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观后感(汇编十三篇)

05-30

观影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被故事情节吸引之后,心中总会有颇多感触。 记录自己的观点,写出观后感是很棒的方法,写观后感可以锻炼自己的文笔和分析能力。真实的作品名观后感怎么撰写呢?为您整理以下最新的有关“遵义会议观后感”的资料,欢迎您的来访希望我们的内容和服务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并收藏!

遵义会议观后感 篇1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由中宣部重点支持,贵州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委宣传部、遵义市委、市政府联合摄制了长征题材的电影《遵义会议》。电影由苏区大撤退、湘江血战、遵义曙光、强渡大渡河等几部分组成,真实还原了红军长征的伟大革命进程,再现了遵义会议的光辉历史,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军事才能和政治魄力,生动表现了红军战士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深刻诠释了伟大的遵义会议精神和长征精神。我作为一名审计人员,能观看到这部电影而倍感幸运。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悠关的转折点,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结束了博古和李德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使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战争走向胜利。遵义会议大大加快我国革命胜利发展的进程。影片把放在红军长征的大背景下来展现,既突出了重点又还原了历史事实。影片通过蒋介石描述四渡赤水展现了毛泽东的高超军事指挥才能。这样的反证手法既避免了冗长描述又让人印象深刻。从黎平会议、猴场会议到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影片还通过周恩来与博古的对话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最后,影片巧妙的以毛泽东的著名诗篇《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为结尾,既反映出红军长征的艰难又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浪漫情怀和中国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遵义会议观后感 篇2

20--年11月29日,在分院的组织下,我们一行人前往贵阳大剧院观看了《遵义会议》,这是一项必须执行的政治任务,在看电影之前我总感觉这是一个报告形式的,可能没有那么吸引人。遵义我是去过几次的,也曾去遵义会议的地方进行了参观,但要说有多了解确实惭愧。

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从而使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和革命战争转危为安转败为胜大大加快了我国革命胜利发展的进程。影片中通过大量的表情及动作刻画了一个神态丰富的毛泽东,要与一直以来的左倾做斗争,需要勇气更需要魄力,需要号召全体的魄力,革命不是一个人的革命。

遵义会议上,我们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会议,自党的成立至大革命失败到遵义会议以前,党还处在幼年时期,党还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对中国革命的规律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因而对中国革命中的重大问题往往照搬外国的经验。影片中,以李德为代表的共产国际照搬照抄他们的理念应用于中国,没有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结果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因而给中国革命斗争带来了不良影响和重大损失,正是毛泽东与一众共产党领导人力挽狂澜,挽救了中国革命胜利。通过遵义会议,在军事上,遵义会议彻底否定了博古、李德的左倾教条主义的军事路线,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路线,对党内两条军事路线的一场大争论作出了正确的结论。通过遵义会议在行军途中又组成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同志参加的三人指挥小组。从此毛泽东同志便成为红军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这是我们党的英明选择是党在这一时期的重大成就。

看完整部《遵义会议》让我激情澎湃,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我们党的能有如此辉煌的今天,是无数共产党人用鲜血换来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每个镜头都让人震撼,战火纷纷中,爱情、个人小家庭相比国家大义就在前头。毛泽东与贺子真还有毛毛,转移时孩子只能留在原阵地,背着孩子奔跑的镜头让我思绪万千,一个分别也许就是永远。方云霄义无反顾的奔向战场,紫烟听到枪响后奔跑的镜头,告诉我们,爱情在国家大义面前微不足道。方云霄中枪后向后躺倒的镜头一直持续,他躺倒在金灿灿的麦穗中,那原本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却染红了烈士们的鲜血。陈树湘师长被俘虏了,在方便的契机扯断肠子自杀而死,为革命事业献身、英勇就义,他的行为歌舞了千千万万共产党人。飞夺泸定桥,让天险变通途。机枪声、口号声、呐喊声响彻云霄,牺牲的同志掉到水里还举着枪射杀,那种为了革命事业不顾一切的精神值得我们广大共产党人学习。

