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去写一篇作品读后感?读作者写的作品让我们变得自由。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沟通,栏目小编用心打造了这篇独一无二的“楚辞读后感”期待大家喜欢,希望我的分享能够让您增长知识与智慧!
读楚辞,最想说的,是《九章》。读下来才发现,其实是屈原从生到死的心路历程。
《九章》实在看得我很痛苦,《哀郢》、《抽思》、《怀沙》《回风》,大概是里面最重要的五篇东西。
《涉江》里的屈原已经被放逐,没有了另外两篇《惜诵》、《思美人》然对楚王念念不忘的“愚忠”之情,他已经明白自己和郢都党人是不可能和平共处的,他很愤怒,他一面表白自己多么清白高洁,一面痛骂那些小人多么肮脏丑恶。这篇其实是我在《九章》里最喜欢的一篇,它的调子很高,看着很过瘾,很解气,很“愤青”,也没有接下去几篇那种几乎可以让人心神俱碎的悲哀。那个时候的屈原大概还年轻,还有朝气,还有幻想,可是看下去才知道,所谓呐喊,也不过就是彷徨的前奏。
《抽思》是彷徨。这时,屈原被放逐得更远了,他还在念着楚国的臣民,可是更多的却是一份沉痛。他找不到路,四顾茫茫,没有人了解他的心思,他回不去郢都,只能盼望着灵魂能够飞回到故乡去。教科书上的屈原,是不屈的斗士,是刚直的高士,可是从《九章》里看去,不论哪一篇,我都只能读出屈原的孤独,超越一切天地力量的孤独。
《哀郢》是伤逝。楚国的都城郢都已经被攻陷了,我的战国史不太好,只是记得楚国并没有就此亡国,楚王带着他的臣子跑了,很快又组织了一个新的小朝廷。可是此时贬谪在外地的屈原却没有这群“楚跑跑”们的厚脸皮,他写了《哀郢》,哀郢是心碎,我几乎不忍卒读。然而他的第一句诗却是“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受难的始终是百姓。
最后的一篇是《怀沙》,其实不能用先生的《朝花夕拾》来概括,可是我觉得,他们的宗旨是一样的,那就是,应该是收拾好一切的时候了。《抽思》、《哀郢》、《悲回风》,这三篇的调子都是很低沉很压抑的,而且是一篇比一篇压抑,让人看得全身不舒服。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并不是《九歌·山鬼》中的那种薄雾冥冥的“鬼气”,而是一种从心灵的力量,压制得你透不过气来。
读完《九章》,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这样一副场面。楚地奔流的江水,高耸突兀的巉岩,屈原带高冠,衣广袖,一个修长而静默的背影就那样立着,举手投足间只有两个字:孤独。试着读《楚辞》,特别是读《离骚》、《国殇》、《哀郢》、《卜居》、《渔父》时,心中狂躁不安。《楚辞》犹如疾风暴雨,控诉人间罪恶,特别是屈原的愤世嫉俗,特立独行都让人产生紧张与不安。奇崛的语言和疯狂得失去控制的想象,都让人情绪不宁。
不管如何,我明白,我现在的心境,需要的是回环往复而不是狂乱无章。这时候的《楚辞》,于我而言大概是一剂良药,多服为宜!
读楚辞,第一篇是《离骚》,震撼;第二篇是《九歌》,惊艳;第三篇是《天问》,迷茫;第四篇是《九章》,沉痛。其实最想说的,是《九章》。其中有一篇《惜往日》据说是公认的“伪作”,《橘颂》是其中很特殊的一篇(看过的就知道了)。剔掉这两篇,剩下七篇,读下来才发现,其实是屈原从生到死的心路历程。
《九章》实在看得我很痛苦,《涉江》、《哀郢》、《抽思》、《怀沙》《回风》,大概是里面最重要的五篇东西。以前看过一个笑话,说大学的生活如果用鲁迅先生的作品来表达,那么“大一是呐喊,大二是彷徨,大三是伤逝,大四朝花夕拾”,其实我觉得《九章》大概也可以这么概括一下,《涉江》是呐喊、《抽思》是彷徨、《哀郢》是伤逝、《怀沙》是朝花夕拾。
《涉江》里的屈原已经被放逐,没有了另外两篇《惜诵》、《思美人》然对楚王念念不忘的“愚忠”之情,他已经明白自己和郢都党人是不可能和平共处的,他很愤怒,他一面表白自己多么清白高洁,一面痛骂那些小人多么肮脏丑恶。这篇其实是我在《九章》里最喜欢的一篇,它的调子很高,看着很过瘾,很解气,很“愤青”,也没有接下去几篇那种几乎可以让人心神俱碎的悲哀。那个时候的屈原大概还年轻,还有朝气,还有幻想,可是看下去才知道,所谓呐喊,也不过就是彷徨的前奏。
《抽思》是彷徨。这时,屈原被放逐得更远了,他还在念着楚国的臣民,可是更多的却是一份沉痛。他找不到路,四顾茫茫,没有人了解他的心思,他回不去郢都,只能盼望着灵魂能够飞回到故乡去。教科书上的屈原,是不屈的斗士,是刚直的高士,可是从《九章》里看去,不论哪一篇,我都只能读出屈原的孤独,超越一切天地力量的孤独。
《哀郢》是伤逝。楚国的都城郢都已经被攻陷了,我的战国史不太好,只是记得楚国并没有就此亡国,楚王带着他的臣子跑了,很快又组织了一个新的小朝廷。可是此时贬谪在外地的屈原却没有这群“楚跑跑”们的厚脸皮,他写了《哀郢》,哀郢是心碎,我几乎不忍卒读。然而他的第一句诗却是“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受难的始终是百姓。在这里,对于楚王的抱怨、对于奸臣的抨击的内容已经越来越少了。反反复复写的,只是孤独的流浪。失去家园的痛楚,可能比政治下野还要深刻的多。有家不能回,有路不能行。“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高大的房屋可以变成丘陵,楚国最繁盛的东门也可以转瞬荒芜,这不但是对于楚国一国命运的描写,更是上升到了对于整个历史循环的质问之中。如果说《抽思》中的孤独还是屈原个人的身世之感,那么《哀郢》中的孤独就是对于人生、对于社会、对于历史的一次拷问。明知道答案是什么,可他还是不得不去思考。
这种深切的悲哀一直延续到《悲回风》。《悲回风》也是《九章》中很特别的一篇,因为它没有情节,完全抒情,文章也特别长,可以看作是一首“咏叹调”。而且在这一篇里,第一次看到了屈原的死志。然而他却是在挣扎,要不要一死呢,死有没有用呢?我以前从没想过,在教科书里比天还高大的“屈原”会在自尽之前这样痛苦的挣扎。在这一篇里,楚国的影子没有了,奸臣的影子没有了,百姓的影子没有了,连他自己的肉体也没有了。他仿佛只是一个灵魂,上穷碧落下黄泉,只为找一个出路。可是,没有出路啊,知道什么叫“哀莫大于心死”么,一路读来,我终于理解了他的心思,屈原是不得不死,并不光是因为愚忠、因为国破家亡,而是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值的他留念的东西。像屈原这样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人,降生在这个世界上便是错误。
最后的一篇是《怀沙》,其实不能用先生的《朝花夕拾》来概括,可是我觉得,他们的宗旨是一样的,那就是,应该是收拾好一切的时候了。《抽思》、《哀郢》、《悲回风》,这三篇的调子都是很低沉很压抑的,而且是一篇比一篇压抑,让人看得全身不舒服。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并不是《九歌·山鬼》中的那种薄雾冥冥的“鬼气”,而是一种从心灵的力量,压制得你透不过气来。然而《怀沙》,突然一改低沉,用了简洁的短句,铿锵有力、干脆利落地写下了他的绝命词。没有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楚王、群臣、百姓、自己,又回来了。这就好像是对于一生的回顾,给自己做最后一个定义。然后他说,“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知死不可让,原勿爱兮”。人的生命上天早就安排好了,至于我,大限应该也到了吧。放宽心胸,不要伤悲,不要害怕。我知道死亡已经不可以避免了,那么就不要再吝惜自己的生命。从前面几段的果决,到最后的平和与放下,我终于看见了屈原平静地走出了最后一步。
