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五项修炼读后感(推荐五篇)

05-13

推荐一篇关于“第五项修炼读后感”的网络文章很有趣值得一读。书籍好比是带我们遨游知识海洋的大船,而读了作者写的作品,心里的想法也是止不住的涌现出来。 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可以让自己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这篇文章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而写的希望您会喜欢它!

第五项修炼读后感 篇1

打算写这篇读后感,想了一阵,我好像不知道如何写起。这本书带给我的阅读感觉挺矛盾的,我时而着迷于它揭示的基本原理,阅读起来如饥似渴,时而又厌倦里面只有作者才能深刻体会的一些案例,读起来云里雾里。

我问自己,为什么有些内容读起来这么枯燥?原来,他不仅仅揭示了基本原理,这些案例还告诉你真真切切的实践。我,体会不到而已。

封面的另一行小标题写着“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实践,和理论不一样。组织管理,是一门艺术。阅读此书能从中体会到一点点实践与理论的不同,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较好运用。

书中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总结。人在满足于基本需求的情况下对志向的追求,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术,现实中存在的偏见,以及认识系统结构。第二部分,认识系统。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我最喜欢的内容,开始揭示一些基本的自然法则。修炼就是从系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认识一些基本概念,如反馈模式,延迟,增长极限,转移负担等。第三部分是书的主体,讲述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各项核心修炼,包括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第四部分开始讲一些案例,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里面抓几个关键词,“反思”、“变革”、“沟通”、“领导力”,这些都不容易。

读这本书,有很深刻的体会,时而着迷。主题说的是学习型组织,然而又贯穿着很深奥的哲学。仔细一想,以组织为单位,不就是写人吗!

我想起来《价值》一书中张磊描述他的组织,正是学习型组织,他把人分为领导层和组织,在这本书中都有体现。书中还有一章专门写领导力。

书中的哲学思想,同老子、王阳明、稻盛和夫他们的思想一致。书中对于系统和一些基本原理原则的描述,又同我的老师思想一致。

读这本书,我有激动。

很多之前大概了解的知识,这里又得以强化。书中,我第一这么深刻地理解“系统”这两个字,还有一些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原理原则。往后,对这些基本原理原则的认识还可以进一步延伸,再加以运用。

另外,书中还涉及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我认为有用。

重要的思想都体现在句子里。如下摘抄:

学习型组织要进行的五向修炼:进行系统思考、实现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加强团队学习。

彼得·圣吉认为,组织的成长基于个人的成长,而个人的成长基于内心的向往,并经由日常工作去实现。

系统思考修炼的实质是心灵的转变:看清各种互相关联结构,而不是线性的因果链。看清各种变化的过程模式,而不是静态的“快照图像”。

反馈环路尽管概念简单,但它打破了根深蒂固的观念——比如因果律。

反馈观点还打破另一个观念,即人类中心论——就是把我们自己看成活动的中心。

皮格马利翁效应。

民间智慧对正反馈的描述有:滚雪球效应、流行效应、良性循环;还有特别场合的说法:富人愈富,穷人愈穷。

延迟就是在行动和结果之间的间断和空隙。

“系统绩效改善工作最有效的杠杆作用点之一,就是把系统的延迟缩减到最小。”

当某个变量的作用需要经历时间来影响另一个变量的时候,延迟就出现了,它成为系统语言的第三个基本要素。如我们吃饭,本应该停止继续吞咽的时候,并不觉得很饱,于是继续吃下去,结果吃得太多。

不要强行推动增长,要消除限制增长的因素。

要有效应对转移负担的模式,我们必须把强化根本解决方法和弱化症状缓解措施结合起来。强化根本解决方法要求一种长远观点和共同愿景。

他认为自己作为经理人的首要责任,是“为员工提供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福利”。

在思想未统一的组织里放权给员工,可能会适得其反。如果大家没有共同愿景,对企业运营的现实没有共同分享的心智模式,放权只能增加组织的压力、加重组织协调和维持运营方向的管理负担。

愿景是产生创造性张力的一个端点,也是我们任何时候都能完全掌控的一个端点,只要对他进行调整,情感张力总能得到舒缓的。情感张力是一种妥协机制,一种带人走向平庸的机制。

