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有趣的钟教案

05-02

每位老师不可或缺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因此教案课件可能就需要每天都去写。写好教案课件,可以防止老师漏报重点内容。为了解决您的问题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献上一篇可行的“有趣的钟教案”,希望我所分享的内容能给您带来一些帮助不妨收藏一下吧!

有趣的钟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感受汉字的趣味,产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2.了解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3.能搜集字谜,开展一次猜字谜活动;能搜集体现汉字趣味的资料,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学习,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增强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学会搜集资料,培养独立、合作的探究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单元导入,明确语文要素。

1.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重量级嘉宾,它可有几千年的历史啦,听老师描述,猜猜它是谁?(音乐)

它是时间的纽带,它让我们悠久的文明传承至今,却璀璨如新;

它是空间的纽带,它让我们虽口音各异,但却可以看着同一封家书,落泪伤心;

它是我们的审美,横平竖直,告诉我们中正平和才是至美;

它是我们的精神,颜筋柳骨,告诉我们字如其人乃是修行!

它是谁呢?一起说(汉字)是的,我们每天都和它打交道,却从未好好地走近它,今天我们随着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一起遨游汉字王国,聊一聊“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是血脉”的中国汉字!

2.明确语文要素。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1页,单元导语页,明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圈画重点。

3.学习前言。说到汉字,其实我们平时读书看报写文章都离不开它,请看42页,这是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前言部分,读一读,看看你对汉字有了哪些了解? 横竖撇捺,大有乾坤,接下来,我们继续去感受它的魅力。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重在激趣,寥寥数语,营造了浓浓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

二、借助“阅读材料”,打开活动思路。

本单元分为这两大板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大板块,“汉字真有趣”,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汉字真有趣)同学们,齐读课题。

1.阅读《字谜七则》。

引入:字谜,就是一种有趣的文字游戏,请大家读一读字谜七则,看看谁能猜出谜底。

(1)我们来交流谜底是什么?重点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引导发现字谜的趣味:

字谜1——日:根据字形、字义特点得出谜底。(板书:字形、字义)

字谜2——坐:谜面表现了字形特征。

字谜3——也:加上不同部件,组成不同汉字,从而有了不同的意义。

字谜4——口:对比几个汉字部件的不同,引出了谜底。

引导学生继续创编字谜:

比如:喜欢有,讨厌无;哭了有;笑了无;语文老师有,数学老师无……再看看咱班同学,谁有谁无呢?

教师小结:其实,只要我们利用汉字的字形特点,就能无限创编,课下,请同学们继续创编,体会趣味。

字谜5——休:从字形角度思考:亻+木=休;从字义角度思考:人靠在树上,正好表示休息的意思。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汉字的造字可不是凭空而来的,字谜的设计正是充分利用了汉字,字形、字义方面的特点。

(2)引导学生将这七则字谜进行归类。(1——4则是文字谜

,5、6两则是画谜,第7则是故事谜。)

2.阅读《门内添“活”字》。

引入:其实字谜游戏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三国时期就流传着和字谜有关的故事。

(1)感知趣味:老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门内添“活”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曹操设置的这个谜语有什么特点?

(2)发现趣味:实物+汉字的组合来设置谜语,构思新奇。赞曹操的智慧,赞汉字的神奇!

3.阅读《有意思的谐音》。

引入:学到这里,老师也想来赞一赞同学们:今天大家的表现真是“飞机上挂暖壶——高水平(瓶)”!同学们,我刚才说的这个句子叫什么?对,歇后语!我们书上也有几句歇后语,自己读一读,看你发现了什么?

(1)交流发现。

预设:每一则歇后语中,括号里的字和括号前的字读音相同。

(2)深入探究:

追问:那同学们觉得这些歇后语谐音部分的两个字,作者最终想要表达的是括号里的意思,还是括号外面字的意思呢?有疑惑了,我们看几个例子。五个句子对应书上的五句歇后语,想一想怎样填?

(3)教师小结:所以你看,歇后语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这些都是运用谐音的歇后语,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4)再读体会。好,下面把所有歇后语送入句子中,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读完评价:这是谐音歇后语的运用,这样表达浅显易懂,语言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

4.阅读《枇杷和琵琶》。

引入:第4则阅读材料是一个谐音笑话,自己读一读,读完告诉老师,客人为什么说: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1)学生交流。

(2)教师点拨。此琵琶非彼枇杷。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便乱用,否则会闹笑话。

5.回顾总结,提升认识。

同学们,发现了没有?以上四则材料,无论怎样的形式,都是从汉字的音、形、义方面做文章。(板书:义)

(1)第1、2则阅读材料中,谜语和字谜故事,从字形、字义方面体现了汉字的趣味。

(2)第3、4则阅读材料中,谐音歇后语和谐音笑话从字音的方面体现趣味。音、形、义,就是汉字的三美。(板书:汉字三美)

鲁迅先生说: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义美以感心。大家以后可以有意识的,从这三方面去认识汉字,了解汉字,感受汉字的趣味。

过渡:不过古人最早造字的时候并没有体现这些音、形、义的特点,随着中国汉字历史的发展,象形字根本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所以我们充满智慧的祖先,创造了形声字。看第一板块的最后一篇阅读材料《有趣的形声字》。

6.阅读《有趣的形声字》。

(1)方法点拨。本文有难度,我们在平时也可能在考场上会遇到长文、难文。这个时候尤其需要我们跳出字里行间,从宏观上,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其实这篇文章就讲了形声字的几种造字方法,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形声字有几种造字方法,分别是什么?抓关键句,抓过渡句很容易就找到了。

