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锦集十二篇)

06-05

在下文中您将会了解关于“大班数学教案”的知识点。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工作的一部分,相信老师对写教案课件也并不陌生。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的特点来巧妙地设计教案。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做好充分的自我判断和把握!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粗细概念

2、掌握多种比较粗细的方法

3、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

2、火腿,纸筒,纸棒,毛线,吸管(粗细各半)四色大纸筒(大,中,较小,小)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们看过西游记吗?

幼:看过。

师:你们最喜欢里面的哪一个人物啊。

幼: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师:(教师摆出猴子的动作)小朋友们,我现在模仿的是谁啊。

幼:孙悟空。

师:那孙悟空的宝物是什么啊。

幼:金箍棒。

师:那我们来看看这是谁(PPT孙悟空拿着金箍棒)他手里拿着什么呀。

幼:金箍棒。

师:你们看,他手上有两根金箍棒,这两个金箍棒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幼儿说出粗细,并说出用什么方法做的比较)。

师:今天呢,大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小礼物,请小朋友们回到桌子上四个人一组,看看老师都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让幼儿自己说)那他们都有什么不同呢?

师:我们现在要请小朋友们在同一组里面,比一比,看看你们手里的小礼物有什么不同。

(比较结束,提问有什么不同,说出粗细)

师:现在老师要让你们,和邻桌的小伙伴比一比,看看有什么不同。

(在比得过程中,发现幼儿把细的东西插到粗的里面,举例提问,为什么细的能够插到粗的里面)

引导幼儿说出粗细比较,并说明这是另外一种比较方法。

游戏环节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大王老师前面有好多颜色不一样的大纸筒,下面我要邀请小朋友们去前面挑选自己喜欢的纸筒。

师:好了,大家都有没有拿到自己喜欢的纸筒呀,现在,我要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个游戏,老师想要你们找到自己的小伙伴,互相比一比(教师拍打节奏互相比较)比较结束,找幼儿谈谈感受。

师:接下来我们要进行下一轮的游戏了,老师现在要请小朋友们找到相同颜色的纸筒比一比(教师再拍节奏过程中比一比)比较完之后找幼儿谈谈感受。

师:现在我们要进行一次小小的比赛,老师要看颜色相同的哪一个小组,最先把四个纸筒全部套进去。

(比赛开始)(比赛结束)教师和幼儿分享经验,为什么有的套进去有的套不进去。

活动延伸:

最后,老师还有个小小的请求,我想让小朋友们把桌子上老师带过来的礼物找个家,粗的放到一起,细的放到一起。

微反思《比较粗细》这一活动有点重教轻学,没有顾及幼儿的学习经验和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获得情况,需要等待幼儿自己探索比较粗细的各种方法,而不是粗浅的一句带过,最后的巩固提升阶段即“纸筒游戏”中,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在视频拍摄剪辑技术上,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沙是幼儿最喜欢的玩具之一,它的可塑性、流动性常常会使孩子激动不已:他们会用沙堆高山、做蛋糕等;会把沙当成米、糖等做游戏;会在沙里种上一棵小树或小草;会在沙坑里挖个洞做小动物的家。。。。。。他们喜欢用各种各样的工具来玩沙,相互比着各自沙的多与少,常常争执不下。(因为大班幼儿对于长度、高矮有一定的测量经验,但对于沙、米类的量的测量,幼儿缺乏经验。)针对他们在玩沙过程中碰到这样的实际问题,我设计了《量沙》这一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引导幼儿两两合作、实验、记录,集体统计、比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科学的量沙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幼儿操作记录中的数据作用。量沙活动始终结合在运沙游戏中,游戏性与探索性恰当地结合,使幼儿探究既有兴趣,又有目标。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掌握运沙的科学方法。

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用大小不同的工具来运同一堆沙,大工具运的次数少,小工具运的次数多。

3、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沙、大小不同的杯子、盆子、记录单、铅笔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运沙游戏,你想用什么工具来运沙?

