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学心得(分享十三篇)

05-14

人们产生的思想是无限大的,我们可以将新的想法写进自己的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就是让我们用“心”去体会以往做过的事,您对写心得体会是否感到一头雾水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访学心得",希望这些案例能够激发出你的创造力!

访学心得(篇1)

为响应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的号召,我驻村工作组于2012年2月13日受区委组织部、基层办委派到河子西乡小东庄村开展帮扶工作。通过十个多月的驻村工作实践,我不仅深入了解了基层工作的复杂性,也深深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重要性。现将这驻村工作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驻村工作开展情况

小东庄村位于河子西乡西北部,张宣大道路南。全村有293户,817人,耕地面积1100亩。作为驻村工作组组员,我主要协助村两委班子抓好包括党支部建设在内的农村工作。具体侧重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宣传贯彻好“三农”政策,让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及时地贯彻到农村,让农民充分享受到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实惠”。深入开展各项为农服务工作。配合村两委班子开展了包括村容村貌整治、农业基本建设等工作,群众反映较好,通过规范的管理,入户走访,宣传致富信息,指导农户发展蔬菜大棚种植,与农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二是确定实施好全村发展思路和规划,搞好农作物生产、荒地开发,农田基本建设,以此搞好农村经济发展,为增加村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献言献策。积极组织、引导和发动群众加大农业投资力度,努力营造勤劳致富、科学种植的氛围,提高村民生产积极性。及时了解村民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种植上存在的问题。引进优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时时关注气候变化,组织村民作好防旱防涝工作,尽力减少村民不应该的损失。引导村民发展“有机蔬菜、有机食品”,通过发展有机农业突出自己的特色,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

三是理顺村两委工作关系,健全工作协商机制,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为村组干部发展本村经济起到了参谋和助手的作用。

四是多办实事好事,对农民关注的、关联的、关心的问题,都要积极主动地帮助落实,以实际行动让农民感受党的关怀和温暖。特别是通过对村内困难人员的慰问和特殊困难的解决拉近了与村民距离并结下了深厚的感情。驻村工作开展后,我们为村里做了二十多件实事好事,调解矛盾四起,建立规章制度三条,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二、驻村工作体会

经过十个多月来的驻村工作实践,我渐渐地适应了农村工作和生活环境,自己各方面素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处处以身作则,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予的任务。经过工作和生活的磨砺,我对农村有了全新的诠释,积攒了一些鲜明的体会和感想。

我区选派百名干部下乡入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群众工作,是我区近年来农村工作的新举措,对于我们年轻的机关干部来说也是个新事物,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累服务基层的工作经验,毫不动摇地坚持我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方法,体民忧、解民愁,与基层老百姓打成一片,将我们的群众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1、早入角色,做好定位。

由机关干部到村干部的转变,首先要明确自身定位,端正态度,虚心向周围的同事和群众学习,尽快了解村的基本情况,熟悉村内的人际关系,掌握村级办事程序,认真做好村两委助手,协助支部搞好党建工作,同时协助村委会搞好村政建设,推进本村新农村建设。怎样顺利地开展工作是我们驻村干部首先所面临的问题。从驻村的第一天起,我就尽快跟村干部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遇到不清楚、不明白的向他们请教,尽快了解村情民意,尽早进入工作角色。

当好调研员、宣传员、服务员、调解员、信息员,当好助手。我感觉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才能更好地开展下一步的工作。为了了解小东庄村的村情民意,驻村后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进行了入户调查。在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础上我们及时与区农委取得了联系,制定了蔬菜大棚种植方案。此外,我们认识到:随着国家对农村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对农民的支持,农村拥有的巨大发展空间和优惠政策条件也特显出来,但同时也面临着人力资源匮乏的现实,这也从客观上增加了基层对人才的需求程度,农村工作将大有作为。

2、倾注真情,扎实苦干。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农村工作相对之前在机关单位的工作来说比较复杂,琐碎。农村基层的工作事多,面广,各种情况又千差万别。只有我们深入到群众中去,摸清情况,才能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

平时要利用机会与村民在一起,通过村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通过串门走访,跟村民拉拉家常,深入田间地头,真正做到与村民促膝交谈,才能全面、真实地了解村里的情况,了解村民最关注的事情是什么,最企盼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争取在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寻找较好的解决办法。我们入驻小东庄村后,经常走门串户,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发现问题,便要下定决心解决问题。遇到阻力,要通过摆明事实,说服教育,掌握好处理问题的办法,遇事要周全考虑,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上访问题等矛盾时。

3、依靠组织,多方联系。

自从驻村的第一天开始,时刻感受着各级组织在生活上和工作上的关怀,面对着村民一张张的笑脸,我从心底上感到无比的温暖,增强了驻村工作的信心。作为工信局派出的驻村干部,单位领导经常询问我们驻村的工作情况,听取我们的驻村工作汇报,帮助解决工作上遇到的问题,这使得我们的驻村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4、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农村基层工作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不仅要求驻村干部需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还需要掌握各种农村政策和各种农业知识,努力提高服务农村的本领。因此,在驻村期间我们时刻怀着“做小学生”态度,通过虚心向村两委干部,村民学习,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把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服务农民作为出发点,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使所开展的工作更贴近实际,让村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如今群众对政府在政策、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需求日益增多,作为驻村干部应及时加强这些方面的学习,并通过政策宣传、引进外资、科技培训的工作去帮扶,起到上联党委和政府,中联村级组织,下联普通群众的作用,为村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访学心得(篇2)

