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胡兰观后感5篇

05-20

相信大家在平时学习中都写过作文吧,语文成绩的好坏主要一部分取决于作文的好坏。认真写好每一篇作文,对自己都是经验的积累。你知道写作文要注意哪些方面吗?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刘胡兰观后感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刘胡兰观后感 篇1

刘胡兰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担任妇救会秘书,后为主任,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以下是小编整理刘胡兰观后感范文5篇,欢迎参阅。

刘胡兰读后感1

前不久,我看了《刘胡兰》。给我震撼最大,印象最深的是刘胡兰英勇就义的那个镜头,特别是那句“我咋个死法”,令我至今难忘。

敌人以为刘胡兰年纪小,是个软骨头,便想方设法地让她离开共产党。但是,面对敌人,刘胡兰沉着冷静,一心向着党。敌人为了让它屈服,就在她的眼皮底下残忍的杀害了六名共产党员。这时,群众一片混乱。刘胡兰的一句“我咋个死法”令场下一片肃静,就连敌人也被她这股子硬吓得倒退了几步。

“我咋个死法?”刘胡兰平静的问道。

“只要你肯自白,我马上放你走。”

“我咋个死法?”面对的人的利诱,刘胡兰又重复道。

“你这么年轻就不怕死?”敌人仍不死心的追问。

“怕死不当共产党,”刘胡兰再次镇定地问:“我咋个死法?”

“和他们一样。”

刘胡兰从容的理了理头发,迈开步向淌着血的侧刀走去……

面对敌人,刘胡兰惊人的平静,因为她心中有光辉,她一心向着党。“我咋个死法”这句话虽然很短,但字字都充满了对敌人的愤怒与蔑视,也充分反映了刘胡兰对党对人民的衷心。刘胡兰的大义凛然,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什么叫视死如归,也让我看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革命风采和坚贞不屈的品格。

刘胡兰,你是千千万万英雄烈士中的一个。“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是对你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的最高评价。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刘胡兰读后感2

今天我读了《刘胡兰》的故事。

书中的主要内容是刘胡兰小小年纪,不怕敌人,宁死不屈,从容地躺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就义的故事。而她当时年仅15岁。

读了这本书,让我想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啊!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学校,有老师的教育,有优美的学习环境。遇到困难就靠父母来解决,我从来不自己勇敢面对困难。哪怕是碰到一只小老鼠,我都会不停地尖叫,一点困难就会叫来父母帮忙。可刘胡兰小小年纪连死都不害怕。

从这个故事,让我明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勇于面对困难,想办法克服困难,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刘胡兰读后感3

“数九寒天下大雪,天气虽冷心里热。我从前线转回来,胜利的消息要传开。”一听到这动情的歌声,我们就会想到坚贞不屈的女烈士刘胡兰。今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了《刘胡兰》这本书,感受颇深。

刘胡兰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开展救亡运动,文水县也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从此,刘胡兰开始逐步接触革命道理,懂得了一个人怎样才能活得有价值、死得有意义。她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和小伙伴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1947年,年仅15岁的她便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1947年1月12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胡兰被捕了。在敌人的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

刘胡兰为了革命的胜利抛头颅,洒热血,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我从她身上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崇高的内心世界。新中国之所以能在废墟中又站起来,是因为有成千上万名像刘胡兰这样的好儿女。祖国呀,你应该骄傲!我低着头,望着胸前的红领巾,这是无数烈士用鲜血染成的,这上面也有刘胡兰的鲜血呀!我又想起了那两句名诗:“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永远活着。”那些从狗洞里爬出来,背叛革命、背叛人民的可耻叛徒就是活着的僵尸,刘胡兰姐姐虽然牺牲了,却永远活在我们少年儿童的心中,活在世代人民的心中。

现在,我们过着比蜜还甜的生活,保卫这来之不易的胜利硕果,创造祖国辉煌明天的千斤重担,就落在我们的肩膀上。让刘胡兰的伟大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去奋斗,让我们沿着他们的足迹,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刘胡兰读后感4

我读过许多书,从《刘胡兰》中认识了刘胡兰,从《王二小》中认识了王二小,从《闪闪红星》中认识了潘冬子……在我的心中,党就是这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英雄。翻开党的历史,那一章章,一幕幕,扣人心弦,惊天动地,可歌可泣。

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为了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有那么多党的优秀儿女,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宝贵而年轻的生命——为了掩护八路军和乡亲们,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被敌人挑死在大石头上;年仅15岁的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前,面不改色心不跳,绝不泄露党的机密;英勇的王成坚定地向战友呼叫:“向我开炮,向我开炮”;在狱中写出了《可爱的中国》后从容的走上刑场;董存瑞手拖炸药包在敌人的碉堡下拉响了导火线;黄继光面对敌人喷火的机枪口,英勇的扑了上去……还有许多许多的英雄,他们并不求名垂青史,却只希望能建立老百姓能当家作主的国家。从这些故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的和平解放不惜牺牲一切的战斗精神。这种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正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浓缩么?共和国的旗帜,正因为有了他们的热血和忠心而更加鲜艳。