2、幼儿第一次运沙。

(1)提出要求:两人一组轮流运沙,并记录运沙的总次数。

(2)出示统计表格,记录每组幼儿运沙次数,并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问题。(每组两人使用一个工具运同一堆沙,为什么次数不一样)

(3)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方法运沙:每一次要运得一样多,通过讨论、示范明确运沙的具体操作规则(满杯后用工具刮平)

3、幼儿第二次运沙,验证。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一、找出能滚动的东西

1、每位幼儿自由选择一样物品,要求在玩的时候想一想:自己玩的是什么玩具。是怎样玩的?还发现了什么?”(幼儿选择空地玩玩具,教师细心观察幼儿的各种玩法)

2、集中。提问,你玩了什么东西,是怎么玩的,有什么新的发现?(幼儿根据自己的玩法回答,如:“我玩的是可乐桶,我一推它,它就向前滚。”“我玩的是方积木,我一推它,它就向前滑。”等)

3、分类:请幼儿分别将能滚的和不能滚的玩具放在两个筐中,并请能力强的幼儿检查是否放对了。

二、区分能滚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

1、让幼儿再玩一玩能滚的物品,玩的时候向不同的方向滚一滚、挡一挡,将各种能滚的物品比一比,说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幼儿带着问题自由操作,教师从旁观察,并适时给予指导)

2、集中提问。在玩会滚动的东西时,你发现了什么?(如:“我玩的'是小球,一推它就向前滚,一挡,它就向别的方向滚,我把小球放在地上,它站不住总向周围滚。”又如:“我玩的是可乐桶,一推,它就向前滚,一挡,它就停下来。我把小可乐桶放在桌上,它能立住。”等)

3、分类:请幼儿分别把能向不同方向滚的玩具和只能向前后或左右滚的

4、丰富幼儿有关知识:能向不同方向滚的叫做球体,两端是圆形且一样大,中间一样粗,只能向两个方向滚动的叫圆柱体。

5、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讲一讲:还有什么东西是球体?圆柱体?

6、幼儿用球体和圆柱体分别放在不同的木板上滚一滚,看有什么不一样?

7、老师和幼儿共同小结:木板表面平与不平,东西在上面滚的速度不一样;木板放置的斜度不一样,东西在上面滚的速度也不一样。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倒计时的含义,对倒计时的方法产生兴趣。

2、体会倒计时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相关ppt、每组一张大的月历、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倒计时’:“你们知道什么是倒计时吗?”

小结:倒计时是用倒着数的方法来计算时间叫倒计时。

二、寻找生活中的倒计时生活中的现象。

提问:你们平时在哪里看到过倒计时?

1)幼儿:电扇。

师:a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电扇上的倒计时在什么地方?

b你们平时用过电扇上的倒计时吗?

谁用的?(妈妈、小朋友)

C妈妈为什么要用电扇上的倒计时呢?

幼儿:妈妈开好倒计时我睡着后不感冒。

师接:妈妈真关心我们小朋友,对了,电扇设置好倒计时后,可以预防我们睡着后着凉,有了倒计时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幼儿:节约电。(为什么会节约电?)

师接:对了,现在我们提倡低碳生活,要节约用水、用电,有了倒计时器在我们睡着后电扇会按照规定的时间自动关掉,这样就更加节约用电了。

小结:有了电扇上的倒计时可以在我们小朋友睡着的时候帮我们关掉电扇,防止我们着凉,还可以节约用电做到低碳生活,倒计时的用处真大呀!

2)幼儿:微波炉

教师:微波炉上面的计时器上写了什么你们看到过吗?(有一分钟、两分钟、30分钟等不同长短的时间)

教师:为什么要有不同的时间?(还有那些家电业用到倒计时的?)

小结: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食物来确定不同的时间,这样既保证食物不会烧焦,而且不需要我们照看可以去做其它的事情,既安全又方便。

3)火箭发射:今天老师带来一短火箭发射的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看录像)

a火箭发射最后倒计时怎么念得?(火箭发射时我们要倒数十秒。)

B火箭发射前几秒为什么要倒计时呢?(一起做好准备、大家心里很激动、期盼这一时刻的到来)

师接:火箭发射需要许多科学家叔叔阿姨做许多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火箭的成功发射,有了倒计时,他们可以听统一的口令一起做好准备工作。

师接:对了,我们中国的火箭要上太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非常的激动期盼这一时刻的到来。

小结:对了,火箭发射前的倒计时提醒我们科学家叔叔阿姨要一起集中注意力努力做好最后的准备同时让我们所有的中国人记住这个重要的时刻,记住我们中国人真了不起。

4)红绿灯

红绿灯上的倒计时告诉我们什么?