拉向目标的张力,和拉回到我们深藏的观念的张力之间,形成一个系统,弗里茨把它叫做“结构性冲突”。我们意识不到的结构模式让我们成了囚徒。一旦我们意识到并辨认出它们,它们就不再有那么大的禁锢力了。发现运作中的机构模式,是自我超越水平高的人的惯用手段。

自我超越水平高的人有一个很迷人的特点:他们能够以举重若轻和优美安详的风格,完成非常复杂的任务。

我们必须记住,进行任何个人成长的修炼都应该是自愿的选择。不能强迫任何人进行自我超越的修炼,强制手段一定会产生事与愿违的后果。组织机构如果过于咄咄逼人,强行推动大家进行自我超越的修炼,就会遇到很大麻烦。

对于投身自我成长修炼的人来说,鼓励和支持的氛围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认为,人们想要寻找共同愿景的原因之一,就是期望在重要的事业上找到沟通和共鸣。

激励组织的根本能量来源有两个:恐惧和愿望。恐惧的力量驱使负面愿景。愿望的力量驱动正面愿景。

“科学根植于交谈,不同人的合作可能最终达成最重要的科学成果。”

在伟大的团队中,冲突能变成富有成效的创新力。

反思型开放的特点,是真正的思想解放,那是深层聆听和真正交流的第一步。

业绩与幸福感是动力来源。

反思之所以在商业界备受责难,是因为我们缺少把反思和行动结合起来的修炼方法。

随着我们进一步理解创新者与公司的防卫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冲突,我们开始看到,要保持创新势头,就要求领导者学会双向交流文化能力,既能够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之间有效地来回转换,并遵守每个世界的基本运行规则。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学习实践是领导力真正的来源。

戴维·帕卡德:“我不知道什么是领导力理论。那时,我和比尔只是在做我们爱做的事,我们很高兴有人想加入我们。”

我见到非常多的奇迹: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局面,不知为什么迎刃而解了;我见到非常多的人物:他们成长为自己真正的自我,然后就挺身而出去面对下一个难题,并充满轻盈和喜悦。而由于这种经历,他们与内在的自我更近了,他们相互之间更近了,也与生命本身更近了。

所有边界,包括国界,从根本上说都是人为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发明了边界,最后却发现自己被困在其中。

第五项修炼读后感 篇2

这学期,通过名著导读这门课,我读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下面是我的一些体会。

《第五项修炼》是由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撰写,被誉为21世纪的管理圣经,并被《哈佛商业评论》评为75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管理类图书。它不仅适合企业的管理者看,也适合企业中平凡但希望提升自我的职员阅读。《第五项修炼》描述了公司如何通过采用学习型组织的战略和行动对策,来排除威胁组织效率和事业成功的“学习障碍”。

彼得·圣吉所创立的是学习型团队,他希望建立的组织模式能够更适合人们的工作。在一个组织中,很多人组成一个庞大的学习群体,使群体中的人能够以自己的理想为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最终达到整个群体的共同目标。而要实现这种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彼得·圣吉提出了五个修炼内容,它们分别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

自我修炼:这是以个人的角度出发。组织的主体是个人。要实现组织超越,个人首先要实现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的培养就是澄清和深化自己的真实欲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客观地观察现实。正如书中提到的许多年轻员工刚到公司时充满活力,他们渴望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卓越的成绩。30岁以后,这些精力和信念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相反,他们对工作没有激情。因为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你的对手,而是你自己。

只有实现自我超越,才能使我们的最佳发展满足学习型组织的要求。对于那些能够超越自我的人来说,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就像一个雕刻家。投资新事物,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这是一门真正的学问。

改变心智模式:心智模式对我们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因为它们影响着我们如何感知周围的世纪,以及我们如何行动。无论是在人还是在管理上,如果不能改变思维模式以适应现实和需要,就会阻碍发展和进步。

嘉得纳说:“我认为认知科学的主要成就是清楚地展示人类行为不同方面的心理形式。”。为了改变观念,他们需要与人沟通,学习新技能,增强企业的生产力,提高人际关怀。企业各级员工可以挑战自己固有的心理测试模式,通过共同努力找出企业背后隐藏的可能阻碍企业发展的问题。

建立共同愿景:愿景便是理想,梦想。如果团队有一个共同的理想,那么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会为这个共同的理想而努力。

