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集锦12篇)

05-13

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的部分工作,因此每天老师都会按质按时去写好教案课件。学生课堂反应会在老师教案里体现出来,大家有没有写教案课件方面的苦恼呢?接下来我将向大家推荐这篇有关“小班教案”的优秀文章,如果您喜欢本网页请在浏览器中收藏本页!

小班教案 篇1

篇1: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饼干宝宝总动员》 活动目标:

活动重点:

活动难点: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有小包装饼干的盘子:请每个小朋友拿一袋饼干,摸一摸、猜一猜里面是什么东西?

3、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饼干有各种各样的,有大的,有小的;有圆形,有方形;有不同颜色;有的上面还有花??

4、教师:闻一闻饼干香不香?尝一尝饼干是什么味道的?饼干吃在嘴巴里有什么变化?

1、观察“饼干”。

活动延伸:

篇2: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设计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设计:小手比一比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

1、

2、3。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

1、

2、3小卡片幼儿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一)导入主题,认识数字

1、

2、3 今天我们请来了数字宝宝

1、

2、3,我们看看他们像歌曲里唱的那样,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

1、

2、3,让小朋友观察数字形状)

分别请出大数字宝宝

1、

2、3(出示数字大卡片),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

1、

2、3吗?教师出示不同个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

用手指比划

1、

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1、游戏:数字宝宝回家(加强对字形的感知和认识)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

(草坪上摆放有数量是3的:积木、小桶、盒子;数量是2的:苹果、香蕉、梨子;数量是1的:帽子、鞋、衣服。

把对

1、

2、3„数字的感知与游戏结合在一起,既培养了幼儿的点数数的能力,又达到了幼儿游戏的目的,整个活动幼儿情绪高涨。再通过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对数字进行形象化的比喻,加深了对数字的记忆。利用魔术口袋变换不同图形的卡片,练习让幼儿用手指表示个数,慢慢让数所表示的意义深入幼儿的心里。最后利用“数字宝宝回家”、“数字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一个数所表示的是物体的个数。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有趣的图形娃娃

活动目标:

3、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出示用几何图形拼组的画,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以图形娃娃的身份与幼儿做游戏。邀请幼儿去各个图形娃娃家作客。

3、游戏:娃娃请客[培养幼儿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桌子有了,椅子还没有,我们就用积木来拼做椅子吧!不过,圆形的桌子旁 要放圆形的椅子。三角形的桌子旁放三角形的椅子,正方形的桌子旁放正方形的椅子。

4、游戏:送礼物

教师:“图形娃娃邀请我们来做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先送一个大蛋糕给它们,不过,圆形娃娃喜欢吃圆形的蛋糕,正方形娃娃喜欢吃正方形的蛋糕,三角形娃娃喜欢吃三角形的蛋糕,如果送错了,娃娃会不高兴的。 [用两个半圆形的积木拼成一个圆形、用两块三角形的积木拼成一个正方形,用两个小三角形积木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小熊过生日

活动目标:

1、运用角色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角色意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复习区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外形特征,尝试描述图形的二维特征。

3、启发幼儿用礼貌用语,进行简单的交往,积累美好的情感体验。 重点:在游戏活动中积累生活经验,并愿意描述。

一、引起兴趣:

3、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是小熊小黑和小白的生日,我们一起去为它们庆祝好吗?

4、怎么去呢?买些什么礼物呢?

5、每位选一件礼物,你选的是什么?告诉你的好朋友。

1、告诉小熊自己送的是什么礼物,并祝小熊生日快乐。

2、按小动物分组把礼物送给小熊。

2、小黑请每位吃一块饼干,与你的好朋友比一比,饼干有什么不一样?让幼儿描述自己拿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图形的饼干?

3、小白请大家动脑筋:

1、我也准备了一份礼物(出示生日蛋糕),引导幼儿一起唱“生日快乐歌”。 篇3: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感知5以内的数量,按量排序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动物卡片,(一只鸡,二只鸭,三只兔,四只虎,五头牛),背景图,1-5 的点卡人手一套,操作练习

学习难点:按数量从少到多的排序

活动过程:

一、实物分类计类(感知5以内的数量)

数完以后两手合拢,说说:几只动物我拍手几下。答:**动物有1只。

二、乘火车学习1~5的排序

1、出示方格,小动物要去乘火车了,谁会帮小动物找座位。

(想一想,谁放在最前面,谁放在中间?谁放在最后面呢?)

1、出示点卡给小动物送点卡 卡上的圆点有几个,(数数点卡上的数量)它会和谁做好朋友呢?

2、给点卡排队

它们也想排队了,请你从小旗这里开始排,要从少到多的排队,指导幼儿在实物卡下面摆上相应的数量的点卡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对圆的物体感兴趣。

2、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3、在玩的过程中发现圆的物体是会滚动的。

活动准备:

1、电动泡泡枪

2、课件:《装轮胎》

3、幼儿操作材料:球类、轮胎、车里外胎、游泳圈、奶粉罐、三角形(方形)大积木、木质大线轴、废旧光盘、大饮料瓶等(每人至少一件)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

1、教师出示泡泡枪,:“看,老师给大家带什么好玩的.啦?”

