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幼儿园教育心得5篇

05-10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平常的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会提前准备一些资料。资料是作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可供参考的材料。有了资料的帮助会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加如鱼得水!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常见幼师资料吗?也许下面的“家长幼儿园教育心得5篇”正合你意!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长幼儿园教育心得 篇1

孩子从进入我们班的第一天起,都是有奶奶接送的,孩子对于奶奶的依赖性很强,每天入园的一瞬间都是让我担心的,因为孩子总会含着眼泪或是抱着奶奶不愿意上学,有好几次奶奶也因为孙子的哭泣留下了眼泪,一时间这引起了我的反思,孩子上小班时也是这样的吗?还是孩子还不习惯我们班的生活。还是我的工作还不到位?我想我要想办法解决这样的状况。在于孩子和孩子奶奶的不断交流中,我知道了孩子不愿上幼儿园的原因,是因为孩子说还不习惯我们班的生活,所以不愿上幼儿园。知道了原因以后,我开始有计划的改变这样的情况。

我开始每天笑着迎接孩子,虽然有一段的时间还是在奶奶的手中强抱过来的,但事后,我都尝试与孩子聊一聊,特别是当孩子玩的开心的时候,我就抓住机会,和孩子聊聊上幼儿园其实是件很快乐的事情,也接连好几次我和孩子定下小小的约定,拉拉勾,说好要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看到的袁浩已经能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看到奶奶高兴离开的背影,我想我成功了。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放假八天,有点担心孩子又会有情绪,结果是孩子拉着奶奶的手高兴地来到了幼儿园,听到他响亮的问候声和那灿烂的脸笑,让我特别高兴。

家长幼儿园教育心得 篇2

每个孩子来到我们的身边,都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将他们养育成人,是一个极富挑战性,极易让人筋疲力尽的过程,仅仅有爱心是远远不够的。与孩子共同成长,则更需要智慧和耐力,并且需要具有阳光、开放的心态。

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7岁,小女儿4岁半。在养育两个女儿的过程中,我一直坚信,教育就是陪伴,我和先生一直努力做到在女儿们的成长之路上,留下的是我们一家四口并肩行走的背影,而不是孩子一个人的足迹。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和量力而行的付出,是孩子最需要的教育。

首先,高质量的陪伴需要的是时间保证。美国的家庭教育专家麦道卫先生说:“爱的城堡是由时间构筑而成的。”家长肯花时间陪自己的孩子,传达给孩子的信息就是:在我眼里,你是最重要的!爸爸妈妈是非常爱你的!对孩子来说,只有感受到爸爸妈妈的重视和爱,才能学会重视并爱惜自己。只有重视和爱惜自己的孩子,才能足够的自信。而自信,正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条件。我和先生约定,不管工作有多忙都要想方设法的抽时间陪女儿们。节假日能不安排外面的应酬就坚决不安排,把时间尽量留给女儿们。每个周末,没有特殊的情况下,我们约定一天为“家庭日”,姐姐周六上午做完作业,下午姐妹两上兴趣班,兴趣班尽量都安排在一天,我们的`工作也都尽量不占用周日的时间,周日这一天我们全家一起活动,夏天的时候去农村水沟抓虾、踩水,春秋去公园河边放风筝、野餐、烧烤,冬天爬山、逛公园、骑自行车、玩轮滑等等。放长假我和先生也一定会安排好工作,抽时间带女儿们出去旅游,即便是疫情这些年也没有影响我们,打卡科技馆感受科技魅力,去海边感受大海的广阔无垠,置身大山之中体验山峰的雄伟俊俏,走进动物园与动物们近距离接触等等。爸爸妈妈的工作永远做不完,而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在教育孩子上,不要让“工作忙、压力大、没时间”成为自己偷懒的理由,教育孩子的责任,学校和家庭都无法相互取代。

其次,高质量的陪伴需要有爱和情感的投入,用心陪伴,而不是用力陪伴。要营造和谐快乐的家庭环境,爸爸妈妈除了每天提供给孩子足够的吃、穿、用的东西外,有时候也需要一点点心意和新意,花心思给平淡的生活加点作料。另外,在我们陪伴孩子的过程发现,其实孩子更加希望跟爸爸一起玩耍,因为爸爸比妈妈更加豪放,更能放开和孩子一起打闹。经常和爸爸在一起的孩子更加自由奔放,性格相对开朗一些。在我家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虽然我是主力军,但也从来不是孤军奋战,先生是和我并肩作战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存在,孩子的成长需要全部家庭成员的参与和默契合作,尤其是爸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亲子关系里,父母和孩子沟通和互动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最终的效果。孩子的进步是自然而然无可阻挡的一个过程,家长只要用全心的爱去陪伴,并静静地等待和欣赏就已足够。父母的言传身教和默默陪伴,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家长幼儿园教育心得 篇3