影片结束,从剧院走出来想了很多。爱国主义教育势在必行,我们处在和平年代,但是对国家的热爱也必不可少,对共产党一如既往的领导也必须坚持。我党带领我们广大中国人民走到今天,我们在逐渐强大,但不可避免也会不如意之事。像影片中所说,有志之士能指出战略上的错误并坚持将共产党带上正确的道路,这也是党应该学习的。我们一直坚持学习党章常规,争做一名合格党员,中央一直加大力度惩治____,力保我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要积极地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向我的学生们讲述遵义会议的精神,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遵义会议观后感 篇3

根据县委宣传部要求,我校于20--年10月12日晚上19时,组织党员教师到习水县五星街爱唯影视城3号厅观看了《遵义会议》历史片。党员教师积极参与,此次活动给我们的党员教师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遵义会议》真实还原了红军长征伟大革命进程,再现了遵义会议的光辉历史,有力弘扬了伟大的红军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该影片主题鲜明、视野开阔、制作精良。为增强党员干部的爱国情怀,弘扬伟大的革命精神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极好的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特别是遵义会议上我们的革命先烈们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承担责任精神;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面对艰难险阻毫不退缩,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们的教师。

电影结束后,老师们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多年的共产党员,我们首要树立国家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利益观、人生观、价值观。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工作岗位上,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尽职尽责,勇于创新,努力创造一流工作成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忘我工作,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和错误思潮作斗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遵义会议观后感 篇4

   为纪念中国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10月9日,由国家电影出版总局、贵州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委宣传部、贵州广播电视台、遵义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全方位展现遵义会议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遵义会议》在全国各大影院正式同步上映;我县广大干部职工市民群众纷纷走进影院观赏,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起社会巨大反响。

   据悉,遵义会议是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开始确立实际以毛主席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电影《遵义会议》故事选取了长征途中影响最为深远的“遵义会议”这一重大题材,以小人物开篇,伴随剧情逐步展开宏大历史场面,展示了大历史格局;影片由苏区大撤退、湘江血战、遵义曙光、飞跃大渡口、陕北会师五部分组成;电影以战争样式贯穿全片,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人们心灵产生震撼的同时,也然产生历史的敬畏之心。不少市民表示,观看之后觉得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观看这部电影。市民王某某告诉记者:“我认为这部影片拍得非常好,我非常喜欢看,平时也爱看这战争方面的历史书籍,毛主席在遵义会议确定了他的指挥权才有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今天,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辉煌的成果,所以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这些领导为中国的革命打下的天下。”市民王某告诉记者:“刚刚观看了《遵义会议》这部影片,我感到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和不容易,电影中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让我非常感动和激动,同时也让我知道今天的我们幸福生活来得不容易,也坚定我以后好好工作好好学习的决心。”

   据了解,在2016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推出长征题材的电影,是对红色文化的一次追忆,电影《遵义会议》由曾创作过《开国大典》、《八月一日》等电影的刘星担任总导演和编剧,制作过《开罗宣言》的于紫菲担任制片人,演员佟瑞欣、马晓伟等主演。电影于5月初在浙江横店开拍,6月初拍摄完成,10月上旬在全国院线上映。思南星空影城经理告诉记者:“从10月9日《遵义会议》在我们影院上映以来,我们每天安排3个场次,观看的人很多,到目前已有好几百人观看,有许多单位和部门都在陆续预约,我们将把影片持续到11月底。”

遵义会议观后感 篇5

(用户整理) 分享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以下是我对遵义会议的观后感。

一、实事求是,才能走正确的路线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自党的成立至革命失败主要是中国革命没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联合起来,对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只是照搬国外的经验,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而毛泽东同志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管是对红军下一步军事行动,还是对党内部结构的调整,毛泽东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毛泽东同志最早放弃攻打大城市,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

二、认清自己、学会反思,积累经验

遵义会议使我党第一次在没有共产国际的干预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的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经过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初期一系列挫折,我党逐渐懂得,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走自己的路,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自身的重大问题。从遵义会议开始,我党能够重视以及解决中国革命与党自身的问题,我们也能看到遵义会议的精神在我国以后进入联合国以及处理对外事件中得以体现。