而这种共同的理想就是团队中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是可以无限放大的,是一个超越个人上升到团队高度的概念,就好像我们国家的乒乓球事业,由于乒乓球属于国球,上至老人,下至孩童,都很喜欢这项运动,从中我们就能发现很多优秀的选手。同时,国家也大力支持这项运动,大家都希望把它办得好。这种凝聚力超越了个人观念,成为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中国乒乓球事业才能屹立于世界之巅。

因此,共同愿景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动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学习型团队的共同理想是用集体智慧为企业创造效益,为集团谋求发展。

团队学习:有这样一个试验:在一个团队里,每个人都是认真参与的。

每个人的智商都在120以上,但集体智商只有60。为什么?团队的学习修炼就是在处理这种困境。团体学习的修炼从“深度汇谈”开始。

“深度汇谈”是一个团体的所有成员在思考了所有问题之后,毫无保留的说出心中的思考而进入真正共同思考的能力。同时,在深入的讨论中,每个人都能得到比自己更多的想法。思想可以传递。不同方向的想法可以让人变得更聪明。

作为一个部门,通过团队学习取得进步是非常有意义的。

系统思维:企业和其他人类活动一样,也是一种系统,它也受到微妙的、密切相关的行为的影响,相互影响。因此,必须进行系统的思考和培养。系统思考的修炼是建立学习型组织最重要的修炼。

彼得·圣吉同时认为系统思考也需要有“建立共同愿景”、“改善心智模式”、“团队学习”与“自我超越”四项修炼来发挥其潜力。十分重视第五项修炼,并认为它高于其他四项修炼。少了系统思考,就无法探究各项修炼之间如何互动。

系统思考强化其他每一项修炼,并不断地提醒我们,融合整体能得到大于各部分加总的效力

《第五项修练》的核心是强调以系统思考代替机械思考和静止思考,并通过了解动态复杂性等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高“杠杆解”。《第五项修炼》涉及个人和组织心智模式的转变,它深入到哲学的方法论层次,强调以企业全员学习与创新精神为目标,在共同愿景下进行长期而终身的团队学习。

我们是这个团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时刻考虑这个团体的愿望。身在团体中,想要看清所有的事情是很困难的,这就要求我们通过自我修炼和改变心理模式来提升自己的能力。有时我们需要牺牲自己的利益来保护群体的利益,这就需要我们从大局的角度去思考群体的价值取向,然后纠正自己的价值取向,达到个人价值和整体价值的平衡。

学习型的组织很像飞机或电脑等工程上的一项创新,而五项修炼则是这项创新工程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发展学习型团队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保证企业的生存,促进企业的发展,也是实现企业员工与工作的真正融合,是员工在工作中享受生命的意义,更可以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不断突破自我、不断挖掘潜能,努力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学习观和工作观。

《第五项修炼》蕴含了很多高深的企业管理和人际相处之道,有些话能一语点醒梦中人,给迷惘中的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这是一本非同寻常的书,值得那些想改变自己和周围世界的人阅读和重读。

第五项修炼读后感 篇3

读了《第五项修炼》之后,我对“管理”有了新的了解。世界经济在二战后得到快速的发展,其中有目前许多行业的大企业就是在那期间崛起的。为什么这些大公司一夜之间突然崛起,世界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很多人都分析了原因。战争结束释放出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经济发展创造了空间,但不得不提的是,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第五项修炼对世界管理模式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

《第五项修炼》这本书中对每一项修炼都有自己不一样的见解,全书都是围绕着“团队合作”这个点描述的。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效应是远远大于个人的。

众所周知,一根筷子很容易折断,十几根筷子很难折断。这个原理向我们解释了整体大于局部的组合。《第五项修炼》里面不断提醒着整体大于局部的组合道理。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调动个人与组织织间的密切关系,总能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这五种实践是:自我超越、心智模式提升、共同愿景建构、团体学习、系统思考。

自我超越:在这里的“超越”是一个动词,它的意思是认识自我,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超越他人而走向成功的过程。我们经常把别人看作我们的对手,挑战他们,超越他们。

但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你的对手,而是你自己。只有实现自我超越,才能获得最佳发展。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都需要实现自我超越。

在组织中,想要拥有这些自我超越的人更渴望拥有高度自我超越的人。自我超越程度高的人有更庄严的承诺。他们更有首创的精神。对工作有更广泛和深远的见解,学得快。

这将会带来组织成长。自我超越是一种实践。它要求我们设定一个目标和我想超越的东西。向着这个目标前进,冲刺,超越自我。

自我超越是对个人成长的学习和培养。从个人追求持续学习的出发,形成学习型组织精神。

心智模式改进:心智模式是人如何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而它的存在是从我们出生后开始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在我们的脑海里、心里都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理解模式,影响着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甚至图像、印象。我们常常不知道我们的心理模式及其对行为的影响。

