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课件(收藏十一篇)

04-21

关于“分子课件”这篇文章可以给大家带来更深刻的认识。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 学生反应可以反映教师对课程安排的条理性和合理性。请注意这只是我的意见仅供参考!

分子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

(2)知道分子的大小,知道数量级的概念,记住分子大小的数量级.

(3)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记住它的数值和单位.

(4)会一些简单微观量的计算,如分子大小、直径等

(5)知道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节简单介绍了分子动理论的第一个基本观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要注意这里的分子与化学中提到的分子的含义是不完全相同的,这里把构成物体的分子、原子、离子等统称为分子.

分析二: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它巧妙地将微观的、不易测量的量转化为宏观的、可直接测量的量,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扩展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在将解本实验时要注意实验原理的分析

分析三:阿弗加德罗常量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重要桥梁,已知物质的体积和摩尔体积,就可以求出物质的分子数,;已知物质的质量和摩尔体积,就可以求出物质的分子数,;已知物质的摩尔体积,就可以求出该物质的单个分子体积;已知物质的摩尔质量,就可以求出该物质的单个分子质量.

教法建议

建议一:本节内容在初中已有相当好的基础,因此可以结合复习初中知识来讲解本节知识.另外还可以引入相关化学知识,使学生更易理解.

建议二: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实验,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这个实验,以加深学生的分子大小的直观感觉.

建议三:围绕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教师可以举几个例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几个相关题目.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分子大小的计算

教学难点:微观量与宏观量之间的联系

一、物质有大量分子构成

结合化学提出不同物体不同的分子组成,并且物理中此时提到的分子有别于化学中的分子,它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等.

展示几个漂亮的分子模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分子的大小

1、分子大小的测量方法

(1)显微镜观测

(2)实验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

实验原理:将体积为的油滴到水面上,使其均匀地、尽可能地散开成很薄的一层,此时可以认为油分子一个挨一个紧密排成一单层油膜,油膜的厚度就是单个分子的直径,因此只需测出油膜的面积,就知道该油分子的近似直径

实验过程所用的酒精油酸溶液溶于水时,酒精溶于水,油酸形成单分子油膜.

例题:将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200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已知1cm3溶液有50滴,一滴滴到水面上,酒精溶于水,油酸形成一单分子层,其面积为0.2 m2.由此可知油酸分子大约为多少?

解: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油酸体积

油酸分子直径约为:

三、阿伏加德罗常数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微观和宏观的一个重要桥梁,其大小为每摩尔物质含有的微粒数(或12g炭12含有的炭原子数),即6.02×1023mol-1.

已知物质的体积和摩尔体积,就可以求出物质的分子数,;已知物质的质量和摩尔体积,就可以求出物质的分子数,;已知物质的摩尔体积,就可以求出该物质的单个分子体积;已知物质的摩尔质量,就可以求出该物质的单个分子质量

例题:已知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3.84×105km,铁的摩尔质量为56g,密度为7.9×103kg/m3,如果将铁原子一个一个地排列起来,从地球到月亮需要多少个铁原子?

A、1.4×105个B、1.4×1010个

C、1.4×1018个D、1.4×1021个

答案:C

分析:本题可以先求出单个铁原子的直径:

所以需要的铁原子个数为:

另外,本题还可以从数量级上迅速判断出答案,由于地球到月亮的距离数量级为108m,而分子直径的数量级在10-10m左右,所以需要的铁原子个数在1018的数量级上,应选C选项.

四、作业

探究活动

题目:怎样测量阿伏加德罗常数

组织:分组

方案:查阅资料,设计原理,实际操作

评价: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可操作性

分子课件【篇2】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 内能

【教学课题】

分子及其热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知道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2)知道用单分子油膜方法估算分子的直径。

(3)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记住这个常数的数值和单位;(4)理解扩散现象及其识别;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5)知道并记住什么是布朗运动,知道影响布朗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知道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

(6)理解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7)理解什么是分子的热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单分子油膜法估算测量分子大小,让学生体会到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探究扩散快慢与温度的关系,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初步学会使用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用对比法、模型法等方法处理物理问题;分析概括出布朗运动的原因,培养学生概括、分析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用物理探索的思维方式解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一些现象,再加上实验验证,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探究的过程,培养动手的习惯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保持对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和渴望。(体现新教改要求)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和学会用单分子油膜法估算分子大小(直径)的方法;

(2)运用阿伏伽德罗常数估算微观量(分子的体积、直径、分子数等)的方法;(3)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扩散现象及其识别;布朗运动的原因及实质

【教学难点】

(1)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2)布朗运动的原因及实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教具】

1.气体和液体的扩散实验:分别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的玻璃储气瓶、玻璃片;盛有冷热不同净水的烧杯两只、红墨水。2.幻灯投影片或课件:水面上单分子油膜的示意图;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扩散到清水中的实验示意图;布朗运动实验示意图。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创设情景 :带一瓶香水到教室里面,打开盖子,让大家都闻到香味。

提问:大家想过没有“我们为什么会闻到香水的香味?”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总结: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且分子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二)进行新课

1、播放课件:通过油膜法实验估测分子的大小。

单分子油膜法粗测分子直径的原理,类似于取一定量的小米,测出它的体积V,然后把它平摊在桌面上,上下不重叠,一粒紧挨一粒,量出这些米粒占据桌面的面积S,从而计算出米粒的直径

d?VS?10注意:除一些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外,一般分子的直径数量级为10说明,通常就以上面数值作为分子直径的数量级.

m,如果无特别

2、演示实验:

(1)把盛有二氧化氮的玻璃瓶与另一个玻璃瓶竖直方向对口相接触,看到二氧化氮气体从下面的瓶内逐渐扩散到上面瓶内。

(2)在两只装满不同温度净水的烧杯中,分别滴入一二滴红墨水后,红墨水在水中扩展的速度不同,热水快,冷水慢。提问:上述两个实验属于什么物理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总结:上述实验是气体、液体的扩散现象,扩散现象是一种热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而且扩散现象的快慢直接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扩散现象加快。