“快来和泡泡做游戏吧。”师幼共同玩泡泡。

2、仔细看一看泡泡是什么样的?

你还发现泡泡什么秘密?

泡泡圆圆的,有大有小真好玩。

轻轻一吹泡泡就会飞起来,落下的泡泡不见了。

二、滚一滚

除了泡泡是圆圆的,老师还带来许多圆圆的好玩的玩具呢?

1、出示各种球类,让孩子认识。

2、它们会滚吗?幼儿玩一玩,试一试。

这么多圆圆的球。它们会滚吗?为什么会滚?

它是圆圆的,摸上去圆溜溜,圆圆的球儿滚呀滚,圆圆的球儿都会滚。

三、试一试

除了圆圆的球儿会滚,老师这儿还有许多好玩的玩具呢?想不想玩一玩?玩一玩、试一试,看哪些玩具会滚,哪些不会滚?请大家都选一件自己喜欢的试一试。

1、幼儿操作体验(其中包含三角形和方形物体)。

可以和小伙伴之间交换着玩一玩,每样都可以去试一试。

2、你玩的是什么?它会滚吗?怎么滚的?为什么?

有的身体是圆圆的,只要将它躺下来,它就会滚。

有的周围是圆圆的,把它竖起来,它也会滚起来。

会滚的玩具真好玩。

3、展示三角形、方形积木(如果没人玩:“为什么没人跟它们玩?它会滚吗?为什么?

原来,三角形、方形的东西都有角有棱,所以它不会滚,

4、Flash动画《装轮胎》

嘀嘀——一辆小汽车

引导幼儿发现:汽车少了什么?

这里有三种轮子,看看都有什么形状的?

你想给小汽车装上什么形状的轮子呢?

原来,汽车装上圆形的轮子跑起来这么快,又快又稳。

四、活动延伸

孩子们,会滚的玩具好玩吗?除了今天我们玩过的这些,其实,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今天我们回去就找一找,找到了告诉你的小伙伴,好吗?”

活动反思:

幼儿对实验活动的兴趣比想像中要旺盛,有不足之处,就是关于“滚动”这一个词,应该给予简单的解释:圆形的东西能滚动。

小班教案 篇3

《糖果仙子舞曲》教学设计

(欣赏课)

一、教材分析

《糖果仙子舞曲》是根据德国作家霍夫曼的童话故事《胡桃夹子洋娃娃和鼠王的故事》改编成,舞剧内容是:有一个叫克拉拉(又名玛丽)的小姑娘,在圣诞节前夕收到许多礼物,她特别喜欢其中一个胡桃夹子洋娃娃。可是,克拉拉的哥哥和其他几个淘气的男孩子抢去弄坏了。晚上,她躺在床上想啊、想啊!朦朦胧胧地进入了梦乡??她发现胡桃夹子洋娃娃变成一个漂亮英俊的王子,邀请她到“童话王国”去漫游仙境。他们一起越过了“冬夭的森林”,来到五彩缤纷的“糖果世界”。糖果仙子为欢迎他们的到来,表演了一段独舞,《糖果仙子舞曲》就是这段舞蹈的伴奏音乐。在这首乐曲里,钢片琴奇妙的音响,增添了乐曲虚幻的色彩和仙魔的气氛。这是钢片琴这种乐器首次运用在芭蕾音乐里。

舞曲是G大调,2/4拍,开始由弦乐拨奏四小节引子。然后,钢片琴在提琴拨弦的伴奏下,奏出虚幻的第一主题:

这时,低音单簧管用快速的下行音,引出低沉的持续音与之相呼应,并形成对比。

在中提琴演奏一串同音反复的、三连音的过渡之后,由单簧管、大管和圆号呈现第二主题,它比较抒情:

随后,钢片琴演奏一段华彩。这时,A段再现,这一次钢片琴比原来提高八度演奏,音色显得更加明亮。最后,轻轻地结束全曲。

二、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芭蕾舞剧,感受《糖果仙子舞曲》优美的情绪。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对乐曲进行体验实践,听辨乐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听辨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糖果仙子舞曲》,学生听辨音乐的情绪 (优美动听)

(二)感受乐曲

导语:《糖果仙子舞曲》是舞剧《胡桃夹子》中糖果仙子一个人的独舞,我们来了解一下《糖果仙子舞曲》的故事。

1.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简介

教师结合图片,简单讲述童话故事《胡桃夹子》以及芭蕾舞剧的特点。 2.再次欣赏乐曲《糖果仙子舞曲》,引导学生想象音乐表现的情景。 随音乐,再次聆听,感受乐曲中乐器的音色特点。

3.认识并感受钢片琴的音色,介绍柴可夫斯基选用钢片琴的经过。

(三)分段聆听

1.聆听音乐的力度、节奏、音色,进一步感受音乐形象。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聆听,说一说乐曲的力度,节奏有什么特点? 2.聆听钢片琴演奏的旋律