在团队中,心智模式的转变十非常重要的,是确保团队合作成功的重要保证。心智模式的改进就是尽可能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敞开心扉,接受别人的想法。在团队中,每个人拥有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不把自己的想法用某种方式展现出来,对方是不可能知道的,对方不可能拥有和你一样的想法,一样的心智模式。

更不可能把自己的心智模式强加于对方。所以一个团队想和谐发展,心智模式改进是有必要的。出色团队的成员,他们经常会说到“我们就是都说出来,然后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这个简单的信念成了大家团结协作的基石。

团体才能更好发展下去。

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指一个组织中所有成员的内在目标,这个目标是整个组织中人的内在愿景。这样的图景赋予了组织一种贯穿整个组织的共性,从而使其各项活动保持一种连贯性和一致性。

团体内建立共同愿景,并有渴望实现的目标的内在的动力,将自己与全体衷心共有的目标、价值观与使命的组织联系在一起,主动而真诚地奉献和投入自己的精力。建立自己的共同愿景对团队的发展是有益和无害的。没有共同的愿景,就没有真诚的理想目标,就没有匆忙,维持现状心态的影响就会占上风。如果团队有共同的愿景,那么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会为这个愿景而努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共同实现组织或企业的价值。

树立共同愿景也是组织和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要阶段。

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团队能力的协同修正和发展过程,它将创造团队成员真正想要的结果。团体学习的修炼从“深度汇谈”开始。

“深度汇谈”是一个团体的所有成员,在思考了问题之后,毫无保留的说出心中的思考而进入真正共同思考的能力。深入交谈的目的是超越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个人在深度汇谈中所获得的洞悉,根本不能单靠个人自己达到。

通过共同意义的发展,新思想的出现。大家在参与这个意义共享池,它能够自身不断地发展和变化。您可以在共享池中表达自己的意见,以找到更深入的意见。

同时,在深入讨论中,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无法想象的想法,这可能不仅仅是自己的想法。思想可以传播。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思维可以使人变得更聪明。作为一个组织和团队,通过团队学习取得进步是有意义的。

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五大学科的骨干。在学习型组织中,系统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它使人们从碎片中看到整体。从对现状作被动反应,转为创造未来。

我们是组织或团队的一部分。当我们考虑前面的整体和后面的自己时,我们应该记住组织或团队的愿景。身在团体中,想要看清所有的事情是很困难的,或许需要牺牲自己的利益,来保护整体的利益。而我们就应该从全局宏观的角度思考群体的价值取向,进而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达到个人价值与全局价值的平衡。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创新的实现,而五大学科正是这种创新实现的工具。“修炼”的过程并不是靠外界的力量进行的,修炼是要在自愿的情况下进行的,修炼过程要求我们需要精通整套理论、技巧,进而付诸实行。每习得一项修炼,便更向学习型组织的理想跨进一步。

它和数学学习是一样的,有的人理解比较快,有些人较慢,但每个人都能经过大量题的演算从而得到能力提升。系统思考和其他修炼亦是如此。

通过阅读和学习这本书,我看到了个人及组织中几种潜在的巨大力量——它们是最根本、最持久、但却是最不明显的。或许我们都知道这些知识、这些道理,但我们没有真正使用它,把它们变成自己的力量。当我们掌握这些力量,能够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与团队的合作更协调,提升自我和团队价值。

每个团队都有各自的发展方式,《第五项修炼》作者的观点是要我们发展学习型的团队合作。

《第五项修炼》给管理思维另一种新的面貌—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是心灵的转变:从把问题看成是由“外部的”其他人或其他因素造成的,转变为认清我们我们自己的行动如何导致了我们所面对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中学到自己需要的理论,并把这项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成。

第五项修炼读后感 篇4

《第五项修炼》是彼得·圣吉在其老师富瑞斯特创立的系统动力学和混沌理论基础上总结、提升出来的阐述管理学的新思维方式的著作。他将古老的东方智慧与西方先进的管理技术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他强调用系统的观点来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并且将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提到重要地位,将继续学习作为企业发展的终身目标,这与中国传统的一些伦理理念是相吻合的。