(2)交流发现。

预设:借助过渡句,发现本文讲了形声字的两种造字方法。

预设:形声字十分有趣,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

预设:汉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想去探索汉字的奥秘。

[设计意图]借助书上的阅读材料,可以从汉字的音、形、义方面去了解汉字,充分感受汉字的趣味,为下一步开展活动打开思路,激发探究汉字的欲望。

三、交流“活动建议”,明确活动任务。

过渡:同学们,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汉字的神奇有趣,书上阅读材料中的这些只是一些例子,也只是冰山一角,学习不能浅尝辄止,我们还可以在课下通过搜集,有更多更有趣的发现,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前面的活动建议。

1.明确活动内容。

这两个活动都需要我们搜集资料,注意书上出现的是“搜集”这个词,请同学们把它圈起来。我们中年级学过“收集”资料,什么是收集资料?那搜集呢?

从“收集”到“搜集”难度提高了!

2.学习搜集方法。

万事开头难,难在无方法。我们教材的编者很贴心,为我们提供了三种搜集资料的渠道,请同学们读一读,画出关键信息,想一想有几种渠道,分别怎样操作?

(1)自主学习。

(2)交流点拨。

(引导学生学会更加精准地查找需要的资料。)

[设计意图]我有意调整了教学顺序,先学阅读材料,充分感悟汉字的有趣,再引出前面的活动建议,学生更有方向,教学更加顺畅。这样处理,便于老师的“教”,更便于学生的“学”。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灵魂处理教材!

四、组建活动小组,制订活动计划。

过渡:那这么多资料都需要我们去搜集,工作量太大,也有难度!怎么办呢?

1.学习制订活动计划。万事开头难,也难在无计划。合理分工,制定计划,很有必要。老师这里有一份活动计划范例,同学们看一看,活动计划,大致分为几部分呢?

(1)学生交流。(标题,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过程、活动分工等。)

(2)现场分组。

字谜组,谐音组,形声字组,指定组长。

2.打开活动思路。

这些都是我们刚才学习过的,想想:除此以外,还可以从那些方面了解汉字的趣味?

预设:我觉得,谐音广告也很有意思。

预设:每个汉字都是有来历的,我想搜集其他的造字故事。

预设:我对今天所学的汉字音形义的结合很感兴趣,我想从这个角度搜集、了解。

3.教师评价鼓励。民族的自信源于文化的自信,探究汉字,趣味多多。

[设计意图]出示活动计划范例,让学生在了解活动计划基本形式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组成小组,便于开展活动。此外,阅读材料只是一些范例,学习活动不应拘泥于此,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拓宽活动思路,在更丰富的活动形式中感受汉字趣味,遨游汉字王国,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实践性、开放性。

五、聚焦汉字文化,激发活动欲望。

结课:同学们,我们今天读汉字、写汉字都习以为常,殊不知,我们正在使用的,就是这个星球上最美、最独一无二的文字。(音乐)《淮南子·本经训》里写到:昔者仓颉造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传说汉字被创造出来那天,老天爷感动地用粟米下了一场雨,魑魅魍魉因为无所遁形,而惊吓地夜晚大哭。因为汉字就是一道光,它照亮了我们文明之前的蒙昧和黑暗。)可以说,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华文化。

课下,让我们心怀感恩,心存敬畏,在组长组织下,按计划和方法开展活动,期待大家的趣味交流。下课!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学生带着好奇与期待走进课堂;课堂尾声,激趣结课,再次升华认识,带着对汉字的敬畏和感恩开展活动,让汉字的魅力走进学生的心灵。

▶板书设计:

汉字真有趣

音、形、义

收集→→→搜集

有趣的钟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滥竽充数》和《画龙点睛》的内容,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两个成语的意思。

2、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3、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三、教学准备:

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1、填字成词。

自相( )盾 画龙点( ) ( ) ( )充数

张口( )舌 张( )舞( ) 形象( )

乌云( ) 电( )雷( ) ( )不已

2、《自相矛盾》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呢?

(1)指名复述

(2)教师点评,要求再简洁一些

(3)再指名

二、精读《滥竽充数》

1、教师板书滥竽充数。同学们,题目是故事或者文章的明白了题目的意思,对于我们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请问“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说

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在这个词语中是指“吹竽”的意思,出示图片

充数呢?就是蒙混其中,充数字。

关键是这个“滥”,老师这里有几种解释:

(1)坏的;

(2)不加选择的;

师生交流,说理由。

2、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成语故事的学习。指名读课文前半部分,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1)师生交流

(2)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竿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出示两个句子: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①比较这两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

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

②还有什么原因吗?师生交流

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③看到这句话,我们能联想到一次词语:叫做装模作样

教师板书:合奏

(4)指导朗读――指名――点评――再指名――齐读

3、就是这样一个不会吹竽的人混在演奏队伍中,居然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但是故事的结尾却说“只好”逃走了?同学们,什么叫“只好”?

(1)师生交流

(2)为什么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呢?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告诉我答案。

(3)师生交流

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

教师板书:独奏

4、教师小结:从不会吹竽却拿着与别人一样的俸禄到只好灰溜溜地逃走,东郭先生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样的道理呢?

(1)师生交流

(2)你们想对东郭先生说些什么?你们对东郭先生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3)老师送大家两句名言:

有真才实学 展鲲鹏大翅

混得一时,混不得一世。

希望东郭先生的教训,各位同学铭记。

三、精读《画龙点睛》

1、板书课题,知道课题的意思吗?师生交流

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l)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生交流

(2)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

(3)出示扫描的图片

(4)指导朗读描写龙的句子(反复诵读)

2、同学们如果你是一名游客,你相信吗?为什么?