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听出 钢片琴的演奏旋律,并用动作模仿钢片琴的演奏姿势。

3.再次聆听

用动作表现出糖果仙子优美的舞蹈动作。

(四)拓展欣赏

1.欣赏芭蕾舞剧《胡桃夹子》选段《花之圆舞曲》。

2.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爱丽丝梦游仙境》童话故事。同学们想一想,用一首什么样的乐曲配乐更合适呢?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欣赏了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的乐曲《糖果仙子舞曲》,感受到了舞剧音乐的魅力,使我们了解到更多的音乐文化,掌握更多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课后自己欣赏更多好听的音乐。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我们都知道,小班幼儿因为年龄特点的原因,对吃的东西都特别感兴趣。面包就是他们非常喜欢的一种食品。

在平常的观察中,我发现他们在吃面包的同时也常常会与面包玩起“游戏”:“咬一口,变成桥;再咬一口,变出把枪!……”

没想到,面包在孩子们的眼中蕴涵着无穷的变化!

孩子们在生活中对面包自然产生的兴趣,让我意识到应该引导他们大胆的和老师、同伴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

在此背景下,我设计了“有趣面包”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乐于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人,感受交流的快乐。

2、观察身边有趣的事物,发现面包的外形变化,大胆进行想象。

3、积极参加操作活动没,大胆表现自己的创意。

活动准备:

1、幼儿对活动中的食物有所认识

2、故事课件、各种面包、各色糖果、果酱;消毒毛巾;做好洗手准备。

3、多媒体教室

活动过程:

一、魔棒变变变

(教师心语:小班幼儿喜欢猜想,他们的想象也极其丰富,所以,应为他们创造一个能激发情绪的情景,在这个情景中

孩子们的情绪随着情节亦步亦趋。这里是以魔棒变变变为情境,引领孩子进入活动。)

1、好吃的面包

——每个幼儿尝一小块切碎的面包。

师:刚才你们吃的是什么?你们还吃过什么味道的面包?吃过什么样子的面包?你们知道刚才的面包是从哪来的吗?

2、神奇的面包

——教师出示小魔棒

师:今天我要教你们用魔棒来变出好吃的面包,和我一起念咒语吧!

——在教师和幼儿的 “魔棒,魔棒变变变”的咒语中,放映不同形状面包的幻灯,教师逐一提问。幼儿观察、想象并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想法。

师:看看这块面包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你还知道什么东西也是方形的?

师:三角形的面包真有趣,你能用身体变出一个三角形的东西吗?

师:让我的魔棒给你们一点魔力吧,看谁能变出更多不同的东西。

师:这块面包和刚才看到的面包有什么不同?你知道面包中间的心型是怎样变出来的吗?

——教师提供一块面包和一个心型模具,请个别幼儿演示。

(教师心语:好的提问应层层递进,并能很好地推进幼儿的活动。在引导孩子的认知过程中,尽可能地寻找时机,丰富孩子的知识。)

二、动物朋友的面包

1、熊妈妈的早餐

——教师讲述故事,幼儿猜测故事的情节。

师:熊妈妈做了三份面包早餐(分别是一块、两块、三块),它们到底是给谁的呢?为什么?

师:熊爸爸大口吃起了面包,猜猜被熊爸爸咬过的面包会变成什么样?

——请一名幼儿现场模仿熊爸爸吃面包。将面包变换角度,引导幼儿想象被咬过一口的面包变化。

2、动物朋友来品尝

师:熊宝宝想请它的动物朋友一起来品尝好吃的面包,熊妈妈会同意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学会与人分享。

师:你知道这些面包都是为哪些动物朋友准备的?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夹在面包中间的水果、青菜等食物,来猜测相应的动物,如:夹有香蕉的面包是为猴子准备的。

(教师心语:小班是幼儿言语习惯养成的最好时期,而小班孩子的良好语言习惯就是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所以,我设计了他们喜欢的故事环节,来帮助幼儿大胆表达。)

三、快乐面包坊

——请幼儿观看趣味面包的幻灯,教师出示制作材料,交代制作要求。

幼儿分组尝试自己动手制作趣味面包。

——将幼儿制作好的面包造型,投影成幻灯,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象和制作过程。

活动延伸:

1、将自己做好的面包,与其他班级的小朋友分享。

2、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关注更多可以想象的事物。

幼儿园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动物的不同叫声、动作及小动物爱吃的食物;

2.喜欢运用有节奏的语言表现小动物的叫声和食物。

活动准备

1.头饰:小猫、小鸡、小鸭、小山羊、黄狗等每人一个

2.图片:牛、马、兔子等。

3.小鼓一面

活动过程

一、游戏:什么动物走来了

1.教师:今天来了几位小客人,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你看是谁来了?”

(请一名小朋友带小鸡的头饰,模仿小鸡的动作走出来)

2.教师:看!谁来了?

小鸡怎样叫?

小鸡喜欢吃什么?

