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精选十四篇

04-22

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篇1)

从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到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注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与活力,邓小平时期注重解放和发展生产、xx时期相对突出稳定平衡、习近平时期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人民的期待,历史的重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高瞻远瞩,直面难题,勇于担当,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总部署、总动员,吹响了改革的号角。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大幕,徐徐拉开。

全面深化改革,加强了顶层设计、系统协调。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找准突破口;全面深化改革,注重法治引领,以制度创新促根本变革;全面深化改革,以落实为关键,注重顶层基层齐头并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给人民群众带来扎扎实实的获得感。

今天的神州大地,正发生着数不清的改变,亿万中华儿女的力量汇聚,延展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为璀璨的特殊单元,放眼今日中国:

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正实现着中国经济结构的深刻转变。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建设制度和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全面深化改革各主要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基本确立。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长征。而今天的长征,就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三】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长征路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近日,中宣部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连续播出迎接党的十九大电视10集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再次引领我们坚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信念,鼓舞深化改革和扶贫攻坚的斗志,号召我们奋发有为敢于担当,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

回首过去,68年前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新中国孕育诞生之际,毛泽东同志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时隔半个多世纪,在2017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大力弘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精神"的号召。如今,中宣部播出10集电视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迎接党的十九大。新的"革命"征程面前,我们要当好主角,坚持自己的担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无论处在哪个领域、哪个层级、哪个部门和单位,都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自觉服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听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统一指挥,用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实际行动,撸起袖子加油干,将我们党领导的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坚持自己的担当,不忘初心,将改革进行到底。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建国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的革命事业推向前进。作为中国共产党员,我们要始终忠诚党的事业,保持一股革命热情、一种拼命精神,在细微处建功,善小而为,物小亦为,用责任担当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作为。我们要从一言一行上见担当,从一点一滴上把改革工作做到底、做到实。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要真正把自己的责任担当落实到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落实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实际行动中。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新的革命长征路上,只要我们坚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信念,坚持自己的担当,扎根基层,勇于"革命",真抓实干,我们就一定能向党、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四】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深入反映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和重大突破,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已于7月17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20点首播,连播10天,每天一集。

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推动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这个总目标,深刻表明了改革的鲜明性质和根本任务。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

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这"六个紧紧围绕",既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突破利益固化的樊篱,体现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必将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五】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十集大型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讲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并且将会持续的推进深化改革。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家要长治久安就需要一些改变,旧时代的发展方式不适应现代社会,改革开放30多年来,证实了我们走的道路是正确的。但是,粗放的改革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的需要,要想发展,必须要全面深化的改革。

第一集主要是讲述了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战略部署的决策过程,系统阐释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往哪儿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重大理论问题。第二集聚焦经济体制改革,围绕了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出了新常态这一重大判断的过程,全景式地展现了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过程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健全产权保护制度改革、构建对外开放型新体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内容。第三集主要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对于政治体制改革提出的目标、作出的部署、展开的实践和取得的成效等,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三个层次,重点关注"依法治国"。第四集聚焦司法责任制改革、诉讼制度改革、司法便民利民改革等,用生动的改革故事,讲述了司法体制改革如何"做成了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做成的改革"。第五集聚焦文化体制改革,以"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讲述中国故事"贯穿全篇,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核心目标,突出本论文改革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确保"两个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推到媒体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在互联网时代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

第六集聚焦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通过揭秘《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出台背后的决策故事,展现改革的攻坚克难。第七集与第八集聚焦了国防和军队的深化改革,深入解读了我军这一轮整体性、革命性变革的时代背景、战略考量和重大举措,生动展示了我军改革重塑的全景画卷、巨大成就和崭新风貌。第九集第十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全面深化改革,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能够更好地生存,更改地发展。

十集的纪录片让我深刻感受到国家改革的决心,也从总体上感受到国家改革的全面深化。全面深化改革的3年多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不是结束,这是开始,也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让我们看到了每个人的"中国梦"。

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篇2)

