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读后感

05-01

写作品读后感时有什么具体的模板吗?在作品这本书当中对于情节的描述相信感动了很多人。 读后感的过程是对原文的重新理解,栏目小编为您特别精选的“国学读后感”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国学读后感 篇1

▲《国学的天空》读后感范文(一)

“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可以从中体验不同的人生经历,汲取丰富的营养,可以开阔自己的思维,了解自己不知道的世界。当我拿到傅佩荣老师写的《国学的天空》这本书时,首先我产生一种好奇:

什么是国学?这么抽象的词语,这本书是写什么的呢,经过仔细阅读才有所明白,傅佩荣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这四位大家的学术和思想,把自己的研究心得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娓娓道来让我从中得到启发,明白了许多道理,使我得到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非生而知之者也,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说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他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他是靠着努力向古代的圣贤学习,逐渐的温故知新,才能融会贯通取得今天的成绩。而在他年轻的时候,由于家境贫寒,他做了很多卑微的工作,但孔子从来没有忘记一件事,那就是学习,他用所有的时间来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在他生活的时代,普通人家的子弟到十五岁就不再念书了,大学只是专门为一些贵族子弟开设的。孔子不仅把大学的所有内容都自学成才,而且学的比普通的贵族子弟还要好,因此,鲁孟子要求孔子在家教书。到了“三十而立”之后,孔子不曾被国家所用,未谋得一官半职,但孔子仍不放弃自我成长的机会,仍然一如既往的珍惜时间,修炼自己。

看到孔子对学***份执着,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卑微。曾想:自己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毕业,都在不停的学***文化知识,觉得很枯燥,现在参加工作了心想终于可以轻松一下了,终于不需要再枯燥的学习了,然而孔子的教诲让我感到羞愧。

审视自己,脑海中残存的只是大学里学***些理论性知识的的只言片语,要满足现在的教学工作需要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学无止境。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你想给孩子半桶水,你首先必须有一桶水。我想做的是读书,广泛阅读,从书中学习各种知识,使自己更富有。

同时在《国学的天空》这本书中傅佩荣老师在桓公读书这一节讲了读书的真谛。在书中写到“对于桓公读书,轮扁提醒他,你不要光读死书,古人写的书是他思想的成果,而思想本身是灵活的,你要懂得怎么应用才行。”桓公读书的故事把千古以来怎么读书的道理都说出来了,书一方面要读,但要把书本上的智慧消化,必须自己亲手去操作,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有真正深刻的心得。

有了心得之后,就不会再执着于表面上的文字章句了。所以我不想读死书,我想学习思考,学习应用,活着读书。

“言必行,行必果。”这句话的意思我们都很明白,就是说话一定要守信,行动一定要有结果。然而孔子却说:

然小人哉。光看字面的意思我们也许会吓一跳,难道说话守心也有错吗,孔子为什么会说“言必行,行必果”是小人物呢?傅佩荣老师的讲解让我茅塞顿开,同时让我学到了做人要信与义兼顾。

这本书举了一个例子:a刚买了一把猎枪,一个非常好的朋友b借了它。他说他下个月要去野餐。甲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但在这个月,我的朋友患有抑郁症和自杀。时间一到,b就来找a。现在把猎枪借给我,履行你的诺言。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言必行,行必果吗?把枪给他,他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不用负责吗?从这个小实例中我们看到现在到将来之间还有一段时间,可能出现不可**的变化,我们不能教条化要看各种实际情况的需要。

我不认为孔子教导我们不守信,而是让我们在守信时不要忘记拥有灵活的智慧和坚定的原则。孔子的学生有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意思是告诉我们跟别人约定的事情要符合道义,说话才能去实践。相反,如果约定的事情不和法,违反了社会礼仪和法律,即使说了也不能实践。所以我们与朋友交往时,不要轻易的去说我答应你什么什么事,而是一定要考虑到是否符合道义,接近道义才能去实践,否则就算约定了也会失信。

以上是我读的《国学的天空》的一点体会,这本书所给予我的感悟不仅仅于此,这本书真的值得我去细细品读。它其中所包含的智慧,人生的哲理,为人处事的方法,做人的道理等真的不愧是我们的一份精神食

▲《国学的天空》读后感范文(二)

国学的天空是一部国人都应该看并且能看懂的书。

说到汉学,我们不得不提到儒道,他们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史。

对于入世者,孔子、孟子是必须的;对于出世者,老庄是必须的。

孔子主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性的价值必须由内而发,人道确立则万物亦得以安顿。孟子认为“思诚者,人之道”,只要真诚,就可以体验自我要求的力量,走上人生正途,由此活出人格的尊严与伟大。