(1)师生交流,板书:“前”、“不信”

(2)你会对张僧繇说什么?(多请几位同学说)

(3)同学们,这就叫做“一再要求”。

3、出示:游客不信,都以为张僧繇在唬人,大家一再要求,张僧繇只好提起笔来,轻轻一点。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游客们惊叹不已,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

(1)教师范读,同学们体会一下,感受到了什么?

(2)师生交流

(3)体会理解一些重要的词语:“轻轻一点”、“霎时间”、“腾空飞去”、“惊叹不已”、“无不佩服”、“神奇”。教师板书:“后”、“惊叹”

(4)指导朗读

4、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1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龙真的腾空飞去,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论――师生交流

(2)通过这则成语故事,我们知道了什么?

(3)在我们身边有这样技艺高超的人吗?比如在绘画、运动、学习等方面?

(4)师生交流

5、这样精彩的故事,我们再来读一读好吗?

(1)齐读《画龙点睛》

(2)在这则故事中有很多词语值得积累,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样的一个填空题。

(将全文作为填空式打在幻灯片上,然后一边读一边完成填空,积累语言,然后再少一些文字,多一些填空,让学生自己试着说说。指名说,其他同学默默地跟着念)

老师相信大家回家后一定能把这个故事记下来,说给自己爸爸妈妈听,好吗?要请家长给你们打分的哦!

四、分类布置作业:

(一)基础题:

1、朗读课文。

2、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二)自选题

1、续写故事。提示:当齐宣王要求吹竽者独奏的消息传来,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请你接着写下去,题目自拟。

2、你是亲眼目睹张僧繇画龙点睛的人,面对被点睛的两条游龙腾空而起,你内心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请你以《给张僧繇的一封信》为题,说说这件事情的经过,以及你对张僧繇态度的变化和感受。

有趣的钟教案 篇3

活动内容:水果的排列、数量和**。

活动要求:

通过摆水果、数字卡片和贴**让学生初步接触排列等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比较和初步归纳的能力,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并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和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1)用吹塑纸剪成的香蕉(绿色)、苹果〈红色〉、梨黄色)各11个,其中30个装成2个及3个的各6盘〈蓝色〉.

(2)背面分别写有数字1、2、3的香蕉、苹果、梨的**各1张。

(3)"爸爸"、"妈妈"、"小孩"**各一张。(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套同样的小**〉

(4)用于贴"爸"、"妈""小孩"的白纸若干张〈事先分组,根据组数而定。6人一组,选好组长。〉

(5)用于粘贴的不干胶。

2.学生准备

(1)香蕉、苹果、梨的实物各1个。

(2)数字卡片"1"、"2"、"3"各6张。

(3)胶水1瓶。

活动形式: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活动(先独自活动后分组活动〉。

活动过程:

一、检查学生准备情况

(水果、**、胶水放在抽屉里;通过按“l”、“2”和“3”,数字卡堆叠在桌子的左上角。〉

2、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自主操作,体验组合和排列的规则。

(一)摆水果,领会有趣的排列。

1. 教学生从准备的三个(不同的)水果中随便拿出一个放在课桌面上的正中间。你拿出的是什么水果?

(师一一贴示**:

引导学生认识有三种拿法。这是第一**。)

2.想一想:三种水果拿出一个后还剩下几个,是什么和什么?拿出来放在桌面上的下方。(认识有苹果和梨、香蕉和梨、香蕉和苹果三种情况。〉

三。把两个水果排成一行。什么在左边,什么在右边?有不同位置的行吗?

(师贴出第二组水果**,引导学生察比较上下两盘装的水果一样,因为放的位置不同,就有6种排法,真是有趣。揭示课题:"有趣的排列"。

〉4.请小朋友把三种水果放在一起,都有哪些水果?大家都一样吗?(三种水果不管位置放成一堆,只有-种情况。)

现在请把这三种水果排成一排,把你最喜欢的水果放在左边。仔细看看:左边是什么?中间是什么?右边是什么?

[评:"把最爱吃的放在左边"学生好奇、兴奋,有较强的生活情趣。]

(1)请最爱吃香蕉的同学起立。询查摆法(贴出**〉,摆法相同的坐下;摆法不同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摆的?还有没有别的摆法?

都请坐下。(贴出香蕉、苹果、梨和香蕉、梨、苹果两幅图。)

(2)请最爱吃苹果的小朋友说出摆的情况。张贴了两张苹果,香蕉,梨和苹果,梨和香蕉的**。)

(3)最爱吃梨的小朋友是怎样摆的呢?(贴出梨、香蕉、苹果及梨、苹果、香蕉两幅图。〉

结合黑板上的六幅**,引导学生了解三种水果按顺序排列,有六种排列方式。

[评:结合实物,进行第一次概括。]

(4)请小朋友收好水果。

(二)排数字。讨论学习,探索排列规律。

1从水果的形状上画出数字“1”2“3”

(1)看-看,想一想香蕉像数字几?(贴出写有1的香蕉图)

(2)带叶的苹果,遮住一半,它的外形像数字几?(贴出写有2的苹果图)

(3)梨子的一半呢?(贴出写有3的梨图)

[评:由水果图抽象为数字1、2、3,既是一种抽象,又体现由生活情趣到数学情趣的转换。]

2.看第二组水果图说数字。学生看苹果和梨时说“2,3”,看梨和苹果时说“3,2”。依次说出六个数字。〉

三。看第三个**,让学生边看边读数字123、132、213、231、312、321。

4讨论和学习,探索把数字1、2、3放在一排,不同的位置,有几种安排。

[评:结合实物进行第一次概括后,又结合数字进行第二次概括。]

