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读后感

05-03

17世纪英国作家约瑟夫艾迪生曾经写过,阅读之于心灵,就像锻炼之于身体一样,无论读多少次作者写的作品,心里都会有很多想法。如何写出一篇规范的作品读后感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您搜集的与“渴望读后感”有关的相关资料。

渴望读后感【篇1】

先说说这本书的印刷与排版吧。这是一本“桥梁书”,以前对桥梁书的理解是文字与插画并存,便于从孩子们从绘本向纯文字过度的。拿到《被渴望的秘密》这本书之后,翻开总序的《走过桥,通向彼岸和远方》让我对桥梁书的认识更深一层。

从字体排版,文字的浅显易懂,插画的辅助理解,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字数,还有与孩子们近距离的故事内容……让孩子们通过桥梁书的提升阅读兴趣,进向更深层的文字理解才是桥梁书的意义所在吧。

《渴望被发现的秘密》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故事,107页的书本里,讲述了高恩杰一家的故事。这个故事里,有恩杰渴望被妈妈发现的秘密。妈妈在旧钱包里攒钱,恩杰悄悄拿了里面的钱和同学们一起买零食与玩具,他觉得以前都是庆石和初熙买给他,他也希望自己可以买给朋友。开始恩杰是怕被妈妈发现,妈妈爸爸和哥哥杰说的某一句话,小小的恩杰也紧张得很。可是当他再一次拿钱的时候,打碎玻璃杯,脚被划伤之后恩杰开始渴望爸爸妈妈知道这个秘密。受伤的恩杰觉得爸爸妈妈都只关注着汉杰,关注他的比赛,关注他的需求,而把恩杰“遗忘”在了角落里。

恩杰怀揣着这个秘密,心里是忐忑的。在这些小忐忑里,恩杰把自己的秘密写在了那台被邻居淘汰掉的旧电脑里,恩杰与汉杰还是在磕磕绊绊的相处,恩杰关注着爸爸的牙齿,某些时候他甚至比哥哥更“贴心”,讨厌汉杰的不懂事。可是汉杰比赛的时候,恩杰忘记了自己的脚疼,全身心的为哥哥加油。最后,汉杰牵起恩杰的手一起去医院看爸爸的时候,忽然就觉得生活就是这样呀,心底的秘密在某一天会被家人了解,风雨之后会有温馨的家人等候与爱护。

再说娃看这本书的感受,孩子十岁,阅读这本桥梁书很轻松。拿到书的当晚就读得津津有味,故事内容贴近孩子,让她读起来轻松又有那么一点儿感同身受。她说心里有小秘密的时候其实很“难受”,想告诉妈妈又怕挨批评的时候,想让妈妈早点儿发现这些秘密又想着妈妈不要发现这个秘密。就像之前她在睡觉前偷偷的上网,好像汉杰,被妈妈发现后,妈妈没有骂也没有打,和她好好的谈了一场,我们说如果以后心里有秘密,又不敢说的时候,可以用小纸条沟通,当面不敢说的,那就写下来。她说虽然之后不能再上网了,有些不如意,可是再不用晚上偷偷摸摸的,能按时睡觉,倒有一点儿恩杰被妈妈发现之后的“轻松”。

作为妈妈,我当然渴望了解孩子心底的秘密,就像作者的序里写到:“我现在还记得小时候的事情,你以后也会这样吗?希望如此。只有这样,你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你即使犯了同样的错误,也不要对爸爸妈妈保密。即使你有很多错误、很多不足,我们也可以相互依赖——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是一家人。”我要把这段话读给孩子,不管她之前有没有看到,这就是我心里的话。

最后还是要说说这本书吸引孩子的地方,除了内容本身的故事性,还有就是插画的可爱。插画作者用简单直接的笔触与内容,展示着恩杰的心情。灰心的、担心的、兴奋的、温馨的,最美妙的是最后一页的插图,恩杰与汉杰手牵着手的背影,温馨得让人心底也淌过小小的幸福。