20xx年3月21日到20xx年3月31日,我到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生理和功能基因组学做访问学者,时光匆匆,岁月流逝,留下的'记忆却是永恒。一年的访问学者学习生活对我来说是一种磨练,更是一种考验,收获是丰裕的。

一、增长见识,明确差距。

出国访问研修,对我而言,确实增长了见识。首先,Karyn Esser教授对科研工作的浓厚兴趣和严谨的科研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去出差开会,每天Esser教授都在实验室,每周召开实验室会议,时刻关注团队成员每个人的工作进展,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对任何一个有意义的结果,他的表现是那样兴奋,那样着迷自己的科研,这种情绪也深深感染了我。同时,对于结果的确认他总是慎之又慎,强调只有多次重复得出的结果才可靠。我想:西方国家的科研之所以做得好,领先世界,与他们科研人员的敬业精神和浓厚兴趣密不可分。

二、增长了专业知识。

一年的工作让我深深体会到:文献信息、实验条件、科研环境、学术氛围等都明显优于我校。因此,出国留学确实让我受益良多。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都是我们的工作,所以,在佛罗里达大学图书馆,除了能获取大量专业文献外,我还下载了组织学、胚胎学最新版本的英文教材,相信必将有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除了文献信息获取方便外,感受最深的是完善的实验条件。即使我所在的实验室不能具备所需所有的实验条件,但其他实验室的部分仪器设备可以共享,保证实验能顺利进行,因此实验进展较快。另一方面,各实验室之间专业知识交流频繁,有助于科研人员拓展视野,丰富专业知识,迅速获取专业信息,也利于实验的调整与完善。

三、夯实基础,提升技术。

一年的学习生活,对我的科研而言,首先是提升了英语水平。学英语,多用才能学得扎实。访问研修期间,因为天天要用,无形之中就得以提高。其次,是专业基础知识得到加强。在这一年中,一边做实验,一边阅读文献,对夯实专业基础很有帮助。而且人在国外,脱离了教学工作,一门心思做科研。加上Esser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业务能力得到加强。第三,就是提升做科研的技术水平。例如WB,在国外实验室,不必担心所用抗体,特异性高,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四、磨砺意志,坚定方向。

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国外进行研修,面对优良的实验条件,自己不想荒废,希望能做出满意的结果。但做科研的人都知道,短短1年时间,要想得到完整的结果,时间上很紧张,这就意味着我必须加班加点,充分利用有限时间,尽可能的完成科研任务。因此,没有坚定信念、磨砺意志的思想准备,很可能吃不消。

因为我清楚的知道出国做访问研修,不是去享受的,不是去旅游的,也不是去享受国家提供的优越待遇的。我们是去深造、学习、提升的,是去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理论知识的。国家每年派出大批的留学人员出国研修,就是因为我们在很多方面需要向人家学习。所以,我在访问研修期间,没有虚度时光。面对那些困难和孤独,我的意志得到了锻造和磨砺。而且通过国外的学习,坚定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五、增进友谊,积攒资源。

通过这次学习,建立了与国外学者的友谊,积攒了学术资源。相信这对今后的科研必将会有所帮助。

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衷心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这次出国访问的机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访学心得(篇3)

感谢安泰MPAcc项目给予我机会,在20年1月至4月份,以交换生的身份赴美国东北大学游学。

在抵达波士顿之前,我搜寻了当地的地勤公司。到达波士顿的当日,我便乘坐了AOK Transpotation的商务车,方便快捷。

东北大学是美国最大的私立大学,设施比较齐备,泳池健身房都常年开放。占地443亩。与安泰开展交换项目的D’Amore—McKim School of Business最近更是收到了冠名人6千万美元的捐助,堪称历史上最大的单笔捐助,由此可见其发展势头猛烈。

我参与交换的是在职MBA项目,老师上课多以实务案例讨论为主。因为还在应对论文和国内的其他考试,所以只选修了7个学分的课程,体验下来,如果全心读书的话,应该可以选择9个学分的课程量,再多就比较吃力了。主要难度体现在交流与沟通上,老师上课时的语速还可接受,但与别他同学沟通时,可能比较吃力,我的方法是多发现些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参与日常活动,口语能逐渐提高。

我选修了三门课程分别是《Strat Decision/Uncertain Times》,《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和《Entrepreneurial Finance》。《Strat Decision/Uncertain Times》是一门一个学分的补充课程,主要讲了如何应对在概率分布,和期望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决策的问题。但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有限个的时候,也就是各种情况的概率分布和期望是相对确定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博弈理论或者实物期权估价,对各种可能情况进行排序,从而选出最有效的选择。当未来的各种情况数量达到无穷,但是变化的范围还是有迹可循的时候,我们可以按照最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预先想好各种应对方法,然后建立事件触发器,通过一定的定量检测,确定当前处于哪些情况下,并按预案行动。当变化的范围都是无迹可寻的时候,仍然按照之前的方法,但应当引导情况的发展。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是一门比较综合性的课程,有三个学分,牵涉到了衍生品市场,衍生品和企业三方面。课程先回顾了各种衍生品,并运用二叉树模型,B—S模型等对期权和期货定价。之后按照市场角度分析各种衍生品存在的原因,最后从企业角度,应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将企业应采取的管理措施进行罗列,从而定量分析各种财务变化。这门课的学习花了我较大的功夫,因为在国内我并没有学习过金融的课程,对期权,期货的概念较为薄弱。好在在初期跟上课程节奏后,融会贯通,后期相应的学习也不是非常困难。