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些有趣的排列里面藏着一些小秘密,你能找出来吗?邻座的互相讨论,说一说,再说给大家听。

[评:让学生在操作、观察的基础上,结合比较、分析,通过讨论,寻找排列的规律。]

师生一起得出:1排在左边的有两种排法p同样,"2"或"3"排在左边的也各有两种排法,一共有6种排法.只要我们学会这种方法有序的排列,就能很快把这6种排出来。

5学生们用数字卡按顺序排列。

(l)试着摆123 132

(2)独立摆:213 231

(3)系统摆:312 321

(4)每个学生独立操作,有序地摆出这6种排法。

[评:通过试着摆、独立摆、系统摆,让学生初步认识有序的排列。]

6.收好数字卡片。

(三)贴**,巩固、加深有序排列。

"爸爸"、"妈妈"、"小孩"三人排成一排照像,能照出几张位置不同的**?你们能把这些位置不同的**都贴出来吗?6人一组,组长带领讨论贴的方法、顺序。

比一比,看哪一个组合作得好,贴得又对又快.(对**都贴好的小组逐一展示,并进行评比。)

[评:小组活动,人人动手;三人照像,生动有趣;又对又快,争取第一]

三、全课小结

在今天的活动课程中,我们通过摇摆,寻找和思考来初步了解有趣的排列。排列是哥哥和姐姐在中学学习的一门很难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一年级的孩子都知道了,能有序的划出去,孩子真聪明,真能干!

[总评:这节活动课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形象直观,生动有趣,通过学生的操作,孕伏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学生充分活动的同时,体现了适当的思维训练。

整个活动体现了活动的可操作性、参与性、自主性、趣味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体现了活动课的特点。

这节活动课的活动内容贴近儿童、贴近生活,儿童喜爱;活动方式操作性强,形象直观,易于组织;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在活动中,加强了日常训练,提高了活动课的质量。]

有趣的钟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3、解课文内容,知道成语《自相矛盾》的意思。

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2、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准备:

投影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简单的几个字却浓缩了深刻的道理,有些成语还包含着有趣的故事,你能说说几个这样的成语吗?

2、学生交流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师:我们今天来学习几个新的成语故事,第一个是什么?

5、板书:自相矛盾

6、提问:什么是矛?什么是盾?

7、指名说,看图理解

8、提问:“矛盾”放在一起组词是什么意思?

9、师:我们中国的汉字很有趣,每个字都有单独的含义,可是把两个字放在一起组词,意义又发生了变化,如:东西,斟酌

10、过渡:矛盾这个词的意思就来源于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下面就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本,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

2、生自读,师巡视。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解释

(2)重点指导:“戳”

(3)指名解释,做动作

三、精读《自相矛盾》:

1、指名读,思考:这个成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洁的话概括。

2、指名说3、理清故事线索:师:一个完整的故事由起因、经过、结果构成,请大家找出来

4、故事起因:一个楚国人卖矛和盾

(1)过渡:卖东西要吆喝,他是如何吆喝的呢?请同学表演,评价

(2)注意关键词:夸口,什么叫“夸口”?

(3)哪些词表现他在夸口?

(4)再来读读,感觉他的夸口

5、故事经过:有个围观的人问他

(1)过渡:这个人正在自卖自夸时,围观的人听了后,会有什么表现呢?

(2)指名读

6、故事结果: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1)过渡:这个楚国人有何反应?

(2)学生齐答

(3)“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

(4)他为什么会“张口结舌”?

(5)此时,这个楚国人会想些什么呢?

(6)如果你是当时围观的人,想对他说点什么呢?能给他一些善意的忠告吗?

四、拓展:

1、你从这个成语中学到了什么?

2、生活中,你有过自相矛盾的时候吗?

五、作业布置:把这个故事说给父母和朋友听

有趣的钟教案 篇5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有趣推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1.经历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能够对这些现象进行合理的分析。

2.学生学会运用列表、尝试、操作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推理,发展推理能力。

3.能够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在经历推理判断的过程中树立自信,体会生活中这些现象中蕴含的数学道理。

教学重点:

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按照一定方法进行推理。

教学难点:

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用表格的形式处理信息。

教具准备:

课件、1号学习单和2号学习单、磁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抛出问题,学生猜测:糖果放在哪个杯子里?

2.不同猜测,学生明白:还需要更多的数学信息方可判断。

3.呈现信息,尝试分析:1.绿色杯子是空的,2.糖果不在蓝色杯子里。

4.语言描述,找出结论:糖果一定放在黑色杯子里。

5.梳理过程,引出课题:回顾刚才是怎么判断出糖果在哪个杯子的?

教师导语:是呀,由给出的两个信息,通过分析,最后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么有趣的问题我们称为推理问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有趣的推理。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确要想知道糖果在哪个杯子里,必须给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并且会用排除法做出判断,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这样有趣的推理现象很多,并对推理问题产生深厚的兴趣,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初涉新知,尝试推理。

1.呈现主题图,理解题意。

2.学生尝试判断:你们觉得笑笑、淘气、奇思分别在哪个组?