渴望读后感【篇2】

------读欧文.斯通《渴望生活(梵高传)》

他长相平平,红头发,还有个棱角分明的大下巴,这一点从他的自画像中就可得知。他甚至都不是绅士。他偏执,粗鲁,吵闹,烦人。他从不完美,甚至疯狂。

正因如此,他一生得到的了解极少。他就是向日葵的作者梵高。

直到将近30岁,他才决定把绘画作为终身职业。在此之前,他有很长一段时间探索自己的人生,先后从事了许多职业,最终以失败告终。当时,他相信上帝的存在,想救赎难民。可是他们的生活仍然一层不变。

最终他终于知道压根底就是没有上帝。但是他仍然继续寻找,未曾失望。可见,人生从来都没有灵光乍现、立地成佛的时刻,一个人心性的完善必须是循序渐进的,不日进,则日退。

他可以没有妻子、家庭和子女,他可以没有爱情、友谊和健康,他可以没有可靠而舒适的物质生活,他甚至可以没有上帝,但是,他不能没有这种比他自身更伟大的东西--------创造的力量和才能,那才是他的生命。

梵高一生很少受到爱,但他有一颗慈悲的心和博大的爱。他始终怀着人文主义的关怀,在他眼中,一个穿着华丽的**与一个为生活艰难所迫而沦为妓女的女人,后者所展现的人类的苦难要有价值的多。他只画了他认为对少数懂的的人有价值的东西。

梵高更接近自然,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须与自然保持一致。一个劳动者的形象,一块耕地上的犁沟,一片沙滩,一片大海和一角天空,都是严肃的主题,他们是那么的难以表现,同时又是那么的优美。

看看现在这个世界,这个急功近利的孱弱的世界,置身于车水马龙、霓虹闪烁之间,不复有独立思考和思想自由,我们少了梵高那股不顾一切的蛮劲。巴金说:名利主义哲学就像脚铐将我深深锁住,我始终不是我自己。

我们这一代人几乎没有幸存下来。这是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也许我们不能像梵高那样。但至少,我们应该追求一点内心的自由,努里打破制度在我们心中的枷锁,向他学习一点勇气。

我想这便是《梵高传》给我们得启示所在吧!

渴望读后感【篇3】

在韩国,黄善美是个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学作家,几乎每个孩子都读过她的作品。黄善美用她独有的细腻与温柔,描绘了一个个普通孩子的成长历程,这是孩子们自己的真实故事,虽没有惊心动魄的大起大落,却有扣人心弦的挣扎努力,所以困难时还见希望,冷落时仍有温暖,悲伤时不忘感恩。黄善美的作品正如她的名字,教给了孩子这世上最可贵的.是善与美。

曹文轩(当代著名作家、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

有人说过一句话,每个人都曾年幼,孩提时的模样就是我们本来的模样。所以,我的写作目标是要写出能让父母与孩子愉悦共读的作品。

黄善美(本书作者,韩国儿童文学作家)

人一生中的大量阅读是纯文字阅读,而阅读“桥梁书”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它能帮助孩子建立起阅读自信,享受阅读乐趣,实现独立阅读。

王林(儿童文学博士、儿童阅读推广专家)

通过《渴望被发现的秘密》,你们可以读到一个孩子的心事,以及他内心对被家人发现他这个秘密的渴望。

蒋军晶(特级教师、小学中学高级教师)

渴望读后感【篇4】

《渴望》观后感

****5y

我在三四天时间里追了一部比我大两岁的电视剧。这部被人们称为“万人空巷”的时代记忆。不得不说剧中人物的形象塑造到了入木三分的地步,刘慧芳的无私与隐忍,王沪生的自私与懦弱,王亚茹的刻薄与傲慢,宋大成的热心与忠实,月娟的市侩与精明,肖竹心的忧郁与纠结,乃至慧芳她妈的热心快肠和刘燕的天真泼辣。。。

