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长沙观后感汇编

05-05

日常学习中写作是我们所需的重要能力,通过写作文可以促进我们读书和学习,好的作文行云流水,如何在作文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呢?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战长沙观后感汇编,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战长沙观后感 篇1

今夜无云无月,星河高悬。今夜无悲无喜,似水流年。今夜无是无非,身边太平。今夜注定了心中不能平静。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视剧《战长沙》。这部电视剧中没有太多的战争场景描写。不过更多的却是围绕胡湘湘一家子抗日的事迹以及个人的爱恨情仇来作为此剧的线索。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却让我心潮澎湃,思绪飘远。

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染了血的时代,耳边是战士的厮杀声。他们身上的伤,眼中的痛,伤口上的血。无一不震撼着我的心灵。那比千金还重的兄弟情啊!为什么直到死亡,还是会有人把你诠释?那在战火中死亡的小黑,奋起的战士,你们是否会感到后悔?为了自己流逝的生命,为了自己消逝的青春。可是没有人回答,因为他们无论是电视剧中的小黑,还是那民国时代的战士。俱是无言,因为他们早已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中。

他们会后悔吗?为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他们献出了一切——友情,亲情,爱情,甚至是生命!我突然生出一种愧疚感。为了新中国,他们付出太多了。也许他们直到战死的一刻,也在憧憬着和平的到来。可是生命太过脆弱,死神太过无情。在战争中,他们坦荡的死去,无所畏惧,而未来,却有些飘忽渺茫了。

战争中刀剑无眼,唯一能让人感到温暖的东西,就是情。亲情,友情,爱情。它们就像那顽强的血莲花,盛开在昏暗的战火里。这部电视剧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一位军官的`最后电文——今生有幸同袍,来世再见!

就是这简单的一句话,震撼着我的灵魂。泪,不知不觉的流出,心中百般滋味。现在的社会中,这浓浓的兄弟情为什么就渐渐消失了呢?是为了金钱,还是为了欲望。我不知道,但是生活中有白昼,就会有夜晚;有正义,也会有邪恶。自然,有黑暗,必定有光明。

朋友,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吧——为了这染上先烈热血的神州土地上的安宁。

安息吧,那大战中的英魂,中国不会令你们失望!

战长沙观后感 篇2

“国破山河在,城中草木深……”每当读到这些诗句的时,引发了我对抗战的一个全新遐想。

在电子商业如此发达的今天,出现了不少传奇的抗战英雄,太虚假,不真实,不能激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与反思。好像永远只停留在两个字上:“杀”和“仇”。永远都只是压迫,没有情感……

而在看了《战长沙》之后,我才对抗战有了新的认识。《战长沙》则以长沙保卫战为历史大背景,以草根之家的成长史为主线,再现了悲壮、悲情的长沙会战。硝烟弥漫,战火风云,长沙儿女饱经磨难却坚韧不屈,从而成为战长沙、保长沙、卫长沙的最强大动力源泉。

《战长沙》以胡家为主轴,细腻生动地记录了他们从草根平民到勇士英雄的变化过程。相比枪炮火药制造的大场面大震撼,小人物的成长史却有着另一番的气壮山河般的豪迈与悲烈,而这恰恰也是《战长沙》最有魅力的地方。

战争是以人为主,反应战争的影视剧往往也多以刻画人物性格为主。《战长沙》中,胡家上下老少几十口恰如当时中国草根百姓的缩影,饱受战争摧残,却始终坚毅不拔,纵使赴汤蹈火、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以有些浑甚至有些恶的形象出现的薛君山,表面上看无恶不作,可实际他是一个好男人,顾家,体贴,爱国,重情重义,在他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长沙大决战之时,他完全表现出了一个作为长沙人应有的举措,放下对亲人的牵挂,热血之中,激情之上,尽显湘乡大地草根好男儿的火烈与英勇。由此也反衬出另一个懦弱,抱怨,纠结,无能的一个书生——胡长宁。在一次次的磨砺,一次次的洗礼中,慢慢变成了一个男子汉。可最后,还是倒在日本鬼子的枪口之下……

与同类型影视剧更注重场面、特效,并以此掀起高潮推动剧情发展相比,《战长沙》则真正做到了“以情动人”,从而令这部颇具年代感的剧集更显代入感。总之,一句话,看《战长沙》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真实、真情、真感动、真温暖。正因如此,观众的情感共鸣、心灵共振才会是由衷而生。

战长沙观后感 篇3

读后感:《战长沙》观后感

今夜无云无月,星河高悬。今夜无悲无喜,似水流年。今夜无是无非,身边太平。今夜注定了心中不能平静。——题记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视剧——《战长沙》。这部电视剧中没有太多的战争场景描写。但更多的是以胡湘湘家族的抗日事迹和个人的爱恨情仇为线索的戏。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太多的装饰,却让我心潮澎湃,思绪飘零。

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染了血的时代,耳边是战士的厮杀声。他们身上的伤,眼中的痛,伤口上的血。无一不震撼着我的心灵。

那比千金还重的兄弟情啊!为什么直到死亡,还是会有人把你诠释?那在战火中死亡的小黑,奋起的战士,你们是否会感到后悔?