老子的修养方法是虚与静,以道为本源,由此孕生智慧,则人生的困境与虚无之感化解于无形。庄子相信人的最高智慧在于明白“未始有物”,既然哪些,在现实生活中,人生何必执着?何不逍遥自得,与道同游。

儒道两家亦颇有渊源,孔子多次问礼于老聃。而在百家争鸣后,唯有儒道两家存在至今。究其因缘,大有说头。

两者既有对立,也有互补。它在不同时期的中国历史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之实施正是对道家之学的借鉴。

而武帝时期,重用儒生也是国家要强盛的一种思想需要,正所谓不立不破。

对于中国的士人来说,儒家之学可立伟业,道家之学养天年。两家之学为中国读书之人提供了两条可以选择的路,此路不通还有一条,众人又何乐不为呢?

当然了,一般都是先想平天下的嘛,人最初的理想总是很宏伟的。在现实的冲击下,理想破碎,灵魂需要慰藉。这就找到道家之学。

我想这也是汉武帝废黜百家儒学之后,道教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原因。当然也和起清静无为,与世无争有关。

▲《国学的天空》读后感范文(三)

我经常在家人面前吹嘘自己涉足的领域很广。关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体育,我可以说一两件事。但作为一名工科学生,我总觉得我的心出了问题,可能就是所谓的内涵。虽然也喜欢名人轶事,但是中华上下五千年,自己所了解的也只是沧海一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绝对不是几个名人,几件轶事所能代表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才是中华文明的积淀。妻子主修史学,推荐我读《国学的天空》,她说这本书浅显易懂,见解深刻,最适合“菜鸟”。

拜读了傅佩荣教授的《国学的天空》,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满满的感动。反躬自省,确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傅教授用孔、孟、老、庄的智慧解答当代人的心灵困惑;以孔孟精进入世,以老庄安顿身心,引领着我们领悟四位先哲思想精髓,找到立身处世的人生正路。经过仔细的回顾,我突然发现传统文化与it项目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的理念和方法有着同样的微妙之处。

一、修己安人,以和为贵。

孔子曰:“徳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修己,就是指人的心性修养。

在企业里,作为一名员工,首先要培养自己的道德,学会尊重人,然后与他人合作。如果人人都重视自我修养,注重以身作则,项目管理的沟通效率将提升,项目管理的成效也自然会得到提高,推己及人以实现各得其所、各有所安。

“执其两端而用其中”谓之中庸,中庸是不偏不倚、不走极端的为人处世道理。在it项目管理中,就要求具备“人和”精神,贵“和”持“中”,以和为贵,注重“度”的把握,不偏不倚、行权执中、与时屈伸、刚柔相济,不搞折衷和放弃原则,才能使项目建设高效顺利的推进。

二、忘适之适,无为而治。

当你走在路上,忘记了脚的存在,那么说明你的鞋子很舒适,老子讲的“忘适之适”,就是忘记舒适的舒适。对于一个员工来说,激情、努力、奋斗史我们的常态,然而“忘适之适”才应该是我们应该有的自在的喜悦。

“忘适之适”是内心的最佳状态,“无为而治”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无为,不是不为,无所事事,而是主张为人处世都要遵循自然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it项目管理工作应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态势,按照规章流程办事,实事求是制定管理方法和策略,另外还要以冷静持重的态度做事,顺应自然之道,适时采取行动且坚定不移地实施。

读罢此书虽收获颇丰,但毕竟还是传统文化领域的“菜鸟”,见解不深甚至有所偏差。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本书只是我学***文化开始,从自身做起,传统文化的学***可以成就快乐的人生,也必定能让我成为一名更优秀的员工。

▲《国学的天空》读后感范文(四)

初识傅佩荣先生是在央视的《百家讲坛》中。傅先生主讲的《孟子的智慧》语言生动幽默,道理深入浅出且富有哲理,令人印象深刻。之后开始关注先生的书,《国学的天空》就是傅先生著作中的一部。

一开始,总有一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敬畏。我觉得没有一定的古代文学,我不敢和别人谈。也许它承载着太多古代先贤与智者的结晶,使思想浅薄者无从下手,从而更显其博大、精深。但当我去品读这本书时发现,傅先生以他渊博的学识,独特的视角,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读者真正领会到国学的内涵,在聆听古代先贤们思想的同时,也重新审视着自己的价值观。

儒家讲“出世”,道家讲“避世”,且二者颇有渊源。孔子曾问礼与老子,受过老子的点拨,这在孔子的思想中也有所表现。孔子说: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意思是说有人用我就做事,没有人用我就隐居起来。说明孔子也知道避世的方法。

但孔子还说过“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意思是我们没有办法与飞禽走兽一起生活,如果不同人群相处,又要同谁相处呢?