根据中央宣传部统一安排,7月12日至7月底,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套)每晚20:00将连续播出迎接党的十九大电视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通过观看该电视专题片,本人感受颇深,对深化改革有了更深的认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勾画了新的蓝图,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地高举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

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一系列出台的改革“线路图”和“时间表”,将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面精神,将是党全国的一件大事、要事。进一步深化改革,要解决的大多是触及面广、配套性强、利益关系复杂的题目,推动新型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是条件,就业保障、医疗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等改革一样需要在序进行,转型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业是关键,行政体制、金融体制、财税制度等改革也是重要支持。几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政治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四个全面”稳步推进,比如,在社会经济领域,反贫困、公共服务领域等力度不断加大,在行政领域,简政放权取得重要进展,这些改革都为公正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

在这次深化改革的浪潮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警察的我,应当服从命令、听众指挥,积极主动地加入到改革中来,拿出百分之百的恒心和勇气,常抓不懈,将工作的重心和着力点转移到全面深化改革中来,将改革进行到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全面深化改革顺利推进,如期完成全面深化改革各项目标任务。

全面深化改革势在必行,改革任重道远,作为我们在基层公安战线上工作的同志,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必须从实际出发,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认真组织开展好各项公安保卫工作,为兴仁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决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殷切希望。我们将努力把本职工作干好,为社会主义建设保驾护航,为维护一方平安贡献自己的力量。

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篇3)

习近平总书记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那么如何才能啃下这些“硬骨头”呢?在笔者看来,唯有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稳扎稳打地走好自我创新之路,才能实现这个目标。而改革是场持久战,要走好改革之路,就要有敢试敢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与勇气,就要有着眼大局、“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与力量,就要有舍我其谁、“敢挑大梁”的责任与担当。唯有牢牢掌握这三个“核心密码”,才能解开改革这把“连环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纵深发展。

核心密码一:决心与勇气

“如果你具备开始的勇气,就有了成功的豪情。”(戴维·维斯考特)可见,敢于迈出第一步至关重要,而畏首畏尾,终将难成大事。改革之路亦是如此,唯有下定改革的决心,拥有敢闯、敢试、敢为的勇气,坚定改革的信念不动摇,才有可能取得改革的“硕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场动真碰硬的自我革新在全党拉开帷幕。从狠抓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化落实,到“八项规定”、“七个有之”的严厉执行,全党上下统一思想,敢于披露问题、解决问题。这每一次的改变、每一步的迈进,都饱含着“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与勇气。因此,我们要发扬大胆探索、勇于开拓的精神,以“改革未成功誓不罢休的决心”和“狭路相逢、敢于亮剑”的勇气,去攻坚克难、闯关夺隘,打开改革的“第一层钥匙”。

核心密码二:智慧与力量

决心与勇气固然重要,但一味蛮干解决不了问题。要想从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困难重重的情况下突围而出,就得有过人的智慧和强大的力量。智慧决定了策略的正确性,力量决定了执行的可能性。身为改革开放的前沿者,邓小平同志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改革智慧:“从决定性环节入手”、“对的就坚持,不对的抓紧改”、“善于运用辩证法”、“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大处着眼”等等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他曾说,“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总是有摸不着、有失足的时候。关键是不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少犯错误。因此,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日,我们在借鉴学习邓小平同志宝贵经验的同时,还要结合时代特点,认真思考当下的改革智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为改革前行的动力,成功打开改革的“第二层钥匙”。

核心密码三:责任与担当

改革意味着改变革新,就是前人未曾走过的路,我们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败、会迷茫,如果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每当此时,就需要我们肩负起应有的责任与担当,破除地域、系统的界限,增强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果一味地畏首畏尾、患得患失,不敢担当,一味地推诿扯皮、抓而不实,不愿担当,就无法攻克改革路上的众多“娄山关”“腊子口”。唯有责任与担当,才能激发“不复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唯有责任与担当,才能激发舍我其谁、敢挑大梁的雄心壮志,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唯有责任与担当,才能树立“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大局意识,为改革事业奉献自我。因此,我们要肩负起责任与担当,稳扎稳打、实抓实干,为增强群众的获得感而努力,争取打开改革的“最后一层钥匙”。

邓小平同志曾语重心长地嘱托:“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可见,我们肩上的担子只会越来越重,责任也会越来越大。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好改革之路,牢牢掌握“决心与勇气、智慧与力量、责任与担当”这三个核心密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创造中国改革发展的新奇迹而努力奋斗!