为了我失去的生命,为了我失去的青春。但没有人回答,因为他们-无论是电视剧里的小黑还是**时代的士兵。俱是无言,因为他们早已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中。

他们会后悔吗?为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他们奉献了一切——友谊、家庭、爱情,甚至生命!我突然生出一种愧疚感。

为了新中国,他们付出太多了。也许他们也期待着和平的到来,直到死亡的那一刻。可是生命太过脆弱,死神太过无情。

在战争中,他们坦荡的死去,无所畏惧,而未来,却有些飘忽渺茫了。

在战争中,剑没有眼睛。唯一能让人感到温暖的是爱。亲情,友情,爱情。它们像倔强的血莲花,在战火中绽放。

在这部电视剧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一位军官的最后一句话——我很幸运,今生穿着同一件长袍,来生再见!

就是这简单的一句话,震撼着我的灵魂。泪,不知不觉的流出,心中百般滋味。现在的社会中,这浓浓的兄弟情为什么就渐渐消失了呢?

是为了金钱,还是为了欲望。我不知道,但如果生命中有白天,就会有黑夜;如果有正义,就会有正义。自然,有黑暗,必定有光明。

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为了沾满烈士鲜血的神州大地的和平。

安息吧,战争的英雄,中国不会让你失望的!

战长沙观后感 篇4

又到了一年剧慌时节,韩剧不想追了,美剧节奏太快,英剧就跟便秘一样。所以,没办法,拾起数度拾起又丢下的国产剧名单。然后,脑海就突然跳出了顾大叔曾经数度推荐的《战长沙》,抱着怀疑的态度,试着去看看吧。

于是,有了这篇观后感的诞生。毕竟,太难得!太难得!

这是我上大学七年来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国产抗日剧之一。是的,国产剧,没有快进,抗日剧!我们怎么能不写点什么呢?怎么不值得大惊小怪呢!

其实,电视是今天才看完,但是昨晚脑海里就已经开始构思这篇观后感要怎么写了,太多感触,好多感想,想要写的条理清晰。最后,我决定用我最深情的角色来写,这个角色可能穿插在剧情、人物设置、电视剧制作、台词等方面,因为这是一部难得的优秀电视剧。

第一个要写的就是让我大感意外的女一号,饰演胡湘湘的杨紫。和大多数观众一样,我对杨紫的印象还停留在《家有儿女》的小雪上,总觉得她还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圆圆的脸,稚气未脱。所以,看到她要和霍建华这样差距十几岁的演员演夫妻,我着实很震惊。

然而,更让我震惊的是杨紫打的很好。一开始的天不怕地不怕,孩子气的调皮捣蛋对杨紫来说并不难,惊喜的是,她在和演戏前辈霍建华大叔演戏的时候竟然丝毫没有让我出戏,这实在很难得。两个人看着很登对,情侣的感觉很有。

和霍大叔演戏时,他没有被霍大叔的光芒所笼罩。尤其印象深刻的是湘湘对清明表明自己不怕成为寡妇的那场哭戏,杨紫演的很到位,尤其眼神里很有内容。一个好演员总是眼神里有内容的。

这是其一。

其二则是杨紫对台词的把握能力。台词中要表达的情感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我们可以用这种情感来表达台词,而不会给观众带来任何不适。这也是这部剧让我最觉得难能可贵的一点,编剧确实下了功夫。

每个人的个性鲜明而突出,线条也符合每个人物的身份和情感。这在后面的姐夫的身上尤其鲜明。湘湘是一个有成长有跨度的角色,尤其是人物的心理,是一个少女在战争的岁月里成长为一个母亲,一个妻子的角色,杨紫选择剧本的眼光不错,更可贵的是能够成功饰演,这让我对她的未来特别期待,希望未来能够给我们观众带来更多好的优秀的角色。

接着说说带给我很多回响的姐夫。是的,不是男一号顾清明。毫无疑问,霍叔饰演的顾清明是一个突破,但顾叔在姐夫面前依然软弱。哈哈哈哈哈哈,大陆演员像姐夫一样让我只记得角色而忘记了演员本身真的很多,向他们致敬吧!