3、播放课件

1、介绍布朗运动现象的发现背景以及其定义

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发现花粉颗粒在水中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后来把颗粒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布朗运。

2、介绍布朗运动的几个特点

(1)连续观察布朗运动,发现在多天甚至几个月时间内,这种运动一直在持续。所以说,这种布朗运动是永不停息的。

(2)换不同种类悬浮颗粒,如花粉、墨汁中的炭粒等都存在布朗运动,说明布朗运动不取决于颗粒本身。

(3)悬浮的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颗粒大了,布朗运动不明显,甚至观察不到运动。(4)布朗运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愈加激烈。

3、分析、解释布朗运动的原因(结合课本中的图形进行解释)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微小颗粒受到液体各个方向液体分子撞击作用不平衡造成的。但液体中许许多多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不断地撞击微小悬浮颗粒,当微小颗粒足够小时,它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是不平衡的。如教科书上的插图所示。

在某一瞬间,微小颗粒在某个方向受到撞击作用强,它就沿着这个方向运动。在下一瞬间,微小颗粒在另一方向受到的撞击作用强,它又向着另一个方向运动。任一时刻微小颗粒所受的撞击在某一方向上占优势只能是偶然的,这样就引起了微粒的无规则的布朗运动。

注意:

1、布朗运动是固体微粒的运动,而不是固体分子的运动,也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固体微粒的运动是不规则的,课本图中并不是微粒运动的轨迹,而是每隔一段时间的位置的连线。

3、任何固体微粒悬浮于液体中,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做布朗运动。

【总结点评】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反思: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其次教师还要在课后对这一节课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以进一步改进教学。(体现新教改要求)

【作业布置】

认真思考课本上“问题与思考”的3、4两题,下节课提问回答。

【教学板书】

一、分子热运动理论

(一)物体由大量的分子组成

1、分子体积很小

(1)油膜法测定(2)数量级

2、阿阿伏伽德罗常数

(1)定义: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个数

26-(2)大小:NA=10mol(3)计算

(二)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

(1)定义: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产生原因:组成物质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3)实质: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快慢决定因素:物质状态(气体最快,液体次之,固体最慢)以及物质的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5)直接反应了:组成物质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2、布朗运动

(1)定义: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2)原因: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受到液体各个方向液体分子撞击作用不平衡造成的。

(3)实质:布朗运动是固体微粒的运动,而不是固体分子的运动,也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决定因素: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5)间接证明了: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课件【篇3】

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2过程与方法 :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观察物体运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和习惯,养成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机械运动的定义,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充分体会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是可以不同的。

【师】日常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下面有几个运动的例子,想一想判断下他们是不是运动的根据是什么。说

①你从座位走到黑板前,这一过程中,你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②有一辆汽车停在路边和在路上行使有什么不同?

③说天上飞的飞机是运动的,你根据什么?

【师】根据我们刚刚的几个例子,可以看出来,上述的几个运动的物体,他们的位置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所以我们今天要学的机械运动,就是关于位置的改变。

①图中的那些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

②我们周围的树木,房屋以及教室里的桌椅是运动的吗?

【生】图中物体在做机械运动,树木和房屋不运动,依据是看物体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师】整个银河系、喜马拉雅山、猎豹都在做机械运动,而树木、房屋以及桌椅也都跟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可见,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知识点: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A、松树苗一个月长高500px,属于生命活动,不是机械运动;

B、地球绕太阳公转,地球相对于太阳有位置的改变,是机械运动;

C、中日两国陆地距离平均每年靠近2.9m,陆地相对于原来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是机械运动;

D、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苹果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改变,是机械运动.

【师】刚刚说了机械运动是相对位置的改变,既然是相对的,就得找一个物体来比较比较。

把课本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运动。

讨论回答:

选取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选择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桌是运动还是静止?

选择尺子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师】刚刚的简单实验中,在同一个事物过程中,为什么选取的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得出参照物的概念:

参照物: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师】有了参照物的概念后,我们再来看生活中几个常见的例子。如下图:

图中汽车和人的运动情况:选取地面做参照物,人是运动的;选取汽车做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从而我们可以得出: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选择的标准不同,它的运动情况就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

C.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对任何参照物而言结果都是相同的

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和参照物及其选择的角度去分析,即可作出判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A.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地球及其它一切天体都在不断的运动和发展当中,该选项说法正确;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是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说的,该选项说法错误;

C.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当选择的参照物发生变化时,对于物体运动状态的结论也可能发生变化,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例题】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知识点: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

所以甲车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1、向右运动;2、静止;3、向左运动,且速度小于风速.

因为乙车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

故选D。

【师】通过学习,可以发现: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依据是看物体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参照物: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选择的标准不同,它的运动情况就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重点 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

难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阅读课本第16、17、18页内容,认识物体运动形式的判断,完成下列问题:

1.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2.一位同学从自己的座位走到黑板前,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3.你们肯定见到过许多静止的和运动的物体,请各举3例.

运动的物体:空中飞行的小鸟、疾驰的汽车、河道中的流水.

1.如果你的一位同学和你一起并肩向前走,你认为他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站在路边的人又认为他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可见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选择的对象不同,结论一般不同.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3.试着描述图1.2-3和1.2-4各种情形中物体的运动状况,总结一下选择参照物的方法技巧.

1.不要用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参照物理论上可以任意选,但不是乱选,参照物选得恰当更容易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2.没提到参照物时,一般是以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如桥梁、路边的树木、建筑物等.

3.运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具体方法如下:

①确定研究对象,即明确要判断哪个物体是否运动;

②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一个物体不动;

③看被研究的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若位置无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1.下列说法中各是以什么作参照物的.

(1)坐在船上的乘客是静止的.

乘客是静止——参照物是 船.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竹排在江中游——以江岸(青山)作参照物;

青山在走——以竹排为参照物.

(3)月亮从云中钻了出来.

月亮钻了出来——参照物是 云 .

2.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图所示的对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C)

1.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能选择的参照物不止一个,但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一定相同,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2.航天飞机在太空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相同,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飞行员发现自己的机舱有一只“小虫”在飞来,于是一把抓住,一看才发现是一粒正在飞行的子弹!我们知道徒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一般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呢?

