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的性质教案范文5篇

06-06

期望这份"硫的性质教案"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相关事项,感激您抽空阅读此篇文章。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现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也不迟。 设计优秀的课件能够增加教学效率和教学成果。

硫的性质教案【篇1】

《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牡丹江师范学院 唐莹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九年级上《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的性质》,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思路设计及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环节、板书设计和课后反思六个方面来说明本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氧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教材把它放在第二章第二节,以作为学习物质性质和结构的起始点,为进一步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提供事实材料,是教材编写的成功之处。从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进一步通过实验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后总结出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层层深入,符合初中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和建构主义教育论的元认知规律。氧气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以后学习探索别的物质时,会习惯地遵循一个合理的顺序,使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全面、深入。为后面学习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物质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及课程标准的要求,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认识氧气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比较活泼;(3)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从实验中获取化学信息;(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规律观点;

(2)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描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通过认识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与难点:

(1)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

(2)难点:①依据实验结果,通过比较和分析,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

②氧化反应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自然课及初中生物课就认识了氧气,知道了氧气的存在和氧气能供给呼吸。经过课题1空气的学习,学生对氧气的存在有了进一步认识,从心理上和知识背景上都具备了学习本课题的条件。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刚刚开始,还处于盲目阶段,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物理性质主要有学生自行归纳总结;化学性质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及回忆已学的实验来归纳;对于实验室制法,主要通过探究、对比,从而找出不同点加深印象;氧气的用途主要是知识性的介绍。

2、学法:教学过程中导学生先按色、嗅、味、状态的顺序去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对氧气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如何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通过碳、硫、铁与氧气的反应事实,归纳得出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再一次得到升华。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氧气(五瓶)、木条、硫磺、木炭、铁丝、细沙、燃烧匙、火柴、镊子。

五、教学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以一则新闻导入课题:

昨日清晨5时30分许,一辆7路公交车由北往南行驶至韶山南路东塘北路段时,车厢中部突然燃起半米高、2米多长的明火。好在驾驶员常建伟紧急停车疏散乘客,并迅速拿起车载灭火器扑火,火势很快得到控制。事件中没有乘客烧伤,车辆没有造成重大损失,也未对交通造成影响。

提出问题:车载灭火器的灭火原理与氧气的性质有什么联系? 再用多媒体播放几张氧气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环节二:探索新知、学习新课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当中,我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1、探究氧气的物理性质

思考一 提问:什么是物理性质,研究物理性质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出发? 思考二 向同学展示一瓶氧气。提问:

(1)请大家观察这瓶氧气的颜色、状态。

(2)闻一闻它有没有气味?

思考三 鱼儿在水中能自由生活,为什么?市场上卖鱼的,为什么过一段时间要向水中通一会空气?

思考四 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氧气三态图,并提出问题:如果条件改变氧气的状态发生变化,固态氧、液态氧是什么颜色?

本环节以观察、思考分析、讨论为主,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归纳出氧气的物理性质,通过观看氧气的物理性质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重点又是难点,我采用探究性实验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实验,刚开始学习物质的性质,所以我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并有程序地教给学生实验操作的技巧、注意事项、燃烧现象的语言描述及文字表达式的写法。

实验一 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 如图1 学生代表上讲台,与老师一起配合做实验。

老师提出问题:(1)请描述带火星的木条在进入氧气瓶之前和之后的现象。

(2)木条的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同学认真观察现象,积极思考,由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熟悉探究程序。养成从实验到分析再到结论的习惯。

实验二 硫在空气与氧气中的燃烧 如图2 请学生代表上讲台与老师一同配合做实验。同时老师提出问题:

(1)请描述硫分别在空气与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2)烟花、爆竹中的火药是由木炭、硫磺等物质组成的。请思考:为什么我国有些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向学生介绍:硫与氧气发生反应时生成了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SO2)气体。二氧化硫对空气会造成严重污染。烟花爆竹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会污染环境,同时引发火灾,带来噪声污染等危害。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提高文明道德素质。)

(3)请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实验三 木炭、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

如图3 木炭、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学生比较熟悉,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我对教材顺序进行了调整,将木炭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放在一起,采用学生分组实验的方法进行。

(1)实验前设问(多媒体展示):

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是否相同?而在氧气中燃烧出现怎样的现象?(2)组织学生相互配合进行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让学生相互讨论,连续完成以上二个实验。

经过学生对比、分析、讨论后,我采用师生互动方式指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我是这样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分组实验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合作精神,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实验四 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 如图4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实验有它的特殊性(铁丝不容易被点燃),因此进行这个实验时,我采用师生合作的方法完成,也就是采用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和汇报现象。

(1)实验前设问(多媒体展示):

a 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吗?如果给它提供充分的氧气,能燃烧吗?

b 在点燃铁丝时,为什么要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并系一根火柴?集气瓶底放少量的水和细沙起什么作用?

