上。

拉贝是伟大的,但这部《拉贝日记》却离伟大有着太过遥远的距离。

抗日的日记 篇3

抗日战争爱国作文:铭记历史无悔青春

当冷血、杀人如麻的战犯被推入神社,奉为烈士;当血气方刚的青少年狂热地追捧充斥神州的日本审美与价值观,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心痛,但我更要高呼:我们的民族自有真正的英雄在!

四百多年前的明朝,一代名将戚继光正率领雄师,誓死抗击倭寇。他,在东南沿海抗寇十余年,扫平了沿海的倭患。岑港之战,他因出师不利,遭到朝廷罢免;看着面前似乎坚不可摧的城池,他没有畏罪潜逃:倭寇多年为虐,沿海百姓何以安居!他毅然上阵,寇皆闻风丧胆,最终被击溃而四散逃窜。他重整军队,配以精良武器,制定各类战法;戚家军从此闻名天下。今日今时,却有多少少年人熟记动漫人物而不知戚继光何许人也。

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邓世昌指挥着致远舰奋勇作战。熊熊大火在船上燃烧,而邓世昌毫无畏惧,向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不幸致远舰在途中被击中。邓世昌拒绝了搭救: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他,与全舰官兵250余人沉没于波涛之中,一同壮烈殉国。今日今时,却有多少少年人沉迷于军事游戏而不知邓世昌何许人也。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宛平城的平静被炮声打破,卢沟桥上响起了阵阵枪声。这一天,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日本膨胀的野心终于爆发了出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国人民愤怒了!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八年抗战,抗日联军死伤百万,千万平民死于战火与饥饿之中,终于换来了民族的解放。每一个为国捐躯、至死不屈的士兵都是英雄,每一个在后方默默为军队供给物资的劳动人民都有权分享民族解放的光荣。今日今时,却有多少少年人见动画、电影则忘乎所以而唯恐避抗战纪录片之不及也。

中国五千年历史中,从不缺少民族英雄,缺少的却是去永远铭记英雄、铭记历史的气魄。身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不改变,不学习他人的优势,这个民族必将被淘汰;但同时,不铭记历史,不缅怀先烈,一个民族纵使科技高度发展,它的精神土壤却一定是贫瘠的。在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我们是否缺少一种信仰?一种永怀先辈的信仰;一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仰。

二零一五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在党中央的推动下,年轻一代人终于开始认真了解这段历史,这让我们每个人都无比欣慰。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人,我们既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又不能忘却自己的民族的历史;真正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二字,铭记历史,无悔青春!

抗日的日记 篇4

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有感

一曲《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响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大会随之拉开了序幕。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真是振奋人心啊!特别是讲到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时,主席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唤起了世界人民蕴藏在心中的和平。

接下来,是阅兵式。主席乘坐汽车,亲切地与人民解放军们问好。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分列式。先是悬挂中国国旗与军旗的空中护旗方队迎面飞来,紧随而后的,是由二十架飞机组成70,代表着抗战胜利70周年。看那儿!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绚丽的彩虹,原来是7架飞机,它们好似天上的仙女,正挥动着五彩的飘带,飘带渐渐恍惚,化作朵朵七彩祥云。

老兵方队过后,英荣部队组成的方队齐步走来:战士们手握自动步枪,将身子挺得笔直,步调一致、速度统一、动作一样得让人惊叹不已,整齐得程度已经达到融为一人的境界了!除了壮观,我便找不到词语来形容这盛大的场面,五十个中国方队,一展本国的军队风采。

观看阅兵时,一股发自内心的对祖国的自豪油然而生,虽然我们未亲眼看见抗战、参加抗战,但是,我们懂得要珍惜祖先为我们用鲜血换取的和平。七十年前祖先用步枪赢得了抗战胜利,而七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已成为军事大国,拥有了较为先进装备,这次的装备方队更是突出了这一点。地面突击部队、陆战队二栖突击车方队、铝带步兵战车方队、空降兵战车方队、反坦克导弹方队不同的战士,不同的方队,一样有着拳拳爱国心,一样地热爱和平。

战争是黑暗的、是惨痛的,七万只代表和平的白鸽飞向蓝天,她们载着人们对和平的希望,悠悠飞去

抗日的日记 篇5

据传古语有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句话意味深长,足以描述那个时期我们国家的状况。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艰难时期,我们民族经历了无数磨难,鲜血染红了大地,无数英勇的抗日英雄为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毅然决然地投身这场激烈的战斗。在这气吞山河的历史长卷中,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小兵,记录下了我的抗日日记。

1941年1月1日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却没有人放鞭炮,也没有香甜的团圆饭。我穿上沉甸甸的军装,背上满是子弹的背包,前往前线。战争已经持续了四年,敌人的侵略行径让我愤慨和愤怒,我心中有一股热血,决心要为祖国奋斗到底。离家的时候,母亲抹着眼泪给我塞了个馒头,说:“儿子,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我答应了她,背着背包,踏上了征途。

1942年5月12日

今天是我的生日。以往的生日都是家人团聚一起,吃上一桌丰盛的菜肴。而今,在这战火纷飞的战场,我只能用相对于飞机轰炸声更为恐怖的炮声过生日。敌人的猛烈攻势几乎让我们无法喘息,我和战友们一起奋勇抵抗,用身体挡住子弹,用热血捍卫着家园的尊严。虽然我看不到远离战场的家人,但我知道,只有我们的胜利,他们的生活才能得以保障。

1943年9月3日

今天,我们终于得到了一次休整的机会。我和战友们来到一处空地上,组织了一场足球比赛。这原本是一种娱乐活动,但在这里,我们将它看做是一种情绪宣泄和放松的方式。足球场上,我看到了战友们的笑脸,看到了他们同样燃烧着为国家而战的热情。种种困难并没有让我们心灰意冷,相反,我们更加坚定了胜利的信念。我们不仅在战场上是兄弟,也是默契的队友。我们团结一心,相互扶持,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1945年8月15日

历经八年的战争,今天,终于,我们迎来了胜利的曙光。敌人的无理侵略终于被击败,我目睹了太多的死亡和痛苦,但值得庆幸的是,我幸存了下来。在我疲惫不堪的身躯下,满是伤疤和悲伤的心中,此刻仿佛有一丝轻松和宽慰。虽然我的战友们中有许多已经不在了,但他们的牺牲和奉献,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抗日战争是一个艰苦卓绝的历程,充满了牺牲和血与火的抗争。在这场浴血奋战的岁月里,我曾见证了太多的苦难和死亡,但无论如何,我都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胜利的步伐就会更加近一步。这段难忘的经历,将会永远烙印在我心中。年轻的一代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前行,将我所经历的一切记忆和教训传承下去,直到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永远不再有战争的阴影笼罩。

抗日的日记 篇6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望着每天与朝霞一道升起的五星红旗,谁又能忘记在70年前,为了*日本法西斯,中国所做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呢?为了祖国领土完事,为了民族的尊严,战士们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我们怎能可以忘记呢?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会中,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忘记了国耻。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青少年只有将国耻铭记在心中,以此为动力,奋发图强,学习更加精益求精,不怕吃苦,肯下苦功夫,报着“为中华之掘起而读书”的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中国人的苦难与抗争,求索与奋进,创业与搏击,无不可歌可泣,激励今人,昭告后世,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民族精神的深刻理解与弘扬,对先辈业绩的追思与兴大,必将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流入强大的动力。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