姐夫的演技无可挑剔,细节堪称完美。痞气十足的歪戴军帽,官味十足的摆架子,对待妻子和孩子的那一抹大丈夫的柔情,在眼睛里全是戏。他姐夫的台词也很生动,他的表情也跟着他的台词自然而来。

有好几次姐夫拿清明戏开玩笑,我都笑不出来了。好电视剧就是让观众随着人物角色而喜而悲。

另外,让我向往姐夫这个角色的是这种人性化设计的真实性,它就像你身边的人一样。不管他是什么角色,他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是角色的身份和背景。而姐夫这个角色就让我深深感受到人性。

在工作中,他偶尔耍滑招,甚至在官场上,也充满派性,欺上瞒下,以权谋私。在很多事情上,他为了自己的利益滥用权力。但是,在面对生命,面对民族大义,面对国破家亡,他又是那样的血性十足,为救人不顾自己,为护城献出生命。对待家人,他是那个年代,是整个中国社会的权力缩影。

在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中,掌权者总是显得严肃而多情。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心里时刻装着家人,一言一行为了撑住一个家,护住一个家,延续一个家。因此,没有人是完美的,没有人是极其善良和**的。

世上大多人都一样,体内隐藏着善与恶。

最后是顾清明。其实,对于霍大叔,我一直觉得很难把握。因为就像他自己说的,他真的是什么戏都演,好戏,坏戏。

所以,在一些剧本中,我认为他几乎就是那个角色,完美的刻画。但有的戏,我真的是一集都没有看下去。但在我重新看了他的那期《非常静距离》后,我突然理解了他。

对于一个从台湾一所非技校毕业的演员来说,他一开始别无选择。所以,为了打开人气和生存,他必须发挥一切。只是,霍大叔,真的希望下次就不要接像《金玉良缘》这种戏了,唐嫣也是。

两人在仙山里的合作是如此的完美,仙山里的两个角色也让我至今视之为经典。所以,如果有机会,还是多接演像《战长沙》这样能真正让大叔成长的戏吧。大叔饰演的《他来了请闭眼》我也很期待,和大叔对手的演员是在《左耳》里让我很喜欢的女二,希望你们能碰撞出火花,期待。

作为一部抗日剧,没有在雷剧盛行的今天跟风跑偏,我就觉得特别珍贵。这是良心的产物。编剧、导演、演员、后期和道具都让我们的观众觉得很有价值。唉,这本应该是一种正常的工作态度,但由于市场的混乱,这种态度很珍贵。

就像如今的电影市场一样,没有演技只靠炒作的电影我将身体力行,坚决抵制。

好吧,对于电视剧的感想就到此为止了,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着朝着剧评的方向写写我热爱的那些电视剧,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万望各位看官不吝指正,多谢。

战长沙观后感 篇5

读罢《战长沙》,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此书虽描写抗战,但并非充斥战争炮火,而是在长沙会战的大背景下,刻画了一个中国普通家族的故事。关于抗战有很多文学作品,有很多作品直接描写民族英雄战场奋勇杀敌,慷慨就义,然而我们却无从得知,为什么他们能够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保家卫国?诚然,有很多将民族大义置之于个人生死之上的烈士,这些人是民族的脊梁。然而,中国大地上的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他们未必通晓民族大义,未必能够将自己和家族的存亡置之度外,那他们的抗战热情是如何点燃起来的呢?我想《战长沙》全书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

老人们历经人世沧桑,饱受颠沛流离,深知战争之苦,晚年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儿女团聚,因此是最不愿面对战争的。当战争刚刚波及至长沙时,胡家奶奶、胡长宁等长辈训诫儿女们不能参与政治,不能参军打仗,而湘湘、小满等孩子亦不知被侵略的现实,还处在天真胡闹的年纪。甚至长沙大火时,薛君山赶回来强令胡家撤走时,奶奶还瘫坐在门前不愿离开。逃避战争,害怕牺牲,这其实是战争刚到来时普通家庭最真实的反映。转折点发生在湘水惨死,胡家人直面现实,仇恨的情绪才终于被点燃,于是一种以仇恨为原动力的参战情绪蔓延开来,才有了后面从不愿面对战争转变为满门忠烈的故事。我们看到薛君山作为国军军官战死沙场,湘君一个弱女子也能够面对日军奋勇不屈;小满在与日军的战斗中牺牲后,秀秀一滴泪也没掉,埋好小满后立即参加了游击队,不到一个月同样牺牲;毛毛跟随苏铁,誓要学本领打鬼子,为长辈报仇;最初不愿让儿女参与战争的胡长宁,到最后面对自己牺牲的孩子,也能说出“保家卫国,死得其所”这样的话。这种妻子为丈夫报仇,儿子为父亲报仇,父亲为儿女就义的情节,无法不令人动容。

我想这才是中国大地上千千万万个家庭对于抗战的最朴素的情感。它并不一定出于民族大义,而是出于家庭破坏、亲人惨死所带来的对敌人的仇恨,也只有这种情绪,能够让本不愿面对战争面对牺牲的普通人民奋起抗争。我想这是《战长沙》这部作品最真实,最珍贵的价值所在。

我最欣赏的一个情节是小满与秀秀在胡家墓地的仓促婚礼。战争使得人们无法像和平年代一般举行隆重华丽的婚礼,然而村里人依然会在树上挂满红布,依然会围在一起给新人以祝福。我想这个墓地的婚礼有着特殊的含义。战争带来的是死亡,然而支撑人们继续战斗下去的,不正是这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吗?这个婚礼过于简易,却也无比温馨,更是为所有人的保卫美好生活的战斗热情添加柴火。这段情节,想来当真热泪盈眶。