(让学生说出结论,不说出想法。)

3.学生记录推理过程。

4.展示连线与文字叙述两种分析过程,并进行比较。

让学生明确连线和文字叙述这两种方法的`相同点是:都是从奇思入手。(简单)

5.展示列表法,引导学生把表格填完整。

初步体会到借助表格进行推理的简便性,并且懂得根据1个已知的肯定判断能推出4个否定判断,但是1个否定判断,不能直接推出1个肯定判断。所以推理分析应从重要的肯定的信息入手。

6.通过对比,体会用表格的形式处理信息的简便性。

7.进一步呈现有序推理的分析过程,学生掌握列表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记录分析问题的过程,并且通过对比帮助学生建立多种推理模式,引导他们借助表格来推理,感受思考数学问题方式的多样性和简洁性,并且掌握列表这一策略。]

三、方法运用,巩固练习

生活中这样的推理现象可多啦,你们想不想象福尔摩斯那样用心观察,认真分析推理?请拿出2号学习单,先看懂题目的信息与问题,并用列表法进行判断。

1、甲、乙、丙三名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获得了前三名。他们是这样介绍自己的比赛成绩的:

甲:“我得的不是金牌。”

乙:“我没有获得银牌。”

丙:“我比乙快。”

这三名运动员分别获得了什么奖牌?(用表格判断)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运用列表这一策略进行分析推理,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回顾过程,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推理有趣吗?推理时要从哪入手简单,而且快……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梳理从连线、文字叙述的推理过程到学会列表法进行推理,更重要的明确从何入手、怎么分析与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学生扎实掌握列表法。]

机动安排:

五、运用多种策略,发展推理能力。

2、小红、小丽、小芳和小兰四个人同住在一座四层的楼房里。已知小红比小丽住的楼高,比小芳住的楼底,小兰住第四层。小红、小丽、小芳和小兰各住哪层?(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分析的过程。)3.书上第66页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分析的过程,进一步明确有些推理现象可以借助简易图简化推理过程;有时推理前先进行合理的分类,就可以把原来比较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一些,再次感受思考数学方式的多样性。]

有趣的钟教案 篇6

导语:对于自己的身体,孩子们一直充满着理解的兴趣。我们教师需要做的是创造必要的学习情境,帮助他们了解身体,逐步提高自我意识。

因此,我选择在这个有趣的游戏中和孩子们一起展示。通过这一活动,会让幼儿觉得体检既神秘又有趣,利用幼儿这一心理特点,引导幼儿了解人的身体以及体检的部位与方式。

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大班综合活动《有趣的检查》。

一、说教材:

对于自己的身体,孩子们总是充满了理解的兴趣。我们教师需要做的是创造必要的学习情境,帮助他们了解身体,逐步提高自我意识。因此,我选择在这个有趣的游戏中和孩子们一起展示。

通过这一活动,会让幼儿觉得体检既神秘又有趣,利用幼儿这一心理特点,引导幼儿了解人的身体以及体检的部位与方式。

二、说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人体的某些健康体征。

2、了解体检的部位及方法。

3、 教学重点:让孩子了解体检方法和体征。

四、说教法:

针对这次教育活动的教学目标,根据幼儿对身体的认识了解情况,整个活动过程以游戏为主要形式,整个过程动静结合,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做到师**融互动。整个活动与孩子们协调配合,有组织、规范、有序地完成。

五、说教学过程:

1、各种各样的病人。

老师讲故事的第一部分,让孩子们知道故事里有什么奇怪的病人。

2、有趣的检查。

老师讲故事的第二部分,让孩子们知道有哪些有趣的测验。

3、我知道的身体检查。

4、情境表演:“有趣的检查”。

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幼儿表演。

5、游戏:有趣的检查。

整个活动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幼儿创设宽敞自由活动的环境,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做到师**融,让幼儿步步行进,逐渐成长为身心健康的个体。

有趣的钟教案 篇7

导读:随着幼儿身心的发展,中班幼儿对周围环境充满着好奇,他们总是不停的看、听、摸、动,见到新奇的东西,总会伸手去摸、去拿,他们会积极运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感兴趣的事物。

一、教材分析:

随着幼儿身心的发展,中班幼儿对周围环境充满着好奇,他们总是不停的看、听、摸、动,见到新奇的东西,总会伸手去摸、去拿,他们会积极运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感兴趣的事物。在户外踢球的时候,常常听见几个孩子讨论到各自小脚的本领,如我踢的球很远我的脚本领大,会骑自行车你看,我还会用脚尖走路呢等等,孩子们对脚的兴趣十分浓厚。由此,我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根据该年龄段幼儿的活泼好奇、喜欢积极动用感官探索周围世界的特点,设想通过《有趣的脚》这一活动,让孩子们对脚有个较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这一选材注意了情趣性、游戏性和幽默感,避免简单的说教和操作,进一步增加幼儿了解周围事物的特点,也给幼儿留有充分想象的空间。

二、目标分析:

为鼓励幼儿探索,满足其好奇心我确定了第一个目标在活动中探索脚的秘密,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在平时的活动中,我发现我班的孩子特别胆小,缺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的勇气,所以我把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作为第二个目标。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在活动中探索脚的秘密,从而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2、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三、准备分析:

1、脚印的引出,为幼儿探索脚的秘密做了铺垫,引出了孩子们比脚印、探索脚的秘密的愿望,使幼儿学习更主动、更积极。

2、四条小路的创设,为幼儿探索脚的秘密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幼儿通过亲身的的体验去感觉脚的秘密。

3、水彩笔、报纸、剪刀的提供,为幼儿打开了又一寻求知识的通道。小画家的称谓让幼儿有一种成功感和自豪感,促使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大胆的与同伴交流,发展他们手指肌肉的锻炼和同伴之间的合作精神。

4、录音机的使用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打开了一扇窗户。孩子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做着脚的运动,既为好动孩子的兴趣持久性提供了机会,也为一些内向的幼儿提供了适合他们学习的途径,让他们在幽静的环境中,静静的得到知识的熏陶。