小结:绿灯上的数字告诉我们,时间越长过马路越安全,时间越短过马路就越危险。有了倒计时我们过马路就更加的安全、方便了。

5)广告倒计时

你看到什么电视节目有广告倒计时?为什么要有广告倒计时?(知道还要等多久,不会很着急。可以让我知道上个厕所来得及吗。)

小结:有了广告倒计时使我们了解要等待的时间,心里不会很着急。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地方会用到倒计时,有的倒计时用“秒”(火箭发射广告、新年的钟声),有的倒计时用“分”(电扇、微波炉、电热毯)、有的倒计时用到“天”,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用处,倒计时和我们生活的关系真大呀。

过渡:你们想做倒计时吗?想做什么倒计时呢?

三、尝试计算倒计时

1、交流并讨论倒计时的方法。

2、激发幼儿计算倒计时的愿望。

6月1号马上就要到了,让我们一起做个倒计时的牌子吧。

找着六月份有哪些节日?

提问:今天是几月几号?除了要找到今天的日期,还要找到那个日期?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采取倒计时的方法。

4、交流提问:离6月1日还有几天?你是怎么计算的?

(1、顺着数2、倒着数3、两个两个数、

5、一个月加上多余的天数——一个月都是30天吗?

6、为什么天数会相差一天呢?6月1日当天不能算进去。为什么不能算进去)

7、小结:有了六一节倒计时,可以让我们清楚的知道今天离6.1节还有几倒计时的天,我们可以在不这段时间做好准备。

8、6.5世界环境日倒计时。

9、引出离园倒计时,让幼儿做离园倒计时。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会商量确定水果的价格,并制作价目标签。

2、初步感知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理解加减法运算。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已参观过水果店、超市。

2、几种水果玩具(数量为幼儿4倍)、货架、代币券(数字1---5)。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水果店”。

让幼儿确定水果的品种,货架的摆放位置。

2、幼儿分组商议水果价格,并给每个水果制作价目标签。

3、参观超市并购物。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超市,引导幼儿观察水果上的价目表。

(2)商量分成两组,轮流扮演收银员和顾客。

(3)扮演顾客的幼儿每人领1张5元的代币券开始购物。

“每个幼儿只能买5元钱以内的水果”。

“如果让你用5元钱买两样水果,你可以买哪两样?”

请幼儿把自己买的两样水果在记录表上圈出来。

教师小结:共同讨论用5元钱买水果有几种买法?引导幼儿找出5的组成的规律.

“如果让你用5元钱买三样水果,你可以买哪三样?”

幼儿继续在水果记录表上圈出自己买的三样水果。

(4)规则:买的水果价格合起来正好是代币券上的数字。

4、购物游戏可反复进行,并延伸到区域游戏活动中。

附记录表:

5元=苹果梨子草莓橘子

1元2元3元4元

5元=橘子草莓梨子苹果

4元3元2元1元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I am like a remnant of a cloud of autumn

uselessly roaming in the sky, O my sun ever-glorious!

Thy touch has not yet melted my vapor,

making me one with thy light,

and thus I count months and years separated from thee.

If this be thy wish and if this be thy play,

then take this fleeting emptiness of mine,

paint it with colors, gild it with gold,

float it on the wanton wind and spread it in varied wonders.

And again when it shall be thy wish to end this play at night,

I shall melt and vanish away in the dark,

or it may be in a smile of the white morning,

in a coolness of purity transparent.

我像秋天里的一片残云,

无助地飘拂在天空里,啊,我那永远光辉灿烂的太阳!