遵义会议召开至今已经80余年过去了,我们要牢记不忘初心,独立自主,顽强拼搏的精神。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也能看到实事求是遵义会议的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到我们以后的工作中,从实际角度出发,认清自己,反思失败,总结经验,最终取得成功。

遵义会议观后感 篇6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会议之一。作为一个热爱历史的人,我有幸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并对这个地方留下了深刻的观后感。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茅台镇。整个会址建筑由大门、纪念堂、会议厅、办公楼等组成,占地面积很大。我一进入大门,就被会址的庄严氛围所深深吸引。

纪念堂是我所看到的第一个展厅,里面陈列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图片,展示了遵义会议的重要历史意义。我仔细观看着每一张照片,读着每一篇介绍文字,深深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激情与艰辛。纪念堂的设计精细,不仅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威严形象,还通过多媒体技术生动地还原了历史场景,使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进入会议厅,我看到了当时的会议桌椅和大屏幕,还有一些会议的记录资料。会议厅的布置简约而典雅,尤其是那些记录资料,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目光。这些资料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内部在遵义会议期间的激烈争论和决策过程,让我对中国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参观办公楼是我最期待的一部分。办公楼仿佛把我带入了当时的现场。我沿着楼梯往上走,每走一层楼,我感受到的历史气息愈加浓厚。在办公楼的每个角落,我都能感受到那些革命先烈们的英勇和智慧。他们在这个简陋的办公楼里商讨着国家的前途命运,以及共产党的未来发展。

在遵义会议会址参观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会议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当年中国革命领导者的智慧和胆识。他们的决策使中国共产党得以重新振作,实现了从一个小小的组织到一个强大的政党的转变,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个会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一座激励后人的地方。

观后,我深感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念历史,铭记先烈的付出,为实现中国的繁荣发展而努力奋斗。遵义会议会址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激发了我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我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为实现中国的伟大梦想做出自己的贡献。

遵义会议观后感 篇7

《遵义会议》观后感五百字【一】电影《遵义会议》真实还原了红军长征的伟大革命进程,再现了遵义会议的光辉历史,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的军事才能和政治魄力。由赵滨饰演的方云霄是影片中的一名营长。在战场上,他就像一只野兽。正直的战士们以他们全部的勇气在革命的立场上从不动摇。

据悉,剧中毛泽东曾给予这个小战士思想上的指引,“只有活着才能继续为国家民族做出贡献”。赵滨用小人物的视觉刻画历史全景,也一直是电影所要弘扬毛泽东思想的“润物细无声”。

《遵义会议》作为一部刻画历史、弘扬爱国精神的影片,军人出身的导演于兰为了再现当年的残酷与艰辛,严格按照历史资料来打造故事、还原场景,力求将历史片段的恢弘气势充分呈现于大银幕上。

《遵义会议》观后感五百字【二】作为一部有血有肉的战争史诗巨制,《遵义会议》不只强调场面恢弘与视觉的冲击,还刻画了红军战士在动荡岁月甘洒热血、英勇无畏的光辉形象。**的陈树湘从担架上起身,一手扶着树干,一手把自己腹部伤口的肠子硬生生扯了出来!血洒疆场,那种场面的震惊、震憾,只有亲临影院,才能体会之深!

与以往故事片不同,《遵义会议》用详实的镜头描写了毛泽东被排挤、被冷落时的无奈和痛苦。红军战士失去了指挥,就如同失去了灵魂。在与敌人的斗争中,一个个倒下,血迹斑斑的湘江。

战士们怒目圆睁,仿佛在问苍天:“为什么会这样?!”