活动准备:

1、脚印2、四条小路(垫子、积木搭的、塑料小路、木棍路)

3、彩笔、旧报纸、剪刀(供幼儿印脚印用的)4、录音机、磁带

四、流程分析:

1、活动一开始,我让孩子们自由的玩脚印,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自主的发现自己的脚和脚印有什么不一样,为下一环节探索脚的秘密做了一个前期的准备工作。在一起动动小脚这个小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边听着音乐,边跟着我的指令做一些相应的动作,看似是做做动作,其实是在巩固一些脚的部位及名称,既为好动孩子的兴趣持久性提供了机会,也为一些内向的幼儿提供了适合他们学习的途径,让他们在幽静的环境中,静静的得到知识的熏陶。

2、为了让孩子们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习,我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所创设小路,让幼儿去探索,探索小脚走在不同路面上的不一样的感觉,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感觉,发展了孩子交往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讨论小脚的用处和保护小脚,是为能力较弱的孩子所设计的一个环节,这也是此教学活动中的一优势。

3、印脚印是这个活动的延伸部分。在这个活动中,利用听课老师的资源,让孩子们和客人老师之间互动起来。

活动过程:

(一)、玩脚印、比脚印,探索脚的秘密

1、幼儿玩脚印。2、幼儿比脚印。

师:把你们的小脚跟脚印比一比,你会发现什么小秘密呢?

3、交流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你的小脚怎么样了(脚长大了,脚趾长了,宽了)4、脚趾操(巩固对脚的认识)

[NextPage]

(二)、游戏(走小路):提供四条路

1、孩子们来找一找有哪四条路?

2、请你们光着脚到四条小路上去走一走,感觉怎么样?(幼儿自由走小路)

3、交流:你走了哪条路,感觉怎样?(幼儿自由讲述)

4、师小结幼儿讲述内容。

5、再次尝试,体验走小路。师:我们的小脚感觉出走在不同路面上的不一样的感觉,小脚还有什么本领呢?

6、讨论小脚的用处:(走、跑、跳、踢)幼儿每说出一种,全体幼儿学做。

7、讨论保护小脚:小脚有那么多本领,我们平时怎样保护小脚呢?(穿鞋、穿袜子、洗脚、剪脚指甲)

(三)、延伸活动:印脚印

五、活动反思

(一)、活动目标的达成分析

1、这是一次主题背景下的活动,《有趣的脚》的活动目标是来源于主题目标,在幼儿已有一些相关的经验的基础上,确立在活动中探索脚的秘密,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和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这两个目标是比较适宜的,由此给本次活动目标的达成作了较好的铺垫。

2、活动中的材料与环境的投放,为本次活动目标的达成创设了一定的条件。如孩子在玩一玩小脚印的过程中,孩子们了解到了自己的脚比脚印大和宽。在尝试走各种不同材料、质地与路面的小路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直观的探索,体验到了脚在不同材料、不同质地与不同路面上的不同感觉,由此也就自然的完成了第一个目标。同时我又为孩子创设了较多体验后的交流时间,给了孩子们充分的讲述机会,另外我倡导的那种平等、自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毫不拘泥的大胆讲述了自己的发现,从而就很自然、流畅的实现了第二个目标。同时在孩子们的探索过程中,扩展了已有目标的涵义,如孩子们不仅在活动中达到了老师预设的目标,而且在交流过程中,也达到了个别经验上升为集体经验的目标,使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得到了激发,探索的主动性得到了提高,探索的求知欲望也越来越强烈。

(二)、幼儿参与活动的程度分析

1、我班幼儿已经有了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在探索过程中也比较有自己的主见,且想象较丰富,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在印脚印时,陆宇衡不仅印出了脚的大致轮廓,还有模有样地画出了尖尖的脚趾。剪脚印的过程中,谢意她印的脚印像弯刀,吴彬却说他印的脚印像月亮,他们两人的个别交流,引来了其他孩子的不同意见,看到这种情景,我既没有给予肯定,又没有给予否定,因为我觉得这就是孩子们最真实的想法,可能也会为我发现孩子的兴趣点,而生成新的学习内容。

2、在走小路的过程中,孩子们都积极地去体验了各种小路的不同感受,洪扬舜帆等几个活跃的孩子走完了软软的草地、又去尝试走那硬塑的积木路和鹅卵石路,在交流发现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大胆说出了自己的发现,此时同伴的发现,又引发了几个胆小、动作慢的孩子产生了继续探索地兴趣,自主地又去体验了,所以虽然给交流带来了麻烦,但却充分说明了大多数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程度是积极而主动的。

(三)、不足与改进思路

1、孩子在玩脚印的环节中,我为孩子提供的小脚印,原意是想让孩子在与小脚印的比较中,发现自己的脚已经长大了,长宽了,脚背也长厚了的结果。但由于我提供的这些小脚印是我随意制作的,缺少一种脚印与孩子之间的可比性,所以孩子在探索中,只发现自己的脚比脚印大和宽。实践的操作,让我意识到了前期准备上的不足,由此也想到了改进的策略,就是以后应该准备与孩子小时候有关联的脚印,比如刚入小班时,让孩子把脚印留下来,写上名字,做好以后活动资料的收集工作。