你的触摸还没有把我的水汽融化,

就使我与你的明亮合成为一体,

从而使我计算着同你离开了几月还是几年。

假如这是你的愿望,假如这是你的游戏,

于是请你接受我那流逝着的空虚,

把它染上颜色、涂上真金,

使它飘浮在那肆无忌惮的风里,铺设成为各种各样的奇迹,

假如你希望在这夜晚里结束这场游戏,

我将溶化和消失在黑暗里。

也可能这只是白色早晨的微笑,

在那一篇冰凉纯净的透明里。

I bring fresh showers for the thirsting flowers,

我为焦渴的鲜花,从河川,从海洋,

From the seas and the streams;

带来清新的甘霖;

I bear light shade for the leaves when laid

In their noonday dreams.

歇息在午睡的梦境。

From my wings are shaken the dews that waken

The sweet buds every one,

每一朵香甜的蓓蕾,

When rocked to rest on their mother's breast,

As she dances about the sun.

使她们在怀里入睡。

I wield the flail of the lashing hail,

And whiten the green plains under,

捶打得有如银装素裹;

And then again I dissolve it in rain

再用雨水把冰雪消溶,我轰然大笑,

And laugh as I pass in thunder.

当我在雷声中走过。

THE sky is low, the clouds are mean,

Debates if it will go.

How some one treated him;

Nature, like us, is sometimes caught

天低又复云暗,

飞过雪花一片。

穿越车辙马圈,

去留择决艰难。

谁人这样待风,

令其整天抱怨。

自然犹如我等,

时常没戴皇冠。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2、继续探索测量单位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活动重点:

学习用不同的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活动难点:

测量单位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完整的铅笔、积木、回形针、橡皮等测量工具(幼儿人手2份)

记录表格(见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以故事的方式引入。

1、创设问题情景,引入问题。

师:小朋友,瞧,图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米老鼠和唐老鸭,它们在比赛跳绳)再看下面一幅图,想知道它们在说什么吗?再来看第三幅图,它们现在在做什么?(在测量跳绳的长度)它们用的测量工具一样吗?(不一样)再看一看最后一幅图,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它们在争论谁的跳绳长。)

2、引导幼儿讨论测量长度的工具和方法。

师:请你们也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测量跳绳的长度呢?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二、迁移幼儿已有测量长度的经验。

师:我们中班的时候已经学习过测量长度的方法了,你们还记得吗?那我请一个小朋友用黑板擦来量一量黑板的长度,你们仔细看他测量的方法对不对。

师:他测量的方法,对吗?谁愿意来跟大家说一说。并示范一下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呢?(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不要偏离边线,首尾相连,量一下记录一下。)

三、幼儿尝试测量,探索测量单位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1、幼儿自主选择两种不同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度。

师:小朋友真能干,都已经掌握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了,现在我想请你们每人自己选择两个不同的测量工具,分别量一量课桌的长度,并在表格上记录用每个工具测量的次数和结果,(教师可示范记录方式)

师:你们刚才用两种测量工具,测量的结果一样还是不一样?请你说一说,你刚才是用哪两个工具测量的?桌子有几个XX长?用XX测量时量了几次?桌子有几个XX长,用XX量了几次?(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我们测量的是同一个物体,为什么每个人两次测量的结果都不一样呢?是不是我们搞错了呢?现在我们都用这种工具(积木和回形针)来量一量我们书本的长度,看看结果有什么变化,好吗?

2、集体选择两种同样的工具测量书本的长度。

师:现在请你们用回形针和积木量一量你的幼儿用书有多长,并像刚才一样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好吗?这次测量结果一样吗?幼儿用书有几个回形针长?用回形针量了几次?幼儿用书有几个积木长?用积木量了几次?