《Entrepreneurial Finance》也是一门三个学分的课程,针对了初期创业的小企业,分析和列举了他们应当想到的内容。授课老师年轻时是企业的CFO,因此上课时旁征博引,举了很多实际的例子。整个课程围绕了财务报表和商业计划书两点展开。我们根据自身的想法,创建了自身感兴趣的小型公司。按照商业计划书,从市场,企业,产品,竞争对手等方面,指定自身的商业计划,修改定稿后,按照预想的目标,虚构了跨度五年的以季度为频率的财务报表。之后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使是发展蓬勃迅速的企业,拥有不断增长的收入,依然会面对很多财务窘境。这对我很有启发。销售意味着成长,但不恰当地成长反而会成为企业未来的负担。在我国这个日趋成熟的市场环境下,这种情况迟早也会发生。

访学心得(篇4)

从去年10月1日到达德国康斯坦茨,迄今为止已经整整一年。在这一年里,无论学习上和生活上都收获良多。

初到德国时,我与同一项目的其他三个女孩参加了康斯坦茨大学的“入学引导周”活动。在德国同学的帮助下,我们办好了相关手续并渐渐熟悉了德国的生活,更值得让人高兴的是,在“入学引导周”的一项课外活动中,我们所在的小组获得了第一名。一个愉快的开始总是如此重要。

根据中国同济大学和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法学双学位项目的课程要求和学分模块分布,我在第一学期主要研修的是基础模块课程,包括了合同法I、侵权法、国际私法、专业德语和一门加深模块课程卡特尔法。一方面,对德国民法体系和侵权基础理论有大致了解,为加深模块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结合案例分析课基本上掌握了老师上课所教授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纯德语授课的授课方式也进一步提高了自己语言能力。在第二学期前一周我参加了英国合同法的拓展课程,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合同关系有初步了解和对比。在第二学期中,根据学制要求我选择了加深模块课程,包括了著作权法、商标法、经济法导论及国际经济法。加深模块课程相对于基础课程增加了不少难度,并且课时相对集中,对课前预习有很大的要求,其中商标法课程与我的毕业论文相关,因此在商标法课程的学习上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遗憾的是,第二学期的合同法II和债法关系由于学制要求和时间冲突不能选择或者旁听。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希望对德国的民法有更系统的学习,但合同法I、合同法II、合同法III以及侵权法、债法关系、物权法等这些均属于基础模块课程。因此可行的话,我希望两校合作中的学分分配能够更能动些。总而言之,通过两学期的德语业学习,我按照学习计划顺利完成了项目的学分要求,德语听力水平和表达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并且对德国法学体系与法学理论有了进一步的认知,为德国法欧盟法与中国法的比较奠定了法学专业知识基础。特别是学期中的课程论文,让我了解了德国论文书写和格式要求,对最后毕业论文的书写有很大帮助。此外,德国式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法条的严谨让我惊叹--逻辑缜密,层次分明!通过案例分析课程和针对笔试有大量案例练习,学生的法学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亦得到很好的锻炼。

访学心得(篇5)

努力做到以下:

第一,学高为师,身正垂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影响不问可知,因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要务,以身作则,要博学多才,活到老,学到老,要能潜下心来,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充实丰盈,而不至于断流或干涸。

第二,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作为一个年轻的教师,我们应该知道如何教学生学习。教育家陶行知曾说:

“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会学生会学。”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作为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应该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想法,与学生一起寻求真理。

同时教师还应当帮助学生制定目标,指导学生构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为其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严格监管的条件下,不会出现奇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换应变“传话”为“对话”,教师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

同时,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应该是真实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看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的发现,尽可能庇护学生的创新性。

即使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意见,我们也应该给于充分肯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大胆地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课堂才会充满生机。

总之,我将以这次学习为契机,立足岗位,学习精神,访民生,转变工作作风,促进发展,使我的工作迈上更高的台阶。

访学心得(篇6)

总会感叹时间过得是这样快,不知不觉中不平凡的20xx年已经接近了尾声,也意味着这一学期的访学生活将要告一段落,虽然只有短短四个月,却带给我许多变化和感悟。

依然清楚地记得经过一路的艰辛,踏入南农的校园时的激动,融入陌生环境的紧张,上第一节课的忐忑,结识新同学的喜悦,看到优秀同学的自卑……磨合、适应了这么久,而如今的感受就是,愉快的做好自己,愉快的学习生活。我想这样的心态源于在南农收获的种种吧。

访学之行,真的是收获颇丰。

第一、精神得到洗礼。

首先是感受名校,这次访学的南京农业大学是全国知名的学校,不仅有高标准的现代教学设施,而且还有格调高雅,融传统与现代建筑风格于一体的育人环境,校园里浓厚的学习氛围无时无刻不深深的感染着我。其次是感受名师,在南农常常会有许多名人来举办讲座,从而我有幸可以接触、聆听许多名师的讲座、报告。我不仅从这些老师身上学到了专业知识,还深受他们优秀人格魅力的感染。

第二、学习理念得到更新,知识水平有了新提高。

这里的学生很爱学习,每天图书馆开馆之前门口排的长长的队伍就是最好的证据。来到这里后,深深的感受到自身的不足与差异,自卑过后我将压力化为动力,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在潜移默化中我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相比原来的自己更加主动学习,更加渴望获取新的知识。

第三、体会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在访学期间,我感触最多的就是南农非常丰富的课外活动,这些活动大多都是学生自发的组织的,形式各异,主题鲜明,同学们的参与度也很高。我想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而且也使得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能力,同时还增长了知识,也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真可谓一举多得。我希望自己能够将这样的良好氛围带回农大,感染他们,也能更积极地投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去。

