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6篇

06-05

了解“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的小伙伴们赶紧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希望您为本文提供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拥有一本好书,拥有一份快乐;品读经典佳作,品出精彩人生,阅读作品后,犹如收获至宝,感触颇多。读后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激发出来,并且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1)

这是一本有关教育的书,作者李跃儿是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在中央电视台《七巧板》、《心理访谈》等节目中担任嘉宾,是第三届中国国际家庭论坛“华表奖”获得者及形象大使,并创办了巴学园。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190多个生活和教学中的故事,演绎出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为家长、老师和孩子之间的快乐交流搭建了一个人性化的平台,使孩子们变得异常愿意与教育者合作。这本书不仅对教育孩子有用,对提高教育者的修养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虽然我现在只是一个学生,但我将来会成为一名老师和孩子的母亲,所以这些知识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很多时候,我们成人并不能真正正确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由于不理解而带给孩子许多痛苦,这些痛苦造成了孩子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被解决就会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成为将来他们性格中的一部分,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困难,影响他们的发展。”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家长和老师之中,通常,家长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孩子的思维,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世界,他们认为作为父母,比孩子更有经验,更有正确思考的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但是,虽然父母都是从孩子的阶段慢慢成长起来的,却早已忘记了当时的自己是用何种眼光看待周围世界的,是用怎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所以,常常会误解了孩子的本意,错误理解孩子的想法,造成孩子的痛苦。

在家教中心实习的一个月中,我也遇到了这样的事情。班上一位小朋友画画画得很不错,颜色也涂得非常漂亮,但是每次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都会批评孩子:“哎呀,你看你这画得是什么啊?

老师画的是皇冠啊,你怎么画成蝴蝶结啦?为什么不好好学啊,要跟老师画得一样啊……”第一次的时候我没怎么注意,可是多几次之后,我发现那孩子便不愿意再听妈妈说话了,每次妈妈发表意见的时候她就在一旁撅着嘴,一副快要哭出来的表情,非常委屈的样子。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告诉家长以后不要这么说她了,孩子很努力,画得也很好,本来幼儿画画就不是为了要让她画得跟老师的一样,而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能够愉快的度过这个过程。

在儿童绘画过程中,想象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始刻注意启发孩子,使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这些,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那些所谓的画画的基本技巧,不过是家长急于看到成效而超过了孩子本身所能负载的东西而已。

我很欣赏李老师在对幼儿培训时的方法。她会给孩子们讲一个关于袜子皮的故事,然后用语言描述袜子皮的外观,让孩子们在纸上画画。当孩子遇到不会画的地方时,便会求助老师,这时老师再针对不同的幼儿进行单独辅导,我想,这也是一种因才施教的方式吧,根据幼儿不同的需要去教给幼儿自己想学的东西,而不是统一教给每一个幼儿同样的东西,这跟中小学学的学生上课有什么两样呢?

但是家长却闹意见了,说把孩子送过来真么久了却没看到孩子学到了什么,而且孩子画出来的画也看不懂,画得都不像。李老师想的这个解决方法简直太令人佩服了,她发给每个家长一张白纸,然后让家长跟着她一起画了一个小女孩,画完以后,她又让家长再画一幅,这次是由李老师来口述,家长自己画,画的是长袜子皮皮。家长们画好以后,李老师让家长自己看看自己画的画,几乎每个家长画出来的画都是一样的,都是正面对着自己,两腿张开等的特征。

家长们只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时,李老师说:“你们画的第二幅画,是不是受了我教给你们的第一幅画的影响?

”家长一下就活跃起来了,发出哄笑。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够看到,如果老师在给孩子上课的时候是先教给孩子怎样画,然后再让孩子画,那么孩子发挥想象的空间就变小了,这是一种思维侵略,当老师先教给孩子们东西,再让他们想的时候,思维就会被教的东西控制了。所以,教育不能只用教的方法,而是应该多角度,对方面地去启发孩子,引导孩子,激发孩子,让孩子自己大胆的想象,大胆的表达,我们需要为孩子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他们可以放飞想象,放飞思维,放飞什么都行。

希望家长们尽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教育方式,与老师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丰富、开明的环境。不仅是对孩子现在,对于其将来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2)

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有感

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感悟颇深。

李跃儿说过“要是不懂什么是儿童,就不如不教,不教或许会更好。”教育不得法,抽去孩子的自然属性,按照成人的想法去朔造,本质上就是一种严重的“毒化”,它使得孩子丧失了作为人的基础,最后只能成为“非人”。

孩子的家长,他不知道儿童的认知状况与心理特征。孩子们正处于探索世界的阶段。他们反对各地的成年人。他们处处固执。为什么会这样?