解:这颗子弹飞行的速度大小、方向与飞机飞行的速度、大小方向(飞行员)相同,子弹与飞机(飞行员)保持相对静止,所以飞行员能抓住这颗子弹.

2.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分析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

乙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①可能静止;②可能向右运动;③可能向左运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

运动具有速度和方向,围绕子弹和飞机运动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分析.

1.我们通常所说的“太阳东升西落”,是以谁为参照物呢?地理学科中所说的“地球绕着太阳转”又是以谁为参照物呢?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一起在做同步运动,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还是静止?

2.“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郑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物理知识所致.

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他物体运动情况

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

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4.空中有甲、乙两架直升机.甲机中的飞行员看到乙机向上运动;乙机中飞行员看到甲机向下运动,同时看到地面向上运动.则相对地面,甲直升机向 下 运动,乙直升机向 下 运动.甲直升机运动得快.

5.在我国古典小说《镜花缘》中有这样一句话:“吉岁一阵大风,把我院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外去.”

说这句话的人和相信这句话的人,在刮大风前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在刮大风后又是以篱笆为参照物的.

一般人不相信一口井会被大风刮到篱笆外去,因为他们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分子课件【篇4】

1. 知道一些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 初步能区分常见物品中使用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知道生活离不开材料。

1. 主动搜集关于新材料的信息。

2. 懂得动手制作新材料的一些方法。

1. 乐于与人合作。

2. 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在发明新材料。

3. 增强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激发创新意识。

二、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材料在总体上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类,并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地发明新材料。

教师:对身边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进行收集,制作“塑料”的材料(酒精灯、烧杯、牛奶、醋、勺子等)。(课前每小组材料全组装好,放置在小组桌面中间,把纱布也是先扎在烧杯口,)

导入:波波等几位好友一起到妍妍家做客。波波说“真皮沙发真舒服”,彬彬说“难道还有假的皮沙发吗?”。谁说的对?你怎么来区别呢?真皮沙发的材料来自动物,仿皮沙发的材料来自人造皮革。这是存在的事实,今天我们来通过学习了解天然材料及人造材料的区别。

(目的:引入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概念,引领学生对身边材料的观察与思考,从而引入课题。)

描述:这是我们人类的远古时代,我们看看古人生活和劳作的情景:炉子用石头砌成,器皿是用黏土制成的陶土罐,锤子用石块、绳子、木条组合起来,捕鱼船来自粗大植物的树干,手里拿的武器用木棍等加工而成,衣服和帐篷则是来自动物皮毛,制作的生活、生产用品材料全部是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天然材料。

思考:古人用这些材料制作生活用品,这些材料来自哪里呢?

学生讨论汇报:

归纳:存在于自然环境种的材料是天然材料,如木材、岩石、粘土、动物皮毛、棉花、蚕丝、石油等。

学生观察:天然材料可以制成很多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用品,看看用哪些天然材料制作了生产、生活用品?同时指导学生填好记录表。

目的: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天然材料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材料的发展情况。

归纳:古人用黏土、树木、骨头、毛皮以及岩石来建筑、制衣、炊厨、制造狩猎武器等,但还不知道如何去改变他们所发现的天然材料,许多世纪以后,人们发现了通过塑造或切削它们而改变这些材料的方法。后来,人们进而发现了通过加热或化学反应去处理天然材料,所以有些用品虽然都来自天然材料,但其技术含量是完全不同的,让学生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不断地创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对材料占有、认识、制造、使用与发展的历史。

(出示课件 部分天然材料的'用途:木材——做木制家具;黏土——制成陶罐;石油——提炼出的物质能合成橡胶和塑料;蚕丝——编织成丝巾;棉花——编织成棉质衣服;岩石——用来建造房屋。)

材料:出示牛奶、食醋、勺子、烧杯(或小锅)、酒精灯、石棉网、塑料汤匙、纱布、碟子。

今天我们也来自己动手用做人造材料吧。请同学们按照提示一步步的操作。

实验步骤:

1、将盛着牛奶(约100毫升)的烧杯(或小锅)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2、不停搅拌,在沸腾之前取下来。在这同时可以加入一些色素。

3、将一汤匙食醋倒入牛奶中,均匀搅拌后,等待冷却。

4、过一段时间,牛奶冷却到白胶状时,用旧长丝袜做筛子,盖住烧杯将牛奶混合物倾倒到碟子中,过滤冷却好的牛奶。

5、把过滤出来的物质用塑料汤匙弄平。

6、用过滤出来的物质放在小器皿里,制作你喜欢的小动物。

7、将制好小动物放置在阴凉的地方,几天后变成了硬硬的“塑料” (要放足够的时间)。

(目的:让学生经历天然材料被加工成新材料的过程。虽然学生并不理解其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但通过制作过程,学生能认识到有些材料经过处理后会生成新材料,从而初步形成人造材料的概念。)

汇报交流调查结果: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把自己的调查结果与同学交流分享。

讨论:

1. 为什么人们要用人造材料代替天然材料?

2. 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各有什么优点?

(目的:通过调查活动,学生会发现生活离不开材料,人造材料的使用量大大超过天然材料。使学生意识到人们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不断发明和制造新材料,人造材料具有许多天然材料不可替代的优良性能,并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

分子课件【篇5】

一、走进分子世界

主备人:朱佩佩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分子模型的主要内容,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元,对分子大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知道显微镜在拓展人们的视觉范围、探测微观粒子方面的重要作用。

3.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第1、2两个基本观点,能从微观分子的角度定性地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4.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初步体会科学家在探究微观物质结构时采用模型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1.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模型猜想,收集证据证实提出的猜想。

2.“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和“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两个基本观点的建立和理解。

教学难点:

分子概念的理解;扩散现象中物质分子运动行为的想象。

教学资源:

粉笔、放大镜、水、高锰酸钾、酒精、玻璃管、铅块、钩码、烧杯、实物投影仪、各种不同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片、模拟分子间作用力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第七章的学习。请同学们将书翻到23页,请一位同学将导语朗读一遍。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与微观粒子和宏观宇宙有关的一些现象、理论和方法。这节课我们首先来探究微观的世界,学习“

一、走进分子世界”。

二、学习探究微观世界的方法,了解分子模型的主要内容

1.介绍模型法。

师:从很多现象我们可以判断出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组成的,但是物体内部的微小结构肉眼无法直接看到,我们应该怎样进行研究呢?科学家们找到了一个方法:观察现象——建立模型、假说(相当于猜想)——收集证据或进行实验进行验证检验——确认或建立新的模型(假说)。

2.下面我们也借用科学家的方法一起来认识物质的结构。(1)观察现象。

观察1:用素描炭笔在纸上画一条线,直接展示,问:细线是连续的还是断开的?(连续的)

再用放大镜观察,通过摄像头投影,问:细线是连续的还是断开的?说明了什么?(断开的,甚至可以观察到细小的颗粒。说明细线是有很小的颗粒组成的。)

观察2:展示一杯染成红色的水,问:水时连续还是断开的?(连续的)再用吸管吸取少量的水,一滴滴的挤出,问:水滴是连续还是断开的?(断开的,水能够被细分,说明水

1是由很小的颗粒组成的。)

观察3:打开酒精桶的盖子,扇一扇,待学生闻到气味后问:每位同学都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酒精气体是否可以被细分?(能够被细分)再问:进入你鼻腔的酒精气体的微粒是很大还是很小?

(闻见酒精的味道,说明酒精气体已经进入了人的鼻腔,每一位同学都闻到了,并且肉眼看不见,说明酒精气体是由很小的微粒组成的。)

(2)建立模型。

师:刚才我们分别观察了固态的素描笔留下的细线、液态的水和气态的酒精气体,发现它们可以被无限细分,由此我们提出一个猜想、假说(模型):物质是由很小的微粒组成的。

师:在把物质无限细分的过程中,物质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即没有变成新的物质,也就是说物质的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在科学中,像这种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做分子。有了分子的概念后,刚才的猜想、假说(模型)可以修改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关于对“保持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的理解,我们还可以再打一个比方:我们学校可分为三个年级,每个年级由十个班构成,每个班级由50个学生组成,到这里我们再划分下去对学校的构成就没有意义了,因此学生个体是构成学校组织的最小单位。同样,物质划分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再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这种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称为分子。一杯水分下去是小水滴,小水滴分下去是小水珠,一直分到水分子,如果再继续分下去,就不具备水的性质了。

(3)检验和验证。

师:“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这一观点我们如何来验证呢?必须借助于工具。科学家不断改进观察物质的手段和设施,发明了光学显微镜,可以看见微小的细胞;但最多可以观察到0.2μm的尺度,后来发明了电子显微镜,能够使人观察到10nm的物质结构,可以拍到一些较大分子的照片,例如图7-3;再后来人们又发现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将观察精度提高到0.1nm,使人们观察到较小的分子和更小的原子,发现较大分子的内部结构,甚至能操纵较小的原子组成新的图案。

(4)确认假说(模型、猜想)。

师:①通过观察手段的不断改进,现在大家都确信: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②采用“观察——提出假说——验证——确认或否定”这种模型法,对于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来说是很有用的一种方法。

3.讨论分子的大小。

(1)请同学们用刻度尺测量一下课本图7-3中一个碳化硅分子的直径(即相邻两个黑点之间的距离)。(约4mm)

图下的说明告诉我们,这个显微镜可以放大1500万倍。那么,同学们估算一下,一个碳化硅分子大约有多大?(2.7×10-7mm=2.7×10-10m)

(2)课文中还告诉我们水分子的直径、氢气分子的直径,请同学们找一找,是多少?(水分子直径4×10-10m,氢气分子直径2.3×10-10m)

科学研究发现,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m。想象一下,如果让2500万个人手拉手站成一行,那么这个长度将绕地球赤道一圈,而如果让2500万个水分子一个挨一个排成一行,那么这个长度就只有1厘米。

(3)由于分子很小,所以宏观物体中包含的分子的数量非常庞大。例如,1标准大气压下,1cm3(比划一下,一个食指端的大小)的任何气体中约含有2.7×1019个气体分子,让这些气体分子从容器中跑出,如果1秒钟跑出1亿个,你们猜需要多长时间?(约需9000年才能跑完)

三、探究分子间是否有间隙。

1.提出问题:现在我们已经确信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有人提出一个问题:这些分子是一个挨着一个排列的然后组成宏观的连续的物体呢?还是每两个分子之间都有间隙,然后再组成一个空心的物体呢?

2.猜想、提出模型、建立假说: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隙(或没有间隙)。3.验证、确认或否定假说。

A.实验1: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将会看到什么现象? ①实验器材:一包高锰酸钾颗粒和一个盛水的烧杯。

②实验要求:烧杯就放在桌子上既不要拿起,也不要晃动。高锰酸钾颗粒倒入水中的瞬间,立即开始观察。分工观察,一部分同学从烧杯的上方向下观察,另一部分同学从侧面开始观察。

③动手操作,观察现象。④交流讨论:

一问:实验中所看到的现象是什么?(水慢慢变成紫色。)

再问:水怎么变成紫色的呢?能不能具体描述一下水变成紫色的过程。(高锰酸钾颗粒沉入杯底,把一部分水染成紫红色,然后这紫红色慢慢向四周扩散开来。)

三问:再过段时间,烧杯中的水会怎样?(整杯水都变成紫色。)

四问:这个现象支持了上述哪个猜想?(微粒之间是有空隙的。)

五问:现在大家认为分子之间是有间隙的,你能结合现象解释一下吗?(构成水的微粒之间是有空隙的,构成高锰酸钾的颗粒进入水的空隙,使水慢慢变成紫色。)

六问:这个现象还说明什么问题?(高锰酸钾是由微粒即分子组成的;高锰酸钾的分子可以运动;水是由微粒即水分子组成的。)

B.实验2: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了。

教师演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然后再注入酒精,并在液面最高处做一记号。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位置。

实验现象: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4.分析讨论:这个现象能够说明哪些问题?