天下政治若是走上正轨,我就不会带你们去试图改变了。”这句话充分地表达出儒家的“出世精神”,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明明知道理想不能实现,还要做,为什么?因为逃避不是最好的方法,如果大家全都归隐山林,求得个人自在,那这个社会要怎么办?

天下无道,更需要知识分子出来努力改善,即使知道力量有限,再怎么做也无法达到世界大同的境界,但还是不肯放弃。所以,儒家的智慧并不表现在解脱上,而表现于:在适当的时代与环境中,以适当的途径去达成理想的结果。

这也是儒家与道家的区别。

关于读书人的使命,早在千年前,北宋大儒张横渠先生就发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呼号。

至今听来仍振聋发聩,无法心安!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时代,更需要国学的思想来使浮躁的心绪归于宁静。我们有时会抱怨命运的不公,总是不给自己成功的机会。

又有谁想到是否机会来了,是因为自身修养还未达到而错过了呢!这样的困惑孔子的学生子路也遇到过。他问孔子:

“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毫不犹豫的答道:“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意思是君子遇到穷困的时候,还能保持本色,小人就胡作为非了。

穷,则独善其身!在尚未实现个人理想时,要运用道家的“避世”哲学。以“清净、无为”来排除干扰、**等杂念。

加强自身修为,蓄势待发!达,则兼济天下!等到实现理想时,则要采用儒家的“出世”思想。

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去造福一方。

如今的时代,是开放的时代,也是多元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面对风云瞬息万变、充满**的社会,需要我们不断的读书,读好书,在借鉴古代先贤们智慧同时,本着做事先做人原则,以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来完善自身的品格,成就人生!

国学读后感 篇2

《国学的天空》是一部引领我们走进国学世界,感受古代智慧魅力的作品。作者傅佩荣教授,以其深厚的哲学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将孔孟老庄等国学大师的思想精髓娓娓道来,使得这些古老的理念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国学所蕴含的深邃与博大。孔子主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一观点强调了人性的价值必须由内而发,人道的确立则能使万物得以安顿。这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谋而合,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更要关注人性的发展和完善。

孟子则提出了“思诚者,人之道”的观点,认为真诚是体验自我要求的力量,是走向人生正途的关键。这一观点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提醒我要时刻保持真诚和善良,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自己和他人。

此外,《国学的天空》还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国学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书中提到的“和为贵”的思想,让我意识到在与人相处时,要学会包容和理解,以和为贵,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总的来说,《国学的天空》是一本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作品,让我对国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感受到了国学思想的博大精深,还学会了如何将这些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古老的智慧将继续陪伴我成长,指引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国学读后感 篇3

《国学的天空》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它像一座桥梁,连接了古代的智慧与现代人的心灵。傅佩荣教授以其深厚的哲学功底和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为我们揭示了国学中的孔孟之道与老庄之学的精髓,同时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心灵的慰藉与指引。

孔子主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被各种外界因素所牵引,迷失了自我。而孔子的这句话提醒我们,人性的价值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源于内心。我们应该从内心去寻找力量,去弘扬道义,去成为更好的自己。这种思想不仅对于个人成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于社会和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孟子则强调“思诚者,人之道”,真诚是人性之本,只有真诚才能体验自我要求的力量,走上人生正途。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诱惑和挑战,很容易失去本心。而孟子的这句话提醒我们,无论面对何种情况,我们都应该保持真诚,坚守道义,这样才能活出人格的尊严与伟大。

除了孔孟之道,书中还深入探讨了老庄之学。老子主张“道法自然”,认为万物都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来说,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过于追求物质利益,忽视了自然规律的重要性。而老子的思想提醒我们,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与发展。

庄子则提出了“逍遥游”的思想,主张超越现实束缚,追求自由与无限。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来说,同样具有启示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被各种规则和框架所限制,失去了自由与创造力。而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应该超越现实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与无限,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

总的来说,《国学的天空》是一部极具启示性的作品。它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古代的智慧与魅力,更为我们提供了心灵的慰藉与指引。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了国学的重要性与价值,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追求真理与道义的信念。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不断践行这些思想,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国学读后感 篇4

小时候知道孔子,好像是在批判和打倒孔家店开始的。那个时候才刚刚记事,我是在大字报和标语中知道了孔孟之道,孔孟之道作为维护封建皇权和伦理的理论基础,是大毒草,是被革命的对象。对孔子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是封建旧制度的代言人,是一个蒙蔽中国老百姓几千年的伪君子、大坏蛋。那个时候,我们把他叫做孔老二,对他只有蔑视和憎恶,没有尊重,没有一点点好感。