当红军后卫部队竭力抵抗之际,不懂军事的中革军委成员博古一筹莫展,共产国际代表李德也束手无策,只会不断骂人。几十架敌机轮番投弹,江面上的浮桥不时被炸断,江上漂浮着红军战士的尸体;还没被炸断的桥面上,拥挤着扛着机器设备的红军队伍,不时有人跌入江中,四周阻击阵地上枪炮声不绝于耳……

影片虽然**结束了,但影片中的种种精彩画面久久的挥之不去,在我们脑海里翻滚着的是一股爱国的暖流,影片中尤其让人感慨万分、热泪盈眶的是毛主席挥笔写下的那首气势恢宏的不朽之作——《忆秦娥·娄山关》

忆秦娥 · 娄山关

作者:毛泽东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短短四十几个字却表达出毛泽东同志面对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以及攻克娄山关后的激越情怀。片中黄昏时分迎来了战争的胜利,夕阳映射着连绵不绝的青山和蜿蜒崎岖的山路,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以及伤痕累累的红军战士都深知,眼前的胜利虽具重大意义,但革命尚未成功,脚下的路延伸到**?谁,也不得而知!

我只知道我会坚定不移地朝着信仰的方向走。一眼望去,群山如海,太阳如血,气势恢宏。

红军踏上了漫漫长征路,然而,谁也不曾想到一走就是二万五千里,其中种种艰难险阻后人已不得而知,唯一知道的、能做的是,坚定信念,奋发图强!

是的!兴国安邦应成为我们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革命先烈用信仰与意志为前提、以正确的方针为指引,用流血与牺牲为代价,以弃小我、保大众的决心换来了如今的太平盛世,这其中的艰辛与辛酸不言而喻,而,作为新一代的我们怎能放下振新中华的梦想!

遵义会议观后感 篇8

遵义会议观后感(一)

长征精神 永放光芒

湘江边上一排排战士倒下了,又一排迅速补上来,战火烧焦了山脉,战士的鲜血染红了江水;金沙江畔电闪雷鸣,滂沱大雨,战士冒雨渡江,气盖山河;大渡河上,二十二名勇士勇往直前,为抢夺泸定桥献出年轻的生命;将军岭上陈师长断肠取义,令人动容……

电影《遵义会议》告诉我们,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是多么不易,革命前辈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的精神是多么令人钦佩!老一辈革命家为了中国这个“大家庭”,舍弃小家,多么令人感动!当毛主席拿着鸡蛋糕送给贺子珍时,贺子珍说毛毛还没吃过,我的心为之一痛,战争让多少个家庭支离破碎,作为普通的父亲、母亲,她能不思念自己的孩子?他能不担心孩子的安危?在当时的局势下,是什么让他们在家国之间果断取舍,是什么让他们在困难面前绝不低头,是牢不可破的革命信念、是心怀红军安危的大家情怀、是探索革命道路的崇高理想。

看完影片后,我热泪盈眶,共产党人坚强、勇敢的形象更加清晰,我看到了一个个不怕牺牲、锲而不舍的共产党人;我看到了一个个机智勇敢、不畏艰难的共产党人;我看到了一个个拥护正义、实事求是的共产党人。

英勇的革命先烈们,你们的鲜血没有白流,湘江会记住你们、大渡河会记住你们,全国人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伟大梦想的道路上,我们共产党人会继续发扬革命前辈的优良作风,发扬时代精神,勇于担当,不怕困难,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今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我们要发扬长征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好本职工作,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带动更多的群众服务好更多的患者,尽己所能帮助别人,做一名忠诚、有觉悟、有担当的共产党人。

遵义会议观后感(二)

在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医院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以“长征精神,永放光芒”为主题的活动,其中观看电影“遵义会议”是让我触动最大的。

宏大的战争场面,再现了当年共产党人为了理想与信念坚强无谓,不怕牺牲的精神。面对党的路线错误,以毛泽东为中心的党的领导人敢于纠正、敢于担当的责任及在大局面前心系党、心系人民的大爱与无私。这一幕幕让我感动,更让我久久不能平静,面对昨天前辈们的牺牲和奋斗,面对伟大的“长征”精神,我们该如何去面对,又该如何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现代社会中的我们也正在进行一场“长征”,一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征,只要我们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们坚忍不拔、公而忘私、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一定能在这条新的长征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迹。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更要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信念,拿出不怕吃苦,甘于奉献,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谨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心系患者健康,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公仆,健康卫士的使命。