(2)经过师生共同讨论后,教师演示,观察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再经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图1

图2

图3

图4

引导学生总结上述四个演示实验,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信息的分析进行有机的总结。

3、氧气的用途

通过多媒体向同学展示氧气在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应用,让同学获得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归纳与总结

教师通过幻灯片,复习整节课的知识,加深印象,在学生脑海中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及时巩固可以使对知识的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布置作业、反馈提升

(1)思考开头的新闻,回答:车载灭火器的灭火原理与氧气的性质有什么联系?(2)请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3)完成36页课后习题。

主要考察对氧气性质及应用的理解,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

课题2 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

(1)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和固态时变为淡蓝色)(2)密度比空气大(3)不易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

⑴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可检验氧气)

⑵硫在氧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 + 氧气

⑶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碳 + 氧气

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

⑷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3、小结:

⑴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可以支持燃烧,可以跟很多物质发生反应。

⑵物质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大小成正比。

硫的性质教案【篇2】

本单元教学分数乘法,是在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编排的。能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为教学分数除法打下基础。教学内容以计算为主,包括分数与整数相乘、分数与分数相乘。教学要求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应用于分数连乘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在探索算法、总结法则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第一,以计算法则的教学为编排主线,把运算的意义、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的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优化了全单元的内容结构。

乘法运算的范围从整、小数扩大到分数,其意义、算法以及实际应用都有较大的发展。因此,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是本单元的三个重要内容。教材以计算为主线,在研究算法的过程中体会运算意义,通过运算概念的完善、发展,进一步理解算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中教学计算知识,应用学到的算法解决实际问题。意义、法则、应用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优化了知识结构,能充分发挥教学的功能和价值。如,例1从做绸花要用多少米绸带的实际问题引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问题,把原来的乘法概念扩展到分数范围,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应用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知识,体会并得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既解决了做绸花的实际问题,又解决了新的计算课题。又如,例2为解决做绸花的实际问题列算式10×1/2和10×2/5,联系现实的数量关系体会这些算式的具体含义,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的结论,发展了乘法的意义。在计算两个乘法算式时,巩固了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法。

第二,知识发展线索清晰,前后联系紧密,各道例题的教学任务明确。下图是本单元教材里的计算知识结构图。

先教学整数乘分数,后教学分数乘分数,符合简单到复杂的编排原则。而且,整数乘分数还能与整数乘法建立联系,应用整数乘法知识,为分数乘法的教学开好头。

整数乘分数先是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再是求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前者在运算意义上与整数乘法一致,算法是例1的重点。正由于运算意义和整数乘法一致,可以把整数乘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相同,体会并得出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后者在运算意义上有很大的扩展,乘法不仅能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还能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是例2的教学重点。而例2的算法,在前面已经解决了。

分数乘分数先教学基础知识,再培养计算技能。例4和例5要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认识迁移到分数乘分数,深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还要解决分数乘分数的算法,并形成统摄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所以,这两道例题着重教学基础知识。例6教学分数连乘,巩固计算法则的同时,培养分子、分母交叉约分的技能。

第三,编排“倒数”知识,为分数除法作准备。分数除法经常要转化成分数乘法进行计算,转化需要倒数的知识。因此,本单元在分数乘法的教学基本完成以后,编排了有关倒数知识的一节教材和一个练习,为下一单元的教学提前作准备。

硫的性质教案【篇3】

人教版数学《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2、根据等式的性质(一)学会解决含有加、减号的方程。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会解决含有加、减号的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3

出示图,学生根据图独立填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0=20 20+10=20+10

X=50 X+20=50+20

50+a=50+a 50+a-a=50+a-a

X+20=70 X+20-20=70-20

提问:比较两边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说说。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

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

二、教学例4

学生自学,不懂的问题和同组同学交流,能解决的就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例4中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能由学生解决的就由

学生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教师解决。

一是方法:根据等式的性质把含有未知数的这边化简成就含有一个未

知数。

二是检验:把计算的结果代到原式,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三强调书写的格式。

小结:求方程中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完成试一试练一练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针对学生出错的