战长沙观后感 篇6

成功的文学作品,或者说那些个能名留青史的大家大作,大多是从小视角起步,并在情感积蓄,人物特点愈发鲜明,矛盾冲突愈发强烈的过程中,逐步呈现出史诗般的画面感,并逐步将观者带入更广阔的大历史格局之中,并伴着爱恨情仇等诸多情感元素,让观者或动容或共鸣或震撼或涕零。

转到影视作品中,这些大家的大作们虽底版优异,却很少见能被第七艺术的工作者们同样优异呈现出的结果来。再具体说到抗战题材,虽然在近年来泛滥的雷剧堆儿中也不乏能让人眼前一亮,如《番号》和《葛二蛋》。不过其显著标榜着“抗日喜剧”的笑与闹之风格,又明显是全靠演员的个人魅力撑起全片看点。前者的情感表达还算中肯,后者的搞笑意味更为明显。都说美剧精彩,英剧耐看,韩日剧貌美有型,只有国产剧仍旧在“百花齐放,千姿百态”中苦苦摸索着属于自己的优质风格。

看看这部全新的抗战题材剧《战长沙》,你会有全新的认识并会有深刻感悟。没错“态度决定一切!”,创作者们开始全力用创作一部电影大片的心和力去打造一部电视剧的时候,那必定会有不错的结果。同样取材自优秀的小说作品,同样以小视角——风雨飘摇的长沙城内一家人的遭遇和经历,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展开故事。并在人情冷暖甚至家长里短等琐事常情的纠葛中;在强势的姐夫,温婉的姐姐,操心的父母,调皮中成长的妹妹,以及英武干练的爱国将领……诸多人物的线条和特色愈发鲜明的过程中;在兵临城下,大火焚城,生灵惨遭涂炭,家乡变焦土的历史大画面中;这一幅幅如积满了陈年尘土的厚重卷轴,终于被历史的微风和人性的双手,缓缓地推开,生动地展现在我们这个同样面临着历史新考验的大时代面前。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战长沙》以史实出发,将视角对准了残酷战争下的普通家庭和平凡小人物,无论是大战降临时,努力筑起防御攻势的国军将领的忘我投入,还是将洋灰偷回家的长沙城的孩子们修缮战火践踏坏的自家房屋,都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战争对于每一个普通人的重大影响。而霍建华和杨紫分别饰演的男女一号,则同样在战火的历练中,从最初的各自执着的单纯爱国和爱家,到最后的以爱为源源动力的共同忘我的爱护这个国家,以至于不惜放弃和牺牲自己的一切!编导所精心营造的以微视角展现战争大背景下的家国事,以小情感渐渐积蓄成大情感,让家国存亡的历史画面感更具张力,令爱的缠绵与恨之力道更有表现力。

“没有国,哪有家。”霍建华版的抗战将领顾清明,可谓一亮相便树立起了鲜明的个人特色,但随着剧情的深入,其先前一心爱国甚至有些冷暖不知的冰冷性格,渐渐被战火笼罩下的长沙城百姓的“恐”,以及杨紫饰演的个性小女人的“勇”所融化和改变。因为爱国可以先爱家,爱家所以要爱人,有家才有国;而杨紫饰演的小女人湘湘,则从一心想改变家人命运,到与顾清明的初见如水火不容,再到最后成长为敢于牺牲一切忘我地爱,甚至将生命交给爱人和国家的无畏女人,所谓没国哪有家!

战长沙观后感 篇7

看着那张枯黄老旧,带着裂纹的全家福,依旧能把我的思绪牵回到那部剧里——《战长沙》。本是一张和睦,温馨的全家福,却因一名身着抗日军装的军人,蒙上了沉重的色彩,这张全家福背后一定不会宁静。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每个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了。而这长沙城一户普通的胡姓人家在战争中的悲欢离合的故事,便向我们展现了战火的无情,以及在日军铁蹄的侵略下,中华儿女们奋起抗战的不屈精神。

中国人是不屈的,面对日军的铁蹄,他们有着自己的抗争方式。胡长宁也是这样的。他只是一个懦弱的知识分子,普通的教书先生,除了读书喝酒听曲什么也不会。然而一生都不敢对别人说个不字,唯唯诺诺的他,却在日本人的枪口前摇了头。他被日本人以家人为要挟,要他去做汉奸。开会致辞的那一天,他穿着一身华服,不管被周围邻居指责成为汉奸,他也仍笑着向前走去。因为他知道即使是付出生命,也绝不会向日本人低头。还记得他在日本人面前高唱的曲子“恨倭寇打战表兴兵犯境,众英雄请长缨慷慨出征,众儿郎壮志未酬疆场饮恨,洒碧血染黄沙浩气长存。两狼山,儿郎报仇。”他对日军的呐喊,不单单只是他一个人的呐喊,而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呐喊,保家卫国,誓死抗争。