所谓医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是保证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高效护理服务的基础,紧随时代发展需求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加强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做到用扎实的理论武装自己,用具体的行动帮助患者。

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辈,让我更加坚定理想与信念,我要继承和发扬先辈们坚忍不拔、公而忘私、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爱岗敬业,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进取,争做新时代合格的健康卫士。

遵义会议观后感(三)

文|王堃潼

时光荏苒,犹如白驹过隙,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已有8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有60余载,然而,无论岁月如何飞逝,伟人永远不会与世长辞,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将永远活在千千万中国人民的心中,而无数为革命牺牲的红军战士也同样活灵活现的存在于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里。

他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光辉形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使他们时刻提醒自己如今的国泰民安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使他们抱有奋发图强、勇登世界高峰,成为世界强国的坚定信念。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纪念这一伟大的日子,贵州省几家单位特联合摄制了以遵义会议前后时期为背景的大型影片《遵义会议》,在上映当天,我司由党支部书记率领数名职工集中观看了该影片。

该影片讲述的是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开始长征,然而,在长征初期红军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为了摆脱敌军的堵击,毛泽东同志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转而向敌军力量相对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年1月,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在这里举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遵义会议”,会议肯定了毛泽东同志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发展道路的一大里程碑。

该影片展现出那一时期面临的重重困难和领导者当机立断的果敢作风,以及革命先烈不畏艰难的精神信念,遵义会议对于一名遵义人来说更是意义非凡,使我们时刻铭记历史忆苦思甜,坚定不移追逐信仰。遵义会址对于我们来说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每一次路经会址时,都仿佛看到了那段峥嵘岁月,看到了流血牺牲,看到了慷慨激扬,看到了甘于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革命者在危机关头的勇往直前。

遵义会议无疑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极其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观影时间仅两个小时,但影片中会议上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的精彩论述和飞越大渡河时红军战士牺牲的壮烈场景以及穿插在整个影片中的生活在战争年代的男女红军战士凄美的爱情故事,还有将军岭上陈树湘将军自断肝肠、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仍历历在目,有振奋人心、有痛心疾首。影片虽然播放结束了,但影片中的种种精彩画面久久的'挥之不去,在我们脑海里翻滚着的是一股爱国的暖流,影片中尤其让人感慨万分、热泪盈眶的是毛主席挥笔写下的那首气势恢宏的不朽之作——《忆秦娥·娄山关》

忆 秦 娥 · 娄 山 关

作者:毛泽东

西 风 烈,

长 空 雁 叫 霜 晨 月。

霜 晨 月,

马 蹄 声 碎,

喇 叭 声 咽。

雄 关 漫 道 真 如 铁,

而 今 迈 步 从 头 越。

从 头 越,

苍 山 如 海,

残 阳 如 血。

短短四十几个字却表达出毛泽东同志面对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以及攻克娄山关后的激越情怀。片中黄昏时分迎来了战争的胜利,夕阳映射着连绵不绝的青山和蜿蜒崎岖的山路,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以及伤痕累累的红军战士都深知,眼前的胜利虽具重大意义,但革命尚未成功,脚下的路延伸到哪里?谁,也不得而知!只知道朝着信仰的方向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一眼望去,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磅礴气势由此可见。

红军踏上了漫漫长征路,然而,谁也不曾想到一走就是二万五千里,其中种种艰难险阻后人已不得而知,唯一知道的、能做的是,坚定信念,奋发图强!

是的!兴国安邦应成为我们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革命先烈用信仰与意志为前提、以正确的方针为指引,用流血与牺牲为代价,以弃小我、保大众的决心换来了如今的太平盛世,这其中的艰辛与辛酸不言而喻,而,作为新一代的我们怎能放下振新中华的梦想!

遵义会议观后感(四)

纪念长征 风雨里程碑

猫咪

作为一部有血有肉的战争史诗巨制,《遵义会议》不只强调场面恢弘与视觉的冲击,还刻画了红军战士在动荡岁月甘洒热血、英勇无畏的光辉形象。被捕的陈树湘从担架上起身,一手扶着树干,一手把自己腹部伤口的肠子硬生生扯了出来!血洒疆场,那种场面的震惊、震憾,只有亲临影院,才能体会之深!