虽然遇到一些困难,也付出了许多辛劳,但都是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收获的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我知道,即使我已经接受了新鲜的事物,融入了新的环境,学习到不同的文化,但并非意味着后面的道路就是坦途了,学习生活进程依然充满了挑战,我会继续勇于摸索和实践,不断地使自己成长和成熟。同时也很感谢学校给与我们这样一次机会,让我们感受不一样的大学校园文化,我们也有幸成为两所大学学生之间相互了解沟通的桥梁,而且还有感谢所有领导、老师们对我们的关怀和帮助,让我们的访学之路变得更加顺利。

访学心得(篇7)

20xx年9月,我有幸在“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境外研修”项目资助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亚大”位于美国西南被喻为“沙漠绿洲”的图森,巨型仙人掌和仙人柱散落在山间、路边以及人们的庭院。图森人就如这里的阳光一样热情似火。走在校园里,无论是否相识都可报以一个微笑,道一声Hi。热心的外导非常慷慨地给了我一个单间的办公室。我有了独立的科研空间,但我更想更多地走进他们的课堂、走进他们的校园生活。

通过网上认真筛选,我先后选了四门课程全程旁听,三门本科生课程,一门博士生课程。本科生课程中两门以理论为主,一门以实践为主。通过旁听这些课程,学习到一些这个大学本科生及博士生课程设置和教师的授课方法。课堂教学氛围比较自由宽松,教师们风格各异,但感触较深的则是本科生课堂互动教学几个特点:

(1)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紧密结合。

所开课程都在校园网上有同步网站,学生登录后,可看到教师发布的详细授课计划、PPT、阅读书目、思考题等。学生在课堂上几乎人手一个笔记本电脑(手机是不允许用的),打开该课程的网页,可直接在上面做笔记,也可在网页上留问题。一般是助教在课后予以解答。

(2)学生课前阅读量大。

在学期一开始发布的授课计划中,教师就将每一课时相关的阅读书目告知学生。阅读的内容主要作为案例,用于课堂展开深入的小组讨论。考试也主要来自于这些阅读资料。

(3)非常重视课堂讨论。

每课时都会有数次小组讨论,学生讨论得很认真。讨论结束后,大家自由发言,将本组的观点呈现出来。老师在每讲完一个知识点时会问学生“还有人有问题吗?”或者有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有疑惑的也可以直接举手进行提问。老师解答,或引发其他学生讨论,课堂总体很活跃。

实践课程主要就课堂讨论的专题,学生分组到当地的中小学进行调研。每周在课外去一次,课堂进行汇报、讨论。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研究和社会工作能力。我也随同一组学生到一所小学参加实践活动,在观察中发现,大学生的参与性和组织能力还是很强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实践活动实实在在地进行了一个学期,每个学生累计不少于10个小时,最后要撰写报告。博士生的课主要是进行科研的学术训练,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

时光荏苒,访学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在美国学习和研究生活,使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细想上面提及的教学方式,很多他们已做到的,我们也正在努力地去做。或许走一走,看一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可以让我们做得更好。

访学心得(篇8)

作为刚刚进入北京林业大学攻读研究生的新生而言,一切都是那样的新鲜又是那样的陌生,能够有机会借教师节之机拜访所研究学科的老教授真心感到甚为荣幸。在去陈学平教授住处的路上,我脑海中一直萦绕着一种对这位老教授的好奇:他会如何评价我们的学科?

他是否会很严厉?他会对我们的科研工作又怎样的期许?等等疑问使我一路上稍有些紧张感觉,而这一切都从我们走进陈老家中的一刻得到了答案。

一个温文尔雅的老人

来到陈老家门口的时候,他已经早早的打开门,侧身望着我们,那一刻似乎一切的距离感荡然无存,更像是来到了自己的长辈家中,进入屋内后陈老更是主动为我们倒水,略感些许温情之意。陈老家屋子不大,他与他的爱人共同住在一起,书房中堆满了各种书籍,虽说乍一看有些凌乱,却又不失条理。于是我们坐在沙发上,开始了和陈先生难忘的交流。

惊奇!更是一种惭愧!

初次见面,少不了家长里短的寒暄,陈老更是仔细地询问着我们初来北京的感受,遇到的困难并告诉我们要注意的问题。当我们谈到科学研究的话题时,陈的话题箱似乎打开了,我也接受了来到北林后的第一次精神洗礼。

陈的电脑也显示文件正在编辑中。仔细看,全是英文的!惊讶之余老人家又拿出一个黑色长形物体,得意洋洋的开始介绍起这个东西。“我正在编写一部双语的教科书,这个是日本造的,用这个东西可以扫描英文书上的内容并且转换到word中进行编辑,如果有识别的错误我再改正,像我经常去国家图书馆看书,这个东西就很有用处”,正当我们好奇陈老这把年纪竟可以翻译英文文献时,陈老道:

“我当年是学俄语的,后来又学习的英语!”,说到词汇量,老人不假思索的拿出了一个casio的电子词典和一本早已泛黄英汉词典,再反观那份将近200页的专业知识文档,老人的努力付出不言而喻,而这些在我们看来甚至有些繁琐麻烦的事情,老人家竟是做的那样的乐趣并把此当做退休后的工作,我相信这不仅仅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更是一种对于知识、科研甚至生活的一种巨大的热爱!