以前觉得,屈原死得不值。因为教科书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屈原之死,不能改变楚王的昏庸,奸臣的谄媚,也不能改变楚国被灭亡的命运。秦统一中国是历史大势所趋,屈原之死不过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是愚忠,甚至是愚蠢。可是我读完《九章》,我觉得他的死是应该的,是顺理成章的。一个人经历了那么多的煎熬,奔波过那么多地方,屈原太孤独了,太劳累了,又是太渺小了。天地那么大,山原、江水、滔滔洪流、滚滚红尘,他只是其中的一粒芥子。生与死,对于浩荡的宇宙来说,实在不算是什么。何况这个世界上,早已找不到一个能了解自己的人了,这样活着,实在是一种痛苦。
读完《九章》,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这样一副场面。楚地奔流的江水,高耸突兀的巉岩,屈原带高冠,衣广袖,一个修长而静默的背影就那样立着,举手投足间只有两个字:孤独。试着读《楚辞》,特别是读《离骚》、《国殇》、《哀郢》、《卜居》、《渔父》时,心中狂躁不安。《楚辞》犹如疾风暴雨,控诉人间罪恶,特别是屈原的愤世嫉俗,特立独行都让人产生紧张与不安。奇崛的语言和疯狂得失去控制的想象,都让人情绪不宁。
不管如何,我明白,我现在的心境,需要的是回环往复而不是狂乱无章。这时候的《楚辞》,于我而言大概是一剂良药,多服为宜!
《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也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灵。
《楚辞》是一部善于表达人情世故和咏史抒怀的作品集,作者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以自己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描绘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场景,让我仿佛置身于古代楚国的繁华盛景之中。
在阅读《楚辞》的过程中,我不禁被其中的凄美意境所打动。作品中的诗篇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无奈,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例如《离骚》一诗开篇就写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思索和对人生的追求。而《九歌》中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更是给人以宏伟壮阔之感。这些诗篇所展现的情感和意境深深地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楚辞》不仅在文学上给我带来了启发和思索,同时也让我对古代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作品中所描写的楚国历史、楚王文化以及楚地民俗风情,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到了那个繁荣辉煌的古代时代。例如《九歌》中所描述的场景,生动地揭示了当时楚国的繁荣景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这些描写,我对古代楚国的历史有了更加具体的了解。
与此同时,阅读《楚辞》也给我以人生的启示。作为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不仅才情出众,更是对国家和社会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他对楚国衰落的痛惜以及对民众命运的关怀,让我不禁反思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责任和使命。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怎样关心和爱护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呢?这些问题在阅读《楚辞》时深深地触动了我。
总之,《楚辞》这部作品给了我非常深刻的感受和启示。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我的眼球,给我带来了无尽的阅读乐趣和思考的空间。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我内心最美丽的风景。通过阅读《楚辞》,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灿烂辉煌,也感受到了我们历史的延续和传承。
作为一个当代青年,不管我们身处何地,我们都应该像《楚辞》中的屈原一样,保持一种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我们应该将自己的智慧和才情奉献给祖国,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也应该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以崇尚人文关怀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塑造自己的良好人格和高尚情操。
通过阅读《楚辞》,我深深地被其中的魅力所折服,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学习中华文化的决心。我相信,只有通过对自己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和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作为一位新时代的青年,我将时刻保持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景麟先生(1910-1998),讳炳正,山东荣成人。先生于1935年赴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投入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门下精研国学,被太炎先生誉为“继承绝学惟一有望之人”。先生的学问,淹贯经史,博览百家,尤以语言文字学与《楚辞》学的成就饮誉海内外,蔚为大家。然正如先生所言:“我一生潜心于典籍者垂七十载,侧身于学林者且六十年。其间得失互见,冷暖自知,甘苦之言有不胜缕述者。而所有这些,又往往不可能见诸学术专著,反而时时流露于师生问答、零散序跋、朋辈信函之中。”(《渊研楼屈学存稿·序》)专著精深,非学有专长者恐难胜任;书信繁琐,又非一般读者所能卒读。因此,要寻找一本著作,将先生一生高深精奥的学问与治学从教的心得熔于一炉,雅俗共赏,莫过于《楚辞讲座》一书。