不管是作为医生一直奋战在前线,而后来退居后方教书培养更多优秀医生的刘明翰,还是为给家人报仇,不顾死亡,刺杀日军将领的金凤,还是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参军的顾清明,湘平,湘宁,还是为了给哥哥报仇,不惜与日本人同归于尽,引他们进雷区的湘水,还是积极参与抗战的民兵和游击队,都是象征了无数奋起抗战的中华儿女。展现的是中华儿女不屈的抗战精神。

剧中也有许多人物令我印象深刻。

薛君山,他是长沙的地头蛇,为所欲为,敛财手段一流,他也有他的无奈,在那样的乱世中,唯有这样才能让家人过得好。他或许在外人看来是为了敛财不择手段的人,殊不知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在长沙大火中不顾安危救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人,最后险些丧命。穿上军装,遇上敌人,他也是最眷恋生命的男人,他爱他的家人,在保家和保命之间,做出了无悔的抉择。最后战死沙场。

胡湘湘和胡湘江,胡家最宠爱的龙凤胎。他们在家人的万般宠爱下成长,心性如初阳,不识人间愁苦味,会调皮,也会任性,总是犯错。但他们的成长,却被战火不断纷扰。在经历了湘水的事情后,他们被深深的触碰到,意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的抗战出一份力。湘湘,从天真烂漫的少女,最终成为了战地医院出色的`护士。而湘江,他曾想滞留在青春期里赖着不走,直到有一天,被至亲之死惊醒。从此,走进一场强迫他长大的战争,他加入了游击队,与日本人殊死搏斗,不畏牺牲。他最终还是成长起来了,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什么,而不是一味地任性。

胡老太爷,他可以算是一个封建的大家长,也可以是许多中国父母的写照。他一生倔强不服输,眼看子孙一个个离去,拼尽全力留住他们,保全这个家。他极力反对湘平参军,甚至想把他绑回家,但最终还是在湘平的坚持下,无奈的接受了。但他为湘平能够英勇杀敌而感到骄傲。然而覆巢之下无完卵,保国才能保家,面对日本人的扫荡,他散尽家财,让村民把所有的粮食都搬上山,一颗也不给日本人留,他最终还是向命运低了头。

“什么是战争,战争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灭顶之灾,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除了惨烈的战场和与敌人殊死搏斗,不畏牺牲的战士,还有很多平凡普通的家庭,普通的人忍受战争的煎熬,在背后也有一场无声的硝烟燃起。而这部剧恰恰就是从一个平凡的家庭取材,来反映战争的无情和残酷,中华儿女的顽强拼搏以及战争中人们的无奈,更具震撼力。为了保卫国家,父母只能送孩子上战场,妻子也只能和丈夫分离,在家里心惊胆战的过着每一天。又有多少人因为战争,家庭变得支离破碎,骨肉分离。

和平是何其的宝贵,还记得刘明翰最后说的“希望毛毛,以后不当军人,也不当医生,就向姨夫那样当个平平凡凡的教书匠。”经历了战争的创伤,迎来最终的胜利,他是多么希望以后再也没有战争。战争带给人类的伤痛太大,人们应铭记这份伤痛,向着希望的明天前进,向着和平的明天前进。

不知何时耳边又想起了那首歌“天空染成了灰色,身后燃烧着战火,该怒放的青春,未到精彩就凋落,幸福,它在哪呢。”

战长沙观后感 篇8

费·雯丽主演的影片《魂断蓝桥》曾带给我们深深的感动,其主要原因正在于影片从战争中的小人物入手,讲述了一段普通人细腻而真挚的烽火爱情。与《魂断蓝桥》等影片相比,《战长沙》同样拥有一种类似的气质,尽管影片中的主人公身世经历并不相同,但那种感天动地的烽火之恋以及中华儿女奋起抗战的精神却带给我们更多的震撼。

一场74年前的焚城大火,将一段抗日战火中不离不弃的动人爱情引入观众眼帘。作为胡家最宠爱的小孙女,胡湘湘(杨紫饰)原本是一位初阳般动人的美丽少女。一次无奈的相亲,她遇到了青年军官顾清明(霍建华饰),从此开启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烽火之恋。值得一提的是,剧中杨紫的表演功力对她来说是一次突破性的挑战。从最初有着几分麻辣的天真少女到冷静的护士志愿者,再到结婚为人母之后的大气端庄,她演活了一位少女在战火之中的蜕变成长,她也凭借这次的表现完成了一次区别以往角色的惊艳转变。