看着老人熟练地使用着最新的photoshop和autocad和书架上的相关的书籍,我相信学问之道即是如此:天道酬勤,世间不变的真理,古稀老人深愔学习之要,作为正直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偶遇老邻居,深厚友谊令人向往

在与陈老畅聊之时,他的一位陈老的老邻居,森林培育的老教师到访陈老家中,受陈老邀请我们一同坐在一起聊起来,老人之间话不多,陈老妻子告诉我们,早在林业大学迁往云南的时候,两家就住在一起,很快,几十年过去了,两家依旧是最好的邻居。谈话中,老人谈到了他们移居云南的历程,回到北京的艰辛,这些年林大的发展,以及对学校未来的艰议。

转眼间我已是研究生阶段,抛开了矫情稚气,更多了份思考,我将怎样度过我的研究生生活?插播一个小插曲,离开陈老家的时候祝福陈老身体健康,老人家立刻回应:“你们身体好就行了!

”。没错!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怎样安排我接下来的生活,我自己也不清楚,谁会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呢?不过,我坚信,抓紧时间,把当前该做的事情做好,我的未来就差不了!

访学心得(篇9)

重思教育的目的

——澳洲学访有感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王振刚

我跟随天津市未来教育家代表团赴澳洲,对那里的教育进行考察、学习。当我从澳大利亚回来时,我默默地想: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随着思考的深入,我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三句话:教育是为了人的生存;教育,是为了人更好的生活;教育,是为了人获得发展。

一、教育,是为了人的生存

在澳大利亚,出乎我意料的是,没有统一的课本,没有统一的作业,没有统一的考试。教师依据《教学大纲》,自主搜集教学资源,展开教学活动。

教授和我们分享了一个有趣的数学活动。他介绍,他孩子上小学五年级时,数学老师布置了一项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独立阅读一本关于“money”的书。

教授手举着这本书,我们清楚地看到书的封面上方,出现了一个大大的英文单词“money”。打开这本书,教授给我们读了它的内容,包括:金钱与生活的关系;古代人如何赚钱;现代人如何赚钱;人如何工作;如何得到报酬;怎样纳税;通货膨胀的问题;利息和投资;怎样做生意;赚钱的方法……

教授接着说,孩子读完这本书后,老师又布置了一项任务,让孩子自己挣零花钱。教授问孩子你想怎样赚钱。他家的孩子说他们可以帮助父母赚钱;经邻居同意,给邻居的花园浇水赚钱;给邻居看小孩也能赚钱……

会议室传来了老师们的会心的微笑,笑过之后,我更感叹于澳洲的学习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连。换言之,学习内容与学生未来的生存息息相关。

独立生存是人类的第一需要。而教育,正是要从这里起步。我默默地想着。

二、教育,是为了人更好的生活

我们访问了“st ives high school”,下午,走进课堂,我们聆听了一节初中地理课。

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很有激情。这堂地理课上,教师给学生布置了活动内容——为召开“国际全球化的利与弊”辩论会做准备,这就是课堂的第一个环节;接下来,老师请学生打开笔记本,指导学生绘制一个**,第一行写上了“讨论内容——国际全球化”,第二行写上了“优点”“不足”,中间画上了一条竖线,这便是课堂的第二个环节;然后,师生一起****,其内容是从正反两个角度阐述了国际全球化的结果,教师鼓励学生边看边要做好记录,给后面的辩论做好材料准备。

访学心得(篇10)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参观山西晋中教育合肥行知学校

含山一中张明荣

2015年12月我县顺利通过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级验收,借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东风,全县各所学校的硬件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每一所学校的硬件条件都能满足当下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但是,要想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光是改善学校的办学硬件条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着眼于学校的内涵发展,提高学校办学的软实力,特别是提升教育教学管理者的水平显得迫在眉睫。

2016年10月9日至10月14日,含山县初中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学员在县教育局龚光军副局长和县教师进修学校王开宏校长的带领下,赴山西省晋中市、合肥行知学校访学。访学一路走来,我们且行且收获,它让我们这一些当下从事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如沐春分、如逢甘霖。访学一周,时间虽然短暂,但所闻、所见触发的所思却是广泛而深刻的。

一、 访学路上,且行且收获

访学的第一站,我们来到山西

省晋中市教育局,山西省晋中市教

教育局副局长花了两个多小时介绍我

绍全市的教育情况。他首先介绍了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些举措。比

如,市委市**层面实行“一优先,

三统筹”举措。“一优先”是指领导到位。市教育主管领导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确保教育系统有话语权;干部配置,教育体制优先,保证校长队伍专业化。

“三统筹”包括城乡统筹、基础教育统筹、市级统筹。“城乡统筹”是指城乡执行一个标准;“基础教育统筹”是指义务教育往下与学前教育对接,往上与高中教育对接;“市级统筹”是指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高中教育改革等。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上,晋中市实行“四化、两改、三保证”。

“四化”指标准化建设、教师交流制度化、教育管理制度化、教育手段信息化;“两改”指改造薄弱学校、改革高中招生制度;“三保证”指“保证贫困生不失学”、“保证学困生不流失”、“保证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享受一样的教育”。

在市委、市**的顶层设计和大力支持下,晋中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然找到了答案。接下来,市教育局副局长高晋峰向我们介绍了市教育局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所采取的多项措施。1.

提倡办学要有基本理念,指出:德育是方向、智育是基础、体育是保障、美育是境界,要求学校营造“幸福教育,幸福校园”的氛围;2。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小学注重养成教育,初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高中注重理想信念教育;3.