与以往故事片不同,《遵义会议》用详实的镜头描写了毛泽东被排挤、被冷落时的无奈和痛苦。红军战士失去了指挥,就如同失去了灵魂。在与敌人一次次的奋战中,一个个倒下,鲜血染红了湘江。战士们怒目圆睁,仿佛在问苍天:“为什么会这样?!”

当红军后卫部队竭力抵抗之际,不懂军事的中革军委成员博古一筹莫展,共产国际代表李德也束手无策,只会不断骂人。几十架敌机轮番投弹,江面上的浮桥不时被炸断,江上漂浮着红军战士的尸体;还没被炸断的桥面上,拥挤着扛着机器设备的红军队伍,不时有人跌入江中,四周阻击阵地上枪炮声不绝于耳……

令人悲痛的是,长征开始时多达8.6万人的中央红军在湘江战后锐减至3万,数万人血洒湘江。

然而,奉行教条主义的李德、博古等领导人都不予理睬,令红军一再错失良机。

尽管遭受重大损失,但红军还是突破了包围圈,达成战役目的。更重要的是,经过湘江一战,博古、李德等人的“瞎指挥”彻底失去了红军上下的信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赢得了人心。

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恢复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一轮初升的太阳卷涌起璀璨的彩霞,映照着起伏的山峦,预示着工农红军将迎来希望的曙光!画外音响起了毛泽东气势如虹的诗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无边的战火和坚苦的环境,漫天的飞沙和密集的枪林弹雨,战争的残酷无情令我深深震动。

影片的结尾出现了2015年广场大阅兵的画面,这样,就更有力地夯实了电影的主题。我们既要让前辈在回顾自己热血青春的同时,又要让后辈读懂历史、铭记历史,找回那份最真的感动。

遵义会议这段历史,是我们共和国不能忘记的里程碑。希望通过这部影片来重温那段难忘的岁月,铭记革命志士的光荣与坚韧,将这种精神延续下去。

从陕北黄土高坡走向北京天安门广场,这就是初心不改的必然。

遵义会议观后感 篇9

7月1日,是党的生日。在上级党委精心安排下,观看了电影《遵义会议》,意义重大,受益非浅。该片讲述了在遵义发生的重大革命历史故事,包括"苏区大撤退"、"湘江之战"、"遵义曙光"、"飞跃大渡河"以及"尾声陕北会师"等几大部分,生动表现了红军战士艰苦卓绝的抗战精神,深刻诠释了伟大的遵义会议精神和长征精神。

通过观看《遵义会议》,使我进一步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危机管理、党内民主、务实与担当的革命精神,我得到三点启示:

(一)坚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贯彻落实群众路线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中国共产党能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和平发展最根本的政治优势。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危险。遵义会议的历史教训深刻证明了这一观点。特别是十九大以来,中央政治局作出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这些都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加强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高度重视,采取有力举措解决影响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问题。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多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是我党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

(二)坚持和学习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毛泽东同志说:"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一切言论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利益至上,是共产党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价值尺度。坚持用这个尺度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就会具有高度的党性自觉。遵义会议上,党的领导人勇于承认和担当,敢于做出正确判断和自我检讨,且充分尊重个人的民主权利,不但强调少数服从多数,也强调以理服人,这些做法充分发扬了民主团结的精神。在当今社会,各级党组织要实施科学决策、正确领导,也需要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纠正和克服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来实现。

遵义会议观后感 篇10

遵义会议的观后感【一】时光荏苒,犹如白驹过隙,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已有8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有60余载,然而,无论岁月如何飞逝,伟人永远不会与世长辞,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将永远活在千千万中国人民的心中,而无数为革命牺牲的红军战士也同样活灵活现的存在于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里。