我们常把比做母亲,他用乳汁哺育我们长大;她把幸福留给我们,把苦难留给自己。生长在红旗下的我们,白天,可以坐在宽敞的教室里读书;晚上,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节假日,我们可以出去旅游度假,逛街购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不好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呢?虽然烈士们无法与我们一起享受这美好的时光,但是他们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每当我唱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时,我的心里就异常激动。

刘胡兰读后感5

今天,我在图书馆买了一本书,叫《刘胡兰传》。读完这本书后,我受到了很大触动。

刘胡兰(1932-1947)原名刘富兰。1932年出生于文水县的贫农户。8岁上学,10岁参加儿童团。曾担任文水县云周西村(现已改名为刘胡兰村)妇救会秘书和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等职业。

有一次,红军把国民党的一个团包围了,县妇女部长奉上级命令组织农民兵担架支援战场。刘胡兰和几名妇女也去了。她们在激烈的战场上,毫不惧怕,表现得异常勇敢,她们像护士一样救死扶伤,像战士一样运送火药,一点也不比八路军战士差,她们一直忙到天黑才回去,当时她才13岁。

1947年1月的一天,刘胡兰和6位革命战士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去,面对敌人残暴于威胁,他们临危不惧地说:怕死就不当共产党,你们想怎样。敌人见他们不知好歹,便当场用铡刀铡死了他们。刘胡兰虽然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她永垂不朽、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刘胡兰这么年轻就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是多么的勇敢,再想想现在的社会,理想现在和刘胡兰同龄的人,被开水溅到了一点就觉得痛。那么刘胡兰身上的伤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要比开水溅到痛100倍、1000倍,再想想刘胡兰的生活是多么艰苦,吃的是什么,穿的又是什么,和我们相比,要差100倍、1000倍。从今以后,我们要向刘胡兰同志学习,学习她伟大的精神,以她为榜样。

刘胡兰观后感 篇2

这本书主要讲了1947年,敌人袭击了刘胡兰所在的村子,乡亲们被赶到了大庙前,敌人逼刘胡兰讲出共产党的情报,刘胡兰没有屈服,光荣的牺牲了。

刘胡兰牺牲时才十五岁。如果她告诉敌人情报,共产党就会牺牲许多人。她另愿自己死也不背叛共产党,这种精神真可贵!

我想:刘胡兰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正是共产主义的风格。面对锋利的铡刀,她不恐惧;面对凶恶的敌人,她不屈服,她真伟大!敌人三番五次地审问她,她就是不招供。刘胡兰的邻居金忠嫂刚生了孩子,如果刘胡兰假装是伺候金忠嫂的,可能会躲过这一难。但是,她为了金忠嫂和其他妇女的安全,不顾金忠嫂的再三挽留,毅然转身出了门。

一提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我们都会想起刘胡兰。假期里,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读完了故事《刘胡兰》。文章生动地叙述了英雄少女刘胡兰短暂而光荣的一生。她经历了凄惨的童年,小小年纪就在危险的环境中临危不惧英勇不屈,15岁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才15岁呀,与刘胡兰对照一下我觉得自己十分渺小。平时碰到一点点困难遇到一点点挫折就会垂头丧气,苦叫累。刘胡兰的英雄事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决心要向刘胡兰学习做一个不怕困难、英勇不屈将来做一个坚强的人。读了刘胡兰的英勇事迹后,我的眼里不知不觉地泛出点点泪光,是为刘胡兰的伟大事迹而感动,为她热爱祖国的感情而骄傲,为她宁死不屈的精神而自豪!

刘胡兰观后感 篇3

刘胡兰,1932年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开展救亡运动,文水县也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从此,刘胡兰开始逐步接触革命道理,懂得了一个人怎样才能活得有价值、死得有意义。

刘胡兰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和小伙伴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有一次,八路军包围了敌军一个团,县妇女部长奉命组织民兵担架队支援前线。刘胡兰和几名妇女也要支前。部队首长劝她们:“前面正在打仗,很危险。”刘胡兰果敢地回答:“战士们都不怕,我们是女民兵,也不怕。”她们在前线表现得十分勇敢,不但为伤员包扎伤口,还帮助战士们运送弹药,一直忙到天黑,战斗结束才撤回来。这时的刘胡兰才13岁。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阎锡山部队占领了文水县城,解放区军民被迫拿起武器,保卫胜利果实。1945年11月,刘胡兰参加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40多天的学习,使她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阶级觉悟有了进一步提高。回村后,她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还动员青年报名参军。刘胡兰在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成长,于1946年6月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这一年,她才14岁。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