孩子的培养、教育是个系统全面的“工程”,培养、教育孩子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孩子们的大脑里“搞建设”的过程,而且这个建设的过程,也是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主要是在学校完成的,但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人成才,责任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做家长的平时必须注重加强自身的修养,多与孩子进行情感、心理等的交流,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充分发挥好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我和大多数家长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有所作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学校这次组织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活动,给我们家长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的平台,在此表示感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固然重要,但首要的还是对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

学习固然重要,而高尚的品德更是立人之本,记得我的一位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成才是次品,不成人是废品”,话虽平淡,却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可见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从孩子懂事后,我们就注重培养孩子善良、宽容、尊老的思想品质和一些简单的辨别是非的方式方法。上幼儿园之后开始培养孩子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以及遵守规章制度等的行为规范。因此,孩子在学校里是非常遵守纪律,听老师话的学生。同时,我们还经常提醒他要做一个懂礼貌、爱劳动、有爱心的孩子,见到老师、同学要主动问好。

二、培养孩子独立学习、认真思考的习惯

有些家长喜欢在孩子写作业时陪在一旁,这可以说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不仅自己的很多事情都耽误了,而且实际效果也不理想。原来,我也是经常陪孩子写作业,但时间一长发现孩子逐渐有了依赖性,写作业时经常问我“对不对”,“怎么做”等等……。后来,在孩子老师的帮助指导下,逐渐认识到了培养孩子独立学习、认真思考习惯的重要性,慢慢地把这个问题处理好了。现在我们给孩子准备了独立的学习空间,给他买了专门学习的桌椅。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我还深深的感受到,我们作为家长还必须帮助孩子提高对家庭作业重要性的认识,要让孩子明白做作业是掌握好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习的延续和拓展,是巩固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自上一年级开始,我们就让他到家后先做作业,并且告诉他,只要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并且经过我们检查过关后,才能去干其它的事情。如果作业做的潦草、不认真,就得重写,记得有一次他写拼音时,因写得潦草,我给他撕掉,让他重写了好几次……,看着孩子流着泪在那儿写字,我也心疼,但是为了让他从小养成做事认真地习惯,我也只能这样。现在,放学回家后孩子就主动地去做作业,且作业也从不拖拉,基本上用不着我们督促。现在我们感觉,孩子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爱学”、“我要学”的转变。另外,孩子做作业时我们从不看电视,确保他能好好地思考问题,而且做完作业后都是他自己独立整理书包,对照课程表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

三、教育孩子要多鼓励少指责,多伸拇指表扬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每一个生命觉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难题,在他准备放弃或者向你求救的时候,尽量不要批评、抱怨孩子,在任何时候都要信任孩子,给他时间,勉励他、鼓励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如果确实不行,我们就从旁助他分析原因,查找问题的所在,从侧面启发他、引导他,激发他解决问题的欲望,让他充分享受难题解决后的喜悦心情。上个月学校组织的那次新生家长会,我的感触也很深,学校领导的动员讲话、观看的家长课堂录像及老师与我们家长的交流,都在向我们传播着一种教育的理念――拇指文化,就是专拣孩子的优点,竖起大拇指多表扬、多发自内心的对孩子说“你真棒”等。通过这段时间“拇指文化”在孩子身上的实践后,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的新变化,感觉比原来更懂事、更努力、更自信。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孩子教育的过程也是如此,希望通过我们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每一个孩子都茁壮成长,有所作为,都能发出自己最耀眼的光芒。

家长幼儿园教育心得 篇4

1、择园而入。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好的幼儿园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起点,因此幼儿园的教学理念、师资力量、办学质量、生活环境、安全设施、卫生条件、膳食营养等因素就成了选择的标准。通过考察和比较,我们最终选择了中南大学本部幼儿园。懂懂的进步证实了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2、培养良好习惯。习惯决定成败,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我将特别注意,让小朋友养成好习惯。‘教育’这个词,往精深的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浅的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她的含义。”所以我比较注意良好习惯的培养,而对一些坏习惯则坚决予以制止,比如说,垃圾一定要他扔到垃圾桶里,玩具玩后要自己收拾等等。