先生在抗战时期,转徙流浪,深感民族危亡之苦,遂与屈原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转而研读屈赋。1946年,先生任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和国立贵州大学教席,应邀为中文系学生开设《楚辞》课程。时值革命斗士闻一多先生遇刺身亡,先生激于民族大义,慨而讲演《楚辞》,大受学子欢迎,匪仅本系选修者众,外系学生闻讯者,亦云涌而至,座无虚席;其自带板凳,窗外听讲者,不可胜数。先生讲学之盛况,至今犹传为学林佳话。1949年,先生入蜀,任教于各高校间,讲演屈赋,编发讲义,字字征实,语语心得。不料,十年浩劫,两度抄家,藏书与书稿,劫掠一空,先生生平所读《楚辞》旧本及所积资料,失落殆尽,半生劬劳,点滴心血,均被付之一炬,闻者坠泪。劫后搜检箧笥,尚有残存之稿,先生乃敷衍为文,拟撰成书。1979年,四川师范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室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先生为研究生讲授《楚辞》与“小学”课程。1983年,学校为先生《楚辞》课灌制录音,永为珍存。1984年,因先生年事已高,新入学者只能聆听录音。1985年,先生不再任授课程,上庠诸生每有广陵绝唱之慨。从1946年至1998年,先生竭生平之精力,研讨屈赋,锲而不舍,毕生不怠,前后长达50余年;而其讲演《楚辞》课程,亦有40年之久。
“我认为,做学问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没有创见,决不动笔。我经常强调:一个做学问的人,要在自己本学科中,能解决几个历史性的重大问题,才算是对学术有所贡献;否则,陈言旧说,连篇累牍,即便留下几十本皇皇巨著,也是没有意义的。”(《自述治学之甘苦》)先生五十年磨一剑,以新颖的视角和丰富翔实的资料为依据,将《楚辞》的千端万绪逐一梳理,深入地剖析屈原的生平与思想,明辨其宏微,而极其究竟,故能发前人之所未发。是以《屈赋新探》甫一问世,即以资料翔实、论证缜密、见解新颖而蜚声学林,称为经典。
值得注意的是,《屈赋新探》完稿于1982年,出版于1984年,而《楚辞》课程录音于1983年。显然,据先生录音与讲稿悉心整理而成的《楚辞讲座》,正是先生亲自系统讲解《屈赋新探》的讲稿。《讲座》由广西师大出版社20xx年出版后不久,即告售罄;此后虽多次重版,亦是供不应求。今“大家小书”丛刊将之收入出版,正好可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与旧版相比,新版正编增补“从屈赋看古代神话演化的语言因素”为第四讲,风格与全书保持一致,附编则全部删去,正编内容重复者亦皆删汰,作文内容更加精粹。新版全书共十四章,除“开场白”外,十三章均属于概论式导论。先生不拘于就事论事地评骘屈原生平的具体事迹与屈赋的具体篇章,而是以专题讲解为主,提纲挈领,高屋建瓴,将屈原和《楚辞》研究中的重大争论、难点问题详加探讨。先生力求以其独树一帜的屈学体系、孤行独见的学术品格经纬全书,尤其注重对屈原的生平事迹、政治抱负及思想倾向的探索与个性特质的阐释,重塑屈子形象,因而在内容和体例上,去粗取精,举重若轻,堪称佳构。先生之讲解,深入浅出,逻辑缜密;先生之分析,精辟透彻,一针见血;先生之议论,言简意赅,入木三分。展卷观阅,新义纷呈,真可谓戛玉敲金,字字珠玑。或以诗史之互证,探见屈子风采;或因一字之突破,顿改古史面貌。
先生在发挥其研究结论的同时,结合其一生读书治学、刻苦探索的经历进行讲解,每一讲或每一问题之后,都会现身说法,畅谈治学经验,分析研究思路与探索过程,不仅“鸳鸯绣出从君看”,还“善把金针度与人”,循循善诱,层层深入,给人以莫大启发。先生门下弟子,济济多士,并非无由。
《讲座》第一讲“开场白”,先说治学与学风问题,提倡无征不信、实事求是的学术品格,倡导乾嘉汉学由训诂而明义理、从归纳到演绎的治学方法,拒斥主观臆度、师心自用的理论虚设,主张人格平等、精神独立,反对依傍古人与权威。先生对后学要求之严,寄望之殷,溢于言表。而先生详悉的夫子自道,对于今天的学风建设,不无针砭和药石之效。
梁启超曾说:“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楚辞讲座》既是一本走进屈原和《楚辞》的最佳普及读物,也是一代学者一生治学与从教心得的总结与荟萃。全书行文通俗易懂,浅者可据此对屈原和《楚辞》获得基本的了解,深者可据此进而阅读《屈赋新探》等专业著作,升堂入室,窥探古典文学之美!
读楚辞,第一篇是《离骚》,震撼;第二篇是《九歌》,惊艳;第三篇是《天问》,迷茫;第四篇是《九章》,沉痛。其实最想说的,是《九章》。其中有一篇《惜往日》据说是公认的“伪作”,《橘颂》是其中很特殊的一篇(看过的就知道了)。
剔掉这两篇,剩下七篇,读下来才发现,其实是屈原从生到死的心路历程。
《九章》实在看得我很痛苦,《涉江》、《哀郢》、《抽思》、《怀沙》《回风》,大概是里面最重要的五篇东西。以前看过一个笑话,说大学的生活如果用鲁迅先生的作品来表达,那么“大一是呐喊,大二是彷徨,大三是伤逝,大四朝花夕拾”,其实我觉得《九章》大概也能够这么概括一下,《涉江》是呐喊、《抽思》是彷徨、《哀郢》是伤逝、《怀沙》是朝花夕拾。
《涉江》里的屈原已经被放逐,没有了另外两篇《惜诵》、《思美人》然对楚王念念不忘的“愚忠”之情,他已经明白自己和郢都党人是不可能和平共处的,他很愤怒,他一面表白自己多么清白高洁,一面痛骂那些小人多么肮脏丑恶。这篇其实是我在《九章》里最喜欢的一篇,它的调子很高,看着很过瘾,很解气,很“愤青”,也没有接下去几篇那种几乎能够让人心神俱碎的悲哀。那个时候的屈原大概还年轻,还有朝气,还有幻想,不过看下去才知道,所谓呐喊,也不过就是彷徨的前奏。
《抽思》是彷徨。此时,屈原被流放得更远,他仍在思考楚国的课题,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痛苦。他找不到路,四顾茫茫,没有人了解他的心思,他回不去郢都,只能盼望着灵魂能够飞回到故乡去。
教科书上的屈原,是不屈的斗士,是刚直的高士,不过从《九章》里看去,不论哪一篇,我都只能读出屈原的孤独,超越一切天地力量的孤独。
《哀郢》是伤逝。楚国的都城郢都已经被攻陷了,我的战国史不太好,仅仅记得楚国并没有就此亡国,楚王带着他的臣子跑了,很快又组织了一个新的小朝廷。不过此时贬谪在外地的屈原却没有这群“楚跑跑”们的厚脸皮,他写了《哀郢》,哀郢是心碎,我几乎不忍卒读。
不过他的第一句诗却是“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受难的始终是百姓。在这里,对楚王的抱怨和对奸诈**的攻击越来越少。
反反复复写的,仅仅孤独的流浪。失去家园的痛苦可能比在政治上疯狂更为深重。有家不能回,有路不能行。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高大的房屋能够变成丘陵,楚国最繁盛的东门也能够转瞬荒芜,这不但是对于楚国一国命运的描写,更是上升到了对于整个历史循环的质问之中。如果说《抽思》中的孤独还是屈原个人的身世之感,那么《哀郢》中的孤独就是对于人生、对于社会、对于历史的一次拷问。
明知道答案是什么,可他还是不得不去思考。
这种深切的悲哀一直延续到《悲回风》。《悲回风》也是《九章》中很特别的一篇,因为它没有情节,完全抒情,文章也特别长,能够看作是一首“咏叹调”。在这篇文章里,我第一次看到了屈原的死亡野心。
不过他却是在挣扎,要不要一死呢,死有没有用呢?我以前从没想过,在教科书里比天还高大的“屈原”会在自尽之前这样痛苦的挣扎。在这篇文章里,楚国的影子不见了,叛徒的影子不见了,人民的影子不见了,连他自己的身体也不见了。
他仿佛仅仅一个灵魂,上穷碧落下黄泉,只为找一个出路。不过,没有出路啊,知道什么叫“哀莫大于心死”么,一路读来,我终于理解了他的心思,屈原是不得不死,并不光是因为愚忠、因为国破家亡,而是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值的他留念的东西。像屈原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出生在这个世界上是错误的。