(①水是有分子组成的;②酒精是由分子组成的;③水分子之间有间隙;④酒精分子之间有间隙;⑤水分子和酒精分子都能够运动。)

四、探究分子的运动规律

1.提出问题。

从刚才的两个实验中,我们发现高锰酸钾的分子可以运动,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也可运动。那么分子的运动是普遍现象吗?是部分物体的分子在运动,还是所有物体的分子都在运动?分子是自发的主动的要运动,还是被动的从动的在运动?分子是做有规律的运动,还是在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的运动是短暂的,还是长久的永不停息的?

2.观察现象。

师:请同学们观察课本p.25图7-

4、7-

5、7-6所示的三个现象,你发现了什么?(红墨水的分子是运动的;香味分子是运动的,醋和酒精的分子是运动的。)

3.提出假说。

所有物体的分子都在自发的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4.收集证据,验证假说的真伪。

(1)课件展示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的扩散现象。

强调:二氧化氮气体密度大,受重力作用应下沉,但事实上二氧化氮分子会向上运动;空气密度小,受重力作用应上浮,但事实上空气分子会向下运动。说明气体分子在自发的、无规则的运动。

(2)课件展示水和硫酸铜液体的扩散现象。

强调:硫酸铜液体密度大,受重力作用应下沉,但事实上会向上运动。水密度小,受重力作用应上浮,但事实上会向下运动。说明液体分子在自发的、无规则的运动。

(3)课件展示煤炭和墙角的扩散现象。

强调:时间越长。互相渗入越多,说明固体分子在自发的、无规则的运动,且永不停息。

(4)课件展示布朗运动。

强调:从花粉颗粒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我们可以间接推知水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5.得出结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6.应用: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的能够证明分子不停运动的事例。

水蒸发——潮湿的底面、衣服变干了,冰升华、樟脑丸升华,花香袭人等等。

五、小结:

(1)面对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微观世界,我们是利用什么方法探究的?(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模型作为猜想,再搜集证据验证。)(2)利用这种探究方法我们了解到物质的微观构成是怎样的?(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

(3)分子如何运动?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4)有哪些证据能够说明分子在运动?(扩散现象、布朗运动。)

五、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演示实验:把二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在一起

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如果我继续用劲往里压,能不能把铅块压

短? 这说明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面对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微观世界,我们是利用: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模型作为猜想,再搜集证据进行验证。利用这种探究方法我们了解到物质的微观构成是怎样的?

六、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

知识梳理

1、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分子课件【篇6】

关注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为原则,精心创设问题情景,提供探索途径,引导学生思维、讨论,在讨论中探究获得知识,发现规律,掌握方法和发展能力。

“运动的描述”是“运动和力”的第一节,这一节看似简单,但它却深深影响运动、运动和力、机械能的学习,因而理解本节的内容对后面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根据本节的内容及特点,采用讨论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师逐步深化提问,学生分析、论证、归纳得出结论,而后实例分析应用来使三维目标得到落实。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这一问题与学生生活联系很紧,学生人人都能举出很多例子。教师选择几例记录。

这个问题激起学生的心里冲突而使学生主动思考,叙述各自的看法,讨论,而后明确: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讨论探究②:你们刚才所举例子中说有的物体静止,有的物体运动,你是如何判断的?

由于物体的运动、静止是学生提出来的,问他们是如何得来,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讨论,慢慢分析得出是通过看这个物体所处的位置是否改变的方法得来。

这样引起学生再次思考、讨论,得出结论:物体位置是否变化是相对于某个物体(标准)的,由此得出参照物的概念。

讨论探究④:行驶汽车中坐着一位乘客,请你们描述乘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这里学生表述各自不同的看法,但经过讨论,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讨论探究⑤:刚上课时,大家所举的运动和静止的例子现在你怎样看?应如何完整的描述?

学生进一步的讨论分析,准确描述了物体的运动。

提问:这一节课你对“运动的描述”有了哪些认识?让学生归纳叙述本节的主要内容、判断方法,使学生对本节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本节课由讨论探究的方式进行,学生人人参与,兴趣极高,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物理规律,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活跃了课堂气氛,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所。在课堂中教师不再是一个主讲者,而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教师和学生一起去感觉、认识、探索、分析、概括,和学生建立起了良好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重视了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加强了学生间友好相处的心态。充分体现了物理教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育理念。

分子课件【篇7】

一、 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

(一) 组成生物体的元素:

[引导与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12页第2—3段,回答以下问题:

(1)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主要有哪些?

元素 玉米 人

O 44.43 14.62

C 43.57 55.99

H 6.24 7.46

N 1.46 9.33

K 0.92 1.09

Ca 0.23 4.67

P 0.20 3.11

Mg 0.18 0.16

S 0.17 0.78

(2)不同生物体内的元素的种类和含量有无差别?

(3)生物体和非生物界的元素相同吗?

(4)举例说明生物体缺乏必需元素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

[分析与讨论]:阅读右表,并分析讨论:

(所含元素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

结论:

[ 总结与拓展 ]:

1、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一)大量元素:

2)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的元素: ,基本元素:

主要元素:

细胞鲜重含量最多的元素: 氧(O)(占

细胞干重含量最多的元素: 碳(C)(

(二)微量元素:Fe、Mn、B、Cl、Zn、Mo、Cu、Ni

2、生物缺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

如:人体缺硒可能导致 病

人体缺铁可能导致 病

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种类相同)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二)原子:

[引导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12页第4段—P13页第2段,回答以下问题:

(1) 物质的基本单位都是原子,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什么是原子的质量数和价电子?

(2) 原子之间是怎样相互作用的?据图分析什么是离子键?什么是共价键?

(三)分子:

[引导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13页第3—4段,回答以下问题:

(1) 举例说明什么是分子?

(2) 水分子之间还可形成什么键?有什么意义?

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一)水

[引导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14页第1段—5段,回答以下问题:

(1) 水在活细胞中的含量如何?