2、在走小路这个环节中,我本意是想让孩子通过走各种小路来引发孩子爱护脚的兴趣,但由于我当时有一种过程意识,在设计活动时没有周全的考虑问题,所以没有提醒孩子去充分体验,致使在如何保护脚的这样一个话题中,孩子们将刚才闻到的香和臭这一经验联系了起来,当时我想拉回孩子的思维方向,但觉得已无力回天了,就只好顺着孩子们的话题草草结束了。因此,我觉得以后应该让孩子充分体验各种感觉,让孩子们从光着脚、穿着袜子到穿着鞋子走小路的各种感觉都去尝试一下,积累较多的生活经验,那么孩子可能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也会运用多种材料去尝试的探索方式,这是一个培养幼儿学会学习的最好教育策略。

3、最后一个环节,让孩子画自己现在的脚印时,由于我提供的是报纸,材质较软、易皱,孩子构线时较难控制报纸的平整性,画好的脚印与孩子脚的大小差距较大,因此,我的改进思路是画纸的提供可以选用铅画纸等一些材质较厚的、平整性较好的纸张。

有趣的钟教案 篇8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的内容主要是在旋转的基础上来认识中心对称及其它的性质。教学时,根据教材编写思路,自制教具创造性使用新教材中的问题情景,把教材中不动的问题情景转化为学生互动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在互动中去感受。对于本节中有关的一些知识,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要经过充分的思考、讨论,并结合大量特例,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发现。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不同的学生都有发展,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地变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两个图形关于某一点或中心对称的本质:就是一个图形绕一点旋转180°而成。

(2)掌握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以及利用两种不同方式来作出中心对称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

利用中心对称的特征作出某一图形成中心对称的图形,确定对称中心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对日常生活中与中心对称有关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发展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的欣赏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中心对称的性质及初步应用。

[难点] 中心对称与旋转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导语一 在前一节中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旋转,那么旋转后的图形有哪些性质?(旋转前后

图形全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角均相等。)

导语二 观察图中三个图形旋转的角度,发现哪个图形与其他二个不同?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解读信息,引出课题:

教师指出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图形都具有以上特征,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它都能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本节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图形的形成——中心对称。

[出示多媒体课件]

用多媒体出示P68页的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边观察边回答问题。

1.[出示课件]中心对称的概念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关于这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有趣的钟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

2、学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实物的分类。

3、乐意参加游戏活动,体验做客交朋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贴有脸谱表情的圆形、方形、三角形娃娃图片分别用布遮住。

2、孩子们人手一套圆形、方形、三角形的实物图片。

3、装有圆形、三角形和方形的食物罐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去图形宝宝家做客。

1、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去图形宝宝家做客,开心吗?

2、那我们乘着小火车出发吧――(带孩子们在儿歌声中入场就座)。

图形宝宝家有几个宝宝,一个叫圆形宝宝,长的像个皮球,一个叫方形宝宝,长的像块手帕,他们都躲起来了,想跟我们玩躲猫猫游戏呢,我们一个一个地把他们找出来吧。

1、认识圆形宝宝:

2、认识方形宝宝:

(1)那方形宝宝躲在哪儿呢?

3、认识三角形宝宝:

(1)圆形宝宝和方形宝宝都出来了,还有一个宝宝躲在哪呢?哦,在这里呢。(从背面取出三角形图片)。

(2)咦,这个宝宝长得真奇怪,你们认识他吗?看看他的头上长了什么?下面两边呢?他有几个尖尖角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是三角形宝宝,因为长了三个尖尖角,所以大家叫他三角形,三角形宝宝想跟你们握手,你们愿意吗?那我们可要一边握手一边对他说:三角形宝宝,你好,会吗?(让孩子们在握手和问好中再次感知三角形尖尖角的特征,巩固对三角形名称的记忆)。

1、圆形、方形、三角形,小宝宝们真可爱,老师准备了礼物送给他们呢。(出示三张实物图片)看是什么呀?图形宝宝喜欢跟自己长的一样的礼物,那我的礼物该送给谁呢?谁来帮帮我?(依次在提问中请个别孩子进行对应的粘贴,给孩子们一个操作的示范)。

3、那我们一起来送礼物吧,看清楚了,别送错哟。

4、我们都把礼物送掉了,那送对了吗?组织孩子们进行校对,再次在冲突中进行分类的巩固。

四、猜测分享图形宝宝送的礼物,让活动继续延伸。

1、收到了这么多的礼物,图形宝宝们很高兴,瞧,(出示礼品盒)他们也给我们准备了礼物呢。

这是棒棒糖,它是(圆圆的――)。

这是饼干他是(方方的―),

这是三角形的――(巧克力)。

你喜欢吃什么呢?(简单交流)。

走喽,回去吃好吃东西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有趣的钟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发现“左边的棋子数×刻度数=右边的棋子数×刻度数”,初步感受杠杆原理。

2、在实验中发现当“左边的棋子数×刻度数”的积不变时。

解决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动手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活动重点:

通过实践活动,发现“左边的棋子数×刻度数=右边的棋子数×刻度数”,初步感受杠杆原理。

活动难点:

在实验中发现当“左边的棋子数×刻度数”的积不变时,“右边的棋子数”与“刻度数”成反比例关系,加深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

活动形式:

小组合作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胶袋、棋子,实验记录表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感悟影响平衡的因素

1、游戏引入

做平衡小游戏,提问:这是一种什么现象?(板书课题:平衡)

你觉得平衡与什么有关?(质量)

2、加深经验感悟。

那么质量是不是平衡的唯一标准呢?我们来看一个跷跷板游戏(出示图片),怎样才能使跷跷板平衡?(轻的一端加重,或让小朋友往后坐,重的一端小朋友往前坐。)

往前坐或往后坐实际上改变了什么?(与中点的距离)由此可见平衡还与什么有关?(距离)

在平衡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数学规律呢?同学们会在操作实验中去找到“平衡的规律”。

二、自主探究规律,研究问题,体会杠杆原理

实验准备:把米尺的50厘米处作为中心点,系上绳子。往两边每10厘米标记为一格。

实验要求:

(1)4人一组,组员明确分工,共同参与。

(2)边操作边记录,填写实验记录单。

1、活动一:探索特殊条件下米尺保持平衡的规律

(1)出示探索问题:

①如果塑料袋挂在米尺左右两边的刻度相同的地方,怎样放棋子才能保持平衡?