随着年龄的增大和国家对传统经典教育的恢复,慢慢对孔孟之道的了解多起来,孔孟之道不再是大毒草,孔子也不再被人们鄙夷的称作孔老二。后来,自己买了《论语》,也就是为了看《论语》而看,好似在学习古文,在记忆其中的经典名句,对孔子学说的认识并不深刻,也不系统,也没有多少体会和感受。

真正的对孔孟之道精髓的理解,是看了《国学的'天空》这一本书。应该说,我们对于孔子学说的学习和教育还是确实存在很多偏见和不足。傅佩荣老师对于孔子学说的演绎,深入浅出,他总结了孔子学问的三个特点。即学习传统、学思并重、学行并重。

学习传统,在孔子时代指的是学习五经六艺。孔子不仅学习传统的智慧结晶,也习得传统技能。所以他在30岁的时候就已经展现为一个人才的典范了。现在需要学习的传统,就应该包括我国自古至今所有文化的经典之作,也应该包括其他文明的经典之作。学思并重,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仅仅知道学习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思考,否则一味接受外来的资料和信息,没有一个中心思想予以统一,难免导致混乱。在这一点上,就要按照哲学中的扬弃处理,对任何事物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不能犯片面性和绝对化的错误。既要有发扬、保留和继承的扬的过程,也要有抛弃、克服的弃的过程。既要要去其糟粕,也要取其精华,要有批判,也要有继承。学行并重,是要注重实践,特别是道德实践、社会实践。好学首先要降低物质的欲望,还要在言行上磨练自己,然后在向良师请教的基础上使自己走上正途。我们要认真对照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在认识事物的时候,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了解事物的演进变化,分清事物彼此间的区别联系,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提高自己胜任本职、服务社会的能力。

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提高自己胜任本职、服务社会的能力,就要从自身做起,珍惜宝贵的时间,利用一切时间来学习,象书中讲的老人粘蝉一样,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在有限的生命区间里掌握足够的知识和本领,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成就一份事业。成就一番事业,还应该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研读经典的目的,就是要在学习中了解过去几千年社会发展的历程,从经典学习中学习经验,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在主动把握自身走向人生正途的同时引领大家一起造福社会,担负起社会的责任。这也就是学到了儒家的入世情怀。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国学经典,不仅仅是读了一本书,更不是把其中的只言片语拿来运用,而是在学习中领会书中的精髓,读经典,悟人生,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对照自己的责任,每日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反思自己的思想行动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而在创先争优实践中自觉地修改不足,提高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国学读后感 篇5

《国学的天空》是一本由傅佩荣教授所著的书籍,它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了国学的基本思想和智慧。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国学对于人性的理解、人生的指引以及社会的和谐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我被孔子“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思想所震撼。这句话告诉我们,人性的价值并非来自外界,而是由内而发。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使命,我们应该发挥自己的潜能,积极地去追求真理和美好。同时,孔子还强调了人道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使社会和谐稳定。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是密不可分的。

其次,孟子的“思诚者,人之道”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孟子认为,真诚是人生的基石,只有真诚才能体验自我要求的力量,从而走上人生正途。这让我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是否做到了真诚待人、真诚做事。同时,孟子还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我们应该通过修养和教育来发掘和发扬自己的善性。这让我更加坚信,每个人都有向善的可能和力量。

在阅读《国学的天空》的过程中,我还对道家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老子主张“道法自然”,认为万物都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发展。这让我认识到,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放下执念,顺应自然,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化。庄子则提倡“逍遥游”,主张超越现实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和无限。这让我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是否过于执着于物质和名利,忽视了内心的需求和感受。

总的来说,《国学的天空》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籍。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国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对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进行了反思和调整。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国学智慧,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实践。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本书籍,感受国学的魅力和智慧,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学读后感 篇6

《国学的天空》是一本深入浅出地解读国学经典的著作,作者傅佩荣教授以独特的视角和流畅的语言,引导读者走进国学的世界,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国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书中对孔子和孟子的思想进行了深入剖析。孔子主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强调人性的价值必须由内而发,通过个人的修养和努力来实现人道的完善。这一观点让我深刻体会到个人的责任和担当,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孟子则认为“思诚者,人之道”,真诚是人生的正道,只有真诚才能体验到自我要求的力量,活出人格的尊严与伟大。这一观点让我明白了真诚的重要性,无论在人际交往还是个人成长中,真诚都是不可或缺的品质。

其次,书中还涉及了道家思想,尤其是老子的智慧。老子主张“道法自然”,强调顺应自然规律,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这一观点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我们应该学会放下执念,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化,顺应时势,与自然和谐相处。

此外,书中还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故事,将国学智慧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应用。这些案例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具有很强的启发性,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产生共鸣。

总的来说,《国学的天空》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国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领悟。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将这些国学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境界,为实现更高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同时,我也推荐这本书给更多的朋友阅读,相信他们也能从中受益良多。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