(2) 细胞中水分子有哪两种存在形式?

(3) 什么是自由水?自由水在生物体中有哪些功能?

(4) 什么是结合水?结合水在生物体中有哪些功能?

(5) 两种水在生物体中分布有何特点?

(6) 无机盐在细胞中存在形式及含量?

举例说明无机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有哪些功能?

[总结与巩固]

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 和

含量:占细胞总重量的 ,

是活细胞中含量是 的物质。

自由水:

(1)定义:自由水是以 形式存在,可以 的水。

(2)自由水的作用:

(3)自由水的特点:在代谢 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

结合水:

(1) 定义:结合水是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相 的水。

(2) 结合水的作用:是组成 的重要成分。

(3)结合水的特点:结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 增强。

在 条件下的植物结合水含量相对增多 。

(二)无机盐

[引导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15页第1段—2段,回答以下问题:

(1)无机盐有的存在形式?

(2)无机盐有哪些功能?

[总结与巩固]

(1)存在形式:细胞中的大多无机盐数以 形式存在。

如:

(2)无机盐的作用:

① 参与细胞的 。

许多无机盐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如:哺乳动物血液中Ca过高 ;

番茄缺少Ca2+果实 ,缺少K+老叶

②许多无机盐与 等物质结合成复杂的化合物。

如: Mg

PO

Fe

I- 是构成 的成分。

③某些无机盐能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如:

[例题]

A.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与此无关; B、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会升高;

C、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会降低; D、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会不变。

A、水分子容易进出细胞; B、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

C、细胞的特性造成; D、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课堂练习]课本P15页:完成评价指南。

[继续探究] 通过网络或期刊收集细胞中某些微量元素和人体健康关系的资料(如Fe、Mn、Cu、Zn、Mo等)。

校本作业

(基础题)

1.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都是生物必需的

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

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高

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有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①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 ②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水 ③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 ④人体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为结合水和自由水 ⑤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新陈代谢的强弱关系不大あ薏煌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相差不大

A.①④⑤ B.①④⑤⑥ C.⑤⑥ D.②③④⑤⑥

A.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着重要作用 B.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C.为蛙心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 D.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5、 植物在冬季来临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抗寒力逐渐增强。下图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和呼吸速率变化关系图。请根据图推断以下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A.冬季来临过程中,自由水明显减少是呼吸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B.结合水与自由水含量的比值,与植物的抗寒性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C.随着气温和土壤温度的下降,根系的吸水量减少,组织的含水量下降

D.随温度的缓慢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逐渐减弱,有利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离子 培养液浓度/molL-1

K+ 1

Na+ 1

Mg2+ 0.25

Ca2+ 1

NO-3 2

H2PO-4 1

SO2-3 0.25

Zn2+ 1

(提高题)

A.Ca2+ B.SO2-3 C.Zn2+ D.H2PO-4

8.2009年春我国许多地方出现旱情,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下列有关水对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

①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下降,有利于抵抗不利的环境条件 ②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降低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 ③癌细胞中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的细胞低 ④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产生渴觉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O Si C N H

地壳 48.60 26.30 0.087 0.03 0.76

细胞 65.0 极少 18.0 3.0 10.0

(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地壳中都普遍存在,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细胞所特有的,这一事实说明 。

(2)由表中数据可知,同一元素在细胞和地壳中的含量相差甚远,这一事实说明 。

答案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分子课件【篇8】

教材分析:

教材从分子的组成入手,先说明分之在做无规则运动,然后讲到扩散现象,并对分子热运动进行讲解,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彩缤纷。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推测出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子的热运动。

难点: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教学器材: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空瓶、铅圆柱。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物质:水、空气、石头、金属、动物、植物等都是物质。而对于物质是怎样构成的,这一古老课题,很早就有过种种猜测,有的主张万物之源是“气”,有的主张万物之源是“火”。公元前5世纪墨子提出的物质的最小单位是“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德漠克利特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大小和质量不同的,不可入的,运动不息的原子组成。此后经过近20xx年的探索,直到17世纪末,才科学地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进行新课

(1)分子和分子运动

①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极小的微粒。如果把分子看做球形,它的直径约10—10米,这是一个极小的长度,不仅肉眼看不到,即使用现代的显微镜也看不清分子。由于分子极小,所以物体含分子数目大得惊人。通常情况下,1厘米3空气里大约有2。7×1019个分子,如果人数的速度能达到每秒数100亿个,要数完这个数,也得用80多年。

②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由于分子太小,目前尚无法直接观察分子的行为,但我们可以从宏观的实验现象,来判断分子的行为。

演示实验:扩散现象

出示事先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说明瓶内红棕色的气体是二氧化氮。再出示一只空的广口瓶,其实瓶内装满了空气。将装有二氧化氮的瓶子向空瓶倾倒,这时看到红棕色气体流入空瓶,开始先沉到瓶底。此现象说明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另取一只“空”瓶,按课本图16。1—2所示,将其倒扣在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这时要强调:装有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在下,装有空气的瓶子在上,抽掉玻璃隔板,二氧化氮气体不会流进空气瓶内。现在我抽掉隔板,没有出现二氧化氮气体流动的现象,我们停一会儿再来观察瓶内出现的现象。

在等候期间,组织学生自己做墨水扩散实验:同学们课桌上的烧杯里盛有清水,大家不要振动桌子,保持清水平静。请大家向清水里慢慢的滴入一滴墨水,观察墨水的变化情况。滴入的墨水将下沉,在清水中留下了清晰的墨迹,过一段时间墨迹的轮廓变模糊,墨迹变淡,周围的水色变墨。

组织学生观察前面已做的气体扩散实验。此时空气瓶出现了红棕色,下面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瓶中颜色变淡。实验现象表明,二氧化氮气体进入了空气,空气进入了二氧化氮气体中。像这样,不同的物体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也可以发生在液体之间。请大家再观察一下刚才大家滴入清水的墨水,已经没有明显的墨迹了,整杯水都变黑些了,说明墨水和水也发生了扩散。为了说明液体的扩散现象,我们再来做个实验。(按照课本图16。2—3液体的扩散实验演示)现在我们看到无色的清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要观察到扩散现象需要较长的时间。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几天前我就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大家看几天前的实验。(出示提前二天、四天、六天做的实验样本)这些实验告诉我们,静放的时间越长,界面变得越模糊不清,彼此进入对方越深。