地方及时分析错误原因,帮助他们弄懂。

三、课堂作业

练习一的第4、5、6题。

第4、6题做在书上,第5题写在作业本上。

板书:

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这时等式的性质。

X+10=50

硫的性质教案【篇4】

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掌握5以内减法口算的方法。

在观察图意的过程中,将图意转化成语言表述,在语言表述的基础上抽象成算式,重点理解算式表达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提高口算能力。

培养理解符号意义的能力,对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1~5各数和加法的基础上,依据从抽象到具体的认知规律,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方法,掌握减法的含义及5以内减法口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2~5的组成,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1.初步感知减法含义。

(2)请全班同学用小圆片代替气球,和老师一起表演。

(3)同桌互相表演一遍。

小结:从4个气球里去掉1个,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初步建立减法概念。

(1)通过点子图和实物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含义。

(3)识减号和减法算式。

(4)学习减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小结:我们在写减法算式时,从几个里去掉一部分,就在减号前面写几,去掉了几就在减号后面写几,还剩下几个,就在等号后面写几。

3.体会图意与减法算式的一致性。

教学第26页“做一做”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1)有5把铁锹,拿走了1把,还剩4把。

(2)有4块饼干,拿走2块。还剩2块。

(3)有3只纸鹤,拿走了2只,还剩1只。

有3个学生,跑走了2个,还剩1个。

有3个学生,有2个男生,有1个女生……

小结:刚才我们看了三幅图,都表示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所以都是用减法来计算的。

【设计意图】在减法含义的教学活动教学中,依据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的方法,充分利用教具与学具,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减法的含义。

1.看图说图意并列式。

(1)课件出示第27页主题图让学生看图说图意。

(2)要想知道还剩几只松鼠怎么列式?

(二)探讨5-3=的口算方法。

(2)小结算法。

【设计意图】进一步掌握看图说图意并根据图意列式的方法。探究5-3等于几的口算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喜好,选择不同的口算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①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②谁能列式计算?

①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②谁能列式计算?

(3)对比两个算式中的3个数,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前两个练习,完善5以内的口算减法。设计不同的口算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个练习不但巩固减法的含义及列式计算的方法,而且用对比的环节让学生感受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关系,为今后的教学做好铺垫。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识那个符号,它表示什么意思?今天学习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说一说在生活中有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吗?

硫的性质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在上一节刚刚认识了等式和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该部分知识是学生解方程的依据,它是系统学习方程的开始,这节课的内容在简易方程中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天平演示实验,由具体实物之间的平衡关系抽象概括出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关注学生由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有意识地渗透“等价思想”、“建模思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课目标定为: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质,能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本课的数学思考:在观察实验操作、讨论、归纳等活动中,经历探索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等价”、“建模”等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探索等式基本性质过程的挑战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难点: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教材中的作用,我把抽象归纳出等式的基本性质作为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学情分析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已经了解了方程的意义而且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乐于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因此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在探索交流中,感受、理解和概括出等式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方法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以及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在这节课中,教法上采用了观察法、讨论法、归纳法等,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组讨论探究学习。

四、教学准备

天平、多媒体课件。由于学具有限,所以采用了认识天平和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结果。

五、教学过程

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导入新课——引导探究、合作交流——巩固练习、运用新知——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共同列举等式,对等式进行简单回顾,之后观察课件中的天平,用含有字母的等式来表示,由此引出本节课的新知。

第二环节:引导探究、合作交流。

1、猜想、验证。

通过课件展示教材第64页情境图1,先让学生猜想然后再通过课件在天平上演示过程,验证学生的猜想。

第一次猜想验证后引导学生小结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假设数据、验证规律。

得到结论后通过假设物体的具体的数据验证学生自己总结出的规律:等式两边加上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3、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通过课件展示教材情景图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如果天平的两端同时拿掉1个苹果,结果会怎样?学生汇报后,再次通过课件进行演示。引导学生小结出: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4、巩固练习、应用规律

通过一些简单的等式问答,应用等式两边同加或同减相同的数以加强规律的应用。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让学生分别谈谈自己的收获,以强化巩固所学知识。课后作业安排为开放的任务:和同组的同学互相写10道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决的问题,例如:如果x=y,x+8=( )+8。

第五环节:板书设计

在板书的设计上以简单明了为主。通过字母等式的同加、减,同乘、除表现出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硫的性质教案范文5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教案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性质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