刘胡兰用短暂而又悲哀的青春年华谱写了一首流传至今的伟大颂歌,刘胡兰的名字永远被一代又一代人所传诵,“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我们所有党员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努力让胡兰精神光照千秋世代永存,持续继承遗志开拓创新攀登高峰,把革命先烈开创的共产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刘胡兰观后感 篇4

近日,我校开展建党90周年校庆活动,诵读红色经典。我非常喜欢看关于刘胡兰的故事书,所以我给你讲一个关于刘胡兰的故事。

兰出生于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周西村。抗日战争时期,任少年团团长、云周西村营救协会秘书、**女军官。1947年1月12日因叛徒出卖,被山西阎锡山部队带回去,用铁条打她,用竹签塞进她的手指锋里,再拔出来,最后她被侧刀杀害,那时她才15岁。

看完刘胡兰的介绍,我觉得刘胡兰从小为人民的利益承受了巨大的痛苦,这让我想起毛主席的祖父为她写的一句话,生命的伟大,死亡的光荣。刘胡兰15岁去世。我钦佩她的自我牺牲精神!

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报答我们热爱的祖国!当然,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发自内心的一句话。每当我因为懒惰而不想认真完成作业时,我就会想起这些革命英雄,仿佛看到了他们认真而有教育意义的眼睛,于是我赶紧拿起书,开始认真地写作业。

我知道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不能生来就不知福。我们必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这一点!

中心小学

我读了刘胡兰的故事后,深受感动。**它生动地叙述了英雄女孩刘胡兰短暂而光荣的一生。她经历了一个悲惨的童年。小时候,她帮助游击队镇压汉奸,积极接近党,在危险的环境中勇敢地面对危险。15岁时,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刘胡兰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她从小就参加革命工作。她为解放劳动人民而积极工作。她不仅为解放军战士做了许多军鞋,还组织村里的姐妹们积极支援前线。

当她被敌人抓住时,她毫不动摇,面对敌人的折磨,保守党的秘密。并且痛斥敌人,真正做到了义无反顾。当气急败坏的敌人用铡刀来威胁她时,她却毫不畏惧,视死如归。

因此,当她去世时,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为她写下了生命的伟大和死亡的荣耀的八个字,来赞美她光荣而短暂的一生。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和刘胡兰一样,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为之献出了生命和鲜血。刘胡兰的英雄事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决心向刘胡兰学习,继承先烈遗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热爱祖国,做一个永远奋斗、不怕困难、勇敢不屈的人,将来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事业。

刘胡兰观后感 篇5

今天院里组织集中观看了一部革命电影《刘胡兰》,是讲述烈士刘胡兰不顾自我,奋勇抗日的故事,让我看后感触良多。在英烈的故乡,刘胡兰烈士的英明与事迹深深铭刻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心中,她信念坚定、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动了几代人,并同毛**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一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励精图治,奋勇前进。1945年11月,刘胡兰参加了文水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回村后,她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推翻地主、送公粮、做军鞋,动员青年报名参军。1946年6月,她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这一年,她才14岁。1947年1月12日,国民党阎锡山军和地主武装“复仇自卫队”包围了云周西村,将群众赶到场地上,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敌人问她:“你给八路做过什么工作?”刘胡兰大声说:“我什么都做过!”“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敌人恼羞成怒:“你小小年纪好嘴硬啊!你就不怕死?”刘胡兰斩钉截铁地回答:“怕死不当共产党!”残忍的敌人为了使她屈服,在她面前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用铡刀杀害。刘胡兰毫无惧色,从容走向铡刀,壮烈牺牲,年仅15岁。1947年3月,毛**得知刘胡兰牺牲的消息,当即挥笔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大字,对刘胡兰短暂的一生作了崇高的评价。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负不屈,视死如归,彰显了一名共产党人信仰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高贵品质,是反抗侵略、反抗奴役,争取自由的精灵,也是胸怀家国、以天下为己任的优秀党员。坚守实践和初心不是空洞、抽象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践行;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一如既往、一以贯之的坚守,是自己毕生所追求的理想。

刘胡兰,这位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孕育的堪称民族脊梁的民族英雄,以她那可歌可泣的高贵品格、革命气节和英雄壮举,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革命英雄主义的慷慨就义歌,铸就了光照千钬、激励后人的“胡兰精神”。在任何时候、任何艰险的情况下,都要像她那样始终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事业;要时刻做到“坚定信仰、严守纪律、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的新时代刘胡兰精神。

小学生刘胡兰观后感 刘胡兰观后感300个字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