初时的胡湘湘一身典型的民国女学生装扮,外加两条俏皮的小辫子,青涩中透着几分可爱。在被迫相亲之际,胡湘湘对帅气的顾清明一见钟情,为了吸引对方的注意,她不惜各种捣乱,让顾清明又气又无奈。为了搅黄和盛家少爷的亲事,她甚至故意装作病人,几分任性、几分张扬、几分俏皮,让观众印象非常深刻。尤其在姐夫被抓走面临死亡之际,深爱姐姐的她义无反顾地找到顾清明,含泪说着“只要你把我姐夫救出来,我就把……自己交给你”,那一刻,这个为家人无私付出、敢爱敢恨的少女深深走入了我们的内心,也悄然打动了顾清明的心。

长沙会战步入白热化之际,顾清明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战场,胡湘湘则成为了一名战地白衣天使。在战火的历练之中,她渐渐褪去了青涩,目光中多了几分沉稳和冷静。她和顾清明的心终于走到了一起。只是战乱中的他和她注定了分离。此时杨紫的表演并没有过多雕饰,却更加令人动容。追赶着开赴前线的军车,胡湘湘一路喊着顾清明的名字,撕心裂肺。救护伤员的忙乱中,两人在回眸的刹那间目光交汇,又匆匆离别;亲手给爱人系上护佑平安的红线,却不知何时再相逢。她说“我什么都不怕,只要你在”,战火、牺牲、离别她从不放在眼中,只要他还活着。这样的烽火恋情如此惊心动魄,这样的胡湘湘如此让人心疼!

大战来临之际,顾清明以必死之心准备好了遗相,他不想拖累这个勇敢的女子,不忍让心爱的人成为遗孀。此刻,胡湘湘含泪说着“我都能坚持,你为什么不能”,那种超越生死的爱情如此坚定。而在顾清明失去信息之后,她拿着爱人的照片一个人一个人地询问,没有眼泪、没有哭泣,只是坚定地寻找,这样的女子早已勇敢地几乎让我们落泪。一路走来,战场上泛着泪光与微笑的简陋婚礼、劫后余生之后的那个心酸拥抱、走过乱世的绵长爱恋……杨紫的表演带给我们太过复杂的滋味!

从某种角度来说,偶像剧男主角霍建华与童星杨紫出演抗战戏,似乎给人一种非常另类的感觉。但两人的表现却完全颠覆了我们的想法,突破帅气外型的霍建华、走出童星影子的杨紫,无不绽放出全新的动人气质,带给我们一种非常默契的观感。对于童星出身的杨紫来说,走出固有印象其实很难,毕竟《家有儿女》中夏雪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如今,她用非凡的演技证明了自己。从《心术》中的小护士到《花非花雾非雾》中的.职场丽人,直至《战长沙》中从少女到为人母的蜕变,角色身份跨越之大,让我们看到了她表演日益多样化的蜕变。她一步步颠覆了自我,褪去了青涩、增添了沉稳,赋予角色内在的灵魂。战火中寻觅爱人的她沧桑而坚定、战后回归故地的她大气而沉稳,那是一种发自灵魂的气质,预示着杨紫在表演中的日益成熟。

有人说,霍建华和杨紫是抗战剧史上最另类的搭配,但我们却觉得很舒服。两人质朴的表演保留了抗战戏的原有滋味,同时也多了一丝偶像剧的氛围,将烽火恋人的定位展现得恰如其分,让我们依稀寻到了《魂断蓝桥》等传世之作荡气回肠的味道,这就是杨紫和霍建华的成功!

战长沙观后感 篇9

从来没有一部近代战争能像《战长沙》这样,充满了悲悯的力量,这在近年的抗日神剧、雷剧甚至正剧中,都是很难感受到的。《战长沙》的故事顾名思义,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长沙会战,以及在会战的历史背景下,长沙城军民的生活与斗争。内地抗日题材影视剧众多,但将镜头聚焦到长沙会战,《战长沙》却是第一个。那么大的中国抗日战场,为什么选择长沙?那是因为,无论从战争的规模,还是战役的持续时长,以及这次战役对国际形式的影响,都可以让长沙会战在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中留下厚重的一笔。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长沙会战,给长沙这座城市,和这座城市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这里,中日双方展开了旷日最为长久,投入兵力最多的拉锯战,而长沙城,也在战争炮火以及人为纵火中,成为了二战中遭受破坏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乱世之中,更能见人性,也更能见人性之毁灭,所以电视剧《战长沙》选择了这样一个题材,既是最佳的切入方向,也是给编剧、导演以及演员们,出的一道难题,怎样才能将这一历史题材拍得真实,而又精彩,确实是一次重大的考验。

其实长沙会战的主角,除了平民百姓,就是国民党官兵,某先进党在这次战役中并没有什么戏份,因此首次大规模用一部电视剧,还原当年长沙之劫的历史真相,这在中国电视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想当年杜甫的一首《春望》,犹如为《战长沙》所写,边看边读,才能完全了解同样的情怀,那是一种远胜在教室中朗读背诵的深刻,“恨别鸟惊心”与“家书抵万金”的颠沛流离,更令观者自危,犹如置身于历史长河之中无助前行,难以自拔。