小鸡和妈妈(教师)一起走,捉虫子吃。

老师敲小鼓,有节奏的说:

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

将小虫子的图片贴在小鸡的旁边。

(以此类推,请不同的小动物走出来,和幼儿一起模仿动物的动作、叫声;

并运用有节奏的语言进行表述)

二、游戏:小动物出来玩

1.摸口袋

老师把小动物的头饰、玩具、图片装在口袋里,请幼儿来摸动物,

拿出后,老师根据图上的动物问话,幼儿集体回答。

2.小动物出来玩

请幼儿自己选一种动物的头饰,听动物的叫声,模仿的动作,出来找喜欢的食物吃,

并运用儿歌的有节奏的语言描述。

如:出示小鱼的图片

带小鸭子、小猫的头饰的幼儿就学小鸭子、小猫的样子,走出来

小鸭子,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鱼。

小花猫,喵喵喵,吃什么,吃小鱼。

三、创编儿歌

1.教师:今天,小朋友都知道什么动物吃什么了,现在老师把你们说的话变成了一首儿歌,

你们听:

小鸭子,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鱼;

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

小花猫,喵喵喵,吃什么,吃老鼠;

小山羊,咩咩咩,吃什么,吃青草;

小黄狗,汪汪汪,吃什么,吃骨头。

小班教案 篇5

《分糖果》教学设计

太平区实验小学

张向阳 201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36—3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2.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经验。

3.经历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操作,感受大数目物品平均分方法的多样化与合理性。

教学难点: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在实践和交流中,培养优化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豆子一袋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星期天,几位小朋友到乐乐家做客,乐乐拿出了一些糖果与大家分享。可是遇到难题了,他们不知怎么分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这节课我们和乐乐一起分糖果。(课件出示图片)

师:仔细观察图片,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观察,获取信息。能够发现“有5个小朋友”和“20块糖果”。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出问题,可能会提出“如果把20块糖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也可能是“想一样多,怎么分?”“够分吗?” “能正好分完吗?”等等。

教师接着学生说:“这正是乐乐遇到的难题,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活动前想一想

师: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学生前两节课的经验,学生会想到用学具代替糖果分一分。

师:我们就用5个圆片代替5个小朋友,用20根小棒代替20块糖果。先想想你准备怎样分?然后,动手分一分。

2.活动中分一分。

预测:由于有前两节课的基础,有的学生是通过几次分步完成的,也会有学生一次分完,。

3.活动后说一说。

(1)示范记录。

师:同学们都很快地利用学具解决了问题,可是老师发现你们的分法并不一样,想知道大家各用了什么方法吗?谁愿意展示一下你分的过程?

教师提出,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和记忆,可以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出示表格)

师:现在通过这个表格,你能了解这名同学分的过程和结果了吗?是不是看上去更方便,更清楚呢?

(2)学生进行记录。

师:那其他同学想不想把自己分的过程记录下来呢?你可以回忆一下刚才分的过程,或者再摆一摆,然后把你自己分的过程记录到书上36页右下的表格中。

学生打开书,边摆边做记录。

(3)交流方法,比较、反思。

师:请观察不同分法,哪种方法和你的一样,你能来介绍一下吗?

生介绍分的方法。

师:我们来回顾一下,把20颗糖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有的是……分的,有的是……分的,不管怎么分,我们都是把20颗糖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4颗糖。

当然分法不同,可能分的时候有一次分完的,有多次分完的,你更喜欢哪一种?

预测:更多的学生会喜欢一次分完。理由是简便快捷。也不排除会有喜欢多次分完的,教师要给学生时间,等待学生从下面的大数目的分小棒活动中,自己发现用乘法口诀帮助平均分的好处。

师:那好,你能根据你所喜欢的分法,再分一次数目更大些的吗?

三.拓展活动,巩固提升 1.提出问题。

要把50根小棒平均分给你们小组的小朋友,怎么分呢?

2.活动准备。

(1)小组分工,明确要求

师:一会儿大家要在小组内分一分,并把分的过程记录到这张表格上(出示表格)。 (2)组内商定方法。

师:请各小组先商量一下,想怎么分,第一次分几块比较合适。每个人都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共同选择一个分法。动手分一分,做好记录。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任务!

3.小组活动

学生小组内分一分。 4.汇报交流。

汇报分的过程和结果,本组的学生做补充,其他组的学生做检查。

四、数学游戏,活动延续。

1、明确游戏规则。

2、学生组内活动。

每同桌一袋豆子,抓一抓,分一分,算一算,比一比。

3、小组汇报。

引导学生说完整话,表扬利用乘法口诀帮助平均分的孩子。如果发现有“违规”操作的,问一问是怎么想的。如果学生说出是想抓确定的粒数,应该在批评的同时,表扬这个孩子肯动脑筋,发现了快速致胜的窍门。

师:这个游戏有趣吗?课后可以和家长、同学继续进行。

五、总结收获,课外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进行了许多分一分的活动,都是怎样分的?从中,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引导学生说一说,在分糖果和分小棒的活动中,都是平均分的;可以有多种方法,结果却是一致的;可以利用乘法口诀帮助快捷地完成任务;有时会正好分完,也可能会有剩余……

师:你还在哪方面感到困难呢?那你建议老师今天布置哪些作业呢?