小学、初中、高中实行公民素质教育。4.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推行“三五工程”,即:

著名教师和校长50人,省、市学科带头人500人,市级骨干教师5000人。5.课堂教学改革强调基本理念是“有效教学”。

虽然我县已经通过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级验收,但是山西省晋中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举措依然对我们有启发,我想,无论是从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层面还是从校级层面来说,教育什么时候都需要顶层设计。有了顶层设计,教育才能有政策支持,学校才能有明确的方向。

访学完山西省晋中市教育局,接下来,我们先后访学了晋中市榆次五中、榆次十中、榆次九中、晋中高师附校、榆次八中、榆次张庆中学以及合肥行知学校等七所名校。所到之处,感触颇多。

(一) 办学宗旨

这七所学校有共同点,每个学校都有明确的目标

育人目标。比如,榆次九中办学目标是“高质量,重特色,讲和谐,有社会责任的绿色生态学校。”培养目标是“人格健全,理想远大,基础扎实,特长突出,富有创造,人生幸福,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

”一所学校有了明确的办学宗旨和育人目标就有了学校之魂,也就有了一所学校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为之而奋斗的精神!

(二) 校园文化

山西省晋中市各所名校的校园文

化很有特色,他们都注重国学文化的

传承和熏陶。比如,榆次五中通过门

口布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

廊”宣扬中华传统美德:孝、悌、

忠、信、礼、义、廉、耻。合肥行知

学校的校园文化也别出心裁,除了正规

规则的文化布局,教学楼前的小亭子,长长的

廊以及校园内的水池,犹如一股清泉

,沁人心脾。我想,学生置身其中,

会身心愉悦,全心投入学习

而不觉得苦累和烦躁。就这一点,合

肥行知学派的措施与晋中学派的实力

调的幸福教育,幸福校园也是一脉相

承的。(三) 精细化管理

俗话说“管理出效益”,这几所名校的精细化管理也让我们大开

眼界。每一所学校都有非常完善的管理制度,大到学校层面的各项管理制度,小到班级管理公约,都非常具体,非常科学,非常有可操作性。

(四) 课堂改革

如果管理是有效的,那么改革就是有效的。这些名校在注重精细化管理的同时,也十分重视课堂教学改革。比如,榆次九中进行“教研优化学案,学案引领课堂”的课堂教学改革;高师附中启动“五环五学”课改模式;张庆中学开展“一案三步七环节”课堂导学模式。

无论哪一所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无一不遵从“自主学习,合作**”的课改核心理念,都是紧紧围绕着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会学习而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五) 特色教育

这几所名校在落实部颁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的同时,还结合

本校的实际,因校制宜地开展特色教育。如榆次市第五中学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高师附中开展“幸福教育六个一”活动;榆次市第九中学开设跆拳道校本课程等。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凸显了学校的特色。

二、 访学归来,且思且践行

在参观学校的这一周里,虽然我们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旅程,但我们都感到受益匪浅。为了不虚此行,我们需将所闻、所见、所学结合含山教育的实际付诸于行动。为提升含山初中教育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含山初中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尽一份微薄之力。

受此次访问的启发,结合我县初中的现状,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注一一下几点:

(1) 文化熏陶,提升职业幸福感,提升教师工作动力。

有人说:“三流学校靠校长,二流学校靠制度,一流学校靠文化。”,

我们应致力于培养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校园文化,引导、规范、激励全校师生,形成一种促进学校发展的软实力。

(2) 要完善制度,努力实现人与制度的和谐,体现依法办学的理念。

学校的规章制度既要体现共性,又要兼顾个性;既要保持意志的统一,又要体现人文关怀。为了使制度操作性更强,应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条例》、《绩效工资发放方案》、《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体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

(3) 发扬民主,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真正实现管理创新。

在学校管理中,要关注、关心、工作、生活、成长每一位教师。力争创造一个平台,让老师们尽显才华;搭建一个阶梯,让老师们登高望远;激活一个机制,让老师们自我完善。例如:

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评比,教学能手评比,德艺双馨先进工作者评比等;开展优秀成果展示活动;开展“成功教育教学经验大家谈”活动,并收集、整理、编印成册;表彰先进,宣扬优秀教师事迹,定期出“群英荟萃--园丁颂”专栏;启动“校长短信寄语”活动;开展“教师生日送祝福”活动;召开“教职员工家属座谈会”;开展“我为学校建言献策”活动等等。另外,发扬民主的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发挥工会的作用,工会通过定期开展民主生活会,了解民意,学校再将教师的民意集中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使学校管理能做到“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4) 以人为本,努力创造人与环境的和谐,建设安全文明的校园。

精心营造校园环境,为全体师生提供更专业的管理、更安全、更贴心的服务。例如,学生上学和放学后的管理坚持执勤教学

师“保驾护航制”。健全学校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和责任的落实,制定突发**、火灾以及雷雨天放学等内容的应急预案,多次组织演练,真正呵护师生宝贵的生命。

(5) 课堂改革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目前,在教育局的统一领导和县教师培训学校的精心组织下,

我县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方兴未艾。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改革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意义重大,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又何尝不意义非凡。教学就是教学和研究。课堂教学改革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这次访问中,许多校长给了我们一份报告。他们介绍了自己的管理经验

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在谈及教育的思考更是真知灼见、入木三分,看得出他们都是业务能力强、有思想的好校长。“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在他们身上被验证了。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除了关注上述各项工作,还有一点更是不可或缺,它会使我们的工作更为有效,更为艺术,那就是完善自我,用管理者的人格魅力感染教师,提高教师的信服力。

所以,作为一名教育教学管理者,除了关注以上几点,我们还要加强自身“德、才、学、识”的修行。毫无疑问,作为经理,我们经常用规章制度来执行工作。除此之外,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就能激发他的信服力,使教师“亲其言,信其行”,就会在管理中收到“润物细无声”的奇效。

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访学心得(篇11)