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篇4)

在第三集中,政论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围绕“人民民主新境界”这一主题,旗帜鲜明地阐释了将“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路径的重要意义,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立足新时期、解决新问题,对国家治理体系进行孜孜探索、改革创新。全片立意深远、论证充分,结合丰富详实的历史资料,旨在表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具体而言,本集作品围绕“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三大内容,分析了在党的领导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以及依法治国的深刻含义,传递了中国共产党推动、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信心与决心。

在第三集中,论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江苏省睢宁县人大代表的《民情日记》让人印象深刻。为说明人大代表如何才能“代表民意”,创作者聚焦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层实践,将镜头对准了人大代表的《民情日记》。日记本上的字字句句不仅记录了代表们了解民情、聆听民意的全过程,也回应了人民群众对于人大代表的信任与期待,成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的重要见证。

在中国,“人民当家做主”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人大选举之外,以“协商”调和矛盾、求同存异、扩大共识,也是体现主人翁精神的方式之一。创作者尤为关注党的十八大有关“协商民主”的阐述和论断。20XX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协商民主”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重要文件中,为新时期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对此,作品围绕“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这一观点,回顾历史、立足当代,用以说明权力必须依循法律的轨道,才能造福社会、造福人民,若是置法律而不顾,则必然祸害国家、祸害人民。今天,随着社会公众的法制意识不断提升,也在倒逼政府必须进一步依法行政,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依据法律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才能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维护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综上所述,本集作品集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描绘了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的盛世图景。我们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使当今中国的政治体制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新阶段。为迎接党的十九大,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在沿着民主、法治的道路,坚定改革决心、积累改革成果,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引领我们坚定不移地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胜利彼岸。

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篇5)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一部不间断的文化长卷。本集政论片纵览五千年历史,梳理大中华文化,从多个维度展现了新时期延续文脉、深化改革的进程。

这一进程,繁茂丰盛,多彩多姿。从出台的重要文件看,就有13项之多,既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意见、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指导意见等宏观政策指导,也有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文艺评奖制度改革、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等领域措施支持,此外还涉及了关于文艺工作、关于舆论工作的重要讲话。本集对这15个大的方面都有精彩论述,不少方面还左以具体事例。

虽然论述上涉及宏大进程,但是在片子的谋篇布局上选择了多个小的切入口,以小见大。如开篇用中国美术学院许江的讲述,用对襟中式服装比喻建筑的中国化;用广西南宁“钥匙阿姨”的事例,来谈及打开信任之门,传递邻里亲情;用中哈边境兵团老人52年的义务巡守,来表现“边疆永不移动的界碑”。另外,总书记视察曲阜孔子研究院,谈到要仔细阅读《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这两本书的细节及温州城市书房、微视频《初心》的“现象级”传播等事例也都具体可感,说服力十足。

本集除了访谈对话外,在多处使用了中央领导出席活动、会见外宾的同期声,大大增加了片子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会见普京的寒暄用语“早上到的吧,从莫斯科来的”,听着更是平和、亲切。

也许因为题目是延续中华文脉,本集的解说词及同期声在文采上似乎比前四集更加注重,精彩语句不断,如“站在历史高度,回应时代关切”、“规划了路线图、明确了时间表、布置了任务书”、“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对楷模的学习,对功勋的尊重,对英雄的敬仰”、“创作要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与时代同在”,等等都很耐读,令人回味。

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篇6)

深化改革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今天,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呈现错综复杂、多样多发的特点,改革也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在越来越深的水中前行,遇到的阻力必然越来越大。《孙子兵法》在谈到权衡利害关系时说:“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在深化改革中研究新谋划、制定新举措,我们同样要权衡考量各方面的利害关系,寻找推进改革的最大公约数。深化改革的重点,直指15个领域,涵盖60项任务,这些都是亟待突破的深层次问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没有哪一项可以轻松跨越,任何一项重大改革措施,都可能面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挑战。