根据学生建议,布置作业:

1、课后找一些大数目的物体分一分,利用表格记录分的过程。

2、回去后和家长继续玩分豆子的游戏,可以自定游戏规则。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笔的不同特性,根据笔的长短、粗细进行排序。

2、体验不同笔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活动准备:

人手6支长短、粗细不同的笔、操作盘人手一份、排序记录卡、小熊笔店课件、桌子4张、

活动过程:

一、参观小熊的笔店

提问1:参观笔店:小熊新开了一家店,卖什么呢?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看看都有些什么笔?

提问2:你看到了哪些笔?它有什么用呢?

小结:这么多的笔,有可以写字的铅笔、圆珠笔、水笔、钢笔;也有可以画画的蜡笔、水彩笔、毛笔,小熊店里的笔可真多!

二、整理笔的礼盒

1、整理笔礼盒:

提问:小熊店里的笔都是装在礼盒里卖,数数这只礼盒里一共装了几支笔?这个礼盒还没装好,看上去怎么样?你有什么好办法把它装得整齐,让礼盒更好看呢?

2、讨论装笔礼盒的方法:

提问1:你想怎么装礼盒呢?

提问2:讨论方法:还有不同装的方法吗?

提问3:看仔细哦,这上面的横线是什么意思?这边的星星是什么意思?装的时候你可要仔细一点哦!

3、幼儿操作

提问4:交流装笔礼盒的方法:你是怎样装笔礼盒呢?

小结:礼盒里的笔它们长短不同、粗细不同,我们可以按照其中的一个办法把它们摆放整齐。瞧,小熊店里的笔现在都很整齐的装进了礼盒,买笔的人肯定会很多!

三、各种各样的笔

1、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笔:

提问1:谢谢你们的帮忙,如果小熊邀请你们去买笔,你最想买哪支笔?为什么?

提问2:知道这些是什么笔吗?有什么用?

小结:在我们周围其实还有许多各种各样有趣的`笔,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再去找找,你一定还能发现更多好玩的笔。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自己从哪里来,是如何长大的。

2、激发幼儿探索自身奥秘的好奇心。

3、教育幼儿爱好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幻灯片、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小枕头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主题

请小朋友观察一下黄老师的肚子和其他老师的肚子有什么不一样。

师:你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吗?

想不想知道你们在妈妈肚子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2、观看视频《我从哪里来》,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

师:小朋友你们在妈妈的肚子里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爸爸和妈妈结婚以后,爸爸把身体里一种叫精子的东西送给了妈妈,和妈妈身体里叫做卵子的东西友好地结合在一起,留在了妈妈肚子里的小房子里,在小房子里一天天长大,这个小房子叫子宫,经历了280天左右,就从妈妈肚子里出来了。

3、出示图片,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

种子—芝麻—花生—葡萄—西瓜

师: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么吃东西的?(靠脐带)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做什么?(刚开始是睡觉,到后来会运动)

4、小游戏《变魔术》,学学宝宝在妈妈肚子里都干些什么。

请幼儿表演:我要做个魔术师,把小朋友们都变回妈妈的肚子里,在妈妈肚子里做个小捣蛋鬼,听我口令(教师语言提示):肚子里的宝宝像个小蚕豆,紧紧地抱成一团,一动也不动。慢慢慢慢长大了些,宝宝说,我要当个拳击手,左边两下嗨嗨,右边两下嗨嗨;我还要学习踢皮球,左边两下,右边两下;我还会生气皱皱眉撅起我的小嘴巴;我还经常舔舔我的小脚丫,揪揪我的小耳朵;好困啊,打个哈欠睡一觉吧。妈妈妈妈我要出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出来出来终于出来了,好亮堂啊。

5、小宝宝终于出生了,哇真可爱,小宝宝出生了以后就会慢慢长大可以坐起来了。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宝宝是怎样如何长大的。(看电脑图片)宝宝---坐---爬---走---跑

6、情景剧表演《我来做妈妈》,体验做妈妈的辛苦。

请小朋友每人自己的衣服里塞上一个枕头,跟着老师的台词表演一位怀孕的妈妈。”〈教师按照慢慢起床---小心走路- -弯腰打扫卫生---扶着肚子散步---弯腰捡东西---轻轻坐下〉

7、妈妈从怀你们到生出你们一直到把你们抚养这么大付出了很多心血,也很辛苦,你们要如何报答妈妈呢?(幼儿自由讨论)

我们小朋友确实长大了、懂事了真的很不错哟!今天回家就请你们大声的把心里话对妈妈叫出来,好不好。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雪花的基本特征。

2、能在教师的带领下朗诵儿歌。

3、感受儿歌的美并对儿歌充满喜爱。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小图片:雪花、蝴蝶、小水滴

2、演示贴图一张

3、儿歌《雪花》(附后)

活动过程:

一、引出雪花的故事让幼儿展开想象

引导语:“小朋友们冬天到了,北方开始下雪啦!

雪花在空中飞啊飞,飞成了白蝴蝶。

落到娃娃的手心里,变成了小水滴。

水滴轻轻告诉娃娃,我从天上来的。

跟着娃娃一起走,一起去找春天。”

二、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回忆

提问:

(1)雪花在空中飞,像什么?

(2)雪花落到哪里变成了小水滴?

(3)雪花为什么变成了小水滴?