雅洁有一句话,孩子们不能理解自然规律,比如时间不能倒流,空间不能重叠,因果关系一定要有关联等等。如果他们不明白,他们会哭的。这是他们作为人必须经历的阶段。教育者所要做的就是既要理解又要有耐心,放手让孩子依自己的努力认知,“经验”到“规律是不能由人的意志所转移的”。如果我们用“教”的方式告诉了她,就会切断她进一步思考的可能,久而久之就会丧失思维能力;如果强行阻断,比如采用打骂的方式,不

会使孩子失去探索精神,还会造成心理问题。

李跃儿还说过“教育只能分为两种,一种是好的教育,一种是不好的教育;好的教育是成熟的、建设性的,不好的教育是不成熟的、掠夺性的;建设性教育促进孩子成长,帮助孩子进行内在建构,掠夺性教育阻碍孩子成长,破坏孩子的内在建构。目前,很多用人单位抱怨,现在的大学生大多用不上。主要原因是他们的自然属性从小就被不正确的教育所破坏。比如零到六岁,被教育学家们称之为学习的关键期。

如果他的内在需求受到妨碍,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机,日后若想再学习这项事物,不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时间,学习的效果也不会理想因此,成人应尊重自然赋予儿童的行为与动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免错失一生仅有一次的吸收性心智最强的时期。此时大多数家长强迫孩子读书、计算,完全违背了人的自然属性。人的生理生长机制不仅是预设的,而且是预设的精神机制。

它就像一棵树,何时发芽、何时出土、何时抽叶、何时开花都由其内在预先设置好了的机制所决定的。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感性认知阶段,没有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如果他们被迫算术,无疑会赶上鸭子,上架。因此,他们只能徒劳无功。不尊从孩子成长机制的行为是愚蠢的。

她告诉我们:因为他们不了解孩子,应该给他们幸福的成年人会夺走孩子的幸福。没有幸福,人很难成功,因为只有沉浸在幸福中,才能获得强大的内在动力。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3)

“如果将人的素质比作一棵树的话,“人”是根、是干,“才”是枝、是叶。或者说,“才”里面的“能力”是枝,“知识”是叶。但现在,一些家长强迫孩子只在树枝和树叶上使用武力。这种舍本逐末的行为只能导致根茎的枯萎甚至死亡。

”说的多好啊,有的时候,我们逼着孩子干这个干哪个,恰恰把他们心灵的一些东西忽略掉了!我觉得,这是教育的最大失败。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看到这句话,不禁让我怦然心动,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过选鞋的经历,经过一次次的尝试,我们最终选择的总是那双穿着最舒适的鞋子,联想到十多年的教育生涯,我突然想到:我关注孩子的幸福感了吗?我的这双“鞋”真的适合班级里每个孩子这双“脚”吗?

因为我们不了解孩子,应该给孩子的幸福带走了他们的幸福。没有幸福,人就很难成功,因为只有沉浸在幸福中,才能获得足够的内在动力。从这本书中,我意识到课堂的作用不是教书,而是激励。只有通过激发才能产生兴趣。有兴趣,就有动力。动机是什么?

这个课堂不是由老师推动,而是学生推动的,学生才是学***人。我们是否应该把一双合适的“鞋”套到孩子的“脚”上呢?作为家长或教师,我们不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吗?

作为教育者和家长,我们首先要清楚孩子“幸福的根源”,这绝非是孩子要什么就满足什么。把孩子应有的幸福还给他们,关心和珍惜他们幸福的童年,是教育的根本职责。教育的难点不在于有没有现成的方法,而是在众多的方法中选择出“只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药无贵贱,医病者良;法无高下,契机者贵” 这就需要教育的智慧。

合上这本书,我反思自己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以教育者智慧的、而不是愚昧的爱来爱孩子,同时要孩子学会爱,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所有人、爱所有美好的东西,保护孩子懵动的心,让他们有一个温暖的港湾。”今天,我们应该敞开心扉大声呼喊:

“把幸福还给孩子!”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4)

读着《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我被书中的故事感动着。

李跃儿是一个用心感受生活,用爱滋养生活,用爱升华生活的人,所以她在书中所捕捉到的就是生活中震撼人心的例子。

翻阅时,我不禁萌生了丝丝酸楚和歉意,因为正是孩子的父母,以及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在剥夺着孩子的幸福,那些扭曲的教育观念、错误的教育方法使得我们的孩子开始变得不再幸福,取而代之的是无助、恐惧、孤独、愤怒,这绝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状态!