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有新的谋划、新的举措,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进而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在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因此,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积极主动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举措。

改革越往后、越深入,面临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甚至越来越直接触及利益关系和权力格局,改革之艰巨,更需要我们以更加坚定的信心、不畏艰难的决心和敢担当、敢负责的勇气,不退缩、不犹豫、不徘徊,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积极主动加快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改革,配套推进相关领域改革,不断用深化改革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以新的谋划和新的举措推进改革,让我们将改革进行到底。

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篇7)

7月17日开始,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播出,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引领的伟大变革,以全景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气势磅礴,振奋人心,高屋建瓴,引人深思,面对成绩我们自豪,面对问题我们不退缩。习近平总书记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这句话更是令人印象深刻,诸如近期的公务员社保并轨、医疗改革等,可谓困难重重,但这些“骨头”啃下来之后,确是惠及亿万群众,民心所向,效果显著。

共产党人不怕困难,更不怕“硬骨头”,这是从长征、从雪山、从无数革命实践中留下的传统。当今,正面临改革的深水区,要想啃下“硬骨头”,则需每名党员干部改变作风,紧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步伐,以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精神,主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摸准症结所在,追本溯源,从根子上解决群众的难题。

中央八项规定,从严管党治党,就是治疗党员干部懒、散的良方,让党员干部从思想和行动上产生内生动力,激发工作活力,将推进改革进行到底。推进改革过程中要把大局意识落到实处,要以大公无私的责任担当,“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面对改革必然带来的利益调整,必须敢担当有勇气,先公后私,以超强的政治勇气和高超智慧突破桎梏,敢啃硬骨头。

要啃下“硬骨头”,就要增强工作的针对性、连续性和实效性,切实抓好改革措施的落实,防止做表面文章。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不能把出台文件、召开会议作为任务,也不能把制定新措施、新政策作为目标,而是应始终奔着问题去、揪着问题改,务求做实功、见实效。通过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限定期限,定时督办落实,及时反馈结果,真正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要明确工作程序和步骤,划清责任边界,严密衔接时序,促进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不断固化工作成果,有力提高工作的精细化程度,以更大的勇气和担当进一步推进改革落到实处。

草原上有句话,再香的肉也不如骨头有滋味,改革更是要不畏艰难勇往直前,这块“硬骨头”我们会甘之如饴。

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篇8)

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播出以后,让我对深化改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结合第三集《人民民主新境界》谈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更高举起改革开放旗帜,提出了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用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改革,推动新一轮改革大潮涌起。其中在政治制度方面,就要求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发展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政治发展道路的政治保障,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的;我们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建的;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然而,我们党目前还在一些方面存在领导能力、执政水平不完全适应当今需要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全面深化改革是深刻的变革、全面的变革。没有领导水平,不尽快提升能力,是不足以完成这些任务的。”因此,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必须通过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使党的领导适应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

发展民主政治,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是中国发展民主政治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中国的民主政治绝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政治文明的有利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把他人的东西好好加以消化吸收,化成自己的东西。

发展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首先就要体现在怎样推动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在政治上当家作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和广阔的空间。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这些制度的优势和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我们改革就要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改革把这些制度应该发挥的功能、特有的优势在政治中得到充分体现。

发展民主政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民主政治建设离不开法制建设。我们发展民主政治,就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制,通过法制制度的运作,不断完善人民的民主权利,保障人民能够行使的权利,法制不发展,民主也不可能获得发展,二者不可分割。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坚定不移的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向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扬帆起航!


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篇9)

7月23日晚。央视一套播出大型政论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的第七集“强军之路(上)”。

一个半世纪前,就是在南海之滨的深圳湾的海域,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大门,古老的中国跌入苦难的深渊。历史的警钟仿佛大海的涛声久久回荡——强国必须强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准确把握这一强军目标,用以统领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努力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升到一个新水平。这支从历史的战火硝烟中一路走来的队伍,向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发起新的冲锋,向世界一流军队迈出坚实步伐!