从品质看《战长沙》,是近年同类题材中的佼佼者,故事精彩,角色丰满,制作精良,一干演职人员尽心尽力,在种.种神剧雷剧中杀开血路,成就了这样一部经得起观众考验的大戏。本剧故事可分为两个层次的剧情,其一是当地胡家大宅门的家族恩怨,其二是抗日时期国民党政权的风云变幻,正所谓国难家仇,大概如此,但当小民被滚滚的历史车轮所碾压,再强大的家族也无法抵挡战争机器的破坏。当然,所谓“焦土”抗日,看起来不过是一个口号,实施起来,确实火烧长沙的历史悲剧,唯有全民一心,联手抗敌,才能等到胜利的一天。

剧中的胡家,发家于在湘潭,是当地的乡绅大户,因为和乡下的族长大爷爷不和,胡家奶奶带领自己的分支,就居住在长沙城中,这里虽然驻军很多,但也是战乱最先波及,虽然长沙胡家依然是宅门大院,但抵挡不过天灾人祸,虽然在敌机轰炸和长沙大火中躲过一劫,但却难以抵抗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即使有身为保安队长的女婿的保护,也只是获得了暂时的安稳。

凌驾于胡家的矛盾之上,则是《战长沙》为什么选择了胡家作为本剧的切入点,细究之下,其实还是有很多原因的。从家庭成员构成,家庭中也有党派、阶层之争,汇集了当时城市各阶层人员,有知识分子教书先生、有军官、有工薪阶层的医生和护士,他们共同避在一个屋檐下,有意识流的冲突,有阶级层面的隔阂,也有同为国难之下受灾之民的惺惺相惜,就是这种颇具复杂程度的解读,为我们呈现出了整个长沙城的人生百味,也根据时间的推移,让公众了解到伴随历史的变迁,人物个体产生的变化,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悲欢离合。

《战长沙》的主要人物,伴随剧情的发展,都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关联,而具有代表性的胡家,无疑是整个蜘蛛网的核心,勾连起本家上下几代人,也勾连起当时长沙城的各方势力人物,将各方对抗力量巧妙设定于胡家的关系,通过他们的融合和爆发,带出历史环境下的社会变迁。大处对社会阶层的刻画之外,《战长沙》还着力于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比如老丈人和姐夫的秀才遇上兵,姐夫和妻子、大表哥、湘湘、顾清明的冲突,顾清明和湘湘欢喜冤家似的由陌路到相爱,都是一幕幕悲喜剧。

剧中杨紫所扮演的湘湘,与霍建华所扮演的顾清明,自是有一段“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爱情,这段感情明星标志着现代恋爱方式的到来——自由恋爱,由此也衬托出湘湘的姐姐和姐夫的旧式爱情——无感情婚姻,幸亏在丈夫薛君山入狱后,两人的感情有所发展,否则就又是平淡如水的一生了。似乎每个人物的故事都充满了戏剧张力,让每个人物更加丰满,也令观众印象深刻。

《战长沙》从小处着眼,大处放手。如果说胡家反映的是整个长沙城的兴衰,那么长沙城则是整个灾难深重的中国的艺术性写照,这是递进式的符号化艺术浓缩。胡家一门皆英杰,无论是成为游击队的小满,大火后入伍的薛君山,还是最后成为湘湘丈夫的高级军官顾清明,还有湘湘的姐姐,父母……山河犹在国已破,重整河山待后生。其实从胡家的经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另外一部抗日剧,年代比较久远的电视剧《四世同堂》,那是根据老舍先生的作品改编,讲述了北京的一门大家族在日军侵华过程中所遭遇的悲剧人生,与如今的长沙胡家一南一北,首尾呼应,但不变的是战争的残酷,反抗的勇气,誓死的决心。

当然,《战长沙》的精彩,是在于本剧对每个主要人物,都进行了有篇幅的描写,汇聚到最后,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历史回想,在长沙那块热土,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的人性本能。作为第一次把长沙大火呈现出来的电视剧,《战长沙》更是具备了史料发掘价值,该剧在题材、故事、角度上的突破,都值得我们向全体主创致敬,当然,还有相关部门审批领导,你们都是有胸怀有远见的历史见证者,也给了观众见证一家人一座城一个国家在存亡之际的顽强的抗争与赴死的感动。

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剧中人物,无论有怎样的冲突和矛盾,怎样不共戴天的仇恨,但在家园破碎之际,还都是以国家存亡为己任,最终在抗日的大时代下,形成全家参与抗战的团结一致。由此,剧中人物完成了国难当头的人性升华。这是本剧从看热闹,到看门道,最后晋升为看疗效的文艺作品感染人的功能性递进,记住了这部剧,了解了这段历史,并能从先辈前仆后继死而后已的抵抗外侵争取自由中,激荡到自己的奋发图强,永缅过往,已然是《战长沙》带给观众的最大意义。