固体之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有人用固体做过实验,将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相渗入约1毫米。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观察到过固体的扩散。煤矸石有的原来就是石炭岩,由于长期地跟煤挤压在一起,它的内部也变黑了。

大量事实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有扩散现象,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能找到许多事例。例如,某同学擦点清凉油,周围同学就能闻到清凉油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只有分子不停地运动才能相互进入对方。同时也说明分子不是紧密地挤在一起,而是彼此间存有间隙。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固体、液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又有间隙,为什么分子不会飞散开,反而聚合在一起呢?引导学生猜想,这可能是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需要我们用实验来证实。

演示实验:分子引力实验

出示演示分子引力的两个铅圆柱。随意将它们对在一起,这时两铅块并没有表现出吸引力。实验似乎得到分子间没有引力的结果,但是我们不要轻易地放弃我们的猜想,应再进一步分析原因。大家都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钉,(边讲边演示)但把铁钉远离磁铁,这时磁铁不能吸起铁钉(演示),这是为什么?(距离太远)。刚才两铅块没有表现出吸引力,是不是也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不够近呢?那么我们想法让两铅块靠的更近些。(再做实验时,用小刀将两铅块表面刮光亮,然后用力将两铅块挤压在一起)

实验结果两铅块能吸引在一起,并能负重达500克以上。这表明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只有在分子靠得很近时,才能表现出来。一般分子距离要小于10—9米时才能表现出引力。

在实际生产中,人们早就利用分子间有吸引力,来进行金属焊接了。一般焊接是靠溶化金属,从而使分子间的距离足够近,金属冷却后就焊接到一起。近代还有爆破焊接技术,它是将金属表面清洁后靠在一起,然后靠爆炸产生的巨大压力,将两金属压接在一起。

液体分子之间也存在吸引力。

实验证实了我们关于分子引力的猜想。我们再进一步思考,又会发现新的矛盾: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之间又有引力,这两者是矛盾的,分子想互吸引最终应该相互靠紧,而不应该有间隙。既然分子间有间隙,物体应该很容易压缩,但事实却是固体、液体极难压缩。我们只有根据事实,深化我们的认识,事实表明我们对分子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有没认识到的方面。

原来分子之间还存在斥力。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会不会两种力总是相互抵消呢?当然不会,只有在特定的距离r时,分子间的引力不等于斥力,这个距离r就是通常的分子间隙的距离,大约是10—10米。当分子距离小于r时,斥力和引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快,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斥力和引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当分子距离再增大,分子引力继续减小,当分子距离大于10r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有了对分子间存在斥力的认识,前面所说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小结:

通过实验和思考,我们已经对分子和分子的运动有了初步认识,现在我们共同回顾一下,看看我们已经有了哪些认识。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直径大约是10—10米。

2、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

3、分子之间有间隙。

4、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有两种,即引力和斥力。

以上几点,就是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要点,利用这些要点,能够解释很多热现象。

板书设计: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一、分子和分子运动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极小的微粒。

2、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二、分子间的作用力

1、引力

2、斥力

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

教学后记:

本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扩散现象,对分子间的作用力有正确的认识,知道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分子课件【篇9】

分子热运动扩散现象――――――→快慢影响因素温度分子间的作用分子之间的引力分子之间的斥力

教学设计(二)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 基本观点:物体是由 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2.了解气态、液态、固态分子的模型。

3.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与分子热运动的联系。会利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有关现象。 课前准备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一、扩散现象

活动1:观察图16.1-

1、16.1-

2、16.1-3 所示的实验,你发现什么现象?由此推测分子具有什么特点? 填一填

研究表明,物质中的分子都在不停地______。

思考讨论:你见到的哪些现象可以支持“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这一观点,列举有关现象并加以说明。

(提示:1.扩散现象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填一填”:做无规则的运动 2.思考讨论:略) 活动2:阅读教材第125页的“想想议议”及16.1-4,思考:什么是热运动?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和温度有什么关系?

(提示: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二、分子间的作用力

活动3:观察图16.1-5所示的实验,你看到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能说明什么? 观察如图所示的实验,你看到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能说 明什么?

填一填

物体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 思考1:观察图16.1-5所示的实验后,有同学认为铅块被吸住是因为两个铅块挤压时挤出空气后,有大气压作用而不掉下来的。对此,你是怎么认识的?

思考2:有同学认为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水不能被压缩,是因为水分子挤在一起造成的。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

分子课件【篇10】

结构化学首先是一门直接应用多种近代实验手段测定分子静态、动态结构和静态、动态性能的实验科学。结构化学它要从各种已知的化学物质的分子构型和运动特征中归纳出物质结构的规律性,还要从理论上说明为什么原子会结合成为分子,为什么原子按一定的量的关系结合成为数目众多的形形色色的分子,以及在分子中原子相互结合的各种作用力方式和分子中原子相对位置的立体化学特征。结构化学还说明某种元素的原子或某种基团在不同的微观化学环境中的价态、电子组态、配位特点等结构特征。

另一方面,从结构化学的角度还能阐明物质的各种宏观化学性能(包括化学反应性能)和各种宏观非化学性能(包括各种物理性质和许多新技术应用中的技术性能等)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性。在这个基础上就有可能不断地运用已知的规律性,设法合成出具有更新颖、结构特点更不寻常的新物质,在化学键理论和实验化学相结合的过程中创立新的结构化学理论。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地努力建立新的阐明物质微观结构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实验方法。