最后的一篇是《怀沙》,其实不能用先生的《朝花夕拾》来概括,不过我觉得,他们的宗旨是一样的,那就是,应该是收拾好一切的时候了。《抽思》、《哀郢》、《悲回风》,这三篇的调子都是很低沉很压抑的,而且是一篇比一篇压抑,让人看得全身不舒服。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并不是《九歌·山鬼》中的那种薄雾冥冥的“鬼气”,而是一种从心灵的力量,压制得你透不过气来。
不过《怀沙》,突然一改低沉,用了简洁的短句,铿锵有力、干脆利落地写下了他的绝命词。没有一大段的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楚王、**、人民和他自己都回来了。这就好像是对于一生的回顾,给自己做最后一个定义。
然后他说,“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知死不可让,原勿爱兮”。人类的生活早已安排好了。至于我,时间到了。
放宽心胸,不要伤悲,不要害怕。我知道死亡已经不能够避免了,那么就不要再吝惜自己的生命。从前段最后的决定,到最后的和平与放手,我终于看到屈原平静地迈出了最后一步。
以前觉得,屈原死得不值。因为教科书告诉我们,屈原的死,改变不了楚王的愚昧,改变不了奸臣的谄媚,也改变不了楚国被毁灭的命运。秦统一中国是历史大势所趋,屈原之死不过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是愚忠,甚至是愚蠢。
不过我读完《九章》,我觉得他的死是应该的,是顺理成章的。一个人经历了那么多苦难,走过那么多地方。屈原太寂寞,太累,太小。天地那么大,山原、江水、滔滔洪流、滚滚红尘,他仅仅其中的一粒芥子。
生与死,对于浩荡的宇宙来说,实在不算是什么。何况这个世界上,早已找不到一个能了解自己的人了,这样活着,实在是一种痛苦。
读完《九章》,闭上眼睛,就能够看见这样一副场面。楚地奔流的江水,高耸突兀的巉岩,屈原带高冠,衣广袖,一个修长而静默的背影就那样立着,举手投足间只有两个字:孤独。
试着读《楚辞》,特别是读《离骚》、《国殇》、《哀郢》、《卜居》、《渔父》时,心中狂躁不安。《楚辞》犹如疾风暴雨,控诉人间罪恶,特别是屈原的愤世嫉俗,特立独行都让人产生紧张与不安。奇怪的语言和疯狂失控的想象让人感到不安。
不管怎样,我明白我现在需要的是来回走动,而不是混乱。这时候的《楚辞》,于我来说大概是一剂良药,多服为宜!
在这个世界,有多少人,能心无杂念,宁静超然,不滞于物?
有多少人,在平静的外表下,有太多的纠结和挣扎在内心深处暗流涌动?
又有多少人,能把这些纠结与挣扎赤裸裸的展示在世人面前?
没有赤子的情怀,没有博大的胸襟,如何能够?
在《楚辞》诸文中,出现了许多许多人物,如女媭、灵氛、厉神、太卜郑詹尹、渔父和巫阳等。这些人要么存在要么根本不存在。
其实这些人的角色、话语、观点就是屈原内心深处复杂矛盾心情的展露,纠结挣扎内心的呈现,但到最后,他都做了明确的抉择。
一、欲立功业与弃世离寰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老冉冉其将至,恐脩名之不立”。
在这里,屈原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他作为一个达到天明之年的之士而不待我的紧迫感。可是却一再从罢官到流放“九年而不复”,乃至再流放。国君也从寄予重任到“不余听”到怒而迁之,.
作为一个具有高度自我认同感又有很强的政治预见性与参政能力的人来说,这种境遇是多么的郁闷啊,内心将是多么的纠结。
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却一再吟咏“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凌大波而流风兮,託彭咸之所居”。
欲立功业而不立,“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竟至“呼号莫吾闻”,最后只能以自沉作为自己最后的一声呐喊!
二、思君与怨君
屈原对怀王是有着深深的眷恋与感激的,“惜往昔着曾信兮,受命诏以朝诗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秘密事之载于心兮,虽过失犹弗治”。
可是后来,却被党人蒙蔽,“中途而改道”,“含怒而待”,最后还签下“黄棘之盟”,这与屈原提出的“联齐抗秦”的主张南辕北辙,且最后也使得自己命丧异国。
对于这样一个君主来说,屈原不仅有自己爱王态度的苦涩,还有出王离德王太远的无奈。于是他又吟咏“闻百里之为虏兮,伊尹烹于庖厨。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
不逢汤武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吴信谗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后忧。介子忠而里枯兮,有君寤而追求。
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悠悠”。
在这段文字中即提到明君,又提到昏君,还提到先寐后寤,可是悔之已晚的晋文公。这是多么的委婉曲折而有愁肠百结啊。在诸文中,直接出现怨句“君无度而弗查”、“惜壅君之不识”、“与余言而不信兮”、“施黄棘之枉策”。
甚至想到要选择一个明君来施展自己的抱负。也有如慈父般的眷眷之情:“恐皇舆之败绩”“哀见君而不再得。
望长楸而太息”、“何不改乎此度”。如此的拳拳,如此的百转千折,最后选择依然是为国沉躯。
三、去与留
“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借灵氛之口,屈原展现了自己内心的一种呼唤,即离开楚地,另奔汤、禹、武丁、齐桓之类的明君,乘“方壮”之年,“远逝而自疏”,周游上下,立一番功业。
可是,就在“忽乎吾将行”之时,用仆悲马怀,顾而不前来来表达自己最终的抉择。
即使是在流放且毫无起用征兆时,“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返”、“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最后“鸟飞返乡,狐死首丘”。在《招魂》一文中,也借用巫阳之口,一再重申此种抉择。
四、坚守自志与随波逐流
借助女媭责备的口吻和厉神占卜的梦境,屈原向我们展示了发自内心的另一种声音——“何不变此志也?”,并用了鲧“直以亡身”的实例,这其实也是一种现世的深切关怀,即可以荣享富贵,又可以朋友相交,至少可以温饱终日。
可是同时,内心的另一种声音发出嘹亮的呐喊:“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离愍而不迁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宁逝死而流亡兮,不忍为此常态”。
最终在《渔父》一文中明确抉择:“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安能以皎皎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五、执着与逍遥
在《九章.悲回风》中,屈原为我们展示了内心的另一种声音:“寤从容以周流兮,聊逍遥以自恃”。
在《渔父》一文中,更是通过渔父这一艺术形象给我们明确展示了“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的游戏立场。
在给予明确回应,之后,还留给我们莞尔一笑的神情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余音。足可饶梁三日。
可是,同样最终是皎皎于世,最终,屈原无法只忘情于个人的逍遥,不能放任对楚国的责任感,最终离去!
纠结、挣扎、抉择、自沉、殉国,由这些组成的的内心,经历后的抉择,你能不感动吗?