②如果左右塑料袋放入同样多的棋子,它们移动到什么位置才能保持平衡

③发现的规律是:____

(2)小组汇报。

2、活动二:探索在一般条件下米尺保持平衡的规律。

(1)出示探索问题:

①如果左边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4个棋子,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4上,放几个才能平衡?

②如果左边塑料袋在刻度6上,放1个棋子,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几个呢?在刻度2上呢?

③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2)小组汇报。

教师小结:同学们发现的规律实际上就是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拴绳子的那个点就是支点。

三、应用规律,深入思考,领悟反比例关系

1、左边在刻度4上放3个棋子并保持不变,右边分别在各个刻度上放几个棋子才能保证平衡呢?

右刻度12346

所放棋子数

乘积

(1)学生理解“左边在刻度4上放3个棋子并保持不变”的含义。

(记录实验结果并交流汇报。

(3)引导发现:左边刻度数×棋子数的积一定时,右边刻度数与棋子数成反比例。

2、拓展延伸

活动三:探索在米尺两端不同刻度挂多个棋子米尺保持平衡的规律。

在刚才的实验中同学们有那么多的发现,太了不起了!下面我们增加些难度。如果在米尺左右两边多个刻度上挂勾码,还符合这条规律吗?这一次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寻找结论。

实验后学生汇报。

单凭你们两组的结论是一样的就能说这条规律是真理吗?得需要更多的验证。其他小组的结论一样吗?实验数据一样吗?不同的实验数据得到了相同的结论,这样才更有说服力。

同学们,实际上这是一条已经被科学验证的规律。希望同学们能够结合自己的操作,理解它。(左边棋子数与刻度数乘积之和等于右边棋子数与刻度数乘积之和。)

四、联系生活,知识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1、生活中有那些的关于平衡例子?你能说说吗?

2、利用平衡的规律解决问题。

星期天,爸爸带小明和妹妹到公园去玩翘翘板,小明体重44千克,妹妹体重35千克。如果要让翘翘板两边平衡,你至少可以想出几种办法?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有趣的活动,了解杠杆原理。今后,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生活,进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设计:有趣的平衡

质量距离

棋子数刻度数左边棋子数×刻度数=右边棋子数×刻度数左边棋子数与刻度数乘积之和等于右边棋子数与刻度数乘积之和。

有趣的钟教案 篇11

25、地球啊,他就像个帅小伙,把月亮妹妹深深吸引着,整天围着他团团转。

26、轰隆隆雷公公拿出珍藏很久的鼓,重重地敲了几下,鼓声震耳欲聋,把教室里的小朋友都吓了一跳。一道道闪电如巨龙飞腾,为大自然这个舞台亮起炫目的灯光。

27、茂密的枝叶是一只只向四面展开的手。

28、桃花绽开了笑颜,真美!桃花绽开了笑颜,迷人的眼。

29、春天来了,桃花像美丽的姐姐一样笑开了脸。

30、春天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我们身边。

31、下雨了,雨点淘气地用晶莹剔透的小脚丫轻轻地踢打着我的雨伞。

32、海水荡漾着,翻起一个个浪花,慈母般地抚摸着柔和的沙滩。

33、夏雨用有力的手掌敲打着你的窗棂,夏天到了,夏天到了。

34、风儿吹来,河水堆起了满脸的笑容。

35、寂寞的日光灯无奈地发出惨淡的光。

36、长毛绒兔的肚子里有一个小按钮,只要轻轻一按,它就会唱起一首动听的歌谣,并摆动手臂,随着音乐的节拍,跳起优美的舞蹈,把你带人快乐的世界。

有趣的钟教案 篇12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本课是引导学生认识半圆形、并能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对半圆形进行艺术改造,变化出各种不同的景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把半圆形进行添加、组合,变化出各种不同的景物。

2、通过对半圆形的设计,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将半圆形变化出各种景物。

2、引导学生将剪贴出的景物组成有趣的画面。

教学准备:

教师:实物投影仪、半圆形的教具若干,展示作品、制作工具。

学生:各种颜色的彩色纸、半圆尺、剪刀胶水、水彩笔、旧挂历、画报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通过教师的活动启发学生认识半圆形,并认识到其他半圆形的.物体:

活动二:

看书,分析平面的、立体的半圆形的做法。

让学生通过讨论找办法及可以利用哪些工具。

总结:剪、画、综合。

活动三:

以小海龟为例先分析再示范如何用半圆形的纸片制作。

最后将做好的小海龟选择合适的背景粘贴。

活动四:

你想运用半圆形做什么?怎样做?想好了就动手吧!

活动五:

学生将制作好的半圆形物体选择适合的背景组成有趣的画面。

活动六:

收拾整理。

课后拓展:启发学生利用其他形状变化出各种动物或物品。

教学评价:

1、是否用半圆形变化出许多景物。

2、能否把剪贴出的景物组成有趣的画面。

3、能否设计制作出半圆形的立体玩具。

札记: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教案频道为您编辑的《2024有趣的钟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到您!同时我们的有趣教案专题还有需要您想要的内容,欢迎您访问!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