在《第五项修炼》中,五项修炼被划分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自我超越”是不断反照个人对周边影响的一面镜子;“改善心智模式”专注于以开放的方式,体认我们认知方面的缺失;“建立共同愿景”培养成员对团体的长期承诺;“团体学习”是发展团体力量,使团体力量超乎个人力量加总的技术;“系统思考”极其务实,可以使我们了解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它的精髓是用整体的观点观察周围的事物。

融合五项修炼的最高境界就是建立学习型组织模型,其中的系统思考是核心,是动力,是扫除学习型智障的主力军。

读了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后,对"学习型组织"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

一,创建学习型组织必须是自主的,是自愿的。

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我们自己切实有这种迫切的需求,才会有效果.如果是上级的指令,是上级的要求,这是一种被动的,应对式的工作观;同时必须不是赶时髦,不是追风,否则只会是形式主义.

因此主动与迫切,这两点事关创建的成败.只有发自内心的,是出于对事业的爱,才会有成效.创建学习型组织,就是在为事业打造未来。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没有模版,没有模式,没有地图。

创建的实践中,才认识到原来我的认识有误区。其实世界上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过去我们搞什么东西都习惯有什么"模式",强调一套方法和方式,拿过来就能用.

现在,这不符合学习型组织理论。每个组织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创作的出发点也会不同。我们强调的是差异化和个性。我们达到的标准是不断变化的,需要你自己制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超越。

三,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系统工程。

也许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学习型组织,但我们必须弄清楚什么不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不是一种活动。我们必须明白,创建一个学习型组织是可持续的、永无止境的。这符合学校的“二次曲线理论”

这样,才能使组织的内部变革先于外部变革,保证组织有足够的活力,保持核心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经营。既然我们找到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方法,我们就不怕走很长的路

四,扩展组织创造未来的能量,保证拥有组织需要的持续增长的学习力,这需要全体成员全身心的投入.既然我们对过去的理论基础研究少,那么,现在市场的要求,需要我们来补上这一课.以改造我们的学习,改造我们的管理,提升我们的业绩。

在这本书中,我还喜欢一个煮青蛙的故事:如果你把一只青蛙放在沸水里,它会立刻跳出来。但如果你把青蛙放在温水里,不要吓唬它,它就不会动。

现在如果你慢慢加热,当温度从70上升到80,青蛙似乎仍然什么也没做。甚至自得其乐。可悲的是,当温度缓慢上升时,青蛙会变得越来越虚弱。最后,它将无法移动。

虽然没有什么限制它脱离困境,青蛙仍留在那里直到被煮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感知青蛙生存威胁的器官只能感知环境的剧烈变化,而不能感知环境的渐进变化。

大部分动态性复杂都是处于缓慢渐变的过程,极不易察觉。即使察觉了,已经为时已晚。在生活中,想想看,水质是突然变坏的?

交通是突然拥塞的?健康是突然变差的?孩子是突然变坏的?

...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看到缓慢而渐进的过程,放慢自己认知变化的步伐,特别注意那些微妙而不寻常的变化,避免水煮青蛙的命运。

另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是,当阅读第五章时,有一个例子:在学校里,老师对学生的看法会影响学生的行为。珍妮性格腼腆,新学校第一学期的成绩很差(因为父母心情不好)。

珍妮的老师于是认为她懒散。下一个学期,老师给予珍妮的关切更少,她的成绩于是更不好,因而个性更退缩。随着时间的推移,珍妮陷入了一个恶化和撤退的旋涡。在被老师贴上不认真学习的标签后,她变得更加封闭。

因此,被教师视为高水平人才的学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而被视为低水平人才的学生由于反馈的增强而得到了更差的结果。最后演变成“差者愈差、优者愈优”。我认为老师应该公平地对待学生,而不是单方面地对待学生。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隐藏在个人和组织中的强大力量来源——它们是最基本、最持久、但最不明显的。当掌握这些力量,个人的生命空间会变得很大,才能成为一个全神贯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才能成为出色团体中的一分子,并在这个团体中,一群人以极不寻常的方式在一起工作,彼此信任,相互补长短,为共同的大目标全力以赴,并创造出惊人的成果。