一部人民军队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的历史。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立“党指挥枪”等一整套建军原则制度,到抗战时期实行精兵简政;从新中国成立后多次调整体制编制,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百万大裁军,我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改革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歇。

一支军队,只有勇于变革,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一支军队,根本职责就是利剑在手、枕戈待旦,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强国梦就难以真正实现。历史的规律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到哪一步,国防实力就要跟进到哪一步。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军事力量。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要知道从哪里来,更要知道向哪里去。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为了设计和塑造军队未来,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使它成为历史性、突破性的改革,为今后20年、30年国防和军队发展打下基础。

新一届中央军委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前进,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夺取军事竞争主动权。党中央决定将国防和军队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盘子,上升为党的意志和国家行为。牢牢把握坚持改革正确方向这个根本,牢牢把握能打仗、打胜仗这个聚焦点,牢牢把握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这个指向,牢牢把握积极稳妥这个总要求。谋民族复兴伟业,布富国强军大局,立安全与发展之基。一场浴火重生、开新图强的历史性变革,在中国大地蓬勃展开。

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篇10)

4月29日,兵团党委召开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暨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推进会。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兵团党委书记、政委孙金龙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兵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作风和更加奋发的作为,推进团场综合配套改革顺利收官、国资国企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坚定不移把兵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自治区副主席、兵团党委副书记、司令员彭家瑞主持会议,兵团领导孔星隆、李新明、李发义、邵峰、穆坦里甫·买提托合提、姚新民、张勇、鲁旭平、李冀东、钟波出席会议。

孙金龙指出,兵团党委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打好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国资国企改革两大攻坚战为突破口,推动兵团深化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孙金龙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积极主动查找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和国资国企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抓好整改。要以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目标,加强连队“两委”建设,着力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要以增强基层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的,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害。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证,扎实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向纵深挺进。要以防范化解金融债务风险为抓手,主动化解存量债务问题。

要以夯实作风、匡正用人导向、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履行主体责任,强化担当精神,学会统筹协调,抓好班子队伍,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以兵团深化改革新成效庆祝新中国成立周年。

彭家瑞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坚定信心,紧盯目标,压实责任,攻坚克难,综合精准施策,敢于动真碰硬,以改革新成效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兵团更好履行职责使命、服务新疆工作总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会上,兵团党委团改办、兵团党委国资国企改革办、兵团地方金融监管局、兵团党委组织部、兵团财政局作了发言。

兵团党委、兵团副秘书长,兵团机关有关部门和直属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各师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部分团场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篇11)

为迎接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深入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成就,中央电视台承担制作的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播出以后,让我们对深化改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回顾过去,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过去的39年里中国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年一个样,十年大变样。这都是因为改革开放的结果。正是我们党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前30年历史经验教训,才有了改革开放这一次伟大创新,才让中国人空前之近地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曙光。展望未来,改革开放更决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靠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是必然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总结回顾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深刻把握国内国际发展大势,精辟阐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么样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重要性,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系统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和重点任务,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最为让大家热议的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这个关键词应该说最让人们熟悉不过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自我革新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也是我党的悠久传统。从上个世纪伟人所讲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到今天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自我革命的勇气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的问题,以上率下,全党共同行动;狠抓八项规定落实,坚决纠正四风!变的是时间、空间,不变的是信念,一种砥砺前行、不忘初心的真信念。“进京赶考去”,靠什么赶考,就是要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作为的干部队伍。

如何确保全面深化改革落到实处?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进行改革。目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将要改革领域将触及群体利益、个人利益,这需要改革执行者敢于与困难阻力做斗争,就像宋代教育家 ,程颐说过─“事之当革,若畏惧而不为,则失时为害”。如果现在不敢改革,错过时机,那么势必会影响到我国伟大复兴梦的实现。所以改革勇气必须要有!需要发挥实干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的不是夸夸其谈者而是真抓实干家。如果只会纸上谈兵、缺乏实干,这将会导致改革措施落空所以在实施改革过程中,上至领导下至普通干部只有撸起袖子,真抓实干,才能推动改革的进行,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篇12)