 访"虎"心得体会

清欲律己 远离"虎"渊

"虎"在《说文解字》中释义为"山兽之君",也被引申为王者之风和龙行虎步的帝王之相。古代的"虎",是威仪庄严的象征,让人敬而远之;现在的"虎",是权力欲望的代表,让人趋之若鹜。同样一个字,却有着大相径庭的寓意,从凛然的正义到肮脏的罪恶,这一切都源于欲望驱使,继而信念动摇,品格沦丧,原则底线筑不牢,法律红线守不住。

《访虎》一书,7件反腐纪实,7段心路访谈,不同的历程,同样的结局----出类拔萃的"排头兵",却在权力欲望面前迷失自我,为成为"现在的虎"而不择手段,最终沦为"阶下囚".曾经的众星捧月、风光无限,今日的身败名裂、落寞潦倒。前后差距,对比鲜明,如果说当时尝到的"众星捧月"的"甜"是外因,那么自身意志不坚、信念不定就是内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在唯物辩证法中,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当外因不可避免之时,内因必须把持控制住根本,才能避开误入歧途的"果".

但在落马官员们的比比事例中,往往"物先自腐,而后虫生".外因条件还不完全具备,自身内因就已蠢蠢欲动,或者说部分官员身在要职,却目的不纯,所以穷尽其力去创造外因,从而推动内因爆发,或许有过彷徨恐惧,或许也曾顺风顺水,但昭昭罪行,罄竹难书,终究逃不过恢恢法网。

"权"是为民服务的手段,"官"是为民服务的岗位,而偏偏这些追名逐利的官员们将"权"和"官"的意义,化身成腐化堕落的利剑,演变为享受满足的温床。陶渊明也曾"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但事实上,仕途道路里滋生出来的陈腐堕落,很多的"往者不谏"都像毒品成瘾一样,因不忍放弃,因不舍收手,到最后都无"来者可追"的回旋余地,直至最后一刻,无从逃避,无所遁形,公之于众,再无翻身余地。

"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走错一步,悔不当初。荣与辱,成与败,善与恶,正与邪,都不过一念之间。万万千千的欲念,没有之时,不主动去捕捉。任何时候,都要以成为合格党员为念,以遵守党规党纪为尺,常习之、恒念之、勤改之,真正做到思想认同、政治看齐、行动跟紧;形形色色的诱惑,出现之时,不畏惧去面对。树好忠诚意识,守好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做到"识得破、忍得过",心正脑清、位正严己,思有所畏、行有所止。

谈"虎"虽色变,但更要警醒收心。虎之深渊,万劫不复,

"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

清欲念,严律己,方是道!

作 者:孔连强 三台山乡纪委书记

访学心得(篇12)

20xx年10月12日至10月18日,我参加了由中国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为期一周的“全国校本研修系列之教师课堂改革与教研组建设特色考察活动”。活动期间,我们认真聆听专家报告,并到上海的几所名校集体观摩,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对此次学习,我感触颇多,这里重点说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吧!

首先,专家的报告内容充实,道出许多教研工作的真实经验,让我受益匪浅。

王俊校长的讲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俊是江苏宜兴实验中学的校长,是教改创新的知名专家学者,他为我们讲的题目是“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结构尝试教学法的研究”。作为一个要总揽全校大局的校长,他把主要精力全部投入到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中去,把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做为重中之重去抓。教研是学校生存之本。王校长谙熟每个学科的教材及教学,他认为:学科知识中有这样的“工具”,学生掌握了它,就能有效的学习某一类知识,解决某一类问题。王校长就语文学科中的现代文阅读和作文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大家明白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找到工具。他还列举了很多地理、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历史、生物学科教学中找到工具的方法,并一一联系实际进行讲解,使人充分感受到了这位校长在教育教学研究领域涉及的深度与广度。从他的讲解中,我得出一个结论:无论哪个学科的学习,教师的总结归纳能力是最重要的,只要教师能找出规律,教会学生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教与学的关系。这也同时是王校长讲的要从“举三反一”到“举一反三”。

王校长最后用一则小故事中的一句话结束了他精彩的报告,使我记忆犹新——“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智慧就在那里,你的智慧在哪里,你的幸福就在那里”。我想大家都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王校长作为一名校长,在教改创新方面做出如此显著的成绩,全是有赖于他把心放在了教学研究上,从而激发了他的智慧,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感。那么作为教研员的我们,是否更应该向他学习呢?怎样在以后的工作中用自己的心,找到自己的智慧点和幸福感呢?怎样启发本学科教师们明白这个道理,从而幸福的工作呢?这都是我们在以后应该潜心研究和认真去做的事情。

还有著名校长导师余慧斌,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深入浅出的分析了“课程、课堂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宝贵经验,都为我们以后的教学研究工作和培养教师工程提供了成功的依据、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其次,到名校的观摩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们组先后到了上海外国语静安外国语小学,上海宝山区实验小学,上海闸北区第八中学等几所学校参观。几所学校的主管校长热情接待了我们,为我们耐心讲解自己的校史及成功经验,同时安排专人带领我们参观,并为我们准备了精彩的展示课。其中,上海闸北八中从一所生源及教学质量最差的学校成功转变为一所优等名校的成功经验给我最大的启发和鼓舞。