我第一次读《离骚》的时后,还是在升入四年级之前的暑假,那个时侯丝毫不懂,合著注音和释意,一点一点的阅读、背诵。在我对楚辞没有了解的情况下,凭借着一种感觉,我爱上了楚辞。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这种感觉是对屈原的敬仰和尊重。在我心中,屈原是一位不可否认的天才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浪漫。在他的诗中,有高冠长垂的美人,有芬芳幽静的药草,有漫漫云霄的旅程,这些都显得真实而虚幻。
屈原的诗歌总是梦与眞的结合。不淸楚是真是假,这与庄周的蝴蝶梦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庄子是飘逸的,而对于屈原来说,佢的责任感成了桎梏,牵绊住了佢的手脚,使佢的命运和楚国的命运牢牢的捆在了一起。
一部《楚辞》是以屈原的毕生心血所作,每一首诗都浸透著诗人的血泪。直到今天,透过凄美忧伤的诗句,还能体会到屈原的执著、痛苦、愤怒和思念。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少年得志的屈原已经不复存在,只有一个颜色憔悴、行吟江畔的老翁,在风雨中默默的坚守著自个的理想,用枯槁的躯体紧紧抱住祖国的土地,谛听著来自内心深处的呼唤。
我曾在许多箇无人的静夜裏背诵楚辞,那种凄冷的美感,使夜闲的月光更加皎洁冷淸,奇寒彻骨。从未有一部作品,使我的心那样冷,那样静。
对我来说,楚辞的艰深晦涩如同曲折的小路,但佢的美,就像小径上幽静美丽的风光,彻底折服了我,把我带进了另一片明媚而晴朗的天空。
所以每次坐飞机旅行,我都会热身。优美的诗句,使旅途不再艰苦漫长。我从心底里爱着那些诗句,永远不会忘记它们。
当我迷茫迷茫的时候,楚辞中的字句浇灌着我的心,给了我如淸泉般的勇气和自信。
我选不出最爱的一段,因为每一段都是那样的美好。我只喜欢美丽的篇章和句子,悲伤和美丽的风格,我更喜欢屈原纯洁的心。
自从我第一次翻开那本书,我就与楚辞的优美之歌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现在,对楚辞的热爱依然不变。我希望每天,我都能拥抱那些可爱的诗歌,在阳光下品味楚辞的语言魅力。
读楚辞,第一篇是《离骚》,震撼;第二篇是《九歌》,惊艳;第三篇是《天问》,迷茫;第四篇是《九章》,沉痛。
其实最想说的,是《九章》。其中有一篇《惜往日》据说是公认的“伪作”,《橘颂》是其中很特殊的一篇(看过的就知道了)。剔掉这两篇,剩下七篇,读下来才发现,其实是屈原从生到死的心路历程。
《九章》实在看得我很痛苦,《涉江》、《哀郢》、《抽思》、《怀沙》《回风》,大概是里面最重要的五篇东西。
以前看过一个笑话,说大学的生活如果用鲁迅先生的作品来表达,那么“大一是呐喊,大二是彷徨,大三是伤逝,大四朝花夕拾”,其实我觉得《九章》大概也可以这么概括一下,《涉江》是呐喊、《抽思》是彷徨、《哀郢》是伤逝、《怀沙》是朝花夕拾。
《涉江》里的屈原已经被放逐,没有了另外两篇《惜诵》、《思美人》然对楚王念念不忘的“愚忠”之情,他已经明白自己和郢都党人是不可能和平共处的,他很愤怒,他一面表白自己多么清白高洁,一面痛骂那些小人多么肮脏丑恶。
这篇其实是我在《九章》里最喜欢的一篇,它的调子很高,看着很过瘾,很解气,很“愤青”,也没有接下去几篇那种几乎可以让人心神俱碎的悲哀。那个时候的屈原大概还年轻,还有朝气,还有幻想,可是看下去才知道,所谓呐喊,也不过就是彷徨的前奏。
《抽思》是彷徨。这时,屈原被放逐得更远了,他还在念着楚国的臣民,可是更多的却是一份沉痛。他找不到路,四顾茫茫,没有人了解他的心思,他回不去郢都,只能盼望着灵魂能够飞回到故乡去。
教科书上的屈原,是不屈的斗士,是刚直的高士,可是从《九章》里看去,不论哪一篇,我都只能读出屈原的孤独,超越一切天地力量的孤独。
《哀郢》是伤逝。楚国首府已被攻占。我的战国历史不是很好。我只记得楚国没有死。楚王带着臣民逃跑了,很快就组织了一个新的小朝廷。可是此时贬谪在外地的屈原却没有这群“楚跑跑”们的厚脸皮,他写了《哀郢》,哀郢是心碎,我几乎不忍卒读。
然而他的第一句诗却是“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受难的始终是百姓。在这里,对楚王的抱怨和对奸臣的攻击越来越少。
反反复复写的,只是孤独的流浪。失去家园的痛苦可能比在政治上疯狂更为深重。有家不能回,有路不能行。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高大的房屋可以变成丘陵,楚国最繁盛的东门也可以转瞬荒芜,这不但是对于楚国一国命运的描写,更是上升到了对于整个历史循环的质问之中。
如果说《抽思》中的孤独还是屈原个人的身世之感,那么《哀郢》中的孤独就是对于人生、对于社会、对于历史的一次拷问。明知道答案是什么,可他还是不得不去思考。
这种深切的悲哀一直延续到《悲回风》。《悲回风》也是《九章》中很特别的一篇,因为它没有情节,完全抒情,文章也特别长,可以看作是一首“咏叹调”。在这篇文章里,我第一次看到了屈原的死亡野心。
然而,他正在挣扎。有必要死吗?死有用吗?我以前从没想过,在教科书里比天还高大的“屈原”会在自尽之前这样痛苦的挣扎。在这篇文章里,楚国的影子不见了,叛徒的影子不见了,人民的影子不见了,连他自己的身体也不见了。
他仿佛只是一个灵魂,上穷碧落下黄泉,只为找一个出路。可是,没有出路啊,知道什么叫“哀莫大于心死”么,一路读来,我终于理解了他的心思,屈原是不得不死,并不光是因为愚忠、因为国破家亡,而是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值的他留念的东西。像屈原这样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人,降生在这个世界上便是错误。
最后的一篇是《怀沙》,其实不能用先生的《朝花夕拾》来概括,可是我觉得,他们的宗旨是一样的,那就是,应该是收拾好一切的时候了。
寒假里利用三四天时间看完了柴静的《看见》,像传记式的纪录片。我传记作品看得比较少,但这本书还是像经典小说一样吸引我一发不可收拾得持续看完。为什么会有可观性?可能是接地气,关注底层琐事,以及一些其他人不敢或不想触碰的事。正如文章中所说的“只是搬开石板的想看看另一面”,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无穷无尽的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在作者的节目可体现一二。
柴静说,人性里从来不会只有恶或善,但是恶得不到抑制,就会吞吃别人的恐惧长大,尖牙啃咬着他们身体里的善,喝着酒一口一口的咽下去。所以不要被那么一点点负能量吞噬。
小时候同学哭了,会有很多人围过去告诉她,别哭了,你要坚强,我们懂你的感受,不哭了乖。后来看见难过的人,我们很少围上去说一堆话了。不是我们变得冷漠了。这其中是不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开始明白,我们没有经历过,所以无法感同身受呢?不知道别人如何,我明白自己,其实没有变得冷漠和笨嘴拙舌,这就够了。