3、启发学习兴趣。兴趣是的老师。懂懂两岁时对积木表现出很浓的兴趣,能够摆出各种造型,具有一种几何美,我就及时地鼓励他。后来,他的兴趣又转移到了画画,我就买来本子和画笔,让他尽情地画,有时一个本子一下子就画完了。从他的作品里,你总能找到闪光点。

4、能力素质的培养。从学生到老师,从读书到教书,自身的经历告诉我,应试教育扼杀了个人的创造力。记得懂懂上小班时,一次家长会上老师说:“也许有的家长会失望,一学期下来,自己的孩子没学几首歌,认不得几个字,我们的教育理念是:重知识传授,更重能力培养。”这就是我要的教育理念,这就是我要的人才模式。当然,在这里我并不是否认知识的重要性,从长远来看,我认为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5、注重个性培养。望子成龙是每位父母的心愿,然而成名、成家的又有几个,如果期望太高可能会给他造成压力。老威特说,我从来没想过把儿子培养成某一方面的天才……我只是想让儿子能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走向完美的人,只是想让他的一生在充满情趣和幸福之中度过,而已。所以我认为,作为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快乐的成长空间,培养他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良好品格,为他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家长幼儿园教育心得 篇5

从儿子出生到现在,都过了四个年头了。养育孩子的千般辛苦,万般快乐,相信做父母的都深有体会。从学着给孩子换尿布,到孩子不听话与他斗智斗勇,我和老公的父母角色当得越来越有滋味。下面谈谈我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点心得,和诸位爸爸妈妈分享。

一、营造读书氛围,引导孩子爱看书

从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给他买书。买书的时候,我们有意识到带着他到书店,让他自己选书,让他自己选,最后买了一本《世界车展》。回家后他疯狂地迷上了这本书,每天要求我们给他讲书中的内容。慢慢的他熟悉了很多车子的牌子,不时还会在生活中说给爷爷奶奶听。除了他喜爱的书,我也会在睡觉前给他讲很多睡前故事,慢慢的他也会学着我的样子翻书给我讲故事。另外我还会买一些手工劳作的书和趣味知识的书,让孩子的做中学,在学中做。此后,每次去新华书店,我们都会买很多不同类型的书回家,并且我慢慢发现在玩具和书两种选一的情况下,孩子也还是比较喜欢买书。书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几年来我们攒了很多书,内容也很丰富。

二、提前告知困难,做好心理准备

很小很小的时候,打针就是张扬最恐怖的一件事,为了哄他去打防疫针,婆婆都会善意的欺骗他:“打针一点都不疼,很快就会好的!”可每一次打完针,他都哭得死去活来。孩子慢慢长大了,对疼痛感越发害怕,善意的欺骗也没什么用,所以我每次打针去都会高数他:“等下我们要去打防疫针,你可要做好心理准备,疼是肯定的,如果你打针的时候哭,这样会更疼哦!而且这个时间很短,数5个个数就好了哦!”这样,让孩子在有心理准备之下,即使遇到困难,也会挺挺过去的。

三、大人要以身作则,说话算话

现在电子产品是大人的密友,也必然成为小孩子的密友。一开始我觉得电子产品也很不错,可以让孩子在IPAD里学到一些东西,但是时间久了影响到孩子的眼睛。这时我就会要求孩子不要玩IPAD,但是老公一回家就拿着IPAD玩游戏,孩子会很不乐意的说:“爸爸,他也不能玩,对眼睛很不好的!”要让孩子信服,我们做大人的也必须以身作则,所以我们家都定了个规矩,每个人每天只能玩30分钟,超时的人将受到“一周禁玩”的惩罚!一次,老公乘着儿子玩IPAD,自己偷偷拿着手机玩游戏,被儿子发现了,他只好受到不在儿子面前玩游戏的惩罚,让孩子觉得大家都在遵守规矩。

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们深知孩子的自立、自理能力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必须有意识的去培养,有意识的去让孩子适应社会,培养其协作、社交能力,对孩子的影响是大有裨益的。要设法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穿衣、洗脸等。孩子刚开始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速度和质量方面肯定不会很理想,家长要耐心的教孩子,等着孩子自己做好,不要代劳。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不喜欢自己动手,而是家长没有耐心等着孩子自己吃饭、自己穿衣。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还需要耐心研学家庭教育,在摸索中与孩子快乐成长。

喜欢《家长幼儿园教育心得5篇》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师资料,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家长幼儿园教育心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