3、引导幼儿讨论并小结。

师:我们每次的都是同一个物品,为什么测量的次数和结果不一样呢?仔细观察你们的记录表,你会发现什么?(引导幼儿发现测量工具长,量的次数就少,测量工具短,量的次数就多的道理。)

师:小结,测量工具长,量的次数少,测量工具短,量的数次就多。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小学数学教案检查小结

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教务处于2019年3月26日对全校数学学科所有教师教案进行了一次检查,现将本次检查情况小结如下:

一、可取之处

1、90%的教师教师们能在二次备课中体现自己独到的见解,及时进行二次批注。

2、100%教师能够按照学校要求超周备课;

3、学习目标的设定总体上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可评价性;

4、教学流程都能够做到比较详实、具体,符合学情;

5、大多数教师能够及时就教学实际进行比较有针对性的反思;如:褚洪卓、陈梅、许晓梅、韩晓春等;

二、不足之处

1、极个别教师的二次批注略显简单,极个别教师没有及时进行反思;还有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未及时填写,教案未教师签约等问题。

2、个别教师培优补差措施不够具体,还有待完善。

三、整改措施

1、学习目标的叙写要明确、具体、可操作、可评价,指向性强;

2、二次批注不少于三次。

3、电子教案教学流程要完整,各个环节必须完善;

4、教学反思内容要具体,措施要得力,要有得有失,有“生成”的思考,建议用红笔书写或者用红色字体标注。

通过本次教案的检查,一方面找出了我们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是我们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这样更能促进我们教学常规工作的进一步落实,改进我们的教学工作,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1)材料选择“活”。本次活动选取的操作材料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蚕豆种子,幼儿在与蚕豆种子的互动中,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幼儿学习变得轻松而有趣。

(2)领域整合“好”。本次活动以数学为主线,巧妙地将民间游戏、歌曲、体育游戏等融合在一起,显得自然真实,而不是牵强附会,生拉硬扯。我想,学科整合就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形式多样。

(3)情节贯穿“巧”。本次活动围绕着生活中常见的蚕豆,巧妙地将“合作猜豆———蚕豆分家———蚕豆发芽———蚕豆开花———炒蚕豆”的情节贯穿起来,并且把蚕豆生成的过程融合在了一起,过渡自然,浑然一体,融会贯通,幼儿兴趣浓郁,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

(4)合作精神“强”。本活动中几个复习6的组成的练习,如猜豆、找豆、炒豆等,都是采用两两合作的形式进行的,活动中大量的合作空间和时间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习得数是8的加法,会看图或按所出物品列算式。

2、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含义。

3、体验共同游戏的愉悦。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

1、教具:

(1)图片:小鸟、小猫、小兔、小孔雀各8只

(2)森林图片一幅

2、学具:小雪花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操》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教师:"孩子们!(哎!)我们一起来做做《手指操》好吗?(好)伸出一双小小手,一起做做手指操;握拳张开好放松,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张开双手左右摆,三、二、三、四、五、六、七、八,四二三四五六七八。

二、摆小雪花片,复习8以内数的组成

1、教师说出8以内的数,请幼儿在篮子里取出相应的小雪花片,并把它分成两部分。(幼儿操作)

2、请几个幼儿起来把自己是怎么分的告诉大家,看看他分得对不对,分对了的给以鼓励,同时教师把小朋友分的结果用组成式表示在黑板上。

3、请全体幼儿读一读这些组成式。

4、教师告诉幼儿为了不遗漏,分的时候应该掌握一个规律:按左边少一个右边就多一个的方法来分这样不容易漏分,如把8分成了1和7,按左边多1右边就少1的规律来分,就是8可以分成2和6,3和5,4和4,5和3,6和2,7和1

三、教师以许多小动物聚集在森林里庆祝"6.1"儿童节的形式教幼儿学习8的加法教师出示森林图片,告诉幼儿:"孩子们,这是美丽的大森林,今天森林里可热闹啦!许多小动物都聚集在这里庆祝六、一儿童节,它们要为小朋友表演节目,庆祝小朋友的节日小朋友高兴吗?(高兴)

1、下面请看小动物们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节目《小鸟在歌唱》

(1)出示1只小鸟,又飞来7只小鸟,问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在唱歌?(8只)问: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减法)列式:1+7=8,根据加法的交换规律,交换两个加数得数不变。谁能列出另外一道算式?(抽幼儿列式:7+1=8。)

(2)请幼儿齐读算式1+7=8,7+1=8

2、请看小动物们给小朋友带来的第二个节目《小猫捉老鼠》

(1)出示2只猫捉老鼠,又来了6只猫捉老鼠,问:现在舞台上一共有几只猫在表演《猫捉老鼠》?(8只)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呢?(加法)列式:2+6=8,看到这道算式,你还能列出另外一道算式吗?(抽幼儿列式:6+2=8)

(2)请全体幼儿齐读算式2+6=8,6+2=8

3、下面是可爱的小兔子给我们带来的节目--歌表演《小兔子乖乖》

(1)出示3只小兔,后来又跑了了5只小兔,问一共有几只小兔在表演节目?(8只)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加法)列式:3+5=8,你还能列出另外一道算式吗?(抽幼儿列式:5+3=8)问:5在这里表示什么?3在这里表示什么?8呢?