他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光辉形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使他们时刻提醒自己如今的国泰民安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使他们抱有奋发图强、勇登世界高峰,成为世界强国的坚定信念。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纪念这一伟大的日子,贵州省几家单位特联合摄制了以遵义会议前后时期为背景的大型影片《遵义会议》,在上映当天,我司由党支部书记率领数名职工集中**了该影片。

该影片讲述的是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开始长征,然而,在长征初期红军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为了摆脱敌军的堵击,毛泽东同志建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

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转而向敌军力量相对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年1月,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在这里举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遵义会议”,会议肯定了毛泽东同志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发展道路的一大里程碑。

该影片展现出那一时期面临的重重困难和领导者当机立断的果敢作风,以及革命先烈不畏艰难的精神信念,遵义会议对于一名遵义人来说更是意义非凡,使我们时刻铭记历史忆苦思甜,坚定不移追逐信仰。遵义会址对于我们来说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每一次路经会址时,都仿佛看到了那段峥嵘岁月,看到了流血牺牲,看到了慷慨激扬,看到了甘于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革命者在危机关头的勇往直前。

遵义会议无疑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极其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观影时间仅两个小时,但影片中会议上毛泽东、,还有将军岭上陈树湘将军自断肝肠、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仍历历在目,有振奋人心、有痛心疾首。影片虽然**结束了,但影片中的种种精彩画面久久的挥之不去,在我们脑海里翻滚着的是一股爱国的暖流,影片中尤其让人感慨万分、热泪盈眶的是毛主席挥笔写下的那首气势恢宏的不朽之作——《忆秦娥·娄山关》

红军踏上了漫漫长征路,然而,谁也不曾想到一走就是二万五千里,其中种种艰难险阻后人已不得而知,唯一知道的、能做的是,坚定信念,奋发图强!

是的!兴国安邦应成为我们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革命先烈用信仰与意志为前提、以正确的方针为指引,用流血与牺牲为代价,以弃小我、保大众的决心换来了如今的太平盛世,这其中的艰辛与辛酸不言而喻,而,作为新一代的我们怎能放下振新中华的梦想!

遵义会议的观后感【二】电影《遵义会议》真实还原了红军长征的伟大革命进程,再现了遵义会议的光辉历史,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的军事才能和政治魄力。由赵滨饰演的方云霄是影片中的一名营长。在战场上,他就像一只野兽。正直的战士们以他们全部的勇气在革命的立场上从不动摇。

据悉,剧中毛泽东曾给予这个小战士思想上的指引,“只有活着才能继续为国家民族做出贡献”。赵滨用小人物的视觉刻画历史全景,也一直是电影所要弘扬毛泽东思想的“润物细无声”。

《遵义会议》作为一部刻画历史、弘扬爱国精神的影片,军人出身的导演于兰为了再现当年的残酷与艰辛,严格按照历史资料来打造故事、还原场景,力求将历史片段的恢弘气势充分呈现于大银幕上。

遵义会议观后感 篇11

宏大的战争场面,代表了共产党人的精神,他们的理想信念是坚强的,没有必要的,不怕牺牲的。面对党的路线错误,以毛泽东为中心的党的领导人敢于纠正和承担责任,在大局面前关心党和人民的伟大爱和无私。这一幕幕让我感动,更让我久久不能平静,面对昨天前辈们的牺牲和奋斗,面对伟大的“长征”精神,我们该如何去面对,又该如何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

正如***记所说,现代社会中的我们也正在进行一场“长征”,一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征,只要我们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们坚忍不拔、公而忘私、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一定能在这条新的长征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迹。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更要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信念,拿出不怕吃苦,甘于奉献,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谨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心系患者健康,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公仆,健康卫士的使命。

所谓医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是保证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高效护理服务的基础,紧随时代发展需求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加强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做到用扎实的理论武装自己,用具体的行动帮助患者。

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辈,让我更加坚定理想与信念,我要继承和发扬先辈们坚忍不拔、公而忘私、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爱岗敬业,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进取,争做新时代合格的健康卫士。