无一不让人觉得印象深刻令人叹服。相比时下某些所谓热播剧不知强到**去了。最近陆续看了《编辑部的故事》《过把瘾》《渴望》等几部电视剧,最近不得不说那时的演员和他们的演技的确纯粹、真诚许多。

它不需要太多的布景效果,几个固定的场景,有限的人物,但真挚的感情和真实的表达,让人感觉很亲切,很投入。这部剧播出后,街头巷尾流传着“娶妻要像刘慧芳,嫁人要嫁宋大成”。不假,这二人在一起定是门当户对幸福美满。

然而戏就是戏,二人自始至终也没能在一起,各自被命运安排了一段不幸福的婚姻和各种坎坷不幸的遭遇。但好人一定得一生平安,历尽劫波,也算尘埃落定皆大欢喜。最动人的莫过慧芳那柔软以及时刻总想着他人的心,无论遭受多大的误解和冤枉仍然不改一颗真挚的初心。

误解、不公、猜测,让悲剧的链条不断延伸。

自己的苦不足以作为自私的理由。

看到两个人的背影,我开始下结论。很难失败。

****5ym

渴望读后感【篇5】

穿越地平线的渴望,这是一种不可言喻的渴望,一种蕴含着浓厚诗意的渴望。不同于简单的旅行愿望,它更像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的精神,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的渴望。


当我读完《穿越地平线的渴望》这本书后,我被作者描述的那种激情和冒险精神深深感染。书中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和遭遇,他一直渴望着穿越地平线,去看看世界的另一端是什么样的。在他一次次的冒险中,他不仅发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勇气和力量,也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和意义。


在书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勾勒出了一个浪漫而又现实的世界。他描述了主人公在穿越地平线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艰难和险阻,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无穷可能性和无限魅力。同时,他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残酷,让人深深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的意义。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跟随主人公一起踏上了穿越地平线的旅程,感受到了他的喜悦和悲伤。我也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和追求,试图寻找属于自己的地平线,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去追寻内心的真实和平静。


穿越地平线的渴望,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在这个浮躁和喧嚣的时代,我们往往迷失在物质的诱惑和功利的算计中,忘记了内心深处的那份勇敢和真诚。而读完这本书后,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人生,重新找回那份渴望和热爱,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地平线,去穿越生活的边界,去探索内心的奥秘。


穿越地平线的渴望,不仅是一种冒险和探索的精神,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我们往往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有保持着那份渴望和勇气,我们才能超越自己,追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愿我们都能拥有穿越地平线的渴望,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去发现生活的美好和可能性。

渴望读后感【篇6】

全书分为七个小事件,彼此独立,却贯通全篇,恩杰可是主角呢,他的小小心思,他的异想天开,总是让他麻烦不断,在一个旧钱包里,勤俭持家的妈妈,一点一点地将零钱存起来,而恩杰,为了买玩具给同学,每天都从旧钱包里抽一些钱出来,并且不小心打破了钱包边的杯子,刺伤了脚,最后,恩杰的妈妈发现了此事,原来妈妈存零钱就是为了给恩杰买他想了很久的轮滑鞋,恩杰伤心极了……

恩杰有了小秘密,但他宁愿被老师罚也不愿写在日记本上,让老师看到,他把所有的心事都写在了旧电脑上,呵呵,小小年纪的'恩杰,还是很倔强的,十岁的女儿也是这样,以前写的日记还会给我看,现在都写好锁在抽屉里,不让我看到。也许,每个小孩都想拥有自己的小小世界吧,但我觉得,有秘密是可以的,但是家长还是要多关心孩子,有些不能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就不能私自让它成为秘密,而是要告诉大人,有依靠,才能共同解决难题。恩杰的妈妈太忙了,往往无暇顾及他的感受,而同哥哥汉杰的关系似乎也是水火不容呢。

孩子的成长,总是要经历那些小困惑,小伤感,但有家人和爱的陪伴,我想,伴随孩子童年生活的,一定是快乐的记忆。那些渴望被发现的秘密,最后都将不是秘密,有家人,才会有依赖,有关爱,才会有幸福,最后,当哥哥拉着恩杰的手去医院看生病的爸爸时,那一幕好温馨,恩杰也感觉哥哥的手好温暖!