(4)水滴轻轻说什么?

(5)最后雪花跟着娃娃一起去哪?

三、教师边朗诵儿歌边演示贴图

导入语:小朋友,看看图说一说雪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了?

四、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朗诵儿歌

1、教师边指图边带领全班幼儿朗诵。

2、请能力强的幼儿带上动作朗诵。

五、结束活动

全班幼儿站起来和老师一起边表演边朗诵。

活动反思

幼儿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萌芽的过渡期,此时呈现出语言伴随动作的思维特点,为此,我精心设计了此次学习活动的教具和教学活动环节(从“静”——白花花飘呀飘,到“动”——小狗小猫吵架争论白花花是糖还是盐,再到“完整”——完整欣赏、讲述故事),以此达成活动目标。活动中有三个方面值得总结:

第一,设计并操作故事托盘,引发幼儿主动开口、乐意开口。幼儿在操作故事托盘时可以让“雪花”飘落到大树上、飘落到山顶上、飘落到屋顶上……可以让小动物来到雪地里,并和它们对话。故事托盘既满足了幼儿操作摆弄的需求,也引发了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表述。活动中所有的幼儿都能开口说话,并能声音响亮地说话。

第二,设计故事现场场景,引导幼儿辨析并学说动物的对话。通过再现故事现场的场景,幼儿会被雪地中的“房子”所吸引,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演绎故事中三个角色的对话,

小班教案 篇9

小班教学活动设计——大雨和小雨

活动目标

1, 能区分大雨和小雨声音的强弱(认知),能用强弱不同的声音较好地表现出大雨、小雨的强弱。(技能)

2,能大胆尝试用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技能) 3,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情感)

重点:能用强弱不同的声音较好地表现出大雨、小雨的强弱难点:大胆尝试用声音、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观察过下大雨、下小雨的情形。 物质准备:大雨和小雨的声音、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聆听雨声,激发幼儿兴趣(2分钟) 1.幼儿聆听雨声,区分大雨和小雨的声音,

师:(播放其中一个声音)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雨)那你们想想看这是大雨的声音还是小雨的声音呢?(引发幼儿思考,通过另一段声音,从对比中区分大雨和小雨的强弱)

2.启发幼儿用象声词模拟下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声音。

师:下大雨的声音怎么样的呀?我们可以用好听的词来表现大雨的声音—哗啦啦。我们用能干的小手来表示一下。

大雨下的可真大,慢慢地雨变小了,那小雨下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呀?(小雨的声音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淅沥沥。也用我们小手表现一下。(通过边说边做,让幼儿初步使用肢体并能熟悉歌词)

二、熟悉歌曲旋律,感受演唱大雨、小雨时的不同强弱程度(10分钟) 1.教师演唱歌曲,幼儿安静地欣赏,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

师:大雨、小雨高高兴兴地从天上落下来,听,它们还在唱着好听的歌呢!(教师清唱歌曲一遍,唱出大雨、小雨的不同强弱力度)

2.幼儿再次倾听歌曲,感受大雨声、小雨声的不同。

师:它们唱的好听吗?大雨落下来时是怎么唱的啊?小雨又是怎么唱的啊?老师再唱一遍,小朋友们仔细听。

师:大雨和小雨唱的声音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引出大雨唱的响响的,小雨的声音轻轻的)

3.幼儿跟着教师哼唱歌曲,突出大雨、小雨的强弱变化。 师:大雨唱的时候是响响的,小雨唱的时候是轻轻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唱两遍,引导幼儿唱出强弱力度)

4.全班完整演唱歌曲。

5.教师与幼儿,男女幼儿分角色演唱,(个别幼儿演唱)教师强调幼儿用声音区分大雨小雨的强弱。

师:(1)现在老师唱大雨,小朋友们唱小雨。(再互换)

(2)男孩子响响的唱大雨的部分,女孩子轻轻的唱小雨。(再互换) (幼:更好的掌握小雨和大雨的不同性)

三、音乐游戏:大雨和小雨,尝试用声音、动作来表现(5分钟)(

1.幼儿自由用肢体动作表现大雨小雨。

师:小雨和大雨说啊,小朋友们唱的很好听。他们希望小朋友们帮他们编一个动作,你们愿意吗?那大雨我们可以用什么样动作?小雨呢?(分别请幼儿上来表现,其他幼儿模仿) (幼:从肢体上加深大雨下雨的不同的强弱) ,2,音乐游戏

师:刚才你们的表现非常棒,老师要奖励你们做一个游戏,要听好游戏的规则哦:

教师朝幼儿大声喊“下大雨喽”,然后弹奏旋律,幼儿边唱边表现下大雨的状态;教师轻声向幼儿说“下小雨喽”,然后弹奏旋律,幼儿边唱边表现下小雨的状态。

四、结束部分

师:出太阳了,大雨,小雨,我们回家吧。

小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小学班会活动教案设计方案

小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小班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班队活动教学设计

小班教案 篇10

数学网

《分糖果》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36—3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2.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经验。

3.经历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操作,感受大数目物品平均分方法的多样化与合理性。