(2)全体幼儿齐读算式3+5=8,5+3=8

4、漂亮的小孔雀听说小朋友的节日快到了,也赶来了,它也要为小朋友表演节目,请看小孔雀给小朋友带来的节目《孔雀开屏似彩霞》

(1)出示4只小孔雀表演孔雀开屏,后来又来了4只小孔雀,问现在这里一共有几只小孔雀在表演节目?(8只)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加法)几加几等于8?(4+4=8)它们这几个数分别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抽幼儿回答)(齐读算式)

(2)请幼儿齐读得数是8的加法算式。

四、游戏《凑数》,复习巩固得数是8以内的加法玩法:教师出示一个数字,要求幼儿仔细看清楚老师写的是几,然后教师说出一个数字,幼儿也说出一个数字,要求教师说的数字和幼儿说的数字相加的得数是教师出示的这个数。如:教师出示数字8后说:"我出1,你出几?"幼儿说:"你出1,我出7,教师:1+7=?幼儿:1+7=8(游戏反复进行)

五、教师总结活动情况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学习8的加法是大班下学期的内容,大家都知道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在教学中容易让孩子觉得枯燥、乏味,从而影响到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够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我构思了本节数学活动,是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实物产生联系,不仅将一般的认识迁移到具体的事物上,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扩大认知面,而且对开拓孩子思维,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及激发学数学的兴趣也极为有益。

一、游戏导入:“猜水果”

今天,动物王国要举行动物运动会,想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参加。你们愿意吗?幼儿们都很喜欢,哇!原来小动物们还给我们准备了一些水果。瞧!这里有两篮水果,一篮苹果,一篮梨,这两篮水果的数量合起来是8。一篮苹果,一篮梨,苹果有1梨有几?这里我采用集体回答或个别回答的方式,随机追问:你们是怎么猜到的?引导幼儿复习8的分合,幼儿已经有了8的组成以及7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基本上全部都能回答出来。

二、核心过程:学习8的加法。

本节课并不难,但一定要操作与图示结合起来,给幼儿以直观的认识,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新知在有趣的活动中内化,让幼儿体验、感悟知识的来源,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并掌握领会学习的方法。走着走着,它来到了一片草地,让我们一起看看它看到了什么?原来小猪正要去参加动物运动会,走着走着,它来到了一片草地,让我们一起看看它看到了什么?(依次出示图片),原来有几个,又来了几个,现在一共有几个?这里要求幼儿观察图片,说出相应的算式,并且说一说算式中各个数字的含义。

三、操作活动:小猪投篮

运动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小猪来到了篮球馆参加投篮比赛,看看它的篮球上有什么呀?篮筐里有什么?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先算出每个篮筐中算式的得数,将得数是8的篮筐和小猪的篮球用线连起来)通过多种游戏引导幼儿看图列出算式,学会用8的组成和分解计算8的加法,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好多幼儿把图连的像蜘蛛网一样的,再三强调的要求不能线乱在一起,一定要注意好线的走向,不然的话自己的都会搞不清楚。

这节课下来,我也有几个点思考:

1、如何关提高老师上课提问的有效性,为什么问题总是要问过好几遍之后幼儿才能回答。

我的几点心得:

1、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并逐步加以解决,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问应体现层次性,发展性的原则,并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分层提问,逐渐加深层次,体现有效教学促进幼儿的发展。如在“树叶分类”的数学活动中,教师先提问:“黄树叶和绿树叶想回家,怎么办?请你们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在幼儿按颜色分类的基础上再提出问题:“黄树叶家中,它们想按形状住在一起,你能帮他分一分吗?“幼儿根据问题按树叶形状完成了分类后。教师又提问:“你们能按树叶的大小再把树叶分一分吗?”于是幼儿又进行了第三次分类。通过教师层层设疑提问,使幼儿的每次的活动都有不同层次的目标,引发幼儿不断地尝试探索,不仅满足了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又使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2、从活动入手,发展孩子的注意力。

2、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密切联系,知识水平的提问让幼儿回忆所学知识,在已有经验水平上探索发现,如在数学活动“认识时钟”中,教师出示没有针的钟面,问问幼儿:“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钟面上少了什么?”让幼儿回忆生活中见到的钟的主要特征,促使幼儿回忆、思维,让孩子把生活中的已有经验挖掘出来,调动孩子的已有经验。在此基础上,孩子能探索发现,提升经验,进一步了解三根针的意义。

大班数学教案 篇11

大班小朋友已经开始学习数学知识,在学习数的可分性方面理解不是太好,在学习中、活动中缺少协商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够完整。

1、体验数量为5的物体分成两部分有多种不同的分法,能用标记和数字等符号记录分的结果。

2、能与同伴协商,学习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体验分享的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1、理解什么是每次分的数目不相同。

1老师家里来了两个小客人(哥哥和姐姐),请小朋友帮老师把五个苹果分给两个小客人,在操作单上记录下来,并给大家完整地讲述分的结果。

2、出示五个苹果请小朋友来分一分,要求要和刚才分的不一样,并记录下来,并完整地讲述分的结果。

3、引导小朋友讨论:两次分的结果一样吗?帮助小朋友理解什么叫每次分的`不一样。4、再将五个苹果分给两个小客人,要和前两次不一样,可以怎样分?

1、发放梨卡片和操作单。

2、两个小朋友自由结合,分工合作。引导小朋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记录。(一人分水果,一人记录结果)

3、展示小组操作单,并向大家讲述一下自己的操作过程和记录结果,同时学习同伴的记录方式。

4、集体检查是否按要求完成,记得和分的是否一致。再次感受5分成两份有多种不同的分法。

1,带领小朋友玩“对口令”的游戏。

2、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分东西的游戏。

在活动的开始我运用了家里来了客人,要给客人分水果,可我不知道怎么分来引导孩子进入课堂,孩子的积极性很高,也很踊跃。

在操作活动时,没有考虑到孩子的个体差异,是一小部分孩子在操作过程遇到了困难,大部分孩子在分工和合作上还是做得很好的,孩子在讲述自己的学习成果是也非常的勇敢大胆。

再重新上这节课的时候,我会把操作活动这个环节加上逛超市,准备各种各样的水果,让小朋友先去超市买水果,然后再分水果,这样会让学习更加贴近生活,不但学习了生活常识,还给小朋友一个更加宽松的学习环境。

大班数学教案 篇12

1、1还可以表示什么。教师提醒它可以表示很大的一样,也可以表示很小的一样。

2、找找教室里或生活、身体上哪些东西可以用1或者许多来表示。

3、认识许多,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

———出示许多书。

师:这里有什么呀?书。有多少书?(许多)

师:哇,老师手里有许多书,那现在呀就让小朋友们和我一起分享分享。

———将书分给幼儿。

师:小朋友,还有书吗?

幼:没有

师:那你们手中有几本书?

幼:也是一本。

师:那我把许多书分成了1本1本1本。(边说边指着自己和幼儿的书)

师:可是现在已经分享好了,那怎么样才能变成许多本书呢?

幼讲述。

———总计:一本一本放在一起就是许多。

师:许多书放在一起就是一叠书,我们现在可以直接说它现在是(一叠书),那这里我们可以用数字什么来表示呢?(1)只是这个1是表示一叠书。分开来就是(许多书)。许多书可以组成(一叠书)。

小结: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合起来是就是许多。许多也可以组成1,这个1表示更大的东西。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教案频道为您编辑的《大班数学教案(锦集十二篇)》内容,希望能帮到您!同时我们的大班数学教案专题还有需要您想要的内容,欢迎您访问!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