近期,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在央视陆续播出,第九集《党的自我革新》反映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和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的伟大进程,从中我们看到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如何不忘初心,从严治党,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7月24日,中共中央决定对同志涉嫌严重违纪问题立案审查,人民日报对此发表评论员文章《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文章指出,这一决定充分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也体现了我们党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充分说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不管是中共中央对违纪同志的立案审查,还是专题片中展示的全党“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扣接着一扣拧,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一体推进,整体提升”的共同行动,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新的决心和能力。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民。”这句话朴实而又真切的表明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理念。只有不断增强全党的纪律意识,严字当头,加强纪律建设,才能使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实效,才能确保党有效发挥坚强领导核心作用,为改革的深入推进保驾护航。“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趋时适治”。改革正在进行时,从严治党在路上,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没有人能置身事外,惟有顺应时代潮流,积极革新,才能在发展路上行稳致远。

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篇13)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作出了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从1978年再次出发的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开始缔造震撼世界的“中国奇迹”。四十年来,尽管有过曲折、有过质疑,但我们党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却从未动摇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今天中国兴旺发达的大好局面。四十年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中华民族也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一是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增长了226倍,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二是治国理政模式实现了“权威―民主―法治”的动态平衡,基本形成了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为核心职能,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为框架和以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共建共治共享、公共服务型现代治理新模式;三是走上了现代城市化发展之路,城市活力进一步释放,创造了新的财富、新的产品、新的文明、新的生活方式;四是通过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全方位改革,为广大民众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和发展机会,不断改善民生,不断增加收入,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富裕、幸福、文明的美好新生活,尤其是中国的减贫事业,使得7亿多人口脱离了极端贫穷,为世界的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样的发展奇迹,在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

作为一名普通百姓,我们每个人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也深深地感到骄傲和自豪;而作为一名卫计工作者,更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也深知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之重大。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6.7岁,健康水平已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深化医改方面也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分级诊疗制度加快形成,所有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织起覆盖城乡、多层次衔接的基本医疗保障网,跨省异地就医费用逐步实现直接结算;实施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基本实现儿童药、短缺药持续稳定供应;落实抗癌药“零关税”配套措施,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扩展到14类,开展21种大病集中救治,细化慢病签约服务,加强重病兜底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80%以上。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健康关系民生福祉,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面向健康中国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我们仍然任重道远,只有坚定不移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才能最终实现病有所医,促进全民健康。

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篇14)

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五集《延续中华文脉》于7月21日晚8点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首播。本集聚焦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对四个方面问题进行探索:中国出版业、演艺业、影视业,如何从高原走向高峰?以人民需求为导向,五年中,普通老百姓享受到哪些文化改革成果?面对全新舆论格局,中国媒体融合之路走向何方?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国文化如何在世界舞台上展现魅力?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必须承认,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但也要看到,制约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文化产业规模还较弱小,文化软实力与我国经济大国、文明古国的地位还不相匹配。概而言之,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但并非是一个文化强国。因此,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体制是保障,改革出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高度,回应时代关切,擎起改革这一最鲜明的旗帜,审议并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思路、主要任务和政策保障,共开列出25项、104条重要改革举措及工作项目,并按照20XX年、20XX年、20XX年三个时间节点明确进度要求,为文化改革发展规划路线图、限定时间表、布置任务书,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既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到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再到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出台,把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城乡规划,以人民需求为导向开启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时代,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分享着文化改革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文化是沟通心灵最好的桥梁,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中外民众相互了解和理解,不仅可以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环境,也有利于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对此,审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增强中华文化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竞争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由此,让中国文化带着自信向世界展示出独特的魅力。

民无魂不立,国无魂不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回望过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化体制改革攻坚克难、全面发力,一批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重大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重点改革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文化活力迸发,文化魅力生长。展望未来,伴随着文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有理由相信,作为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继续创造出新的辉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