与其他的化学分支一样,结构化学一般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从定性到定量按各种不同层次来认识客观的化学物质。演绎和归纳仍是结构化学研究的基本思维方法。早期的有关物质化学结构的知识可以说是来自对于物质的元素组成和化学性质的研究。当时人们对化学物质(包括各种单质和为数不多的几种化合物),只能从对物质组成的规律性认识,诸如定比定律、倍比定律等加以概括。随着化学反应当量的测定,人们提出了“化合价”的概念并用以说明物质组成的规律。那时,对于原子化合成分子的成因以及原子在分子中的排布方式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结构化学的产生与有机物分子组成的`研究密切相关。有机化学发展的初期,人们总结出许多系列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呈四面体化合价的规律。为解释有机物组成的多样性,人们提出了碳链结构及碳链的键饱和性理论。随后的有机物同分异构现象、有机官能团结构和旋光异构现象等研究,也为早期的结构化学研究提供有力的实验证据,促使化学家从立体构型的角度去理解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化学性质,并从中总结出一些有关物质化学结构的规律性,为近代的结构化学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近代实验物理方法的发展和应用,为结构化学提供了各种测定物质微观结构的实验方法;量子力学理论的建立和应用又为描述分子中电子和原子核运动状态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关原子结构特别是原子中电子壳层的结构以及内力、外力引起运动变化的理论,确立了原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本质,也就从理论上阐明了化学键的本质,使人们对已提出的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加深了理解。有关杂化轨道的概念也为众多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作出了合理的阐明甚至预测。原子中电子轨道空间取向的特征也为共轭体系(如苯环、丁二烯等)的结构以及它们的特殊化学性质作出了解释。

近代测定物质微观结构的实验物理方法的建立,对于结构化学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X射线衍射结构化学方法和原理上相当类似的中子衍射、电子衍射等方法的发现与发展,大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物质分子(特别是在晶体中的分子)中原子空间排布的认识,并提供了数以十万种计的晶体和分子结构的可靠结构数据。基于对单质和简单的无机盐类(包括矿物)晶体的衍射测定,人们总结出并不断地精细化了有关原子和离子半径的数据。对于较为复杂的化合物晶体,也通过了衍射法测定了键长、键角等基本参数,还发现了原子之间键合方式的多样性和在不同聚集状态下分子间作用力方式的多样性,尤其是运用X射线晶体衍射方法测定了近三百种生物体中存在的蛋白质大分子结构,其中有些蛋白质的分子量达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原子量单位。此外,通过晶体衍射的研究,使人们能够从分子和晶体结构的角度说明这些物质在晶态下的物理性质(如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

另一类测定结构的方法是谱学方法。谱学方法在提供关于分子能级和运动的信息,尤其是更精细的和动态的结构信息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分子振动光谱(红外和喇曼光谱)是鉴定物质分子的构成基团的迅速和有力的工具。因而被称为化学物质的“指纹”,与电子计算机高速信息处理功能结合起来,人们已能通过计算机的检索和识别很快地查明未知物样品的分子结构。红外喇曼光谱的理论处理,还能提供有关振动力常数等有关化学键特征的一些数据。其他谱学法有:核磁共振谱、顺磁共振谱、电子能谱(包括光电子能谱、X 射线光电子能谱、俄歇电子能谱)、质谱(见质谱法)、穆斯堡尔谱学、可见-紫外光谱、旋光谱、圆二色性谱(见圆二色性)以及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等。

物质的某些物理常数的测定,也能提供有关分子结构的某些整体信息,如磁化率、折射率和介电常数的测定等。此外,高放大率、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还能提供有关物质表面的结构化学信息,甚至已能提供某些分子的结构形象。

分子课件【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定义与实例。

2.电解质分类: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分方法与实例。

能力目标:

1.通过演示电解质导电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索能力。

2.通过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

在分析强弱电解质的同时,体会结构和性质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1.基础知识导学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在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插入演示实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问题讨论:

(1)是非辩论。

①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非电解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②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③单质是非电解质。

(2)哪些物质是常见电解质?它们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是不是电解质?为什么?

、氨气溶于水都能导电,是电解质吗?

氯化氢和盐酸都叫电解质吗?

(3)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与单位体积中能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有关,即与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非绝对数目)有关。离子浓度大,导电能力强。

讨论:试比较0.1L 2mol/l盐酸与2L 0.1mol/l盐酸,哪一种导电能力强?

(4)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区别(指导阅读后填表或讨论)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定义

溶于水后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溶于水后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及具有强极性键的共

价化合物。

某些具有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电离过程

不可逆过程,无电离平衡。

可逆过程,具有电离平衡。

电离程度

几乎100%完全电离。

只有部分电离。

溶液中存在的

微粒

(水分子不计)

只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不存在

电解质分子。

既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又有电解质分子。

实例

绝大多数盐(包括难溶盐)

强酸( )

强碱( )

低价金属氧化物( )

弱酸

( )

弱碱( 、大多数难溶碱如 )

电离方程式

2.重点、难点剖析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是指化合物而言,但认为除电解质之外的物质均是非电解质的说法是错误的,如单质不属于非电解质。

(2)电解质与电解质溶液区别:

电解质是纯净物,电解质溶液是混合物。

(3)电解质必须是在水分子的作用或受热熔化后,化合物本身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并不是溶于水能导电化合物都是电解质。如 等溶于水都能导电,但 是非电解质。它们导电的原因是:

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并非 直接电离出来的。

(4)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是由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决定的,离子浓度大,导电能力强;离子浓度小,导电能力弱。离子浓度大小受电解质的强弱和溶液浓度大小的决定。所以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也不一定弱。

3.思维发展与反馈

把0.01mol纯净的烧碱固体分别投入下列100mL的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有明显变化的是( )

A.0.5mol/L的硫酸 B.0.5mol/L的醋酸溶液

C.0.25mol/L的盐酸 D.0.25mol/L的硫酸铜溶液

随堂练习

1.下列物质:①能导电的是( )

②属于电解质的是( )

③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溶液 B. C.液态 D.液态

E.蔗糖溶液F.液氨G.氨水H. 溶液

I.石墨J.无水乙醇

2.把0.05mol 固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的导电性基本不变,该液体是( )

A.自来水 B.0.5mol/L盐酸

C.0.5mol/L醋酸 D.0.5mol/L氨水

相信《分子课件(收藏十一篇)》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师资料,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分子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