柴静写的书让人看了以后变得更加理性,书中有纪实也有真情流露,更多的是发人深省。自古女子不如男,今有巾帼不让须眉。柴静就是这样一位有个性,有思想,有能力的走在时代前列的文弱女子。这本书的文笔及里面所发生的`一些惊心动魄事,让我一下子对作者佩服之极。之前看过她的节目《苍穹之下》,感觉作为一个新闻人,她很真实,看她的书,我代入感很强。在柴静的节目和文字中,无论是汶川地震、征地拆迁、家庭暴力,还是卢安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1]“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
楚辞读后感一
我很喜欢读《楚辞》,因为它令我感动,令我陶醉。众所周知,《诗经》以后整整三百年,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兴起,中国文坛几乎被散文的光辉笼罩着,诗歌则处于寂静时期。打破这种沉寂局面的,乃是天才爱国诗人屈原及其后代学者宋玉。他们创作了《楚辞》,“楚辞”和《诗经》截然不同,它不是集体的歌唱,而是个人的创作;不是现实主义,而是浪漫主义,不重自然现实,而重主观抒情,不是板滞的四言,而是灵动的杂言,不是表现的北国风光,而是秀丽的南方景象,篇章不是回环复沓的短章,而是结构宏大的巨制,风格不是自然纯朴,而是弘博丽雅。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屈原的出现,是中国文坛的一颗新星,在他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的人生当中,我读懂了很多。
在楚国逐渐衰落、腐败的过程中,他仍坚守着,他公正廉洁,一心为国,但却在奸臣小人的污蔑之下得不到重用,空有满腹才华,却报国无门……
屈原是真正的英雄!
楚辞读后感二
楚地,一个文化的烙印,其倜傥神秘,犹如含情脉脉的眸,时时抓住我的灵魂。 屈原,一个落魄的楚人,其美德修辞,犹如无处无形的风,时时拂过我的心尖。 那种忧郁,那种愤懑,那种千转百折解不开理还乱的惆怅,归根结底,都缘于那些溶入灵魂的深沉的爱。 一、对楚地的爱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就是这个句子让唤醒了久违的泪水,如此的不加设计,不加酝酿的流泪!能够想象,当屈原在吟到此处时,该是如何的百转千折,如何的泪雨滂沱! 其实,凭着屈原的才能和见识,要在别的诸侯国谋一个可以展示才华的职位并不会是什么难事。
不同的口吻,不同的表达,最后都归结于对楚地深深的眷爱。 二、对楚君的爱 对于怀王,屈原是怀着深深的知遇之情的。虽然在血统上屈原也算是一个贵族,但要被重用,官至左徒,对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也已经是相当的不容易了。在《九章.惜往日》中,屈原明确提到怀王对他的信任已经到了“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的程度。所谓“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如此的待遇让屈原如何能不感激涕零?可是后来的怀王,却是“羌中道而回畔兮”、“与余言而不信兮”。最后,屈原被罢官甚至流放。而流放的原因居然是屈原对“黄棘之盟”的强烈反对!而他的反对、抗争的所带来的反应却是:“荪佯聋不闻”,乃至流放,“九年而不复”!美人迟暮,人生几何啊? 历史证明了屈原预见的准确性,盟约只是让秦国可以更好的实施远交近攻的战略,而其的虎狼之心更甚。怀王果然被扣,最后客死他乡。可以想象,当时的屈原应该是多么的无奈伤悲加愤懑。可是即使这样,他也只是强调楚王是聪明但被党人遮蔽、欺骗。当我们一篇篇看下去:《哀郢》、《抽思》、《思美人》、《悲回风》......我们怎能不被感动? 在怀王被扣后,主张积极营救,可是对于顷襄王而言,难道不是乐观其势?为了王位,兄弟父子自相残杀都常见,更何况是借他人之手曲行己意! 可怜的屈原,爱的如此的坚贞,如此的不识时务。可是因时务而流变的所谓的爱,是真的吗?
离骚,犹离忧也。我看离骚,通篇“寻求”二字。屈原实已看破,但不罢休,看破之后,还要寻求,上天入地,求不得,死。屈原是中国的浮士德。浮士德临死之前,说:美!得其善终了。离骚末段,屈原写“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居”。屈原到底看破之后,没有看破这个看破。这是老子的境界。唯有如此,天地之间,才能相安无事。
屈原是很有姿态的,他哭,不是胡乱大哭,要拿柔软蕙草,才掩面大哭。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他手持兰草,菱叶为衣,莲花为裙,帽子高耸,佩剑奇诡,行走在幽昧竹篁之中,极其讲究,做足悲哀的姿态,有趣,如同电影画面。屈原创造了中国第一个诗人形象。中国第一个诗人就是如此器宇不凡。“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制支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楚辞内容梗概
《楚辞》运用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东观余论》)。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袭屈赋的形式,感情奔放,想象奇特。与《诗经》古朴的四言体诗相比,楚辞的句式较活泼,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合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以前陆陆续续读过一些楚辞,但是总没有读过相对完善的全集,最近因为写论文要拓展阅读一些资料,便把楚辞放在了阅读计划中。
这本书注释有的相对繁杂,有的又失之简略,不算是最好的初级读物,作为研究级的初等读物倒是可以。在阅读古代文学的时候,我不太喜欢学术式的读法,但又不能过分感性蜻蜓点水,总的来说介于感性与理性之间。比如读《论语》,读杨伯峻先生的注译,感觉非常好,也有学术上的启示,也会刻意挑出一两个问题拓展研究一下,但不会针对大量问题找几十种资料来参考。
我也做过少量的专题学术研究,学习使用严谨的方法讨论问题,得出看似正确的结论,但这并不是我追求的方向。还是希望自己能感性地与作品接近,但在叙述中不要出现知识性的硬伤。
文学研究可以大致划分为考证与解读,考证务求详实,解读则多自由,我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一个有趣的解读者呢?且从平凡的阅读者开始吧。
《楚辞》在诗歌发展历程中是一种极其特别的文体,可以说“空前绝后”,集中取得了成绩(尤其集中在屈原身上),后代很难有大范围的发扬。这种文体就像一个绝顶高手,发了一阵大招以后就成为了传说。
学习汉语的人从古到今当然都无法绕过楚辞,通行的语文教材也不可能忽略,但是一般的阅读者总与之隔阂较深。以现行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为例,节选的《离骚》虽然是高考必考内容,学生却背诵困难理解更困难。不仅楚辞,《诗经》也差不多。真正喜爱《诗经》的读者如今并不普遍。
这种情形首先跟《诗经》与楚辞距离我们的时代过于遥远有关,尤其是现代文成为主要表达工具以后,许多词语都被束之高阁,成为了语言上的“文物”,缺少使用,自然不能普及。