战长沙观后感 篇10

最近追了一部战争片:《战长沙》,我几乎不看战争片的,坦白说,是因为霍建华才关注了这部剧。这是一部我从第一秒看到最后一秒的抗战剧,不想错过任何情节。它没有狗血,没有过多的浪漫,连表白也只是我答应了姐夫,把我们的第一个孩子过继给他,没有太多的战争场景描写,而更多的是围绕胡湘湘一家的抗日事迹及个人的爱恨情仇展开。

在那个染了血的时代,所有人都不知道能不能活到胜利的那一天,更不知道我们会不会胜利。感觉那种心惊胆战的日子,没有盼头。记得剧里介绍1944年的战事时,我好想告诉他们我们马上就要胜利了。荧屏上一家子的兴衰人亡,一切太过惨烈

薛君山拿着机关枪消失在了枪林弹雨中;

平安乖乖的躺倒在了湘君怀里;

湘君平和的淹没在了湘江水里;

胡长宁唱着戏曲倒在了被日军包围的房子里;

还有胡秉权、小秋、胡十奶奶、湘水

一切都是当时年代最真实的写照,不仅是胡家,而是成千上万的百姓家。

顾清明说的一句话:战争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灭顶之灾,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前一秒还活生生站在面前的人,下一秒就变成了冷冰冰的尸体,我心里百般滋味,多少次白发人送黑发人,活着回来成为奢侈。最难忘胡老太爷含泪的眼眸,每次的目送都意味深长,也许一别就是一世。

《战长沙》是一部特别的抗战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试着感受他们的感受,很多次戳中泪点。没有太多的评价,只想表达出最直接的观后感。

战长沙观后感 篇11

在这个流行“接地气”的时代,讲究品质反倒可能成为旁人眼中一个孤芳自赏的笑话。你要恶搞、要低俗、要时不时地制造一点耸人惊闻的话题,毕竟八卦当道,你得摸准观众的脾胃。所以,连战争这种残酷的话题都莫名其妙地被娱乐了,动辄手撕鬼子、抗日奇侠,让人简直看不到抗战剧的底线。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沙保卫战》的横空出世总显得有那么点“不合时宜”――没有夸张的剧情、没有智商堪忧的敌军、主人公既没有身怀绝技也不是会在战场耍酷、刷脸的小鲜肉,实在是非常“高冷”.但就是这部剧,一开播就强势入主收视排行榜前三位,在荧屏的光怪陆离之后,这似乎证明了一点――真正的好剧能打破一切约束,把观众重新带回电视 机前。

《长沙保卫战》的写实风格从剧名上便可看出端倪,不加修改、直接将那场着名战役的名字挪用过来。这种看似偷懒的行为实则需背负巨大的压力,毕竟它所要呈现的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三年间的三次长沙保卫战对抗战局势形成了难以估量的直接影响,这事关中华民族的存亡,不容戏谑。顶着这样的压力,《长沙保卫战》却没有畏手畏脚,在视角的选取上,它大胆而颇具巧思。与类似题材《战长沙》、《勇士之城》相比,它以长沙保卫战指挥人薛岳为主角,这就让整部剧的真实性大大提高;再搭配彭中华、李本忠等人,借剧中角色不同的阶层、身份客观而巧妙地展现了长沙保卫战的`恢弘全局。所谓“偏信则暗,兼听则明”,单一视角难免自说自话,不同视角则形成了一个对话场,不同价值观在其中恣意碰撞,在突出戏剧冲突的同时也让剧集所呈现的内容更显客观。

难得的是,面对这样一个严肃的题材,主创却没有将其打造为一部冰冷、缺乏感情的战争纪实片。剧中,无论是薛岳为不能尽孝而洒泪,还是与妻子相处时那种独属于中国男人的沉默的深情,都让一个印在历史书上、没有感情色彩的名字瞬间生动起来。而他与共产党员彭中华关系的演变,更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对共产党一直存有防范之心的薛岳原本对彭中华就没有好感,当傻小子李本忠请来彭中华为大家讲如何打游击、并将红军四渡赤水之事拿来举例时,刚好目睹如此场面的薛岳更是直接黑脸走人。直至后来经历多次恶战之后,薛岳认识到了团结共产党和湖湘百姓共同抗战的重要性。主角的蜕变与史实相结合,虚实之间更为观剧增添了诸多趣味。

除了故事的出彩之外,演员的表现也为《长沙保卫战》增色不少。以硬汉形象为人熟知的张丰毅饰演薛岳这种铁血战将实在是再恰当不过,单看他那张严肃而又正气凛然的脸,就让人信服他是一个不败战将,再加上不动声色而又暗含激情的表演,不怒自威之感简直让人汗毛倒立。郑昊在剧中的表现同样出彩,他将李本忠莽撞、血性的“愣头青”气质描摹得极为细致而富有层次。他没有大喊大叫、张口骂娘,但挺直脖颈往那儿一站你就忍不住安抚一番:本忠,莫冲动,淡定,淡定!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