教学难点: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在实践和交流中,培养优化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豆子一袋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星期天,几位小朋友到乐乐家做客,乐乐拿出了一些糖果与大家分享。可是遇到难题了,他们不知怎么分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这节课我们和乐乐一起分糖果。(课件出示图片)

师:仔细观察图片,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观察,获取信息。能够发现“有5个小朋友”和“20块糖果”。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出问题,可能会提出“如果把20块糖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也可能是“想一样多,怎么分?”“够分吗?” “能正好分完吗?”等等。

教师接着学生说:“这正是乐乐遇到的难题,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思考:创设情境不但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欲望,更是为了让学生从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以帮助小朋友分糖果为情境,让学生本能产生互动,同时能让每个学生得到参与。]

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活动前想一想

师: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学生前两节课的经验,学生会想到用学具代替糖果分一分。

师:我们就用5个圆片代替5个小朋友,用20根小棒代替20块糖果。先想想你准备怎样分?然后,动手分一分。

[设计意图:有效的数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之上的,先让学生想一想怎么解决,引发学生思考,使下面的活动为解决问题而进行。同时,用统一的学具代替实物分一分,为脱离一切物质属性,抽象出除法算式打下基础。]

2.活动中分一分。

预测:由于有前两节课的基础,有的学生是通过几次分步完成的,也会有学生一次分完,。

[设计意图:有了前两节课的基础,学生应该都能够独立分一分,所以给每个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有意参与并指导学生操作,收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汇报处理生成问题的依据。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学生分法会不相同,正好可以从中体会分法的多样性及结果的一致性。] 3.活动后说一说。

数学网 (1)示范记录。

师:同学们都很快地利用学具解决了问题,可是老师发现你们的分法并不一样,想知道大家各用了什么方法吗?谁愿意展示一下你分的过程?

教师提出,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和记忆,可以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出示表格)

师:现在通过这个表格,你能了解这名同学分的过程和结果了吗?是不是看上去更方便,更清楚呢?

[设计意图:对于记录这样复杂的活动过程,学生是有困难的。所以,先让学生感受到做记录在活动和交流中的优势,然后,教师示范记录过程。再让所有学生试着记录自己的过程,既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有序,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运用“枚举法”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也为后续的小组活动打下重要基础。]

(2)学生进行记录。

师:那其他同学想不想把自己分的过程记录下来呢?你可以回忆一下刚才分的过程,或者再摆一摆,然后把你自己分的过程记录到书上36页右下的表格中。

学生打开书,边摆边做记录。

(3)交流方法,比较、反思。

师:请观察不同分法,哪种方法和你的一样,你能来介绍一下吗?

生介绍分的方法。

师:我们来回顾一下,把20颗糖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有的是……分的,有的是……分的,不管怎么分,我们都是把20颗糖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4颗糖。

当然分法不同,可能分的时候有一次分完的,有多次分完的,你更喜欢哪一种?

预测:更多的学生会喜欢一次分完。理由是简便快捷。也不排除会有喜欢多次分完的,教师要给学生时间,等待学生从下面的大数目的分小棒活动中,自己发现用乘法口诀帮助平均分的好处。

师:那好,你能根据你所喜欢的分法,再分一次数目更大些的吗?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交流、倾听,体验分法的多样化与结果的一致性。及时表扬利用口诀一次平均分的学生,同时引导学生比较和反思,优化自己的策略,提升数学认知,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三.拓展活动,巩固提升

1.提出问题。

要把50根小棒平均分给你们小组的小朋友,怎么分呢?

2.活动准备。

(1)小组分工,明确要求

师:一会儿大家要在小组内分一分,并把分的过程记录到这张表格上(出示表格)。 (2)组内商定方法。

师:请各小组先商量一下,想怎么分,第一次分几块比较合适。每个人都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共同选择一个分法。动手分一分,做好记录。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任务!

[设计意图:有了分糖果活动的基础,学生会想到用口诀来平均分,但50根小棒相对于20块糖果,是一个大数目。让学生先商量一下分法,能够避免盲目、无效的活动。另外,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四人小

数学网 组合作学习经历不是很多,缺乏经验,需要教师引导分工和组织示范。]

3.小组活动

学生小组内分一分。 4.汇报交流。

汇报分的过程和结果,本组的学生做补充,其他组的学生做检查。

[设计意图:展示一些小组的记录,让学生感受分法的多样性,同时,引导学生交流,意在让学生评价一下哪些分法更简便、更合理,给学生反思、调整的机会,进一步促进学生反思、优化自己的策略。]

四、数学游戏,活动延续。

1、明确游戏规则。

2、学生组内活动。

每同桌一袋豆子,抓一抓,分一分,算一算,比一比。

3、小组汇报。

引导学生说完整话,表扬利用乘法口诀帮助平均分的孩子。如果发现有“违规”操作的,问一问是怎么想的。如果学生说出是想抓确定的粒数,应该在批评的同时,表扬这个孩子肯动脑筋,发现了快速致胜的窍门。

师:这个游戏有趣吗?课后可以和家长、同学继续进行。

[设计意图:此游戏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继续进行平均分的活动。也是给学生一个自主经历不定的数目平均分的过程,为以后除法中有效试商打下坚实基础。]

五、总结收获,课外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进行了许多分一分的活动,都是怎样分的?从中,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引导学生说一说,在分糖果和分小棒的活动中,都是平均分的;可以有多种方法,结果却是一致的;可以利用乘法口诀帮助快捷地完成任务;有时会正好分完,也可能会有剩余……

师:你还在哪方面感到困难呢?那你建议老师今天布置哪些作业呢?