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似乎都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给予孩子幸福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但必须要清楚"幸福的根源",这绝非是孩子要什么就满足什么。引用周弘先生的话,只有“用心心赏,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真正给孩子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启示:孩子的心境仿如一张白纸,在这张白纸上一开始是没有棱角的,但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在这张白纸上按照自己的意愿画上一个方框后,从此它就成了一个永恒的矩形,这时,除了在方框中发挥定格的形态外,再也没有其他发挥的余地了。这是教育的失败!

只有当孩子的情绪不固定时,才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机。我们应该将心比心,使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拉成平行线,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洞悉孩子真正要什么、想什么,也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孩子才能获得有益的发展,才能感受到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5)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这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中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教育就像一只鞋,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走上生活的道路。

教育者,就是给孩子造鞋的人。造鞋人只有在充分了解脚的大小、形状、脚的需要及感受的前提下,才能够制造出合脚的鞋子;同样,教育者只有在研究了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路程、精神世界、以及成长机制的前提下才能够设计出适合于孩子的教育方法。

教育的难点不在于不知道怎么教,而是在众多的方法中选择出“只适合”孩子自己的方法。教育要适合于孩子,不是适合于普遍意义上的孩子群体,而是具体到每一个孩子的个体。我们遵循这一理念,使用建构主义教育,尊重儿童自然的发展规律,尊重每个儿童的独特性;相信儿童天生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在儿童的先天发展机制下,给予孩子恰当的帮助,协助儿童获得良好的发展。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更注重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精神成长。片面的应试教育使我们不愿意给孩子犯错的机会。要深知,孩子就是在错误中成长啊!

但我们总是在斥责声中磨灭孩子们的学习。每个孩子都是非凡的,也许是因为我们错误的教育方式,会抹去孩子的天性,剥夺他们的幸福。孩子的世界就像儿歌中的快乐歌唱,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可以打败小怪物。

也许我可以有一点时间和朋友们自由玩耍,睡上几次觉,拥抱父母,亲吻他们。

本书的作者将自己教育孩子、教育教师、教育家长的经历、经验及成果写成一本书。她告诉读者,因为他们不了解孩子,那些本该给他们幸福的人夺走了孩子的幸福。没有幸福,人就很难成功,因为只有沉浸在幸福中,才能获得强大的内在动力。作为一名教师,我也充分理解每一个孩子,努力成为照亮孩子心灵的一盏明灯。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篇6)

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也是我始料未及的。连续二周,我一直捧着这本书,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我被书中鲜活的个案所震慑,使我想起了上个世纪初,鲁迅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假如鲁迅先生地下有灵的话,看到这本书他定会发出一丝会心的微笑的,虽然微笑之后仍然还是沉重。

这本书解剖了中国教育体系、分析了失败的家庭教育、也分析了国内流行的刘亦婷等育儿招数,同时以大量的鲜活的育儿和教学实例来例示了作者22年来的作为母亲和美术教师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探索。作者深受国际著名儿童教育家蒙特梭利的教育理论和皮亚杰认知理论的影响,并在自己丰富的艺术教育经验和感受的基础上,提出了富有哲理和启迪意义的教育观点,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与艺术教育体系。

首先,与蒙台梭利的教育观相似,笔者认为理解儿童是教育儿童的基础。“孩子是脚,教育方法是鞋,教育者是造鞋人。造鞋人只有在充分了解了脚的大小、形状,脚的需要及感受的前提下,才能够制造出合脚的鞋子;同样,教育者只有在研究了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路程、精神世界以及成长机制的前提下,才能设计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其次,作者提出自己关于素质教育的看法。“素质教育的第一要素是爱的教育。教育者应该是天使,而不是上帝!

要用教育家的智慧而不是愚蠢的爱去爱孩子,同时,孩子要学会爱,爱他们的父母、老师、同学、所有的人和所有美好的事物。这是爱的互动,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