然而,了解过去又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冲动,我们总会一再回望过去,接近那些优美的辞章,并且总会有人从中获取幸福。
谈论《离骚》当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足够长,足够丰富,足够荡气回肠,说实在的,我这样的平庸读者配不上这样的作品——很难平视,不免仰视。
大学的时候在湖边背《离骚》,重庆的空气很少流动,因此全身呼吸不是特别顺畅,湖水也不是活水,现在想来都有些气闷。勉强把这第一长诗背完,算是证明了自己确乎是个文学院的学生。
后来就渐渐忘掉,只留下一些印象。阅读就是如此,你与许多作品作美好的相遇,却难以一一长相厮守。此次重逢,可以仔细聊聊,分别之后,不知道又要何时才能有机会聚首。作品是最无私的,你在红尘载浮载沉,它们一直在那里静静守候,等着你抛掉多余的顾虑,来作安静的交流。
屈原这样的做过大官,心系家园,最终殉国的大诗人,也许“向死而生”四字可以较为简洁地说明他的生命。一千多年后,同样是爱国诗人的文天祥写过这样的诗句:“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这两句诗如果屈原读到,也会“于我心有戚戚焉”。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到这里,屈原介绍了自己值得骄傲的出生以及自己对高洁人格的执着追求,使用的笔法可以说十分雅正。
生来即是贵族,并且极其在乎自己的身份,竭力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这种勇于自我担当的贵族如果多一些,则国家幸甚。而楚国的现实恰好相反,许多王朝的实际情形也是,贵族着力于维护并扩大自己的利益,推着国家进入灭亡的深渊。人性本来就是自私的,历史的反复一再证明了这一点。好的时代制约人性之恶,发扬人性之善。坏的时代释放人性之恶,遮蔽人性之善。
对现世生命有高尚追求的人总会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做更多的事情,遗憾的是屈原生命的许多时间还是被迫浪费掉。另一个没有浪费掉的例子是诸葛亮,还是留下了很多遗憾。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茞!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我这样断第二节,可能与一般的断法有区别。这样断的理由是本节主要表达对君主和党人的不满。通篇里,对党人一般都是极尽斥骂之能事,对于君主则主要是怨刺。作为臣子,在古代大概也就只能是这样的态度了。从今天的社会契约立场出发去抨击屈原的所谓愚忠,倒也可以启示今人,但也无损于屈原的伟大。在古人那里,美政理想总是与君主联系在一起的,君主即是国家,国家即是君主,摊上一个昏君,做不成大事,就只能被迫成为一代诗人。幸耶?不幸耶?屈原自己恐怕并不喜欢这样的命运。
本节前四句突然从讲自己转到谈政治,从笔法上来说不够圆转,算是一处瑕疵。
世人皆醉我独醒,
后生不可学屈平。
屈原不光清醒,还非要说出来,所以讨人嫌,最后得抑郁症,跳江自杀。亲信他人,对外人好,对自己人狠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所谓的薄来厚往。楚怀王芈槐拧着要去秦国找死,你芈原知道就好,非要表现我懂我忠,说些王不喜欢听的话,结果为王不容,你等他去,死了又不要你埋,你扶立继承人还可搞成立国功臣,你着急啥?你看后世郭沫若,胡适之流表面清高,谦谦君子,背里变节丧德失礼麻肉样样来,反被立为楷模,吃香喝辣,为当世追求,为后世景仰。小屈太年轻了,跳个江只成了后人放假吃粽子的借口,不值。
篇三:典籍里的中国楚辞观后感
屈原看《楚辞》在后世的流传这一部分令人泪目。
古今交汇,动人心弦。这些文化英雄所创造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是凝聚民族认同感的重要力量,千百年来持续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对于一个有着祖先崇拜传统的民族而言,振兴中华从来不是一代人的事业,而是古往今来无数华夏儿女共同的愿望。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谱写辉煌,不仅是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更是为了不负前辈的期望。
想要表达、想要诉说,想要亲眼一睹先辈的风采,想要亲耳聆听先辈们的教诲,想要亲自带领先辈们看一看今天的世界,想要亲口告诉他们,我们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
《涉江》里的屈原已经被放逐,没有了另外两篇《惜诵》、《思美人》然对楚王念念不忘的愚忠之情,他已经明白自己和郢都党人是不可能和平共处的,他很愤怒,他一面表白自己多么清白高洁,一面痛骂那些小人多么肮脏丑恶。这篇其实是我在《**章》里最喜欢的一篇,它的调子很高,看着很过瘾,很解气,很愤青,也没有接下去几篇那种几乎可以让人心神俱碎的悲哀。那个时候的屈原大概还年轻,入党志愿书还有朝气,还有幻想,可是看下去才知道,所谓呐喊,也不过就是彷徨的前奏。
《抽思》是彷徨。这时,屈原被放逐得更远了,他还在念着楚国的臣民,可是更多的却是一份沉痛。他找不到路,四顾茫茫,没有人了解他的心思,他回不去郢都,只能盼望着灵魂能够飞回到故乡去。教科书上的屈原,是不屈的斗士,是刚直的高士,可是从《九章》里看去,不论哪一篇,我都只能读出屈原的孤独,超越一切天地力量的孤独。
《哀郢》是伤逝。楚国的都城郢都已经被攻陷了,我的战国史不太好,只是记得楚国并没有就此亡国,楚王带着他的臣子跑了,很快又组织了一个新的小朝廷。可是此时贬谪在外地的屈原却没有这群楚跑跑们的厚脸皮,他写了《哀郢》,哀郢是心碎,我几乎不**卒读。然而他的第一句诗却是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受难的始终是百姓。
最后的一篇是《怀沙》,其实不能用先生的《朝花夕拾》来概括,可是我觉得,他们的宗旨是一样的,那就是,应该是收拾好一切的时候了。范文网站《抽思》、《哀郢》、《悲回风》,这三篇的调子都是很低沉很压抑的,而且是一篇比一篇压抑,让人看得全身不舒服。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并不是《九歌山鬼》中的那种薄雾冥冥的鬼气,而是一种从心灵的力量,压制得你透不过气来。
读完《九章》,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这样一副场面。楚地奔流的江水,高耸突兀的巉岩,屈原带高冠,衣广袖,一个修长而静默的背影就那样立着,举手投足间只有两个字:孤独。试着读《楚辞》,特别是读《离**》、《国殇》、《哀郢》、《卜居》、《渔父》时,心中狂躁不安。《楚辞》犹如疾风暴雨,控诉人间罪恶,特别是屈原的愤世嫉俗,特立独行都让人产生紧张与不安。奇崛的语言和疯狂得失去控制的想象,都让人情绪不宁。
不管如何,我明白,我现在的心境,需要的是回环往复而不是狂乱无章。这时候的《楚辞》,于我而言大概是一剂良药,多服为宜!