根据学生建议,布置作业:

1、课后找一些大数目的物体分一分,利用表格记录分的过程。

2、回去后和家长继续玩分豆子的游戏,可以自定游戏规则。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本课的活动,说一说收获,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梳理,再次提升。实践性作业是与生活中的平均分现象联系起来,是对大数目的平均分活动的延伸。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和亲身操作,完全能够获得最终结果,并记录下来,积累平均分的经验,为下节课学习除法奠定基础。]

小班教案 篇11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

汉阴县蒲溪镇中心幼儿园

曹先群

活动目标:

1.会区别“1”和“许多”,能正确的说出“1个”和“许多”物体。

2.学习由一个一个地同类物体组成许多,许多物体能分成一个一个的物体。 活动准备:

1.实物教具:扑克牌、玩具

2.准备一个玩具筐,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积木。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幼儿区分“1个”和“许多”的概念。

1.教师拿出扑克牌:以变魔术的形式先出一张,让幼儿说出一张,接着快速地拿出许多张启发幼儿说出“许多”的概念。 同样的方法重复演示2~3次。

2.请小朋友排队。让幼儿一个一个地在前面排队,再一个一个地回去。启发幼儿说“由一位一位地小朋友组成许多位小朋友”,“许多小朋友分成一个一个地小朋友”。从中引导幼儿体会“1个”和“许多”含义。 二.实践活动:

指导幼儿亲自参加物体分和操作活动,感知“1个”和“许多”之间的关系。(许多物体能分成一个一个的物体,一个一个地同类物体组成许多。)教师拿出一筐积木,让幼儿知道积木有许多,把积木撒在幼儿地上,让幼儿一个一个地拿走,再一个一个地放回筐子里。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理解所学的概念。

三、拓展训练:引导幼儿独立在教室里或自己身上找出哪些物体只有一个,哪些物体有许多。(例如:我有一张嘴,有许多牙齿。。。。。。)

四、日常活动教育:1.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人、物体作比较,一张桌子,许多张桌子;一张纸,许多张纸等。2.在幼儿吃饭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区分一个或许多碗筷,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让幼儿从小体会生活处处皆学问。

五、游戏活动:母鸡和小鸡(略)

小班教案 篇12

抢糖果

一、揭题

今天要请同学们一起玩游戏,想玩吗?游戏的名车叫“抢糖果”,板题。

二、游戏环节

1、我们玩游戏,得有游戏的规则。 PPT呈现游戏规则:

①糖果放在桌子中间,同桌两人各站在桌子两头,双手交叉抱在胸前。

②在老师发出口令:“1,2,左手!”或者“1,2,右手!”后,伸出指定的手去抢课桌当中的糖果,先“抢到”者获胜。

③如果出错手,即使“抢”到了,也算失败。 听完游戏规则,你会怎么想?

2、先请两位同学上来体验一番,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

3、两位同学各就各位,采访:此时此刻,你观察到了什么?(引导从神态、动作方面) 【身体往前倾,肩膀松了,准备往前拿。男选手死死地盯着糖果。女选手很紧张。】 【一位严阵以待,一位是神态紧张。】

【教室里鸦雀无声,仿佛能听见针掉地上的声音。】

采访参赛者:你心里在想什么?

【紧张:心砰砰直跳

手心出汗,十五个吊篮打水——七上八下】

4、比赛正式开始……预备,1!2!左右!

…… 采访其他同学:在刚才一轮比赛中,你观察到了什么? 【欢呼雀跃

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教室里一下子沸腾起来,像炸开了锅。】 采访赢家:你能跟大家分享分享你成功的秘籍吗? 【专心、反应快、一丝不苟、果断】

5、全员参与:前后桌两人为一组,玩两局热身,最后一局定胜负。赢家可以当场吃掉这可糖果。

6、请抢到糖果的同学高高得举起你们的战利品,此时的心情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按照约定,你赢了,就赶紧打开品尝胜利的果实。

采访赢家:胜利的果实好吃吗?有没有觉得比以前吃的还要甜?因为里面有我们胜利的滋味,对不?

采访失败者:看他们吃的美滋滋地,心里不好受吧?说说你的感受。 【沮丧、垂头丧气,像泄了气的皮球。】 为什么会没抢到呢?(引导 动作、心里想法)

7、此时,老师看到了教室里胜利者们喜笑颜开,像刚从战场上凯旋的战士,而失败的同学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啊!不过,不管胜利还是失败,有一句俗话说的好:“胜不骄,败不馁。”

8、动笔谢谢精彩过程吧!

三、讲评

四、板书设计

喜欢《小班教案(集锦12篇)》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儿园教案,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班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