文|王堃潼

时光荏苒,犹如白驹过隙,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已有8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有60余载,然而,无论岁月如何飞逝,伟人永远不会与世长辞,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将永远活在千千万中国人民的心中,而无数为革命牺牲的红军战士也同样活灵活现的存在于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里。

他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光辉形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使他们时刻提醒自己如今的国泰民安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使他们抱有奋发图强、勇登世界高峰,成为世界强国的坚定信念。

遵义会议观后感 篇12

近日,我观看了《遵义会议》。作为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献礼”,这部红色巨制丝毫没有让人觉得冗长、拖沓,情节设置紧凑,人物设定丰富,情感渲染浓厚。

影片由苏区大撤退、湘江血战、遵义曙光、飞跃大渡口、陕北会师五部分组成。电影既有领袖们在会议上的精彩博弈,又有一线战斗部队的枪林弹雨等场面。据电影编剧、总导演、原八一制片厂副厂长刘星称:“这是首部全面展现遵义会议的电影。”

的确,长征不仅是一段光荣的历史,更是一种执着的信仰,它深深地指引着我们每一代中国人。

因为有信仰,能让我们在生活中,不断要求自己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努力做到学与用、知与行、说与做的统一。

因为有信仰,能让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一名园区的经济工作者,在平时招商工作中,想方设法地与客户沟通,把客户的问题当做自己的问题来处理,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因为有信仰,能让我们务必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尤其是我们青年人,更要踏踏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在平时工作中,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

这样一部红色巨制,通过借助电影的表现形式,让更多的人去了解那段惊心动魄的红色历史,感恩于每一位长征者由信仰积累生命的厚重,用我们对新中国的信仰为自己的梦想保驾护航!

遵义会议观后感 篇13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的严重损失,使党和中央红军陷入极端危险的境地,它宣告了博古、李德领导的破产。但是,博古、李德没有因此而改变错误领导。黎平转兵后,中央红军迅速进军,于1935年12月底占领乌江南岸的猴场,准备渡乌江北上黔北。这时,博古、李德再次主张前往湘西:完全可以在乌江南岸建立一个临时根据地,再徐图进军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为此,中共中央在贵州猴场召开政治局会议,否定了他俩的意见,并规定:关于作战方针,以及作战时间与地点的选择,军委必须在政治局会议上做报告。这在实际上取消了以往李德独断专行的军事指挥权。严酷的现实说明,博古、李德教条主义的思维和领导能力的巨大缺陷,不仅不能突破危局、使红军摆脱危险,而且可能使红军遭受灭顶之灾,进而给中国革命造成全局性的灾难,他们已经担负不起领导全党和红军胜利前进的责任。并且惨重的失败,在红军中引发很大的不满,使他俩丧失了继续领导的威信。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就此回忆说:湘江战役后,广大干部眼看反五次围剿以来,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与反四次围剿以前的情况对比之下,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贯彻执行了错误的路线所致,部队中明显地增长了怀疑、不满和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这种情绪,随着我军的失利日益显著,湘江战役达到了顶点。曾任中共福建省委代理书记、亲历这段长征过程的罗明也回忆说,当时干部们对军事指挥有很多意见。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上的激烈争论和越来越多的人反对他们的意见,就说明博古、李德的领导难以为继了。

长征出发后,为使红军争取主动、寻机发展,毛泽东、彭德怀等曾多次建言献策,但遭到博古、李德拒绝。在目睹错误领导将红军带入危局的严重情势,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不断向博古、李德的错误领导提出意见和批评。周恩来回忆说:从湘桂黔交界处,毛主席、稼祥、洛甫即批评军事路线,一路开会争论。从老山界到黎平,在黎平争论尤其激烈。

其时,纠正错误领导、统一党内意志,以摆脱困境,是党和中央红军面临的最大问题和当务之急。为此,黎平会议决定到适当的地区召开会议,决定和审查黎平会议的决定、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

1935年1月7日,中央红军在突破乌江天险后,智取黔北重镇遵义。其时,国民党大军已被甩在乌江以东和以南,相对和缓的军情,给召开黎平会议决议中的会议提供了可能的条件和比较安全的环境。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