为何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艾青。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痴人,或因情深,或以智浅。毫无疑问,屈原属于前者。“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他忠诚君王;“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他热爱人民;“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他志向高洁;“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追求真理。他不肯“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当举世浑浊,众人皆醉之时,他依然在高呼,在呐喊,在岂图唤醒统治者心中最后的良知;当力有不逮时,他不能接受“随其流而扬其波”的建议,不肯像靳尚子兰那样餔糟啜醨,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为社稷人民,为真理大义,他九死不悔。
屈原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曰,在古代,这是个相当吉利的日子,父亲望子成龙,给他取名正则,字灵均,寄予相当的厚望。屈原也没有辜负他父亲的期望,“博闻强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早年屈原的人生可以用春风得意来形容,如果历史如此继续发展下去,那史书上多的只是一个管仲晏婴类的能臣干吏,中国文学上将少了璀璨的一页。
跟两百多年前伍子胥一样,忠君之心终究挡不住小人的谗言之匕,因外臣张仪的欺骗,上官靳尚、令尹子兰、宠妃郑袖的蛊惑,楚怀王与屈原的外交政策产生冲突,屈原第一次被流放,而一意孤行的楚怀王也落得个为秦所迫,客死他乡的下场。襄王继位之后,屈平还没来得及幻想前程,再次被贬流。几年之后,白起攻破楚都,屈原有心杀贼,却报国无路,无力回天,愤懑无从排遣,只得以死明志,身投泪罗,葬身鱼腹。
屈原并非只有这一条路可走的,太史公司马迁就曾“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不错,当时天下,哪里不是容身之地。君不见,前有吴起伍胥之辈,后有苏秦张仪之流,置故国于无地,有奶便是娘,到哪不是高官厚禄。就连江上捕渔翁都知道,举世混浊,就该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怀瑾握瑜不过自令见放。
是的,天下所有人都可以趋利避害,趋吉避凶,唯独他不会,因为他是屈原,那个与天地争辉,曰月争光的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里是我的家园,这里躺着的是我的祖辈父母,这里生活的是我的兄弟姐妹,这里有我的童年,有我的奋斗,有我的梦想,既然青山无处不埋忠骨,那么就让这涛涛江水来见证我的忠诚。
沧浪之水啊,楚人用你洗衣做饭,用你浣纱洗澡,你滋润我楚地千百万年,你养育了我楚国千百万人,你是我的母亲,我楚人的母亲。我渴望再次睡在你的怀抱中,就像无数年前你孕育我的祖先时那样,安安静静的躺在你的怀里。沧浪之水啊,请不要嫌弃我尘世的身体,我和你一样干干净净,我身体没有丝毫的污垢,我的思想也没有丝毫污染。沧浪之水啊,我的母亲,请接纳我吧,楚地虽大,秦人已占据了郢都,我已无地可去;不要怪我怯懦,我只想像年幼时躺在母亲怀里那样,躺在你的怀里,难道你忍心让你的孩子躺在污泥之中受辱?
让我清清白白的来,清清白白的去,在这湘水楚地中,做一个干干净净的梦!
五月在过去现在未来都会属于一个人——屈原。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汩罗江而死。
读着《楚辞》,五月的种子在心中慢慢发芽,我仿佛看到了行吟江畔的诗人目视着滔滔江水,感叹着人生的无常。也许,对于屈原和宋玉,人生都或如浮萍一般无根无蒂,陌如尘土。国家的命运,人民的疾苦和自己的生命,到底该选择哪一个? 以前觉得,屈原死得不值。屈原之死,不能改变楚王的昏庸,奸臣的谄媚,也不能改变楚国被灭亡的命运。秦统一中国是历史大势所趋,屈原之死不过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是愚忠,甚至是愚蠢。可是我读完《九章》,我觉得他的死是应该的,是顺理成章的。
一个人经历了那么多的煎熬,奔波过那么多地方,屈原太孤独了,太劳累了,又是太渺小了。天地那么大,山原、江水、滔滔洪流、滚滚红尘,他只是其中的一粒芥子。生与死,对于浩荡的宇宙来说,实在不算是什么。何况这个世界上,早已找不到一个能了解自己的人了,这样活着,实在是一种痛苦。
江畔的诗人叩问苍天,苍天无语,凝视大地,大地无声,过尽千帆惊回首,报国无门的诗人只剩下脚边的落英和盈袖的花香。地老天荒,却等不来一个王。屈原的生命,该是一个臻子永恒的过程,因为他在那些落英缤纷的年华里,培育出了千古不灭的故事。朝赐你财物,午赐你宅院,暮赐你美丽的人,说不定何时就想赐你一死。可你忙于政务,又怎能留国王的夸奖是一种带回钩的暗器!
你短暂的生命留下的篇章,他们都活了几千年,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箭的自由就是弓的自由?涛涛滚滚汹涌澎湃,但它淘不尽,淘不尽高尚的灵魂。昂首是春,俯首是秋,如此的气质,如此的灵魂,刚劲坚毅地挺立在天地之间,留给后世的人们永久的仰望、膜拜。
《楚辞》中我选不出最爱的一段,因为每一段都是那样的美好。我只爱那美丽的章句,爱那凄美的风格,更爱屈原纯洁的心灵。
我觉得屈原对于中国知识分子品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我在读屈原之后的人的作品的时候,我都会看到屈原的身影。如西汉贾谊因为才高受嫉,谪迁长沙,作《吊屈原赋》,以屈原自拟。司马迁从“屈原放逐,乃著《离骚》”(《史记太史公自序》)的事迹中汲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完成了《史记》的撰述。
可以说,**有士子之不遇,**就有屈原的英魂,屈原精神成了安顿历代文人士子的痛苦心灵的家园。陆游报国无门,身老家中,慨然叹曰:“《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
” (《哀郢二首》)“听兒诵《离骚》,可以散我愁。”(《沙市阻风》)此外,如清人屈大均诗云:“一叶《离骚》酒一杯,滩声空助故城哀。
”(《吊雪庵和尚》)黄任诗云:“无端哀怨入秋多,读罢《离骚》唤奈何……千古灵均有高弟,江潭能唱《大招》歌。”(《读(楚辞)作》)由此可见,屈原以其卓越的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情怀,鼓舞并感召了后世无数的仁人志士。
屈原由于其忧愤深广的爱国情怀,尤其是他为了理想而顽强不屈地对现实进行批判的精神,早已突破了儒家明哲保身、温柔敦厚等处世原则,为中国文化增添了一股深沉而刚烈之气,培养了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这是屈原及其辞赋对民族精神的巨大贡献。
其实,在课堂上听纪老师讲课,感觉就像一个可敬的人在给我们讲故事。没有生死,没有惊心动魄。一步步走进屈子的世界,他的哀伤已随汨罗的水而去,他的精神真的像芝兰的芬芳在我们身边久久萦绕。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