本书除了简洁细腻的文字,深入内心的描写,还有一个地方让女儿非常入迷,女儿说,书好看,插画更是美啊,简单的笔划,却把人物形象画得那么好,即使不看文字,也能体味书中人物的喜怒衰乐,呵呵,真是图文并茂,意义深刻呢。女儿对这本书早已爱不释手呢!

渴望读后感【篇7】

我最近看的一本书《渴望生活——梵高传》,本书的作者是被誉为传记**之父的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欧文斯通先生。

其实多数人对梵高的认知是:他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画家,或者是其作品的天价拍卖,如《向日葵》卖到3900万美元。但当细细品读《渴望生活》这本书以后,梵高在人生遇到困难还勇往直前的精神,深深地吸引着我。

文森特·梵高在27岁以前曾是一名画家和福音传道者,但他失败了。他不断地问自己:“现在该怎么办?

原以为能胜任的工作都失败了,最适合我干的是什么?我能够对世界做点什么贡献呢?”答案无处可寻,直到他又踏进矿工们的茅舍,看到迈着缓慢沉重步伐的老矿工人,他情不自禁地掏出一支铅笔画下这个小小的身影,一种新的渴望在他的心中萌芽,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那就是绘画!

踏上绘画这条道路的梵高,再也没有任何困难阻挡他的前进。他对创造的热情似乎像底下的熔岩一样迸发出来。从早到晚,在我生命的最后十年里,我创作了20xx多幅作品,其中油画900多幅,素描1100多幅。

我们从书中的描写能感受到梵高的画充满了一种真挚而热烈的感情,颜色在他的手上像一个个充满活力的精灵,将整张画板沾满,他们是那样的真实、那样的强烈,又是那样的和谐。

如梵高创作的《十五朵向日葵》,梵高运用了非常饱满的黄色去表现这些象征着太阳的花朵,明亮的色彩营造出了一种层次感。可见,每一朵向日葵的花瓣都是从雌蕊中磨出来的,它们微微卷曲,整个花朵就像一团火,仿佛每一朵向日葵都是一个有个性的生命。这幅画也是梵高送给高更的。他们互相吸引,但这种吸引只持续了一个月。

在相处之后,他们发现自己的创作心态有很大的不同。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分歧越来越明显。高更终于离开了梵高。梵高心里接受不了这个现实,选择了自残,割掉了自己的一只耳朵。

最著名的《星夜》也是梵高孤身一人在精神病院**时作画的,这已经是他的人生谷底了。即使如此,在他的“星空”中,充满着自然的无穷力量,让人们产生对宇宙和人生的遐想。在这幅画里,他几乎是无色的,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选择。

因为没有色彩搭配意味着色彩的纯度很高,所以强烈的色彩更能表达感情,更有力量,更能带动**的情感。

读完《渴望生活》后,我坚信梵高没有死,他永远不会死,他的爱,他的才华,他所创造的非凡的美,将千古长存,并为这个世界增添光彩。

渴望读后感【篇8】

《渴望被发现的秘密》是广西师大出版社魔法象故事森林“金钥匙”系列推出的作品之一。

恩杰想跟庆石成为好朋友,偷偷拿走了妈妈旧钱包里的钱买玩具车送给庆石。但他拿钱包的时候,不小心碰倒桌上的玻璃杯并被扎伤了脚后跟。他害怕妈妈的追问和责罚,就隐瞒着疼痛,同时,他又渴望妈妈和家人能主动发现他的秘密。恩杰心里的'秘密和脚后跟的伤口,都一天天发炎、肿胀、溃烂。而妈妈工作太忙,爸爸的牙周炎犯了,哥哥汉杰痴迷于玩游戏并且跆拳道比赛失败,大家始终没有发现恩杰的秘密。直到有一天,妈妈遇见了庆石妈妈……