16日上午,我们一行到达上海闸北八中,校园环境干净整洁,学校教学有序进行中。闸北八中的主管校长接待了我们,在学校报告厅为我们做了精彩的报告。我们了解到:闸北八中因历史地域原因生源很差,学困生多,学校领导从1987年起针对困难学生反复失败形成失败者心态的特点,更新教育理念,坚持三个相信(即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有成功的潜能,都能取得多方面的成功)教育理念,倡导“成功是成功之母,用成功激励孩子获得更多更大的成功”。在课堂改革中取得了大面积提高学生素质的效果,即闸北八中倡导的“成功教育”。他们的成功经验是:一般认为,学习困难学生是没有学习主动性的。他们做了大量的调查,发现在“帮助成功——讲练结合的”的课堂模式下,学生听懂了、会做了、做对了,基础知识巩固,基本成功心理形成,但他们并不满足,说:“我们都像机械操作工,老师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就去做,这样的学习没劲。”这大大出乎老师们的意料。事实证明:普通学生、学习困难学生也是有学习的主体性要求的。

报告会后,上海闸北八中的一名青年女教师为我们展示了一节七年级数学课。教师在课上充分展示了“学生主体学习,教师适当指导”的.系列作法:让学生自己做主学习,当取得成就时,他们的喜悦才是发自内心的,才是有成功和满足感的。她的课给我的感觉是:真实,常态,每个环节的安排精心,都在为下一个环节做好准备,课件使用不多,但恰到好处。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练获得成功的喜悦,丰富了“成功是成功之母”的概念,真真正正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所以,我觉得,教学就应该是这样:不搞花架子,把最基础的做好,实实在在做事,脚踏实地教学。把心用在学生身上: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

这次学访活动,对我而言真的是不虚此行。通过这次活动,开阔了我的眼界,拓宽了我的工作思路,也使我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用心工作,就能开启自己的智慧,使自己的工作盛满幸福。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借鉴专家和名校的先进教学教改经验,丰富自己的工作内容,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让自己在教学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好。

20xx年10月

访学心得(篇13)

在美国的游学历程中,我用以下五个部分来简述归纳我的体会。我的选择是华盛顿大学,在西雅图。选学校的时候还是一二月份的事情,后来因为《北京遇上西雅图》的走红,本来并不算特别的一个选择,倒成了颇具意境的一个行程,于是我们上演了一次《北大遇上西雅图》,我也便用这个作为感想的题目。

一、学习体会

我们在华盛顿大学的Foster商学院进行交换访学,老实说,短期的访学要学到太多东西是不现实的,更多的是体验不同的文化、方式、感受。与北大光华相比较,其实国外的商学院从教授、教授内容等方面不一定有质的差别。但是从西方的沟通习惯,教室直接是U字形排布,教授走到学生中间;鼓励思考鼓励对话;即时互动积极探讨没有正确答案等等方面,确实是一种不同的文化和方式,很好的鼓励了大家独立思考。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体会了国外的MBA教学。课堂中,教授们随时可能发起互动游戏,让同学的在参与中体验和分享,并鼓励同学们非常独立的思维,不受束缚,这可能是最深刻的一个感受。

同时,大家用极短的时间,分组完成了美国一个著名服装品牌A&F(就是那个著名的肌肉男赤裸上身招揽顾客的牌子)进军亚洲市场的案例。这些案例的分析,没有对错,只讲逻辑和方法,美国的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经历这样的思维锻炼,因此确实更加思维活跃和开放。

二、企业参观

访学安排中另一重要内容是企业参观。西雅图虽然并非美国最繁华的的城市,但是是美国最宜居的城市,同样集中了不少美国著名企业,其中最有名的四大企业总部是波音、星巴克、亚马逊、微软。访学的正式安排我们走进了波音、星巴克,还跟随同学驱车到了微软的总部。还是那句话,更多的体验教给你更多的生活。

在波音,我们主要体会了大工业时代,人类挑战极限的恢弘,而在星巴克,则是一个咖啡文化和星巴克文化之旅,用各种方式让你体验其文化内涵。

三、美式生活

既然在美国居住,自然有机会体验美国人的生活。除了体验吃、环境、购物外,我最大的收获来自周三意外发现的一个在University Village举办的社区Party,比如美国人那种对生活的积极参与的态度,沉浸在音乐中欢快的起舞,非常自由的享受生活。一场Party下来,美国人对生活的乐观热爱体现无余。

四、棒球赛里看美国人

在西雅图,华大给我们的最后一个安排,是现场看棒球赛。以前对美国体育最直观的的认识是NBA。但亲身接触才了解到,篮球在美国只能算第三运动。为第一运动的名号争执不下,不分伯仲的是棒球和美式橄榄球,这两项运动在美国才是拥有真正最多球迷的。因此能看一次棒球赛无疑是感受美国人的又一最直观的方式。

西雅图的球队叫水手队,实际上并不算强队。但这并不影响当地人对他们的支持。当天的比赛中,我终于比较完整的了解棒球赛的流程和规则,也看到了许多美国人对国家的自豪,非常开朗的娱乐态度等等。当天我们的运气也相当不错,水手队竟然打出了4个本垒打,最终8:3轻松战胜对手,让我们随西雅图人一起享受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之所以把棒球赛作为一个章节来诉说我的体验,是因为在比赛进程中,有几个关键环节,非常深刻的影响甚至打动我。第一个环节便是在唱国歌的阶段,美国的比赛前,是由歌手唱国歌,清唱!那种空灵的清唱十分感人,而全场运动员和观众,对国家的那种热爱的和自豪也是发自内心的。此外,美国人对军人的尊敬、以及生活的态度的热情奔放,也再次在这个渠道全面释放了。

以上是我在访学期间一些感受和体会,无论学习方式的不同、民族基因的热情、企业发展的区别,都对我重新理解中西方的差异、企业和学业的异动有很多帮助。

相信《访学心得(分享十三篇)》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师资料,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访学心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