第五项修炼读后感 篇5

踏入大学校门让我为之新奇的是外国语学院独特的班级自组织管理。经过一学期的亲身体验,它以岗位制调动了团体中每位成员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整体办事效率,深感其模式新颖、高效。而后得知这样的组织模式借鉴了“学习型组织”的相关概念,所以在寒假悉心拜读了《第五项修炼》,这本书深入阐述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战略和方法。

首先通览全书,了解到了前四项修炼的大致内容——第一项:自我超越;第二项:改变心智模式;第三项:建立共同愿景;第四项:团体学习;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系统思考”。

由于这本书的专业性较强,我挑选出与目前学习生活联系紧密的几个部分,并结合个人读书思考,把读书心得分为四步一一阐述。

起步——核心挑战。

学习《第五项修炼》指导置身于组织集体生活肥沃土壤中的我们,如何在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也能让组织更加有效地运作。这是读此书的目的。首先推进学习型组织的战略思考至关重要,而其中最危险的阶段是受到尊重。一个人在社会中应当有尊严,一个组织同样如此。就近纵观中国社会经历的变革,当人们尝试改变社会时,大家通常先是漠不关心,然后嘲笑,跟着是辱骂、迫害。最后将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受到尊重。怎样顺利的完成这一阶段,这要从思考所在团体面临的核心挑战着手,它的深入要靠对聚焦点的理解和时机的把握。比如我们大学班级,聚焦点就是如何增强大家的凝聚力然后在此基础上使学习和工作能力得到质的飞跃。变革往往不是一蹴而就,所以必须耐心,在等待中抓住大家积极性高且意愿统一的时机促成变革的完成,也就是学习型组织建立的初步。然后我认为深层学习环路要素是起步时应当经历的过程。技巧能力,认识和感知,态度和信念,这三个要素形成环路。一个团体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才更有能力创造他们正真想要的东西。这些要素中大家会忽视的是:反思与交流,聆听整体。就我自己而言在这两方面很欠缺,就拿第一学期中组织的圣诞晚会来说,虽然准备充分,大家也认真对待了,但是还是缺乏了预想中的高积极性,整场圣诞晚会略显拘束,参与者似乎并没有乐在其中。晚会结束觉得有些遗憾,但就此为这个活动画上句点。其实那时候最需要的是集体的反思与交流,道出各自观点,如何改进、有何意见,同时也要让每个成员及时了解到集体的总的想法。这样才会一步步地增强成员的向心力。

迈步——自我超越

十二年的苦读让我们了解到,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火花,人们只是被动接受培训,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所以自我超越至关重要。自我超越强调创造性张力。要想成为优秀的领导者,必须把自己在学习型组织的角色定位为教练,首要任务就是用自己的行为表现提高自己能力,实现创造性张力。榜样作用是最为有效的!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精熟“自我超越”的人,能够不断实现他们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就如同艺术家对艺术作品一般,全心投入、不断创造和超越,是一种真正的终身“学习”。组织整体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基于个别成员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对于我们学生而言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我,战胜自己,超越自我才是最实在的充电方法。内心的超越是自我超越的深入。这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的“触电“游戏,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圈,中间的当捉人者,仔细注意“电”的流动,总会有人一时惊愕没有及时抓住旁边小朋友的手,受惊小孩就极不情愿的成了捉人者。内心超越其实本质是与此相同,我们随时让自己应付“流经”我们和系统其他部分的谈话、思考、情绪、资源、选择、问题……我们变得更能顺应时间的节奏,培养一种更强的内心体验。

跃步——团队学习

我们经常听到团队精神这个词,其实通俗点团队学习的概念与此相近。所以这个点似乎不用多说什么了。但是团队学习有个特色也是关键,即“深度汇谈”。深度汇谈要求在谈话和争论中用心聆听每个人的语言、节奏、甚至是语调,随谈话进行,大家共享的意义越来越多,大家看到自己从来没洞察到的观点。大家通过集体思考建立了一种集体敏感度,其中的思想感情属于团体中每个成员。比如一直强调建设学习型宿舍,一个宿舍变成了一个团体,一个宿舍有极其优越的条件进行深度汇谈,大家集中探讨如何更好学习,形成一个总体的思路想法,这样每个舍员才能向同一个方向努力,建设和谐的学习型宿舍,而不会仅是表面的尊崇。

虽然对这本书透彻理解上存在一些难度,但是其中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对我们这些在团队中成长的大学生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一些独特方法也会成为我们追求至高理想的锦囊妙计。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