阅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读故事,更是让父母及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懂得一些道理,是通向父母及孩子内心深处沟通交流的一座桥梁。好的故事书就应该达到这样的效果。本书不仅故事讲得好,而且还对孩子们做了贴心设计,让孩子更能接受,比如字的大小,大字看起来眼睛舒服,不会吃力,而且行间距较大,也有利于保护孩子们的视力。全书分解为七个短故事,加上小标题,每个故事都不长。特别适合初步进入自主阅读的孩子们。本书的插图也非常生动形象,对孩子来说,一幅画就可以让他们专注几分钟,让孩子不仅通过文字去想象,还可以通过插图来感受无限的乐趣。

很高兴在孩子尚小的阶段能够读到这样一本好书,在这本书里,能够让父母了解到孩子心里真正所想,同时也找回我们自身小时候的记忆。每个孩子在小时候,都多么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和关注,可是作为父母的他们,或者是现在作为父母的我们,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生活锁事纠缠,而无法全身心地去关注孩子的生活,孩子的内心世界。导致孩子受各种生活的伤害及心理的困扰。故事感动孩子的同时也能感动大人,是一本能够引起亲子共鸣的童书。

渴望读后感【篇9】

这不是一本伟人的书,可里面的内容却同样精彩。

一次偶然的机遇,大学生米兰被聘为白果林小学六班的班主任,也因此与坏小子们展开了一系列温暖而又幽默的故事。米兰老师是一个受到学生真正喜欢的老师,不仅仅是因为她温柔漂亮,更是因为她了解孩子的心,善于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而正是这些温暖的故事,让她重新认识六班。

书中融入了作者对教育的深刻思考,以及米兰老师把“人性关怀放在首位”全新教育理念。她认为老师自己能解决的事情,并不需要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她与一些老师格格不入的做法给我深刻的启迪。

“响鼓不用重锤,六年级的学生认识能力很强了”

米兰老师不是一个守旧的人,尤其是在处理学生问题上,米兰老师更有一手绝活。有一次,两个班为了给米兰打分争执到打架,米老师既没有打电话请家长,也没有去校长那儿告状,更没有对四个坏小子施以惩罚,而是巧妙地引导,让他们自己认识错误,自己去慢慢地改正错误。米兰老师没有像颜玉老师那样大动干戈,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米兰老师相信“响鼓不用重锤,六年级的学生认识能力很强了。”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老师也要尊重学生”

米兰老师教育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用身体、用心去感受身边的一切。不人云亦云,这是最难能可贵的。死鱼事件中,米兰老师曾经怀疑过“H4”,事情真相大白后,米兰老师马上意识到自己错怪了他们,伤害了他们的人格尊严,就在语文课上向他们道歉,而有不少学生提出:“他们几个经常被老师怀疑,也没见哪位老师向他们道歉啊。”一个把尊重学生放在首位的老师,怎能不受学生的拥戴呢?这也许就是米兰老师能治服“肥猫”、“米老鼠”、“豆芽儿”、“兔八哥”等坏小子的秘诀之一吧。

米兰老师的内心,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她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挖掘每一个学生内心深处的优点,树立他们的自信。用真实的事情去震撼心灵,给予他们的不仅是书本的知识,而更多的是在体验中的成长。她将像滋润心田的春雨,润物细无声。

在我的眼里,米兰老师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她身上聚集了孩子们对好老师的种种遐想:美丽、开朗,尊敬他人,富有同情心,和孩子一样有一颗童心,能宽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缺点、错误……有时候,读着读着,我竟无端地羡慕起那四个坏小子,常常设想自己就是书中的一个人物,整日围在米兰老师的周围……有时候,读着读着,我竟开始庆幸自己也是六班的,因为我们的老师身上也有着同样的闪光点。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